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用水检查指南

上传人:lx****y 文档编号:15922078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艺用水检查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工艺用水检查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工艺用水检查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工艺用水检查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用水检查指南(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医疗器械工艺用水检查指南工艺用水是许多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而其制备、检测、储存等影响工艺用水质量的过程,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医疗器械行业中所使用的工艺用水更由于医疗器械产品本身及其生产工艺的特性而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本检查要点指南旨在帮助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增强对医疗器械工艺用水相关过程的认知和把握,指导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工艺用水控制水平的监督检查工作。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工艺用水环节的管理要求提供参考。当国家相关法规、标准、检查要求、制备方法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讨论以确保本指南持续符合要求。一、适用范围本指南可作为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医

2、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核发、变更、换证等现场检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等各项涉及工艺用水检查的参考资料。二、检查要点及流程以下检查要点的表述主要分为对现场情况和文件资料的检查两部分,但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现场查看、询问、记录的情况与企业的规定、文件、记录的符合性.(一)现场观察企业工艺用水制水设备及制备环境对于以下的检查内容,检查人员应进行适当的记录.1。询问制水设备的生产厂家名称;2.询问制水人员制备的工艺用水种类(纯化水或/和注射用水或和实验室分析用水等);。询问制水人员工艺用水的制备方法和流程;4现场查看制水设备的材质和结构组成

3、;现场查看制水设备设置的采水监测点,出水点至少应设置在进入纯化水储罐前、在线消毒设备前后、进入注射用水储罐前(如涉及)、各个涉及使用工艺用水的功能间使用点以及总进水点、总回水点;6.现场查看制水设备的状态标识(正常、维护、停用);7现场查看洁净区(室)内工艺用水输送管道的布局情况,使用工艺用水的功能间是否均设置了出水点;8现场查看制水设备的输送管道的水种和流向标识,分别使用多种工艺用水时,输水管道上应明示工艺用水种类以及流向;9。询问制水人员制水设备管道的清洗消毒要求(频次、消毒方法、操作流程);10.询问制水人员工艺用水的使用环节和储存要求;1现场查看生化实验室用于工艺用水检验的有关设备、器

4、具、试剂及储存环境,试剂如为自行制备,应至少标识试剂名称、制备人、制备日期以及有效期等信息;12.询问检验人员检验工艺用水指标的试液所用工艺用水的种类(纯化水或和实验室分析用水);3.询问检验人员制水设备管道清洗消毒后的检验、验证要求;14。询问检验人员工艺用水的监测和检测要求。必要时,要求检验人员现场操作检验流程;5现场查看微生物实验室,应能够满足进行微生物限度或/和细菌内毒素检测的环境要求,并具有相关器具、试剂。(二)查阅企业工艺用水有关的管理文件、记录对于以下的检查内容,检查人员应进行适当的记录。1.查阅制水设备生产厂家的资质(工商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查阅制水设备的有关说明书及技术文

5、件;.查阅工艺用水的制备流程图或监控系统;.查阅制水设备输送管道的设计图纸;5查阅制水人员、检验人员的任命书、上岗证以及培训记录;6.查企业工艺用水分析报告,应对制水设备的产水质量和产水数量进行验证,以证明能够满足产品和产量的需要,并保存相关验证记录;7。查阅工艺用水管理规定中有关工艺用水的种类、使用环节、制备方法、使用过程以及储存的规定;8。查阅制水设备管理规定中有关设备操作规程、管道清洗消毒规定以及设备日常维护规定等,并抽查记录;9。工艺用水制水设备管道清洗消毒频次、消毒方法应经过验证并予以确认,查阅验证确认报告、记录;10.查阅制备工艺用水检验试剂配制规定、记录;1.查阅工艺用水检测用计

