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至西科大段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15916897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9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铁路桥至西科大段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铁路桥至西科大段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铁路桥至西科大段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铁路桥至西科大段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桥至西科大段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铁路桥至西科大段涪江水下地形 测量技术设计书 测绘1002班工程测量第一组 2013年3月14日 目录 1、测区概况及已有资料分析11122、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3333、设计及实施方案44 64、陆地及浅滩测量75、内业数据处理86、质量控制97、提交的资料91、 测区概况及已有资料分析 测区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其具体位置为东经“1044210443”,北纬“31313132”。 测区范围:本次测量的水下地形图的范围是从成绵乐铁路桥至西南科技大学。 测区地形:绵阳属于山地、丘陵地带,地势起伏比较不大。我们整个测区的地形为河流,水位较低,水流量小,中间有些滩涂。测区包含一座桥和红岩

2、水电站,增加了了测量的难度。 测区交通:测区交通如图所示比较便捷,青龙大道、中绵路在测区的两侧。 测区气候;绵阳市地处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半年受偏北气流控制,气候干冷少雨;夏半年受偏南气流控制,气候炎热、多雨、潮湿。由于市境内地势北高南低,高差悬殊大,地貌由山地向丘陵过渡,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气候特点。绵阳市降水量比较充沛,全市年均降水量82581417毫米。其分布特点是:南北少,中部多;东边少而西边多。绵阳市降水量比较充沛,全市年均降水量82581417毫米。其分布特点是:南北少,中部多;东边少而西边多。 图1-11. 测区已有大比例次地形图1-1。2. 收集到测区已

3、有的少量平面和高层控制点,进行检核,符合要求。2、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平面基准:绵阳城建坐标系 高程基准:吴淞口高程系统其中四川绵阳城建坐标系统为绵阳市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1000、1:2000)法定的地方坐标系,为了资料的统一,故采用此坐标系统;考虑到本项目还进行1:5000水下地形图的测绘,故对于总图(比例尺为1:5000,范围为全测区),除绵阳独立坐标系成果外,还另外出一套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成果,这样便于设计单位利用其他已有相关资料(如海流、岩层土质等水文或地质资料)进行建模、设计时的衔接。2.2、主要技术依据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2城市测

4、量规范(CJJ 8-99)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 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4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 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2-2006)5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2008)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3设计及实施方案组长带领组员实地踏勘,对自己测区有个初步了解,为图上选点做好准备。每个组长经过踏勘后,在我这里进行图上选点、布网。点选好后,都在大图上标记出来,形成一幅完整的控制网。图上标好后,我在CAD上画了我们班大致的控制网图。本来我们就是基本采用学校已有

5、控制点,所以实地选点对我们来说就是找点和加点。所选点的编号依照学校的点号,当两点间不通视时,在中间加点,点号为较小点号前加J.但也要遵循选点的基本要求:1.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2.基础稳固,易于架设仪器;3.尽量避开一些交通要道和人流量集中的路段;4.所选控制点能为班级构成一些较大的环。限于工具,时间等原因。我们加的点是用黑色记号笔做好记录,以便再次测时,能更好的找到。1.仪器及工具:南方NTS-362RL全站仪1台、脚架4个、卷尺3个、棱镜3个、对讲机3个、2.布网等级:城市一级导线网3.方法:角度方向观测法:首先仪器在b点设站,度盘为盘左,以a为零方向顺时针按a-c的顺序观测,记录好数据

6、,然后度盘置盘右位置,以逆时针按c-a的顺序依次观测,记录好数据,此过程为一个测回,按同样的方法以180/4的角度分别置零方向,观测四个测回。边长:边长直接用全站仪测量,我们采用对象观测取平均。与其他组的交接边都是联测了的。各项操作规范及限差:一级导线网总则:平均边长300m测角中误差5附合导线长度3600m每边测距中误差15mm水平角观测:测回数4方位角闭合差10半测回归零差12一测回2c互差18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24距离测量:两测回对象观测,测回间较差:5mm。3.1.6注意事项:1.观测时必须采用仪器的盘左盘右两个位置进行,盘左观测上半测回,盘右观测下半测回;2.观测应认真调好焦距,消

7、除误差;3.各测回起始方向应均匀的分配在水平度盘和测微分划尺的不同位置上,消除分化误差; 4.上、下半测回之间倒转望远镜,消除和减弱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等影响,同时可求的2c值,检验观测质量;5.上、下半测回照准目标的次序应相反;6.每半测回开始前,照准部按规定转动方向预转1-2周;7.整平仪器时照准起泡应严格居中 。 3.2.1仪器:中纬ZDL-700电子水准仪一套3.2.2方法:在每一测站上整平仪器,然后照准水准尺中部,按下水准仪侧面的测量键,等待水准仪屏幕显示数据,采用“后前”的顺序进行观测、复核。二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型号水准

