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综合布线的系统结构设计

上传人:馨*** 文档编号:15876588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0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房综合布线的系统结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机房综合布线的系统结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机房综合布线的系统结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机房综合布线的系统结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房综合布线的系统结构设计(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wd.机房综合布线的系统构造设计首先要确定工作区信息点的布局和数量。最理想的当然是能够明确设备需求。这样可对当前的设备有准确的信息点配置。在此根基上,再考虑一定的扩展余量,一般建议取10%一20%,不宜太多。因为机房服务于整个网络,其内部设备的变化比拟频繁,准确的预计比拟困难,建议更多地考虑扩展方便而不是一步到位。而且这样考虑也能降低本钱。考虑扩展性时,应将布线的路由通道考虑充分。机房内服务器和终端数量众多,设备的安装形式分为两种主要的布置模式:塔式服务器和机架式设备。二者对信息插座密度的需求相差较大。布置时应确定安装模式、数量、接口数、接口规格。(一)塔式服务器采用落地安装的模式,安装密

2、度很低,每平米不到2台。也有用户将塔式服务器安装在标准服务器机柜内,一台机柜只能安装24台。还可采用多层的敞开式机架,机架为3层,一个机架可安装12台左右服务器,平均每平方米56台。(二)标准机柜式服务器目前最薄的服务器厚度仅有lU,但通常不完全塞满机柜空间。这样一台标准服务器机柜可以安装几台(厚的)到三十台(薄的)左右的服务器,需要的信息点的数量也较大。建议一个标准服务器机柜按照1224台配置。在确定了信息点的大致数量后,需要对布线构造进展合理规划。当机房面积较小(200m2以下),信息点在200点以下时,建议只采用水平布线模式,将配线架安装在网络机房的配线柜内,所有机房信息点直接端接到配线

3、架上。当机房面积较大,特别是信息点数模式,将会增加线槽的数量和线槽的横截面。如果线槽布置在活动地板下,将对有精细空调的区域造成很大的送风阻力,实践说明这是影响空调效果的主要原因。同时,众多线缆全部聚集到一处的星型布局使线缆清理困难,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这时建议采用两级布线:水平子系统和干线子系统。将FD放置到机房信息点密集的地方(如主机室),经过交换机后,再通过主干连接到网络室。这种将配线架深入需求中心的构造可大幅度减少电缆数量,减少机房地板下各专业管线打架的概率,减少对下送风空调的影响。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增加了交换设备的本钱;管理上造成网络和系统两个部门的穿插;多了一级交接,可靠性有所降低。有些

4、用户觉得通过两级配线后会增加网络的不可靠性,因此采用长跳线将交换设备和服务器直接相连。这种方法由于没有配线架,无法进展很好的管理,不建议使用。其次,确定布线等级。系统选型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布线等级。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超五类和六类系统。超五类系统的测试带宽到达155MHz,而六类系统的测试带宽到达200MHz,可以在铜缆链路上支持千兆传输。更高的性能还有超六类产品。但由于没有相关标准予以衡量确定,均是各个厂家的自行测试和称谓,不建议采用。布线又分屏蔽系统和非屏蔽系统,两者的区别主要表达在线缆上。双绞线本身是由对绞的两根线缆组成,再由多对线组成电缆。它应用了平衡线缆的概念:一条线缆有两条同样的导线

5、,两条线上运行的电压对地极性相反、大小相等,通过相互绞合在一起,可以在一定距离上维持平衡。使两条导线之间的距离最小化的方法是将它们绞合在一起,这样有助于补偿它们接收到的外部干扰。平衡线缆意味着双绞线对中的两条导线是同样的长度和尺寸。它们之间越一致、靠在一起越严密,就越容易抵御外部线路对他们产生的干扰。更高的传输速率需要更高的线路抗干扰能力,因此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对提高系统带宽是有益的。通常屏蔽双绞线采用每对线对单独屏蔽,再将所有线对总体屏蔽的方法实现最高的抗干扰能力。屏蔽电缆(FTP)的屏蔽原理不同于双绞的平衡抵消原理,FTP电缆是在双绞线的外面加一层或两层铝箔,利用金属对电磁波的反射、吸收和趋

6、肤效应原理(所谓趋肤效应是指电流在导体截面的分布随频率的升高而趋于导体外表分布,频率越高,趋肤深度越小,即电磁波的穿透能力越弱),有效地防止外部电磁千扰进入电缆,同时也阻止内部信号辐射出去干扰其他设备的工作。实验说明,频率超过5MHz的电磁波只能透过38m厚的铝箔。如果屏蔽层的厚度超过38m,就便能透过屏蔽层进入电缆内部的电磁干扰的频率限制在5MHz以下,而对于5MHz以下的低频干扰可用双绞的原理有效的抵消。屏蔽系统的难点是对施工工艺要求更为严格,否则反而可能引人不必要的干扰,降低性能。屏蔽系统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保密功能,可以防止信息的泄漏。目前的超五类和六类系统均有屏蔽和非屏蔽产品。注意,屏

7、蔽产品的选用要端到端地实现,不能只是线缆采用屏蔽线而配线架和插座不采用具有屏蔽能力的。中型数据中心机房的规划与设计一信息化与数字化成为各个企业、行业提高速度、提高效率,获得效益的关键手段,而全球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愈来愈成熟,为我们追求效益提供了方法、手段、标准。 1数字化:企业的业务、流程、经营、管理等等,相关活动全部进展数字化 2无纸化:过去基于 、 的定单模式不能适应数字化的要求,企业或组织的各种活动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动进展,办公方式转为无纸化办公。 3集中化:分散的信息化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信息孤岛不能带来速度和效率提高。当前信息化的趋势是集中管理、集中存储、集中传输、集中交换,带来信息化的集

