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九单元世界地理第三节美洲大洋洲与极地地区练习

上传人:pia****nwu 文档编号:15923902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6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九单元世界地理第三节美洲大洋洲与极地地区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九单元世界地理第三节美洲大洋洲与极地地区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九单元世界地理第三节美洲大洋洲与极地地区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九单元世界地理第三节美洲大洋洲与极地地区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九单元世界地理第三节美洲大洋洲与极地地区练习(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九单元世界地理第三节美洲大洋洲与极地地区练习考点1美洲【全国卷】1.(2018年全国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

2、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解析】本题主要以龙卷风为主题,考查龙卷风的成因、地形对龙卷风的影响以及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原因,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题,读图可知,龙卷风多发区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形成龙卷风的气团湿热,说明该湿热气团来自低纬度的海洋地区,而大西洋沿岸受山地阻挡,水汽难以深入美国中部,所以其主要源地是墨西哥湾。湿热气团抬升的原因主要是受气温影响,由于气团湿热,气温高,空气受热抬升,抬升时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放热,进一步带动空气抬升。气流旋转的原因主要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第(2)题,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分析其南北纵列分布的平坦地形对气流汇聚和气流旋转速度的影响。第(3)题,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主要从春季气温的变化、南北温差对风速的影响、冷暖气流交汇频率等角度作答。第(4)题,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原因,主要从龙卷风的形态、历时长短以及危害性三个方面分析,如龙卷风形态壮观,历时短难以发现,危害性大等。【答案】(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旋转原因:地

4、转偏向力的作用。(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地方卷】2.(2018年北京卷,36)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1)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希马尼东北的恩里基

5、约湖为咸水湖。(2)分析气候对该湖泊水位和盐度季节变化的影响。【解析】第(1)题,可依照我国横断山区物种丰富的原因分析。读图可知,该国纬度较低,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丰富;且中部山区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差大,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物种丰富;从海陆位置分析,该国受海洋影响较大,海陆兼备,海陆生物种类众多。第(2)题,据希马尼气候资料分析可知,该地区最低气温在20 以上,全年高温,因此蒸发旺盛,且降水季节变化大,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据图可知,5月份和10月份降水多,补给湖泊水多,因此湖泊水位高,降水多,起到稀释作用,湖水盐度低;而7月份气温最高,蒸发旺盛,且降水少,因此湖泊水位最低,盐度最

6、高;其他月份降水少,湖泊水位较低,盐度较高。【答案】(1)纬度低,以热带气候为主;地势起伏大,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海陆兼备。(2)该地区全年高温,蒸发旺盛,降水季节变化大;湖泊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5月份和10月份降水多,湖泊水位高,盐度低;7月份气温最高,降水少,湖泊水位最低,盐度最高;其他月份降水少,湖泊水位较低,盐度较高。3.(2017年江苏卷,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材料二下图为加拿大50 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1

7、)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2)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3)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4)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气候,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解析】第(1)题,由图文资料可知,该旅游团行进方向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且温尼伯降水稍多,位于内陆地区的莱斯布里奇降水较少。因此体现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

8、地域分异规律,植被呈现森林草原荒漠草原的变化。第(2)题,考查气候特征。由两地气候资料图可以读出莱斯布里奇年降水量为380 mm,1月平均气温约为-6 ;而温尼伯年降水量为521 mm,1月平均气温约为-16 ;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明显高于温尼伯的原因是受下沉气流影响。第(3)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由剖面图可读出落基山脉相对高度较大,海拔超过3000 m,推测可能出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冰雪带等。第(4)题,依据图文材料可判断温哥华位于50 N的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全年受西风影响,且位于迎风坡,加之受暖流影响,降水较多。【答案】(1)森林草原、草原

9、、干草原(荒漠草原)干湿度(经度,从沿海到内陆)(2)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温尼伯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年降水量较多)。落基山东麓地区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3)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草甸)带;冰雪带(4)温带海洋性常年盛行西风;暖流增湿;地形抬升4.(2015年天津卷,14)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1)结合上图所示信息,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T岛盛产甘蔗,并建立了制糖厂,所产蔗糖多远销国外。(2)制糖厂建在本岛而不是国外消费市场,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

