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5881332 上传时间:2020-09-1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504.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叶德磊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及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4.1 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时所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用AD代表总需求,有: AD=C+I+G+NX,一、总需求曲线的 推导与形态,总需求曲线可以由模型中的均衡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导出。,4.1 总需求曲线,r,Y,Y,P,AD,LM1,LM2,IS,二、总需求曲线形态的决定 (一)实际资产效应 价格水平的上涨,金融资产的名义数量未变,但以货币实际购买力衡量的实际资产的数量会减少,人们会减少消费。反过来

2、,价格水平下降,人们会增加消费。因此,A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1 总需求曲线,(二)利率效应 价格的上升会导致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减少。反过来,价格的下降会导致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增加,使A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三)进出口效应 一国价格的上升,使得该国的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即净出口会减少,也使得A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1 总需求曲线,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一)消费需求的变动 消费需求增加,AD曲线右移;反之则左移。,4.1 总需求曲线,(二)投资需求的变动 投资需求增加,AD曲线右移;反之则左移。,Y,P,AD,2003-200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 及其增长速度,(三)政府支出的变

3、动 政府支出增加,AD曲线右移,反之则左移。 (四)净出口需求的变动 净出口增加,AD曲线右移,反之则左移。,4.1 总需求曲线,2003-200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 及其增长速度,当前我国政府购买高水平的主要表现,政府购买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 前的政府购买水平居高难下,主要体现在: 1.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 形象工程较多,有着较 强烈的投资冲动. 2.许多地方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公款消费 现象严重. 3.机构膨胀现象较突出,带来了政府支出的增加.,总供给是指在任一价格水平,经济社会中的所有企业所愿意且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供给(AS)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供给量之

4、间的函数关系。,4.2 总供给曲线,4.2 总供给曲线,一、总供给与劳动市场 以Y代表总产量或总供给, N代表总就业量,代表短期 内既定的劳动以外的其它生 产要素或经济资源,则宏观 生产函数或总量生产函数为:,Y=(N, K),N,Y,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总供给主要由全社会的就业总量决定,而就业总量又是由劳动要素市场的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共同决定。,4.2 总供给曲线,w/P,Nd,Ns,N,二、长期总供给曲线 (一)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含义,古典经济学认为当工资、价格具有完全的伸缩性时,AS曲线垂直于横轴,如图4-5所示。这时的AS曲线被成为LAS,它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产出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5、。,4.2 总供给曲线,LAS,Y,P,(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几何方法推导,4.2 总供给曲线,P,w/P,w0,w1,A,B,P2,P1,W0/P2,W0/P1,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LAS,Y,N,w/P,P,P0,W0/P0,凯恩斯认为在经济社会存在大量资本设备闲置的条件下,AS曲线表现为某一不变价格时的水平线。一旦经济资源被充分利用,AS曲线便转变为垂直形。,4.2 总供给曲线,三、短期总供给曲线 (一)资本设备闲置假说,P,LAS,Y,Y,SAS,(二)工资刚性假说 由于行业工会力量强大,降低货币工资将会遭到工会的强烈反对而难以实施,因而货币工资呈现出只能提,高而无法下降的特征,这就

6、是所谓的工资刚性。 P 就业量,4.2 总供给曲线,实际工资,Y,SAS曲线表现为向右上方倾斜.,SAS,Y,P,(三)工资粘性假说 工资粘性是指货币工资水平较为稳定,其变动很缓慢。 工资粘性对总供给的作用机制如下: (1)工资粘性使在价格水平上升时降低了实际工资,劳动成本降低。 (2)劳动成本降低促使企业增加雇佣工人,社会就业总量增加。 (3)就业总量的增加提高了总供给。即总供给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增加,SAS曲线向右上方倾斜。,4.2 总供给曲线,(四)货币幻觉假说 当物价水平提高后,劳动市场上的货币工资也常常会提高。由于工人掌握的信息不充分,会误以为实际工资提高了,便会增加劳动供给。 而企