8、中效应,这种集中效应表现在数据中心的兴起如图1所示。图1 信息集中化的趋势,需要数据中心承载1 数据中心的物理模型 数据中心的作用与目的是完成信息的集中管理、集中存储、集中传输、集中交换,从而实现信息集中效益。 在数据中心中,存在两个层面的平台:网络平台和动力平台如图2所示。图2 数据中心DC物理模型的定义2 数据中心的级别与分类: 根据美国TIA 942标准与Uptime Institute的定义,将数据中心的可用性等级分为四级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新制定的电子信息机房设计标准GB 50174-2008,将电子信息机房定义为A、B、C三类,其中A类要求最高如表2所示。 表2 按机房的规模,

9、可以分为超大型数据中心、大型数据中心、中型数据中心和小型数据中心等。 超大型数据中心,通常面积大于2000m2,服务器机柜数量大于1000个; 大型数据中心,通常介于8002000m2,服务器机柜数量2001000个; 中型数据中心,面积为200800m2,机柜数量为50200个; 小型数据中心,面积为30200m2,机柜数量为1050个; 无专门场所的服务器/交换机机柜应用等。 以上规模划分是实际工作中的大致划分方法,并没有严格的划分标准与参照指标体系。划分的目的也仅仅是便于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等。 本文专门针对中型数据中心机房,探讨相关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标准、方法和实践。3.1 机房

10、选址 我国电子信息机房设计标准GB 50174-2008对机房选址提出了要求,综合美国数据中心标准TIA 942-2005,对数据中心选址可以参考以上标准。 实际工作中,对于中型数据中心机房的选址,用户通常选择与办公大楼等设施在一起,便于管理与维护。对于办公大楼来说,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大楼的电力是否足够给数据中心使用。办公大楼在设计与建设的时候,主要面向人员办公需要,属于轻载荷的供电设计。而数据中心的设备供电量要求巨大,这样的重载荷设施放入办公大楼,常常会引起供电系统容量严重缺乏。无论是供电、亦或是制冷,都是对原有办公大楼用电容量的巨大挑战。 2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机房空调的室外机系

11、统。办公大楼寸土寸金,面积利用率很高。而数据中心的机房需要恒温恒湿的机房专用系统,365天24小时的不连续运行。机房专用空调如果采用直接制冷制式DX,需要足够多的空间安装空调室外机。如果采用冷冻水系统,需要专门的365天24小时运行的冷冻机组,而不能与大楼的中央空调系统混用。 3机房层高是否足够办公大楼的层高为民用建筑设计,层高通常为2.83.2m。而数据中心需要安装静电地板,顶部吊顶。最正确层高无障碍物应该大于3.2m。 4是否有足够容量的载货电梯通常的办公大楼载货电梯尺寸小、载荷低。而数据中心需要的UPS电源、机房空调等设备,都是大尺寸超重型设备。如果电梯不能运输,势必导致运输本钱剧烈增加

12、。 5在办公大楼设置数据中心,因为租金高昂、场地有限、供电缺乏,将严重限制数据中心的规模和安全级别。3.2 规划与设计 中型数据中心机房的规划与设计,其需求源头来自于用户对服务器、软件系统的规划与需求。规划分为局部,包括容量规划密度规划、供电系统规划、制冷系统规划、网络规划等。 容量规划:容量是指中型数据中心机房的初期、终期的服务器等IT设备数量、或者面积。容量规划可以基于两个方面考虑, 1数据中心机房的机柜数量平均每机柜服务器数量。在采用普通地板送风制冷方式下,每个机柜的热密度为35kw/rack,超过这个热密度就必须采用高热密度的制冷解决方案如图3所示。图3 传统开放式机柜+地板下送风制冷

13、 2机房的电力供给。当机房的供电系统市电+发电机容量确定之后,可以计算出服务器的总功率。比方发电机最大容量为500kva,那么根据机房的能效PUE值按2.0考虑,得出机房最大承载服务器容量为250kva如图4所示。 PUE能量使用效率的定义: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图4 PUE指标曲线3.3 供电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当中型数据中心机房的最大容量确定后,用户可以根据预算、机房重要程度,结合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标准GB 50174-2008和美国TIA 942-2005的标准,确定供电系统与制冷系统。 对于供电系统,包括从市电、发电机到配电、UPS、输出配电、服务器电源管

14、理系统列头柜、机柜PDU等一系列环节如图5所示。图5 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示意图 上述标准列出了N、N+1、2N、2N+1等冗余方式。 在中型数据中心机房的市电、发电机等系统,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N+1或者2N系统。而UPS供电系统,建议用户采用2N或者2N+1方式,确保供电可靠性如图6、7所示。图6 2N式供电系统图7 2N+1式供电系统 用户选择UPS时,建议采用高频式UPS,因为采用高频IGBT整流+无隔离变压器式设计,输入功率因数高、输入电流谐波小、功率密度高等特点。同时因为UPS占地面积小重量小,搬运方便。 UPS的电池容量建议根据市电与发电机系统配置,通常为30分钟左右。一般不建议

