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校玉米-2012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8610817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校玉米-2012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农校玉米-2012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农校玉米-2012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农校玉米-2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校玉米-2012(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玉米产业发展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第一讲 玉米产业发展一、玉米的起源及用途(一)玉米的起源玉米(Zea mays L.)又名玉蜀黍、苞谷、苞米、玉茭、玉麦、棒子、珍珠米等,属禾本科玉米属。玉米既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全世界玉米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三位。在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是我国北方和西南山区及其它旱谷地区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玉米植株高大,生长迅速,产量高;茎含糖量高,维生素和胡萝卜素丰富,适口性好,饲用价值高,适于作青贮饲料和青饲料,被称为“饲料之王”。原产于南美洲,人类种植玉米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由于玉米适合旱地种植,因此西欧殖民者侵入美洲后将玉米种

2、子带回欧洲,之后在亚洲和欧洲被广泛种植。大约在十六世纪中期,中国开始引进玉米,十八世纪又传到印度。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大洲均有玉米种植,其中北美洲和中美洲的玉米种植面积最大。其中,云南是世界糯玉米的起源中心之一。玉米是四碳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干物质少,光合效率高,因而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玉米可以与豆类、麦类、薯类等作物间作、混作、套种,以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对增产粮食有很大意义。玉米是喜温作物,其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是10,最高温度是40。其中,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拔节期日均18以上。从抽雄到开花日均2627。灌浆和成熟需保持在2024;低于16或高于25,淀粉酶活动受影响,

3、导致子粒灌浆不良。玉米为短日照作物,日照时数在12小时内,成熟提早。长日照则开花延迟,甚至不能结穗。在引种过程中,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提早成熟,故应考虑引进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南种北引,生育期延长,延迟成熟,故应考虑引进生育期较短的品种。(二)玉米的用途1、直接食用。玉米籽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籽粒中平均含淀粉72.0、脂肪4.9、蛋白质9.6。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作为主食,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 ,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40%。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脂肪含量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含热量高于面粉、大米及高粱,但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

4、粘性小。在生活水平较低地区,玉米是重要的口粮。2、饲料用途。玉米是饲料之王。世界上大约65-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3、工业加工用途。玉米子粒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食品、化工、发酵、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生产中制造种类繁多的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可生产二、三百种产品。(1)玉米淀粉:玉米在淀粉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世界上大部分淀粉是用玉米生产的,美国等一些国家则完全以玉米为原料。在发达国家,玉米淀粉加工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生产行业。(2)玉米的发酵加工:玉米为发酵工业提供了丰富而经济的碳水化合物,可用来生产酒精、啤酒等许多种产品。 (3)玉米制糖:随着

5、科技发展,以淀粉为原料的制糖工业正在兴起,品种、产量和应用范围大大增加,其中以玉米为原料的制糖工业尤为引人注目。专家预计,未来玉米糖将占甜味市场的50%,玉米将成为主要的制糖原料。(4)玉米油:玉米油是由玉米胚加工制得的植物油脂。其中的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是构成人体细胞的组成部分,有防治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并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玉米油还有营养价值高、味觉好、不易变质等特点,因而深受人们欢迎。(三)玉米的分类1、中国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和美国标准都是依据种皮颜色将玉米分为黄玉米、白玉米和混合玉米。 黄玉米。种皮为黄色,并包括略带红色的黄玉米。美国标准中规定黄玉米中其他颜色玉米含量不超过5

6、.0%。 白玉米。种皮为白色,并包括略带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玉米。美国标准中规定白玉米中其他颜色玉米含量不超过2.0%。 混合玉米。我国国家标准中定义为混入本类以外玉米超过5.0%的玉米。 2、根据子粒的组成成分及特殊用途,可分为普通玉米和特用玉米两大类。生产上种植的玉米主要是普通玉米,绝大部分用作饲料,其它还少量种植特用玉米:(1)甜玉米:又称蔬菜玉米,在适宜采收期内,蔗糖含量是普通玉米的210倍。通常分为普通甜玉米、加强甜玉米和超甜玉米,主要用于鲜食。(2)糯玉米:又称粘玉米,其胚乳淀粉几乎全由支链淀粉组成。糯玉米除鲜食外,还是淀粉加工业的重要原料。糯玉米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及适口性,可以鲜食或制

7、罐头。在工业方面,糯玉米淀粉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可作为增稠剂使用,还广泛地用于胶带、粘合剂和造纸等工业。我国的糯玉米育种和生产发展非常快。(3)高油玉米:是指子粒含油量超过8的玉米类型,普通玉米的含油量为45。主要用于加工玉米油,利用其优良的品质用作青贮玉米,作为奶牛的优质饲料。(4)高赖氨酸玉米:也称优质蛋白玉米,即玉米子粒中赖氨酸含量在0.4以上,普通玉米的赖氨酸含量一般在0.2左右。高赖氨酸玉米食用的营养价值很高,相当于脱脂奶。用于饲料养猪,猪的日增重较普通玉米提高50110,喂鸡也有类似的效果。(5)爆裂玉米:其突出特点是角质胚乳含量高,淀粉粒内的水分遇高温而爆裂。一般作为风味食品在

8、大中城市流行。(6)高淀粉玉米:是指子粒淀粉含量在70%以上的专用型玉米。(7)紫玉米:是一种非常珍稀的玉米品种,为我国特产,因颗粒形似珍珠,有“黑珍珠”之称。(8)青贮玉米。具有很高的生物产量,用作动物的青贮饲料。3、按玉米籽粒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硬粒型,也称燧石型。籽粒多为方圆形,顶部及四周胚乳都是角质,仅中心近胚部分为粉质,故外表半透明有光泽、坚硬饱满。粒色多为黄色,间或有由、红、紫等色。籽粒品质好,是我国长期以来栽培较多的类型,主要作食粮用。(2)马齿型,又叫马牙型。籽粒扁平呈长方形,由于粉质的顶部比两侧角质干燥得快,所以顶部的中间下凹,形似马齿,故名。籽粒表皮皱纹粗糙不透明

