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汇总

上传人:达2 文档编号:15919036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9.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汇总(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力资源管理案例集赵曙明 刘洪 主编南京大学商学院2001年 12月如何使用案例 3 国企人事经理的“人事经” 5 神驼物资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7 小张的不理解 9 约翰亚力山大的辞职 10 戴维舒斯特的奖励 11 团队在这里行不通 13 四个半人才 14 管理的困境 15 裁员的决定 16 科龙病了吗? 17 通用汽车如何渡过内部危机? 19 对贺彬的考绩 22 人事处长的困惑 25 公司的麻烦 26 人事处长的新难题 27 C先生的难题 28 校办企业的困惑 29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一一南方公司 31 业绩不佳的小王 32 J设计院的辞职风波 33 S公司的尴尬 35 A公司的人事制度改革 3

2、7 小C的不满 39 S公司的管理困境 40如何使用案例I 、案例法是促进和加强组内思想交流手段,尤其适用于开展和维持讨论。在讨论中是 否能对问题形成一种解决办法是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每个参加者要觉得讨论中的探索、 分析 和观点的对比,帮助并扩展了他的理解。案例表述实际发生的事件笔确实存在的经营状况。实际名字和具体数据可能被隐去了。 为了节省学员的时间, 案例的历史信息、 数据等都简化的, 因此读者常常看不到实际的全部 信息。 但这不应使研究的人为难。 他应在所给信息之外补充他认为必要的事实或数据, 作为 判断的段设。II 、劝读者不要去关心该案例是如何解决的。 以前某人曾怎么做并不重要。 如

3、果案例表 述中提到了最后的行动或决策, 那只是因为最终的决策过程履行要这一部分。 案例一般在具 体生活中的最后结果之前突然停止描述。讨论的中心将是 “为什么”、“如何” 而不是“什么”。同样,案例也不打算评价“好的”或“坏的”分析。这种分析留给学员做,作为对他们的挑 战。III 、案例中可能包括一些读者认为无关的材料和表述。 但是必需记住, 实际生活中的决策能力取决于有意义的事实和不重要的事实的, 在案例 中提及的材料是生活实际的一部分。还要记住,你组内的同伴,可能对于“不相干”有不同的看法。事实上,讨论中出现的 这种不意见正是案例法技术的价值。学员有权接受或拒绝案例中任何假设或定义。 换句话

4、说, 他有机会在这场智力训练中做 他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同样的判断。再重复一下,案例本身并不预示“好、坏、对、错”只是 在某个时刻,的确有个人曾象例子所描绘的那样行事的。下面用问题表达的几点建议在研究案例中可能是有用的。 怎样准备案例分析对这个问题也和案例分析一样没有唯一正确的回答,最终由每个人自己找到一 个方法。仅建议如下:1、将全部案例读一遍以取得整体印象。在读时,不要想着去分析它。2、再仔细读一遍,划出你认为有意义的地方,并在空白处做点记录(常是问题 式的)。3、试着定义问题。问题是什么!什么是问题的症状?如果有几问题,哪一个是 基本问题,然后写下全部问题,基本问题、次要问题。4、记下和问题

5、有关的事实(案例中事实不一定直接和问题相关)。将相关事实简化为几个词或短语,进行适当分类,便于掌握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5、为问题的适当解决方案建立起初步判断标准。6、设计你认为其它可能的不同行动方法,它应是最接近上列判断标准的。7、建议一种解决办法,并说明你将如何执行它。不少最终解办法在具体化方面 不足(即如何付之实施方面) 。本案例集仅用于教学目的,它们或来源于各类出版物或来源于我校MBA学员所在单位的工作情况,因此,非经编者同意,任何人不得引作它用。谢谢合作!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人事部经理隋纯东访谈:国企人事经理的“人事经”去国有企业的人事部采访之前 , 难免让人想起那一张张面沉似水的“人事

6、脸”,尤其那不温不火、滴水不漏的谈话“功夫” ,多少令人担心这种采访会取得什么好的素材,但初见 隋纯东 , 瘦高的身材透着干练,祥和的目光显现着成熟、幽默,率直的言谈表露着真诚,似 乎和想象中的国企人事科长有着些明显的差异, 也许不仅我们国有企业大环境在变, 连国企 的人事经理的工作风格也在变, 但他们是否在人事管理的观念上有所变化呢?所以, 我们的 话题首先就从“人事部到底是干什么的?”谈起。人事部是干什么的我以前在中远运集团公司做业务, 在外轮代理公司做人事部经理的时间其实只有三年, 但通过这三年的工作,我觉得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主要有四块, 一是对整个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行规划 ; 二是

7、为企业招募优秀人才 ;三是想方设法留住人才 ; 四是挖掘现有人员的潜 能。如果从人力资源部为企业创造效益最直接的效果上讲,核心其实就两条 , 一是看你能否招得进来 (企业所需人才 ), 二是看你能否留得住。 如果连这两条都没做到 , 就很难说你人事部有 什么开发能力 , 更谈不上为企业创造了什么价值。国企该如何留住核心员工外轮代理业目前在我国是一个比较开放的行业,也是一个主要靠人力资本赚钱的行业, 几个人就可成立一家公司,承揽代理业务,所以,竞争相当激烈,因此,那些能给公司带来 80%收入的核心员工,往往就成为别的公司“猎取”的重点目标。由于,我们人事部“管着”包括下属 80 余家企业约 50

8、00人的职工队伍 , 而且,现在其 中许多骨干已经流向一些外企或民企,所以,我们也感到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 于是 ,我们在公司全系统实施“人才工程” ,通过采取岗位竞聘的办法 , 让优秀人才显露出来 , 发挥出他 们的作用 , 使他们从以前“你要我干这个岗位”到“我很想干”的转变。具体办法首先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 公司高层领导按年薪制 , 其他职工降低固定收入部 分, 加大岗位幅度部分和效益提成部分 , 给予特殊贡献的人才以特殊的待遇等等。另外,以前我们采取的是薪点工资制 , 但这种工资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论资排辈的制度 , 所以 , 我们把它改为岗位工资 , 让一些后勤服务部门或其他辅助人员