6、量器具的检定证书;12。查阅细菌内毒素项目的检测用试剂的管理要求;13。查阅制水设备的档案资料;14查阅工艺用水有关的法规文件、技术标准,应有明确的工艺用水的标准,包括水的种类、质量要求;1.查阅工艺用水的检测作业指导书,工艺用水监测项目和检测要求应符合药典或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的要求。抽查工艺用水的日常监测记录、检验报告、以及监测频次经过验证并确认的报告、记录;16。如企业委托第三方进行工艺用水检测、制水设备维护,查委托协议或合同、记录。(三)特殊情况的检查1.对于集中制备工艺用水共同使用的情况(即由某一具备制水设备的企业集中制水,通过管道统一输送到使用工艺用水的其他企业),除了针对

7、工艺用水制备过程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检查外,应重点关注制水企业和用水企业之间的供水协议或合同中有关职责分工、质量要求、设备维护、日常监测、记录保存等内容.2对于采购工艺用水的情况(即企业无制水设备而通过采购的方式获得),应重点检查供方的资质、工艺用水资质(如有)、水质检测报告和/或验证报告、运送材料的材质、工艺用水的保存时间等内容。生产企业应对采购用水是否能够满足产品本身、生产模式和生产规模的要求进行评价。3生产企业工艺用水用量较大时应通过管道输送至洁净区(室),用量不大时,企业通过载体传递工艺用水,应关注工艺用水传递的过程是否能够有效保证工艺用水的质量,工艺用水的输送或传递是否能防止污染.参考资

8、料:目 录第一部分 工艺用水基础知识一、工艺用水定义二、工艺用水制备方法三、工艺用水制备流程四、工艺用水的使用要求和储存要求五、工艺用水检验所需器具、试剂和环境六、工艺用水的监测项目和监测周期七、 工艺用水的指标作用和检测目的八、工艺用水检验用化学试剂的配制要求九、工艺用水的检测方法和判定依据十、工艺用水的用途第二部分制水设备管理要求一、制水设备的材质要求二、制水设备的结构组成三、制水设备组件的作用四、制水设备管道的清洗消毒方法五、制水设备的日常维护要求六、制水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要求七、制水设备的验证和确认规定第一部分 工艺用水基础知识一、工艺用水定义在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工序及

9、质量要求,所用的不同要求的水的总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工艺用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其中:(一)饮用水是指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496)。(二)纯化水(P)是指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方法制备的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纯化水是以饮用水(或自来水)为原水,经过一定方法去除水中杂质、离子、悬浮物等后得到的符合标准要求的水。理想的纯化水(不含杂质)在2oC下的电阻率为0.M.cm(电导率为./m),电导率随温度变化,温度越高,电导率越大。(三)注射用水(WI)是指纯化水经蒸馏法或超滤法制备的同等要求的水。(四)灭菌

10、注射用水主要用于药品生产企业,医疗器械行业不涉及。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主要区别见表1。表1 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主要区别项目纯化水注射用水微生物00CU/1FUmL热原0。25EUm生产方法蒸馏、离子交换、反渗透其它适当的方法纯化水经蒸馏或超滤其它适当的方法使用保存一般应临用前制备80保温65循环保温.5兆欧厘米(或电导率scm)1次班;用蒸馏法制得的纯化水和注射用水:H、氯化物、铵盐1次班检测.全性能检测 次/周。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生产实施细则和外科植入物生产实施细则中也有相同规定。纯化水和注射用水水质监控要求见表5.表 纯化水和注射用水水质监控要求水质类别监控检查项目及要求频次纯化水p,氯化

11、物,氨1次/班全性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次/周注射用水pH,氯化物,氨1次班全性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次周(四)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法规要求对工艺用水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对于法规尚未明确规定的,企业应对水质监测的项目、监测周期进行验证和确认。如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没有规定工艺用水的监测周期。验证的取样点应具有代表性。纯化水日常监测采样点见表6。表6 纯化水日常监测采样点采样点管道连接方式系统运行方式测试状态采样频率监控指标最远处使用点的回水支管并联批量式或连续式生产每天1次化学、微生物送回水总管及支管并联批量式或连续式生产每周次微生物各使用点轮流采样并联批量式或连续式生产每月1次微生物