9、,多为黄、白色,少数呈紫或红色、食用品质较差。它是世界上及我国栽培最多的一种类型,适宜制造淀粉和酒精或作饲料。(3)半马齿型,也叫中间型。它是由硬粒型和马齿型玉米杂交而来。籽粒顶端凹陷较马齿型浅,有的不凹陷仅呈白色斑点状。顶部的粉质胚乳较马齿型少但比硬粒型多,品质较马齿型好,在我国栽培较多。(4)粉质型,又名软质型。胚乳全部为粉质,籽粒乳白色,无光泽。只能作为制取淀粉的原料,在我国很少栽培。(5)有稃玉米。籽粒被较长的稃壳包裹,子粒坚硬,难脱粒,是一种原始类型,无栽培价值。4、按照生育期、积温的长短,可分为早、中、晚熟类型。(1)早熟品种:春播80100天,积温20002200,早熟品种一般植

10、株矮小,叶片数量少,为1417片。由于生育期的限制、产量潜力较小。(2)中熟品种:春播100120天,需积温23002500。叶片数较早熟品种多而较晚播品种少。(3)晚熟品种:春播120150天,积温25002800。一般植株高大,叶片数多,多为2125片。由于生育期长,产量潜力较大。二、国内外玉米生产发展现状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三位,单位面积产量居粮食作物之首。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1年世界稻谷平均单产256.8公斤/亩,小麦为179.1公斤/亩,玉米为286.4公斤/亩。1、我国玉米生产概况我国种植玉米虽然仅有400多年的历史,但发展十

11、分迅速,其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中国玉米生产发展历史上的最好时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长速度均居世界领先水平,种植面积从1980年的3亿亩增加到2004年的3.8亿亩,增加27%,单产从204公斤增至341.3公斤,提高67.3%,是全世界玉米面积和单产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玉米生产大国,统计资料显示:1.世界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前五个国家依次是:美国44792万亩(占世界玉米面积的21.3%),中国36105万亩(17.2%),巴西16437万亩(7.8%),墨西哥12750万亩(6.1%)和印度9300万亩(4.4%)。2.玉米总产量最高的前五个国家依次是:美国247

12、49万吨(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41.2%),中国12039万吨(20.0%),巴西3004万吨(5.0%),墨西哥1642万吨(2.7%),法国1443万吨(2.4%)。3.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最高(面积在1500万亩以上)的前5个国家依次是:意大利570公斤,美国553公斤,法国543公斤,加拿大462公斤,中国333公斤。表1 2002-2009年玉米主要生产国产量变化(万吨)年份美国中国巴西欧盟27国阿根廷墨西哥印度南非2002241381140935505802147020401351100520032277712130445057661550192811109682004256281158

13、34200479115002180149897020052999113029350066472025220514181172200628231139374170611615801950147169420072676015160510054722250223515107302008预计33209151835800483921502250185411502009预计2980815300570056122350230017501150当前中国玉米生产是历史上的最好形势。2、国内玉米需求在消费方面,根据上世纪90年代消费统计,我国玉米总产量的18作为口粮,65作为饲料,5作为工业原料,6出口贸易。本世

14、纪以来,玉米已经发展为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兼用作物,玉米产量的丰欠已成为左右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和决定畜牧业发展形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畜牧业的发展和玉米用途的扩展,玉米需求量不断加大。根据有关的资料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增加到17亿多,粮食总产量必须达到7亿一8亿吨才能满足需要。如果按玉米占粮食份额的1/3计算,到2030年我国玉米的总产量应达到2.4亿一2.7亿吨。届时我国将每年缺口玉米4000万吨,在玉米播种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我国玉米年平均增长的速度必须维持在5千克/亩的水平才能满足需要。3、我国玉米带的划分2006年耕地面积调查显示,我国耕地面积(未包括香港、澳

15、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数据)为1.2亿公顷。玉米面积约为0.21亿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5左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作物之一。我国玉米种植划分为六个区,为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1)北方春播玉米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的全部,山西的大部,河北、陕西和甘肃的一部分。是中国的玉米主产区之一,播种面积约893万公顷,占全国玉米面积的39.2%,总产量占全国的43.8% 。本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无霜期短,冬季严寒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湿润,多数地区年均降水量500毫米以上,分布不均匀,60%集中在夏季形成春旱、

16、夏秋涝的特点,玉米栽培基本上为一年一熟制。(2)黄淮海夏播玉米区 位于北方春玉米区以南,淮河、秦岭以北。包括山东、河南全部,河北的中南部,山西中南部,陕西中部,江苏和安徽北部,是全国玉米最大的集中产区,播种面积733.33万公顷(约合11000万亩),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30以上,总产量占全国的50左右。(3)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包括四川、贵州、广西和云南全省,湖北和湖南西部。陕西南部以及甘肃的一小部分。玉米播种面积400万公顷(合6000万亩)左右,占全国玉米面积的四分之一。(4)南方丘陵玉米区包括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省全部,江苏、安徽的南部,广西湖南湖北的东部。玉米面积较小,

17、占全国面积的5%左右。(5)西北灌溉玉米区包括新疆的全部和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宁夏河套灌溉区。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2%3%。(6)青藏高原玉米区包括青海和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和林区,玉米是本区新兴的农作物之一,栽培历史很短。三、云南南亚热带生态区玉米生产发展现状与潜力1、云南南亚热带生态区玉米生产发展现状与潜力云南南亚热带岩溶生态区,主要位于北纬24以南,包括文山、红河、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德宏六个州市。该区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土壤和气候资源丰富多样。该区玉米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11001700米的地区,土壤和肥力条件较差,玉米种植面积的80以上为山地、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施

