徕卡TS系列全站仪应用程序培训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59265709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1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徕卡TS系列全站仪应用程序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徕卡TS系列全站仪应用程序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徕卡TS系列全站仪应用程序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徕卡TS系列全站仪应用程序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徕卡TS系列全站仪应用程序培训(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徕卡徕卡TSTS系列全站仪应用程序介绍系列全站仪应用程序介绍 新增功能新增功能(VS400/800)(VS400/800)以及本地化应用程序以及本地化应用程序2徕卡徕卡TS系列全站仪机载程序配置表系列全站仪机载程序配置表精准于心,沟通有道精准于心,沟通有道3 1:新增功能说明新增功能说明-参考元素参考元素/参考线参考线/格网放样格网放样说明:里程沿参考线前进方向为正,横偏沿参考线前进方向右侧为正4 2:新增功能说明新增功能说明-参考元素参考元素/参考线参考线/分段分段53:新增功能说明新增功能说明-COGO/偏置偏置/平面平面64:新增功能说明新增功能说明-参考面参考面7本地化应用程序本地化

2、应用程序徕卡徕卡TS系列全站仪机载程序里的道路放样系列全站仪机载程序里的道路放样,多测多测回测角回测角,导线平差与导线平差与TPS400/800内置程序一致内置程序一致本地化应用程序本地化应用程序,仅在中国市场上销仅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仪器配置售的仪器配置8道路放样机载程序功能与特点道路放样机载程序功能与特点应用对象应用对象:本软件不仅适用于公路、铁路的放样测量,还可以用于管线、管道、河道等线状工程的本软件不仅适用于公路、铁路的放样测量,还可以用于管线、管道、河道等线状工程的放样测量工作。放样测量工作。主要功能主要功能:机载水平定线,或批量定线数据上载机载水平定线,或批量定线数据上载中、边桩放样

3、,纵断面测量;中、边桩放样,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放样或断面测量数据下载。放样或断面测量数据下载。开始路线定义放样测量成果查看数据传输控制点平面定线中边桩放样横断面测量中边桩放样成果横断面测量成果数据下载数据上传9功能与特点功能与特点主要特点主要特点:输入方式灵活简便。既可以在全站仪上手工输入,也可以通过桌面工具将编辑好的输入方式灵活简便。既可以在全站仪上手工输入,也可以通过桌面工具将编辑好的已知数据直接上传致仪器;平面定线数据既可以输入交点信息,也可以输入主点信已知数据直接上传致仪器;平面定线数据既可以输入交点信息,也可以输入主点信息;息;整条道路同时输入。可以将整条道路的平面

4、定线数据同时输入,计算时程序自动分整条道路同时输入。可以将整条道路的平面定线数据同时输入,计算时程序自动分析、调用所需数据;析、调用所需数据;解决各种复杂线型。该软件可以计算包括立交匝道在内的各种复杂线型的中边桩坐解决各种复杂线型。该软件可以计算包括立交匝道在内的各种复杂线型的中边桩坐标;标;自动识别线路主点。放样测量时,程序根据预先输入的桩间距自动计算下一目标点自动识别线路主点。放样测量时,程序根据预先输入的桩间距自动计算下一目标点对应的桩号,在这个过程中,程序可自动识别出包括对应的桩号,在这个过程中,程序可自动识别出包括QZ点在内的五大桩(点在内的五大桩(ZH、HY、QZ、YH、HZ)。)

5、。10道路放样数据准备道路放样数据准备1 在仪器上输入平面定线数据在仪器上输入平面定线数据(附后附后)2 在在PC机上交点数据预处理机上交点数据预处理:X-道路编辑器道路编辑器 有些情况下,设计单位提供的有些情况下,设计单位提供的直线、曲线及转角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表中没有给出主点的坐标。此时,可通过桌面辅助工中没有给出主点的坐标。此时,可通过桌面辅助工具(如右图)对交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各主点信息具(如右图)对交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各主点信息,其结果可以保存成文件并直接上传致全站仪。预处理,其结果可以保存成文件并直接上传致全站仪。预处理步骤如下:步骤如下:在左边的列表框中输入交点数据;在左