15、超过2小时的电池配置,重量大、本钱高,投资不经济。 在UPS之后,需安装服务器电源管理系统SPM又叫列头柜,为服务器机柜提供配电与保护。为提供服务器电源的配电可靠性,建议每一个配电回路都采用监控与管理系统,监控每一路回路的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谐波、电量等参数,实现配电的安全管理和本钱的细致化管理如图8所示。3.4 制冷系统规划与设计 制冷系统是机房另外一个关键的根基设施。在中型数据中心机房,制冷系统设计包括:地板下送风系统、服务器机柜、机房专用空调等。 按照机房节能设计实践和标准,通常采用地板下送风、机柜布置按冷热通道方式,是制冷效率比拟高的设计方式如图9所示。图9 地板下送风+冷热通

16、道设计 机房的服务器机柜也是制冷的关键之一。在很多运行的机房中,不少用户对机柜不重视,通常采购一些廉价服务器机柜。而这样的机柜必然带来通风面积小、服务器发热等问题。TIA 942标准规定机柜的通风面积比通孔率大于50%。而当服务器的热密度到达4kw左右是,建议用户采用通孔率大于70%的服务器机柜,确保服务器等IT设备通风量、风速正常。 此外,为了冷热通道隔离,建议使用挡板,将服务器机柜上空闲的U空间挡住,减少冷空气与热空气的无效热交换。 进一步的节能设计包括完全封闭的冷通道,实现冷空气与热空气的完全隔离。当然这样封闭式冷通道或热通道设计,必须符合消防防火等标准如图10所示。 考虑到投资本钱、运

17、营本钱、维护本钱等,建议采用风冷式机房专用空调DX式。而水冷或者冷冻水式机房专用空调不适合于在中型机房中使用与推广如11所示。图11 风冷式机房专用空调DX式 风冷式机房专用空调,按照上述标准,采用N+12或3即可实现制冷系统较高的可靠性。在空调的供电上采取分组供电方式,防止单一供电回路导致的单点故障。3.5 监控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中型数据中心机房的安全与运营监控管理是用户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而这些数据中心机房通常采用无人值守工作模式,机房的安全与运营监控是无人值守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它包括: 机房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实现机房365天24小时监控下运行,任何成心或无意的破坏都将记录在案。 机房

18、设备与环境的监控系统。根据标准,必须实时监控机房的温度、湿度、水浸、供电系统工作参数与状态、空调系统工作参数与状态等,并在故障下主动提示用户采取措施,及时修复故障,确保机房安全稳定运行如图12所示。图12 数据中心的机房监控系统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中型数据中心机房通常不会配置电源专业人员,日常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通常外包给专业类公司,IT用户仅仅督导与监控系统的运营维护工作。 而在众多设备与环境中,电池的监控是比拟容易无视的环节。但是电池恰恰又是系统最后的安全保障,所以对电池的监控建议采用单体电压、单体内阻监控系统,实时在线监控电池的电压与阻抗变化,及时找出弱化电池与系统短木板。 TIA 942和

19、GB 50174-2008也建议在最重要一级机房,实现对电池组中每一个电池单体电压、单体阻抗的监控。确保系统中所有环节都处于监控之下,实现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电池单体电压与内阻监控系统图如图13所示。图13 电池单体电压、内阻监控示意图4 中型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与概念误区4.1 关于机房的负载计算与热密度 IT用户在规划或者设计机房时,普遍遇到的问题就是服务器负载计算问题。购置的服务器,根据厂家给出的功耗累计,往往会得出一个很大的累计功率。可是如果按照这样的累计功率配置供电系统、空调系统,将会出现巨大的投资浪费。 如何才能得出比拟可靠的负载功率呢建议IT用户对服务器厂家的功耗参数刨根寻底,一定

20、要厂家给出所需配置下实际功率需求。 比方IBM某型号服务器2008年功耗为如表3所示:表3: 表3中,单机最大功耗与配置密切相关,而这个数据远远小于铭牌功率,当配置确定后,采用服务器的实际运行功率计算,才能防止供电系统、空调系统的巨大浪费。4.2 为了创新而使用水系统空调系统 很多IT用户喜欢创新,在机房建设上根据局部厂商推荐,盲目采用水系统的空调。实际上水系统机房空调在中型数据中心机房并不能节能。 首先,中型机房的热负荷是有限的,而小容量的冷冻机组的能效比,并不比风冷式空调高。如果采用大楼的冷冻机组,必然又出现在冬天大马拉小车的问题,效率低下。只有当机房规模宏大,采用水系统机房空调才是节能的

21、。 其次,水系统机房空调容易导致系统的单点故障、单点瓶颈。按照标准,采用水系统时,强烈建议按照2N系统配置,而这样的配置在中型机房无疑是投资巨大、毫无积极性可言。 第三,水系统的安装、维护本钱很高。尤其是维护本钱居高不下。因为水系统需用定期的换水维护,这样数据中心可能长时间停机问题。国内第一批使用水系统的大型银行数据中心,在建设新的数据中心时,纷纷弃用水系统,而改用风冷式机房空调系统。5 中型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实例 大局部的证券公司机房是典型的中型数据中心机房。随着IT技术的迅速开展,我国证券行业的交易与查询网络化、集中化,已处于世界前列。 某全国性券商因为办公室搬迁,需要在办公大楼内新建一个