18、肥不足,农民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加上常遇干旱、高温、暴雨、大风、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对玉米生产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全区玉米种植面积约505万亩,占全省玉米总种植面积的34.3。海拔1200m以下地区春、夏、秋、冬四季均可种植玉米,海拔1200m以上地区为一季春玉米或夏玉米。由于海拔相差悬殊和错综复杂的地势地貌,表现出水平地域差异和垂直地带上的纵向差异显著,导致该区具有复杂的立体农业生态气候特点,品种多而杂,玉米生产水平较低。至2008年止,该区杂交玉米覆盖率(良种覆盖率)尚未突破60,玉米平均单产不足250kg/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云南省爆发了玉米

19、灰斑病,自西向东传播,发病较重的地区产量损失高达3070,甚至绝收,以文山州为代表的南亚热带岩溶地区,具有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成为玉米灰斑病爆发的重灾区,严重阻碍了当地玉米生产的发展,选育并推广应用新的替代品种已迫在眉睫。也正因为上述原因,该生态区玉米增产潜力巨大,如果选育出该区广泛适应的品种,配套相关措施,在未来510年内,将此生态区杂交玉米种植比例从现在的60提高到90以上,同时对现有推广但退化严重的部分杂交品种进行更新换代,每年可增产玉米8000万kg1亿kg。目前该地区使用的品种主要有兴黄单892、路单8号、红单6号、云瑞8号、罗单5号、海禾1号、红单3号、文单2号、德玉4号、屏单4号

20、等数十个品种。但在种质资源上主要是地方种质综合种选亚群、热带种质Suwan亚群和改良Reid群3种来源。杂优模式主要为地方种质综合种选亚群Suwan亚群、改良Reid群Suwan亚群、云南地方种质综合种选系贵州地方种质综合种选系。遗传基础相对狭窄,造成这些品种在稳产性、适应性、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不太理想。再加上,该区具有复杂的立体农业生态气候特点,以及该地区长期以来存在土地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施肥及相关的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和自然灾害频繁等因素,因此该区育种目标应着重考虑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抗逆性强,而不宜过分强调高产。2、文山州玉米生产发展现状文山州常年玉米播种面积在190万亩左右,占全省玉米

21、总播种面积的11.3,其中2008年达195.89万亩,总产量5.15亿公斤,占滇东南粮食总产量的44.4,无论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玉米已成为滇东南第一大作物。但当前杂交玉米覆盖率仅为67.6,平均单产271.64公斤,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因此,选育中晚熟,较高产但稳产,尤其是抗玉米灰斑病及其它病害,抗旱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优质,耐贮藏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较大幅度地提高当地良种覆盖率和实现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同时结合该地区生态气候特点,研究配套相应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并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快速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以确保文山州乃至整个南亚热带岩溶玉米生态区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产业结构的

22、调整,意义重大。表2 文山州“十五”以来玉米产业发展情况表项目玉米杂交玉米杂交化率年份面积(万亩)总产(吨)单产(公斤)面积(万亩)总产(吨)单产(公斤)2000192.49443983230.6577.84303498389.9040.4%2001187.8430310229.1372.09278700386.6038.4%2002184445206241.9671277965391.5038.6%2003183.27439354239.7376.33287153376.2041.6%2004182.75450830246.6982.26307652374.0045.0%2005186.92

23、459730245.9595.15363663382.2050.9%2006187.72483922257.79104.5406819389.3055.7%2007188.79492510260.88113.4430580379.7060.1%2008189.75515443271.64128.32490567382.3067.6%2009206.83544400263.21142.4554933389.768.8%表3 2009年文山全州八县玉米产量统计表项目玉米其中:晚秋玉米县份面积总产单产面积总产单产全州206.8354.44263.28.841.7192.3文山21.726.8313.

24、10.320.09281.3砚山33.210.01301.54.570.85186.0西畴14.023.74266.80.250.06240.0麻栗坡19.884.52227.40.910.17186.8马关28.546.3220.70.760.09118.4丘北30.3510.01329.8广南35.588.68244.00.90.25277.8富宁23.534.39186.61.130.19168.13、文山州玉米增产潜力滇东南玉米生产发展水平低下的同时,也说明了滇东南玉米生产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全州八县均有较大玉米面积,其中有三个县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最小的西畴县种植面积也接近15万

25、亩(详见表3)。近年来滇东南粮食生产的发展战略一直是“水稻稳大局,玉米搞突破,小春作添补”。如果选育(含引种选育)出更多适宜品种,配套相关措施,在未来810年内,将此生态区杂交玉米种植比例从现在的70提高到90,每亩玉米单产因此而增加40kg,每年可增产玉米4000万kg6000万kg。四、存在问题1、品种问题品种问题是滇东南玉米生产发展中的第一大问题,“九五”期间该区实施的玉米杂交化工程,之所以没有达到最终目标,主要原因就是品种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十五”以来,在农科和种子等农业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选育和引进了红单系列、文单系列、兴黄单系列、海禾系列等一些优良品种,收到了明显成效,无论在