10、成本。为什么?请答出两条。【解析】第(1)题,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根据T岛所处的纬度可判断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从地形看,该岛地势起伏大,东北部为迎风坡;从洋流可看出此处受到暖流的影响。第(2)题,制糖厂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其应布局在原料地,减少运输成本。同时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成本较低,土地租金低。【答案】(1)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2)节省运输成本;减少原料损耗(劳动力成本较低;地租较低)。考点2大洋洲【全国卷】(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1011)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

11、1.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盛行西风地形抬升暖流增湿反气旋活跃A. B. C. D.2.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C.种植园农业D.畜牧业【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岛是位于南太平洋的新西兰南岛,该纬度位置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以及受西部山地迎风坡的抬升作用,使岛屿西南部降水多;附近是寒流影响地区;反气旋气流下沉,干燥少雨。第2题,该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热量不足,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答案】1.A2.D考点3极地地区【地方卷】(2014年海南卷,911)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下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

12、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13题。1.东北航线、西北航线会合处N临近()。A.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B.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D.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2.若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A.可全年通航B.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少C.不宜使用罗盘导航D.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3.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A.中国巴西B.日本英国C.越南法国D.美国印度【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和经纬度定位可知,N为白令海峡,它既是北冰洋和太平洋分界线,又是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第2题,北极航线只有在夏季短时间内能通航;北极航线浮冰较多,运行速度慢,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

13、多;浮冰冲撞船体,破坏船只,维修费用较高;北极地区磁场较强,不宜使用罗盘指向。第3题,从日本到英国通过北极航线比走其他航线距离近,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效益大;A、C、D所示国家间走北极航线都不是最近。【答案】1.D2.C3.B(2014年安徽卷,30)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第4题。4.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1月份冰层厚度大3月份累计昼长长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9月份平均气温高A.B.C.D.【解析】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常年被冰川覆盖,冰层平均厚度在2000米以上,厚度远大于北极地区1月份的冰层厚度;3月份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运动,3月21日左

14、右直射赤道,因此太阳直射在南半球的时间多于在北半球的时间,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故3月份南极地区昼长累计长于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平均海拔超过2300米,7月虽然为南极地区的冬季,但由于海拔高,其近地面气压不会高于以海洋为主的北极地区;9月份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在南半球的时间,南极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少于北极地区,加上南极地区海拔高,故9月份南极地区平均气温低于北极地区。【答案】A高频考点命题特点备考启示自然地理环境以区域为依托,考查某个自然地理要素特征,分析成因强化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突出区域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关注对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评价经济发展特点以国际合作为背景

15、,突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及经济发展产生的效益考点1美洲1.北美地区(1)地形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地形区地形特征成因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纵贯南北美洲大陆西部,多山峰、山间盆地和高原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东部古老的高原、山地山势低缓,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外力侵蚀中部宽广的中央大平原南北纵贯、面积宽广、地势平坦密西西比河冲积形成;北部多湖泊,受冰川作用形成(2)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和河流五大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河流: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等。密西西比河纵贯美国,注入墨西哥湾,是北美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密西西比河的作用a.航运便利密西西比河

16、是美国内河交通的大动脉;b.水源、水能丰富。(3)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没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分布。2.美国(1)地形:西部为落基山山区,中部为中央大平原,东部为古老的阿巴拉契亚山。(2)气候:本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西北部沿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沿海为地中海气候;阿拉斯加位于高纬度地区,为极地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夏威夷为热带雨林气候。(3)河湖: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便利。(4)居民:人口分布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区域,东北部人口稠密,西部高原人口稀疏。(5)工业工业区发展条件工业部门主要工业中心东北部地区开发早;煤(阿巴拉契亚山脉)、铁(

