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平昌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

上传人:wuy****ng 文档编号:15913149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3.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川省平昌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平昌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平昌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平昌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平昌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川省平昌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其余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粘连(zhn) 兴奋(xng) 风尘仆仆(p) 惦量B煞尾(sh) 恫吓(h) 怵目惊心(ch) 指摘C骁勇(xio ) 磕绊(pn ) 扪心自问(mn) 敲榨D贮存 (ch) 痉挛(jng) 踽踽独行(j) 绵亘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战国时期出现的禹贡和秦汉之际出现的管子地员,就是关于我国古代土壤的专门著作。B他是一位勤学好问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便主动攻克,经过反复思索,仍解决不了,便主

2、动向老师垂询。C去年11月16日甘肃省正宁县一幼儿园校车被撞,这一重大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全面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不欲生。D中央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与地方政府上下其手调控房价,城市房价逐步回落,但房地产价格合理回落的基础仍然不够稳固。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星光大道”栏目因为没有任何限制,广泛吸纳多种表演形式,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展示的绝活也异彩纷呈。B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是目前国际上已公布的分辨率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图,可以让人们更加真切地观察到月球的形貌。C住房保障是中央高度重视的一项民生工程

3、,是由政府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其对象主要是面向中低收入及住房困难家庭。D“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人居。”60多年来,吴良镛先生上下求索、学以致用,践行着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在谈到如何治理国家时说,“民无信不立”,表明诚信是“立政之本”。孔子又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政府有诚信,公民自然也讲诚信。 B. 论坛的开放、博客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世界进入到“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但人人都有“麦克风”,绝不等于人人都可以“乱放风”。 C. 菲律宾军舰在黄岩岛海域对中国渔船进行袭扰,中国百姓非常关心中

4、国海军将会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D. “五一”动漫节期间,被济南当地业界誉为“中国聋人美女漫画家”的郎嘉楣将携新作“洛克和威克”与观众见面,并进行现场签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红利税”该不该调整红利税征收一直是证券市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几年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取消或减免红利税的提案,“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而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关于“证监会正在和有关部门探讨资本市场税收优惠政策”的表态也让红利税调整的预期再度升温。(证券日报3月20日) 那红利税是否应该调整?笔者认为不然。首先,“红利税”实质是针对上市公司向投资个人分红派息

5、所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并不是新税种。按照个人所得税法:个人因持有中国的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需按20%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2005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规定暂减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自此,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获得的现金分红实际按10%征税。 当前,呼吁减免红利税的主要理由有:一是存在重复征税,即上市公司从税后净利润中分红,已缴纳了企业所得税,现在对这部分又征收个税,有重复征税嫌疑。二是税制不公平。与个人投资者纳税不同,机构投资者则获得免缴待遇(企业所得税免征),同样获得现金分红,却不能一视同仁,有违公平。 笔者认为不能

6、对上市公司分红再减免个人所得税,理由如下: 第一,红利所得缴纳个税,是对收入的再分配,应该加强而不是弱化。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拉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税收调节分配收入的力度不强,对部分高收入者不能进行调控。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劳动所得课以重税,而对资本市场所得课税较轻或没有课税。购买股票、基金等收入的个人所得税负较轻,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红利税并不存在重复征税情形。所谓重复征税,主要是对同一项收入征收了相同税收,比如第三产业的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就是针对同一项收入在不同环节和纳税人之间征收了同一个税种。个人红利税缴纳的个税,与之前的企业所得税是两个不同的纳税主体和征税范围

7、。如果说对个人取得的红利算重复征税,那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就算整体重复征税,因为个人所取得的每一项收入都不同程度地缴纳了流转税、财产税和行为税。第三,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就红利不同税负的问题,笔者认为大家存在认识误区。机构投资者在企业所得税法中享有减免股息、红利所得税的权利,就是因为这一部分收入始终在机构投资者企业内部流转,并没有流出生产主体,因此对机构投资者已经征收了企业所得税的红利免征企业所得税,是真正的消除重复征税。但是个人就不同,红利是退出了再生产环节,进入个人收入和消费环节,征的是个税,因此没必要在现有优惠基础上再优惠,甚至免税。另外,当前税制改革的方向是减少流通环节流转税,增加直接税比例,

