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题

上传人:pia****nwu 文档编号:15915338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3.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题(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题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题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确凿( ) 2、菜畦( ) 3、臃肿( ) 4、收敛( )5、蝉蜕( ) 6、脑髓( ) 7、讪笑( ) 8、澎湃( )9、狂澜( ) 10、踱步( ) 11、懊悔( ) 12、斑斓( )13、谰语( ) 14、污秽( ) 15、雏鸟( ) 16、钥匙( )17、彷徨( ) 18、赫然( ) 19、踌躇( ) 20、磐石( )21、深邃( ) 22、潺潺( ) 23、撺掇( ) 24、归省( )25、蓦然( ) 26、烧灼( ) 27、晦暗( ) 28、冗杂( )29、惬意( ) 30、蘸( ) 31、颦蹙

2、( ) 32、嗔视( )33、粲然( ) 34、吞噬( ) 35、羸弱( ) 36、告罄( )37、沮丧( ) 38、斫痕( ) 39、履践( ) 40、阴霾( )41、孜孜( ) 42、甜腻( ) 43、恍惚( ) 44、沟壑( )45、羈绊( )46、畸形( ) 47、阔绰( ) 48、荫庇( ) 49、遒劲( )二、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的字。1、确凿: 2、轻捷: 3、收敛: 4、攒:5、鉴赏: 6、人迹罕至:7、人声鼎沸: 8、炽痛: 9、谰语:10、污秽: 11、弥高: 12、锲而不舍: 。13、兀兀穷年: 14、迥乎不同: 15、气冲斗牛: 。16、杂乱无章: 17、踌躇: 18、义

3、愤填膺: 。19、惮: 20、自失: 21、弥散: 22、依稀: 。23、缥缈: 24、亢奋: 25、晦暗: 26、羈绊:27、蓦然: 28、冗杂: 29、戛然而止: 30、颦蹙:31、粲然: 32、嗔视: 33、毛骨悚然: 34、拽:35、怏怏不乐: 36、吞噬: 37语无伦次:38、羸弱: 39、冻饿之虞 40、斫: 41、不毛之地:42、崔巍: 43、进退维谷: 44、略胜一筹:45、悲怆: 46、石破天惊: 47、相得益彰:48、面面相觑: 49、慷慨以赴: 50、窥伺:三、修辞。最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反复。1、 比喻:其表达效果是生动、形象

4、、具体。2、 拟人:、形象,同时还能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情感态度。3、 排比: 其表达效果是加强语势,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丰富。4、 夸张:其表达效果是,使事物的本质特征更突出、更鲜明、更生动。5、 对偶:其表达效果是使句子更富节奏、更有概括力。6、 设问:其表达效果是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7、 反问:其表达效果是加强语气,能更强烈地表达感情。8、 反复:其表达效果是加强节奏感、强调感情。A、 典型题例: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表达效果。1、每一个汉子都是一朵花,每一本书都是满篇锦绣。( )2、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远

5、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 )5、沙丘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6、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7、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8、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哈欠,伸着懒腰,摸着眼睛。( )9、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0、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1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12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B、 修改句子的划线部

6、分,使它和未划线部分形成对偶。1、 石间细流脉脉,如丝如缕;水塘中闪闪的碧波,就像锦缎一样。改为:_。2、 半山之间的袅袅炊烟,如细丝盘绕,又似织女的缕缕青现;江中帆影点点,如诗如画。改为:_。四、文体知识。A、记叙文:1、记叙的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和事情的结果。2、记叙的线索:是记叙文中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穿起来形成一有机整体。3、记叙的人称: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常用第一人称。4、记叙文中的描写:人物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将人物的性格表现得准确、恰当,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事件描写主要采用场面描写和

7、细节描写。(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环境描写: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描写。(渲染气氛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5、记叙文中的议论的作用:点明文章主旨,深化文章主题(画龙点睛)。6、记叙文中的抒情:一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情,二是寓情于人、寓情于事、寓情于物。因此阅读时应注意作者的感情与事件如何结合,情景如何交融。B、小说: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主要要素。2、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小说按长短分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C、说明文:1、说明文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和事理说明文。2、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下定

8、义、打比方、摹状貌、画图表。3、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4、说明文按说明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D、四大文学体裁是指_、_、_、_。二、文言诗词。( 一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未尝识书具。( ) 2、父异焉。( )3、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 4、传一秀才观之。( )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 )6、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7、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 )( )8、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 )( )9、卒之为众人。( ) 10、且为众人。( ) 11、固众人( )12、愿为市鞍