17、五大湖区)丰富;平原广阔;水运便利;水源充足;港口优良钢铁、汽车、化学等纽约、底特律、芝加哥南部地区墨西哥湾沿岸石油充足;阳光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休斯敦西部地区矿产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高科技产业密集;交通便捷(机场、高速公路);军事订货宇航、电子、飞机制造等旧金山、洛杉矶(6)主要农业带农业带(区)分布发展条件乳畜带五大湖及东北部地区位置偏北,气候冷湿,土地贫瘠,不适宜种植粮食,适宜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密集,畜产品市场广阔玉米带乳畜带以南,中央大平原中北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雨量适中,无霜期约半年小麦带中部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势平坦,土壤肥

18、沃,雨热同期;灌溉便利;北部是春小麦,中部是冬小麦棉花带分布在中部平原南部(35 N以南)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纬度低,热量充足;春季降水多,秋季干燥,适合棉花生长畜牧和灌溉农业带西部落基山及其山间高原和盆地干旱少雨,面积广阔,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农业带,多天然牧场3.拉丁美洲(1)范围: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2)地形:北部为墨西哥高原;西部为安第斯山脉,多火山、地震;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最(面积最大)。(3)气候特征:以湿热为主,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也有广

19、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区。(4)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巴拿马运河在中美地峡的最窄处,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5)自然资源丰富: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的石油,巴西的铁,智利、秘鲁的铜,巴西高原河流的水力资源,秘鲁附近的渔场,亚马孙平原分布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等。(6)人口分布(7)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点拨】拉丁美洲气候特征以“湿热”为主的原因(1)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赤道穿过拉丁美洲北部,恰是陆地宽广部分,2/3面积位于热带。(2)海陆位置和洋流拉丁美洲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受海洋影响大;又有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起增温增湿作用。(3)地形地势安

20、第斯山脉西岸多地形雨,亚马孙平原南、北、西三面地势高,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水汽易进入陆地。(4)气压带和风带地处赤道低气压带,多雨,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从辽阔的海洋吹向大陆,带来丰沛的水汽。以上多种因素综合形成了湿热的气候特征。4.巴西(1)概况(2)巴西经济特征读某区域1月气温等值线图,回答12题。1.影响该月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和降水B.海陆分布和地形C.地形和大气环流D.暖流和地形2.图中甲海域多雾的原因是()。A.寒流流经,降温明显B.寒暖流交汇,气温变化大C.暖流流经,水汽充足D.下降补偿流明显,降温快【解析】第1题,海陆同纬度等温线出现弯曲的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陆地

21、上等温线弯曲的影响因素是地形。第2题,甲海域有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降温作用明显,因此多雾。【答案】1.B2.A读某洲大陆沿22 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 34 题。3.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4.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B.受沿岸寒流影响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D.受高峻地势影响【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纬度和地形分布可知,该图为南美洲沿22 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乙地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地势较高,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第4题,由图可知,甲地和乙地分别位于南美洲大陆的东西

22、两侧,根据纬度判断可知,该纬度范围常年受东南信风带的控制,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答案】3.B4.A考点2大洋洲澳大利亚(1)三大地形区:西部低矮的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有大分水岭。(2)气候特征:干旱区面积大;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类型自然带形成原因东北沿海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夏季受西北风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影响,为干季广大内陆和西北沿海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全年少雨,西北沿海又受西澳大利亚寒流降温减湿作用

23、的影响东部沿海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3)河流:墨累河为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向西南注入印度洋。(4)生物:由于与其他大陆分离较早,因而动植物具有古老性和特殊性,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5)资源:铀、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6)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于气候温暖湿润、交通运输便利、开发较早的东南沿海地区。(7)农牧业: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以小麦牧羊为主,为典型的混合农业。(8)工矿业:采矿业发达,为世界上重要的矿产出口国,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3.读图,回

24、答下列问题。(1)说明甲地的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3)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并简述其区位因素。【解析】第(1)题,降水特征应从两方面加以描述,一是年降水总量,二是降水季节变化。根据甲地的位置可以判断该地为地中海气候。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判定乙、丙两区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读图可知,与乙相比,丙区域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第(3)题,甘蔗种植区分布在东部平原和河谷地带,