26、玉米杂交化程度和平均单产方面,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即杂交玉米的普及程度与玉米单产和总产的高低呈正比,而杂交玉米的普及力度又主要取决于品种的优良与否、适应与否。2、自然条件限制土壤贫瘠。滇东南旱地多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坡地居多,平地偏少,保水保肥能力差,且土壤多属油红土、红土、瘦红土、石旯旮土、酸白泥土,这些土壤本身具有干、酸、瘦、薄的特点。在240万亩旱地面积中,低肥力的占50%,中肥力的占30%,高肥力的仅占20%。且N、P、K比例失调,严重缺P和缺K,中度缺N,据普查资料表明:在滇东南旱地面积中,有76.6%的PH值小于6.5,44.6%的碱解氮小于90个ppm,5

27、9.7%的速效磷小于10个ppm,54.5%的速效钾小于100个ppm 。这样的土壤条件,极大限度的制约了该区玉米生产的发展。干旱。滇东南虽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干湿季分明,往往受到干旱特别是春连夏旱的影响。多数年份为前期干旱,使播种时间推迟,如砚山的平远、稼依,丘北的天星、树皮,文山的德厚、红甸,广南的珠琳等地区,经常到5月下旬6月上旬才有足够的雨水,往往影响栽种。少数年份则表现为中期干旱,如1997年,在出苗后出现干旱,严重影响玉米的营养生长,造成减产。3、群众的思想意识问题和不良的传统习惯问题群众的思想意识问题是影响滇东南杂交玉米推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该区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意识落

28、后,对杂交玉米缺乏足够的客观的认识,守旧思想严重,不易于接受新事物,甚至对推广杂交玉米采取抵制的态度。不良的传统习惯问题同样也是影响该区杂交玉米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部分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极不好的传统习惯,致使杂交玉米种植无法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使得杂交玉米的优势和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造成减产。播种过早 滇东南部分地区特别是南半州传统的玉米播种时间一般在惊蛇到清明节令,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气温上升,暖冬气候较为明显,个别地区甚至提前到雨水节令就播种。杂交玉米一般比本地种早熟4060天,按传统节令播种,由于受春旱和夏旱的影响,土壤水分不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受阻,造成断垄缺苗、小老头,甚至“

29、白穗”。成熟期又遇78月雨水天气,无法按时收获,因果穗长期受雨水浸泡,造成霉烂。加之小面积杂交玉米播种过早,因提早成熟而遭受鼠类危害严重,造成减产。故而播种过早将对杂交玉米造成不良影响,优势难于发挥。收贮方法不当 滇东南部分地区收贮玉米仍按传统方式,即待植株、茎叶干枯,果穗吊苞时方才收获,收获后又常以毛苞散堆、华苞散堆的方式贮存。因此极易形成霉烂和生虫,造成增产不增收。栽培管理粗放 由于受文化科技素质和传统习惯势力的影响,滇东南良种良法技术到位率低,栽培粗放,规范化程度低,群体数量不足,甚至还有“大稀窝大稀沟”和“乱窝塘”的种植方式发生,每亩群体只有2500株左右,无法达到高产。另外施肥量不足

30、,不按时间苗、中耕、追肥等,也使杂交玉米得不到正常的生长,有的地方施肥后不覆土,肥料利用率仅有2035%,投入产出比极低。五、解决措施建议1、加强育种滇东南属于典型的云南南亚热带玉米生态区,大部分属于喀斯特地貌,海拔相差悬殊,地势地貌错综复杂,导致该区具有复杂的立体农业生态气候特点。全州玉米绝大部分种植在山区坡地,长期以来存在土地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施肥及相关的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和自然灾害频繁等因素。因此,滇东南玉米新品种选育(含引种选育)除主要考虑高产因素外,还不得不考虑适应范围广、抗病(包括穗粒腐病、茎腐病以及大、小斑病和灰斑病等)、抗旱抗逆性强、优质、耐贮藏等多个方面,育种难度非常之大。外

31、来品种绝大部分不能直接引入滇东南种植,这也是滇东南必须开展自主选育和引进筛选玉米品种的重要原因。.确定育种目标 滇东南玉米育种应从两个方向进行:一是南部高湿多雨区以选育优质型品种为主,这部分地区土地条件较差,玉米多分布于山区,生产玉米主要用于食用和饲用,很少作为商品出售,因此针对这类地区的育种目标是:生育期在110115天,株高在260cm以下,穗位高在110cm以下,千粒重在310g以上,纯硬粒型黄色或白色,果穗包尖好,高抗穗粒腐病和茎腐病,中抗其他病害,品质好,产量较高的品种(组合),选育方式以自育为主引育为辅;二是北部干旱少雨区以选育高产型品种为主,这部分地区土地条件比较好,坝子居多,该

32、区所生产玉米主要作为商品出售,自用较少,因此该区的育种目标是:生育期在95110天,株高在250cm以下,穗位高在100cm以下,千粒重在290g以上,粒型为半马齿或马齿,中抗各种病害,功能叶不早衰的大穗型高产品种(组合),选育方式以引育为主自育为辅。.选育和引育并重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引育的成果较多,如兴黄单892、海禾一号、屯玉7号、路单8号、楚单7号、兴海201、海禾14号等,而选育的成果相对较少,如文单一号、文单二号、文三1号、红单3号、红单6号、99-1、砚单一号等。从贡献上来看也是引育的成果贡献较大,但这并不能说明引育比选育更为重要,恰恰相反,未来一段时期内,选育要重过引育,之所以

33、近几年来滇东南杂交玉米面积没能得到大幅度提高,主要就是由于选育品种跟不上,特别是没有选育出适宜滇东南南半部分种植的品种,而这一部分地区的品种,是很难靠引育来完成的。.加大对育种工作的投入滇东南每年对玉米育种工作的投入经费严重不足,连小工费都不够开支,差旅费也无法报销,甚至连州区试也不能正常开展,给滇东南玉米育种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被动局面。育种是基础中的基础,这种情况在未来时期内应该有所改观。有人认为育种是省级单位的事,地州级单位引种引种就行了,其实不然,19901997年间全国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10个玉米杂交种,绝大部分出自基层科研单位和农民育种家之手,至于由基层单位选育的种植面积在百万

