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刺参基础知识

上传人:go****ng 文档编号:158833999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海参、刺参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海参、刺参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海参、刺参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海参、刺参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参、刺参基础知识(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海参、刺参基础知识海参英文名称:sea cucumbers, holothurians 海参定义:1、广义:包括海参纲所有的种类。2、狭义:水产上的海参系指那些可供食用的干海参。 名称:1、菜单术语:“海龙”、“乌龙”。 2、名称历史:中国古人率先给它起的名字 。3、别称:“土肉”“海鼠”“沙噀”“海男子”“海瓜皮”“海黄瓜”等别称,为海产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总称。生物分类: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海星、海胆等同为棘皮动物门。生存历史:海参繁衍在地球上比原始鱼类更早,大概在六亿多年前的前寒武纪就开 始存在,是现存最早的生物物种,有海洋活化石之称。经历几次地球大 毁灭都得以生存下来,数度见证地球的

2、变迁。 形态特征: 体呈扁平圆筒形,两端稍细,体分被、腹两面,身体柔软,伸缩性很大,长102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厘米,触手轮形,1730个,一般为20个,触手坛囊发达,口在前端,多偏于腹面,肛门在后端,多偏于背面,背面一般有疣足,腹面有管足。海参触手:枝形触手见于枝手目海参盾形触手见于盾手目和平足目海参羽形触手见于无足目海参指形触手见于指手目海参海参触手的数目常为10个、15个、20个、25个或30个,一般均为5的倍数,但也有12个的。繁殖:育儿囊内发育-两极地区有少数海参有育儿囊构造,幼体在育儿囊内孵化发育个体发育:受精卵囊胚期原肠期小耳状幼体中耳状幼体大耳状幼体樽形幼体五触手幼体稚参分布

3、情况:1、气候带:热带区(含海参产量的86%)和温带区(海参资源呈单种性,多分布于太平洋东西两岸)2、海洋分布:太平洋热带区和印度洋3、热带区主要海参资源:黑沙参(Holothuria)白沙参(H.fuscogilva)糙海参(H.scabra)多色糙海参(H.scabraversicolor)棘辐肛参(Actinoproga)乌皱辐肛参(A.miliaris)梅花参(Thelenotaananas)绿棘参(Stichopuscholoronotus)花棘参(S.variegatus)4、温带区主要海参种类:东岸以美国棘参(Psrastichopuscalifornics)为主西岸以棘参(S.

4、japanicus)为主5、温带区主要海参分布:中国、日本(主要产区在北海道)、韩国、加拿大(全部产区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美国(主要产区在华盛顿州)等6、温带区主要海参资源:刺参(S.japanicusSelenka)花刺参(S.vsriegatesSemper)绿刺参(S.chloronotus)梅花参(T.ananas)黑乳参(H.microthele)生存环境:1、水深:从潮间带到8000米的深海,甚至万米的海沟,海参都有栖息2、运动:底栖-匍匐式:体先收缩后伸展,呈蠕虫状浮游-少数:生理特性:1、变色:海参能随着居处环境而变化体色。生活在岩礁附近的海参,为棕色或淡蓝色;而居住在在海藻

5、、海草中的海参则为绿色。海参的这种体色变化,可以有效的躲过天敌的伤害。2、休眠:当水温达到20摄氏度时,刺参就会转移到深海的岩礁暗处,潜藏于石底,背面朝下不吃不动,整个身子萎缩变硬,如石头般。一般动物不会吃掉它。海参一睡就是一个夏季,等到秋后才苏醒过来恢复活动。3、天气预测:海参能预测天气,当风暴来临前,它会提前躲到石缝里。渔民利用这种现象来预测海上风暴的情况。4、排脏逃生:当遇到天敌偷袭过来时,警觉的海参会迅速地把自己体内的五脏六腑一股脑喷射出来,让对方吃掉,而自身借助排脏的反冲力,逃的无影无踪。这叫排脏功能。当然,没有内脏的海参不会死掉,大约50天左右,它又会长出一副新内脏。5、分身:将海

