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08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8722071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5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经济学原理08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经济学原理08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经济学原理08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原理0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08(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第一节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n一、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一、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n(1)派生(引致)需求)派生(引致)需求Derived Demandn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对一般产品的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对一般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需求派生出来的。n(2)共同(联合)需求)共同(联合)需求Joint Demandn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同时对多种生产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同时对多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相互依赖的需求。要素的需求。是相互依赖的需求。二、厂商使用二、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原则的原则n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就是厂商的利润最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就是

2、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在生产要素运用方面的表现:大化原则在生产要素运用方面的表现:n 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一)生产要素投入的收益(一)生产要素投入的收益n收益方面的概念收益方面的概念nMPP边际物质产品或边际物质产量,又称边际边际物质产品或边际物质产量,又称边际产品或边际产量,用产品或边际产量,用MP表示。指增加一单位要素表示。指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量所增加的物质产品量。如使用量所增加的物质产品量。如nMRP边际收益产品或边际收益产量。指增加一边际收益产品或边际收益产量。指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量所增加的总收益。单位要素使用量所增加的总收益。nMR

3、P=MPPMRnVMP边际产品价值,指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量边际产品价值,指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量所增加的产量的销售值。所增加的产量的销售值。nVMP=MPPP()LdQ LM PdL(二)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二)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nMFC:边际要素成本:边际要素成本Marginal Factor cost n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增加的总成本。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增加的总成本。nAFC:平均要素成本:平均要素成本Average Factor cost n平均使用每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成本。平均使用每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成本。注意几点区别nMR与MRPnMFC与M

4、Cn以劳动为例,()()LdTR QM RdQdTR LM RPdL()()LdT C QM CdQdT CLM F CdL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n边际收益产品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边际要素成本n MRP=MFCn是MC=MR在要素市场上的体现nMC=MR:相对于产出量而言的:相对于产出量而言的nMRP=MFC:相对于要素投入量而言的:相对于要素投入量而言的二、二、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1 1、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组合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组合n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完全竞争厂商)(完全竞争厂商)n 产品市场完全竞

5、争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买方垄断厂商)(买方垄断厂商)n 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卖方垄断厂商)(卖方垄断厂商)n 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买卖双方垄断厂商)(买卖双方垄断厂商)2、完全竞争厂商、完全竞争厂商n完全竞争厂商:就是处在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完全竞争厂商:就是处在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的厂商。(上述全竞争要素市场上的厂商。(上述)。)。n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供求双方人数众多;要素没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供求双方人数众多;要素没有任何区别;要素供求双方

6、都具有完全的信息;有任何区别;要素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要素可以自由流动。n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上述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上述 )。)。3、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n边际产品价值边际产品价值使用要素的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收益”n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可以看作是生产要素的函数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可以看作是生产要素的函数n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因而,将上式对数,因而,将上式对L求偏导就是完全竞争厂商使求偏导就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收益”,叫做边际产

7、品价值叫做边际产品价值PLQLR)()(PMPPdLLdQdLLdRVMP)()(0 LVMPMP厂商的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厂商的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n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完全竞争产品市场:n MR=AR=PPn MRP=MP MR=MP PP=VMP完全竞争厂商的完全竞争厂商的MRP与与VMP要素投入量 总产量 边际产品 产品价格 边际收益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收益产品LTPMPPPMRVMPMPPP MRP=MPMR11010202020020021992020180180327820201601604347202014014054062020120120645520201001007494

8、202080808523202060609542202040401055120202020完全竞争厂商的完全竞争厂商的MRP与与VMP04080120160200012345678910LPPMRVMPMPPPMRP=MPMRMRP=VMPPP=MR完全竞争市场要素价格完全竞争市场要素价格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n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使用劳动要素的工资即价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使用劳动要素的工资即价格格W,则使用要素的成本可表示为,则使用要素的成本可表示为n由于要素价格为既定常数,使用要素的由于要素价格为既定常数,使用要素的“边际边际成本成本”就等于劳动价格就等于劳动价格LWCWdLLd