9、按市场一般价调整 ,而让 为企业效益做出直接贡献的人员的收入 , 随每年企业效益的提高而提高 , 甚至关键的岗位都 可以由对方报价。这样做的目的 , 就是让核心员工感到企业非常看重他们 , 希望能留住他们的心。当然 , 我 们留人和激励职工还采取了许多其他方法 , 比如将好的培训机会作为奖励员工的重要手段 , 让能力越强、贡献越大、工作越离不开的人去参加培训 , 而不是说让那些有较多空闲、工作 中可有可无的人去培训。 这是我们留住核心员工的一个很重要手段。 当然 , 企业为此也做了 较大的投入,比如现在一个人在 MBA研修班进修的费用至少 3、4万元,但我相信这种投入是 会有可观的回报的。以上

10、这些做法尽管在外资或民营企业看来,还依然略显传统,但你知道做为一个国有企业,要真能把这些做好,并非易事。上级领导指示我们国有企业,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前两条我们既有思路也可以找到具体办法,但什么叫适当待遇留人 ?要想提高国企竞争力,为什么就不能用一流的待遇留住一流的人才?其实,细算一下,国有企业的人力成本一点都不低 ,比如住房、养老、医疗保险这三大基 金在企业成本中的比例相当大 ,为什么我们和外资企业的收入一比,就好像少了许多呢?关键是我们没有利用好住房这一优势。有人开玩笑地说:虽然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但国企人事部的经尤其难念。但我并不这 样悲观。尽管国企受国家整个大政策的

11、制约,许多事我们想做却不能做,比如,如果把国企住 房补贴与市场房价之差的费用算在他的工资上,或者纳入奖励体系,绝对能吸引一大批业界优秀人才。人事经理如何做人事我刚到人事部的时候,让我讲两句话,我当时就非常犹豫,因为我没来人事部之前,我总 觉得人事部的人都是竞琢磨别人的人 ,不是考核这个人,就是算计那个人(比如工资等),大家 的各种利益似乎全都攥在他们手里 ,所以,我多少有点怵他们。但我现在自己干了这项工作以后 ,我觉得必须改变大家对我们这种印象,要让他们觉得我们不仅是其他部门的战略伙伴,更是向他们提供优质资源和良好服务的朋友和贴心人。比 如,你知道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量是有额度的,有的时候即使企业

12、效益很好 ,员工的工资上涨幅度也是要受限制的,但我们会想方设法解决这些问题 ,员工就很感谢我们。我虽然在国企人事部干的时间不长 ,但我感觉在这个部门能接触到各种人 ,可以让你学 到很多东西,知道如何在领导们之间进行协调,就像一位人事老前辈所讲,当好人事经理关键 要把握三条:授权有限、守口如瓶、推功揽过。在我们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隋纯东经理意味深长的一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做人事经理绝不能干一辈子,有机会还是应做做业务,否则你不会真正理解干人事的意义”。思考题:1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之处?2你如何理解本案例的最后一句话?*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之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人力

13、资源部的人员和直线部门管理人员共同努力。神驼物资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蒋大奎和陆谟 1984 年考入同一所大学管理工程系本科不久,就十分投契。这对密友成 绩都很优秀,尤其英语成绩更为突出。他俩 1988 年又一起被同一家合资企业招聘,分别在 营销和人力资源部门工作。 他俩又都考入本地一家大学的业余工商管理硕士班, 经过三年苦 读,获得了 MBA学位。1996年初,他俩觉得不再为洋老板打工,自己出去闯天下,自立门 户的条件已成熟,便一起递上了辞呈。首先遇到的难题是资金不足。 幸运的是, 遇上一位对他俩才华很欣赏的大款李天霁, 答 应鼎力支持。蒋、陆二人分析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又做过初步市场调研后,决定

14、涉足中、 短途公路物资运输。经过筹备,办起了“神驼物资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李先生是大老板,任“董事长” ,蒋、陆分任“董事兼正、副总经理” 。董事会决定,先小规模试探,买下三台 旧卡车,择吉开张。蒋、陆两人既兴奋又不安,究竟是头回下水,心中没底呵。但他们是MBA对管理理论是熟悉的,知道应该先务虚,再务实,即先制定公司文化与战略这些“软件”,再搞运营、销售、公关等这些“硬件” 。他们观察本地公路运输服务业,觉得竞争者虽多,但彼此差异不大,不见特色,这正犯 兵家之大忌。 “神驼”必须创造自己独有的特色 1 经仔细推敲,决定“神驼”就是要在服务 方面出类拔萃, 这指的是货物运输的质量 (完好率 )、

15、及时性和低成本。 他们为公司拟定的企 业精神是四个字服务至上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适当的人来保证。蒋、陆二人觉得在这创业阶段,公司结构与人 员都必须贯彻“少而精”原则。为此,组织结构只设两层,他俩都不要助理和秘书,直接一 抓到底。分配上基本是平均的,工资也属行业中等,但奖金与企业效益直接挂钩,部分奖金 不发现金, 改取优惠价折算的本企业股票。 基层的职工只分内、 外勤, 外勤即司机和押送员, 值勤则是分管职能工作的职员, 他们的岗位职责并不太明确, 而是编成自治小组, 高度自主, 有活一起干,有福一同享,分工含混,可多学技能知识,锻炼成多面手。这种设计会带来两个他们已预计到的问题: 一是工作很累

16、, 忙起来简直不分昼夜, 也没 有周末休假,尤其是他们俩自己。但他们并不在乎,说: “反正年轻,劲使不完,身体累不 垮,创业维艰嘛。 ”二是职工们必须有极大自觉性,高度认同公司的价值观与目标。为此,他们在选聘职工时十分仔细,精心考查,单兵教练,一定要文化高的,有理想主 义色彩和创业精神的。好不容易选出了十个人,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小学教师,共青团干 部,个别是复员军人。蒋、陆两人轮流向他们介绍公司的宗旨和目标,说明这是一种值得一 搏的尝试。不接受这些的请另觅高枝。头大半年确实很辛苦,但似乎是得大于失的。这种团结一致,拼命向前的气势和决心, 确实使“神驼”服务质量在用户中一枝独秀,口碑载道。本来

