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878368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9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资源描述:

《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第33章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供给上海杉达学院上海杉达学院v了解什么是经济波动,其特征是什么v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如何解释经济波动的v为何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哪些因素能够使得总需求曲线AD移动?v了解短期及长期中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哪些因素能够使得总供给曲线移动?学习目标学习目标v从长期来看,真实GDP平均每年增长3%左右 v从短期来看,GDP围绕其长期趋势不断波动 衰退:真实收入下降和失业增加的时期 萧条:严重的衰退(极其少见)v通常将短期经济波动称为经济周期简介简介3阴影面积代表衰退美国真实GDP事实事实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且不可预测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

2、关键事实4事实事实 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投资支出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5事实事实 3: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失业率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v解释经济波动比较困难,经济学家对如何分析短期波动仍然存在一些争论 v许多经济学家使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来分析经济的短期波动 v这个模型与用来解释长期经济的古典经济理论并不同简介简介v 前述章节的内容是以古典经济学的思想为基础的:v 古典二分法:古典二分法:将变量分为两类 真实变量-数量,相对价格 名义变量-以货币单位来衡量的变量v 货币中性:货币中性:货币供给的变化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真

3、实变量古典经济学概述古典经济学概述v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理论描述了长期世界,但并没有描述短期世界.v在短期中,名义变量(如货币供给或者物价水平)能够影响真实变量(例如产量Y或失业率)v为了解短期中经济如何运行,我们使用一个新的模型古典经济学概述古典经济学概述PYADSRASP1Y1物价水平真实GDP,产量这个模型决定了均衡的物价水平和均衡产出(真实 GDP)总需求短期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PYADP1Y1P2Y2总需求表明在任何一种既定的物价水平时经济中需求的所有物品与劳务量总需求(总需求(AD)曲线)曲线Y=C+I+G+NX假设G由政府政策决定。为了解总需求曲线为何向

4、右下方倾斜,我们必须考察物价水平的变化如何影响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物品与劳务量PYADP1Y1P2Y2Y1为何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为何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假设物价水平上升 v人们持有的货币只能购买更少的物品与劳务,所以真实财富减少了 v人们感觉变穷了 结果:C 下降 财富效应(财富效应(P与与C)假设P 上升 v购买物品与劳务需要更多的货币 v为获得货币,人们出售债券等资产v这推高了利率 结果:投资I 下降(I 与利率是负相关关系)利率效应(利率效应(P与与I)假设 P 上升 v美国利率上升(利率效应)v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债券的需求增加.v外汇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增加v美元升值 v美国出口的产品

5、对外国居民来说变得更加昂贵,进口商品对美国人来说变得便宜结果:NX 下降.汇率效应(汇率效应(P与与NX)物价水平P的上升降低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因为:PYADP1Y1财富效应(消费减少)P2Y2利率效应(投资减少)汇率效应(净出口减少)总需求曲线的斜率:总结总需求曲线的斜率:总结PYAD1AD2Y2P1Y1物价水平既定时,C,I,G,与NX(除了P)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动,都会使得总需求曲线移动 例如:股票市场的繁荣使得家庭感觉更加富有,C增加,AD向右移动 为何总需求曲线会移动为何总需求曲线会移动v 消费C的变动 股票市场的繁荣/不景气 增税/减税 v 投资I的变动 企业购买新电脑、机械、

6、厂房 对未来乐观/悲观 利率,货币政策 投资税赋优惠或其他投资激励为何总需求曲线会移动为何总需求曲线会移动v 政府购买G的变动 政府支出,如军费支出、教育v 净出口NX的变动 出口国经济的繁荣与衰退 外汇市场上由于国际投机引起的货币升值与贬值为何总需求曲线会移动为何总需求曲线会移动v说明下列事件对AD的影响?A.十年的投资税赋优惠政策期满 B.美元贬值 C.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消费者的真实财富 D.政府以利息税、红利税及资本收益税来代替销售税19练习练习1: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 十年的投资税赋优惠政策期满 I下降,总需求曲线AD向左移动 美元贬值 美国NX上升,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物价水平下降

7、增加了消费者的真实财富 沿着总需求曲线AD移动 政府以利息税、红利税及资本收益税来代替销售税 C上升,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0练习练习1参考答案参考答案PYSRASLRASAS表明在任何给定物价水平下企业所生产销售的物品与劳务总量总供给曲线:在短期内向右上方倾斜在长期中垂直总供给(总供给(AS)曲线)曲线PYLRASYN自然产量率自然产量率(YN)是经济失业处于自然失业率时所能产出的产量。YN 也称为潜在产潜在产出量出量或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产量产量长期总供给(长期总供给(LRAS)曲线)曲线PYLRASP1P2YNYN 取决于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及可得的技术水平。P上升,并未改变劳动、资本、自然资