25、而蔗糖加工业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据此可得出蔗糖加工业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城市分布多,同时也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答案】(1)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较丰富),夏季(1月)少雨,冬季(7月)多雨;夏季(1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7月)受西风控制。(2)乙、丙两区同为现代混合农业(小麦绵羊带或小麦牧羊带);丙区有河流(水资源较丰富),平原范围广(地势较平坦)。(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甘蔗种植区)。接近原料地(原料导向),接近港口,接近市场。考点3极地地区1.南极地区(1)海陆位置大洲:图中的A是南美洲,B是非洲,C是大洋洲。大洋:图中的D是大西洋,E是印度洋,F是太平洋。(2

26、)自然环境地形:以高原为主,冰雪覆盖,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称。气候:酷寒、烈风、干燥。(3)科学考察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G是长城站,H是中山站,I是昆仑站,J泰山站。【点拨】南极洲气候成因2.北极地区(1)图中A是白令海峡,B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C是北冰洋,D是大西洋。(2)国家:俄罗斯,美国,加拿大。(3)E处建有我国的黄河科考站。(4)特征:主体是被浮冰覆盖的北冰洋,周围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冻土区,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地区丰富。4.环境学家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冰层融化,“西北航道”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变成真正的“通航大道”。读“西北航道”示意图,回

27、答下列问题。(1)“西北航道”是世界上最险峻的航线之一,分析开辟该航道可能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2)你是否赞成开辟西北航道?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西北航道主要穿越北极地区,自然障碍包括地形(水面下的海底地形)、气候(纬度高而寒冷)、水文(北冰洋的冰山及浮冰)等方面。第(2)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气候恶劣(寒冷);航道解冻时大块浮冰和冰山对船舶航行产生威胁。海面下水情复杂,海底地形对探寻航道有潜在威胁。(2)赞成。理由:因为西北航道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捷径,节省了时间和运费,航运效率高;促进欧亚之间的贸易往来,利于北极地区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

28、沿岸地区经济发展。(或不赞成。理由:西北航道即便开通,也是季节性通航。西北航道开通,会干扰当地自然环境,加剧海冰的融化,对全球气候产生进一步影响;会带来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加速资源枯竭;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且不可逆转;由于航道险峻,航行对船舶和航行技术要求高,增加危险和航行成本;引起主权之争,给当地地区安全带来威胁。)方法美洲地形与气候的分析方法1.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区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降水由沿海向内陆急剧递减;海岸山脉西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海岸山脉限制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向东延伸,使它们

29、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落基山脉和海岸山脉之间的高原、盆地为背风坡,加上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呈现荒漠景观,为半干旱气候东部古老的高原、山地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不明显,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东部高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因东部山地高度低缓,且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来的暖湿气流也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续表)地形区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中部宽广的中央大平原该地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因为中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无东西走向山脉,南北开敞,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空气直

30、达墨西哥湾,骤然降温,形成大风雪寒潮天气;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北上,使本区中部和东部普遍暖热2.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安第斯山区随海拔的变化,气温、降水变化明显,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属于高山气候。西部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深入,大陆西侧气候南北狭长,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只分布于大陆西侧的沿海狭长地带。安第斯山脉南段(40 S以南)的东西两侧气候明显不同,也是受地形的影响所致。山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山地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为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广阔的

31、亚马孙平原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气候湿热;而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温和。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与西印度群岛东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都是因为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和暖流增温增湿的同时,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下图中A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就地带性和气候条件而论,本区适宜树木生长,但实地考察后人们发现除沿河两岸有“走廊式”林木外,基本为无林草原,被称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等角度分析A地成为无林地区的原因。(2)简要分析A地沿河两岸为什么有“走廊式”林木。【解析】第(1)题,森林生长的关键因素是水分,可从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及地形等角度

32、来分析A地降水少的原因;根据材料可知“A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导致夏季风较弱。第(2)题,沿河两岸有“走廊式”林木,表明沿河两岸水分、土壤能满足森林生长。【答案】(1)A地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显著,夏季风较弱;地处内陆,水汽少;西部高山阻挡太平洋水汽到达,降水较少。(2)河流沿岸空气湿润,水汽多;河水下渗,河流沿岸地下水丰富,水源充足;河水汛期泛滥,带来肥沃泥土,有利于林木生长。下图中的甲、乙两国,一个是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另一个有“木材之国”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木材出口国。读图,回答13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特征的叙