6、边的列表框中输入交点数据;输入完毕后,点击按钮输入完毕后,点击按钮“=”;点击主点数据中的点击主点数据中的“保存保存”按钮,将计算结果存为主按钮,将计算结果存为主点数据文件(点数据文件(*.hln););在在“通讯通讯”界面下,将主点数据上传致全站仪。界面下,将主点数据上传致全站仪。11道路放样数据准备道路放样数据准备直接在仪器上输入平面定线数据直接在仪器上输入平面定线数据起点(小桩号)终点(大桩号)主点RRRRX里程:里程:主点在道路中线上的桩号;输入格式中不能 包含“K”、“k”、“+”等字符,如K2+224.224应输为2224.224;线型:线型:主点前方(大桩号方向)路线的线型,有四

7、种线型可供选择:“直线”、“圆曲(圆曲线)”、“缓曲(缓和曲线)”、“终点”等;半径:半径:除线路终点外,均指主点前方(大桩号方向)一侧处的曲率半径(下图中的R);线路左转时半径为负,右转时为正;曲率半径为无穷大时,必须输为:99999999.999或-99999999.999;X坐标:坐标:主点的纵坐标;Y坐标:坐标:主点的横坐标。各项字段都不得为空;“终点”不是必需的,但是一个作业中最多只可存在一个“终点”;线型线型为终点终点时,半径为主点在小桩号一侧的曲率半径;(1)主点法:适用于各种线形主点法:适用于各种线形12道路放样数据准备道路放样数据准备直接在仪器上输入平面定线数据直接在仪器上输

8、入平面定线数据里程:里程:交点的桩号;输入格式中不能包含“K”、“k”、“+”等字符,如K2+224.224应输为2224.224;X坐标:坐标:交点的纵坐标;Y坐标:坐标:交点的横坐标;转向角:转向角:线路在该交点处的转角(线路起点和终点 的转向角输入为“0”);半径:半径:交点对应圆曲线的曲率半径;线路左转时半 径为负,右转时为正;线路起(终)点处的 曲率半径必须输为:99999999.999或-99999999.999。缓曲长:缓曲长:交点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如果没有缓和 曲线则输入“0”。(2)交点法:适用于两切线等)交点法:适用于两切线等 长的对称线形长的对称线形13道路放样数据准备

9、道路放样数据准备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交点法输入数据时,必须按交点的里程依次(由小到大)输入;并且第一个交点和最后一个交点必须位于道路中线的直线段上(可以是ZY、ZH、YZ或HZ点);主点法输入数据时,可以不按照主点的里程依次输入,但最终不能有遗漏的主点;建议按照里程大小依次输入,以便于查看、核对;以主点形式输入的数据无法以交点的形式查看和编辑,即以主点方式输入完毕后不能再以交点方式输入;以交点形式输入的数据可以以主点的形式查看、添加,但不可以删除;无论采用主点法还是交点法,都至少需要输入两条有效的记录(两个有效的主点或交点)才可以进行正常的检核、放样和测量;无论是主点法还是交点法,最大里程都不得

10、大于4294000.000m,即线路中的最大里程不得大于K4294+000.000m;14道路放样道路放样-放样测量放样测量里程:里程:待放样点对应的桩号;输入格式中不能包含“K”、“k”、“+”等字符,如K2+224.224应输为2224.224;棱镜高:棱镜高:测量之前需输入棱镜的正确高度;方向角:方向角:当前的视准轴方向与理论方向(指向待放样点)之间的夹角;当该值显示为0时,便指向了待放样点;后退:后退:以棱镜员面向仪器的方向作为参考方向,如果该值为正值,棱镜员远离仪器,反之靠近仪器;左移:左移:以棱镜员面向仪器的方向作为参考方向,如果该值为正值,棱镜员向自己的左侧移动,反之向自己的右侧

11、移动;备注:备注:对当前点的简单描述。投影桩:投影桩:当前测点投影到线路中线上对应的桩号;宽度:宽度:当前测点偏离中线的距离;里程差:里程差:投影桩与里程之差;桩间距:桩间距:放样时的里程增量,从大桩号向小桩号放样时该值为负;偏移量:偏移量:待放样点与其对应中线里程处的距离(不一定是待放样点到中线的垂直距离),该值为0时,表示放样中桩,该值为负值时,表示放样左(边)桩,否则表示放样右(边)桩;偏向角:偏向角:待放样点对应中线里程处与待放样点连线和线路中线的夹角(0,),放样与线路非正交交叉的特殊点位(如桥墩)和边桩时,该字段十分必要。桩间距偏移量偏向角中线15道路放样道路放样-放样测量放样测量