34、亩以上的杂交种更是不胜枚举,我省也一样,现在推广面积最大的会单四号,也出自于基层单位。加上滇东南生态条件复杂,如果自育种跟不上,本州的玉米产业是很难取得突破的。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如前所述,要解决好滇东南玉米生产发展的问题,除了选育过硬的优良品种之外,关键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至少达到以下两点目标:、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充分认识种植杂交玉米带来的好处。目前,滇东南砚山、丘北两县以及文山北半县玉米杂交化程度相对较高,农民认识相对到位,但广南、马关、西畴、麻栗坡、富宁以及文山南半县玉米杂交化程度还很低,农民认识不到位,在这些地区应在开展

35、示范样板的同时,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迅速提高杂交玉米种植比例。、彻底改变传统的不良习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一是要做到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建立科学合理的群体结构;二是要做到适时播种,尤其是做到透雨播种,播种不必过早;三是科学施肥,适当加大化肥施用量,特别是要改变部分地区施于表土的不良习惯,提高肥料利用率;四是做到成熟后立即收获,并做好贮藏工作,防止霉烂。3、改善生产条件。滇东南250万亩旱地,70以上分布在山区坡地,而坝子等相对平整的土地又常被烤烟、辣椒等经济作物所占用,玉米自然生产条件较差,绝大部分都只能是靠天吃饭。这一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但通过国家高稳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坡改

36、梯工程、烟水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可适当改善玉米生产条件。六、滇东南主推品种简介1、兴黄单892该品种由贵州省黔西南州农科所选育。母本5311,父本苏11。1995年贵州省审定,1998年云南省审定。州内年推广面积在30万亩以上,目前是滇东南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生育期120d左右。株高240250cm,穗位高85cm。籽粒为黄色硬粒型,籽粒蛋白质含量9.06%,赖氨酸0.30%。耐瘠耐涝抗倒伏,对玉米大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黑粉病、穗粒腐病等具有较强的抗性,轻感丝黑穗病,活秆成熟,抗早衰。1995、1996年参加云南省区域试验,平均单产528.1kg/667m2,比对照增产8%以上。密度一般

37、为3400株/6673800株/667。可在贵州、云南等省海拔6001800m适宜地区中高肥水条件下种植,栽培上应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密度一般为3400-3800株亩;要施足底肥,粘性土壤可前重后轻,沙性土壤可前轻后重,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土。2、路单8号石林县石丰种业有限公司1999年用自育自交系 LA9683作母本与掖107作父本测配组合。属中棵中熟,表现成株整齐,株型半紧凑,生育期127天左右,株高253.9厘米,穗位高94.9厘米,穗长18.1厘米,穗粗4.9厘米,秃尖1.3厘米,穗行数13.9,行粒数33.6,千粒中344.9克,出籽率82.5,单株有效穗数1.00,单株生产力154.

38、8克,籽粒黄色中间偏硬,穗轴红色,平均倒伏率7,折断率2,大斑病0.5级,小斑病1级,锈病1级,无丝黑穗病发生,青枯病0.1,穗腐病1.3,该品种两年田间表现基本一致,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抗逆性强,综合性状表现好。一般亩产500-650公斤,适宜在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栽培要点:1、最佳节令透雨播种,确保苗全苗齐。2、合理密植,亩播种4500株左右。3、科学施肥,该品种根系发达,需肥量大,宜安排中上等肥力地种植,按足施底肥,早施提苗肥,施好拔节肥,重施穗肥的要求科学施肥,壮杆攻穗夺高产。4、综合防治病虫害。3、红单6 号是红河州农科所2002 年用自选系966- 1- 2 作母本, 外引

39、系CML172 作父本杂交而成。2006 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为: 滇审玉米200601 号。红单6号(红Q-2)属中晚熟单交种,全生育期110130天,株型半披散,整齐,生育性状好,种子顶土力、幼苗生长势强,生育后期持绿性好,绿叶活杆成熟。株高236290厘米,穗位高9820厘米,果穗圆柱型,单株有效穗11.5个,果穗长15.718厘米,穗粗55.3厘米,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3033粒,千粒重323377克,出籽 率85%86%,籽粒深黄色(桔红色)硬粒型。抗逆性强,不倒伏,高抗穗粒腐病、大.小斑病、灰斑病、青枯病。栽培要点:适时播种,保全苗边疆、山区回潮土地

40、宜在3月上旬播种,不回潮土地宜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坝区下透地雨后播种,抓住节令,土壤湿度、盖土深度,一次性全苗。合理密植,规范栽培每亩种植密度控制在30003500株, 采用宽窄行、单行规范化种植。增施种肥和巧施苗肥,重攻穗肥种肥:每亩施15千克硝铵,普钙20千克混拌均匀施入塘内,用500-700千克农家肥盖塘;苗肥:5叶期施苗肥,每亩施硝铵15千克拌普钙10千克混拌均匀后,弱苗多施,壮苗少施;重攻穗肥:玉米大喇叭口时每亩施硝铵、普钙各20千克混拌均匀后施入两塘距离中间,结合大培土。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和其它害虫,吐丝散粉期防治蚜虫。适宜区域:在云南省南部海拔10002000米

