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做重要而不紧迫的事

上传人:t****d 文档编号:15914061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善做重要而不紧迫的事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善做重要而不紧迫的事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善做重要而不紧迫的事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善做重要而不紧迫的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善做重要而不紧迫的事(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善做重要而不紧迫的事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根据事情本身的轻重缓急,分出既重要又紧迫、重要而不紧迫、不重要但紧迫几种类型来,并采取不同的对策。这原本不错,但实际情况是,有很多重要而不紧迫的事,往往因为时间要求不太急,便一拖再拖,始终没时间去干,甚至越拖越糟,以致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比如学习。这事太重要了,不过却并非一定要在某天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今天工作忙就可以放在明天。结果在一些人那里,因为可以放一放,就一直明日复明日下去。畅销书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认为,达到事业的至高境界,需要经历至少1万小时的刻苦学习,也就是连续年,每天小时,任何人都不例外。学界流行的“知识折旧律”显示,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

2、全部知识就会折旧0%。人才学中的“蓄电池理论表明,一块高能电池的蓄电量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地进行周期性充电,才能可持续地释放能量。身处信息时代,要想不落伍、不掉队,就要做学习的“快手”,在变革速度上先人一步.只要学起来,学习永远不晚。 又比如规划.没有规划,就如同盲目行驶的船只,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规划设计原本是干事创业的龙头,应当在第一时间完成。但有时因为当初误了,规划失去第一时间约束,也便成为可以放一放的重要事.许多人惧于规划需要“而今迈步从头越”,怕动作太大、伤筋动骨,结果越拖越被动,再行规划起来已是尾大不掉了。一些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使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就源于当初没搞好规划,意识到规

3、划重要却没能及时纠正,到了非重新规划不可的地步时,其劳民伤财之严重不禁令人慨叹“早干什么去了”!发展规划如此,人生规划亦然。一些人梦想和计划受挫,往往是由两个小问题导致的:早上起不来床,晚上下不了线.不抓紧、抓不紧、不紧抓,规划搁浅,梦想落空。 再比如健康。“不少人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腿脚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没有人不知道健康的重要,有些人却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把适度运动和合理饮食这两位“良医”拒之门外。还有些人任由心浮气躁、攀比嫉妒等“毒素在体内潜滋暗长,却迟迟不愿让感恩、宽容的阳光洒满心田。身体保健需趁早,心灵营养更需及时,拖延不得。还比如行善,只要利他,凡事皆

4、善,不必等到发达时;比如尽孝,孝不能等,否则徒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比如人才培养,等到人才断层断档、青黄不接时再去培养,事业早被耽误;比如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怕是不那么灵光 时刻保持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那些“重要而不紧迫的事,才不会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窘境。“能者多劳”与“劳者多能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也常听到“能者多劳”这句”由于能办事、会干事,工作质量好、效率高,领导用起来顺手,同事也经常找他帮忙,这样一来,“能者”自然就比一般人要“多劳”些。这里不妨深究一步:“能者”的能力水平从何而来?很大程度上就

5、来自于这平时的“多劳”,是以“劳者”也会“多能。 有的人因为自己比别人多干了一点,少歇了一会,就感觉吃了多大的亏,牢骚满腹,啧有烦言:“这种事为什么总让我去干?好活怎么总就轮不到我?”有的人因为自己少干了一点,多偷了一回懒,就以为占了多大的便宜,沾沾自喜,轻松惬意,久而久之因缺乏行动力而“不堪重用.凡此种种,皆在于不懂得“劳者多能”的真义. 劳动是人类最好的启蒙老师之一,人们所掌握的很多知识都源于劳动.论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春秋时期,有位官员问孔子的学生子贡:“圣人孔夫子为什么这么渊博,样样都会?”子贡回答:“那当然,老师是天生的圣人。这段对话传到孔子那里后,他纠正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6、。意思是说我小时候出身贫贱,什么事情都做过,什么苦都吃过,所以懂得了世间的人情事理。印度哲学家JC库马拉帕曾说:“劳动之于提高才能的关系,就像食物之于人体的关系。”“劳”与“不劳”,“多劳”和“少劳,是决定一个人能力强弱和作为大小的关键因素。在“劳这个问题上的小小差异往往造成个人成长进步的巨大差别:闲者多庸,劳者多能. 实践是提高能力素质的课堂和沃土,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躬身实践、只有经常“多劳”,我们才能比别人多出学习锻炼的时间,多出经受考验的机会,多出展示才干的舞台这也是对多干活、多出力、多流汗的潜在回报。经历造就能力,一切成大功、立大业、做大事的“能者无不是从“劳心和“劳