12、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里程:里程:待测横断面对应桩号;棱镜高:棱镜高:测量之前需输入棱镜的正确高度;宽度:宽度:当前测点偏离中线的距离;里程差:里程差:当前测点对应里程与指定里程里程之差在当前边线上的投影,当前测点对应的里程大于指定里程时该值为正,否则为负,棱镜员可根据该字段值移动棱镜到指定断面;高差:高差:当前测点相对前一个测点的高差;方向角:方向角:当前的视准轴方向与线路在测站点对应里程处法线的夹角,如果要测量测站所在的断面,请将该角度调整到0度或180度;站里程:站里程:当前测站点对应的桩号;(另存时,可将 该字段作为点号);X坐标:坐标:当前测点的纵坐标;Y坐标:坐标:当前测点的横坐标;

13、H坐标:坐标:当前测点的高程;桩间距:桩间距:测量横断面时的里程增量,从大桩号向小桩号作业时该值为负;注记:注记:另存为控制点时使用,对待存储控制点的简单描述。站里程:站里程:当前测站点对应的桩号;(另存时,可将 该字段作为点号)X坐标:坐标:当前测点的纵坐标;Y坐标:坐标:当前测点的横坐标;H坐标:坐标:当前测点的高程;桩间距:桩间距:测量横断面时的里程增量,从大桩号向小桩号作业时该值为负;16道路放样道路放样-数据传输数据传输传输类型:分为两种:上传,将数据通过串口从PC机或通过USB接口从USB存储卡传到全站仪,该操作仅适用于已知数据(控制点和平面定线);下载,将数据从全站仪传至PC机或

14、USB存储卡,该操作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数据;存储设备:可选存储到USB卡或者通过RS232输出数据类型:分为四种:控制点,平面定线,放样结果和横断面;替换模式:分为两种:完全,将删除当前作业中的已存在的所有同类型数据;否,不删除已存在的同类型数据;选择上传时,替换模式只能是完全,建议在上传之前先将原有数据下载下来作为备份;如果选择从如果选择从USB存储卡上传数据,则需先在盘的根目录下建立名字为存储卡上传数据,则需先在盘的根目录下建立名字为“Road”的文件夹的文件夹,并将要上传的控制点数据或定线数据放在此文件夹中,并将要上传的控制点数据或定线数据放在此文件夹中,控制点数据文件名应为:Road.F

15、PT,平面定线文件名为 Road.HLN;选择下载时替换模式只能是否;若下载到若下载到USB存储卡上,则数据保存在存储卡上,则数据保存在USB存储卡根目录下的存储卡根目录下的Road 文件夹中,文件夹中,文件按仪器的当前时间命名。若选择存储设备为RS232,即与PC机交换数据,需在PC机上运行随机光盘中的道路编辑器软件,通过该软件进行数据上传下载。17多测回测角多测回测角(SOA)(SOA)应用程序主要用来解决边角网(导线作为边角网的一种特殊应用程序主要用来解决边角网(导线作为边角网的一种特殊情况)观测时的限差判断、超限提醒以及数据记录等问题;记录的数据可供情况)观测时的限差判断、超限提醒以及

16、数据记录等问题;记录的数据可供“导线平差导线平差”应用程序直接调用;应用程序直接调用;多测回测角多测回测角18多测回测角多测回测角设置限差设置限差 “多测回测角多测回测角”主菜单主菜单对话框中,按对话框中,按【F1F1】按钮后进入按钮后进入【设置限差设置限差】。注:默认限差值为方向观测法中注:默认限差值为方向观测法中2”2”仪器测量应达到的限差,可以修改为自定义值。仪器测量应达到的限差,可以修改为自定义值。按按【取消取消】退出对话框,返回退出对话框,返回“多测回测角多测回测角”主菜单,未保存限差设置;主菜单,未保存限差设置;按按【确定确定】确认并接受当前设置的限差,并确认并接受当前设置的限差,

17、并返回返回“多测回测角多测回测角”主菜单主菜单。19多测回测角多测回测角设置测站设置测站 “多测回测角多测回测角”主菜单主菜单对话框中,按对话框中,按【F2F2】按钮按钮后进入后进入【设置测站设置测站】。注:方向数最大为注:方向数最大为8 8,测回数最大为,测回数最大为1010,且仪器高不能设置为,且仪器高不能设置为“0”0”,当方向数,当方向数大于大于3 3个时,进行归零观测;当方向数小于等于三个时,不进行归零观测。个时,进行归零观测;当方向数小于等于三个时,不进行归零观测。按按【取消取消】退出对话框,返回退出对话框,返回“多测回测多测回测角角”主菜单,未保存测站设置;主菜单,未保存测站设置