6、参切为数段投放海里,经过38个月,每段又会生成一个完整的海参。有的海参还有自切本领,当条件适宜时,能将自身切为数段,以后每段又会长成一个海参。海参的这种再生修复功能一直是医学、生物工程学家予以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6、排异功能:有人做过实验:用针线或铁丝穿透海参肉体,打上死结,用不了半个月,海参就会将异物魔术般的排出体外,而海参的肉体不留任何痕迹。7、铁球之谜:海参的皮下贮存一个小的纯铁球。小铁球的直径只有0.002毫米。至今也无法解释这个小铁球是怎样形成的,对海参有什么作用?据猜测这个小铁球可能是作为食物困难时的贮备,以备可以用体内的纯铁球与贫血食物进行组合。8、海参自溶:当海参离开水后在短时

7、间内会自己融化掉,化作水状,溶解地无影无踪,海参在生长8年后,也会自溶在大海里。干海参接触到油性物质也会自溶。海参种类:1、数量:全球有记录的海参有1100余种,可供食用约40种我国海域有140多种,可供食用约21种2、中国海参主要种类:根据海参背面是否有圆锥肉刺状的疣足刺参类刺参科仿刺参(灰刺参、刺参、灰参、海鼠)(S.japanicusSelenka)梅花参(凤梨参)(T.ananas)绿刺参(方柱参、方刺参)(S.chloronotus)花刺参(黄肉参、白刺参、方参)(S.vsriegatesSemper)光参类海参科图纹白尼参(白瓜参、白乳参、二斑参)(B.marmoratajaege

8、r)蛇目白尼参(虎鱼、豹纹鱼、斑鱼)(Bohadschiaargusjaeger)辐肛参(石参、黄瓜参)(Actinopygalecanorajaeger)白底辐肛参(靴参、赤瓜参)(A.maruitianaQuoy&Gaimard)肛参乌皱辐肛参(乌参)黑海参玉足海参(H.leucospilota)黑乳参(H.microthele)糙海参瓜参科方柱五角瓜参裸五角瓜参瘤五角瓜参芋参科海地瓜(茄参、海茄子)海棒槌(海老鼠)刺参棘皮动物门-游走亚门-海参纲-楯手目-刺参科-仿刺参属按颜色分类红刺参青刺参黑刺参环境影响:1、一般是褐色或栗色,岩石底个体颜色比较深2、生活在海藻中间多呈绿色、白色、赤褐

9、色、紫褐色3、岩石底和水温较底肉刺数量比较多而且高4、泥沙和水温较高,肉刺肥厚,个体比较大外部形态形态:体呈扁平圆筒形,两端稍细,体分被、腹两面体背面:分为两个辐部(步带区)及三个间辐部(间步带区)背面有4行6行圆锥状的肉刺(又叫疣足),是变形的管足腹面:比较平坦,为三个辐部及两个间部,管足,整个腹面密集的小突起,末端有吸盘,在腹面大致排成三个不规则的纵带触手:位于体前端腹面,通常有20个楯状触手围在口的周围,呈环状排列,刺参靠触手的扫和抓将食物送入口中口:位于围口膜中央,其入口处呈环状突起。肛门:位于体后端且稍偏于背面。生殖孔:位于前端背部距头部1厘米3厘米的间辐部上,呈一凹孔,此孔色素较深

10、,生殖季节明显可见,除生殖季节外,此孔难以看清。体长:一般20厘米,直径约4厘米,体长最长可达40厘米内部构造:体壁上皮层皮层肌肉层体腔上皮层(体腔膜)骨片消化系统口咽食道胃肠排泄腔呼吸系统呼吸树皮肤管足水管系统(步管系统)环状水管辐水管循环系统背肠血管腹肠血管环状血管神经系统口神经系统(外神经系统)下神经系统(深层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繁殖季节生殖腺)雌性橘红色雄性淡乳黄色、乳白色备注(1)上皮层上皮层由单层的表皮细胞所组成,包在体表起保护作用。表皮细胞能分泌粘液,润滑身体。(2)皮层上皮层下面为厚的胶质皮层,主要为结缔组织。刺参商品质量的好坏主要依据皮层的厚薄及丰满度。上皮层与皮层之间埋有无