7、力”的艰苦中磨练出来、超越出来的。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然后“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要想成为“能者,就必须经历“多劳”的辛勤与付出。“多劳”是实现“多能”的必要条件。越多做,越能做。 有时候,“劳者”也未必“多能”,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劳者”的心态不平、学力不强。有些人对一些繁重工作事务,第一反应是推脱逃避,习惯性地拈轻怕重,即使承担了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干起活来态度很消极、不高兴,畏难情绪相伴始终。抱持这样的心态,再好的锻炼、成功机遇都会滑过.有些人担起了繁难工作,却是“有手无心,循规蹈矩,只求完成任务,不去想有没有更巧妙的解决办法和途径,能不能优化

8、程序整合环节,怎样才能出新出彩。干事不开动脑筋,不爱钻研琢磨,能力不会不请自来。 不甘于平庸无能,就只有甘于“多劳,乐于“多劳”。冀望于不断增长才能、成长进步,就应当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没有责任担当不是小问题看干部,要看敢不敢负责、有没有担当.“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领导干部精神状态、工作姿态提出新要求,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责任意识,对工作尽心尽责 这是时代的使命:战略机遇期、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工作好做又难做,只有高度负责、敢于担当,主动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才能大有作为;这也是现实的要求:利益多元、诉求多样,解难题、破制约,需要

9、更加奋发进取,而却有一些干部精神不振、心态失衡,弱化了责任、消解了担当。 作为带头人、领路者,领导干部的责任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一个地方的发展、一方。责任与机遇成正比,“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如果有责缺少担当,在位不在状态,就会错失机遇、耽误进程,干不出成绩,打不开局面。 责任担当缺失的主要表现,或是不敢负责,没有担当的能力:缺少对现实情况的了解,缺乏对复杂局面的判断,看不清趋势,做不出决断。或是不愿负责,没有担当的勇气:“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更有甚者,自己不负责任,还对敢于担责的干部风言风语、说三道四,腐蚀正气、助推歪风。责任不是空洞的

10、、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一言一行,一岗一位,都能见责任、见担当。是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多做建树性工作,还是畏惧风险,墨守成规,只做门市性工作?是创先争优、争创一流,还是甘于平庸、甘居中游?是打基础、谋长远,久久为功,还是搭“花架子”、搞“政绩秀”,一时风光?是直面矛盾、正视困难,积极解决问题,还是绕道走、躲风头,消极掩饰问题?是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敢于上阵,靠前指挥,还是推脱躲闪,打退堂鼓?是极端认真、严细深实,一抓到底,还是漫不经心、粗枝大叶,抓抓停停?是敷衍塞责、一味迁就,扬汤止沸一时应付,还是举一反三、建章立制,釜底抽薪完善机制?是严格要求,加强管理,还是放任放松,捂着哄着?责任和担当

11、,就体现在对这些“选择题的解答中。 不敢负责,没有担当,软、怕、躲、退,说到底恐怕还是因为个人得失之心太重,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多思转多私。忧的不是不辱使命,而是个人名利;虑的不是事业进展,而是*。确实,领导干部有岗位责任的要求,也有自我发展的诉求,所以尤其要认识到二者的辩证统一.有责任、敢担当,才能干好工作、做出成绩,也才能得到尊重、有所发展。否则,就容易因个人得失放松岗位责任,让组织失望、让群众寒心. 上面怎么看,下面怎么干。激发干部的责任感,也需要回答好“怎么看的问题。不能让“太平官、“混事官无压力,更不能让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干部吃了亏。要负责,难免会触及利益得罪人,也容易招致一些“意

12、见”和“反映”.对此,组织上也当以高度负责和担当精神看待和评价能勤绩的标准,建立科学、完善、可操作的考核标准,着重看变化、看发展,看实绩、看作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民意和群众口碑。从而保护负责任、敢担当的干部,让他们更加锐意进取。 没有责任担当,不是小问题。敢负责,方能放开手脚,奋发有为;有担当,方能挑起重担,大有作为。这是干部领导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公正办事?公道用人选人用人是领导干部职责所在,也是一件难事。面对大批优秀干部,往往难分伯仲,难作取舍干部求进的渴望和有限的职务岗位,构成一个矛盾:怎样选也难免遗疏,怎样用也未必周全。其实,化难为易的最上法门,就是出