18、;按按【确定确定】确认并接受当前设置的测站,确认并接受当前设置的测站,并并进入进入“目标点目标点”设置对话框设置对话框;按按【目标点目标点】进入进入“目标点目标点”设置对话框设置对话框,未完成测站设置时无法进入,未完成测站设置时无法进入“目标点目标点”设置对话框并提示设置对话框并提示“还没有设置测站还没有设置测站”。20多测回测角多测回测角按按【是是】则覆盖原有测站数据,确认并接受当前的测站,则覆盖原有测站数据,确认并接受当前的测站,并并进入进入“目标点目标点”设设置对话框置对话框;按按【否否】则返回则返回“设置测站设置测站”对话框重新设置测站信息。对话框重新设置测站信息。设置测站设置测站 在

19、使用本程序进行测量作业时,不能设置相同测站名,否则原有测站数据将被在使用本程序进行测量作业时,不能设置相同测站名,否则原有测站数据将被覆盖。覆盖。21多测回测角多测回测角设置目标点设置目标点 请根据方向号提示,依次输入导线中前后视点或监测目标点,在进行导线测量请根据方向号提示,依次输入导线中前后视点或监测目标点,在进行导线测量时要特别注意导线点的连续性。时要特别注意导线点的连续性。按按【增加增加】继续增加目标点信息;继续增加目标点信息;按按【完成完成】完成所有目标点设置并返回完成所有目标点设置并返回“多测回测角多测回测角”主菜单。主菜单。22多测回测角多测回测角开始测量开始测量 完成限差、测站

20、设置后,在完成限差、测站设置后,在“多测回测角多测回测角”主菜单中按主菜单中按【F3】,开始,开始【边角观测边角观测】。根据目标点点号提示,依次完成各个目标点的测量,每个目标点测存根据目标点点号提示,依次完成各个目标点的测量,每个目标点测存2 2次。如次。如果出现两次读数差超限提示后,重测该目标点后将以提示出现前的测量值与本果出现两次读数差超限提示后,重测该目标点后将以提示出现前的测量值与本次测量值进行两次读数差检核。次测量值进行两次读数差检核。23多测回测角多测回测角结果输出结果输出 将当前作业中的测站信息、目标点、测量值、测量均值通过下载软件将当前作业中的测站信息、目标点、测量值、测量均值

21、通过下载软件TpsDownLoad输出到输出到PC机中机中,或者直接在仪器上输出到或者直接在仪器上输出到USB存储卡中存储卡中作业名:显示当前作业;作业名:显示当前作业;数据类型:选择当前作业中要输出的数据类型;数据类型:选择当前作业中要输出的数据类型;角度输出位数:选择输出角度中秒值的保留位数,角度输出位数:选择输出角度中秒值的保留位数,“1”1”为输出角度精确到为输出角度精确到整秒;整秒;“0.1”0.1”为输出角度精确到为输出角度精确到0.10.1。输出数据中的角度信息单位为输出数据中的角度信息单位为ddd.mmss,如如120.1212表示表示1201212,如果,如果数据输出位数为数

22、据输出位数为0.1 则代表的角度为则代表的角度为1201212.*。24多测回测角多测回测角TpsDownLoad软件使用软件使用通讯设置;设置通讯参数与全站仪一致,打开端口;通讯设置;设置通讯参数与全站仪一致,打开端口;操作类型:选择操作类型:选择“从全站仪下载数据从全站仪下载数据”;在仪器端的数据输出对话框,选择要输出的数据类型,按在仪器端的数据输出对话框,选择要输出的数据类型,按【下载下载】,则数据即,则数据即输出到输出到TpsDownloadTpsDownload的下载的下载/上传数据窗口中;上传数据窗口中;按按TpsDownloadTpsDownload的的【输出数据输出数据】按钮即