12、串联批量式或连续式生产每周1次微生物最远处用水点串联批量式或连续式生产每天1次化学、微生物贮罐并联批量式生产每个周期次化学、微生物串联连续式生产每周1次化学、微生物实验室用水应符合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BT 662-008).饮用水(即纯化水原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006)。七、工艺用水的指标作用和检测目的详见附件。八、工艺用水检验用化学试剂的配制要求使用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6682-2008)标准中规定的三级水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纯化水即可.进行纯化水检测时应同时进行空白对照。九、工艺用水的检测方法和判定依据详见附件。十、工艺用水的用途医疗器械生

13、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规定:对于直接或间接接触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或脑脊髓液或药液的无菌医疗器械,若水是最终产品的组成成分时,应使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的注射用水;若用于末道清洗,应使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的注射用水或用超滤等其他方法产生的同等要求的注射用水;与人体组织、骨腔或自然腔体接触的无菌医疗器械,末道清洗用水应使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的纯化水.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003-200)标准规定:设备、工装上与产品直接接触的部位及工作台面、工位器具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洁净区(室)内的工位器具应在洁净区(室)内用纯化水进行清洗、消毒。根据法规要求,工艺用水主要适用于无

14、菌类医疗器械、植入性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用于产品清洗、配制、洁净服清洗、工位器具清洗、环境清洗环节以及作为检测试剂制备的底液等。(一)工艺用水的主要用途1。饮用水: 主要用于设备冷却、某些零部件、工位器具清洗等;2。纯化水:主要用于零部件的清洗、生产工艺用冷却水、工位器具清洗、洁净区(室)、工作台面清洗、消毒液配制、内包装清洗以及作为配料水等;纯化水适用产品: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宫内节育器、体外诊断试剂等。3注射用水:主要用于与药液直接接触的零配件的末道清洗、产品配料用水、储水器清洗、内包装清洗等;注射用水适用产品:注射器等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血管内支架等植入性医疗

15、器械、填充材料、同种异体医疗器械、动物源医疗器械等.4灭菌注射用水:配料用水。(二)工艺用水使用的其它要求水质的污染会给医疗器械生产环境及产品带来影响。如工位器具、洁净服使用了不符合标准的水进行清洗,势必会增加其自身的菌落数,从而污染医疗器械生产过程及其生产环境.1最终包装容器若包装的医疗器械是直接与血液或药液接触的、或植入人体的无菌医疗器械,则此包装容器的末道清洗应用注射用水。用何种工艺用水清洗工位器具和洁净服,总的原则是要与物品所处的洁净区(室)的洁净级别相匹配,分别清洗,不对所接触零配件造成污染。.洁净工作服的末道清洗至少用纯化水,无菌工作服的末道清洗应使用注射用水.工位器具的清洗用水要

16、视洁净级别和要接触部件的用途而定,但末道清洗至少用纯化水,若预装末道清洗用注射用水的部件时,则末道清洗应使用注射用水。3对于非无菌植入器械,若水是最终产品的组成部分时,应用注射用水.4企业外协或采购半成品、零部件和内包装袋时,应识别半成品、零部件和内包装袋的提供状态,是否经过工艺用水清洗。5。企业生产医疗器械过程检验中,如涉及使用工艺用水进行测漏时,应针对生产的产品特性和用途,使用相对应的工艺用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00)标准规定的要求,做好工艺用水的辅助使用工作。以洁净服清洗为例,企业可以直接使用纯化水对洁净服进行清洗,也可先使用饮用水对洁净服进行漂洗,

17、再使用纯化水进行清洗。对此,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洁净服清洗作业指导书。部分企业由于生产产品的特殊材质而不使用工艺用水,如可吸收缝合线、吸收性止血材料等。因上述产品均具有遇水则溶的特点,因此采用有机物质,如使用酒精代替工艺用水进行清洗.第二部分制水设备管理要求一、制水设备的材质要求应使用符合医疗卫生标准的4或1L不锈钢材质的制水设备.二、制水设备的结构组成一般情况下,纯化水制水设备主要包括原水预处理部分、脱盐部分、后处理部分和贮存分配部分.原水一般为饮用水,预处理部分包括原水储罐、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树脂软化器(或加药阻垢设备)、精密过滤器(5m)等;脱盐部分主要为反渗透或(EDI