8、减免“红利税”也不符合改革趋势。不过,有人提出要通过减税增加居民收入,若要达到这一目的,改革方向是降低企业流转环节税负,通过减轻企业税负让企业收入多,能向个人多分红,增加企业工人工资,而不是对有名无实的红利税减税。(节选自2012年3月中国青年报)5下列关于“红利税”的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红利税的征收是全国人民所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几年来,两会代表们也提出相关的提案,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写进了与之相关的内容。B红利税是上市公司向投资个人所得的利息、股息、红利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对此也有征税规定。C国家相关税法中明确要求对个人所得红利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但国家机关在后期也进行了调整,对

9、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获得的现金分红按10%征税。D社会上对是否减免红利税已产生了分歧,焦点之一是这样做是否存在重复征税。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笔者认为在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获得现金分红后,国家税收部门免征了机构投资者所得税,但却征收了个人投资者所得税,这的确存在着不公平征税的问题。B征收个人所得税是对收入的再分配,加强此项税收能够对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起到适当调控的作用。C鉴于机构投资者股息、红利所得收入始终在机构投资者企业内部流转,没有流出生产主体,所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机构投资者享有股息、红利所得税的减免权利。D实际上个人投资者所获的红利已退出了再生产环节,进入个人收入和消费环节

10、,所以对个人红利征收的税款还属于个税,没必要再给予优惠甚至免税了。7根据原文的意思来判断,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目前我国在个人劳动所得与个人投资资本市场所得上的征收税率有轻有重,这是造成中国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拉大的重要原因。B中国个人所得的每一项收入都不同程度地缴纳着流转税、财产税、行为税,可见。我国对个人所得已经整体重复收税了,这也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提升国家经济实力而为之。C中国国家税法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个人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法,一类是针对机构的企业所得税法,而每部税法中又都分列出若干税种。D国家税制改革是要增加直接税的比例,减少流通环节流转税,而红利税对是个人直接所得征收的税

11、款,要是对此减免是有违税制改革的趋势的。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张砺,磁州人,初仕唐为掌书记,迁翰林学士,会石敬塘起兵,唐主以砺为招讨判官,从赵德钧援张敬达于河东。及敬达败,砺入契丹。后太宗见砺刚直,有文彩,擢翰林学士。砺临事必尽言,无所避,上益重之。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上责曰:“汝何故亡?”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上顾通事高彦英曰:“朕尝戒汝善遇此人,何及使失所而亡?砺去,可再得耶?”遂杖彦英而谢砺。会同初,升翰林承旨,兼吏部尚书,从太宗伐晋。入汴,诸将萧翰、耶律郎五、麻答辈肆杀掠。砺奏曰:“今大辽始得中国,宜以中国人

12、治之,不可专用国人及左右近习。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上不听。顷之,车驾北还,至栾城崩,时砺在恒州,萧翰与麻答以兵围其第。砺方卧病,出见之,翰数之曰:“汝何故于先帝言国人不可为节度使?我以国舅之亲,有征伐功,先帝留我守汴,以为宣武军节度使,汝独以为不可,又谮我与解里好掠人财物子女。今必杀汝!”趣令锁之。砺抗声曰:“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麻答以砺大臣,不可专杀,乃救止之。是夕,砺恚愤卒。 (辽史张砺传)注释:石敬塘(892-942):后唐节度使。曾在契丹的扶持下称帝,建年号为天福,史称后晋。契丹:古代少数民族名,早居辽河一带。后耶律阿保机统一各族

