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逆变器硬件设计以及拓扑结构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58992841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1.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光伏并网逆变器硬件设计以及拓扑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光伏并网逆变器硬件设计以及拓扑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光伏并网逆变器硬件设计以及拓扑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光伏并网逆变器硬件设计以及拓扑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并网逆变器硬件设计以及拓扑结构(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拓扑结构的设计对于传统电力电子装置的设计,我们通常是通过每千瓦多少钱来衡量其性价 比的。但是对于光伏逆变器的设计而言,对最大功率的追求仅仅是处于第二位的, 欧洲效率的最大化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于光伏逆变器而言,不仅最大输出功率的 增加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欧洲效率的提高同样可以,而且更加明显。欧洲效率的 定义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平均效率或者最高效率。它充分考虑了太阳光强度的变 化,更加准确地描述了光伏逆变器的性能。欧洲效率是由不同负载情况下的效率按 照不同比重累加得到的,其中半载的效率占其最大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提高光伏逆 变器的欧洲效率,仅仅降低额定负载时的损耗是不够的,必须同

2、时提高不同负载情 况下的效率(图1)。E 栉晌* 片宦 h n.1?Ztff*图1:欧洲效率计算比重1、功率器件的选型在通用逆变器的设计中,综合考虑性价比因素,IGBT是最多被使用的器件。因为IGBT导通压降的非线性特性使得IGBT的导通压降并不会随着电流的增加而显 著增加。从而保证了逆变器在最大负载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损耗和较高的 效率。但是对于光伏逆变器而言,IGBT的这个特性反而成为了缺点。因为欧洲效 率主要和逆变器不同轻载情况下效率的有关。在轻载时,IGBT的导通压降并不会 显著下降,这反而降低了逆变器的欧洲效率。相反,MOSFET的导通压降是线性 的,在轻载情况下具有更低的导通

3、压降,而且考虑到它非常卓越的动态特性和高频 工作能力,MOSFET成为了光伏逆变器的首选。另外考虑到提高欧效后的巨大经济回报,最新的比较昂贵的器件,如SiC二极管,也正在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光伏逆变器的设计中,SiC肖特基二极管可以显著降低开关管 的导通损耗,降低电磁干扰。为了得到最大输入功率,电路必须具备根据不同太阳光条件自动调节输入电 压的功能,最大功率点一般在开环电压的70%左右,当然这和具体使用的光伏电池 的特性也有关。典型的电路是通过一个boost电路来实现。然后再通过逆变器把直 流电逆变为可并网的正弦交流电。2、单相无变压器式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的设计:拓扑结构的选择和光伏逆变器额定输

4、出功率有关。对于4kw以下的光伏逆变器,通常选用直流母线不超过500V,单相输出的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茵圉| B(boo&t) l(inrter) I图2:单相无变压器式光伏逆变器功能图这个功能可以通过以下的原理图实现(图3)图3:单相无变压器式光伏逆变器原理图Boost电路通过对输入电压的调整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H桥逆变器把直流电 逆变为正弦交流电注入电网。上半桥的IGBT作为极性控制器,工作在50HZ,从而 降低总损耗和逆变器的输出电磁干扰。下半桥的IGBT或者MOSFET进行PWM高频切 换,为了尽量减小Boost电感和输出滤波器的大小,切换频率要求尽量高一些,如 16KHz。本研究

5、使用功率模块来设计光伏逆变器,因为把图 3 拓扑结构上的所有器件 集成到一个模块里面,可以使安装简单、可靠,同时研发设计周期短,可以更快地 把产品推向市场,并使设备具有更好的电气性能。对于功率模块的设计,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直流母线环路低电感设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同时降低模块内部和外部的寄生电感。为了降 低模块内部的寄生电感,必须优化模块内部的绑定线,管脚布置以及内部走线。为 了降低模块外部寄生电感,我们必须保证在满足安全间距的前提下,Boost电路和 逆变桥电路的直流母线正负两端尽量靠近。(2)给快速开关管配置专有的驱动管脚开关管在开关过程中,绑定线的寄生电感会造成驱动电压的

