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备课

上传人:wuxin****2020 文档编号:15924528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99.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备课(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备课设计理念1、有感情地朗读、默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4、梳理文章结构,总结作者观察的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仔细观察、细致描写的。5、体会文章描写中丰富的想象,感受作者是怎样借助事物描写来表达内心感受的。设计思路本单元中的名家名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要从文章学习过程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的优美句段。通过读、说、背、写及课外收集,扩大对

2、大自然的了解,提高对优美篇章的感悟能力。课前准备准备相应的课件及录音磁带。课时分配本组教材共用十二十四课时课题1、古诗两首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重点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具小黑板难点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3、动学生活动一、交流材料,激趣导入。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二、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2检查自学。指读全诗。(正音)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厌:满足。)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句

4、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3背诵全诗。四、扩展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2交流。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五、布置作业熟背独坐敬亭山。 查字典自学学生交流朗读、背诵板书设计 尽:没有了。 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闲:休闲,休息。 厌:满足。学生达标情况班级上课人

5、数达标人数达标率矫正后达标率教后记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430289398课题1、古诗两首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重点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具准备有关的图片难点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一、 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

6、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二、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读诗

7、、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2检查自学。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3背诵全诗。 教学小结: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最喜欢的诵读方式诵读古诗,这些方式都是以前在教学时用过的,实践证明学生不喜欢枯燥的诵读方式,只要老师花点心思,在读的技巧上稍做改变,学生就觉得很有趣,爱读古诗,背诵也就容易多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看画面形容景物有感情的朗读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鸟飞尽云独闲 孤独寂寞山相对学生达标情况班级上课人数达标人数达标率矫正后达标率教后记在读的技巧上稍做改变,学生就觉得

8、很有趣,爱读古诗,背诵也就容易多了430289398课题2、桂林山水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了解桂林美丽的山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学习通过对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学会本课10个生字,积累词语。重点理解“拔地而起”、“连绵不断”、“波澜壮阔”、“形态万千”、“危峰兀立”等词背诵课文。重点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具体的。根据句子结构及句式的特点把握语调及语速。掌握“啊”的读音教具小黑板难点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具

9、体的。根据句子结构及句式的特点把握语调及语速。掌握“啊”的读音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下面,我们要随着作者的视线,一起来观赏桂林的山水。(在“山”和“水”下作重点记号)二、自学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出示表格:前字韵母“啊”的发音举例a、o、e、i、ya真绿啊、真奇啊u、ao、ouwa真秀啊nna真险啊ngnga真静啊、真清啊出示自学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思考怎样给课文分段;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请用小圈圈出。检查自学指名四

10、人朗读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给文章分成四段。板书:总起分述总结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板书:水:静清绿山:奇秀险请你用文中引用的一句古诗来总结文章。板书: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三、导学第二节分小组自学课文第二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课文读懂:词义,结构(分层),修辞手法,语言文字,朗读语气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谈谈学习的体会,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在大组交流时提出。目的:读出感情,理解语言文字,作者是怎样把漓江水的特点写具体的。学习方式:读读、议议、圈圈、划划等一会儿老师还要请你们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来学习课文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学习的方法、步骤。交流学习情况:词义:波澜壮阔、无瑕

11、等分层:三层修辞手法:引读第一句用“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跟漓江作比较,强调漓江的水有独特的美。第二句具体写漓江水“静”、“清”、“绿”三个特点。其中的“真”,是的确、实在的意思。(作者为何在“静、清、绿”前加上一个“真”字,后都带个“啊”字?通过朗读,体会“真”写出程度。“啊”抒发作者喜悦、赞美之情。)对这三个特点,作者用感觉或用比喻来具体说明,并把它们组成一组排比句,文字优美,富有节奏,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最后一句写出江水之静。描写角度:引读“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动态的角度写;“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透明度的角度写;“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从色彩的角度写。引

12、读,说说你怎样读出语气,交流并指导朗读。“静,清,绿”三字要读重音,在“静得、清得、绿得”后要有小停顿,以突出后面补充说明得部分。读这三个分句,音量要渐大,读出层层推进得感觉。朗读这一节,首先要把握平稳、清新的基调,其次要运用重音、速度等技巧,传递出对内容的理解第一句是全节的总起句,读时要平稳,声音可略低,“却从没看见过”、“这样的”读重音。第二句要掌握重音和停顿。最后一句是再次写感觉,以突出漓江水的“静”,读时渐轻、渐缓。读好排比句,注意节奏,几个“像”要一气呵成。个读,齐读。质疑,解疑小结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课文的?【读课文分层找特点怎样写具体(读读议议)有感情朗读】背诵第二节,根据