17、是派人上门招引用户,半年下 来,反是用户来登门恳请提供服务;用户们还辗转相告,层层推荐。“神驼”的业务滚雪球似地增长,蒋、陆二人已有些应接不暇了。在开业将近一周年的某个晚上夜阑灯尽, 蒋、 陆二人刚歇下来喘口气时, 他俩都意识到 公司必须扩大了。这本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规模大了,业务量不仅增多,而且性质上复杂 起来,原有的两级式扁平结构应付得了么?但要招新人,去哪儿能找这么多有这种“书呆子傻劲”的铁哥儿们呢 ?若降低录取标准,新来的人还会吃这一套么?再说,如果结构复杂化、分工细了,层次多了,原来那种广而不专的“多面手”们还能胜任么 蒋“总经理”和陆“副总经理”默默地陷入了沉思。思考问题:1、两

18、位总经理在沉思什么?2、面对公司问题,如果你是总经理怎么做?1 组织结构设置和人员是否可以胜任新的工作。2 建立组织机构,人力资源规划,分析岗位数量;做工作分析。分工的好处。两个主要负责人有事必躬亲的倾向,不好。可能会给以后留下隐患。小张的不理解小张在一家家具公司装配车间工作。装配车间有15名女工,年龄在 20 30岁之间。装配工作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因为大部分材料都已加工好, 只需要工人按图纸把家具拼装起来。装配车间不少工人之间有共同的兴趣,关系很好。大部分装配工人都是结过婚的人或剐刚中学毕业的年轻人.一些工人参加了公司业余活动群体等.他们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职业追求小张虽然也加入了一些非正式的

19、群体,并且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但是她在一点上与其他装配工人不一样。几年来,小张一直在附近一所著名大学里读夜大, 攻读企业管理课程. 她想将来担任一 名会计师或从事管理方面的工作。 地一边在厂里工作,一边刻苦学习,积极朝这个方向努力。 因为担心装配车间的同事们对她有看法, 她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 没有将上夜大的情况告诉 其他人。小张还有最后一个学期就毕业了.她便去公司人事处看看公司财务部门是否需要会计或有其他管理方面的工作。虽然她也申请了其他单位,但她感到也应问问本公司是否有提供这 方面工作的可能性。小张找过人事处后,消息很快传开了从那以后,她就发现装,配车间的同事们对她的 态度改变了。只要她在

20、,其他人就变得不那么活泼,显得有些拘谨。大家也很少与她谈论社 会活动,即使一起参加社会群体活动,她自己也感到很不自在。最后,小张找到与她较要好的一个同事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位同事说:“咳,我们不知道在一名大学生面前怎么表现。”这使小张感到很惊讶。 她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改变, 她仍然是原来的她, 难道她一个晚上 就改变了吗?思考题:1为什么小张要参加非正式群体?2为什么装配车间的同事改变了对她的态度?3你估计6个月后小张与群体的关系如何?非正式群体,有好坏两方面的作用, 这里就显示了坏的方面。 显示出这个小团体上进心 不够。人的一种心理需要。觉得有野心。未来可能会成为他们的上级。羡慕和嫉

21、妒夹杂在一起的心理。一般来说,保持现状,或者继续恶化。不需要刻意搞好人际关系, 只要真诚待人就行了。 因为装配工人的层次不高。 而她自己 的上进是没有错的。约翰亚力山大的辞职约翰亚力山大是一个能干而有进取心的人。在大学里他学的专业是企业管理,而且积极参加学校的多种组织活动。大学四年成绩全是优秀,并且以优等生的荣誉毕业。毕业后,几家全国性的大公司积极争取他去工作。约翰与他父亲商量了这一些公司给他的条件:他父亲是一家很大的生产(制造)公司的总经理。最后,约翰决定去一家著名但比较 小的炼油加工厂接受一个培训职务。他认为这家公司正在发展很有潜力;对他来说这很重要, 因为可以提高,而且有机会升职。他想如

22、果他努力工作,并且干出成绩来,他完全有机会在 35岁时担任公司副总裁。在到公司的前五年,约翰工作非常努力,每个星期差不多要花 80个小时在办公室工作。 公司对他的报酬也很合理。他很快被提升为低层主管经理,他的工资比刚进公司时增加了3、倍。正在这时他恋爱了。他的恋爱对象是公司总经理的女秘书吉尔麦克唐纳,在短期热恋 之后,他们结婚了。因为家庭的新的责任,约翰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每个星期工作80个小时,当他看到许多经理都比他有能力,而且起码都是企管硕士毕业生时,感到再往上升中层经理的职务要比他升最近一次的低层主管经理难得多。而且许多低层经理比他工作要更加努力,但在他们这些低层经理中离婚率都比较高。当然,

23、他们都有自己的办法对付总经理的压力。一些人婚姻生活很美满,但就某些方面来说,他们必须牺牲一些自己的工作机会。虽然吉尔从来没有埋怨他的加班加点的工作,而且吉尔告诉过他, 她结婚时就知道他工作努力,有雄心壮志。但是,约翰还是感觉到工作与婚姻家庭之间的矛盾冲突。从此,他不 再像从前那样加班加点了, 他也不指望再升为中层经理了。他似乎感觉到巳失去竞争力。 结婚正好一年的这一天, 他用他所有的积蓄现付购买了一艘中型旅游客船。当他向公司老板提交他的辞职书时解释到:“我对我的职位不太满意,我想试试做其他事。我知道这很难,但 我想我对旅游事业有兴趣,我会成功的。我可以肯定这次改行会给我带来幸福。”思考讨论题:

24、1. 为什么约翰亚力山大突然改变他的动机?2. 是不是大多数成功的经理都有像约翰这样的行为?3 为了使公司有前途的年轻经理们不要像约翰那样辞职,组织应如何对付这种情况戴维舒斯特的奖励戴维舒斯特大学生业后,在一家银行找到一份工作。经过短期培训后,他被银行分到第一贷款办公室担任贷款员。这家银行设有三个贷款办。第一贷款办(包括戴维舒斯特)有8人,7名男的,1名女的。除戴维是刚进银行的外, 其余7位贷款员都是10年前建行时第一批招聘来的。 这7位贷款员对戴维的到来都很欢迎, 很快接纳他为他们群体的一员,帮助熟悉银行的情况和贷款业务。中午休息时,大家一起吃午饭,便经常与戴维谈论银行总裁亚当斯先生的雄心壮