22、约400m2的数据中心如图14所示。 因为该券商的业务高速开展,对未来的负荷需求很大。但是机房位于中心区域的办公大楼上,大楼为数据中心提供的电力有限,仅为500KVA1000A,并且是三路电力合计,这为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规划阶段,用户希望使用水系统空调,并安装高密度制冷解决方案。对于水系统,规划时候反复与用户交流,在400平方左右的机房安装水系统空调并不能带来太多效率提升,反而造成后续维护本钱巨大。经过用户对局部水系统使用反响调查,最终取消了水系统的方案,改用风冷系统式机房专用空调。 此外,用户对负载反复确认,最后选择按PUE=1.6、负荷300kw设计数据中心终期容量,系统设计图如图

23、15所示。图15 某证券公司全国数据中心供电系统图本文出自 “数据中心工作组 博客,请务必保存此出处 :/dcteam.blog.51cto /691409/154956本文出自 51CTO 技术博客综合布线管径走线容量统计表通过综合布线工作组的统计和调查,收集了:3M、AMP、CommScope、Datwyler、Leviton、Molex、Potevio普天、Panduit、Siemon、SHIP一舟、TCL、Tiancheng天诚,共十二家的超5类、6类及6类以上线缆的外径尺寸,并依据下表,进展详细计算,核算出在不同管径走线情况下,符合利用率的走线根数,以方便广阔施工人员在布线工程中参考

24、使用和方便查询。 免费下载地址:url :/ishare.iask.sina .cn/cgi-bin/fileid.cgi?fileid=4098184/url 附表:双绞线缆径与电线管对照详表 说明: 1 为了充分利用页面宽度,局部名词将使用缩写替代,这些缩写如下: UTP:不带隔离的非屏蔽双绞线 UTP-:带一字隔离的非屏蔽双绞线 UTP+:带十字隔离的非屏蔽双绞线 F/UTP:铝箔总屏蔽双绞线,不带隔离 F+/UTP:双层铝箔总屏蔽双绞线,不带隔离 F/UTP-:铝箔总屏蔽双绞线,带一字隔离 F/UTP+:铝箔总屏蔽双绞线,带十字隔离 F2/UTP+:双层铝箔总屏蔽双绞线,带十字隔离 S

25、F/UTP:丝网铝箔总屏蔽双绞线,不带隔离 SF/UTP-:丝网铝箔总屏蔽双绞线,带一字隔离 SF/UTP+:丝网铝箔总屏蔽双绞线,带十字隔离 U/FTP:铝箔线对屏蔽双绞线 F/FTP:铝箔总屏蔽/铝箔线对屏蔽双绞线 S/FTP:丝网总屏蔽/铝箔线对屏蔽双绞线 2 截面利用率指管内空间与双绞线总截面积之比 3 25%、30%是指在GB 50312-2007标准中规定的截面利用率上下限 4 16/1.250/2.5等等指金属管的标称直径/壁厚 5 表中数字指此类管中可以穿过的双绞线根数。 注:综合布线管径走线容量统计表共包括13张表,包括3M、AMP、CommScope、Datwyler、Le

26、viton、Molex、Potevio普天、Panduit、Siemon、SHIP一舟、TCL、Tiancheng天诚共12家厂家的管径走线容量统计。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典型产品选择 2008-07-07 11:33:04标签:综合布线数据中心产品选择 推送到技术圈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 原始出处 、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cteam.blog.51cto /358485/86153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典型产品选择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综合布线工作组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课题组 数据中心布线包括核心计算机房内布线

27、和计算机房外布线,数据中心计算机房内布线空间包含主配线区,水平配线区,区域配线区和设备配线区,见图一。综合布线做为物理根基设施建设变得尤为重要,成为网络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为数据中心构建安全、高效、统一的物理根基平台,是用户建设数据中心的核心! 图一 一、线缆的选择 布线标准认可多种介质类型以支持广泛的应用,但是建议新安装的数据中心宜采用支持高传输带宽的布线介质以最大化其适应能力并保持根基布线的使用寿命。推荐使用的布线传输介质有: 1100欧姆平衡双绞线,建议6类/E级GB 50311-2007、6A类/EA级ANSI/TIA/EIA-568-B.2-10,ISO/IEC 11801:

28、2008或F/FA级GB 50311-2007,ISO/IEC 11801:2008 2多模光缆:62.5/125 um或50/125umANSI/TIA/EIA-568-B.3,建议选用50/125um,850nm工作波长的激光优化多模光缆ANSI/TIA/EIA-568-B.3-1 3单模光缆ANSI/TIA/EIA-568-B.3除以上介质外,认可的同轴介质为75欧姆型号是734和735同轴电缆符合Telcordia GR-139-CORE及同轴连接头ANSI T1.404。这些电缆和连接头被建议用于支持E-1及E-3传输速率接口电路。 在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时,应根据机房的等级、线缆的敷设

29、场地和敷设方式等因素选用相应的线缆,使其: a) 灵活支持所对应的服务 b) 具有长久的使用寿命 c) 尽量减少占用空间 d) 具有更好的布线信道传输容量 e) 满足设备制造商的推荐 二、机柜的选择 机架为开放式构造,一般用于安装配线设备,有2柱式和4柱式。机柜为封闭式构造,一般用于安装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也可以安装配线设备,有600*600、600*800、600*900、600*1000、600*1200、800*800、800*1000、800*1200等规格。宽度为600mm的机柜没有垂直线槽,一般用于安装服务器设备;宽度为600mm的机柜两侧有垂直线槽,适合跳线多的环境,一

