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lisu****2020 文档编号:15902950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英语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英语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英语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英语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英语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30615002 学分:2 总学时:36说 明【课程性质】英语语用学是英语专业的专业任意选修课。 【教学目的】 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适合的语境中可以运用适合的语句的能力,从而摆脱单纯的对语言的静态研究,了解并建立语用规则,最终使自然语言取代符号语言,最大程度缩减语言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教学任务】 本课程主要通过语用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言语行为”和“语境”使学生掌握其相互作用和构成在话语交际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对语用学中“指示、预设、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原则、话语逻辑”等若干论题的研究,使学生可以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知晓语言行为是受各种社会规约制约的行为

2、,并可以运用社会规约结合语用知识去解释某些语言现象。让语言研究变成“语言使用者语境”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立体研究,对语言的认识从必然性跨越到自由性,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向分析向整体扩展,凝结出跨文化交际行为适合性的精髓。【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指示、指称与推论,预设、会话合作原则和蕴涵,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原则。 【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讲授知识与培养语用学理论运用能力相结合,寓学于研。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着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语用能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维,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先修课程要求】 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学基础知识。【学时分配】序号内 容学 时 安

3、 排小计理论课时实验课时习题课时上机课时1绪论222指示现象443指称推论664预设665合作原则666言语行为667礼貌原则66总 计3636【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 材:Yule, George 语用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年。 参考书: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Verschueren,Jef 语用学新解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Jaszczolt,K.M. 语义学与语用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大纲内容第一部分 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语用学的起源和发展,并初步了解语用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及语用学同其它交叉学科的关

4、系与学习意义。 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语用学的定义、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及哲学起源与发展。【内容提要】第一节 哲学起源与发展第二节 语用学的定义第三节 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语用学的定义,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教学难点: 动态研究过程的多种角度定义【复习思考题】1. 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是什么? 2如何理解语用学的概念? 第二部分 指示现象【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使学生从语用角度了解指示词语的功能,脱离结构主义对指示词语的狭义理解,把话语和周围的世界联系起来。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指示词语的功能,能够把话语与其语境关联起来。【内容提要】

5、 第一节 指示词语的定义 第二节 指示词语的分类:人称指、空间指、时间指、社会指,篇章指【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例证话语同其语境的关联、指示词语的理解、指示词语的心理距离 教学难点:指示词语的文内照应和文外照应【复习思考题】 1. 举例说明时间指、空间指、人称指。 2. 举例说明空间指与心理距离的词语选择。第三部分 指称与推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词语同客观世界及客观世界中实体的关系,即:“意义所指所指对象”这样一个三维关系。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词语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指称关系,及这种关系的推论。【内容提要】 第一节 意义和所指的哲学研究和理论:传统所指论和因果历史所指

6、论 第二节 确定性描述语的归属性用法和指称性用法 第三节 语境的作用 第四节 照应【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归属性用法和指称性用法的判断、前照应、后照应、零照应 教学难点:历史文化对所指对象的制约【复习思考题】1.判断下列话语属于归属需用法还是指称性用法?(1) The 1984 Democratic presidential nominee(2) There was no sign of the killer.2.说明下列专有词语的指称意义。 (1)Shakespeare takes up the whole bottom shelf.(2) I hated Shakespeare

7、at school.第四部分 预设、前提【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预设、前提的定义及前提的反射问题。培养学生对话语命题进行逻辑切分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教学要求:掌握预设、前提的定义,及映射关系,对话语命题能够进行逻辑切分和逻辑和推理。【内容提要】 第一节 蕴涵第二节 前提的定义 第三节 前提的种类第四节 前提的映射问题第五节 预设的定义【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前提的定义、预设的定义、前提的判断 教学难点:前提、蕴涵、声言的判断、前提映射问题的推理【复习思考题】 1. 说出前提的分类。 2. 举例说明前提的映射问题第五部分 会话合作原则【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介绍会话