8、源和技术水平,所以P并不影响YN。(古典二分法)为何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为何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PYLRAS1YNLRAS2YN任何改变YN 决定因素的事件都将使得LRAS移动例如:移民增加了L,使得潜在产量YN增加为何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为何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v L或自然失业率的变动 移民 生育高峰期结束 政府政策降低自然失业率 v K或H的变化 对工厂、机器的投资 更多人得到大学学位 工厂由于飓风被毁为何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为何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v 自然资源的变动 新矿床的发现 进口原油供给的减少 气候的变化影响了农业产出v 技术水平的变动 由于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为何长期总供给曲

9、线会移动为何长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LRAS1980PYAD1990LRAS1990AD1980Y1990Y1980AD2000LRAS2000Y2000P1980P1990P2000长期,技术进步使LRAS向右移动货币供给的增加使AD向右移动结果: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产量增加用用AD&AS描述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描述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PYSRASY2P1Y1P2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短期中,物价水平的上升导致对物品与劳务供给的增加短期总供给(短期总供给(SRAS)曲线)曲线PYAD1SRASLRASADhiADloY1如果AS曲线是垂直的,AD的波动并不引起产量或就业的波动如果AS曲线向右上方倾

10、斜,那么AD曲线的移动的确影响产出和就业PloYloPhiYhiPhiPlo v每一种理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导致:当经济中的实际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供给量就偏离了其长期水平或自然水平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v不完全性:短期中名义工资是“黏性黏性”的,根据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缓慢 由于劳动合同、社会规范等 v企业与工人根据他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来签订合同1.黏性工资理论黏性工资理论v如果 P PE,企业收益增加,但劳动力成本不变,增加生产是有益的,所以企业会多雇佣工人,增加产出。v因此,物价水平越高,产出越高故 SRAS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曲线

11、向右上方倾斜1.黏性工资理论黏性工资理论v不完全性:短期中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缓慢 由于菜单成本菜单成本调整价格付出的成本 例如:印刷新菜单的成本,更改价格标签所需要的时间等v企业根据预期的物价水平PE来设定产品价格2.黏性价格理论黏性价格理论v假如央行出乎意料的增加了货币供给,长期中,物价水平P将上升 v短期,没有菜单成本的企业可以迅速提高其价格 v具有菜单成本的某些企业并没有立刻提高价格,其价格相对较低,增加了对其产品的需求,故增加产出,就业率提高 v因此,物价水平越高产出越高 所以,SRAS 向右上方倾斜向右上方倾斜2.黏性价格理论黏性价格理论v不完全性:企业会混淆物

12、价水平的改变与其所销售物品的相对价格变化v如果物价水平P上升高于PE,企业在意识到所有物价水平均上涨之前认为其产品相对价格上升了,因此会多雇佣工人,增加产出 v所以,P越高Y越高 SRAS 向右上方倾斜向右上方倾斜3.错觉理论错觉理论Y =YN +a(P PE)产量自然产量率(长期)a决定产量Y对物价水平P未预期到的变动做出多大反应实际物价水平预期的物价水平在以上三种理论中,当物价水平背离了预期物价水平PE时,Y就偏离了潜在产出YN三种理论的共性三种理论的共性PYSRASYNP PE YYNP PEY YNPE预期物价水平Y =YN+a(P PE)三种理论的共性三种理论的共性v这些不完全性是暂

13、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名义工资和价格将变得没有黏性 错觉也将得到纠正v在长期中,PE=P AS 曲线是垂直的SRAS与与LRASLRASPYSRASPEYNY=YN+a(P PE)在长期中PE=P,Y=YN.SRAS与与LRASLRASPYSRASPEYNSRASPE任何移动LRAS事件都能够使SRAS移动。PE使SRAS移动:如果PE上升,工人及企业定义更高的工资,在任何物价水平P,生产变得不利,Y减少,SRAS向左移动为何短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为何短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动PYADSRASPELRASYN在长期均衡中,PE=P,Y=YN,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长期均衡长期均衡v 由总供给或总需求的移