23、可将数据保存到指定文件中。按钮即可将数据保存到指定文件中。25多测回测角多测回测角输出数据格式输出数据格式测站信息(包含测站信息(包含7个字段,与作业相关)个字段,与作业相关)测站名,仪器高,方向总数,测回总数,是否归零,仪器序列号;测站名,仪器高,方向总数,测回总数,是否归零,仪器序列号;A1,1.000,3,1,1,12345目标点信息(包含目标点信息(包含6个字段,与作业相关)个字段,与作业相关)测站名,目标点名,棱镜高,目标点序号测站名,目标点名,棱镜高,目标点序号 A1,1,1.000,1原始观测值(包含原始观测值(包含15个字段,与作业相关)个字段,与作业相关)测站名,目标点名测站

24、名,目标点名/号,测回号,盘左号,测回号,盘左/右,是否有效,右,是否有效,Hz1,Hz2,V1,V2,SD1,SD2,日期,日期,时间时间 A1,1,1,0,0,45.0000,45.0000,90.0000,90.0000,50.0344000,50.0344000,12/10/1998,4:7:17归零后的方向均值(包含归零后的方向均值(包含10个字段,与作业相关)个字段,与作业相关)测站名,目标点名,测站名,目标点名,Hz,V,SD,仪器高,棱镜高,仪器高,棱镜高 A1,1,0.0000,0.0000,50.0344000,1.000,1.00026支持的导线类型支持的导线类型1.第一

25、站测站点第一站测站点,第一站后视点第一站后视点,最后一站测最后一站测站点站点,最后一站前视点坐标均已知,即符最后一站前视点坐标均已知,即符合导线,如下图所示:合导线,如下图所示:导线平差导线平差 2.导线中第一点导线中第一点(点点B)和最后一点(点和最后一点(点A)两点坐标已知两点坐标已知,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3.导线中第一点导线中第一点(点点B)和导线外一和导线外一点(点点(点A)两点坐标已知,即闭合)两点坐标已知,即闭合导线,如下图所示:导线,如下图所示:特别提醒:特别提醒:对于进行此种类型导线测量中,最后一站必对于进行此种类型导线测量中,最后一站必须在须在B点再测量一次,但测站点不能

26、为点再测量一次,但测站点不能为B,否则,否则将会覆盖将会覆盖B测站的测量数据,最后一站的测站可测站的测量数据,最后一站的测站可以选择为以选择为6号点号点(此时第此时第5测站的前视点应为测站的前视点应为6),在输入已知点坐标时在输入已知点坐标时6号点和号点和B点的坐标是相同点的坐标是相同的。也可以在第一测站即将最后导线点(的。也可以在第一测站即将最后导线点(5号)号)测量,则最后不需再在测量,则最后不需再在B点设站。点设站。27导线平差导线平差4.第一站测站点第一站测站点,第一站后视点坐标已知,即支导线类型,如下图所示:第一站后视点坐标已知,即支导线类型,如下图所示:本程序支持导线点上联测支点的

27、情况,但支点测量必须在导本程序支持导线点上联测支点的情况,但支点测量必须在导线点测量之后进行线点测量之后进行(在多测回测角程序中在多测回测角程序中)。支点的平差结果为在导线点平差后的坐标基础上重新计算支支点的平差结果为在导线点平差后的坐标基础上重新计算支线点的坐标。线点的坐标。28导线平差导线平差启动程序启动程序29导线平差导线平差设置起始测站设置起始测站选择多测回测角测量作业选择多测回测角测量作业选择起始测站名选择起始测站名选择起始测站的后视点名选择起始测站的后视点名自动计算出的后视方位角自动计算出的后视方位角,该角度也可人工输入,该角度也可人工输入在选中测站名或后视名的情况下在选中测站名或

28、后视名的情况下按按“坐标坐标”键可输入该点的坐标键可输入该点的坐标按按“继续继续”键进入键进入“终止测终止测站站”对话框对话框30导线平差导线平差设置终止测站设置终止测站多测回测角测量作业多测回测角测量作业选择终止测站名选择终止测站名选择终止测站的前视点名选择终止测站的前视点名自动计算出的前视方位角自动计算出的前视方位角,该角度也可人工输入,该角度也可人工输入在选中测站名或前视名的情况下在选中测站名或前视名的情况下按按“坐标坐标”键可输入该点的坐标键可输入该点的坐标按按“继续继续”键进入键进入【平差闭平差闭合差合差】对话框对话框31导线平差导线平差显示平差闭合差显示平差闭合差导线测站及前后视必

