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调速复习资料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158870025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交流调速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交流调速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交流调速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交流调速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流调速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异步电动机从定子传入转子的电磁功率Pm中,有一部分是与转差成正比的转差功率Ps,根据 对Ps处理方式的不同,可把交流调速系统分成哪几类?并举例说明。答:从能量转换的角度上看,转差功率是否增大,是消耗掉还是得到回收,是评价调速系统效率高低 的标志。从这点出发,可以把异步电机的调速系统分成三类。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系统:这种类型 的全部转差功率都转换成热能消耗在转子回路中,降电压调速、转差离合器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 属于这一类。在三类异步电机调速系统中,这类系统的效率最低,而且越到低速时效率越低,它是 以增加转差功率的消耗来换取转速的降低的(恒转矩负载时)。可是这类系统结构简单,设备成本 最低,所

2、以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转差功率馈送型调速系统:在这类系统中,除转子铜损外,大部分转差功率在转子侧通过变流 装置馈出或馈入,转速越低,能馈送的功率越多,绕线电机串级调速或双馈电机调速 属于这一类。 无论是馈出还是馈入的转差功率,扣除变流装置本身的损耗后,最终都转化成有用的功率,因此这 类系统的效率较高,但要增加一些设备。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在这类系统中,转差功率只有转 子铜损,而且无论转速高低,转差功率基本不变,因此效率更高,变极对数调速、变压变频调速属于此类。其中变极对数调 速是有级的,应用场合有限。只有变压变频调速应用最广,可以构成高动态性能的交流调 速系统, 取代直流调速;但在定子电路

3、中须配备与电动机容量相当的变压变频器,相比之下,设备成本最高。2. 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能够仿照直流电动机双闭环系统进行控制,但其动静态性 能却不能完全达到直流双闭环系统的水平,这是为什么?答:它的静、动态性能还不能完全达到直流双闭环系统的水平,存在差距的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分析转差频率控制规律时,是从异步电机稳态等效电路和稳态转矩公式出发的,所谓的“保 持磁通 m恒定”的结论也只在稳态情况下才能成立。在动态中 m如何变化还没有深入研究, 但肯定不会恒定,这不得不影响系统的实际动态性能。(2)Us = f(31 , Is)函数关系中只抓住了定子电流的幅值,没有控制到电流

4、的相位,而在动 态中电流的相位也是影响转矩变化的因素。(3)在频率控制环节中,取 31 = 3S +3,使频率得以与转速同步升降,这本是转差频率控制的优点。然而,如果转速检测信号不准确或存在干扰,也就会直接给频率造成误差,因为所有 这些偏差和干扰都以正反馈的形式毫无衰减地传递到频率控制信号上来了。3. 对于恒转矩负载,为什么调压调速的调速范围不大?电机机械特性越软调速范围越大?答:带恒转矩负载工作时,普通龙型异步电动机降压调速时的稳定工作范围为0ssm, sm本来就不大,因此调速 范围也不大,降压调速时,机械特性变软,但sm不变,故调速犯胃不变。4简述异步电动机在下面四种不同的电压-频率协调控

5、制时的机械特性并进行比较:1)恒压恒频正弦波供电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2)基频以下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3)基频以上恒压变频控制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4)恒流正弦波供电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答:恒压恒频正弦波供电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当s很小时,转矩近似与S成正比,机械特性是一段直线,s 接近于1时转矩近似与s成反比,这时,Te = f(s)是对称于原点的一段双曲线。基频以下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时异 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恒压频比控制的变频机械特性基本上是平行下移,硬度也较好,当转矩增大到最大值以后, 转速再降低,特性就折回来了。而且频率越低时最大转矩值越小,能够满足一般的调速

6、要求,但低速带载能力有些 差强人意,须对定子压降实行补偿。恒Eg /si控制是通常对恒压频比控制实行电压补偿的标准,可以在稳态时达 到rm = Constant,从而改善了低速性能,但机械特性还是非线性的,产生转矩的能力仍受到限制。恒Er / 1控制 可以得到和直流他励电机一样的线性机械特性,按照转子全磁通rm恒定进行控制,而且,在动态中也尽可能保 持rm恒定是矢量控制系统的目标,基频以上恒压变频控制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当角频率提高时,同步转 速随之提高,最大转矩减小,机械特性上移,而形状基本不变。基频以上变频调速属于弱磁恒功率调速。恒流正弦波供电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恒流机械特性的线性