9、马。( ) 13、东市买骏马。( )14、万里赴戎机。( ) 15、朔气传金柝。( ) 16 、赏赐百千强。 ( ) 17、著我旧时裳。( ) 18、对镜帖花黄。( )19、出门看火伴。( ) 20、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 )21出郭相扶将。( ) 22、权谓吕蒙曰。( )23、蒙辞以军中多务。( )2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 )26、孰若孤?( )27、自以为大有所益。( )28、蒙乃始就学。( )29、及鲁肃过寻阳。( )( )30、卿今者才略。( )3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3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3

10、、京中有善口技者。( )34、会宾客大宴。( )( )35施八尺屏障。( )36、但闻屏障中扶尺一下。( ) 37、满坐寂然。( )38、妇扶儿乳。( )39、儿含乳啼( )40、妇拍而呜之。( )41、当是时。( )42、众妙毕备( )43、以为妙绝。( )4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4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 )47、不能名其一处也。( )48、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 )49、问其故。( ) 50、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51、及日中则如盘盂。( )52、孔子不能决也。( )53、孰为汝多知乎?( )( )54

11、、止有剩骨。( )55、缀行甚远。( )56、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57、恐前后受其敌。( )58、顾野有麦场。( )59、苫蔽成丘。( )60、屠乃奔倚其下。( )61、弛担持刀。( )6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63、目似瞑,意暇甚。( )64、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65、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66、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67、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68、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69、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2、其诗以养父母

12、、收族为意,传一秀才观之。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5、彼其受制天也,如此其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得为众人而已耶?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9、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0、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见事之晚乎!11、京中有善口技者。1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1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1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1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1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13、几欲先走。17、孰为汝多知乎?18、而两狼之并驱如故。19、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0、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三、背诵默写。1、写木兰出征前忙碌准备的诗句是_、_、_.2、木兰诗中写战地夜景的诗句是_、_.3、木兰诗中写木兰不慕名来、热爱家乡的诗句是_.4、木兰诗中写木兰思念家中情人的诗句是_。 5、出自木兰诗中的一个是_,原句是_。6、狼一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7、.名句积累(4分)正是江南好风景,_。江南逢李龟年朔气传金柝,_。将军百战死,_。木兰诗语文复习训练题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14、紫色的桑树;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付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带,就有无限期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有一般的 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运。1、以上文段选自_,作者是_,文体是

15、_,课文选自_.2、在第句括号中填上原文词语。3、选段从_、_、_、_四个方面写出了百草园的自然丰富多彩。4描写百草园概貌的句子,描写顺序是_。5、这段文字详路写的景色属于什么季节?答:_。6、这段文字详略得到当,详写的是_。7、文中写拔何首乌的情形,表现了“我”( )8、选段的中心句是_。(填序号)9归纳选段所写的内容_。10、选段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A、| B、|C、| D、|11、从文段中找出1至2句描写形、声、色、味的句子来。形、 。声、 。色、 。味、12、在文中找出一例表达方式属记叙和描写的句子。A、记叙:B、描写: 。二、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下列问题。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

16、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1、这段文字出自 写的小说2、这段文字以对_、 _和 _ 的描写,来表现水乡的夜景美。3、文中哪个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请用横线画下来,便指出这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体: _, 喻体: _ 。4、文中加点的“朦胧”一词在句中的词性是 A、动词 B、名词 C、形容词 D、副词5、“自失”的意思_ 原因是 _ 。6、这段文字是从 ,这些感觉角度进行描写的。7、“我”

17、以为船慢的原因是 。A、木船的速度确实慢。 B、他们换了四回手,已经没力了。C、“我”及于看戏的缘故。 D、“我”对岸上吹来的香气烦腻的缘故。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月还没有落,_看戏也便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_。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_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_,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在回去看。1、请根据课文填出文中的四个空。2、这段文字写夜景美,描写的景物依次是_、_、_、_。3、这些描写,是从_和_二方面感觉器官写出了景色美。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写出本体和喻体。本体:_; 喻体:_。5

18、、这一段话主要采用的是_描写,最后一句则是_描写。6、请写出下列词的词性。格外( ) 疑心( )时候( ) 但( )(一)阅读课内现代文,回答问题。(16分)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想不到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 )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 )。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烧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

19、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这半大斑羚的第二次跳跃力度虽然远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跃的一半,但已足够跨越剩下的最后两米路程了。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1.根据课文,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词。(3分)2.这一段是斑羚们完成自己形象最精彩的段落,属于_描写,再现精彩传神的_过程,扣人心弦,撼人心魄。(2分)3.“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这里比喻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4.文中“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想不到的镜头出现了,”如把“做梦”一词去掉好不好?为什么?(4分