9、C)(0W0 当厂商是要素价格接受者时,厂商面对的边际要素成本线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要素数量LWdLLdC)(要要素素价价格格W完全竞争厂商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完全竞争厂商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n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n MRP=MFCn只有劳动力可变,且是完全竞争市场n则:MRPL=MFCLn MFCL=Wn MR=PMRPL=VMPL=Wn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0 LW0dPMPVMPL04、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n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单一要素可变LwOMRPL=VMPL=dLw1S1L1E1w2S2L2E25、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方程、完全竞争

10、厂商的要素需求方程 综合上面的分析,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竞争的情况下,厂商的要素需求方程是 VMP=PL假设产品价格P=10,边际产品函数是MPP=11-L,那么,VMP=10MPP=110-10L。厂商的要素需求方程是 PL=110-10L或L=11-PL/10 6、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n在任何要素价格水平上,某一行业的要素需求量是改在任何要素价格水平上,某一行业的要素需求量是改行业中每个厂商要素需求量之和。单个厂商的要素需行业中每个厂商要素需求量之和。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线是其求线是其VMPVMP线。假如每个厂商都沿着其线。假如每个厂商都沿着

11、其VMPVMP调整其要调整其要素需求量,那么,我们可以说素需求量,那么,我们可以说,行业要素需求线是各厂行业要素需求线是各厂商要素需求线的横向相加。问题是,当要素价格变化商要素需求线的横向相加。问题是,当要素价格变化时,比如要素价格下降时,所有厂商都会增加要素需时,比如要素价格下降时,所有厂商都会增加要素需求量并增加产量,如此一来,整个行业供给量增加了,求量并增加产量,如此一来,整个行业供给量增加了,产品价格将会下降。当产品价格下降时,每个厂商会产品价格将会下降。当产品价格下降时,每个厂商会发现自己不可能仍然沿着原来的发现自己不可能仍然沿着原来的VMPVMP线调整了,即其线调整了,即其VMPV

12、MP线因产品价格下降而向下移动了。线因产品价格下降而向下移动了。0PLdW0W1VMP1VMP0多个厂商调整时典型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多个厂商调整时典型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00LLWWL0W0W0nL0dmD(1)厂商(2)市场1nmmmDdn d第二节生产要素的供给n一、对供给方面的概述一、对供给方面的概述n(一)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一)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n要素所有者即供给者要素所有者即供给者消费者或居民户消费者或居民户n追求效用最大化。追求效用最大化。n消费者的既定资源消费者的既定资源“保留自用保留自用”(即自用(即自用资源)资源

13、)“要素供给要素供给”(即可供给要素)(即可供给要素)n效用最大化行为效用最大化行为消费者在要素数量和价格消费者在要素数量和价格水平既定的前提下,如何配置水平既定的前提下,如何配置“要素供给要素供给”和和“保留自用保留自用”以获得最大效用。以获得最大效用。要素所有者的效用最大化条件要素所有者的效用最大化条件n 如果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大于保留自用的边际效如果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大于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增加要素供给、减少保留自用,可使总效用增加。用,增加要素供给、减少保留自用,可使总效用增加。n 如果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小于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如果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小于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减少要素供给

14、、增加保留自用,可使总效用增加;减少要素供给、增加保留自用,可使总效用增加;n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当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保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当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时,总效用达到最大。留自用的边际效用时,总效用达到最大。(二)要素的供给原则(二)要素的供给原则n效用最大化原则:作为效用最大化原则:作为“供给供给”的要素的边际的要素的边际效用与效用与“自用自用”的要素的边际效用相等的要素的边际效用相等。nMU供给供给MU自用自用n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n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LYYULU lU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n要素供给增