33、述,正确的是()。A.地势都是中部低、四周高B.都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C.甲国气候凉爽,乙国气候湿热D.都处于板块交界附近,多地震2.乙国大宗货物的进出口不是通过河流而是取道从布拉柴维尔通向海洋的铁路,其主要原因是()。A.铁路运输速度快,方便大量花卉的快速出口B.铁路运距更短,可扩大木材的出口量C.河流下游多瀑布,不能成为出海通道D.减少货物进出口对途经国家的影响3.2015年,图中的“木材之国”作出了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限制,其原因或目的是()。延长木材产业链,扩大就业国内原木短缺提高原木的附加值,增加收入特大洪水对原木运输造成了巨大冲击保护森林资源A. B. C.D.

34、【解析】第1题,甲国水系呈放射状且西部河流流入海洋,说明该国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根据经纬度可知,甲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安第斯山山间高原,海拔高,虽然纬度低,但气候凉爽,乙国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乙国不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第2题,由图可知,图中河流下游有瀑布群,不可能成为出海通道,故不能通过河流运输进出口货物。第3题,结合材料及乙国气候湿热可知,乙国为“木材之国”,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不存在原木短缺的问题;洪水不会只影响原木的进出口而不影响原木生产这个环节;原木生产附加值低,产业层次低,吸纳的就业人口少,且大量出口原木会加剧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答案】1.C2.C3.D读美国与巴西两

35、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回答45题。4.两国相比()。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解析】据图可知,美国淡水产出效益低于巴西,而能源产出效益和土地产出效益均高于巴西。【答案】A5.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A.国土面积大B.城市绿地面积大C.城市人口比重高D.科技发展水平高【解析】“城市土地产出效益”,即单位城市用地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总和;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高于巴西,根源是科技发达使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答案】D读澳大利亚西部某

36、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67题。6.导致澳大利亚西部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为()。A.地形B.太阳辐射 C.洋流D.海陆分布7.乙地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较为丰富,与其成因相似的渔场是()。A.北海道渔场B.北海渔场 C.纽芬兰渔场D.秘鲁渔场【解析】第6题,影响等温线走向和弯曲状况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等。受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平行且数值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地形是影响陆地上等温线弯曲状况的主要因素;海陆分布是造成海洋和陆地上大范围内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洋流是造成沿海地区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澳大利亚西部海域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等温线向北弯曲。第7题

37、,澳大利亚西部沿岸海域形成上升流,从海洋深处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饵料丰富,鱼类在此集中,形成渔场。该渔场与秘鲁渔场成因相似,都是受沿岸上升流影响形成的。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都是受寒暖流交汇影响形成的。【答案】6.C7.D伊犁河是亚洲中部内陆河,发源于天山汗腾格里峰北侧,流经中国新疆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流经峡谷、沙漠地区,注入中亚的巴尔喀什湖。伊犁河虽然每年夏季均有汛期,但整体来说年内流量相对平稳。据此回答13题。1.伊犁河年内流量相对平稳的主要原因是()。A.有大量湖泊调节径流B.西风带来稳定的降水C.有稳定的地下水补给 D.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稳定2.使伊犁河形成汛期的主要补给水源

38、是()。A.冰川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大气降水D.地下水3.哈萨克斯坦在伊犁河中游修建了卡普恰盖水库,其主要目的是()。防洪发电灌溉航运A. B. C. D.【解析】第1题,伊犁河附近没有大量的湖泊;该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年内降水较稳定,故伊犁河年内流量相对平稳;地下水补给量较小,对伊犁河年内流量的影响不大;冰雪融水随温度变化较大,夏季气温高,补给量大,冬季气温低,基本没有补给,年内变化大,因此冰雪融水不是径流量平稳的影响因素。第2题,夏季温度高,冰川融化量大是伊犁河汛期形成的主要原因;季节性积雪融水主要在春季;由上题可知,大气降水比较稳定;地下水补给量比较小,且比较稳定。第3题,伊犁河