20、)5.文段中老斑羚用死亡来换取年轻斑羚的新生,使种群不致灭绝,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分)(三)文学放飞(4分)1、在鲁滨孙飘流记中,主人公鲁滨孙的性格哪一点最让你喜欢或敬佩?试说明理由。(50字左右)2、宋朝文学家苏东坡有一天邀请王安石到他的故乡四川眉山游玩。行至途中,苏东坡忽然发现路边一尊倾斜欲倒的石碑,便拉拉王安石的袖子,指给他看:“你瞧,多可惜,想当初安石不正,如今要歪了!”王安石一听,知道这是项庄舞剑,意在“安石”。他看到碑身是向东斜的,便也借题发挥:“也是啊,你看,至今它还是向(像)_”王安石的巧妙回答,实在出乎苏东坡的意料,让苏东坡既有几分尴尬,又从心眼儿里佩服他的才智。3

21、、猜一猜下面两首诗各咏的是什么花?(1)只爱柴桑处士家,霜丛载酒问寒花。秋窗闲却凌云笔,自写东篱五色霞。(2)微雪初消半月池,篱边遥见两三枝。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许寻常草木知。4、阅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这个细节选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段中“我”和“她”分别指书中的哪两个人物?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似的大鼻尖上。5、下面是有关人士对中国古典名著的评价,请在横线上填书名。(1)“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_(2)“文不甚深,字不甚俗。”_6、现在市场上刮起了称“王”称“霸”风,方便面有“面霸”,火腿肠有“王中王”

22、,有人赞成,这是一种促销手段;有人反对,这是一种“虚假”宣传。请你写出对此“赞成”或“反对”的理由。(不超过100字)7、有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昆虫,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请写出这个人是谁,并简要的介绍一下这部著作的内容。(字数在50字左右)8、请你写出和马有关的成语。(不少于5个)永恒的骄傲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

23、,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1.怎样理解标题“永恒的骄傲”的含义?(2分)2.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最后部分.请指出它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3.这一段文字采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4.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作者却没有把重点放在他的生平和巨大贡献上,而是以情感动人,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请选择理解错误的一项(3分)A.作者认为,写科学家应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突出他们的人格魅力,所以往往淡化了细节

24、。B.作者认为,关于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很多人已经了解了,所以不写也罢。C.作者不仅要通过这篇文章来歌颂邓稼先,同时也想流露出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D.作者与邓稼先虽有50年的友谊,但毕竟分隔太久,对他的具体工作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不宜铺开来写。5.怎样理解结尾一句话的含义?(3分)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

25、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

26、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1.你觉得这段文字使用得好的词语有哪些?好在哪里?它们表现了少年们什么特点?(4分)2.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调动你的感官,去想象一下豆麦和水草的清香味道,月色朦胧在水中,山似兽脊的样子。同时,体会这样写的妙处。(4分)3.社戏中的情节有你熟悉并经历过的吗?文章中的人物有你欣赏的吗?试说明理由。(6分)四、语言实践活动。1、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依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滴

27、水可以穿石,是告诉我们做事应该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_。3、 你在课内外阅读中一定积累了不少名言、格言、警句。请就以下方面写出一条名言、格言或警句。勤奋:_。谦虚:_。惜是:_。读书:_。友情:_。理想:_失败:_。成功:_。自信:_。 雄心壮志:_。4、仿照例句,以“爱”为话题,另造一个句子。例句:美,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仿句:爱_。例句:人生是一支歌,悠扬的旋律谱写出你春天的耕耘和秋天的收获。仿写:_。例句;事业说:人生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仿句:奋斗说:_。勤劳说:_。困难说:_。挫折说:_。例句:语文

28、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句:_。4、 你是十四五岁的中学生,如果向不同年龄段的人问去公园的路,该怎样问? 问小学生:_。 问三四十岁的中年人:_。 问六七十岁的老人:_。5、请你为学校草坪里的警示牌拟写一条标语,提醒同学们爱护草坪。(不得用“爱护”“禁止”等类的词语。_。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要点。(不超过40个字)在滇西北,怒江、金沙江、澜沧江蜿蜒而去,形成雄伟壮丽的三江并流的世界奇观。三江上游梅里雪山一带,覆盖着大片原始森林。层层叠叠、密不透风的植被,使调节长江水量,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保障。_。7、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这句名言不仅说明