13、,建契丹国,即辽国。通事:官名,以通晓华俗华语的人充任,职掌外交方面的事务。解里:人名,辽宗室,曾参与反辽太祖的诸弟之乱,后被绞杀。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可专用国人及左右近习 习:习惯B宜以中国人治之 中国:中原C趣令锁之 趣:急忙D擢翰林学士 擢:提拔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部表现张砺“刚直”的一组是:会石敬瑭进兵,唐主以砺为招讨判官。砺临事必尽言,无所避。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砺奏曰:“今大辽始得中国,宜以中国人治之,不可专用国人及左右近习。”砺抗声曰:“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是夕,

14、砺恚愤卒。A B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砺在后唐任职时,颇受后唐主的重用,曾跟随赵德钧赴河东援助张敬达,后来张敬达兵败,张砺归顺了契丹。B张砺为人刚直,知无不言,无所顾忌,辽太宗非常器重他。他曾要逃走,当辽太宗了解了事情的原因后,不但没有惩罚他,还向他道歉。C张砺跟随辽太宗讨伐后晋时,萧翰等将领大肆屠杀、掠夺,张砺直言阻止他们,但辽太宗没有采纳他的意见。D辽太宗去世后,张砺正在恒州,萧翰等将领乘机报复,欲杀害张砺,张砺刚强不屈,愤激死去。第卷非选择题(120分)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上顾通事

15、高彦英曰:“朕尝戒汝善遇此人,何及使失所而亡?砺去,可再得耶?”(6分)译文: 。 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4分)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踏 莎 行周之琦劝客清尊,催诗画鼓,酒痕不管衣襟污。玉笙谁与唱消魂?醉中只想懵腾去。 绮席频邀,高轩惯驻,闷来却觅栖鸦语。城头一角晋阳山,怪他青到无人处。【注】嘉庆十八年,周之琦曾奉差赴山西。这首词写于此番山西之行。 栖鸦语:谦辞,比喻稚嫩拙劣的文字。(1) 上片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其作用是什么?(4分)答: (2) 结合全词,谈谈“闷来却觅栖鸦语”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13按要求写出名篇名

16、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1) , !而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蜀道难)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杜牧阿房宫赋)(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_,谈笑间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 扈江离与辟芷兮, 。(屈原离骚)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哀 枫 树 梁实秋我每至西雅图,下榻士耀文蔷家。我六楼上的寝室有两个窗子,从南窗远眺,晴朗时可以看到的高一万四千余英尺瑞尼尔山峰清清楚楚地浮现在天空中,山巅终年积雪,那样子很像日本的富士山,而其悬在半空的样子

17、又有一点像是由我们的岳阳楼之遥望君山。西窗外,则有两棵大树骈立,一棵是杉,一棵是枫,根干相距约有十英尺,枝叶则纠结交叉,相依相偎如为一体。两棵树都高约五丈,虽非参天古木,亦甚庄严壮观。尤其是那株枫树,正矗立在我窗前,夕阳西下,几缕阳光从树叶隙处横射过来,把斑斓的叶影筛到窗幕上面。窗外的树,窗内的人,朝夕相对,默然无语。枫树的种类很多,据说一百五十种以上。我们这棵枫树是最普通的一种,自阿拉斯加至南加州一带无处无之,是属于大叶枫的一类。叶厚而大,风过飒飒作响,所以此树从木从风。能制枫糖的是属于另外一种。“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则又是一种。我们中国诗人所常吟咏的是丹枫,又名霜枫,亦谓江枫。张继的枫桥夜泊

18、“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以及刘季游的登天柱冈诗“我行谁与报江枫,旋摆旌旗一路红”,都是有名的诗句。其实,红叶不限于枫,凡是树根吸取土中糖分过多,骤遏霜寒即起化学作用而呈红色,既非红颜娇艳取悦于人,亦非以憔悴之容惹人怜惜。落叶乔木,到了季节,叶子总要变色脱落的。西雅图植物园里枫树很多,入秋红叶缤纷,有人认为景色甚美,我驱车往观,只是有一股萧瑟肃杀之气使人不快。我们这棵枫树,叶子不变红,变黄,一夜北风寒,黄叶纷纷落。我曾有好几个秋季给它扫除落叶。接连十天八天,叶子扫不尽。一早起来,就发现很厚的一层黄叶遮盖了一大块草地。我用大竹篾做的耙子,用力地耙拢成堆。从土壤里来的东西还让它回到土里去