18、或离子交换器)等装备;后处理部分包括紫外线和臭氧发生器等消毒杀菌装置;贮存分配部分包括纯化水储罐和输送泵等。注射用水制水装置除具备纯化水制水设备还包括蒸馏器,贮存分配部分还包括注射用水储罐。其中:(一)预处理设备的配备:原水中悬浮物含量胶高的需设砂滤(多介质);原水中硬度较高时,需增加软化工序;原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需增加凝聚、活性炭吸附,若选用活性炭过滤器,要求设对有机物反冲、消毒装置;原水中氯离子较高,为防止对后工序如离子交换、反渗透的影响,需加氧化还原(aHSO3)处理;原水中C2含量高时,采用脱气装置;细菌多,需采用加氯或臭氧,或紫外线灭菌。(二)脱盐设备的配备:去离子装置应在线再生,

19、酸、碱的装卸、贮存、输送所需罐、泵、管材、阀、计量仪表需防腐;若采用反渗透装置,其进口处需安装5过滤器;通过混床的水直接进入纯化水罐前,应设3滤器,以防止细小树脂残片进入,过滤器应设置压差表;通过混床的纯化水可保持循环流动,使水质稳定,循环管线上应设电导仪。(三)后处理设备的配备:紫外线灭菌的光的强度随时间衰减,应有光强度检测或时间记录仪,以便定期清洗或更换紫外线灯管;阴、阳离子混床及反渗透装置、D装置,应设置定期的反洗装置;前处理的管道材料多选用B工程塑料等耐压、耐腐蚀材料,在反渗透高压泵等精处理设施后,管道通常选用不锈钢材料.饮用水注:饮用水水质应符合标准GB5749-2006各项标准。预

20、处理装置原水储罐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树脂软化器加药阻垢装置5m过滤器等脱盐装置电渗析装置离子交换器反渗透装置EDI装置蒸馏水机后处理装置超过滤装置紫外杀菌器臭氧发生器纯蒸汽发生器CIP消毒装置贮存分配装置工艺用水储罐纯水增压泵换热装置图 制水设备结构组成图三、制水设备组件的作用详见附件3。四、制水设备管道的清洗消毒方法目前常见的消毒方法有: (一)化学消毒:常用的有甲醛(-40的甲醛水溶液)、双氧水、次氯酸钠等,其中双氧水使用较多,浓度,消毒时间0。5小时以上.常用化学消毒剂见表:表7 常用化学消毒剂消毒剂有效浓度作用时间非膜系统次氯酸钠100200m306m膜系统过氧化氢3pm3min过

21、氧乙酸1。03mi甲醛03mn异噻唑啉哃0ppm120mn注:如企业采用化学消毒方法,应规定消毒后残留的化学消毒剂的冲洗方法。(二)臭氧消毒:目前在纯化水系统中能连续去除细菌和病毒的最好方法,但需在使用点前安装紫外线灯。适用于纯化水管道的消毒。(三)紫外线消毒:波长200nm3n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在53。7nm的光线效果最好,安装位置离使用点越近越好,其后安装除菌级滤器。可与热消毒法或化学消毒法配合使用,有利于过氧化氢和臭氧的降解注:紫外灯灭菌的光强随时间衰减,应有光强度检测或时间记录仪,以便定期清洗或更换紫外灯管。(四)巴斯德消毒(热力消毒):纯化水系统采用,较少见。一般保持管道系统