15、加要素供给增加收入增加收入增加效用增加:效用增加:UL=YLUYLimL0dUdL=dYdLdUdYn要素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要素的边际收入等要素的边际收入等于要素的价格:于要素的价格:UL=dYdL=WdUdL=WdUdY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n 不考虑自用资源的间接效用(即自我服务不考虑自用资源的间接效用(即自我服务所节约的收入可能增加的效用),只考虑自用所节约的收入可能增加的效用),只考虑自用资源的直接效用(即自用资源可以直接满足的资源的直接效用(即自用资源可以直接满足的娱乐、健康等方面的需要)。娱乐、健康等方面的需要)。dUdll自用资源的数量自用资源的数量要素供

16、给原则要素供给原则yyyWWYU1WWWYU上式为表示收入的价格,用或lUlUWYUlU要素供给原则的推导要素供给原则的推导n设消费者拥有的单一既定资源总量为L,资源价格(即要素价格)为W,在该要素价格下,消费者的自用资源量为l,要素供给量为L-l,要素供给所得收入为Y=W(L-l),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可写为U=U(Y,l)。消费者在既定的资源数量条件下决定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资源两种用途之间的分配,约束条件(即预算线)为(L-l)+l=L,或者为Y+W l=W L。于是消费者的要素供给问题可以表述为:n在约束条件在约束条件Y+W l=W L下使效用函数下使效用函数U=U(Y,l)达)达到最大。

17、求解即得上述原则。到最大。求解即得上述原则。(三)无差异曲线分析(三)无差异曲线分析n要素供给原则也以用无差异曲线分析n(一)无差异曲线(一)无差异曲线0U1U2Yl横轴横轴l:表示自用:表示自用资源的数量资源的数量纵轴纵轴Y:表示要素:表示要素供给所带来的收入供给所带来的收入序数效用分析序数效用分析n(二)预算线(二)预算线n1、方程、方程n2、斜率、斜率n预算线斜率为:预算线斜率为:-L)LlL WlWLlEWlWLY拥有要素总量;自用资源量;全部收入(供给要素总量;()供给要素的收入;初始状态;Y,L初始的收入和资源量;自用要素收入方程为:K=KYWLWLL 均衡原则:均衡原则:0Y*l

18、*lL0120YWlY在在0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斜率。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愿意减少的收入量要等于必须减少的收入量。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愿意减少的收入量要等于必须减少的收入量。(四)要素供给问题(四)要素供给问题n工资上升,预算线斜率变大,预算线绕初始点外旋,均衡点左移,工资上升,预算线斜率变大,预算线绕初始点外旋,均衡点左移,l下降,(下降,(Ll)上升)上升10l1l120l0l2PEP02210ll0l1l20价格扩展线价格扩展线要素供给曲线要素供给曲线二、劳动供给曲线与工资率的决定二、劳动供给曲线与工资率的决定n 1、劳动和闲暇、劳动

19、和闲暇 一个劳动者的选择问题是如何将其有限的时间用于挣钱和休闲。这一问题是一个一定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我们假设劳动者追求的是最大效用,收入I和休闲R都是好的东西,那么,一位劳动者有正常形状的无差异曲线图。0收入更大的效用休闲R2、劳动者面对的约束线、劳动者面对的约束线0收入IR劳动时数休闲时数16另一方面,一位劳动者的时另一方面,一位劳动者的时间是有限的,一天只有间是有限的,一天只有24小小时,减去时,减去8小时睡眠时间。并小时睡眠时间。并且工资率即每单位劳动时间且工资率即每单位劳动时间的价格是由市场给定的,记的价格是由市场给定的,记为为W,那么,那么,劳动收入工资率劳动收入工资率W劳动劳

20、动时数时数L W(16-R)其中,其中,R是休闲时数。如果这是休闲时数。如果这个人没有其他收入,那么,个人没有其他收入,那么,他的选择机会由图中直线描他的选择机会由图中直线描述。要增加收入,就必须减述。要增加收入,就必须减少休闲,每减少少休闲,每减少1小时休闲,小时休闲,收入增加收入增加w.如果一个人有非劳动收如果一个人有非劳动收入入I0,那么,他的出发,那么,他的出发点点E.这样,这位劳动者这样,这位劳动者面对的约束条件是面对的约束条件是I W(16-R)I0即前述约束线向上平移即前述约束线向上平移I0。0收入IR劳动时数N休闲时数REI0163、最优劳动供给量 现在,我们把劳动者的现在,我