13、板书自背,互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把课文背出来的。(记关键词,列提纲,记每句第一字)检查背诵四、布置作业抄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并默写第二节。自读课文读读议议背诵板书设计完成板书提纲:总起:甲天下静水清桂林山水分述:绿奇山秀险 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学生达标情况班级上课人数达标人数达标率矫正后达标率教后记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了解了桂林美丽的山水,激发乐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430289398课题2桂林山水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对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2、背诵全文重点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具体的。根据句子结构

14、及句式的特点把握语调及语速。掌握“啊”的读音。教具小黑板难点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具体的。根据句子结构及句式的特点把握语调及语速。掌握“啊”的读音。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指名背诵二节(默写第二节)过渡:桂林的水是美的,桂林的山更有与众不同之处。二、导学第三节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来自学第三节,把课文读懂:目的:读出感情,理解语言文字,作者是怎样把漓江山的特点写具体的。学习方式:读读、议议、圈圈、划划还要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读懂课文的方法。交流学习情况:词义: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色彩明丽分层:二层写法:写法上与第2节相似,显示了结构上的

15、对称。第一句用“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跟桂林的山作比较,突出桂林山的奇特。第二句用排比句具体地写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山形色彩明丽山色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山势有形态的描摹,有联想比喻,有亲身感受,把山的形、色、势写得非常生动逼真。引读。有感情地朗读。交流学习方法:【读课文分层找特点怎样写具体(读读议议)有感情朗读】背诵第三节,交流背诵方法。三、略读第三段师引读:第三段从整体上写桂林山水之美。山水一体,交相辉映,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受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最后这句古诗是什么含义?这

16、句诗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是对全文的总结,与第一段的内容相呼应。背诵第三段。四、总结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桂林美丽的山水,写下了自己观赏桂林山水的真切感受,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让我们齐读课文五、完成课后练习指导课后练习二:例中的第一分句是概述,第二分句是用补充说明的方法写具体,即“清得”怎么样。两个小题分别要求写出“黑得怎么样”和“干净得怎么样”。如:“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黑得看不见屋内的陈设”;“干净得看不见一张纸屑”等。完成其他练习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默写课文。学生背诵有感情朗读背诵板书设计总起:甲天下静水清桂林山水分述:绿奇山秀险 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学生达标情况班级

17、上课人数达标人数达标率矫正后达标率教后记通过对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法,能把句子写具体。430289398课题3、记金华双龙洞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制作一张游览示意图。3、学会本课生字词语。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金华洞景象的奇异。教具小黑板多媒体课件难点了解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金华洞景象的奇异。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一、揭题、释题,读第一段。1、揭题。今天,

18、我们学习老作家、老教育家叶圣陶爷爷的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2、释题。“记”是什么意思?3、读第一段。二、初读课文。1、激趣。听说,双龙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览一番,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双龙洞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赶快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读几遍。快读吧。2、自由读课文。3、检查学习字词和课文的情况。三、理清顺序。1、看,这是什么?(出示小红旗小黄帽)谁用的?说起导游这个职业,可真好,天南海北,游山玩水。现在,有一个当导游的机会,你们想不想当?想当的都来当吧,现在,你们都是导游,就我一个游客。(让一个女生起立)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

19、旅游路线?教你一个方法,可以画一张游览示意图。怎么画?细细读课文,借助课文中地点转换的语句来画。例如: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张。一组板演。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线?你这个导游当得真好,这个旅游帽作为奖品奖给你。四、学习第二段。1、刚才就我一个游客太冷清了,你们还是陪伴我一起来当游客吧。现在让我们从金华出发到双龙洞去,请你注意欣赏沿途景物。(出示相机)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你们也带了吗?下面请同学们当摄影师,把路上的美景拍摄下来,并且配上解说词。(出示一张照片做例子)拍镜头时,要拍一个你最喜欢的景物,配解说词时,要使用文章的句子。要完成这件工作,先要好好地朗读23段。2、学生自由朗读2