14、动引起v 分析经济波动的四步骤1.确定某事件使AD还是AS移动2.确定曲线向左还是向右移动3.用AD-AS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短期的产量和物价水平 4.用AD-AS图说明经济如何从其新的短期均衡变动到其长期均衡经济波动经济波动LRASYN经济最初处于长期均衡股市崩溃1.影响C,AD2.C 下降,所以AD向左移动3.B是短期均衡点 物价水平下降 Y即产量 下降失业率上升4.随着时间推移,预期物价水平PE 下降,SRAS 向右移动,直到长期均衡点C、Y,失业率重新回到最初水平PYAD1SRAS1AD2SRAS2P1AP2Y2BP3C总需求移动的影响总需求移动的影响从1929-1933年,由于银行

15、体系出现问题,货币供给量下降 28%股价价格下降90%,消费与投资减少 Y下降27%P下降22%失业率从3%上升到25%美国真实美国真实GDP,2000年的十亿美元总需求两次重大的移动:总需求两次重大的移动:1.大萧条大萧条从1939-1944年,政府支出从91亿美元上升到913亿美元 Y增加90%P上升20%失业率从17%下降到1%美国真实美国真实 GDP,2000年的十亿美元总需求两次重大的移动:总需求两次重大的移动:2.二战二战v画出美国经济的AD-SRAS-LRAS图形,从经济的长期均衡开始v加拿大出现经济繁荣,用你的图形分析这对美国 GDP,物价水平和失业率的短期与长期影响46练习练

16、习2:模型的应用:模型的应用47LRASYNPYAD2SRAS2AD1SRAS1P1P3CP2Y2BA事件:加拿大经济繁荣1.影响 NX,AD曲线2.AD曲线向右移动3.短期均衡在点B。P与Y 增加,失业率降低4.随时间的推移,PE上升,SRAS曲线一直向左移动,直到达到长期均衡点C。Y与失业率回到起始水平练习练习2参考答案参考答案LRASYN事件:油价上涨1.成本上升,SRAS曲线移动(假设 LRAS 不变)2.SRAS曲线向左移动3.短期均衡在点B,P上升,Y下降,失业率上升 从A点到B点,滞涨:滞涨:产出下降而物价水平上升的一段时期PYAD1SRAS1SRAS2P1AP2Y2B短期总供给

17、移动的影响短期总供给移动的影响LRASYN如果政策制定者不作为:4.低就业使工资下降,SRAS曲线一直向右移动,直到长期均衡点APYAD1SRAS1SRAS2P1AP2Y2BAD2P3C如果政策制定者使用财政或货币政策来增加总需求,以此抵消总供给的移动:Y 回到 YN但 P 会永远都更高抵消短期总供给的不利移动抵消短期总供给的不利移动失业量的变化真实GDPCPI+1.4 百万+2.9%+26%+99%+3.5 百万 0.7%+21%+138%真实石油价格1978-801973-7520世纪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及其影响年代石油危机及其影响v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1936年v衰退和萧条之所以发生,

18、是因为对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不足;政策制定者应该移动总需求v对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著名批评:长期是对当前事情的一个误导。在长期中我们都会死。如果在暴风雨季节,经济学家只能告诉我们,暴风雨在长期中会过去,海洋必将平静,那么他们给自己的任务就太容易且无用了约翰约翰.梅纳德梅纳德.凯恩斯凯恩斯 1883-1946v本章介绍了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经济波动 v记住:这些波动背离了我们前面章节学习模型所解释的经济的长期趋势 v下一章中,我们将学习政策制定者如何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影响总需求结论结论内容提要内容提要vGDP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短期波动是无规律且不可预测的。衰退是指真实GDP

19、下降和失业率上升的时期v经济学家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来分析经济波动v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水平的变动有财富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内容提要内容提要v任何改变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或净出口的 事件(除物价水平的变动)都会移动总需求曲线v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这是因为物价水平的变动并不影响长期的产出v在长期中,产出取决于经济中的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变动都会移动长期总供给曲线 v在短期中,当实际物价水平与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背离时,产量就会与自然产量率背离,产生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本章提出了三种用以解释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理论:粘性工资理论,粘性价格理论和错觉理论 v预期价格水平和其他使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事件的改变都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内容提要内容提要v经济波动是由总需求或总供给的移动引起的 v当总需求减少时,短期中产量和物价就会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预期物价水平的变动引起工资、物价和感觉进行调整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就会向右移动,并使经济在一个新的,较低的物价水平时回到其自然产量率v总供给的减少引起滞涨产量减少和物价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工资,物价和感觉进行调整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使物价水平和产量回到其原来的水平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