21、们把劳动者的无差异曲线和约束条件无差异曲线和约束条件结合起来,说明其最优结合起来,说明其最优劳动供给量。像一个消劳动供给量。像一个消费者那样,一个劳动者费者那样,一个劳动者的最优状态是其无差异的最优状态是其无差异曲线与约束条件的切点曲线与约束条件的切点S。相应最优休闲时数是相应最优休闲时数是R,劳动供给量是劳动供给量是16-R.0收入IR劳动时数N休闲时数REI0S164、工资率的变化和劳动供给曲线、工资率的变化和劳动供给曲线约束线完全取决于工资率,约束线完全取决于工资率,当工资率上升时,约束线当工资率上升时,约束线向右上旋转,与之相切的向右上旋转,与之相切的无差异曲线随之变化,最无差异曲线随

22、之变化,最优劳动供给量也跟着变化。优劳动供给量也跟着变化。每给定一个工资率,相应每给定一个工资率,相应有一个最优劳动供给量,有一个最优劳动供给量,如此,我们建立了劳动供如此,我们建立了劳动供给量与工资率之间的关系,给量与工资率之间的关系,即劳动供给线。即劳动供给线。0收入EI0SWO闲暇工作时间wso(1)(2)W1W2W3H1H3H216-H116-H316-H2个别劳动力供给曲线个别劳动力供给曲线为什么劳动力的总供给曲线不向后弯曲?(3)劳动力总供给劳动力总供给n劳动供给线当工资率较低时,随着工资当工资率较低时,随着工资率的上升,劳动供给量增加,率的上升,劳动供给量增加,但是,当工资率上升

23、到一定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随着工资率上升,程度之后,随着工资率上升,劳动供给量反而减少。因此,劳动供给量反而减少。因此,我们有一条向后弯回的劳动我们有一条向后弯回的劳动供给线。供给线。0LW5、工资变化中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n为什么劳动供给线是向后弯回的呢为什么劳动供给线是向后弯回的呢?工资率其工资率其实就是休闲的价格实就是休闲的价格,所以,正如我们关于典型消所以,正如我们关于典型消费者的分析那样,当价格(工资率)变化时,费者的分析那样,当价格(工资率)变化时,会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会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n一方面,当工资率上升时,休闲的价格提高了,一方面,当工资率上升时,

24、休闲的价格提高了,替代效应替代效应使这个劳动者减少休闲而增加劳动和使这个劳动者减少休闲而增加劳动和收入。另一方面,工资率的上升也使这个劳动收入。另一方面,工资率的上升也使这个劳动者更加富有了,这使他希望有更多的休闲,这者更加富有了,这使他希望有更多的休闲,这是所谓是所谓收入效应收入效应。在这里,这两种效应符号相。在这里,这两种效应符号相反,而且,随着工资率上升,收入效应会越来反,而且,随着工资率上升,收入效应会越来强,以致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休闲反强,以致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休闲反而增加,即劳动供给量减少,有向后弯回的劳而增加,即劳动供给量减少,有向后弯回的劳动供给线。动供给线。Y

25、HOYHOEEFFGG(1)(2)(2)替代效应)替代效应(H1H3)小于收入效应小于收入效应(H3H2),工资效应,工资效应(H1H2)为负为负Y1Y3Y2H1H2H3H3H2H1Y1Y3Y2U1U2U1U2(1)替代效应)替代效应(H1H3)大于收入效应大于收入效应(H3H2),工资效应,工资效应(H1H2)为正为正6、均衡工资的决定、均衡工资的决定0就业水平D:VMP=WS工资N*W*在竞争的劳动市场中在竞争的劳动市场中,需求和供需求和供给决定均衡工资水平给决定均衡工资水平.此时的就此时的就业水平是充分就业的就业水平业水平是充分就业的就业水平.这是因为这是因为,在这一工资水平上在这一工资

