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煤厂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上传人:y****n 文档编号:15861822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洗煤厂职业卫生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洗煤厂职业卫生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洗煤厂职业卫生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洗煤厂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洗煤厂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签 发 页 x市x煤焦化有限公司洗煤厂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共4项)经洗煤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部相关人员编写修订,经审定同意发布,并从 年 月 日起执行。洗煤厂管理人员、各岗位操作工要严格遵守本制度相关要求,确保安全生产。 签发人_ 年 月 日目 录总 则3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4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6焊工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8有毒有害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0总 则为规范x市x煤焦化有限公司洗煤厂(以下简称洗煤厂)在作业当中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和预防,防止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深入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防止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改善操作人员作业环境,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2、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现有劳动生产条件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洗煤厂如何控制和减少接触职业危害因素,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本规程适用于洗煤厂职业病的预防和职业卫生的岗位安全操作。规范性引用文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47号令)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

3、有害因素(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术语1.生产性粉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2.作业场所: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3.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工作在生产性粉尘的作业场所,从事生产劳动的作业。4.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性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5.员工触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系指员工在1个工作日的接尘时间内,实际吸入含有生产性粉尘的

4、空气总体积。6.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度浓度超过该作业地点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7.致癌性:生产性粉尘具有致癌作用的特性。8.尘肺病: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9.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的粉尘。职业危害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职业健康卫生标准10%游离二氧化硅含量50%;50%游离二氧化硅含量80%,总尘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5、)毫克/平方米呼尘。总尘PC-TWA(mg/m3)呼尘PC-TWA(mg/m3)10.70.70.30.50.2本洗煤厂接触粉尘岗位接触粉尘的岗位有:原煤107岗位工、201岗位工、手选岗位工、301机头机尾岗位工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除尘设施必须运行良好。2.操作人员在生产现场粉尘区域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防尘口罩等劳动防护用品。3.对接触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组织体检。4.在粉尘作业场所的操作室内,粉尘浓度不准超过国家卫生标准。5.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6.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

6、,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做到文明、清洁生产,降低职业危害。7. 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8.应经常对岗位进行增湿,防止粉尘飞扬,减少危害。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术语1.生产性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职工健康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2.噪声作业:职工在作业场所接触噪声的作业。3.危害程度: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工作场所接触噪声限值标准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5分贝;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8分贝;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91分贝;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7、94分贝;职业接触0.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7分贝;职业接触0.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0分贝;职业接触0.1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3分贝;但最高不能超过115分贝。本公司接触噪音岗位接触噪音的岗位有:机修工、破碎工、脱介筛、离心机、尾煤压滤、泵工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做到文明、清洁生产,降低职业危害。3.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4. 各岗位噪音超标时,应

8、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5.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强噪音区域时,应佩戴耳塞。6.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7.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8.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声措施或缩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9. 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值时,应采取个体防护。焊工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术语焊工作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如锰铬氧化物、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化物等;物理因素:焊接弧光放电产生4000-6000高温;电焊电压380V,漏电电击。职业危害辐射、急性或慢性中毒、电焊工尘肺、电光性眼炎、噪声耳聋或听力

9、损伤、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熟悉所切割、焊接工件的质量标准和技术特征,确保工件的加工质量。2.施工前清理作业现场清除易燃易爆物,备好灭火器材;切断或关闭所切割或焊接设备的电源、水源、风源等,并挂好警示牌。3.将所使用的设备、配件、用具准备齐全,并认真检查确保完好。4.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必须大于10m;运输使用轻拿轻放;气瓶不能接触高温和明火,周围10m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5.焊接时要掌握焊接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和消除内应力和变形。6.火焊切割时,应防止回火现象。7.切割较大零部件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止下落或下滑的措施。8.容器内焊或切割时,焊工与

10、焊件间要绝缘,清理容器内外易燃易爆品,焊件外壳通风良好,容器外有专人监护。9.施工完毕,切断电焊机电源,码放好手把线;关掉氧气瓶、乙炔瓶阀门,码放好氧气带、乙炔带,分类码放好焊接工件;清除焊渣,清点工具,打扫好施工现场,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10.职业危害防护措施:(1)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2)现场处理:一旦发生事故立即送往医院治疗。有毒有害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本公司接触有毒有害品岗位接触有毒有害品的岗位有:浮选司机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进入岗位操作前必须按照不同岗位,正确佩戴防毒口罩(面具)等岗位所需劳动保护用品并掌

11、握基本的有毒有害气体自救措施。2.严格按照岗位工艺操作规程进行岗位操作,避免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安全事故,对未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3.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设备的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4.工作时尽量站在上风侧,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的机率,生产现场严禁吸烟、就餐。5.下班前将工作服等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各类劳保用品进行更换后离开工作岗位,预防将污染源带离工作岗位后传播给其它人员。6.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各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7.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有效预防职业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