20、3段。3、讨论。(1)你拍了什么镜头?为什么拍了这了这个镜头?随学生出示图,补充介绍:映山红花色众多,有紫红、红、桃红、粉红、橙、金黄、雪青、纯白等颜色。()还有谁也拍了这个镜头,你们愿不愿意来一次配解说词的比赛。()猜一猜,油桐开的花是什么颜色的?出示图。()出示实物,新绿。4、看到大家拍了这么多的镜头,我也憋不住了,我让你们看看我拍的镜头,不过,我有一个问题。(出示问题: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与双龙洞有什么关系?)播放录象,看完后讨论。指导朗读。5、一路上,有山有水,景色美丽,请你能否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景色。比如,叶圣陶爷爷就用了一个词明艳,你用什么词?6、景色美,文章美,我们来把它背

21、下来,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背给同桌听。五、课堂总结,作业。这堂课,我们游了路上,又游了洞口和外洞,玩得开心吗?今天回去,把你的见闻告诉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自读课文学生讨论 板书设计学生达标情况班级上课人数达标人数达标率矫正后达标率教后记通过了解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430289398课题3、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双龙洞的游览顺序,景象的奇异。渗透游记类课文的学法。2、思考、表达和搜集材料的能力。运用有关课外材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3、培养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重点体会金华洞景象的奇异教具小黑板难点体会金华洞景象的奇异教 学 过

22、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齐读课题。过渡:我们一同随着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就渐渐入山。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眼前一片明艳,耳边溪流潺潺,迎着溪水抬头望去,看!双龙洞到了!二、学习课文。过渡:请大家打开书,朗读课文的三、四、五大段,看看我们都随叶老游览了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洞口、外洞、孔隙、内洞)过渡:这高大的溶洞,景象奇特,我们一起来到洞口,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请你用笔划下来,再读一读。1洞口宽像桥洞(1)指读,读出宽大的感受。(2)明确学法:洞口这部分我们是先找出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再把体会读出来。过渡

23、: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继续学习。经过宽大的洞口,就来到了外洞。这里又是怎样的景观呢?2自学外洞,把自己的收获汇报给大家。高、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谁能把这种奇特的感受读出来?过渡: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经让我们感到很奇特,更令人惊叹的是,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快来看看吧!3出示资料:内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 余米,宽3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如欲观赏,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不得稍有抬头,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之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1)看录像后说说你看

24、到了什么?孔隙给你什么感受?(窄小、低矮)(2)自读第四大段,说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自以为、没有一处、挤压、稍微、准会)(3)感情朗读。(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4)看电脑填空。过渡:这样的水石奇观,游览后真令人拍案叫绝。下面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第四大段。(5)有感情朗读全段。过渡:我们乘船从孔隙经过,大约走了八、九米就来到了内洞。这里又有什么样奇特的景观呢?4默读第五大段,用我们上面的学习方法进行个人学习。再分小组讨论。思考:在内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然后有语气地读出来。(1)黑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2)洞顶的双龙(3)石钟乳和石笋名目有四十多种。形状变化

25、多端,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4)看图片加深体会。(5)把句子补充完整。(6)出示资料:洞内钟乳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编幅”、“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等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过渡: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像神仙、像动物、像宫室、像器用名目繁多,造型奇特,再加上那摇曳的灯光,忽明忽暗,让我们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令我们惊叹自然的奇异,请大家有感情地读读内洞这部分。(7)感情朗读。指读。过渡:就这样,我们随叶老又仰卧在小船里,通过孔隙出了洞。三、总结:(1)结合板

26、书总结全文,体会双龙洞景观的奇特。这节课,我们不仅随叶老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洞中的景观令人惊叹。那孔隙的奇妙,石钟乳和石笋造型的奇特,真不愧为大自然中又一奇特的景观。(景象奇特)而且,还掌握了游记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抓住游览中作者的所见、所闻,体会作者的所感和对山水、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2)发散:学生出示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进行课内外结合。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课下也结合课文从书中、报刊中、网络上找到了许多与课文相似或相关的材料,下面我们就来展示给大家吧。(3)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总结。同学们从网络上、书中、报刊中以及亲身的游历中,搜集到丰富的材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给我们带来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更丰

27、富的知识,和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能这样做。学生齐读课文相互交流看录像后的感受板书设计学生达标情况班级上课人数达标人数达标率矫正后达标率教后记培养了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能力430289398课题4、七月的天山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重点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

28、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教具小黑板难点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

29、雄伟。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演示)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

3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简介作者)“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学习要求抓住景物特点,积累语言)。3、提出学习方法(演示)(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1、学生根据