13、以公心:公正办事、公道用人。 治事理政,贵在一个公字,难在一个正字.子曰“政者正也”。这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心正则公,公则不为私利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有公心在,则权色难侵。其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从,就会同事失和、上下反目、事业委顿,就会打击信心、摧折信帀部中滋生不信任情绪,助长投机心理。选任干部当然不会人人满意,也不必追求人人满意,但至少应该做到,法有所本,行有所依,当事人面对结果无诚信之虞。在与干部接触中,感到多数人虽然在乎选任结果,但更在乎竞聘过程是否公正;虽然重视选任条件,但更关注各项规定是不是得到切实的执行。如果确认所有选任环节都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绝大多数

14、干部对选任结果还是首肯的。 公开公平公正应体现为制度安排,但领导干部是否出以公心,仍是关键所在。任何人看问题都有局限性,一人所见以为是,未必即是;一人所见以为非,未必真非,故当求公是公非。有公心,就应拒绝制度之外的“例外”至少,这个“例外应被多数人所认可,并有据可依。有公心,就不怕把所有应披露的信息高度透明地呈现给大家,绝不藏着掖着.对所有询问,给出合乎实际、合情合理的解释。有公心,就应该不折不扣地依规章、依程序办事,不以个人好恶改变规则,增减程序。是否出以公心,检验的标准不是表态,而是对规章制度的敬畏和坚守. 选拔干部的“潜规则令人愤慨.领导干部不仅应做到不加入“潜规则”游戏,还应该亮出自己

15、的立场.对那些探头探脑跑官要官的,对那些拉关系、套近乎、编织小圈子的,对那些卖弄小聪明踩着别人往上爬的,对那些心怀叵测买官卖官的,要坚决顶回去。如果对这些不轨之举、不端之行宽容,那实际上就是对公正和公平的亵渎,是对老实人的轻慢,是对实干者的漠视。公平不是曲从众意,公平也不是无原则迁就平衡,“和事佬”其实和不了事。“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谁都不得罪,结果往往是心劳日拙, 再好的制度也可能有疏漏,公平也总是相对的,这不言而喻。倒是应该经常想一想,每个干部既可以是选任别人的人,也可以是被选任的人。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地对待别人,也必然会公平地受到对待前者是有形的表决主张,后者则是一种无形的

16、公议。公议是更大的裁判,因为“人在做,天在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没有看不到的地方,没有看不懂的事理,所以公正办事、公道用人,对人对己都有好处。对人是选贤任能,成就事业;对己是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缠,多了几分说话的硬气.总之,人前人后,唯公是举,才能对得起同志,经得起检验,当得起重托,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这样的领导不矜自威,不“秀”自高接受监督不仅是一种胸襟面对监督,有的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甚至主动创造条件,有的则选择了躲避、拒绝。于是,有人说,前者体现境界,后者缺乏胸襟。这样评价干部,不能说不对,但还没有说到事情的本质。 接受监督,是一种胸襟气度,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更是一种必备的

17、政治修养.应当承认,人们一般都比较喜欢恭维之语,反感逆耳之言。这是人之常情,超越它需要个人的道德修养,使胸怀变得宽广,使境界得以提升.但领导干部不是在为自己干事,受权于民,所为者公,不可自比于一般人,应把一般的道德修养,上升为必须的政治修养.不少领导干部,想干事时爱听正面的设想,不爱听负面的告诫;干事之中愿听激励、鼓劲的分析,不愿听直率的批评;干成事后想听肯定、褒扬的评价,不想听不同的说法。但忠言逆耳,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好话坏话都应乐于听、善于听,做到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听批评就跳,老虎屁股摸不得,首先就是政治修养不够的体现。 领导干部是治国理政的关键力量,接受监督则是领导干部重要

18、的执政素质。有权力的地方必须有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权力运行中的一条基本规律从毛主席当年那句“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到一些国家谋求“把权力关进笼子”,都是对这一规律的科学认知。从根本上来说,监督特别是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是对权力运行的提醒和督促,促使领导干部重新审视决策和举措,去及时修正错误。躲避、拒绝监督,也就失去了一种宝贵的校正机制,失去了一道安全的屏障.领导干部不具备接受监督的执政素质,就容易出现腐败和失误,最终都会动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政的民心基础.接受监督体现的是一种政治文明,因而也是领导干部基本的文明素养群众监督权的彰显,舆论监督的勃兴,是政治现代化