25、志、银行的工资、奖励制度,以及他 们小群体的规范准则等问题。戴维对银行的工资制度以及群体的规范很感兴趣。雪亨特好像是第一贷款办的头。他很关心戴维,并跟戴维讲了银行总裁亚当斯给第一贷款办的任务一一“贷款目标”的情况。每一位贷款员每月要贷出6万美元,第一贷款办贷款的目标是70万美元。每位贷款员每月如果贷出款额超过 6万,就可得150美元的奖励;如果整个办公室月贷款超过70万美元,集体奖是800美元,大家还可以再分。对奖金的事,亨特不告诉他,他真不知道。根据亨特 所说的,每一位贷款员首先要完成6万美元的贷款计划。在这期间,群体是建立在“友谊竞争”的基础上,大家互相助、相互协作。如果一个人完成了自己的

26、6万美元贷款任务,接下来的贷款就写其他人的名字,直到其他贷款员都满 6万美元为止,亨特解释说:“也就是说,我们互相帮忙。因为这种协作精神,我们第一贷款办几乎每月都可以拿到800美元的集体奖,每人也可拿到150美元的个人奖。”虽然戴维第一个月实际只贷出 4万美元,但由于其他贷款员在贷出 6万美元后,把继续 贷出的款写在戴维的名下,因此他也拿到了 150美元的奖金。整个群体也拿到800美元的集体奖。戴维整整花了 4个月时间才开始超过 6万美元的贷款额,并且把超额部分写在别人的 名下。大家对戴维自始至终很耐心,很帮忙。戴维从来没有想过银行总裁每月发给他150美元奖金的事。在圣诞节前一星期,总裁亚当斯

27、先生通知戴维到他办公室,戴维不知怎么回事,心里很紧张。来到总裁办公室,亚当斯 请戴维坐下,并说:“舒斯特先生,自从你被聘请来银行工作后,我还一直没有与你谈过话。 你喜欢这份工作吗?”戴维回答道:“很喜欢,比我预料的还要好。”“很好。亨特告诉我,你工作表现不错。我发现你来到我们银行六个月中,每个月都能完成你的定额。我猜想你前几个月也超额完成了定额,这对一名新的贷款员来说确实不简单,我为你高兴。下个月评定你的工资,我估计不会有什么问题。好了,你走时,到我秘书那儿 拿一样东西。”当亚当斯先生说到“我猜想你前几个月也超额完成了定额”这句话时,戴维几乎感到透不过气亲。他当时想,也许老板要批评他了。可是亚

28、当斯先生对他态度非常友好。秘书给他 一只信封时,戴维心里还是感到有点慌。在交给他那只信封时,秘书说:“请你等到晚上再拆这封信。” 一整天,戴维看到一个人 接着一个人地走进总裁办公室。 每个人出来时都从秘书那儿取一封信。 但不是银行的所有人 都到总裁办公室,不过第一贷款办的人都通知去过。那天晚上,戴维急切地打开信封。使他吃惊是,他发观信封内是一张500美元的支票,并附有一张亚当斯先生亲笔写的便条,再次感谢他努力工作,并祝他圣诞愉快!第二天,戴维对亚当斯所讲的 6万美元定额与这500美元奖金感到有点矛盾。 他上班时, 与亨持谈了他的想法。亨特边笑边解释道,“戴维,亚当斯先生对整个银行时事了如指掌。

29、他知道,你来银行 的开头几个月不可能完成 6万美元的贷款定额,但他知道我们第一贷款办是银行中最好约群 体,其他两个贷款办都没有我们向外贷款那么多。我们大家都指望你拿到这份奖金,我想总裁也会这么想。此外,经过我们的培训,你已成为我们的第八位优秀的贷款员了。总裁也知 道这一点。因此,他想圣诞节的奖金对促进你为银行多作贡献有很大帮助。你应该拿这笔奖金。”思考讨论题:1. 你怎么看亨特对戴维的圣诞节奖金的解释?2. 你怎样评价第一贷款办这个群体?3. 这个群体的规范是否为银行的目标服务?4 如果你是亚当斯先生;你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对待第一贷款办2。合作性很强,是三个贷款办当中业绩最好的一个。政策有些问题

30、。新员工为什么要与老员工一样贷出6万美金。有一致性。4 提高第1贷款办的总体贷款额度指标,然后适度提高集体奖金。争取让其他贷款 办学习第一贷款办的作法。激励。 奖金的设置。团队在这里行不通Levi Strauss公司重新设计他在美国工厂的成衣生产线,试图减少由于工作重复的压力而造成的成本。此外,还希望能够在美国继续生产而不必转移到国外生产。但是,LeviStrauss公司的竞争对手早已将主要生产线转移到国外去了。Levi Strauss公司放弃了原来的按部件工作的体系,改为建立团队工作。原来的按部件工作体系中,工人重复着单一、简单的任务(像缝制拉链等),并按照所完成的工件数量领 取工资。在团队

31、工作体系下,由10到35名工人组成一个团队,根据整个团队所生产裤子的数量获得工资。工人们轮流做不同的任务,以减少由于工作单调和重复的压力给他们造成的损害。然而,新的工作系统并没有导致更高的生产力,而是降低了生产力、产生混战和和新的压力,员工之间的威胁和侮辱变得更为普遍。工作快的工人想摆脱慢的人,所以,友情消失 了。生产裤子的质量在第二年下降到了每个团队合格率只有77%的水平,后来尽管生产力慢慢提高,但是仍然只有原来的93 %。此外,每件裤子的劳动成本上升了25%。重要的是,最高工资下降了。例如,一个热练缝纫女工每小时工资由原来的8.75美元下降到了 7.00美元,原因在于合作伙伴动作慢。但是,