31、提示自读课文;2、引导阅读: (1)看那个同学能够准确画出每一段的过渡句。即地点变换的句子。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脉络句,即地点变换的句子。(“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2)学生朗读(或配乐朗诵)课文第二自然段;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

32、花似盛开的“白莲”。)(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明确: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以马蹄溅水,几声鸟鸣来衬它的幽静。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以林外阳光灿烂和林中闪着烟头的红光来衬它的幽深。最后,以“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来突出森林之富饶。)(4)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学生边交流,教师演示。(“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描其色;“像织绵彩霞长虹”绘其艳;“赛八寸的玛瑙盘”状其大;“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

33、”显其多;“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4、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五)拓展训练1、归纳写作特点、然后进行小练笔:(1)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2)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作者抓住特征,用简练而又形象的笔触加以描绘,使之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构成一幅幅生动、

34、奇美的画面。(3)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2、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安排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的顺序和即景抒情。让学生介绍天山有哪些特点学生讨论交流学生练习描写景物板书设计4、七月的天山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深处进入天山雪峰溪流凉爽再往里走原始森林幽静走进天山深处野花绚烂天山七月凉如秋;密林之中显静幽;深处鲜花开满地,亦春亦秋不胜收。学生达标情况班级上课人数达标人数达标率矫正后达

35、标率教后记学会了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430289398课题语文园地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口语交际与习作: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启发学生走进大自然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2、我的发现:让学生对课文表达方式深入思考,并初步感受排比句的特点。3、日积月累:积累一些描写自然风光的名句。让学生反复诵读。4、宽带网:搜集祖国锦绣河山的图片资料和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孩子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重点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启发学生走进大自然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教具小黑板难点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启发学生走进大自然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教

36、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一、引入学习1、回忆本组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2、谈话:祖国的锦绣河山还有很多很多,今天就让我们来领略一下。 二、明确要求1、自读题目,勾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2、交流:自己设计出秋游方案。三、口语交际1、认真阅读书中提示,说说自己的方案。2、按要求独立准备,并说给自己听一听。3、根据选定话题进行分组。选同一话题的人过多,则可再分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4、分组交流,要求每人都有机会交流自己的看法。5、指名在全班交流,集体评议。6、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谈话内容,说给同桌听,注意两人间的交流。四、引导总结1、请你来总结这次口语交际活动。可从同学表现、老师表现、交

37、际内容、交际方式等进行总结。2、请你为下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提建议。板书学生达标情况班级上课人数达标人数达标率矫正后达标率教后记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启发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430289398课题语文园地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仔细观察一下,再把观察到的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注意内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重点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启发学生走进大自然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教具小黑板难点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启发学生走进大自然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一、引入谈话: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们的校园。今天,我们就来写一下。二、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1、选择

38、一处景物,仔细观察。2、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3、内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三、指导习作1、根据自己选择的话题理出提纲。2、交流提纲,分组指导。四、学生独立习作,老师巡视指导五、习作交流与讲评。1、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2、每个话题选出代表作讲评。板书交流提纲学生达标情况班级上课人数达标人数达标率矫正后达标率教后记初步掌握观察景物的方法430289398课题语文园地一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我的发现:让学生对课文表达方式深入思考,并初步感受排比句的特点。日积月累:积累一些描写自然风光的名句。让学生反复诵读。宽带网:搜集祖国锦绣河山的图片资料和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39、同时培养孩子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重点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启发学生走进大自然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教具小黑板难点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启发学生走进大自然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一、我的发现1、自读对话,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2、归纳小结阅读方法:一边读一边想。3、让学生对课文表达方式深入思考,并初步感受排比句的特点。二、日积月累1、自由阅读,要求读得通顺流利。2、指名读,纠正读音。3、默读,从中选择一句说说自己的理解,也可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体会。4、背名句竞赛。5、你还搜集了哪些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三、宽带网。1、谈话:综合性学习中,我们搜集的祖国锦绣河山的图片资料。2、个人或分组汇报自己展示成果的形式,根据不同形式安排展示程序。3、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4、总结,评奖。教学小结: 通过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在以往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修辞和按一定顺序描写等方法的运用。写的作文也更耐看。个别同学不善于观察,抓不住重点写。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们适应当前作业改革的需要,号召学生“我手写我心”。还是应该以鼓励为主。板书学生达标情况班级上课人数达标人数达标率矫正后达标率教后记通过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在以往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修辞和按一定顺序描写等方法的运用。写的作文也更耐看43028939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