19、。扫叶工作相当累人,使人遍体生温,和龚半千扫叶楼的情景不大相同。扫叶楼是南京名胜之一,是我于一九二六年最喜欢盘桓的一个地方。那里庭院不大,树也不大,想半千居士所扫的落叶也不过是一种情趣的象征而已。我扫枫叶乃纯粹的劳动,整理庭除,兼为运动。枫树不仅落叶烦人,春天开的小花,谢后散落如雨,而且所结的果实有翅,乘风滴溜溜的到处飞扬,落到草地上、石缝里、到路边,随地萌芽生长,若不勤加拔除,不久就会成为一座枫林。易经说:“天地变化,草木蕃。”枫树之雄厚的蕃息力量,正是自然之道。不过由萌芽而滋长,逃过多少灾难,然后才能成为一棵几丈高的大树。枫树在我们需要阴凉的时候,它给我们遮阳,到了冬天我们需要温暖的时候它

20、又迅速地脱卸那一身的浓密大叶,只剩下干枝光杆在半空寒风中张牙舞爪。它好知趣,它好可人!但树也有旦夕祸福。我这次回到西雅图来,隔窗一望那棵枫树不见了!再探头望下来,一块块的大木橛子、大木墩子,横七竖八地陈列在木栅边。一棵树活生生地被锯成了几十段!那棵杉,孤零零地立着,它失掉了贴身的伴侣,它比我更难过。原来是今年春天,树该发芽的时候,这棵枫树突然没有发出芽来,有气无力地在顶端冒出几片小叶。请了三位树医,各有不同的诊断。一位说是当年造房子打地基伤了树根,一位说是草地施肥杀莠使它中了毒,一位说是感染了无名的疾病。有一点三位完全同意:树已害了不治之症。善后是必须立即办理,否则恐难久立,在风雪怒号之中它会

21、訇然仆地。邻居测量形势,所受威胁最大。于是三家比价,以二百五十元成交,立即伐木丁丁了。言明在先,只管锯成短橛,不管运走。木橛的最大圆周是八英尺有余,直径约二英尺半。唯一用途是当柴烧,分期予以火化。可是斧劈成柴,那工程不小,怕只好出资请人把它一块块地运走了。现在我的窗前没有东西遮望眼,一片空虚。十年树木,只能略具规模,像这棵枫树之枝叶扶疏,如张巨盖,至少是百年以上物。然而大千世界,一切皆是无常,一棵树又岂是例外?“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选自梁实秋散文集)14认真阅读原文,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4分)答: 15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第段画线文字进行赏析。(6分)答: 16本文第段援引了古代描写枫

22、树的诗句,请分析其作用。(6分) 答: 17文章题目叫“哀枫树”,请结合全文概括“哀”的原因有哪些。(6分)答: 六、语言运用(15分)18提取材料的要点,用一句话回答问题。(3分) 有些月收入千余元的年青人,却热衷于买一些顶级品牌的小配件,如领带、皮鞋、皮包等。又一些年轻的白领节衣缩食购买奢侈品,不是出于实用的考虑,而是把它作为“成功人士”、“社会地位”以及“美好生活”的象征。有学者据此认为,“消费主义”已成为不少人生活的主宰。 从以上材料可知,学者之所谓“消费主义”指的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19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使其与所在段落的其他句子组成排比句并符合上下文语境。(6分

23、)你如果是一块鹅卵石,就不要抱怨不能成为一块美玉;你如果是一泓清泉,就不要抱怨不能拥有大海的壮丽; , 。当然,假如你是一匹骏马,就决不能满足于蜗牛的步履; , ; , 。 20简要说明下面一幅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一个标题。要求:寓意的字数不少于30字;标题不超过10个字。(6分) 为本幅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能以“无题”为题,不超过10个字)(2分)答: 这是一幅获奖的漫画,请你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5分)答:七、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美国作家海明威也曾说:“没有人是座孤岛,独自一人,每个人都是一座大陆的一 片,是大