29、须连续。导线测站及前后视必须连续。程序自动判断并显示所计算导线的类型、导程序自动判断并显示所计算导线的类型、导线长度、导线点数、三维坐标闭合差、长度相对闭合差、角度相对闭合差线长度、导线点数、三维坐标闭合差、长度相对闭合差、角度相对闭合差以及角度闭合差信息;查看完毕,按以及角度闭合差信息;查看完毕,按“继续继续”键进入到查看平差计算结果键进入到查看平差计算结果及其误差分配信息对话框及其误差分配信息对话框。32导线平差导线平差显示平差结果显示平差结果所有点的平差计算结果都将自动保存到已知点中,如要再次进行平差,需所有点的平差计算结果都将自动保存到已知点中,如要再次进行平差,需要到要到“已知点已知

30、点”数据中将导线点删除,重新平差计算数据中将导线点删除,重新平差计算。按。按“闭合闭合”键进入键进入导线导线【平差闭合差平差闭合差】查看界面;按查看界面;按“返回返回”键回到键回到【导线平差导线平差】程序主界程序主界面面33导线平差导线平差输出数据输出数据按按“下载下载”键下键下载所选择的作业载所选择的作业的平差数据的平差数据按按“返回返回”键键返回导线平差返回导线平差程序主界面程序主界面选择要输出的选择要输出的作业名称作业名称选择要输出存选择要输出存储设备储设备34导线平差导线平差通过通过TpsDownload程序可以将下载的数据输出为文本文件,如下图所示:程序可以将下载的数据输出为文本文件

31、,如下图所示:35输出数据详细说明输出数据详细说明Adjust Point:2,1平差点:点名,点类型平差点:点名,点类型(1为已知点,为已知点,2为导线点,为导线点,3为支线点为支线点);Adjust Coordinate:0.0000,0.0000,0.0000平差点坐标:平差点坐标:X,Y,Z;Adjust Residual:0.0278,-0.0337,0.0130,0.00819该点误差分配:该点误差分配:x,y,z,角度闭合差分配值;角度闭合差分配值;First Station:2,0.0000,0.0000,0.0000第一测站:测站名,第一测站:测站名,X,Y,Z;First

32、BackSight:1,0.00000第一个测站后视点:点号,后视方位角;第一个测站后视点:点号,后视方位角;Last Station:7,0.5160,1.3020,10.1350最后一个测站点:测站名,最后一个测站点:测站名,X,Y,Z;Last ForeSight:8,270.00000最后一个前视点:点名,前视方位角;最后一个前视点:点名,前视方位角;Adjust Result:1,13.2815,6平差结果:导线类型,导线全长,测站数;平差结果:导线类型,导线全长,测站数;Adjust Close:-0.0704,0.0856,-0.0329,-0.04911导线闭合差:导线闭合差:

33、x,y,z,方位角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平差导线平差特别说明:特别说明:已知点的误差分配信息为空已知点的误差分配信息为空(-);输出的角度闭合差分配值单位为输出的角度闭合差分配值单位为ddd.mmss,如如120.1212表示表示1201212 36偏心测量主要用于待测点不能安置棱镜的情况,通过在与待测点相关的某处安置偏心测量主要用于待测点不能安置棱镜的情况,通过在与待测点相关的某处安置棱镜间接地测定待测点的位置。包括棱镜间接地测定待测点的位置。包括角度偏心、单距偏心、双距偏心和圆柱偏心角度偏心、单距偏心、双距偏心和圆柱偏心测量测量四种方式。四种方式。角度偏心测量角度偏心测量 本功能适用

34、于待测点与测站点通视但无法在待测点上安置棱镜的情况。本功能适用于待测点与测站点通视但无法在待测点上安置棱镜的情况。单距偏心测量单距偏心测量 本功能适用于待测点与测站点不通视的情况。本功能适用于待测点与测站点不通视的情况。双距偏心测量双距偏心测量 本功能利用专制的两点式觇牌(即两觇牌的间距为一定值)来测定隐藏点的位置本功能利用专制的两点式觇牌(即两觇牌的间距为一定值)来测定隐藏点的位置。圆柱偏心测量圆柱偏心测量 本功能是单距偏心测量的一个特例,即待测点是一圆柱形物体的圆心。本功能是单距偏心测量的一个特例,即待测点是一圆柱形物体的圆心。偏心测量偏心测量(中国版中国版)概述概述37偏心测量偏心测量角