11、数细小的石灰质骨片。石灰质骨片,形状随年龄而变化。幼小刺参的桌形骨片塔部细高,底盘较大,周围平滑;老年刺参的桌形骨片塔部变低或消失,只剩下小形的穿孔盘。自然分布1、温寒带种2、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浅海,包括日本、朝鲜、俄罗斯远东沿海和中国北部沿海3、辽宁省大连、旅顺、长海沿海(以大长山、广鹿、獐子分布数量较大)、绥中止锚岛山东省长岛、龙口(龙口湾、桑岛)、莱州(三山岛)、蓬莱、烟台、威海、荣成、即墨、青岛、胶南、日照石臼所、前山岛(刺参自然分布最南断)河北省北戴河刺参运动1、在饵料丰富、环境适宜的地方,移动范围小2、在饵料缺乏、生活环境条件不良,可进行大规模的移动,有的个体甚至出现全身放松、随波

12、逐流的现象3、人工饲养条件下,身体下垂漂浮于近水表面,这种漂浮现象多发生于夜间或者凌晨4、秋天刺参的活动能力和觅食活动不如春季水温1、低于3,摄食量减少,活动迟缓,逐渐处于半休眠状态2、适宜水温5183、.最适宜水温10174、17.519对成参的摄食和消化开始产生不利影响5、超过20,幼参虽然不夏眠,摄食量仍然较大,但消化吸收率开始下降6、超过23,对其生长造成不利影响7、26,刺参自然分布海区很少超过268、超过30,体重呈下降趋势,在人工生态环境中刺参可以适应盐度1、适宜范围26.239.32、耳状幼体10以下1小时后全部死亡20以下12小时后有近半数个体死亡稚参水温15盐度25以上未见

13、死亡个体水温15盐度20以下出现死亡个体水温2025盐度20以上无死亡个体体长5毫米水温15盐度20以上无死亡个体水温2025盐度15以上无死亡个体PH值:7.98.4呼吸刺参体内的呼吸树是营呼吸作用的主要器官,此外皮肤和管足也具呼吸作用。温度不同刺参的耗氧量也不同。在其正常活动的温度范围内,成体的耗氧量为0.40.8ml/小时。运动主要依靠腹部密生的管足和身体横纹肌、纵纹肌的伸缩,进行缓慢而有节奏的运动。潮流和风浪1.潮流顺畅、流速缓慢、风浪较小的浅海和内湾水深1、多分布于水深15米以内,最大分布水深可达35米以上2、在同一海区,分布水深与年龄有关,幼参多分布于浅水区,随年龄增长逐步向深水区

14、移动3、水深:潮间带体壁重:2.522.5克平均:9.6克水深:4.56.0米体壁重:17.5102.5克平均:45.8克水深:9.010.5米体壁重:37.5207.5克平均:87.9克水深:12.013.5米体壁重:102.5187.5克平均:150.0克水深:13.515.0米体壁重:122.5232.5克平均:180.6克底质1、泥沙含量含泥量超过20%很少有刺参分布含泥量超过27.8%无刺参分布含泥量10%以下(沙砾为主、泥沙混合、沙粒较大、细沙和粉沙含量少)最适宜刺参栖息这是和刺参天生对抗天敌的能力薄弱,寻求掩体保护有关,故此,在人工水泥池养殖模式中海参聚集角落和爬壁亦是一样的道理

15、,属于正常现象,不建议改变其生活模式将刺参赶下池壁。2、有机质、硫化物底质中有机质含量较高,硫化物含量较少,适宜刺参分布3、礁石、大型海藻、大叶藻三作用为刺参提供隐蔽和栖息场所,如暴风雨来临、夏眠、有利生物饵料的增殖、形成局部涡流,有利于有机颗粒沉降4、礁石形态各异、大小不等,交错排列,形成很多缝隙、孔洞的礁石效果好,平板状礁石和巨峰状礁石,表面光滑,少缝隙,无孔洞,不具备渔礁三作用很少分布初级生产力定义:单位水面、单位时间绿色植物(底栖硅藻、浮游植物、大型海藻、大叶藻)合成碳水化合物的能力主要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较高,刺参分布较好食性(杂食性)1、微小生物(底栖硅藻、