7、段比较平,而最大转矩处形状很尖。恒流机械特性 的最大转矩值与频率无关,恒流变频时最大转矩不变,但改变定子电流时,最大转矩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5. 转子磁链计算模型有电压模型和电流模型两种,分析两种模型的基本原理,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答:根据定子电流和定子电压的检测值来估算转子磁链,所得出的模型是电压模型。采用电压模型法,由于存在 电压积分问题,结果在低速运行时,模型运算困 难。 根据描述磁链与电流关系的磁链方程来计算转子磁链, 所 得出的模型是电流模型,采用电流模型法时,由于存在一阶滞后环节,在动态过程中难以保证控制精度。6. 下图为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结构图,A, B, C, D分别为坐标

8、变换模块,请指出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变换?(8 分)这些变换的等效原则是什么(2分)?VR 一1一一一解:A矢量旋转逆变换。B二相静止坐标变成三相静止坐标变换。C三相静止坐标系变成二相静止坐标变换。D矢量旋转变换VR,将二相静止坐标下的互相垂直的交流信号变换成二相旋转的互相垂直的直流信号。 等效变换的原则是旋转磁场等效或磁动势等效7按定子磁链控制的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与磁链闭环控制的矢量控制(VC)统系 在控制方法上有什么 异同?答:1)转矩和磁链的控制采用双位式砰 -砰控制器,并在 PWM 逆变器中直接用这两个控制信号产生电压的 SVPWM 波形, 从而避开了将定 子电流分解成转矩和磁链分

9、量, 省去了旋转变 换和电流控制,简化了控制器的 结构。 2) 选择定子磁链作为被控量, 而不象 VC 系统 中那样选择转子磁链, 这样一来, 计算磁 链的模型可 以不受转子参数变化的影响,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如果从数学模型推导 按 定子磁链控制的规律,显然要比 按转子磁链定向时复杂,但是,由于采用了砰-砰控 制,这 种复杂性对控制器并没有影响。 3)由于采 用了直接 转矩控制,在加减速或负载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可以获得快速的 转 矩响应, 但必须注意限制过大的冲击电流,以 免损坏功率 开关器件, 因此实际的转矩响 应的 快速性也是有限的附6X画出基于期望电流的电流模型的鼠笼电动机转子磁链定

10、向的矢 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结构图,要求转速i电流闭环。写出电流模型的计 算公式、伽变换矩阵。叙述速度调节器输出量的物理概念。*调制屮0.MPSPWMACRM%? ACRT S*L“J(3) C2r/3s变映矩阵为;Icos A= J| cqs lcos +120) sin. A -&inU-120) | -sinX + 120)A =B + B *(4) ASR的输出T表示调速系统转矩的期望值,其大小 表示期望转矩的大小,其极性表示期望转矩的极性9笼型异步电动机铭牌数据为:额定功率P = 3kW,额定电压U = 380V,额定电流I = 6.9A,额定转速NNNn = 1400r/min ,额

11、定频率f = 50Hz,定子绕组Y联接。由实验测得定子电阻 R = 185。,转子电阻N N sR = 2.658Q,定子自感L = 0.294H,转子自感L = 0.2898H,定、转子互感L = 0.2838H,转子参数已折 rsrm合到定子侧系统的转动惯量J = 0.1284kg m2,电机稳定运行在额定工乍状态,试求:转子磁链屮厂和按转子磁链定向的定子电流两个分量i 、 i 。sm st解:由异步电动机稳态模型得额定转差率n - n1500 -14001S =N =n n1500151额定转差3= s 3= S 2 兀 fsN N 1 N N100兀7/rad / s15电流矢量幅值i

12、=s=、冃 x 6.9 As稳定运行时,r字二0,故dtLl ,m sm1000.2898l2.658 sm2.2835lsml=sri= T lstLs r sm由按转子磁链定向的动态模型得d1 LrmldtTr T smL_Lm stTrrl =Ql2 +12 三 + 2.283521 7r=2.493l =再 x 6.9ssm stsmsm解得i =sm昙69 二 4.79A2.493i2.2835 i2.2835 4.79=10.937Ast sm转子磁链=x10对于恒转矩负载,为什么调压调速的调速范围不大?电动机机械特性越软,调速范围越大吗?o s s s答:带恒转矩负载工作时,普通

13、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调速时的稳定工作范围为m , m本来就不s大,因此调速范围也不大。降压调速时,机械特性变软,但 m不变,故调速范围不变。11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时,基频以下和基频以上分别属于恒功率还是恒转矩调速方式?为什么?所谓恒功率或恒转矩调速方式,是否指输出功率或转矩恒定?若不是,那么恒功率或恒转矩调速究竟是指什么?答:在基频以下调速,采用恒压频比控制,则磁通保持恒定,又额定电流不变,故允许输出转矩恒定,因此属 于恒转矩调速方式。在基频以下调速,采用恒电压控制,则在基频以上随转速的升高,磁通将减少,又额定电流不变,故允许输出 转矩减小,因此允许输出功率基本保持不变,属于恒功率调速方式。恒功