22、内6080的温度,06分钟。适用于活性炭过滤器、软化器和储存循环管路。(五)蒸汽消毒:多见于制备注射用水的企业。注射用水管系统要能用纯蒸汽(如121 ,02 )灭菌。贮罐/管道须有灭菌、消毒接口,若采用蒸汽灭菌,应设置足够的疏水器。适用于耐压容器和管道。五、制水设备的日常维护要求(一)制水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如石英砂、活性炭过滤器的冲洗更换、树脂的再生、滤芯/滤膜(保安过滤器的滤芯、反渗透膜等)、在线灭菌部件的更换等;维护保养的频次规定以部件生产厂商规定的为依据,企业可依据制水系统的使用频次和制水量的大小等因素进行维护保养频次的规定,必要时形成验证文件。(二)制水设备的贮水桶、输送管道的清洗、消

23、毒或灭菌等;清洗消毒后应对制备的工艺用水进行检验,验证清洗消毒的效果,必要时应形成清洗、消毒或灭菌有效性的验证报告。纯化水、注射用水制备系统的日常检查和维护见表8、.表8 纯化水、注射用水制备系统的日常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周期饮用水防疫站全检至少一次/每年机械过滤器P DI一次/2h活性碳过滤器P一次/2活性碳过滤器余氯一次/2R膜P 电导率 流量一次/2h紫外灯管计时器时间二次每天注射用水温度储灌 回水温度一次2表 纯化水、注射用水制备系统的日常维护部位维护项目维护周期原水箱罐内清洗一次季机械过滤器正洗 反洗P0。08MPa或SDI 4活性碳过滤器清洗P0.08MPa 或每天活性碳过滤器余氯

24、 0.05 mg/活性炭消毒 更换消毒3月 更换年定期补充R膜2%柠檬酸清洗P04Ma 或每半年RO膜消毒剂浸泡停产期纯化水罐、管道清洗 消毒一次每月紫外灯管定时更换进口7000h 国产00h注射用水罐、管道清洗 灭菌一次/每周除菌过滤器在线消毒灭菌 更换每月检测 每年更换呼吸器在线消毒灭菌 更换每两月检测 每年更换六、制水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要求设备安装应由厂家进行,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确定安装方案。(一)工艺管路的安装宜采用由顶棚穿越进入用水点(不宜由地面穿出),以避免工艺用水在管道中的滞留;循环回路不宜安装过低,进水管路安装也不宜过低,可能造成双向污染的风险;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避免死角、盲

25、管;水平安装的管路应设置成倾斜角度;管路上有一定的倾斜度,便于排放存水;使用点装阀门处的死角长度不应大于支管内径的3倍;终端出水口一般采用循环管路。(二)选用质量可靠的隔膜阀以及选用内表面抛光的管路,并钝化处理。保证储水管道的管内流动速度应大于2m/;(三)工艺用水的贮槽、管件、管道应选用无毒、耐腐蚀材料,不得采用聚氯乙烯制作;采用卫生级管路、连接方式;管路和储罐第一次使用前应进行钝化处理;储罐、管路应采用304、31L不锈钢材质。前处理阶段管材选用ABS工程塑料等耐压,应耐腐蚀材料,在反渗透高压泵后,应选用不锈钢材。管线上主管、支管上的阀门宜采用不锈钢隔膜材料应耐受高温消毒,常为聚丙氟乙烯材

26、质。纯化水及注射用水管线常用材料是C、0L、1L、21、PDF,主要是考虑其化学惰性好,清洁容易,适用于各种温度条件,注射用水(WF)系统管线几乎仅采用不锈钢材料,并要求管口熔接焊接或特殊处理。(四)管路采用热熔或氩弧焊接连接,或者采用卫生夹水分段连接。管道安装必须保证所有管内的水都能排净;坡度一般规定为管长的 ,对注射用水和纯化水管道均适用;管内如有积水,必须设置排水点或阀门;排水点数量应尽量做到最少.设备运行按照制水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七、制水设备的验证和确认规定纯化水的验证分为初期验证和后期验证两个部分或阶段。(一)纯化水的初期验证纯化水系统按设计要求安装、调试、运转正常后即可进行验