32、较慢的工人的工资反而增加了一一这就减少了LeviStrauss公司在节约上的努力。缝制一件Dockers ”裤子的单位劳动成本由原来的5.00美元上升到了 7.50美元。根本问题在于工作的特性上。生产的速度与工人的熟练程度有关,缝制裤子需不断重复的毅力。高绩效者当看到报酬减少,就会决定不那么刻苦工作了。一个工人说,“你会感到受骗,你的收入在减少,还干吗给与他们120%努力呢?”当一个团队成员旷工或减慢,团队中其余的人就得弥补缺下来的生产,业绩好的人就会生气,他们不得不干得差些。团队成员的缺乏友情也引起了旷工队员的愤恨和跳槽。管理部门注意到,团队工作体系产生了要求平等的压力,而这些平等压力并不总

33、是健康的。最终,Levi Strauss公司裁减6000名工人一一国内员工的 1/3。一般来说,这种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是做样子给人看的, 经理人员希望以此提高生产力。 尽管如此,一个长期雇员 说:“我讨厌团队,Levi不是团队使用的地方。”思考问题:1为什么Levi Strauss 公司采用团队工作系统并没有取得更好的结果?2你认为如何变革 Levi Strauss 公司的工作系统能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工资基本原则,奖优惩劣;但是这里大锅饭,没有做到这一点。团队:工作丰富化,有好的地方。工资内部再分配,根据熟练程度,设定系数。系数由团队成员进行评议。四个半人才D所是全国一流的大所。有科研人员

34、千余人。其中有学部委员3人,研究员70人,付研230人,还有一大批青年研究人员。所领导考虑到学术接班问题(参见下表),觉得当务之急是扶持一批三十多岁的青年人, 否则,人才断层将会重演。因此,所里决定破格、支持,并提拔一些年青的课题组长。最近 一、二年,D所四个比较年青的研究人员,得到了各方面的优厚支持。李某是老五届大学毕业生。他深感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因此,学习工作非常刻苦踏实。 老一辈专家也认为他基础扎实。在出国作访问学者的二年中,他没有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却掌握了几乎全部本行的先进实验技术。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联络了一批同行专家。二年期满时,他准时回国效力。在自己的学术方向上,发表了若干个有水

35、平的论文。所里给他的优惠 待遇主要有:分配了全套住房;从青年基金中,拿出了十几万元,装备了他的实验室;在人 力配置上,作了特殊安排,配齐了他课题小组;还安排他再次短期出访参加国际会议;在国 内学术会议上,让他带队出席,把推向学术前台,报纸也作了相应报道。张某,也获得了类似待遇,三十来岁,就担任为课题组长 的确,这四个人是幸运的, 在这千余人的大所,只有这四个人,得到了如此待遇。D所的人对这种做法,有各种议论。老研究员略带责备地说,这是拔苗助长。他们认为: 学术带头有只在学术生涯中,自己去摸爬滚打。年轻一点的气更大,他们说:这几个人,有什么特殊的,值得如此捧。”有的更形象地说:“看来在所领导眼里

36、我们加起来还不顶一个。 所里只有办个半算人才。”还有的人说,如此优待,不会有了好结果,只会使傲的更狂。所长们此时也有点拿不定主意了,这种做法是否应该坚持?这几个人,能否像五十年代所里的十大尖子一样,站稳脚跟呢?D所研究人员年龄分布表学部委员研究员付研课题组长平均年龄64565352所长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没有错的。HR开发四个人的挑选是否是有客观依据、标准以及如何使人信服。管理的困境肯奥伯格是一家公司科研处的经理,公司给他5000美元预算工资。让他安排科研处五位职员增加工资,其增加额平均是整个工资的7. 5%。他知道这5000美元不一定全用完,但不管怎样增加的工资不能超过5000美元的预算额。根据

37、他的看法,与他们的工作绩效和资历相比,这五位职工的工资不算低,因为一年之前他们都以7%的比例增加了工资。奥伯格将公司五位职员的工作鉴定评估以及他们各人的有关情况总结起来进行比较,然后再决定每人增加工资额。名现工资务工资档次龄表现个人情况约翰梅森15000美兀研究员65研究质量还可以, 有几次超过限期, 但也许不是他的 过错。已婚。全家 靠他一人 维持。乔治琼斯13000美兀研究员62研究成果突出,但 有点盛气凌人,对 处理提要求、提建 议多。未婚单身, 对钱不是 那么急需。据说生活 浪漫。珍妮史密斯12000美兀副研究 员58虽然不是全工,但 她工作一直很好, 表现突出、可靠。经常为研究提出

38、很好的改进方法。已婚。丈夫 是一名成 功的建筑 师。小孩上 中学。拉尔夫舒尔 茨16000美兀高级研究员715研究还可以,但不 是非常突出。最近 没有突出成果。有 一些成果还是与 别人合作干出来 的。已婚。由于 两个小孩 上大学,尤 其一孩子 在上医学 院,经济上 困难。希尔约翰逊11000美兀副研究 员56表现了般,经常出 现差错,一年来因 此受到警告。未婚。要照 顾生病的 母亲。思考讨论题:1你们用什么样的标准决定他们的工资?2.什么样的工资调整才能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裁员的决定JJ . 米勒公司是生产电子仪器部件的小公司此公司是许多大器材商的主要提供者。 由于订货和需求的减少, 米勒公司

39、的管理面临两种情况: 减少资本和裁减职员。 米勒是一家 没有工会的公司, 坐落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郊外一个叫麦斯魁特的地方。 公司以奖金奖赏职 员并从未解雇过任何职工, 一向以对职工公平对待而自豪。 在今天的会议上, 总裁要求你排 出生产线 17 名职工,作为公司历史上第一批不情愿的解雇人员。以下是职工简介: 多莫斯基白人,男,年龄34;已婚,三个孩子,已在米勒公司任职六年,工作表现良好。在过去的 12 个月里有缺席和迟到的现象。陈罗旺东方人,男:年龄 35岁:已婚,一个孩子在米勒公,司任职仅 18 个月, 但被认为是公司的尖子技术人员偏于独处,远离同事。卡拉他白人,女;年龄 42;丈夫最近残废