7、业了解到货币工资的上升幅度低于物价的上升幅度,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降低,便增加劳动投入。 这使得全社会的就业量和总供给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增加。即SAS曲线向右上方倾斜。,4.2 总供给曲线,四、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一)LAS曲线的移动,经济社会中人口(劳动力)的增加、资本存量的增加、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新的资源的发现等提高生产潜能,使LAS曲线右移,反之则左移。,4.2 总供给曲线,Y,P,LAS0,LAS1,P0,E,F,SAS0,SAS1,1、短期总供给曲线(SAS)随长期总供给曲线(LAS)的移动而移动。如前图所示。,4.2 总供给曲线,(二)SAS曲线的移动,2、短期总供给受工资及原材料价格

8、的影响。工资或原材料价格上升,则产出减少,SAS曲线左移,反之则相反。,P,Y,LAS,SAS1,SAS2,一、均衡国民收入与总需求变动 (一)古典情形 如图,在古典情形中,总 需求的扩大,只能导致价格 水平上升,产出量或国民收入 不会变化。,4.3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货币中性:古典情形中,货币量的变化只会导致价格、工资等名义变量的变化,而实际变量(产量、就业)不会发生变化。,LAS,AD0,AD1,Y,(二)凯恩斯情形,4.3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如图4-13所示,如果总需求增加,会使闲置的资源逐渐得到充分利用,产出量扩大,但价格水平不会变动。,AD0,AD1,AS,Y,P,总需求增加,A

9、D曲线右移,导致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4.3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三)常规情形 常规情况下,总供给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如图.,LAS,SAS0,AD0,AD1,Y0,Y,P0,P1,E,F,1998年中国特大洪水灾害对总需求的影响,1998年中国长江流域、黑龙江流域等发生特大洪水灾害,这虽然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造成了国家和企业、家庭的严重财产损失,但另一方面,却也刺激了内需,扩大了总需求。而中国当时正是总需求不振、市场疲软之时。 因为洪水冲垮了堤坝,需要购买水泥、施工机械和雇用劳动力进行重建、重修;洪水毁坏了大量房屋,需要购买钢材、水泥等建材重建;抗洪抢险中,需要

10、大量的物资投入以至于一些企业原本满满的仓库不久便变得空空如也,这使新的投资、生产有了动力。 所以,洪灾在破坏经济的同时又刺激了经济,尽管这种刺激带有几分无奈和辛酸。 讨论: 1、这样的洪灾是否值得期盼呢? 2、洪灾对总需求的刺激与消费或投资需求的自主扩大对总需求的扩张有何效果差别?,二、均衡国民收入与总供给冲击 总供给冲击是指生产成本或生产率状况发生突变,从而使总供给发生急剧变动,导致SAS曲线较大幅度移动。,4.3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以图4-16来说明总供给冲击及其经济影响。,LAS,SAS1,SAS0,AD0,AD1,A,B,C,三、价格粘性与均衡国民收入 价格粘性是指产品价格的变动迟缓

11、。 (一)价格粘性的成因 1、改变价格有成本(此成本被成为菜单成本)。 2、工资粘性和原材料交易的特点为价格粘性提供了基础。 3、在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市场环境中,一家企业改变价格尤其是频繁改变价格会引发价格战,这对企业的价格变动起到了牵制作用。,4.3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二)需求约束均衡与供给约束均衡,4.3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市场出清就是指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情形,这时没有超额供给。(如图4-17中,价格为P0时即为市场出清),P1,P0,P2,Y1,Y2,Y0,AD,SAS,(三)AD曲线移动的效果 AD曲线移动的效果如图4-18、图4-19、图4-20所示。,4.3 均衡国民收入的