19、的一大标志,也是善政和善治的重要保障.监督不是源自不信任,也不是和谁过不去,而是政治走向文明的内在需要.随着时代的深刻变革,监督日益走向常态化、全天候。领导干部只有顺应这种大势,习惯在各方监督之下谨慎干事,方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领导干部也只有自觉接受监督,勇于创造有利于监督的社会环境,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监督机制,使每一项决策、制度和措施都能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反映民意,方能担当大任,也才能赢得公众的支持与拥护。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接受监督作为政治修养、执政素质和文明素养来培育,这也是领导干部应当上好的一课。群众检验政治生命线人们常常有这样一种印象:优秀干部各有各的优点,而心系群众往往

20、是“共性”;“问题干部各有各的问题,而脱离群众常常是“通病”。“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如何对待群众、服务群众,是检验干部的一杆标尺,也是为政用权的一条醒目分野线. 权为民所赋,亦当为民所用。领导干部无论身处何时何地、身居何职何位,“官只是为民服务的岗位,“权”只是为民服务的工具。为群众用好权办好事,离不开群众立场这个支点。 一心为公,则立身正;一心为民,则事业兴.是不是选择并站稳了群众立场,不仅折射出干部的政治品质,更关乎干事创业的兴衰成败。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从焦裕禄到孔繁森再到沈浩

21、,无不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因而成就了一番造福群众的事业,赢得了流传久远的政声与口碑. 反观一些干部,要么长期不下基层不接地气,与群众越来越疏远隔离;要么对群众呼声听而不闻,对百姓疾苦视而不见;要么把主观意愿强加到百姓身上,“惠民举措”、“民心工程”等名不副实,招致怨声一片。凡此种种,归结到一点,就是没有站在群众立场看问题、办事情,甚至站到了群众的对立面,利用手中权力牟取私利. 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领导干部能不能站稳群众立场,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利益多元,是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说话办事,还是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关乎执政的正确方向。现实复杂,是按

22、照主观臆断、一时冲动“拍脑袋”,还是实事求是,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听取民意的基础上作出决断,关乎决策的科学合理;加快发展,是不顾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硬来蛮干,还是在尊重群众意愿、协调利益关系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 “凡属正确的领导,必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执政者的必由之路,也是领导艺术的体现.领导干部应民所呼,察民所虑,解民所忧,这些“常识”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又很不简单。对领导者来说,应做好“小学生”,应开好“诸葛会,应谱好“合奏曲,应谋好“万民福”面对这些更高要求、更大挑战,干部既要带着感情做事,也要迸发智慧成事;既要有决心,更要有办法。如何在群众立场上站得稳当、做

23、得扎实,检验着干部的执政能力.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Z嬀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才会常思常得,常干常新,永葆先进性与活力,这帀部不可稍忘、不能懈怠的政治生命线。激情是一种可贵的状态举重赛场,运动员大喝一声,举起杠铃.这声大喝,有用吗?当然。正是它激发对成功的自信、对胜利的渴望,点燃了让运动员超常发挥的激情。这样的激情,并非不可捉摸,而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外部展示、精神情感的客观呈现. 赛场之于运动员,正如工作岗位之于领导干部,虽然不需“大喝一声”,但同样需要充满激情。这综合了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24、对事业的饱满热情,是面对社会、面对群众时的责任感,面对时代、面对历史时的使命感,体现为蓬勃向上的朝气、攻坚克难的勇气、昂扬奋进的锐气毛泽东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邓小平说,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新路好路这“劲、这“气”、这“精神,就是领导干部的激情. 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实践证明,激情能激发出一个人自身的智慧和潜能,产生巨大的内在动力。从焦裕禄到任长霞,从孔繁森到王瑛,这些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楷模们,哪一个没有激情的支撑?对于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看干部看什么?精神、激情是必然的选项。 工作从来就不是冷冰冰的.每一个数字之后,

25、都可能有着万家忧乐、民生冷暖;每一项决策之后,都预示着灿烂未来、宏伟蓝图.我们需要“理性的政治”,也需要“感性的政治”.在工作中,冷静的分析、科学的决策固然重要,但只有融入情感的力量、保持激情的状态,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温度与厚重,才能激荡起让人夜不能寐的梦想与抱负。可以说,激情不仅是一种可贵的状态,更是一种可叹可赞的政治家风范、理想者胸怀. 我们正处于负重爬坡的发展关键期,中,矛盾困难在所难免.抑扬顿挫,波峰波谷,是常态;有压力,有畏惧,也是常情。这尤其需要以激情打破暮气、振奋精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同时,这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共创伟业是多么振奋的任务,书写历史又是多