30、般作为配线柜和网络柜。机架和机柜最大高度为2.4米,推荐的机架和机柜最好不高于2.1米,以便于放置设备或在顶部安装连接硬件。推荐使用标准19英寸宽的机柜/机架。 机柜深度要求足够安放方案好的设备,包括在设备前面和后面预留足够的布线空间、装有方便走线的线缆管理器、电源插座和电源线。为确保充足的气流,机柜深度或宽度至少比设备最深部位多150 mm (6 in)。 机柜要求有可前后调整的轨道。轨道要求提供42U或更大的安装空间。 三、配线架的选择 为满足企业的本钱效益要求,数据中心要求更高密度的设备以及应用空间。因此,在数据中心中使用的配线架布线产品应能满足高密度、方便端口的维护或更换和能清楚方便地

31、进展端口识别的要求。 模块化的配线架可以灵活配置机柜/机架单元空间内的端接数量,既减少端口浪费又便于日后的维护变更。 常用的配线架,通常在1U或2U的空间可以提供24个或48个标准的RJ45接口,而使用高密度配线架可以在同样的机架空间内获得高达48个或72个标准的RJ45接口,从而大大提高了机柜的使用密度,节省了空间。 角型配线架允许线缆直接从水平方向进入垂直的线缆管理器,而不需要水平线缆管理器,从而增加了机柜的密度,可以容纳更多的信息点数量。 凹型配线架主要应用在需要在服务器机柜背部进展配线的情况下,配线架向下凹陷,从而即使关闭服务器机柜的背板,也不会压迫到任何的跳线,且方便维护操作人员快捷

32、的接入整个配线界面。 机柜内的垂直配线架,充分利用机柜空间,不占用机柜内的安装高度所以也叫0U配线架。在机柜侧面可以安装多个铜缆或者光缆配线架,它的好处是可以节省机柜空间,减少跳线的弯曲和更方便地插拔跳线。 高密度的光纤配线架,配合高密度的小型化光纤接口,可以在1U空间内容纳至少48芯光纤,并具备人性化的抽屉式托盘管理和全方位的裸纤固定及保护功能。更可配合光纤预连接系统做到即插即用,节省现场施工时间。 四、线缆管理器的选择 在数据中心中通过水平线缆管理器和垂直线缆管理器实现对机柜或机架内空间的整合,提升线缆管理效率,使系统中杂乱无章的跳线管理得到很大的改善。水平线缆管理器主要用于容纳内布设备之

33、间的跳线,有1U和2U,单面和双面,有盖和无盖等不同构造组合,线缆可以从左右上下出入,有些还具备前后出入能力。垂直线缆管理器分机柜内和机柜外两种,内部的垂直线缆管理器主要用于管理机柜内部设备之间的跳线,一般配备滑槽式盖板;机柜外的垂直线缆管理器主要用于管理相邻机柜之间的跳线,一般配备可左右开启的铰链门。 五、跳线的选择 在数据中心中通过设备线缆与跳线实现端口之间的连接。设备线缆与跳线可采用铜缆或光纤。它们的性能指标应满足相应标准的要求。 光、电设备线缆与跳线应和水平或主干光电缆的等级保持一致,还应与网络设备、配线设备端口连接硬件的等级保持一致,并且能够互通。 在端口密集的配线和网络机柜和机架上

34、,可以使用高密度的铜缆和光纤跳线。这些跳线通过对传统插拔方式或接口密度的重新设计,在兼容标准化插口的前提下提高了高密度环境的插拔准确性和安全性。 六、预连接系统 预端接系统是一套高密度,由工厂端接、测试的,符合标准的模块式连接解决方案。预连接系统包括配线架、模块插盒和经过预端接的铜缆和光缆组件。预端接系统的特点是经过工厂端接和测试的铜缆和光缆可以提供可靠的质量和性能;基于模块化设计的系统允许安装者快速便捷地连接系统部件,实现铜缆和光缆的即插即用,降低系统安装的本钱;当移动大数量的线缆时,预端接系统可以减少移动所带来的风险;预连接系统在接口、外径尺寸等方面具有的高密度优点节省了大量的空间,在网络

35、连接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使系统的管理和操作都非常方便。 对于用户来说,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就是利用综合布线核心技术在数据中心这样一个应用环境进展一个有效的系统集成。本文出自 “综合布线工作组综合布线图书大全 2008-03-11 15:53:36标签:综合布线图书智能建筑it 推送到技术圈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 原始出处 、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cteam.blog.51cto /358485/71077布线图书帮助你走向成功的最近捷径之一,看看您拥有以下的图书吗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预算定额和安装移动通信设备预算定额修订工程

36、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图集YD5082-99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1局部:总标准YD/T926.1-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3局部: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YD/T926.3-200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标准 GB 50312-2007通信工程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方法及费用定额,通信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方法通信建设工程概预算人员培训教材智能大厦网络布线从入门到精通网络规划与布线施工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工程智能小区系统工程技术导论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修订版通信电缆及构造化布线楼宇智能化技

37、术智能化大楼的建筑设备智能化建筑综合布线标准实施手册局域网布线第二版智能化建筑小区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建筑通信网络系统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施工与验收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文章引用自: 数据中心机房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应用技术白皮书 2010-03-19 09:38:55标签:综合布线白皮书数据中心 推送到技术圈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 原始出处 、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cteam.blog.51cto /358485/285276目录1 引言 1.1 研究的范围 1.1.1 研究的依据 1.1.2 研究的中心问题2 术语3 系统概