16、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小型桡足类、螺类及双壳贝类的幼体和幼贝)2、有机质碎屑(大型海藻、大叶藻碎片、虾蟹类蜕皮壳碎片及各种动植物尸体碎屑)3、细菌类细菌是沉淀物食性刺参的主要事物刺参能量需求的70%以上来自细菌刺参幼参附着基质的细菌数量往往较多,对幼参的营养价格更大4、泥沙、沙砾、贝壳碎片5、直接从周围海水中利用溶解有机物摄食摄食深度:几毫米摄食选择:泥沙俱下,其摄食的泥沙与其栖息环境的底质基本一致。体壁重2.5克以下幼参,消化道内食物除少量泥沙外,多为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随个体增大,消化道内食物泥沙的比例也随之增加消化时间:摄食昼夜不停,消化道一昼夜可充满饵料1.14次,经常处于满腹状态夜间摄

17、食量大于白天,约占日摄食量的79%消化量:对天然饵料的消耗量为每克体重每昼夜1.40克(估计是指去处水分后的净质量)摄食量:蛋白质含量低,如藻类碎屑,刺参摄食量大,粪便粗而散蛋白质含量高,如小型螺类、蟹类的碎屑,摄食量变小,粪便细而粘摄食温度:水温适宜,摄食量大水温不适宜,摄食量减少夏眠时,不摄食个体越大对温度反应越明显,幼参不明显,成参特别明显摄食量随水温的变化,与消化管重量的变化是一致的夏眠定义:水温升到20以上时,迁徙到海水较深的礁石和草丛处,不食亦不动,待水温降到20以下,重新出来活动或摄食。对象:体重超过20克的个体均会出现夏眠当年幼参临界温度:不夏眠1年临界温度:24失重率52.8

18、%2年临界温度:23失重率39.7%3年临界温度:22失重率45.5%日期:山东沿海6月下旬(夏至前后)至10月初(寒露前后)大连沿海8月中下旬至10月末(霜降之后)变化:夏眠期间,消化管萎缩成细线状,最粗处不到1毫米排脏定义:受到强烈刺激,把内脏(胃、肠、呼吸树、背血管丛、生殖腺等)排出体外,俗称“吐肠”排脏后无法进食温度的剧升或剧降、污水以及其它物理与化学刺激都易引起刺参排脏再生将肉刺切除,57天后出现小的隆起,30天后完全再生将触手切除,710天后伤口愈合呈突状隆起,2530天后再生至和原来等长度的触手,能营正常的摄食活动在体背或腹部切开24cm长的伤口,经57天后可完全自愈将刺参横切成

19、两段,部分刺参切断处的伤口57日可愈合,但是不能正常愈合、造成死亡的情况也较多自溶刺参离开海水时间过长,刺参将化掉刺参繁殖1.性腺发育期:休止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2、繁殖期温度:1520时间:山东南部5月底6月底山东北部6月中旬7月中旬大连海区7月初8月上旬3、性成熟年龄2龄,性成熟的最小个体为体重110克,体壁重60克4、产卵量每克成熟的卵巢含有20万粒左右的卵子刺参为多次产卵,平均产卵量为100万200万粒刺参个体发育胚前发育:生殖细胞的发生、成熟和受精胚胎发育:卵裂、囊胚期、原肠胚胚后发育:耳状幼虫(小耳、中耳、大耳)遵形幼虫五触手稚参敌害:海参自然敌海不多,海鸥可吃某些潮间带的海参夏季索饵回游的鲑、鳟鱼类的胃中曾发现刺参海星类、蟹类的某些种类能捕食体长3厘米以下的幼参鲈鱼、虾虎鱼对参苗有一定威胁,尤其是对向增养殖海区投放下沉过程中的海参苗造成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