26、水平上,愿意工作的人数就是愿意工作的人数就是N N*,而失业而失业是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的人是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的人.均衡工资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均衡工资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呢?需求方面的因素有:技术、呢?需求方面的因素有:技术、产品价格和其他要素的供给情产品价格和其他要素的供给情况。况。供给方面的因素有:财富、供给方面的因素有:财富、社会趋势和法规、投资和资本社会趋势和法规、投资和资本积累、人口。积累、人口。三、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n土地源泉的买卖土地源泉的买卖所有权的转移;所有权的转移;n土地服务的买卖土地服务的买卖使用权的让渡。使用权的让渡。n土地源泉的价格土地源泉的价格土地价格;土地价格;

27、n土地服务的价格土地服务的价格地租。地租。n一般只研究土地服务市场及其价格。一般只研究土地服务市场及其价格。n1、土地的供给n土地的存量是自然决定的,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土地的存量是自然决定的,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在一定时期内,用于出租的土地的数量则可以随在一定时期内,用于出租的土地的数量则可以随地地租率租率(简称(简称地租地租)变化。)变化。n土地的供给线描述的是市场上的土地供给量与地租土地的供给线描述的是市场上的土地供给量与地租率之间的关系。率之间的关系。n土地供给线的形状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土地没土地供给线的形状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土地没有保留用途;第二种情况是土地有保留用途。在没有

28、保留用途;第二种情况是土地有保留用途。在没有保留用途的情况下,即除了将其用于当前生产之有保留用途的情况下,即除了将其用于当前生产之外,没有其他用途,那么,提供土地的机会成本为外,没有其他用途,那么,提供土地的机会成本为零,理论上现存土地都会被拿到市场上去,土地的零,理论上现存土地都会被拿到市场上去,土地的供给线完全缺乏弹性的。供给线完全缺乏弹性的。2、土地的供给线0数量地租率 土地供给量等于土地的物理存量,不随地租率变化。土地供给量等于土地的物理存量,不随地租率变化。所以,土地供给线是垂直的。所以,土地供给线是垂直的。单一用途的土地的单一用途的土地的供给是完全无弹性供给是完全无弹性的。的。土地

29、的供给线(Q)(R)EYK0K1U0U1QQ土地供给的无差异曲线分析3、地租的决定 在下面的分析在下面的分析,我们假设土地的供给是垂直的我们假设土地的供给是垂直的.如均衡地租如均衡地租r r*完全取决于对土地的需求。地租水平的决定因素主要有:技完全取决于对土地的需求。地租水平的决定因素主要有:技术和人口。术和人口。数量DS0r*Q4 4、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n租金租金Rentn使用某种供给不变的投入品而支付的报酬。又称使用某种供给不变的投入品而支付的报酬。又称之为商业租金之为商业租金 Business Rent。n地租地租Ground Rent n使用土地而支付的报酬

30、。使用土地而支付的报酬。n准租金准租金Quasi-rent 除土地以外,某些其他生产要素如固定资本,在除土地以外,某些其他生产要素如固定资本,在短期内供给也是不变的,使用这种供给短期不变的投入短期内供给也是不变的,使用这种供给短期不变的投入品所支付的报酬就是准租金。品所支付的报酬就是准租金。n准租金准租金就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就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准租金准租金准租金OQPAVCACMCP0Q0DBCEF总收益:OP0BQ0总可变成本:OFEQ0准租金:FP0BE总固定成本:FDCE经济利润:DP0BC经济租金n一个更为

31、一般的概念是一个更为一般的概念是经济租(经济租(economic rent)。经济租是,提供一定数量的要素,要素所有者愿意经济租是,提供一定数量的要素,要素所有者愿意接受的最低报酬与实际得到的报酬之差。接受的最低报酬与实际得到的报酬之差。如图所示,提供要素的边际线描如图所示,提供要素的边际线描述的是每多提供述的是每多提供1 1单位要素的成单位要素的成本,即要素所有者要求的最低报本,即要素所有者要求的最低报酬。假如要素价格为酬。假如要素价格为p p,那么,那么,经济租是图中阴影区域经济租是图中阴影区域(APE)(APE)的的面积。面积。0数量价格SpDEAQ租金是经济租金的一种特例。等于要素收入