26、么巨大的荣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此时不迸射激情,更待何时! 当然,领导干部的激情,不是声嘶力竭,更不能转瞬即逝,而需要理性、持久地释放.在现实中,总能看到一些人把激情与冲动混为一谈,“拍脑袋决策造成工作失误,盲目的政绩追求损害群众利益。在现实中,也能看到一些人在重大任务、重要工作中充满干劲,在日常工作、普通岗位上却得过且过;初上任时雄心勃勃,干上几年后就懈怠萎靡。这些,都是虚假的激情,充其量只是情绪化的表现。如果激情是一种可贵的状态,那么理性、持久的“深沉激情”,更是一种高远的境界。 工作,不仅仅是“为稻粱谋。如果为工作而工作,人与机器有什么差别?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持激情的状态,是工作

27、岗位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发现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需求。以激情去工作,工作也必将回报以更为快乐、更为充实、也更有意义的人生.谨防“曲低和寡自古以来,阳春白雪,和者寥寥。但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眼界宽了,见识多了,境界升了,品位越来越高了,反倒出现了“曲高和众”现象。君不见,不少大师、名家、教授的讲座颇受追捧,很多讲的是人文经典;剧院里人头攒动,舞台上呈现的是国粹、芭蕾、歌剧等 这里的“曲”,主要指的知识、能力、声望、道德、修养等.学识过人,人向往之;德高望重,个个仰慕;艺术绝伦,众人称赞。反之,格调不高,品质低俗,最终难免人渐远离,形单影只。 这也符合传播规律和人们的精神需求。当

28、今社会,海量信息,频繁交流,多元选择,但越是这样,人们求真、求善、求美的心灵诉求越是强烈。那些像快餐像流星一样的东西并不能带来精神上的真正满足和愉悦,人们往往渴求的是一些能揭示事物本质、给人以启迪的东西。而这,正是文化消费的稀缺品,也是人们心向往之而难以攀登的精神高地。 唱高调不好,唱低调也不妥高于人,才能教育人;先于人,才能引导人;率于人,才能感召人。现在的人们,有自己的思想、独立的判断甚至是挑剔的眼光,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发现,没有带点创意的思想,是不能让人佩服、叹服,乃至折服的。 而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有人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下面一片死气沉沉、百无聊赖,主要原因

29、是讲话者只会“炒冷饭,内容众所周知、了无新意.有的人自身作风不怎么样,却动辄要求别人如何如何,到头来虽三令五申却只能放了空炮,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有的人喜欢用老套路、老办法、老经验示人、训人、管人,其结果只能让人厌恶,产生抵触和隔阂。事实上,曲低不仅和寡,还影响一个团队战斗力的正常发挥。对一个单位的领导者来说,曲高者,“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而“曲”一低,就很难服众,力量难以凝聚,人心就会涣散,发展就会受限.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置身信息社会最前沿,人们的学历普遍提高,文化修养日渐深厚,素质日益提升,虽然一些缺失道德之行、违背科学之为、格调低下之事,在一

30、定程度上还会存在,甚至可能泛滥猖獗。但从总体上看,人们奋发向上、臻于至善已经成为不可遏抑的主流,曲低者只会越来越和寡,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因此,作为一名现代人尤其是领导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为、层次和境界,做一个“曲”高之人,防止曲低和寡。要做到这些,别无他法,唯有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勤于思考。通过学习,认识新事物,掌握新本领,丰富自己“曲”的内容;通过实践,反复检验自己的“曲”能否过得硬,是否有感召力;通过思考,把学习和实践所得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升华“曲”的意境。只有这样,才会成为一个引导众人前进、引领时代发展的人。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境界,是一个人在精神方面的高度,反映着生命的品质和价

31、值.当今社会五光十色,思想多元,一些人或唯物质利益马首是瞻,或把实用主义奉为圭臬,或以及时行乐为人生指南,在他们眼里,“境界”要么百无一用,要么遥不可及. 然而,无视也好,逃避也罢,“境界始终是我们人生中难以绕过去的问题。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境界,而境界往往像一只无形的手,影响了甚至左右了人生的结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说的就是境界的力量。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学者张世英先生把人的生活境界分为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境界不同,领略的人生风光、享受的精神愉悦是有差异的。要想获得有意义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精彩,就要不断提