41、的适宜区域种植。4、文单4号该品种系文山州农科院选育,2012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特审审定。该品种株型半紧凑,成株整齐度好,全生育期116天,株高246.1cm,穗位高98.8cm,穗长20.5cm,穗粗4.6cm,秃尖2.2cm,穗行数10-16行,行粒数36粒,出籽率85.1%,单株生产力155.10g,单穗粒重154.03g,千粒重334.1g,穗型柱型,籽粒白色中间偏硬粒型,白轴;田间抗性观察:倒伏率1.4%、倒折率0.4%,大斑病3级、小斑病3级、灰斑病5级、锈病3级、青枯病0.9%、纹枯病2.5%、丝黑穗病0.7%、螟虫危害0.6%、穗腐严重度1.9%。栽培要点:种子包衣,防

42、止地下害虫危害,确保苗齐苗壮,同时减少种子带菌,预防丝黑穗病等真菌性病害的苗期感染。适时播种,回潮土地宜在3月上旬播种,不回潮土地宜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播种;坝区下透地雨后播种,抓住节令,土壤湿度、盖土深度,一次性全苗。合理密植,规范栽培每亩种植密度控制在30003500株, 采用宽窄行、单行规范化种植。增施种肥和巧施苗肥,重攻穗肥种肥:每亩施15千克硝铵,普钙20千克混拌均匀施入塘内,用500-700千克农家肥盖塘;苗肥:5叶期施苗肥,每亩施硝铵15千克拌普钙10千克混拌均匀后,弱苗多施,壮苗少施;重攻穗肥:玉米大喇叭口时每亩施硝铵、普钙各20千克混拌均匀后施入两塘距离中间,结合大培土。在拔

43、节期,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和其它害虫,吐丝散粉期防治蚜虫。适宜区域:在文山、红河、怒江等州市海拔10001700米的适宜区域种植。5、五谷1790品种来源:于2004年用WG6300WG646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5天,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7.1厘米,雄穗分枝11个,花药紫色,花丝浅紫色,穗位97.2厘米,穗长17.8厘米,锥型穗,苞叶适中,秃尖0.5厘米,穗行数17行,行粒数36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1.7克,出籽率86.1%。倒伏率0.9%、倒折率0.7%。品质检测:容重808g/L,水分9.6%,粗蛋白质10.89%,粗脂肪4.69%

44、,粗淀粉72.79%,赖氨酸0.30%。病害接种鉴定:抗灰斑病、小斑病、茎腐病、锈病、丝黑穗病,中感穗腐病、纹枯病,感大斑病、弯孢霉叶斑病。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云南省杂交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南部组)。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74.7千克,较对照增产19.0%,增产点率100%。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1.6千克,较对照增产12.6%,增产点率100%。照增产15.2%,增产点率100%。适宜区域:适宜在云南省海拔800-2200米的适宜地区种植。注意防治穗腐病、纹枯病,在大斑病、弯孢霉叶斑病高发区慎用。第二讲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一、精细整地玉米是喜中性或弱酸性土壤,适宜pH值为6.6-7.0。由

45、于玉米植株高大,要求土层深厚,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滇东南玉米多在丘陵地带和山区、石山区种植,土层浅而瘠薄,必须经过深耕改土才能获得高产。一是要逐年深翻,不要一次耕得大太深,否则翻出的生土太多,熟化不够,影响玉米生长 。二是选择在秋季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一起深耕,有条件的在耕前施放切碎后的作物秸秆、绿肥再耕,或是玉米与豆科作物轮作或间套种,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效果较好。为保证全苗,播种前必须精细整地,春旱比较严重的地区,应采取犁耙连续作业, 冬翻后接耙碎耙平,促进土壤熟化,保持土壤水分。播种前再重新犁耙一次,使土壤细碎,达到“齐、平、松、碎、净、墒”标准的待播状态。冬前土地

46、应进行秋翻,耕翻深度要达到25cm以上,要求耕深一致,翻垄均匀;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 二、品种选择1、玉米品种类型及产量潜力玉米品种可分为农家种(本地种)、群体改良种、双交种、顶交种、三交种、单交种。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产量潜力高低顺序为:单交种三交种顶交种、双交种群体改良种农家种。2、因地制宜选用品种优良杂交种,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是玉米取得高产的基础。应结合各地的生态类型,选用适宜的良种。选择品种的一般原则:肥田肥地有排灌条件的或土壤肥力一般,肥料充足有灌溉条件的选用大穗型高产品种,如海禾1号、北玉16、文三1号等;土地肥力一般,无灌溉条件或肥力较低,有较足肥料,选用中穗型稳产品

47、种,如兴黄单892、红单6号、文单4号等;地力很低,投入不足又无灌溉条件,选用耐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可以是稳产型杂交种或本地群体改良种,如路单8号等。在选育良种时还要根据播种季节和茬口安排,确定选择晚熟种、中熟种或早熟种。在选定品种类型后,还要注意了解品种的适应地区及其抗病性,不适应所在地区的品种和不抗本地区流行病的品种不宜选用;选用杂交种每季必须买种,不能自行留种,否则会严重减产。 3、购种 根据上述品种类型选择原则选好品种后,到有种子经销权的单位去购种,购种时注意要向销售单位索取购种凭证,便于出现种子问题时索赔。购种时要特别注意种子的质量,要求种子含水量达到13以下,发芽率达85以上,

48、纯度达96以上的种子,尽量购买经过包衣的种子。种子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无虫蛀、无破损,以满足精准播种的要求。4、播前种子处理播前选晴天晒种4-5小时,可以提高发芽率,如果购回的种子没有包衣,在播种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适当的专用种衣剂包衣种子,可用0.1公斤 种衣剂与5公斤种子拌匀,凉干后即可播种。或根据需要选用相关的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的目的。三、讲究播种质量1、适宜的播种期确定一般要求地温稳定12以上,土壤湿度为60左右时播种。适宜播种期的确定应参考以下三个方面:(1)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2)播种时的土壤墒情;(3)保证能够在