32、与其机会成本之差。等于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地租与土地产品的价格地租与土地产品的价格n 一般地租是土地产品的成本。一般地租是土地产品的成本。n 一般地租水平的高低决定土地产品价格的高低。一般地租水平的高低决定土地产品价格的高低。n 经济地租是一种超额报酬,不是土地产品的成本。经济地租是一种超额报酬,不是土地产品的成本。n 不是经济地租的高低决定土地产品价格的高低,而不是经济地租的高低决定土地产品价格的高低,而是土地产品价格的高低决定经济地租的高低。是土地产品价格的高低决定经济地租的高低。四、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四、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n1、资本的定义、资本的定义n由经济制度本身

33、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以便进由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物品一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物品n资本的特点资本的特点n资本的数量是可以改变的,它可以通过人们的经济资本的数量是可以改变的,它可以通过人们的经济活动生产出来活动生产出来n资本之所以被生产出来,其目的是为了以此而获得资本之所以被生产出来,其目的是为了以此而获得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更多的商品和劳务n资本作为投入要素,即通过用于生产来得到更多的资本作为投入要素,即通过用于生产来得到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商品和劳务的n前两个特点是与劳动和土地相区别,后一个特点则前两个特点是与劳动和土地相区别,后一个特点则是与

34、普通的消费商品相区别是与普通的消费商品相区别2、利息、利息n 资本市场是指资本服务市场,即资本使用权转让的资本市场是指资本服务市场,即资本使用权转让的市场,不是指资本品的买卖市场市场,不是指资本品的买卖市场。n资本价值:作为生产服务的源泉的资本本身的市场价格。资本价值:作为生产服务的源泉的资本本身的市场价格。n 利息就是提供资本服务所获得的报酬。利息就是提供资本服务所获得的报酬。n 资本服务的年价格即利息与资本价值之比就是利息资本服务的年价格即利息与资本价值之比就是利息率,简称利率。率,简称利率。PZr r:利率(资本服务的价格)Z:资本服务的年收入P:资本价值3、资本的供给n与劳动、土地不同

35、的是,单个个人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其他人资本拥有量的情况下来增加的自己资本资源,这就是“储蓄”n资本供给问题可归结于如何将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两方面进行分配的问题n消费和储蓄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又可以看成是在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进行的选择资本的供给n消费者的长期消费决策 我们假设一个人的财富是我们假设一个人的财富是W0,用用C0代表他的现在消费,代表他的现在消费,C1代代表其未来消费,利率为表其未来消费,利率为i,那么,那么,如图所示,这个人可以在图中如图所示,这个人可以在图中直线上安排其跨时期消费。每直线上安排其跨时期消费。每减少减少1单位现在消费,未来消费单位现在消费,未来消费增加增加1+i

36、。如果他的现在消费是。如果他的现在消费是C0,那么,其未来消费是那么,其未来消费是C1=(W0-C0)(1+i),这就是这个,这就是这个人的预算线方程。人的预算线方程。如图所示,结合无差异曲线,如图所示,结合无差异曲线,我们可以说明这个人的最优选我们可以说明这个人的最优选择。择。C0C10W0C0C1资本的供给线 在上图中,对于任意给定的利在上图中,对于任意给定的利率率i,i,对应有一个最优的现在消费对应有一个最优的现在消费C0,C0,从而也决定了储蓄即资本的供给从而也决定了储蓄即资本的供给(W0-C0)W0-C0)。不难想象,在利率较低。不难想象,在利率较低时,随着利率提高,人们愿意有储时,