12、决定,AD0,AD1,SAS,P,Y,图4-18 需求约束均衡 中的AD曲线右移,4.3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SAS,AD0,AD1,Y0,Y1,Y2,图4-19 供给约束均衡中的AD曲线右移,P0,Y2,Y1,Y0,SAS,AD1,AD0,图4-20 价格粘性下AD曲线左移的效果,(四)SAS曲线移动的效果 SAS曲线移动的效果如图4-21、图4-22所示。,4.3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AD,SAS0,SAS1,AD,SAS0,SAS1,四、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简要总结 AD-AS 模型,与收入-支出模型、IS-LM 模型虽然都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但它们的理论内涵是有区别的。 收入-支出模型说

13、明的是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的决定,它未考虑货币市场,而且假定投资不变,是一个抽象化的简单模型。,4.3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IS LM 模型说明的是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共同均衡时的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决定,但它假定价格水平不变,或者说未考虑价格水平。 AD-AS 模型说明的是均衡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它取消了价格水平不变这一假定,寻求价格水平与均衡收入之间的联系机制。,4.3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菜单成本被用来说明 A、工资粘性 B、工资刚性 C、价格刚性 D、价格粘性,1、D,2、总需求的要素包括 A、消费和净出口 B、投资和税收 C、储蓄和政府购买 D、消费和储蓄,2、

14、A,3、工资刚性意味着 A、货币工资长期不变 B、货币工资只升难降 C、货币工资升幅大于降幅 D、货币工资降幅大于升幅,3、 B,4.工资粘性通过下列哪一项对产出(收入)发生影响? A. 工会 B. 最低工资法 C. 社会保障制度D. 物价变动,4. D,5.在供给约束均衡条件下, A. 增加总需求(AD)和总供给(AS)均不会 提高国民收入 B. 增加AD和AS均可以提高国民收入 C. 增加AD不会提高国民收入,但增加AS可以 提高国民收入 D. 增加AD可以提高国民收入,但增加AS不会 提高国民收入,5. C,6.股市大幅上涨的结果很可能会使得 A. 大量资金涌向股市从而消费品市场降温 B

15、. 社会公众的财富增长从而消费品市场日趋繁荣 C. 政府投资明显萎缩 D. 净出口明显增加,6. B,7.一般而言,哪一因素不会影响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A. 人口的增加 B. 技术的进步 C. 消费的增加 D.新资源的发现,7. C,教材上的计算题演算及答案,第6题: 设短期宏观生产函数为Y=14N0.04N2 ,劳动需求函数 Nd=1305(w/P),劳动供给函数Ns=20+20(w/P)。 (1)当价格水平P=1时,名义工资(w)、就业量(N)和短期总产出(Y)各为多少? (2)当价格水平P=1.2时,名义工资呈粘性(保持原有水平不变),并设这时劳动供给能充分满足企业的劳动需求,这时的

16、就业量和短期总产出各为多少?并写出新的实际劳动供给函数(假设劳动供给曲线的斜率不变)。 (3)据上能得出关于SAS曲线形状的什么结论?,教材上的计算题演算及答案,第6题: (1)由Nd=Ns得: 130-5(w/1) = -20+20(w/1) 得:w=6 代入Nd=130-5(w/1),得: Nd= NS =100 代入生产函数: Y=14100-0.041002 =1000 (2)Ns=-20+206/1.2=80 Nd=130-56/1.2=105 据上式,NsNd。但据题中假设,劳动供给能充分满足企业的劳动需求,说明这时社会上存在失业大军,他们被增加的劳动需求所吸收。从而实际上劳动供给曲线发生了移动(如下一页图所示)。新的劳动供给函数为: -X+206/1.2=105 X=-5 即: Ns = -5+20(W/P) Y=14105-0.041052 = 1029,第6题图示:,Nd,Ns0,Ns1,N,w/P,80,100,105,6/1,6/1.2,(3)当P=1时, Y=1000; P=1.2时,Y=1029 说明SAS曲线向 右上方倾斜。,第7题: 由 AD=AS 得:80050P=600,P=4,并有: Y = 600,设新的总需求函数为: AD=X50P 于是: X506=600,X=900, AD =90050P,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