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说课稿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5910545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北地区》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北地区》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北地区》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西北地区》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地区》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北地区说课稿东阿三中 张中英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八上第四章中国区域差异之西北地区。今天这节课,我从课标解读、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主线、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等方面来介绍。一、 课标解读:第四章中国区域差异的课程标准要求是: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具体到西北地区即:在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比较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举例说明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二、 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制定课程

2、标准初中区域地理的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域之间的联系、区域的发展,统领这四个主题的一个总纲是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与空间联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习区域地理的目的,制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如下:教学目标:1、 利用地图和资料,指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说出西北地区的面积、人口和民族等概况。2、 阅读西北地区地图和资料,分析总结西北地地区突出自然环境特征、成因,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3、 利用资料,分析西北地区怎样因地制宜发展本区经济的,了解西北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

3、:西北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人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本区经济。三、教法、学法的选择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多媒体演示法,增强教学直观性;运用读图法,认识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东西景观差异,主要矿产几产地;运用启发引导法,分析西北地区瓜果特别甜、盛产长绒棉、风能、太阳能丰富的原因;运用综合分析法,分析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及成因;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绿洲农业与灌溉农业的区别与联系,水土流失与土地沙漠化的区别等。西北地区是中国四大区域的最后一个区域,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区域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我指导学生主要采用自主探

4、究与合作交流两种学习方法。四、教学主线中国面积广大,分为四大区域,区域差异显著,区域内部各要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我确定了由感知西北地区的“干旱”,到分析成因,探究干旱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由浅入深,知“地”析“理”,进一步增强学生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教育的教学主线。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前播放代表西北地区景观的图片,播放背景音乐月牙泉,让学生对西北有感官上的认识:这里干旱,沙漠广布,但也风景独特,物产丰富。激发学生学习了解西北地区的欲望。(二)导入新课: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把中国的四大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同学们,你知道他眼中的中国

5、,这四种颜色,分别代表我国的哪个区域吗?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总结:青藏地区雪峰连绵,为“银色”;北方地区黄土广布,为“黄色”;南方地区水热充足,植被茂盛,为“绿色”。那么西北地区就为“金色”了,西北地区为什么被称为“金色中国”,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突出我国区域间差异显著,并导入西北地区的学习!让学生说说“你印象中的西北是怎样的?”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三)出示学习目标。过渡:要了解一个地区,首先知道它在那里?即“where、what、when、why、how”5w原则中的“where”,引导到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等概况的学习。(四)学习新课1概况:(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 【自主学

6、习】阅读教材P93图431、P94第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相信自己,你能行!圈画:大兴安岭、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读图:西北地区主要包括哪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部分或全部。找出:西北地区面积、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是多少,西北地区的主要民族有哪些?精讲点拨:和其他三个区域比较,西北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区域,东西跨度广,地广人稀。本区民族以汉族为主,结合本区的省级行政区记住本区主要的少数民族。过渡:找到这个地区,了解它的位置以后,放眼望去,它的地势高低起伏如何,展现在人们面前怎样的景观,即5w原则中的“what”,下面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2自然环境:(学生结合图

7、文和已学过的内容,合作学习,分析本区地形、气候、河流)(1) 地形:【合作学习】阅读教材P93图431、P34图221和P94第二段文字,你一定能完成下列问题!圈画: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交流:西北地区地形以 、 为主,新疆地形结构特征是“ ”。分析:神舟系列选择在内蒙古高原降落的原因。(补充:“一弓带三箭,箭箭到田中”图片。)(2)气候:【温故知新】阅读我国气候类型图、降水分布图,P94第二自然段,通过自主学习和同学互助,完成下列问题!西北地区气候以 类型为主,气候特征是 。 本区干旱的原因是 ,本区植被由东向西如何变化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在教材P93

8、图431中找到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精讲点拨:本区“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温差大,为分析本区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打下基础。补充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和晾晒葡萄干的相关知识,突出这里干旱的特征,增强知识趣闻性。强调本区深居内陆跨经度广,东西距离长,距海远近不同,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景观迥然不同。(3)河流:【学习指导】阅读教材P93图431,完成下列问题。圈画: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黄河。交流:西北地区河流特点 ,成因 。精讲点拨:本区河流水量小,多为内流河,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外流河主要黄河。为学习本区农业奠定基础。过渡:干旱的自然特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人们因地

9、制宜,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3干旱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 生产:【学习指导】阅读教材P93图431,完成下列问题。圈画:内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主要的农业区: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绿洲。分析:绿洲地区的居民为什么天气越旱,越希望出太阳?新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这里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补充: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的区别与联系。天然降水少,靠河湖水、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的农业,叫灌溉农业(包括绿洲农业)。绿洲农业是专指荒漠地区的灌溉农业。补充新疆重要的供水工程,有“地下长城”之称的坎儿井。这也是人们因地制宜发展本区经济的一个例子。(

10、2) 生活:联系实际生活分析干旱的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温馨提示:从衣、食、住、行来分析)过渡:上帝在给你关上这扇门的时候,会给你打开一扇窗,这里水资源缺乏,但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里丰富的矿产资源。4矿产资源【指导学习】阅读教材P94最后一自然段,西北地区矿产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圈画:西北地区主要的油田、煤田、有色金属基地。 分析:西北地区除了煤、石油、天然气等石化能源丰富外,还有什么能源比较丰富?趣味记忆:新疆的的“一黑”“一白”,内蒙古的“扬眉吐气”分别指的什么?(对西北地区丰富物产的进行总结)。我国四大区域差异显著,就有了物流、人流、信息流,即各区域之间的联系,引出西

11、部开发。分析西部大开发中,西气东输工程对本区和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过渡:要想富,先修路,下面我们来看西部地区的交通。5交通描画:包兰铁路、兰新铁路、南疆铁路。分析:本区城市、人口、农业的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点拨:呈带状或点状,因为西北地区干旱,人们依水而作,择水而居,人们大多沿河流湖泊或沙漠中的绿洲分布。)过渡:人们开发西部,在促进本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6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材没有这方面的材料,但要因地制宜发展本区经济,使本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学习区域地理最终目的,所以我补充了这方面的材料,观察分析:西北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原因?讨论:针对西北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

12、应采取什么措施?(五)总结升华: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的收获。然后围绕本区突出特征:干旱,干旱的原因、干旱的影响进行总结,突出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出示如下板书:(六)训练提升:出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题目和一些中考题,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学习地理有用,还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七)拓展延伸: 现在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西北地区为什么被称为“金色中国”?(学生回答)应该说那位德国教授对中国领土的分区还缺一部分,请你给这一部分命名 ()A.黑色中国 B白色中国 C红色中国 D蓝色中国中国还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故应还有“蓝色中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从发展的空间上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陆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海洋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近太空阶段。我国陆地面积广大,地域差异显著;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要保护、开发、利用我国的海洋领土。建议学生网上收集观看央视纪录片向海洋进军。(前后呼应,拓展学生视野。)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