37、随着利率提高,人们愿意有储蓄,即资本供给量增加。但是,像蓄,即资本供给量增加。但是,像工资的增加那样,利率的上升也有工资的增加那样,利率的上升也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所以,理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所以,理论上说,利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上说,利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利率再上升,储蓄反而会减少,即利率再上升,储蓄反而会减少,即资本供给量减少,资本的供给线也资本供给量减少,资本的供给线也是向后弯回的。不过是向后弯回的。不过,在我们后面在我们后面的分析中的分析中,我们假设它是正斜率的。我们假设它是正斜率的。0资本供给量i4、资本市场的均衡、资本市场的均衡n在短期内,储蓄流量趋向于在短期内,储蓄流量趋

38、向于0,而资本,而资本存量为固定不变。为研究方便起见,假存量为固定不变。为研究方便起见,假定储蓄在短期中对资本数量不发生变化,定储蓄在短期中对资本数量不发生变化,即短期中资本存量固定不变。短期的资即短期中资本存量固定不变。短期的资本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本供给曲线是垂直的rr0r1Q1Q0DS1S1S0S0而在长期内,储蓄不断转化为新的投资,促使短期供给曲线不断地右移,均衡利率水平也不断下降,最后当短期供给曲线右移到SS时,利率下降到r1。在r1上,储蓄量及投资量低到恰好与资本存在的折旧相等,于是资本存量就固定在Q1水平上。资本市场达到了长期均衡。S2S2r2Q2四大生产要素与四种基本收入形式:四大

39、生产要素与四种基本收入形式: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劳动劳动Labor土地土地Land资本资本Capital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才能 Entrepreneurship收入形式收入形式工资工资Wage地租地租Rent利息利息Interest利润利润Profit要素所有者要素所有者劳动者劳动者Laborer土地所有者土地所有者Landowner资本家资本家Capitalist企业家企业家Entrepreneur第三节第三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n一、洛伦兹曲线一、洛伦兹曲线n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n通常把人口分为通常把人口分为5组,

40、每组占组,每组占20%,然后看每类人,然后看每类人口占社会收入的比例,以及从低到高累计每一定比口占社会收入的比例,以及从低到高累计每一定比例人口占社会收入的比例例人口占社会收入的比例人口人口累计百分比收入百分比 收入累计百分比0%0%0%0%a20%20%5%5%b20%40%11%16%c20%60%16%32%d20%80%24%56%e20%100%44%100%20406080100204060801000人口比例收入比例收入绝对平等线收入绝对平等线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收入绝对不收入绝对不平等线平等线洛伦兹曲线偏离对角线洛伦兹曲线偏离对角线的程度描述了收入分配的程度描述了收入分配不平等

41、的程度。不平等的程度。蓝色:洛伦兹曲线蓝色:洛伦兹曲线黑色对角线:收入绝对黑色对角线:收入绝对平等线。平等线。红色折线(直角线):红色折线(直角线):收入绝对不平等线收入绝对不平等线2 2、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用公式表示为用公式表示为0 I%P%100A ABYM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 平均。平均。若其等于若其等于0,表明洛伦兹曲,表明洛伦兹曲线与线与45度线重合,社会分度线重合,社会分配绝对公平;配绝对公平;等于等于1则社会分配绝对不公则社会分配绝对不公平。平。AGABn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基尼

42、系数 收入分配收入分配 a 最小最小 最平均最平均 b 次之次之 次之次之 c 最大最大 最不平均最不平均国际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收入分配小于0.2收入分配绝对平等0.2-0.3收入分配比较平等0.3-0.4收入分配基本合理0.4-0.5收入分配差距较大0.5以上收入分配差距悬殊04则是“警戒线”中国的基尼系数:n中国社科院发表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报告称,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在中国已经超过0.465,逼近0.47;而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调查,中国内地基尼系数目前已高达0.53或0.54。基尼系数超过0.4就进入了警戒状态,而一旦超过0.6则意味着可能发生社会动荡。n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在其一份研究报告中说,中国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在1995年时为2.5倍,到2003年时扩大至3.23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实际的收入差距则约达5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