27、证。验证需3 周,包括 个验证周期,每个验证周期为 天(个工作日,也可定为7 天)。1。取样频率每次取样前,必须先冲洗取水口,并建立起采样规程,以后使用时亦按此办理.(1)纯化水贮水罐,在3个验证周期内天天取样,并记录水温。(2)总送水口,在3 个验证周期内天天取样,并记录水温。(3)总回水口,在3 个验证周期内天天取样,并记录水温。(4)各使用点,每个验证周期取水1 次,共3 次(重新取样除外) 记录使用点水温。2纯化水合格标准纯化水水质分析主要有化学指标、温度、电阻率及微生物指标。合格标准及分析方法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各企业的标准.全部取样点每次取样均需做微生物测试;每个使用点每个验

28、证周期测一次化学指标,全部验证共测 次化学指标。参考合格标准为:pH 507.0 微生物 10FUm1电导率1.1Sc细菌数 无总固物 。0(1mg/00g)其余化学指标 符合规定3。重新取样由于取样、化验等的因素,有时会出现个别取样点水质不合格的现象,这时必须考虑重新取样化验。(1)在不合格的使用点再取一次样.(2)重新化验不合格的指标。(3)重测这个指标必须合格。(二)纯化水的后期验证纯化水的后期验证应根据日常监控程序(见表)完成取样和测试。该阶段将持续年的时间,而且是紧接着初期验证进行.积累所有数据后加入到初期验证的报告中。1取样频率(见表)2。测试指标和合格标准()化学指标:符合中华人

29、民共和国药典或各厂自定的标准。(2)微生物指标:不大于100CU/ml.()细菌学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各厂自定的标准。(4)TOC 指标:应小于112.3.重新取样同纯化水的初期验证。4、纯化水系统验证的周期(1)纯化水系统新建或改建后(包括关键设备和使用点的改动)必须作验证。(2)纯化水正常运行后一般循环水泵不得停止工作,若较长时间停用,在正式生产3 个星期前开启纯水处理系统并做3个周期的监控。(3)纯化水管道一般每周用清洁蒸汽消毒一次。()纯化水的日常监控见表的说明。附件:工艺用水的指标作用和检测目的工艺用水监测项目作用检测目的pH值判定水中酸碱度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终端产品的化学性

30、能,如不有效控制将导致产品达不到标准要求。氯化物判定水中氯化物含量硫酸盐判定水中硫酸盐含量钙盐判定水中钙含量硝酸盐判定水中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判定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氨判定水中氨含量二氧化碳判定水中二氧化碳含量易氧化物判定水中易氧化物含量不挥发物判定水中不挥发物含量重金属判定水中重金属含量细菌内毒素(注射用水适用)判定水中细菌内毒素限量水中细菌内毒素超标将导致产品细菌内毒素超标.微生物限度判定水受微生物污染的程度降低产品的初始污染菌.附件2:工艺用水的检测方法和判定依据1.纯化水的检测 ()性状:无色、无味、无臭澄明液体。(2)酸碱度:取本品10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

31、草酚兰指示液5滴,不得显兰色.溶液制备:甲基红指示液:取甲基红01g加NaOH溶液C(NaOH)=0。05ol/L.4L溶解,再加水稀释至L即得。变色范围:pH4.2(红黄)溴麝香草酚兰指示液:取溴麝香草酚兰0.1g,加NO溶液C(aOH)=0.molL3.2m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既得。变色范围:H607。6(黄兰) ()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取本品分置三个试管中,每管50,第一管加硝酸5滴与硝酸银溶液1mL,第二管加氯化钡试液2mL,第三管加草酸铵试液2mL,均不得发生浑浊.试液制备:硝酸银溶液(AgN3)0.1m/,取硝酸银约1。5g,加水适量溶解后定容至100mL摇匀,(gNO3M:

32、69。7)标定:取在11干燥且恒重的基准Nal约02g,精密称量,加水5L溶解,再加糊精溶液(50)5mL,CaCO301g与荧光黄指示液8滴,用本液滴定至浑浊液由黄绿色变为微红色,每毫升的AgN溶液C(AgO).ol/相当于5.44mg的NaCl.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氯化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如需用硝酸银液 (AgN3)=.1mol/L时,可取硝酸银液C(gNO 01ml/L在临用前加水稀释成.贮存,在具塞玻璃棕色瓶内,密闭保存。氯化钡试液:氯化钡粉末g 加水使溶解成100mL 即得。草酸铵试液:取草酸铵。5,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注:200年版药典对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规定进

33、行了删除。(4)硝酸盐:取本品5m置试管中,于冰浴中冷却,加0%氯化钾溶液mL与0。%二苯胺硫酸溶液01L,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取硝酸钾0。16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摇匀,精密量取m,加水稀释成100mL,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释成10mL,摇匀,即得(每mL相当于1gNO)0。3mL,加无硝酸盐的水7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氯化钾溶液:取氯化钾0,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二苯胺硫酸溶液:取二苯胺01g,加浓硫酸使溶解成100mL即得。无硝酸盐的水:取无氨水或去离子水,

34、即得.检查:取本品照纯化水项下硝酸盐检查,不得显色.(5)亚硝酸盐 取本品10mL,置纳氏管中,加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00)mL与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110)1,产生的粉红色,与标准亚硝酸盐溶液取亚硝酸钠.5g(按干燥品计算),加水溶解,稀释至100L,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再精密量取m,加水稀释成0mL,摇匀,即得(每mL相当于1gNO2)0。2L,加无亚硝酸盐的水9.m,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 02%)。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取对氨基苯磺酰胺1g,加稀盐酸00m溶解,即得。稀盐酸:取234mL盐酸,加水稀释成1000m。盐酸萘

35、乙二胺溶液:取盐酸萘乙二胺01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无亚硝酸盐的水:取无氨水或去离子水,即得.检查:取本品照纯化水项下亚硝酸盐检查,不得显色.()氨:取本品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放置5分钟,如显色,与氯化铵溶液1。5L,加无氨蒸镏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 03)。碱性碘化汞钾试液:取碘化钾1、加水1。溶解后缓慢加入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随加随搅拌至生成的红色沉淀不再溶解,加氢氧化钾30g。溶解后再加入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1L或1mL以上,并用适量的水稀释成200mL,静置.使沉淀即得,用时可倾取上层的澄明液.氯化铵标准液:取氯化铵31

36、。5g,加无氨蒸馏水适量,使其溶解,倒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即得。无氨蒸馏水:取纯化水100L, 加稀硫酸1m与高锰酸钾试液mL, 蒸馏, 即得。检查:取本品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mL,不得显色。(7)二氧化碳:取本品25m,置50m具塞量筒中,加氢氧化钙试液25mL,密塞振摇、放置,1小时内不得发生混浊。注:2010年版药典对二氧化碳规定进行了删除。氢氧化钙试液:取氢氧化钙3g ,置玻璃瓶中,加水1000mL密塞,时时猛力振摇,放置一小时即得。用时倾取上层的清液。(8)易氧化物:取本品100m,加稀硫酸1mL,煮沸后,加高锰酸钾滴定液0.2ml/ 0.10mL,再煮沸10分钟,

37、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注:2年版药典对易氧化物规定进行了修订:易氧化物和总有机碳两项可选做一项。(总有机碳,不得过0.50mgL)(9)不挥发物:取本品1m,置1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并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超过1mg。 (1)重金属:取本品50,加水185m, 蒸发至2mL,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L与水适量使成mL,加硫代乙酰胺试液2。摇匀,放置分钟。与标准铅溶液1。5mL加水18。5m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 0%)。注:201年版药典对重金属规定进行了修订:取本品10ml,加水1m,蒸发至20m,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pH。5)2ml与水适