8、合作四个原则, 培养学生的语用分析能力。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会话合作原则,并能应用到话语交际中,在话语轮回中动态的判断信息量,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及谈话方式,发现话语的隐含意义。【内容提要】 第一节 会话合作原则 质、量、相关、方式准则 第二节 违反合作原则产生的语用效果 第三节 隐含意义的定义及分类【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判断出话语所违反的某条合作原则及产生的会话涵义 教学难点:规约含义与非规约含义 (1) b & c (+NOT c) (2) Horn Scale (荷恩级差) S-W entailment W - S implicature【复习思考题】1.结合“荷恩级差

9、”说出“Im studying linguistics and Ive completed some of the required courses” 的隐含意义。2举例说明会话合作四原则。第六部分 言语行为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介绍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言语行为的本质。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明白语言的目的是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用语言表达就是完成了一个行为,及怎样用语言完成恰当有效的行为。【内容提要】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的内容: 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 第二节 “言有所为”的恰当条件及语言特征:I + VP 第三节 言外行为的分类 第四节 言外之力 第五节 实施言语行为

10、的规则【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对言语行为理论的正确理解和表述 教学难点:言外行为、命题内容和言外行为的区分 【复习思考题】 1. 举例说明什么是言外行为? 2. 列举言外行为的分类。第七部分 礼貌原则【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介绍礼貌原则,培养学生恰当的表达自己,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合理的参照社会语言学因素、文化语用因素等,在交际中避免误会、摩擦,达到整体的“认知语用”效果。【内容提要】 第一节 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 第二节 面子和理性 第三节 面子威胁论 第四节 礼貌的积极与消极策略【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礼貌原则

11、的理解、面子的社会含义 教学难点:面子保全论:Wx= D(S,H) + P(H,S)+ Rx【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礼貌原则?其语用功能是什么?2分析中西方文化对面子理论的贡献。执笔人: 王 昭 审核人:葛宝祥英语语用学课程考核大纲【考核目的】 了解学生对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语言科学和使用方面的不足,考核学生语言使用和语言理论的形成情况,为以后的语用学理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课程学习的基础】 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语言学基础知识,在考试中须借助这些知识来帮助理解考试要求, 考试中将涉及到语言学中的语用学概论知识。【考核的内容范围】 指示、指称与推论,预设、会话

12、合作原则和蕴涵,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原则【考核方法】 期末开卷笔试,占60%,平时考核(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占40%。【对试题的要求】 题型比例: 客观性试题占70%,包括单选题,判断题,概念题,填空题等; 主观性试题占30%, 包括简答题,论述题等。 难度等级:分为较易、中等、较难三个等级,大致的比例是25:55:20【考核的具体内容】第一部分 绪论 知识点:1. 句法学的概念 2. 语义学的概念 3. 语用学的概念考核目标:识记: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的区别理解:(1)理解三者之间的区别; (2) 规律性应用:使学生了解语用学的起源和发展,并初步了解语用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及语用学同其它交叉

13、学科的关系与学习意义。第二部分 指示现象知识点:1. 人称指 2. 空间指 3. 时间指考核目标:识记:指示现象理解:指示词语的功能第三部分 指称与推论知识点:1. 指称性用法和归属性用法 2. 所指对象 3. 语境 4. 照应考核目标:识记:(1)指称性用法和归属性用法的概念 (2)所指对象的意义 (3)语境的作用 (4)照应的用法理解:(1)指称性和归属性用法区别 (2)所指对象在语境中的变化 (3)照应的作用应用:词语同客观世界及客观世界中实体的关系第四部分 预设与蕴含知识点:1. 预设的定义 2. 预设的种类 3. 预设的映射问题 4. 蕴含考核目标:识记:(1)预设 (2)预设的映射