29、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_。8、为下面的文字补写几句话,使之与前文自然衔接。读书可以使人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充实精神世界。相反,_。9、 李大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小李,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 你听出刘阿姨的言外之意是:_。 如果你是李大华,应该这样回答刘阿姨:_。10、 修改下列的病句。 学海无涯,然而必须以苦作舟,只有这样,才会到达光明的彼岸。 全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班委制定的本学期班级活动计划。 她是一个年纪很轻的聪明美丽的少女。 推进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 我们将来希望能成为建

30、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生平。 这不仅是丢了一双鞋,而是丢掉了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 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才做好这道题。五、成语填空。人迹( )至 人声( )沸 来势( )( ) 出人( )地 ( )雀无声 ( )囵吞枣虚张声( ) 不( )下问 锋芒( )露 家( )户晓 鞠躬尽( ) ( )心沥血( )而不舍 潜心( )注 一反( )往 杂乱无( ) 叹为( )止 大( )大悟( )差不齐 变化多( ) 低回( )转 ( )息相关 叱( )风云 极态尽( )冻饿之( ) 不可思( ) 齐心( )力 梦( )以求 孤立无( ) 毛骨( )然坚持不

31、( ) 疲惫不( ) 进( )维谷 略胜一( ) 眼花( )乱 秩序( )然义愤填( ) 全神( )注 尽态极( ) 人声( )沸 妇( )皆知 鞠躬尽( )马革( )尸 ( )芒毕露 一拍( )合 郑重其( ) 冻饿之( ) ( )以自慰六、文学常识填空。(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作者_。(2)安徒生是_文学家,除丑小鸭外,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3)_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在他著的诗作中你所喜欢的有_、_等。(4)伤仲永选自_,作者_。(5)最后一课的作者是_,_国作家。(6)木兰诗选自_,这是_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7)观舞记的作者是_代表作有_。竹影的作者丰子恺是现代_家,_家

32、。(8)伟大的悲剧的作者是_,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_和小说创作方面。(9)荒岛余生的作者是_,著有长篇小说_。(10)狼选自_,作者是_。(11)马的作者是_,_国博物学家、作家。七、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1)姹紫焉红( ) (2)无精打彩( ) (3)粘轻怕重( ) (4)声色俱励( )(5)永往直前( ) (6)挑拔离间( ) (7)安然无样( ) (8)郑重其是( )(9)义愤填膺( ) (10)人迹罕致( ) (11)鞠躬尽粹( ) (12)语无论次(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一捶起来就 , ,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

33、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1.给加点字注音。2.把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正确顺序是 。A忘情了 B没命了 C发狠了3.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4.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安塞腰鼓的特点 、 、 。5.找出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评价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一、 解释加点的字词。(31分)世隶耕( ) 见往事耳( ) 赏赐百千强(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固众人( ) 弛担持刀( ) 会宾客大宴 ( ) 传一乡秀才观之( )问其故( )

34、 盖以诱敌( ) 顾野有麦场(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方欲行( ) 缀行甚远( ) 曳屋许许声(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 屠暴起( ) 但当涉猎( ) 孔子不能决( ) 及日中则如盘盂( ) 意暇甚( ) 狼亦黠矣( ) 宾客意少舒( ) 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东游( ) 策勋十二卷( ) 及鲁肃过寻阳(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 两狼之并驱如故 ( )( ) 二、通假字。(7分)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通 对镜贴花黄 通 出门看火伴 通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通 满坐寂然 通 孰为汝多知乎? 通 止有剩骨 通 三、古今异义词(16分)双兔傍地走 古: 今 稍稍宾客其父 古: 今:

35、 见往事耳 古: 今 虽人有百手 古: 今: 日始出去人近 古: 今: 日中如探汤 古: 今: 两股战战 古: 今: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 今 四、词类活用。(10分)父异焉( ) 邑人奇之( ) 稍稍宾客其父 ( ) 父利其然也( ) 愿为市鞍马( ) 不能名其一处也( )恐前后受其敌( ) 其一犬坐于前( ) 一狼洞其中 (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 五、一词多义。(18分)愿为市鞍马( ) 昨夜见军帖 ( ) 出郭相扶将( ) 愿驰千里足 ( ) 对镜帖花黄( ) 将军百战死 ( )木兰当户织( ) 妇扶儿乳( ) 手有百指 ( ) 但当涉猎( ) 儿含乳啼( ) 不能指其一端也 (