49、生长季节正常成熟(这对无霜期较短地区的玉米制种十分关键)。玉米发芽最低温度为67,1012为幼芽缓慢生长的温度。因此,在土壤墒情允许的情况下(田间持水量大于60),春玉米适宜播种期一般掌握在510cm地温稳定在1012时播种,出苗较快而整齐,有利于苗期培育壮苗;播种过早,出苗时间延长,出苗不整齐,易烂种。如果考虑土壤墒情及保证无霜期较短的地区玉米能够正常成熟,可在510cm地温稳定在10左右时适期早播。地膜覆盖玉米可提前至510cm地温810时播种。适宜播种土壤水分确定方法,在土地耙平耙碎后,用手抓一把土,如果土壤可以抓成团而渗水,且在齐腰高处放下,土壤落地散开,说明土壤水分适宜播种;如果土壤

50、抓不成团, 说明水分不足;如果土壤抓得出水,或放下落地不散开,说明土壤水分过高,不宜播种。2、播种量按所种品种的密度要求播种,每穴2-3粒,如果种子未经药剂处理或发芽率低于90,应每穴播4-5粒,如遇干旱时,要采用“深沟浅播”,盖种深度要一致,利于出齐苗。一般中粒和小粒种子每亩播种量为2公斤,大粒种子播种量需要2.53公斤/亩,如果采用机播,数量适当增加。3、播种深度适宜的播种深度,是根据土质、土壤墒情和种子大小而定,一般以46cm为宜。如果土壤质地粘重,墒情较好,可适当浅些;土壤质地疏松,易于干燥的砂壤土地,可适当深些;大粒种子,可适当深些;但一般不要超过8cm。4、播种质量要求按精准播种技

51、术要求,达到行距一致,接行准确,下粒准确均匀、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紧实,一播全苗。种子与种肥分别播下,严防种、肥混合。四、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随着玉米栽培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特别是紧凑耐密的高产、抗倒玉米杂交种的推广,可使玉米产量大幅度增长,合理密植的增产效果已被大量的生产实践所充分证实。玉米产量由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三者构成,三者的乘积就是亩产量,它们的乘积越大,产量就越高。生产中总是希望穗多、穗大(粒多)、粒重。然而在玉米群体内穗数与粒数、粒重既紧密相关,又相互制约,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群体内个体间的矛盾逐渐加大,密度越大,这种矛盾和制约的作用就越大。根据

52、滇东南玉米生产实践和试验结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合理种植密度。1、根据品种株型确定密度紧凑型玉米,如楚单7号等,适宜的种植密度为45005000株/亩;半紧凑中果穗玉米,如兴黄单892,种植密度为40004500株/亩;半紧凑大穗型或平展型中晚熟玉米,如红单6号、文单4号、安单3号等,种植密度为30003500株/亩。同类型早熟品种亩增加5001000株。2、根据土壤肥力、质地土壤肥力高的地宜密植,土壤肥力低宜稀植;土壤质地轻、通透性好的土壤宜密植,土壤质地粘重、透气透水差的粘土地宜稀植。3、根据管理水平、水肥投入确定。管理水平高、水肥投入多的地宜密植;反之,管理水平较低,水肥投入达不到的

53、地宜稀植。4、种植规格滇东南一般采用如下两种种植规格:1、等行距平行单株种植:规格为60704050,等行距,双株留苗,每亩密度35005500株。2、双行单株宽窄行种植:栽培规格为(2.5尺3尺1尺)8寸,单株留苗或单双株间隔留苗,每亩保苗35005000株。五、科学施肥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需要吸收大量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最多,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等元素。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生产实践,玉米施肥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肥为主、磷肥为辅;穗肥为主,粒肥为辅。基肥最好是优质腐熟农家肥或翻压绿肥等有机肥。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还要依据产量指标、

54、土壤肥力基础、肥料种类、种植方式以及品种和密度等综合运用。1、需肥规律(1)玉米吸收氮、磷、钾元素数量和比例玉米一生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和比例,随产量水平提高而增加外,还因土壤、肥料、气候以及施肥方法不同而有差异。根据试验测定,平均每生产100kg籽粒平均需吸收氮素2.6kg,磷1.21kg,钾2.18kg。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大致为1:0.46:0.84,这一数量和比例可供制订施肥方案时参考。(2)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玉米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吸收氮、磷、钾的速度和数量,都有显著的差异。一般来说,玉米幼苗时生长较慢,植株小,对氮的吸收量较少,约占总氮量的2左右;拔节至开花期,进入

55、快速生长,此时正值雌雄穗形成发育时期,吸收营养元素速度快、数量多,是玉米需要营养元素的关键时期,对氮的吸收占总量的50左右;籽粒灌浆期,吸收速度和数量逐渐缓慢减少,此期对氮的吸收占总量的45左右。玉米对磷的吸收规律基本上与氮素相同,拔节孕穗至抽雄达到高峰,授粉以后减慢。而玉米对钾的吸收,在抽穗授粉期吸收50左右,至灌浆高峰时已吸收全部的钾。2、施肥技术合理施肥主要是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土壤肥力、肥料类型以及施肥时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确定适宜的施肥量、养分配比、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玉米高产施肥技术分为基肥、种肥、追肥和根外喷肥。(1)施足基肥基肥是播种前施用的肥料,

56、也称底肥,通常应该以优质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其重要作用是培肥地力,疏松土壤,缓慢释放养分,供给玉米苗期和后期生长发育的需要。基肥施用分条施、撒施和穴施三种方法。以集中条施和穴施效果最好,使肥料靠近玉米根系,容易吸收利用。有机肥做基肥应与磷肥一起堆沤,施用前再掺合氮肥,可以减少土壤固定,提高肥料利用率。(2)用好种肥种肥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所需,以速效性化肥为主。由于化肥,特别是氮素化肥会引起烂种,因此要与种子分开施入,深度810cm。氮素化肥应根据肥料性质选择使用,只要用量合适,施用方法恰当,能直接为根系吸收,只要用量不过多,施用无害。若用碳酸氢铵、尿素作种肥,要远距种子10厘米以上,避免