40、。支付两个孩子 上大学。自认为必须工作,自愿干任何一种工作。工作一般。在米勒公司任职七年。葛拉巴西裔,男,年龄 24,在米勒任职三年,未婚。工作良好,正被公司考虑送 去培训以提高技术。格林黑人,男;年龄 33 :已婚,两个孩子,妻子最近失业。工作表现良好、稳定。 一直建议在米勒公司成立工会。任职五年。杰克白人,男:年龄 49,已婚,五个孩子。自米勒开业以来一直在公司任职,已 11 年。长期报怨者,酗酒,并因此频繁缺席。清醒时,工作良好、稳定。玛丽西裔,女,年龄 30;离婚,两个孩子。在公司任职四年。表现良好。因养育 一个残废孩子有困难,相当情绪化。在被指派做一些工作时会闹情绪。练习与思考阅读对

41、以上各位职员的描述, 并且列出你认为的被裁人员的顺序。 一号为第一有可能被 裁员的,二号为第二有可能被裁员的,以此类推。此练习没有绝对的答案。但学生必须对自 己的裁员顺序有充分的辩驳理由对最后一位被裁减的职员是否是一种奖赏?为什么 ?学生先将职员按裁员顺序排列,然后按58 人为一组,将自己排列的裁员名单在小组中比较,并讨论选择原因。科龙病了吗?潘宁担任科龙总裁的时代,是科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14 年。这 14 年,王国端一直担任副手。潘宁了任,王国端接任,主管科龙是理所当然。王国端上任后,干得也不错: A 股上市,收购华宝,都很成功。大家对王国端在执行潘 宁时代的 10 年计划上的努力, 也

42、是有口皆碑的。 拿到 1999 年年末的财务报表, 投资人是满 意的。王国端的变革震动了科龙1998 年 11 月 30 日,王国端接任科龙集团董事长兼总裁。1999 年,家电行业的价格大战硝烟滚滚,王国端已感到这场暴风雨来临的气息。王国端作为当家,有些坐不住了,开始筹划如何应对。在1999 年 10 月,他在去参加上海财富论坛时,就有目的地去向国际名家请教: “要把企业做大做强,靠什么?在战略 上,是始终坚持专业化,还是走多元化道路?”从他在会议上的行动表现,特别是他在众多 专题会中选择参加“人才吸纳和留用”的专题会议,已感受到企业要拔高靠现有人才不行, 要走国际化道路。2000 年的 3

43、月 1 日,王国端的运筹付诸实施了。因此,这一天也就非同寻常。科龙正 式宣布, 原来和潘宁一起打天下的 5 位副总裁不再留用。 只留下有香港背景的财务总监李国 明,并升任为第一副总裁。人们称之为“空降部队”的两位外人,则同时进入科龙,成为副总:一位是原派力公司 总经理、营销界名人屈云波,到科龙担任营销副总裁;一位是原德国罗兰贝格顾问公司中 国总经理, 并接受科龙委托进行策划咨询的宋新宇, 他被任命为战略总监, 据称也是王总的 顾问。屈云波和宋新宇成了王总新棋局的两个至关重要的棋子。2000 年 3 月,也是个不寻常的 3 月,正值全国上下兴起互联网热的时候。在宋新宇和 李国明的推动下,科龙制定

44、了向电子商务进军的计划。初投 2 亿元起动,科龙挑头,小天鹅 加盟,易达世网站宣告成立。不久,在宣布科龙转型的新闻发布会上,王国端正式推出了自己的发展战略计划。 不到三个月,新科龙来了2000年 6月(离王国端宣布自己计划只有 3 个月),科龙又有新闻了,宣布组织转型, 要实现多元化( “不熟不做”的潘宁思想到此结束) ,并提出营销转型等一整套方案。2000年 6 月 28日, 王国端宣布引退, 不做总裁, 只任董事长。 此时, 科龙发布公告称, 这是为了实现科龙决策层和经营执行层的彻底分开。从此,王国端便从公众活动中消失了。 投资人认为,这不是有信服力的解释。王国端的去职,成为媒体追踪的谜。

45、公司内人士称:王退居二线,原想以退为进,孰料 竟然弄假成真了。经科龙董事会任命,接任王国端总裁之职的是原主管工业的副镇长徐铁峰。 徐主管进科龙后, 王的两员大将消失了, 一位是为科龙几番上市获得成功立下汗马功劳 的、有香港背景的李国明,另一位就是战略总监宋新宇,但留下了屈云波。徐铁峰公开称:“新科龙从今天开始出现了。 ”给人印象是:一端是潘宁领导 14 年的旧 科龙“完美科龙” ;另一端就是从 7 月起,财务不断下滑、内外交困、充满“阶级斗争” 火药味、徐铁峰上任的新科龙。中间却是一脚踩过去,一脚踩未来的王国端。2000年 6 月 29日,徐铁峰宣布在安徽芜湖市建立科龙工业园。2000年 8

46、月,屈云波透露,科龙将投资 1.2 亿元建立新营销网络。2000年9月6日,科龙宣布启动“世纪品牌工程” ,与美、 日和香港联手推介科龙品牌。2000年 10 月,科龙宣布投资小家电;冰箱一厂、二厂合并;实施网上采购,批发代理政策改为直销;160多个品种全面降价连连制造新闻2000 底,科龙是与以前大不相同了,一改稳健,连出重拳,海外不理解之声四起:一 年前质朴有力,简单完美,而一年后频频调整,重拳连击,业绩却一落再落!投资人不解又 担忧。2001年1月10日,科龙举行新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CI)推荐会,拉开了科龙新商标设计的大幕,将沿用多年的红色基调改为蓝色。徐说:“谁说资本市场对我们有压力

47、?你感觉到了吗?我没感觉到。 ”徐在预警亏损后的 这次会上首次陈述整体战略: “科龙的转型方向是实现以家电为主的相关多元化、高科技产 品发展战略,其中包括小家电和智能家居系统等等多种领域。 ”现在走进科龙厂区,一边是潘宁时代的竖排红色标语“当好科龙人,做最好的” , 一边则是横排蓝色的出自新总裁徐铁峰手笔的: “诚信、合作、学习、创新” 。此时,王国端正在外地旅游,潘宁则远在加拿大安度晚年。GE被科龙“多动症”惊呆了美国GE在香港的基金经理说:“我们一直看好科龙, 也买了不少科龙的 H股。购买前后, 我们也一直收集科龙经营信息。从业绩看,大家都看好科龙。可我们搞不懂,为什么一下子 就不行了?不