24、地的一部分。如果一小块泥土被海卷走,欧洲就少了一点,如同一座海岛少了些一样;任何人的死亡都是对我的缩小,因为我是处于人类之中。”这句话和鲁迅先生的名言多么相似! “我”的存在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响。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的时候,无论看远方,还是看身边,鲁迅的名言和海明威的这句话都会让我们想到很多。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平昌中学高2012届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12分,每小题3分)1答案:B 【解析】A应为“掂量”; C“绊”读bn,“榨”应为“诈” D“贮”读zh2.A(A项“关于”引进事物的关系者,使用

25、正确。B项垂询:敬词,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C“痛不欲生:指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极点。这里应该用痛心疾首。D、“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含贬义。3.B(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因为”应移到“星光大道”栏目的前面。C项句式杂糅,“对象是”和“面向”杂糅。D项成分残缺,应该是“践行着的人生理想”)4. B(A.“孔子又说”后面应用冒号,或把“不用情”后的句号放在引号外。) C. 后边的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应用句号。 D. “洛克和威克”应该用书名号,因为是作品)二、(9分,每小题3分)5C(A“全国人民”不当,无中生有;B“上市公司征收”错,张冠李戴;D分歧之一)6A(减免意见并非

26、本文作者的意见)7D(A错在“根本原因”一说;B现象有,目的错;C错在“分为两类”,以偏概全)三、(9分,每小题3分)【文言译文】:张砺,磁州人,开始在后唐为官,职务为掌书记,升任翰林学士,遇上石敬塘起兵,后唐君主便任命张砺为招讨判官,跟随赵德钧去河东援助张敬达,张敬达兵败之后,张砺便归顺了契丹。后来,辽太宗见张砺为人刚直,富于文才,便提拔他为翰林学士。张砺遇事一定要把自己的观点完全表达出来,无所顾忌,太宗更加器重他。没过多久张砺打算逃回后唐,被太宗的骑兵追回。太宗责问张砺说:“你为何要逃跑呢?”张砺回答说:“我不习惯北方的习俗、饮食和居处,常常闷闷不乐,因此想逃跑。”太宗回头对通事高彦英说:

27、“我曾经告诫你要好好对待这个人,怎么会到让他无法生活而逃跑的地步呢?张砺走了,还能再得到他吗?”因此,太宗杖罚高彦英而向张砺道歉。会同初年,张砺被提升为翰林承旨,兼任吏部尚书,跟随辽太宗讨伐后晋。进到汴地,将领萧翰、耶律郎五、麻答等人大肆屠杀、抢劫。张砺上奏说:“如今辽国刚刚占领中原地区,应该让中原的人来治理此地,不能专门使用辽人和你身旁的亲信。倘若政令出现差错,那么人心就会不服,即使是得到中原之地也将会失去。”太宗没有听从他的话。不久,太宗的车驾返回北方,到达栾城时,太宗去世了。当时张砺在恒州,萧翰与麻答率兵包围了张砺的住所。张砺正卧病在床,便出来会见萧翰等人。萧翰指责他说:“你为何要在太宗

28、面前说辽人不能做中原之地的节度使?我凭着国舅这种亲缘关系,加上征战之功,太宗才留下我驻守汴地,任命我为宣武军节度使,而只有你认为我不行。你还诽谤我与解里喜欢掠夺他人的财物及子女。今天一定要杀掉你!”急令将张砺锁拷起来。张砺高声说:“用人之事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我确实说过那些话。你想杀就杀,还用得着锁拷吗?”麻答认为张砺是大臣,不能随便杀戮,便出面制止了萧翰。这天晚上,张砺愤激而死。 8A(习:熟悉的人)9 D(是说唐主重用张砺,是张砺解释逃亡的原因)10C(对萧翰等将领大肆屠杀、掠夺的罪行,张砺没有直言劝阻)11辽太宗回头对通事高彦英说:“我曾经告诫你要好好对待这个人,为何