32、升境界。 超越自我提升境界。现代社会色彩斑斓,最易撩拨的就是人的心理.看到他人暴富,艳羡不已;看到别人出名,心生嫉妒;看到身边人当官,心理失衡。诸如此类,彰显的是一种低境界。提升境界,必须走出自我、超越自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找对了参照点,就可以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正反、得失、成败,清醒地把持住自己;找对了支撑点,就能理性地对待人生的荣辱、进退、取舍,在进取中成就和完善自己。 专注事业提升境界。“功贵其久,业贵其专。”人生境界的提升,最需要的是专注。专注于学习,才能学有所得;执着于事业,才会业有所成。一些人之所以行为庸俗、层次不高,主要是因为心态浮躁、缺少静心、不够专注.“才须学也,学须静也

33、,汉代学者董仲舒著书立说,“三年不窥园”,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终成一代鸿儒.在人生道路上,专注给人激情、给人定力,让普通走向伟大,让平凡成就卓越。 升华心态提升境界。有这样一则故事:三个工人在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忙什么,第一个说:“我在砌墙”,第二个说:“我在建一幢大楼”,第三个回答:“我在建一座城市。多年以后,第一个工人仍是工人,第二个工人成为工程师,第三个工人成为城市管理者.同一种工作,因为从事者的心态不同,结果迥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仅是一种自然规律,也是由良好心态、较高境界决定的。 严格自律提升境界。现代社会,诱惑增多,潜规则盛行,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保持操守和原则实属不易.

34、一个人走上歧途,很大程度上由于自律不够“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自律,贵在一个“慎”字.慎独,每日三省吾身,真正摒弃不健康思想和杂念,做一个纯粹的人。慎始,把好“第一次”关口,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慎终,做到精神支柱不倒,防止晚节不保。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无境界则流于低俗。“人禀有了境界,才能获得精神上的真自由、解放,才能使自身摆脱世俗的束缚,进入永恒和无限的意义体味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追求和修炼境界的过程,也是生命不断自我完善和自由发展的过程.培养“笑”的能力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若遇不如意、不顺心,则懊恼、沮丧

35、、失望,那人生将多么灰暗沉重!因此,哭不如笑.笑对人生,方是正道。 遇到不如意的事儿,还要笑,还能笑,体现从容的气度,折射快乐的心态,反映广阔的胸襟.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 笑对挫折、笑对人生,应有“三不”. 一为,愿望不“理想化. 人生在世愀望,有愿望才有动力.但愿望不可太理想化,可望不可即,纵然完美,也是镜花水月,徒增烦恼而已。譬如,上学,须名校;工作,须名城;仕途,须直升。即便是个人生活,也要样样称心、事事如意:要房,有房;要车,有车;妻子,娇人;儿子,骄子 世界上的一切好事,不能都集中于一人身上。似牡丹花朵大,就不可能再如枣花果实多。鱼与熊掌总是难以兼得。在人生的旅途中,要想一帆

36、风顺,一路绿灯,非不愿也,实不能也。平原加丘壑才是大地,优点加缺点才是人生。明乎此,遇到不如意事才能坦然面对,粲然一笑. 二为,行为不“鸵鸟化. 人生路上有不测,前进途中有竞争,这都很正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不必学鸵鸟,把头埋到草里、沙中。不直面坎坷,不正视困难,“眼不见,心不烦”,这样的笑,不是开心快乐,而是自欺欺人。人生总有起伏,有上坡就有下坡,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了,有经验自然值得庆贺、快乐;失败了,有教训同样应该欣喜、开心。毕竟,失败是成功之母,教基。甚至可以说,在很多时候,失败更激人奋进,教训更令人长进.生活的实践启示我们,教训是金,成绩是银,不能重银不重金。 三为,节奏不“随意化”。

37、生活要前进,前进有节奏。节奏的科学,正在这“哈哈哈”的笑声之中.据研究,每一声“哈”大约持续1/15秒,每1/5秒重复一次.这种节奏,让笑真正成为快乐之笑。反之,打乱节奏,失去韵律,笑声更快或更慢,就变味、走样,成了奸笑、冷笑,甚至喘气、呻吟。 生活亦如此:过了,易变味;久了,易生涩,只有富于节奏,适时适度,才能让人产生快乐感、满足感。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干法,那种始终把弦绷得很紧的唱法,都不是笑对人生的常态。 这“三不”,实质上是对不合实际、不合社会、不合生命的惰性、刻板、造作等不和谐现象的纠正.“三不”,让笑不仅是积极的情感反应,更成为健康的实践活动。这种活、讲责任,重实践、重学习