48、知道它发生了什么事,太让人费解了,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突变。”GE基金经理还说:“科龙突变,只有半年,我们就亏损40%我们已经全部斩仓。”他还不给面子地对TCL电脑的人说:“我们对TCL也不看好。”在交流中,他们明显表示出了对整 个中国家电企业的不信任。跑过多个国家,询问过10多家基金会的TCL电脑公司总经理杨伟强深有感慨地说:”中国的企业,故事太多!变化太大!后来的企业要想再取得外国投资者的信任,要比过去 付出更高的代价! ” 1997 年的科龙曾是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巨大支撑,而今天的科龙,却 又为后来者带来了许多无形的障碍。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思考题(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科龙存在的问题有哪

49、些?通用汽车如何渡过内部危机?1971 年 12 月,通用汽车公司洛滋敦厂的管理部门开始对装配线上装配的维加车出现异 乎寻常的不合格率感到极为担心。前几周,在可容 2000 辆汽车的存车厂里放满了发送给全 国汽车商之前需要返修的维加车。管理部门特别感到恼火的是, 许多毛病是一般汽车装配生产中不应出现的质量缺陷。 有 数不清的维加车挡风玻璃碎了,内饰割伤,点火开关坏了,后视镜打碎该厂经理说,在 有些情况下, “整个发动机装置经过 40 个人,可是谁也没有为它们做什么工作! ” 总之,公司在分厂一级的管理中遇到了危机:工人缺勤、质量下降、成本增加,甚至出 现罢工等严重问题。有些人把这件事看作是“年

50、轻工人的反抗” ,简言之,可称作一次企业 内部的伦理危机。企业伦理涉及企业与雇员、 企业与消费者、 企业与政府、 企业与环境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通用汽车公司的企业伦理危机发生在企业与雇员、 企业与工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因公司 改革或重组所产生的裁员等问题。从表面上看,通用汽车公司的危机产生于GMA(D 通用汽车公司装配改革计划)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对汽车生产装配技术操作加强 控制,并把这个管理系统扩展到 6 个工厂。在实施GMA敢革后,虽然企业的管理部门声称改革不会给装配工人带来太大的压力, 但是工会指责说这次改革又恢复了 30 年代“血汗工厂式”的管理,要工人以同样的工资做

51、 更多的工作。一个工人抱怨说: “那是世界上最快的生产线,它置我们于死地,我们无法在 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每天两班倒,而公司还要埋怨我们低质量、低效率”。工人的不满大大增加。在 GMA敢革以前,厂里的不满指责大约有 100个,自改革后, 增至 5000 个,其中 1000 个是指责工作岗位上加了太多的活。当工人们抵制管理部门命令时, 一些迹象表明, 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受过适当的训 练,不能很好地执行管理人员的任务,当时管理人员的平均工作经验不到3 年,其中 20%还不到 1 年。一般地说,他们都很年轻,对工会合同的条款和管理人员的其他职责缺乏了解, 同时,对如何处理正在发展的工人的抱怨和

52、敌对情绪缺乏经验,从前没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另一个重要事实是,工人的强烈反应并不完全由于GMAD勺组织和工作的变革。管理部门发现,公司没有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企业伦理、规章制度、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一个高级管理人员承认, 公司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使工人对工作发生兴趣。 许多工人受 益于公司补助学费支持他们上夜大学的计划。 但受了这种教育后, 装配工作显然就不能满足 他们的要求及做高级工作的期望。 此外, 当时的劳工市场很困难, 他们在别处找不到有意义 的工作,同时,他们也不愿意放弃在装配线上挣得的优厚工资。公司的高级职员们说,这使 工人感到困惑和灰心丧气。许多管理者和工程师都在问: 不知管理部门

53、所采用的这种管理模式能否继续下去。随着作业越来越容易、简单和重复,体力劳动越少,对工人的技能要求是低了,但工作却更单调 了。有一个工人说: “公司必须想点办法,使一个小伙子能对所干的活感兴趣。一个小伙子 总不能一天 8 小时年复一年地干同一个活呀!公司也不能仅对小伙子说: 好,原来你有 6 个点要焊,现在你只要焊 5 个了。”由于工人的不满增长, 汽车工人工会于 1972 年 1 月初决定举行一次罢工, 由于高达 97% 的工人表示赞成, 罢工于 3 月初开始。 公司估计由于工人不满和怠工造成的对工作的破坏已 使公司损失总额达 4500 万美元。此后,公司管理部门考虑对 GMAD勺改革中某些不

54、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正,洛兹敦厂的一 些矛盾才得到了缓和。在危机事件解决以后的几个月中, 通用汽车公司发动了一次深入的恢复正常工作环境的 活动。因为工人们回去工作后,许多思想问题并没有很好解决,还存在不安的情绪。在公司 总部办公室的协助下, 洛兹敦厂的管理部门制定了企业伦理建设计划, 首先从诊断上一次发 生的危机开始。 他们对全厂工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与各级领导管理人员一起举行了一系列会 议,并征求了工会的意见,最后得出了以下结论:(省略)通过上述诊断, 公司认为产生危机的主要根源是管理部门和工人之间缺乏及时的沟通和 必要的交往。于是,从 1972 年开始实施“交流计划” ,该交流计划的内容是:第

55、一, 工厂每天的无线电广播:管理部门每天用 5 分钟在工厂公众讲话网广播与汽车 工业、公司和工厂有关的新闻,使工人对汽车工业、公司和工厂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其内 容也张贴在工厂各处布告栏里。第二, 消息公报:作为工厂经理和工人之间一种直接交流的方法,所有有关工厂业务 的主要消息都直接传给工人, 工厂经理还告诉大家该厂存在的问题, 并征求工人对解决这些 问题的意见。第三, 管理训练: 为了加强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起个人之间交往的作用, 所有管理人员, 从工厂经理到基层的管理人员, 以及职员都要经过人际关系和交往的训练。 这个计划的目的 在于提高管理人员同他们的部下进行组织联络和交往的自觉性。 训练计