8、尺观测次数平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二等2-DS1铟钢往返个一次往返个一次4L2)二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计差m视线高度(下视读数)m基辅分划读数差mm基辅分划所得高差之差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mm二等DS150的过程1、仪器的检验:精密水准仪在使用前对其i角进行检验,其 i角不大于15”。2、水准路线的选择:我组从象山餐厅上17号点出发,至垒球场附近再返回17号点,导线全长2000多米,即采用与已知点联测的导线方案。3、测站观测操作程序:1)、首先将仪器整平;2)、照准后视水准尺,读取后视基本分划的上下丝视差读数

9、,记录之;3)、用微倾螺旋使附合气泡精确符合,用契形丝夹准基本分划,并读数记录;4)、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尺,使气泡精确符合,用用契形丝夹准基本分划,并读数记录;5)、仍前视,使气泡精确符合,用契形丝夹准辅本分划,并读数记录;6)、旋转望远镜照准后视水准尺,使气泡精确符合,用契形丝夹准辅本分划,并读数记录;7)、所有测站均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实习的数据处理高差闭合差的计算:fh=h往-h返fh容=4L 利用HD-370全数字变频测深仪和RTK GPS接收机连接,形成一个完善的水上测量数据采集系统,利用RTK实时动态定位的优势,获取每个测量点的平面坐标及实时的水面高程,加上DF-32

10、00MKII测深仪所测得的水深,可以实现无验潮水下地形测绘。2)、每次作业前,应分别在静水和动水条件下,用检测板对测深仪进行比对,测定测深仪的合理实际声速,符合要求后才进行作业,作业后应再次进行检测。3)、测区水域方向大体为西北东南方向,根据相关规范要求:“主测线方向一般应垂直于岸线方向布设”,所以本此作业测线的方向采用东北西南向。4)、各不同比例尺测线及测点的间距规定如下:1:1000地形图测深断面线间距1525m,测深点间距1215m,等高距0.5m。1:2000地形图测深断面线间距2050m,测深点间距1525m,等高距1m。5) 、外业数据检查采用布设检查线的方式进行,检查线基本垂直于

11、主测深线,其总长度不小于主测深线长度的5%。6)、水位观测于水深测量测前10分钟开始,测后10分钟结束。在涨潮、落潮期间每10分钟观测一次,其余时间可以每半小时观测一次7)、作业时注意天气情况。8)、根据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 1016-2008)及海洋作业的相关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作业人员及仪器的安全。4、 陆地及浅滩测量1)、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为1m。2)、地形图采用50cm50cm标准分幅,图幅编号由测区名称、比例尺代码和组成。3)、图根点可采用全站仪坐标高程支点法测量,也可用RTK GPS直接测定,图根点的密度以能清楚观察地形为原则;当采用全站仪坐标高程支点法测定图根点时,支点

12、应在本点观测两个连接角或者测定定向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检查,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其余按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规定进行。4)、采用全站仪直接测坐标法测图时,必须在本点观测两个连接角或者测定定向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检查,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5)、先利用已有资料,实地进行调绘,根据实地具体情况,对已发生变化的区域采用RTK GPS或全站仪,采集地形、地物碎部点。6)、各类控制点在地形图上的表示均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 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或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 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2-2006)执

13、行(根据不同比例尺而定)。7)、准确测绘独立地物,如坟地、水井等。8)、等高线遇到房屋和其他建筑物、双线道路、路堤、坑穴、陡坎、斜坡、湖泊、双线河以及注记等均应中断。9)、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符号重合时,省略不绘;与地面上无实物的线状符号(如架空管线、等高线等)重合时,可将地类界移位0.2mm绘出。10)、注意植被符号的正确应用,准确测绘地类界。准确区分经济林、人工林、灌木林等。11)、为便于地形图的使用,道路、桥、涵、坎、埂等拐弯或交叉处道路中心,要注意测注高程点。12)、注意测定高潮线。12)、地形点间距根据不同比例尺,按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中相关规定执行(1:500为1

14、5m,1:2000为60m,1:5000为150m)。5、 内业数据处理 水下地形、陆地及浅滩测量数据经预处理后,统一采用CASS7.0软件经无缝连接最终成图。1:500、1:2000比例尺按指定范围成图,1:5000比例尺应该是全作业区域的,用1:500、1:2000比例尺范围的测绘最终成果经缩编及此次测绘的1:5000比例尺范围合成。6、质量控制按照“两级检查 一级验收”制度,公司对生产全过程质量进行跟踪检查。一级检查由作业人员进行,做到作业人员100%自查和互查,对有疑问或不符合要求的成果进行返工处理,问题未解决前不准进行下道工序;二级检查由项目部完成,项目部对成果进行100%的全面检查,一二级检查在生产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确实做好过程质量的检查和监督。7、提交的资料1 技术设计书 2份2 1:500、1:2000、1:5000地形图 (纸质) 2份3 图幅接合表 2份4 控制点成果表 2份5 技术总结 2份 6 测绘成果电子文件(光盘 含以上15项内容) 2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