38、述 3.1数据中心系统组成与布线关系 3.2数据中心机房分级与布线分级要求4 布线系统设计 4.1数据中心布线系统构成 4.1.1 系统组成 4.1.2 大、中、小型数据中心布线系统构成范例 4.2数据中心布线规划 4.2.1 布线规划要点-开场设计前必须考虑的几个问题 4.2.2 布线实施进度安排 4.2.3 布线拓扑构造与线缆长度要求 4.2.4 用户需求分析与根基数据、资料 4.3产品分析与应用技术要点 4.3.1 线缆 4.3.2 模块 4.3.3 配线架 4.3.4 线缆管理器 4.3.5 设备线缆与各类跳线 4.3.6 预连接系统 4.3.7 机柜/机架/集装箱 4.3.8 标签系

39、统 4.3.9 智能配线系统 4.3.10 线缆桥架4.4系统配置 4.4.1 LAN/SAN/小型机网络拓扑与布线系统构架对应关系 4.4.2 主干系统配置 4.4.2.1 MDA机柜与HDA柜设置位置与安装设施组合方案 4.4.2.2 MDA机柜光、电配线模块端口容量计算 4.4.2.3 MDA网络、配线柜间的连接关系 4.4.2.4 主干线缆数量配置 4.4.3 水平系统配置 4.4.3.1 HDA机柜与EDA柜设置位置与安装设施组合方案 4.4.3.2 EDA机柜光、电配线模块端口容量计算 4.4.3.3 HDA网络、配线柜间的连接关系 4.4.3.4 水平线缆数量配置 4.4.4 进

40、线间机柜端口数量、种类、长度配置 4.4.5 机柜配置 4.5通道安装设计 4.5.1 设置位置 4.5.2 间距要求 4.6机柜机架安装设计 4.7接地系统安装设计4.7.1 接地系统构成与要求 4.7.2 机柜与机架接地 4.7.3 金属管槽接地 4.7.4 屏蔽接地 4.7.5 接地装置 4.8布线系统工程管理 4.8.1 布线管理系统内容与范围 4.8.2 标签标识设计 4.8.3 技术文档要求5 机房布线系统施工与验收测试 5.1 配线系统设施安装 5.1.1 线缆敷设 5.1.2 线缆端接 5.1.3 机柜安装 5.1.4 机架安装 5.1.5 配线架安装 5.1.6 预连接系统安

41、装 5.1.7 智能布线系统安装 5.1.8 桥架安装 5.1.9 接地装置安装5.2验收测试 5.2.1 测试对象特点与测试要点 5.2.2 光缆测试 5.2.2.1测试模型和方法 5.2.2.2 测试仪表 5.2.2.3 测试标准 5.2.3 铜缆测试 5.2.3.1测试模型和方法 5.2.3.2 测试仪表 5.2.3.3 测试标准 5.2.4 验收评判6 工程典型案例7 热点问题分析那么什么是综合布线比方一幢现代化的大楼,除了有 、空调、消防、电力线路外,计算机网络线路是不可或缺的!其对象主要是楼内的传输网络,以方便语音和数据通信、交换设备及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的彼此相连,并使这些设备与外界

42、进展网络通信。综合布线由许多部件共同组成,主要是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等等,并可以通过这些部件来构造各种子系统,故称之为综合布线。综合布线的由那么的部件组成,其相关的知识,技术也有很多,如果有对综合布线知识、技术感兴趣,我们可以一起交流 QQ群:43457472 3ait 最大的弱电知识库 弱电产品大全机房综合布线的路由设计 2010-03-24 09:57:24标签:路由机房综合布线设计 推送到技术圈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 原始出处 、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cteam.blog.51cto /358

43、485/287381 如前所述,机房布线的信息点数量多,而且在机房运行过程中,随着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增加,会随时要求增加信息点。因此,路由设计应充分考虑扩展性。在路由选材上,首先应尽量采用金属材料,不宜采用PVC管材。通过金属管道的良好接地可减少干扰,并提高机房的线路防火等级。同时,采用金属线槽作为路由材料,可充分利用线槽扩展性好,容易增加线缆的特点。对于线槽的布置,一般围绕设备进展布置。在目前机柜使用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和成排的机柜平行布局。一般每排机柜布置一条线槽,也可以两排相邻机柜中间走道上公用一条线槽,前一种模式更为理想一些。对于有活动地板的机房,通常的做法都是将线槽安装在活动

44、地板下。但随着高端机房中地板下送风的精细空调的普遍采用,这种模式暴露出不少问题。由于设备在机房内成排布置,因此每排设备都在地板下配置了线槽,一般线槽的高度在50l00mm,而活动地板的敷设高度只有300mm左右,从而影响到空调风道的通畅。线槽越多,送风效果越差(地板下还往往有强电线槽)。而且线路特别是强电线路在活动地板下布置还增加了火灾隐患,电气故障可能引发火源,同时在地板下的人情不易被迅速发现,即使配置了常规的消防感温感烟探测器,由于地板下的送风,反映并不迅速。已经有多起火灾事故是从活动地板下发生的。因此,现在不少机房特别是电信行业,普遍采用上走线的路由模式。采用上走线需要有设备布局的配合,