38、量使成25m,加硫代乙酰胺试液2m,摇匀,放置分钟,与标准铅溶液1。0l加水1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 0%). 醋酸盐缓冲液(pH5):取醋酸铵2g,加水 5mL溶解后,加盐酸液C(Hl)=7molL 38mL,用盐酸液C(HC)=mlL或氨溶液5molL准确调节pH值至3.(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即得。 硫代乙酰胺试液:取硫代乙酰胺4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中保存,临用前取混合液由氢氧化钠液C(a)=1mol/L 5mL,水5.0m及甘油2 mL组成5m,加上述硫代乙酰胺溶液。0mL,置水浴上加热20秒钟,冷却,立即使用。(11)微生物限度:取

39、本品,采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依法检查(附录I J),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1mL不得过100个。注:210年版药典对电导率、铝盐规定进行了增订: (1)电导率应符合规定;(2)铝盐(供透析液生产用水需检查)取本品400ml,置分液漏斗中,加醋酸盐缓冲液(H 6.)10m和水100m ,用05 羟基喹啉三氯甲烷溶液提取3次(2l,20ml,ml),合并三氯甲烷提取液于50ml量瓶中,加三氯甲烷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另取标准铝盐溶液称取硫酸铝钾352g,置100ml量瓶中,加o/L硫酸溶液1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m,置100ml量瓶中,用

40、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2g的Al)20ml,置分液漏斗中,加醋酸盐缓冲液(H6。0)1ml和水98ml,同法操作,即得标准溶液;取醋酸盐缓冲液(H 0)0ml和水10ml,置分液漏斗中,同法操作,作为空白溶液。取上述溶液,照荧光分析法(附录 ),在激发光波长3nm与发射光波长8nm处分别测定荧光强度。供试品溶液的荧光强度不得大于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00000%).2。注射用水的检测(1)性状:无味、无臭、无色、澄明液体(2)H值:一般情况下为7。0,用滴定法判定是否合格注:200年版药典对pH值规定进行了修订:取本品100ml,加饱和氯化钾溶液0.3ml,依法测定(附录H),

41、值应为5。0。0。(3)氨:取样品50mL ,除对照液用氯化铵溶液 1.0L外,照纯化水项下的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0.00002).注:010年版药典对氨规定进行了修订:取本品m,加碱性碘化汞钾溶液2ml,放置分钟,如显色,与标准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31。5g,加无氨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000m)1.l,加无氨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溶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 02).(4)细菌内毒素:取样品依法进行检查,每1mL中含内毒素应小于025E.提示:细菌内毒素与热原的区别关系注射用水的热原检查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热原检查法(兔法)检查,也可按:WS1-288(Y47)-8鲎

42、试剂法检查,但用鲎试剂法检查时出现阳性,必须用兔法进行复查。()微生物限度:取本品至少20mL,采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依法检查,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10L不得过1个.(6)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硝酸盐与亚硝酸盐、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与重金属:照纯化水检测法进行,应符合规定。 注:重金属、电导率、总有机碳、铝盐照纯化水项下的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二氧化碳、易氧化物项目删除.工艺用水检验依据以及结果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相关规定。附表 工艺用水检测指标(药典201年)项目纯化水注射用水酸碱度符合规定-PH硝酸盐0。00000%同纯化水亚硝酸盐。0000同纯化水

43、氨0.0003同纯化水电导率符合规定(不同温度有不同规定值)符合规定(不同温度有不同规定值)总有机碳0。5mg/L同纯化水易氧化物符合规定不挥发物1m/100ml同纯化水重金属000同纯化水细菌内毒素0。E/ml微生物限度10个/1ml1个/100m附件3:制水设备组件的作用制水设备主要组件作用适用的制备方法原水储罐缓冲市政供水水量波动。通用多介质过滤器截留水中细小颗粒杂质下来,降低浊度。通用活性炭过滤器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余氯。通用树脂软化器去除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通用加药阻垢装置防止钙镁铁锰等离子在反渗透膜上结垢。反渗透法5m过滤器保证反渗透膜不被大颗粒的固体物划伤。反渗透法电渗析装置脱除水中阴、阳离子。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器脱除水中阴、阳离子.离子交换法反渗透装置脱除水中阴、阳离子。反渗透法DI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