39、在哈萨克斯坦流经峡谷,修建水库有利于发电;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降水较少,伊犁河中游的水库可以为附近农业区提供灌溉水源,所以正确。【答案】1.B2.A3.D 美国佛罗里达州号称“阳光之州”,旅游和农业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读该州土地利用图,回答45题。4.该州下列经济作物产量在美国占比重最大的是()。A.甘蔗B.棉花C.大豆D.甜菜【解析】该州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气候湿润,可以大规模生产对水热需求较高的农作物,如甘蔗;该区域气候湿润,不适合棉花生产;大豆和甜菜是喜温凉农作物。【答案】A5.该州城市多沿海分布,与该分布特点的形成无关的是()。A.临海交通便利B.内陆气候宜人C.临海开发较早D.临海地

40、势平坦【解析】内陆气候宜人与城市临海分布无关;临海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开发早,经济发达,利于城市发展。【答案】B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北极熊主要生活在北冰洋及其沿岸、格陵兰岛及其周围。哈得孙湾是位于加拿大东北部近乎封闭的浅海湾。该地区生活着上千只北极熊,它们以海冰为平台捕捉海豹作为主食,当海冰融化后,不得不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哈得孙湾西岸的丘吉尔港在无海冰时期经常有北极熊来此寻找食物,并发生过伤害人类的事情,因此曾经设立过“北极熊监狱”。哈得孙湾通常10月开始结冰,结冰时间早于同纬度其他海域,直至次年5月开始融冰,78月完全消融。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的生存状况越来越受到

41、世人关注。下图示意哈得孙湾在北美洲的地理位置。(1)分析哈得孙湾开始结冰的时间比同纬度其他海域更早的原因。(2)推测纬度较低的哈得孙湾与同纬度其他海域相比,能够生存大量北极熊的原因。(3)与阿拉斯加半岛北部沿海相比,分析哈得孙湾西部海域北极熊生存的不利条件。(4)说明气候变暖对生活在哈得孙湾地区北极熊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知识。第(1)题,由图可知,哈得孙湾深入大陆内部,水温受大陆气温影响大,水温较同纬度其他海域温度低;与外海仅有狭窄水道相连,海水与外海交流较少,温度较高海水进入较少;读右图可知,有大量淡水汇入,海水盐度比同纬

42、度其他沿海地区低。盐度越低,越容易结冰。第(2)题,北极熊以海冰为平台捕捉海豹作为主食。由上题可知,哈得孙湾结冰时间长,北极熊能够在冰上捕食时间较长;海豹主要以鱼类为食物,该水域由于淡水河流从陆地上带来大量的食物,鱼类资源丰富,故海豹数量较多。第(3)题,与阿拉斯加半岛北部沿海相比较,哈得孙湾西部海域生存的不利条件可以从纬度对气温的影响及人类活动等角度进行分析。第(4)题,全球气候变暖使气温升高,哈得孙湾地区结冰时间缩短,北极熊利用冰面捕食的平台减少,会导致其捕食困难;由于其冰面缩小,北极熊生活栖息地范围缩小,导致其数量减少;由于气温升高,导致其不能适应环境变化,会对其数量、种群产生影响。【答案】(1)海湾深入内陆,水浅,海水降温快;海湾比较封闭,与较温暖的外海海水交换少;有大量河水注入,且结冰期长,蒸发弱,使海水盐度较低,易结冰。(2)大量河流入海带来丰富营养物质,使海湾内生物量巨大,吸引大量海豹来此觅食;海水温度低,结冰期较长,北极熊能够长时间利用海冰捕食海豹。(3)纬度较低,水温相对较高,海水结冰期短,北极熊捕食海豹时间短;人类活动较多,影响北极熊生存环境,导致其栖息地减少。(4)结冰期缩短,导致北极熊捕食海豹的时期缩短,缺乏食物;海冰面积减少导致北极熊栖息地减少,北极熊数量减少;北极熊因不能适应变暖的气候而发生变异、退化乃至灭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