45、这种布局主要适用于标准机架式布局的场合,而且机柜的尺寸特别是高度应 根本一致,才能保证美观。上走线采用线槽。线槽有两种安装模式:支架吊装在顶上、支架支撑在地面上。支撑在地面上容易发生支架和机柜的打架,在设计时应注意。上走线线槽形式有两种:敞开梯型桥架式和封闭式。敞开式梯架是应用的主流。在设计时,首先仍是根据机房平面中机柜的总体规划,每排机柜设置一路。敞开式梯架的优点是便于维护。因为不需要额外的开孔,增减线路很方便;不需要掀地板,只需要梯子即可实施,工作量小。便于发现故障。不像地板下的封闭线槽,很容易观察到故障点,特别是火灾危险。其缺点是对防鼠的要求更高。敞开式梯架通常和强电一并考虑。通常考虑上

46、、中、下三层,分别作为强电线路、铜缆线路和光缆线路的通道。因为光缆特别是机房内的大量光跳线是比拟脆弱的,因此其中的光缆线路桥架常采用封闭式的,这样的布局很容易管理。每层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如果机房的层高不够,也可减少层数,采用左右布局。要注意按标准控制强电和弱电梯架间的距离。如果距离仍无法到达,可考虑强电采用屏蔽线或者采用封闭式。信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各种媒体上经常按塔式、机架式和刀片式这三种构造来划分服务器,服务器的外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划分呢?主要原因就是具体的应用环境不同,塔式服务器长得跟我们平时用的台式机一样,占用空间比拟大,一般是一些小型企业自己使用自己维护; 而机架式服务器长得

47、就像卧着的台式机,可以一台一台的放到固定机架上,因此而得名,它可以拿去专业的服务器托管提供商那里进展托管,这样每年只需支付一定的托管费,就免去了自己管理服务器的诸多不便;而刀片服务器是近几年才比拟流行的一种服务器架构,它非常薄,可以一片一片的叠放在机柜上,通过群集技术进展协同运算,能够处理大量的任务,特别适合分布式服务,如作为WEB服务器。原文出自【比特网】,转载请保存原文链接: :/biz.chinabyte /225/2243725.shtml什么是塔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应该是大家见得最多,也最容易理解的一种服务器构造类型,因为它的外形以及构造都跟我们平时使用的立式PC差不多,当然,由于服

48、务器的主板扩展性较强、插槽也多出一堆,所以个头比普通主板大一些,因此塔式服务器的主机机箱也比标准的ATX机箱要大,一般都会预留足够的内部空间以便日后进展硬盘和电源的冗余扩展。由于塔式服务器的机箱比拟大,服务器的配置也可以很高,冗余扩展更可以很齐备,所以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应该说目前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服务器就是塔式服务器。我们平时常说的通用服务器一般都是塔式服务器,它可以集多种常见的服务应用于一身,不管是速度应用还是存储应用都可以使用塔式服务器来解决。就使用对象或者使用级别来说,目前常见的入门级和工作组级服务器 根本上都采用这一服务器构造类型,一些部门级应用也会采用,不过由于只有一台主机,即使进展

49、升级扩张也有个限度,所以在一些应用需求较高的企业中,单机服务器就无法满足要求了,需要多机协同工作,而塔式服务器个头太大,独立性太强,协同工作在空间占用和系统管理上都不方便,这也是塔式服务器的局限性。不过,总的来说,这类服务器的功能、性能 根本上能满足大局部企业用户的要求,其本钱通常也比拟低,因此这类服务器还是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支持。原文出自【比特网】,转载请保存原文链接: :/biz.chinabyte /225/2243725.shtml什么是机架式服务器:作为为互联网设计的服务器模式,机架服务器是一种外观按照统一标准设计的服务器,配合机柜统一使用。可以说机架式是一种优化构造的塔式服务器,它

50、的设计宗旨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服务器空间的占用,而减少空间的直接好处就是在机房托管的时候价格会廉价很多。为什么说机架式服务器是作为为互联网设计的服务器模式?正如大家所知,很多专业网络设备都是采用机架式的构造(多为扁平式,活像个抽屉),如交换机、路由器、硬件防火墙这些。这些设备之所以有这样一种构造类型,是因为他们都按国际机柜标准进展设计,这样大家的平面尺寸就 根本统一,可把一起安装在一个大型的立式标准机柜中。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一方面可以使设备占用最小的空间,另一方面则便于与其它网络设备的连接和管理,同时机房内也会显得整洁、美观。机架服务器的宽度为19英寸,高度以U为单位(1U=1.75英寸=

51、44.45毫米),通常有1U,2U,3U,4U,5U,7U几种标准的服务器。机柜的尺寸也是采用通用的工业标准,通常从22U到42U不等;机柜内按U的高度有可拆卸的滑动拖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服务器的标高灵活调节高度,以存放服务器、集线器、磁盘阵列柜等网络设备。服务器摆放好后,它的所有I/O线全部从机柜的前方引出(机架服务器的所有接口也在前方),统一安置在机柜的线槽中,一般贴有标号,便于管理。现在很多互联网的网站服务器其实都是由专业机构统一托管的,网站的经营者其实只是维护网站页面,硬件和网络连接则交给托管机构负责,因此,托管机构会根据受管服务器的高度来收取费用,1U的服务器在托管时收取的费用比2U