38、,求积累、求上进,不仅可以打破横隔在眼睛与实际之间的帷幕,使人积极恢复灵活生命,积极适应社会环境,而且可以发现生活、很有味、很有趣,从而直觉到深层的现实和生命的绵延,保持与社会同呼,与生活共吸。切莫少了“懂干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这“四事”,由意愿到能力,由成效到品行,用以评价领导干部,还是比较全面的。 主政一方而能“四事有为,当然人人乐见。现实中,却往往难如人愿:不少所谓想干、能干者,真正去干时,不是碰捅娄子,时不时还会出些情况,给社会添乱子.究其原因,是在“四事”之外,还缺了一事-懂干事。 如果说,想干事是事业心、责任心的体现,能干事是履职必备的能力,干成事、不出事是对施政结果

39、和工作业绩的丈量,那么,懂干事就是这“四事”的基础,是将这“四事联结起来的桥梁。 懂干事,是事前懂得科学决策、事中懂得合理执行、事后懂得及时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把干事的愿望落到实处,把干事的能力用在正途,也才能保证通过脚踏实地、科学合理的工作,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否则,干事的愿望可能落空,干事的才能可能“跑偏”,更可能让一些干部陷入浮躁、蛮干的泥淖,到头来不仅想干的事没干成,反惹出一堆不该出的事来。 懂干事,首先要问清楚:干什么事. 执政为民是我们立党宗旨,党的干部不管是出政策、搞改革,还是上项目、抓建设,干事之前,第一重要的就是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懂干事,就是干事之前,先想想群众需要不需要,先

40、问问群众赞成不赞成。从“绿漆刷坟到“最短命小学,从“有钱修广场无钱安路灯”到“全城停电为节能,都有想干事的冲动,也都是不懂干事的败笔。 懂干事,还必须看明白:能不能干。 社会正面临“四个深刻变化”,干部干事的条件和环境,都在不断调整之中。干事之前,不仅要衡量此事要不要干,还要看此时能不能干;不仅要看欲干之事对不对,还要看将干之事条件是否具备.倘若时机并不成熟,不妨暂且忍痛割爱放一放,先创造点条件再干不迟一些地方投资几亿建人造景观、或是大干快上盲目建设,政绩冲动之外,也是缺少判断可不可干、能不能干的懂干事。 懂干事,还要想仔细:怎么干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即使是一件确实该干的好事,各方面的

41、条件业已成熟,也还需要从组织实施的战术安排上予以重视,决不能轻慢具体操作,疏于过程控制。细节决定成败,工作中,有时一个细小环节没注意、一人思想问题没解决、一种相关利益没考虑,便会导致前功尽弃,甚或满盘皆输.这里,最要紧的是,要摒弃“不重过程”的简单方法论,掌握“春风化雨”的干事本领。 当前社会条件和时代背景下,懂干事的要求,绝非无的放矢懂干事是想干事、能干事的前提,是干成事、不出事的保证,是一种本领,是一种内涵,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境界。愿我们党的各级干部,都自觉培养和修炼之。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宁静不时耳闻目睹有些人心不平、气不顺、看不惯,怨这怨那,横挑鼻子竖挑眼.或怨风气不正,流弊盛行,造成人

42、心不古;或怨社会不公,贫富不均,导致“端碗吃肉,撂碗骂娘”;或怨前途渺茫、际遇不顺,感到没有奔头;或怨提拔太慢、待遇不高,认为人生总是失意;或怨丈夫无能、妻子不贤、孩子无为等等.凡此种种,怨气十足,心情愤懑,火气很大,要么急火攻心,要么抑郁成疾,全无一点快乐与宁静. 平心而论,抱怨作为一种不满情绪的宣泄与调节,是可以理解的。人们不平则鸣、不满则怨,敢于畅所欲言,也体现了政治的清明、民主的发展。为政者或可从抱怨中洞悉民情民意,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不失为一件好事. 问题在于,倘若抱怨一旦成习成风,成为一种泛滥的负面情绪,不仅会给心灵蒙上阴影,而且也常常于事无补一味抱怨,以貌

43、似“正确的眼光挑剔事物,但更多的却是否定态度,要么以偏概全、全盘否定,要么求全责备、推倒重来.抱怨虽反映了客观问题,但靠抱怨却解决不了问题。毕竟,“要照亮他人,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他人,自己身上要有火种。” 抱怨过后,还需走出抱怨,探索继续前行的道路.如果剖开抱怨的坚硬“外壳,往往会看到现实的问题,也会看到我们自身的不足事实上,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也没有哪种生活会让每个人完全满意.很多时候,欲念无壑,人心无足,势必烦恼困扰、忧戚悲切、抱怨不绝。“不畏红尘遮望眼,月轮穿沼水无痕”,从一定程度上说,抱怨关乎心境。 宁静致远,多一点宁静是化解抱怨的一剂良药。宁静始于安详,让心灵在喧嚣中回归自然