56、划由富有组织装配线 经验的公共关系协调员和质量控制主任来设计和指导。管理部门任命公共关系协调员担任工厂交往协调员, 负责厂内外计划。 此外, 管理部门 还发展了一种作业轮换计划, 对轮换工作有兴趣的工人给予必要的训练, 帮助他们扩大在同 一装配工作组内的工作能力。1973年10月查尔斯艾伯内西任洛兹敦厂新经理。他认为是GMAD&织中最能干的经理之一,对交往计划热烈赞成,他自己也参加了培训计划。洛兹敦厂经过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正常情况,而且在 1975 年一年中,出现了争取成 为效率最高的装配厂之一这种受鼓舞的迹象。 工人不满下降到1971年1972年的三分之一, 生产效率也有明显提高。洛兹敦管

57、理部门深信,齐心协力改善管理部门和工人的关系是取得积极成果的主要因 素。正如工厂经理所说: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这样一种组织风气,经理和工人都共同感 到我们是在这里一起工作。 现在我们这里相互之间分得太清楚, 管理部门、 工人和工会之间 都人为地分开了,我看不出有会什么理由不能通过直接交往加强管理部门和工人之间的关 系。”“由于汽车装配业中有许多限制, 因此工人不能意识到自己是该组织的一分子。 我们必 须用现有的技术生产一定数量的汽车, 以便在该行业中站住脚。 只要我们很好地解释, 相信 大多数工人是能够理解的。 他们可能并不喜欢这样做, 但是他们肯定能理解, 而且愿意同我 们合作。“我认为

58、工作多样化和组织发展这两个计划是对的,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装配厂的技术局 限性。 在洛兹敦厂我们有一支年轻而且受过相当教育的劳动力,他们希望知道正在进行的每件事。令人意外的是,如果你诚恳地同他们交往,你告诉他们什么,他们就会接受。相互交 往正是把每天的生产联贯在一起的最好办法。 ”洛兹敦厂的管理部门就是根据这种管理哲学和企业伦理,考虑于1975 年夏在原有的几个交流计划上增加了一个新的交流计划。 他们对原有计划所取得的进步感到满意, 但是认为, 如果正式把这些计划联结在一起, 使工人和管理人员进行人与人的直接交往, 可以进一步达 到交往的目的。 由于认识到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太忙, 对人与人的交往,

59、 特别是对他们的部下, 无法给予足够的关心, 因此管理部门发展了一个计划, 以促进和加强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管 理人员在交往中的作用。建议的计划有以下特点:第一, 建立称为通讯员和训练员的新职务,主要目的是把管理人员、工人和职能人员 的工作结合在一起。要在 11 个生产部门中各委派一个通讯员和训练员,由他们向工厂经理 直接汇报情况。第二, 通讯员和训练员的作用,对于装配线工人来说是一种“综合者” ,因而可以加强 工人和管理人员之间,装配线工人和职能人员之间的交往联系。第三, 由于通讯员和训练员大部分时间在工厂,因此他们能搞清楚工人和第一线管理 人员之间, 及上级管理人员之间是否进行了合适交往。

60、在需要促进生产部门和职能部门的交 往及设法使职能部门的服务及时满足生产线的需要时,还可以起“中间作用” 。第四, 通讯员和训练员每天要和工厂经理及交往协调员见面,检查和讨论工厂中存在 的“人的问题” 。大家认为选择和训练通讯员和训练员对于这个新计划能否成功至关紧要, 通讯员训练 员应该有相当的工作经验, 要当过总厂长, 并在工作中显示出具有组织和处理人与人关系的 才能。思考题:1 案例中的通用存在的困难或问题有哪些?2 他们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帮助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对贺彬的考绩这是一套角色扮演练习, 背景是一家制造公司, 一个角色是总经理张维, 另一个角色是 生产科科长贺彬。第

61、一步: 5 分钟 教师介绍本练习中要扮演的角色。学员分成三个小组,一个组派出一个人扮演总经理, 另一组也要出一个人扮演下属生产科科长, 第三个组是观察者。 观察者要阅读 “观察者角色 说明”、“总裁角色说明”和“生产经理角色说明”三份文件;其余两个人只阅读分给各自的 要扮演的角色的说明一份文件。第二步: 20 分钟上司约见下属进行考绩谈话。这个过程观察者保持沉默,依据“观察者角色说明”为指 导,用笔记录谈话过程和内容。在谈话过程结束时,观察者对两人给予反馈。第三步: 15 分钟 讲座,讨论题为: 1观察者:指出谈话过程的得当之处, 说明谈话是非曲直如何开始的, 有没有什么 “关 键”点使事情发

62、生转变?说明谈话过程中的欠妥之处。 “关键点”何在?2你是否发现“传达与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解决问题”方法有什么好处? 3下属对上司所采用的方法有什么反应? 4每个人本应如何做以使得讨论更有效些?观察者角色说明、观察上司开始谈话的方式1 1谈话者做了什么?他是否以某种方式创造一种融洽的气氛?22谈话者是否开门见山说明谈话目的?33谈话目的是否表述得清楚简明?观察谈话是怎样进行的11谈话者在多大程度上了解下属对工作的感觉?22谈话者是否以泛泛的、一般性的问题开始谈话?33上司是否批评下属?44谈话者是否能理解下属的思想感情?55谁说话多?66谈话者了解到别的什么没有?77上司有没有表扬下属?三、观察、评价谈话结果11谈话结束时,谈话者对下属的评价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公正和准确?22上司是否给下属以激励?33谈完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44谈话者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些?生产科科长角色说明你刚才接到上司公司总经理张维的电话, 他要见你。 在去他办公室的路上, 你寻思 他找你干什么。你想可能是两件事之一。一个可能是要提升你做副总经理。 张维以前已经数次谈过这件事。 如张维所言, 如果你 能在生产科长任上证明自己, 副总经理就非你莫属。 你当然记得他曾经暗示你理应得到得升。 你们的产量创了记录,生产部门在你的领导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