14、 (3)蕴含理解:(1)预设的定义 (2)如何正确理解预设的映射问题 (3)正确理解蕴含与预设的区别第五部分 会话合作原则知识点:1. 会话合作原则的概念 2. 规约会话含义 3. 荷恩等级理论 4. 特殊会话含义考核目标:识记:(1)会话合作原则 (2)规约含义 (3)非规约含义理解:(1)会话合作原则的理解与使用(2)如何正确理解规约含义与非规约含义应用:使学生理解会话合作四原则,并应用到话语交际中,在话语轮回中动态的判断信息量,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及谈话方式,发现话语的隐含意义。第六部分 言语行为理论知识点:1. 言语行为理论的概念 2. 言外之的 3. 行为动词 4. 言语行为的分类考

15、核目标:识记:(1)言语行为理论 (2)言外之的的理解 (3)言外行为的分类理解:(1)对言外行为的理解(2)正确理解言外之的应用:使学生明白语言的目的是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并能够正确使用语言完成恰当有效的行为。 第七部分 礼貌原则 知识点: 1. 礼貌原则的概念 2. 面子和理性 3. 面子威胁论 4. 礼貌的积极与消极策略 考核目标: 识记:(1)礼貌原则的意义与使用 (2)面子需求 (3)礼貌的积极与消极策略 理解:(1)礼貌原则的意义 (2)正确使用礼貌原则,保全话语双方的面子应用:使学生能够合理的参照社会语言学因素、文化语用因素等,在交际中避免误会、摩擦,以听话人为“利

16、益中心”,使言语行为最大限度的偏向听话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样题】I. Definitions.(每小题5分,共15分)1. reference:2. performative hypothesis:3. presupposition:II.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knowledge in the textbook.(每空1分,共10分)1. Deictic expressions are among the first forms to be spoken by young children and can be used to indi

17、cate people via _ , or location via _, or time via _. 2. Person deixis clearly operates on a basic _ division.3. _ are those kinds of speech acts that change the world via their utterance.4. Using a third person form, where a second person form would be possible, is one way of. It may be communicati

18、ng _.5. _ are those kinds of speech acts that state what the speaker feels.6. For successful reference to occur, we must also recognize the role of _.7. The apparently pointless expressions like “A hamburger is a hamburger”, are called _.8. Whenever there is a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a structure

19、 and a function, we have a _.III. Complete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35分)1. Which of the followings indicates that the speaker has assumed that the presupposition is true but not directly asserted. (每小题2分,共10分)a. Did Mike smash the television?b. When did Mike smash the

20、television?c. I was eating popcorn when Mike smashed the television.d. Why did Mike smash the television?e. I dont understand why Mike smashed the television.2. Write the presupposition to these utterances. (每小题2分,共10分)a. He stopped smoking.b. They started complaining.c. The team of explorers got lo

21、st in the jungles.d. Carol is a better pianist than Mike.e. If I had not burnt the cake, we would be having it for tea.3. To decide whether the inference in brackets is a presupposition or an implicature deriving from the answer. (每小题2分,共10分)(1) A: How do you like your bath?B: Warm. (I dont like it

22、hot)(2) A: What?B: Why are you laughing at me? (You are laughing at me)(3) A: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necklace and bracelet?B: The bracelet is beautiful. (The necklace is not beautiful)(4) A: Has the kitchen been painted?B: Toms away. (No)(5) A: You look pleased.B: I managed to pass the exam. (I t

23、ried to pass the exam)4. People tend to behave in fairly regular ways when it comes to using language. How do we understand this “regularity” in the two levels?(5分)IV. Answer in brief: (20分)1. Classify and illustrate the felicity conditions(10分)2. List the types of presupposition. (10分)V. Explain. (

24、20分)1. In terms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we know that we neednt any special knowledge to understand the generalized implicatures. Just exemplify X+ not speakers X. (10分)2. Conventional implicatures are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words which result in additional conveyed meanings when those words are used. Then what implicatures you may get when the following words are used in conversation? (每小题2.5分,共10分)(1) but (2) even (3) yet (4) and 执笔人:王 昭 审核人:葛宝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