44、;醒悟源于宽容,让心灵在沉思中洞悉世界。宁静多一点,抱怨就会少一点;宽容多一点,焦虑就会少一点.凡事比别人多想一点,多做一点,多坚持一点,多流点汗吃点苦,头脑就会更加清醒,心态就会更加平和,也就会多积累一点经验、多增长一些能力,离问题的解决也就更近一点。 “不抱怨是使人获得尊严的一种方式在名利面前保持宁静淡泊,知足常乐,面对鲜花掌声不忘形,受到冷嘲热讽不颓废,对待坎坷失意不沮丧,抱怨自会离你而去。为人做到无怨无悔,甘于平凡与寂寞,尽心承担起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这样的人生就达到了仰不愧天、俯不愧地的境界.正如梁启超所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快乐人生从完善自己开始.我

45、们不必抱怨生活的不公,生活为你关上一扇门,同时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放下抱怨,以豁达的风度直面人生,就能远离许多烦恼;以谦虚的态度注重学习,就能弥补才识不足;以宽容的胸怀对待他人,就能赢得诚信回报;以热情的双臂拥抱生活,就能拓展有限生命。 万物靠阳光生机勃勃,心灵凭修养纯净无瑕。邹韬奋说过:“一个人光溜溜地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后光溜溜地离开这个世界,彻底想起来,名利是身外之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才是人生最愉快的事”这正是为人处世的要义所在.“转念一想见境界一意干工作、诚心诚意做好事,却不被人所理解,甚至受到讥讽、嘲笑时,我也会生气、难过,甚至有过动摇.但转念一想,当

46、年雷锋做好事,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实际上,只要你做的事对社会有益,最终一定会赢得理解、赢得支持!郭明义的“转念一想令人深思. 转念一想,于做人和做事大有裨益。有时是转变,打破禁锢,茅塞顿开,拨开乌云见天日;有时是转移,旱路不通走水路,巧妙回旋,“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是转折,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辟新局. 转念一想,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理性。“转念”之中有思辨,事物多样性,利益多元化,常转念想上一想,思维有了新角度,认识有了新方面,不钻牛角尖,也不入俗流,更能激发智慧力量。毛泽东同志说过,“遇事要想一想”。改革发展问题纷繁复杂,充满挑战,“转念”之间,多想想问题,多找找规律,才会洞察实情,科学决

47、策.“转念”之中更见境界。有人念头常转,思想常新,光彩照人;有人常转念头,却常留遗憾和悔恨。“心底无私天地宽”,念头正,思想纯,才会方向对,转得好.小平同志三落三起,最后一次复出时说:“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历经磨难,转念想的还是为党和人民做好工作。 对领导干部来说,“转念一想,首先得弄清“转的方向是什么,“想”的目的是什么?一心为公,锐意改革,只会越转越清醒,越想越坚定.即便一时险阻重重,也会毅然决然,“虽千万人吾往矣”.心怀私利,畏首畏尾,只会越转越迷糊,越想越糊涂。一事

48、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就会有很多“不划算”、不平衡、不满意.念则欲壑难填,转则千回百转,“多思转多私”,要么犹豫不决,贻误发展机遇;要么走向腐化堕落,升官无望就捞钱,“政治损失“经济”补,满足私欲,污染身心。 郑培民有句名言:“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当今社会,万象芜杂,各种由头纷至沓来,有的开门见山,有的粉墨登场,有的迂回曲折。比如,创建政绩的由头能包藏急功近利,增进友谊的由头能掺和权钱交易,繁荣文化的由头能糅进低俗。由头丛生,招牌四起,须想一想它的来龙去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探究一番,弄清利害,明辨是非,不离正道。人的一生波澜起伏,扬帆起航遇着顶头风,铆劲攀升遭遇“天花板”,好心好意遭冷嘲热讽都是触发念头的由头,不判别方向、理清思路,就难以焕发精神,奋力前行 转念一想,豁然开朗.转念一想,莫失方向.怎么想,念什么,转向何处,确实应该好好想一想。这是思维方法,也是实践课题。因为,想明白了才会干得更扎实,弄清楚了才会做得更精彩.希望此文档对您有帮助- 31 - / 3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