6、降低。从而导致 开关损耗的增加,甚至开关波形的震荡。在模块内部,通过给每个开关管配置专有 的驱动管脚(直接从芯片上引出),这样就可以保证在驱动环路中不会有大电流流 过,从而保证驱动回路的稳定可靠。这种解决方案目前只有功率模块可以实现,单 管 IGBT 还做不到。图4显示了 Vinco tech公司最新推出的光伏逆变器专用模块flowSOL-BI (P896-E01),它集成了上面所说的优点:图4: flowSOL-BI-boost电路和全桥逆变电路技术参数:Boost电路由MOSFET(6OOV/45mQ)和SiC二极管组成,旁路二极管主要是当 输入超过额定负载时,旁路Boost电路,从而改善

7、逆变器整体效率。H桥电路上半 桥由75A/600V IGBT和SiC二极管组成,下半桥由MOSFET(6OOV/45mQ)组成,此 模块集成了温度检测电阻。单相无变压器光伏逆变器专用模块flowSOLO-BI的效率计算:这里我们主要考虑功率半导体的损耗,其他的无源器件,如Boost电感,输 出滤波电感的损耗不计算在内。基于这个电路的相关参数,仿真结果如下:仿真条件:九=2曲f咖=16H七叽z 二 300K图5: boost电路效率仿真结果EE=99.6%1.D&0.9 屮 1 * *InverierIriem rIr11110.990.9$0.970.960.950.00 20.40.0.S1

8、01 J图6 flowSOL-BI逆变电路效率仿真结果EE=99.2%标准IGBT全桥EE=97.2% (虚线)根据仿真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模块的效率几乎不随负载的降低而下降。模块 总的欧洲效率(Boost+Inverter)可以达到98.8%。即使加上无源器件的损耗,总的 光伏逆变器的效率仍然可以达到98%。图6虚线显示了使用常规功率器件,逆变器 的效率变化。可以明显看到,在低负载时,逆变器效率下降很快。3、三相无变压器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的设计大功率光伏逆变器需要使用更多的光伏电池组和三相逆变输出(图7),最 大直流母线电压会达到1000V。syrriNPC-boostirwrisr图7 三相

9、无变压器式光伏逆变器功能图这里标准的应用是使用三相全桥电路。考虑到直流母线电压会达到1000V, 那开关器件就必须使用1200V的。而我们知道,1200V功率器件的开关速度会比 600V器件慢很多,这就会增加损耗,影响效率。对于这种应用,一个比较好的替 代方案是使用中心点钳位(NPC二neutral point clamped)的拓扑结构(图8)。这 样就可以使用600V的器件取代1200V的器件。Sallr al IJ2I- EDrStlir il I12c rar图8:三相无变压器NPC光伏逆变器原理图为了尽量降低回路中的寄生电感,最好是把对称的双Boost电路和NPC逆变 桥各自集成在一

10、个模块里。(1)双Boost模块技术参数(图9):双Boost电路都是由MOSFET(6OOV/45mQ)和SiC二极管组成,旁路二极管主 要是当输入超过额定负载时,旁路Boost电路,从而改善逆变器整体效率模块内部集成温度检测电阻。图9:flowS0L-NPB对称双boost电路(2) NPC逆变桥模块的技术参数(图10):中间换向环节由75A/600V的IGBT和快恢复二极管组成,上下高频切换环节 由M0SFET(600V/45mQ)组成,中心点钳位二极管由SiC肖特基二极管组成,模块 内部集成温度检测电阻。图 10: flowSOL-NPI - NPC 逆变桥对于这种拓扑结构,关于模块的

11、设计要求基本类似于前文提到的单相逆变模 块,唯一需要额外注意的是,无论是双Boost电路还是NPC逆变桥,都必须保证 DC+,DC-和中心点之间的低电感设计。有了这两个模块,就很容易设计更高功率输 出光伏逆变器。例如使用两个双Boost电路并联和三相NPC逆变桥就可以得到一个 高效率的10kW的光伏逆变器。而且这两个模块的管脚设计充分考虑了并联的需 求,并联使用非常方便。图11:双boost模块并联和三相NPC逆变输出模块布局图针对1000V直流母线电压的光伏逆变器,NPC拓扑结构逆变器是目前市场上 效率最高的。图12比较了 NPC模块(MOSFET+IGBT)和使用1200V的IGBT半桥模块 的效率。IJOOJ KFCi *JhalfhnP*律rJ fJuID.PI07QPD丹!吟图12:NPC逆变桥输出效率(实线)和半桥逆变效率(虚线)比较根据仿真结果,NPC逆变器的欧效可以达到99.2%,而后者的效率只有96.4%.。NPC拓扑结构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