29、使他无法生活而逃跑呢?张砺走了,还能再得到他吗?”(译出“顾”“善遇”各1分,整句通顺1分)倘若政令出现差错,那么众人就会不服,即使得到了中原地区,也将会失去它。(正确译出“苟”“乖失”“虽”各 1分)12答:答案:第一问:主客觥筹交错,击鼓赋诗,(答对饮酒赋诗即可,1分)酒沾衣襟却毫不在意的狂放不羁场面。(1分)第二问:以乐景衬哀景(反衬、对比),热闹狂放的场面反衬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或对官场的厌倦)。(2分,手法1分,分析1分)答:答案:表达了词人对喧闹官场的厌倦,内心倍感孤独冷清,唯有借赋诗来驱遣,嗔怪青翠的苍山,增添了无人作伴的寂寞和惆怅。(思想感情厌倦、寂寞2分,解析2分)13. (

30、两题都填按第一题给分)(5分)(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明星荧荧(2)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官盛则近谀 自胡马窥江去后 纫秋兰以为佩 五、(22分)14答案:首先着笔描写窗前那棵与自己相依相伴的枫树,流露出喜爱之情;然后交代枫树有很多种类,突出了枫树独立的风骨;再写枫树落叶多、蕃息力量强,但知趣可人;最后写窗前那个枫树遭遇厄运并抒发了人生感慨。(一点1分)15答案:运用比拟(拟人)手法,“相依相偎如为一体”,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两棵树的相生相伴,互为依存;“筛”极形象的写出了树影的婆娑斑斓。动词运用生动贴切,“骈立”“纠结交叉”写出两棵树并立的姿态和情状,

31、“横射”、“筛”则赋予了阳光以动感;长短句相结合,句式参差变化,使表达错落,有情趣。(每点2分)16答案:引用诗句具体说明枫树种类很多;(2分)由诗句引出枫树叶红的原因,暗赞枫树“非红颜娇艳取悦于人,亦非以憔悴之容惹人怜惜”的独立人格;(2分)引用诗句使文章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文采。(2分)(酌情给分)17答案:(1)枫树美好、知趣、可人,曾与“我”相依相伴,给我带来了许多情趣;(2)作者喜欢枫树身上寓含着的独立人格;(3)这棵枫树引发了(寄托着)作者自己对故土深深的怀念之情;(在第三段由扫落叶忆及南京的扫叶楼,并点明是自己曾经最喜欢盘桓的地方,看似闲笔实则饱含了自己对故土深深的怀念之情。)

32、(4)百年枫树,成长不易,推己及物,作者为之叹惋,体现一种博爱情怀;(5)枫树的死去,作者触物伤怀,引发了对世事无常、生命无常的无尽感叹。(答出三点得6分,意思表述合理,即可酌情给分)六、(15分)18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象征意义。(“使用价值”、“象征意义”为答案的关键词)19答案:你如果是一轮明月,就不要抱怨不能发出太阳的光辉;假如你是一只雄鹰,就决不能满足于燕雀的高度;假如你是一株大树,就决不能满足于小草的视野。20. 答:示例:砍伐者的“慈善(或“抢救”等)(答案不唯一)答:强烈地讽刺了“滥伐者”摧残人才,毁掉真正有价值的事物(或美好的事物),却又以“抢救未来”的面目出现的丑恶嘴脸。(对于“摧残人才”“真正有价值的事物”“美好的事物”三点,只要具备其中一点方可,答到一点给2分,又能说出“却又以抢救未来的面目出现的丑恶嘴脸”给1分,意思相近也可。如果说答的只是浅层意思:作者借此强烈地讽刺了滥伐者的贪婪之至,残暴之极;愤怒的地抨击了破坏自然环境的丑恶行径。此小题只能给1分) 七、(60 分)参照四川省2011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