36、)以为妙绝(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投以骨( )众响毕绝(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 六、重点句子翻译。(18分)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欲先走。_ _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 _3、孰为汝多知乎? _ _ _4、两狼之并驱如故。_ _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答案一、解释加点的字词。(31分)隶:属于 见:了解 强:有余 文理:文采和道理 固:本来 弛:放下会:适逢,正赶上 一:全 故:原因 盖:连词,表原因 顾:回头看辞:推辞 方:正 缀:紧跟 曳:拉

37、是:这 就:完成 暴:突然 但:只是 决;判断 及:等到 意:神情 黠:狡猾少:稍微 孰:谁,哪一个 东:向东 策:记 过:到 治经:研究经典(经书) 并:一起 故:原来 二、通假字。(7分)扳 通 攀 帖 通 贴 火 通 伙 邪 通 耶 坐 通 座 知 通 智 止 通 只三、古今异义词(16分)走 古义: 跑 今义:行走 稍稍 古义:渐渐 今义: 稍微 往事古:历史 今:过去的事情 虽 古: 即使 今: 虽然 去 古: 距离 今: 到去 汤 古: 热水 今: 食物煮后的汁水 股 古: 大腿 今:屁股 中间古:里面夹杂 今:里面 四、词类活用。(10分)父异焉(对感到惊异 ) 邑人奇之(以为奇

38、 ) 稍稍宾客其父 (以宾客之礼相待) 父利其然也( 以为利) 愿为市鞍马(买 )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 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那样 ) 一狼洞其中 (打洞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钻洞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文言文版)作者:佚名时间:2009-11-24 11:09:03来源:yuyan0308 转发人气: 216 吾有隐形双翅,倚之重之,则似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问翅为何?唯豁达、平和之心态耳。世殊事异,观古今之成大事者,究其共因,乃心态心境也,心静则足以映世,不变而处之,心躁则自迷,身顾尚不得暇耳。因吾心境,可临难不畏。孝祥遇阻,曰:“波神留看斜阳”;子瞻遭贬,愿

39、“日啖荔枝三百颗”;稼轩近老,问“廉颇老矣,尝能饭否?”人生歧险,屡有起伏,时似飘萍,时若浮叶,时类流莺。吾以豁达心胸,笑看风云换;吾以平和心境,静处世事难。虽为女子,不让须眉,坎坷时有,畏之何用?不若昂然遇之,积极为之,耐心对之,其为坎也,终可解矣!君子坦荡荡,何畏之有?因吾心境,可临危不慌。危者,重大之事也,临大事而不慌者,乃大将之才。昔相如之说秦王,孔明之辅玄德,云长之疗毒刮骨,无不为大事而危也,相如机敏,孔明沉着,云长坚毅,皆可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者,何也?相如大度也,孔明淡泊也,云长豪放也。大事之使人慌也,由其重,若有豁达之胸襟,淡然其后果,独为其眼前事,则不惧矣,若加之以宁静之心境

40、,则识世明而有对策也,不惧亦有良策,何慌之有?因吾心境,可临功而不满。老子云:“圣人生而不有,功成而弗居,为而不作。”况有古人达者,隐士无数,皆淡泊名利富贵,愿“心远地自偏”“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亦或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为乐事,故虽有功而淡处,虽有利而隐退,此以静处清贫,傲视功名富贵,乐得心间一方山水宁,如此则可长久,故虽有功,而何满乎?临难不畏,临危不慌,临功不满,此三者实人生之必备也。人生而有难,需临难不慌,处难时则必有危,故需临危不慌,待功业大成,则需谦退避满,有此三者,何愁功业不成?吾有隐形双翅,携吾以至远,引吾以至高,有此豁达、平和双翅,倚之重之,岂愁人生之多艰乎?岂愁临危而慌乱乎?岂畏之文种之诛于越王乎?携吾远翔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文言文版)作者:佚名时间:2009-11-24 11:09:03来源:yuyan0308 转发人气: 216 吾有隐形双翅,倚之重之,则似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问翅为何?唯豁达、平和之心态耳。世殊事异,观古今之成大事者,究其共因,乃心态心境也,心静则足以映世,不变而处之,心躁则自迷,身顾尚不得暇耳。因吾心境,可临难不畏。孝祥遇阻,曰:“波神留看斜阳”;子瞻遭贬,愿“日啖荔枝三百颗”;稼轩近老,问“廉颇老矣,尝能饭否?”人生歧险,屡有起伏,时似飘萍,时若浮叶,时类流莺。吾以豁达心胸,笑看风云换;吾以平和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