14、率或恒转矩调速方式并不是指输出功率或输出转矩恒定,而是额定电流下允许输出的功率或允许输出的转 矩恒定。12.简述异步电动机双馈调速的基本原理和异步电动机双馈调速的五种工况指把绕线转子异步电机的定子绕组与交流电网连接,转子绕组与其他含电动势的电路相连接,使它们可以进行电功 率的相互传递。7.1.2异步电机双馈调速的五种工况本节摘要电机在次同步转速下作电动运行电机在反转时作倒拉制动运彳亍电机在超同步转速下作回馈制动运行电机在超同步转速下作电动运行电机在次同步转速下作回馈制动运行13.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可分为他控式和自控式。试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基本特征,各自的优缺点。(一)他控式同步电动机愛频调谨

15、系统由独立的更频装置提供变压变频电源,变频装置的输出濒率 由速度给定信号决定,通常为开环控制系统;带定子电压补偿的函数发生器GF保证了变频器的恒压频比控制;缓慢调节可以逐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Vn这种系統虽然解决了起动问题,但未能很好的解决转子振 荡及失步问题”限制了这种控制方式的使用范围口图7-2 恒屋频岀他豔式变频谓速帛U GH函战蛊生器LR-整就塞UI-逆更器电压控制频率控制自控式同步电机变频调速也是通过改变赴磁转魅的大小和方 向来调节转速。电磁转矩和电机的定、转子电流有关调 节定子电流大小或相位及转子磁动势的丸小就可以达到调 速的目的。14.在一个转速、电流双闭环V-M系统中,转速调节器A

16、SR,电流调节器ACR均采用PI调节器。(1) 在此系统中,当转速给定信号最大值Unm*=15V时,n=nN=1500 r/min;电流给定信号最大值Uim*=10V时,允 许最大电流I dm=30A,电枢回路总电阻R=2Q,晶闸管装置的放大倍数Ks=30,电动机额定电流IN =20A ,电动势系数 Ce =0.128V min/r。现系统在Un*=5V ,Idl=20A时稳定运行。求此时的稳态转速n=? ACR的输出电压Uc =?(2) 当系统在上述情况下运行时,电动机突然失磁(=0),系统将会发生什么现象?试分析并说明之。若系 统能够稳定下来,则稳定后n二? Un二? Ui*=? Ui=?

17、 Id=? Uc =?(3) 该系统转速环按典型II型系统设计,且按Mrmin准则选择参数,取中频宽h=5,已知转速环小时间常数T 工n =0.05s ,求转速环在跟随给定作用下的开环传递函数,并计算出放大系数及各时间常数。(4) 该系统由空载(IdL =0)突加额定负载时,电流仃和转速n的动态过程波形是怎样的?已知机电时间常数 Tm =0.05S,计算其最大动态速降Anmax和恢复时间J。1) a= U*nm/nN =15/1500=0.01 Vmin/rB= U*im/Idm = 10/30=0.33 V/AU*n=5 V, n=U*n/a=5/0.01=500 r/minUc=Ud0/K

18、s=(E+ldRj/Ks=(Cen+ldL|Rj/Ks=(0.128*500+20*2)/30=3.467V2) 在上述稳定运行情况下,电动机突然失磁(=0)则电动机无电动转矩,转速迅速下降到零,转速调节器 很快达到饱和,要求整流装置输出最大电流Idm。因此,系统稳定后,n=0,Un=0U*i=U*im =10, Ui=U*i=10Id=Idm=30A5=50/兀=化+涉/忑=(+3*2)/3=2 V3) 在跟随给定作用下,转速环处于线性状态,此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s + 1)S nt =hT =5*0.05=0.25sn nT =0.05sInKN=(h+1)/2h2T2=6/2*25*0.052=48s-24) 空载突加额定负载时,转速有动态降落(p93,94)n b=2(X-z)A nNTZn/Tm=2*(1-O)*2O*2/D.128*(O.O5/0.O5)= 625 r/min Cb=2FK2T=2IdNRTZn/CeTm=2*2O*2*O.O5O.128*O.O5=625 r/min 最大动态速降:Anmax=(ACmax/Cb)*Anb=81.2%*625 =5O7.5 r/min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