35、度偏心角度偏心 原理原理 仪器安置在已知点上,使偏心点仪器安置在已知点上,使偏心点A到测站点与待测点到测站点与待测点P到测站点的距离大到测站点的距离大致相等,对偏心点测量后再瞄准待测点方向,仪器即自动计算出待测点致相等,对偏心点测量后再瞄准待测点方向,仪器即自动计算出待测点的位置。的位置。操作步骤操作步骤1)对偏心点)对偏心点A瞄准后,按瞄准后,按【测距测距】;2)照准待测点)照准待测点P,屏幕上即时更新显示的坐标为待测点的坐标值。,屏幕上即时更新显示的坐标为待测点的坐标值。【记录记录】:保存待测点坐标并返回到应用程序调用界面;:保存待测点坐标并返回到应用程序调用界面;【退出退出】:不保存待测

36、点坐标,返回到应用程序调用界面。:不保存待测点坐标,返回到应用程序调用界面。38偏心测量偏心测量单距偏心单距偏心仪器安置在已知点O上,将偏心点A设置在待测点附近合适位置,在仪器中输入测站点O-偏心点A-待测点P的夹角,用钢尺量取偏心点A和待测点P的平距,照准偏心点A进行观测后,仪器自动显示出待测点P的位置。1)输入测站点)输入测站点O-偏心点偏心点A-待测点待测点P的夹角的夹角(左角为(左角为“+”,右角为,右角为“-”),以及待测点),以及待测点P与偏心点与偏心点A之间的之间的平距平距d;2)照准偏心点后按)照准偏心点后按【测存测存】计算并保存待测点坐标值,并返回到应用程序调用界面。计算并保

37、存待测点坐标值,并返回到应用程序调用界面。【测距测距】照准偏心点照准偏心点A后获取待测点后获取待测点P的坐标,翻页进入测量结果对话框;的坐标,翻页进入测量结果对话框;【记录记录】保存计算后的待测点坐标并返回应用程序调用界面;保存计算后的待测点坐标并返回应用程序调用界面;【退出退出】不保存待测点坐标,直接返回应用程序调用界面。不保存待测点坐标,直接返回应用程序调用界面。39偏心测量偏心测量双距偏心双距偏心 R1R2 仪器安置在已知点仪器安置在已知点O上,设置杆长后,分别测量两个棱镜上,设置杆长后,分别测量两个棱镜R1和和R2,仪器自动计算出待测点的位置。,仪器自动计算出待测点的位置。操作步骤操作

38、步骤1)按)按【ROD/ED】,设置杆长并,设置杆长并【确认确认】;测量限差:两个棱镜之间的已知值和测量值至今的差值限定,如超限,会报警。测量限差:两个棱镜之间的已知值和测量值至今的差值限定,如超限,会报警。2)测量第一个棱镜)测量第一个棱镜R1,按,按【测存测存】;3)测量第二个棱镜)测量第二个棱镜R2,按,按【测存测存】,翻页进入结果对话框;,翻页进入结果对话框;40偏心测量偏心测量圆柱偏心圆柱偏心仪器安置在已知点仪器安置在已知点O上,分别照准圆柱面上的两个切点,然后再照准圆柱外表中心点后,根据切线法原理,仪器上,分别照准圆柱面上的两个切点,然后再照准圆柱外表中心点后,根据切线法原理,仪器

39、自动计算出待测圆心点自动计算出待测圆心点P的位置和圆柱半径值的位置和圆柱半径值R。左切方向右切方向操作步骤操作步骤1)用竖丝照准圆柱体左切线后按)用竖丝照准圆柱体左切线后按【左切左切】;2)用竖丝照准圆柱体右切线后按)用竖丝照准圆柱体右切线后按【右切右切】;棱镜厚度:棱镜中心到圆柱表明距离棱镜厚度:棱镜中心到圆柱表明距离(RL测量模式下自动设置为测量模式下自动设置为“0”)3)转动仪器使偏差角值接近)转动仪器使偏差角值接近000,按,按【测存测存】,完成测量并保存结果,翻页查看待测点坐,完成测量并保存结果,翻页查看待测点坐标。标。【退出退出】返回到应用程序调用界面。返回到应用程序调用界面。注:通常情况下,左切方向小于右切方向(注:通常情况下,左切方向小于右切方向(0度附近除外)。度附近除外)。41谢谢!谢谢!详细的使用说明请参阅详细的使用说明请参阅TS系列全站仪系列全站仪应用程序快速指南以及用户手册应用程序快速指南以及用户手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