52、的要廉价很多,这就是为什么这种构造的服务器现在会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事业。还有一点要说的是机架式服务器因为空间比塔式服务器大大缩小,所以这类服务器在扩展性和散热问题上受到一定的限制,配件也要经过一定的筛选,一般都无法实现太完整的设备扩张,所以单机性能就比拟有限,应用范围也比拟有限,只能专注于某一方面的应用,如远程存储和Web服务的提供等,但由于很多配件不能采用塔式服务器的那种普通型号,而自身又有空间小的优势,所以机架式服务器一般会比同等配置的塔式服务器贵上20-30%。 至于空间小而带来的扩展性问题,也不是完全没有方法解决,由于采用机柜安装的方式,因此多添加一个主机在机柜上是件很容易的事,然后再通

53、过服务器群集技术就可以实现处理能力的增强,如果是采用外接扩展柜的方式也能实现大规模扩展,不过由于机架式服务器单机的性能有限,所以扩展之后也是单方面的能力得到增倍,所以这类服务器只是在某一种应用种比拟出色,大家就把它划为功能服务器,这种服务器针对性较强,一般无法移做它用。原文出自【比特网】,转载请保存原文链接: :/biz.chinabyte /225/2243725_2.shtml什么是刀片服务器?对于企业和网络信息提供商来说,无限增长的数据必须集中存储和处理,于是未来的网络开展呈现出集中计算的趋势。集中管理模式与现有的分散管理模式,对服务器提出了新的要求:节约空间、便于集中管理、易于扩展和提

54、供不连续的服务,成为对下一代服务器的新要求。作为网络重要组成局部的服务器来说,性能已不仅仅是评价服务器的唯一指标了,用户更关心的是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产品。目前服务器集群已经在市场上得以广泛应用,而新一代机架式服务器也开场进入市场,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随着网络向更深层面开展,下一代服务器将会是Blade Server(刀片服务器)。刀片服务器是一种HAHD(High Availability High Density,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本钱服务器平台,是专门为特殊应用行业和高密度计算机环境设计的。其中每一块刀片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主板。它们可以通过本地硬盘启动自己的操作系统,如Window

55、s NT/2000、Linux、Solaris等等,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服务器。在这种模式下,每一个主板运行自己的系统,服务于指定的不同用户群,相互之间没有关联。不过可以用系统软件将这些主板集合成一个服务器集群。 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主板可以连接起来提供高速的网络环境,可以共享资源,为一样的用户群服务。在集群中插入新的刀片,就可以提高整体性能。而由于每块刀片都是热插拔的,所以,系统可以轻松地进展替换,并且将维护时间减少到最小。值得一提的是,系统配置可以通过一套智能KVM和9个或10个带硬盘的CPU板来实现。CPU可以配置成为不同的子系统。一个机架中的服务器可以通过新型的智能KVM转换板共享一套光

56、驱、软驱、键盘、显示器和鼠标,以访问多台服务器,从而便于进展升级、维护和访问服务器上的文件。原文出自【比特网】,转载请保存原文链接: :/biz.chinabyte /225/2243725_3.shtml小型机是中国用户的一种传统叫法指运行原理类似于PC个人电脑和服务器,但性能及用途又与它们有所不同的一种高性能计算机。它是70年代由DCE数字设备公司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种高性能计算产品。) 。一般是指代介于PC服务器和大型机(Mainframe)之间、拥有8路-32路处理器能力的服务器产品。小型机是封闭专用的计算机系统,一般每个厂家的小型机的处理器、I/O总线、网卡、显示卡、SCSI卡和软件都是

57、特别设计的,还有各个厂家的专利技术。所以一般不能通用。 小型机用户一般是为了利用小型机的Uni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专用服务器的高速运算能力。 小型机采用的CPU一般是基于RISC的如IBM的POWER,区别于基于CISC的CPU(如Intel的x86。 小型机一般使用基于Unix的操作系统。如IBM的AIX,SUN的Solaris 小型机的厂商主要为IBM、HP、SUN,浪潮、曙光等。具体型号有RS/6000、AS/400等。什么是小型机 :/ jifang360 来源:中国绿色数据中心 机房360 更新时间:2009/12/14 14:37:32 摘要:小型机具有区别PC及其服务器的

58、特有体系构造,还有各制造厂自己的专利技术,有的还采用小型机专用处理器,小型机仅仅是低价格、小规模的大型计算机,典型的小型机运行UNIX或者象MPE、VEM等专用的操作系统。它们比大型机价格低,却几乎有同样的处理能力。HP的9000系列小型机几乎可与IBM的传统大型计算机相竞争。 小型机是指运行原理类似于PC个人电脑和服务器,但性能及用途又与它们截然不同的一种高性能计算机,它是70年代由DEC数字设备公司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种高性能计算产品。 小型机具有区别PC及其服务器的特有体系构造,还有各制造厂自己的专利技术,有的还采用小型机专用处理器,比方美国Sun、日本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的小型机是基

59、于SPARC处理器架构,而美国HP公司的则是基于PARISC架构;Compaq公司是Alpha架构。另外IO总线也不一样,Fujitsu是PCI,Sun是SBUS,等等。这就意味着各公司小型机机器上的插卡,如网卡、显示卡、SCSI卡等可能也是专用的。此外,小型机使用的操作系统一般是基于Unix的,像Sun、Fujitsu是用SunSolaris,HP是用HPUnix,IBM是AIX。所以小型机是封闭专用的计算机系统。使用小型机的用户一般是看中Uni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专用服务器的高速运算能力。 现在生产小型机的厂商主要有IBM和HP等。IBM典型机器有RS/6000、AS/400等。它们的主要特色在于年宕机时间只有几小时,所以又统称为z系列zero零。AS/400主要应用在银行和制造业,还有用于Domino,主要的技术在于TIMI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