57、烧伤。在施用基肥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少施或不施种肥;反之可以多施。据各地经验,一般每亩应施入优质有机肥300500公斤。或施入尿素810公斤,或施入磷酸二铵810公斤。 基肥和种肥,滇东南农业生产上习惯作一次性施用,称盖塘肥。盖塘肥具体施肥量的多少,常视地块的肥力条件和其它生产条件而定,一般要求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氮肥(尿素)10公斤,磷肥2550千克,钾肥1020千克,锌肥1千克。(3)、重施追肥分次追肥采用“三攻”追肥法,即拔节期攻秆,孕穗期攻穗,灌浆期攻粒。 攻杆肥。拔节期追肥。促根壮苗,促叶壮秆。促进雌雄穗分化。春玉米大致在播种后4050天、有5片展开叶时。夏玉米大致在2530天、有

58、45片展开叶时施用。肥料宜施在距植株1015厘米,开沟深施510厘米,施后覆土; 攻穗肥。拔节期至抽雄穗期之间追肥。春玉米大致在1113片展开叶、夏玉米在1012片展开叶,正值雌穗小花分化盛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需要较多的养分,是决定果穗体积和行数分化的关键盛期。攻穗肥宜采用速效氮肥,结合进行浇水中耕,以迅速发挥肥效; 攻粒肥。抽雄穗前后1015天追肥,此时植株叶片即将完全展开或己完全展开,雌穗完成受精,玉米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阶段。据研究,玉米籽粒中的干物质产量90%来自雌穗受精后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保持玉米青枝绿叶,活杆成熟,是增加粒重、获取高产的重要措施。一般每亩施尿素810公斤

59、,也可采用叶面喷肥。玉米分次追肥数量要根据玉米类型、土壤肥力而定,春玉米在施足基肥和种肥基础上掌握“前轻后重”的原则,即全部追肥按361分配;夏玉米生育期短,施用基肥少,掌握“前重后轻”的原则。全部追肥按631或64分配。 玉米施肥有三个发展趋势:一是随着新型肥料的生产,如复合肥料、包衣肥料、长效肥料以及化肥增效剂等,减少挥发流失或土壤固定;二是研究植株营养平衡诊断应用快速化验技术和计算机诊断技术,按目标产量施肥;三是改进施肥方法。采用小型简易轻便机械,深施、底施、分层追施或喷施。四是通过建立计算机数学模型或专家咨询系统,因地制宜推广最佳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 六、田间管理玉米的田

60、间管理是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针对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和要求,做好田间定苗,中耕除草,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田间管理工作,对保证玉米健壮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是玉米高产、稳产、高效、低成本的综合措施。其主要分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个阶段。虽然各个生育阶段均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解决玉米生长与环境条件的矛盾途径也有不同,但在整个田间管理中,前后措施要衔接、配套,注意整体性效益。1、苗期(1)发育特点及主攻目标:苗期主要生长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春玉米由于气温低, 长叶慢,长根快;而秋玉米则是根、茎、叶生长同时并进。管理主攻目标:促根壮苗,保证全苗,苗齐苗壮。(2)管理措施:查苗补苗 出苗后

61、如有缺苗,应在2-3叶期带土淋水移栽;如缺苗太多,无包衣种子可以浸种催芽补种。移栽的苗在成活后要偏施1-2次水肥,使其生长赶上其他植株。适时间苗定苗 3-4叶时可间苗,4-5叶可以定苗,拔去弱苗病苗,留下壮苗。定苗后结合第一次中耕施攻苗肥,中耕深度3-5厘米,要做到“苗旁浅锄,行间深锄”。第二次中耕在第一次中耕后8-10天进行,中耕深度要求10厘米左右。 如用牛工中耕,应在中耕后再定苗。2、穗期(拔节至抽雄前)(1)生育特点和主攻目标 穗期是玉米的根、茎叶生长最旺盛,雌雄花也开始发育。此期玉米需要水肥最多,特别是大喇叭口期,对肥、水反应十分敏感,要注意施攻苞肥和防旱。管理主攻目标是控制茎秆生长

62、过快,促进根系生长和茎秆长粗,促进果穗发育,争取苞大粒多。(2)管理措施适施攻秆肥:在玉米7-8叶期亩施复合肥10-12公斤,钾肥10-15公斤,尿素8-10公斤, 施肥后结合中耕和小培土。结合土培土重施攻苞肥:攻苞肥应以速效氮为主,如果基肥施用农家肥不足,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施用尿素20-25公斤,复合肥7-10公斤,施肥后进行大培土。注意防旱排涝:玉米在喇叭口期前后旱受涝都会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干旱要应及时灌溉或大雨后要及时排水。3、花粒期(1)生育特点及主攻目标:花粒期玉米生长主要是籽粒生长,其他器官生长已基本停止,此期的管理目标是保持绿叶面积,防止早衰,延长玉米灌浆期,增加粒重。(2)管理措施看苗情补施粒肥:如果基肥不足,中后期追肥又不多,玉米植株生长一般,在开花授粉前后叶色变淡黄色,必须补施攻粒肥,一般亩施尿素5-6公斤,打洞深施,施后盖土。也可亩施叶面肥,以防止玉米植株早衰。去雄及人工辅助授粉: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是一项产措施,一般可增产8-10,劳动力充足的地方或农户可在全雄花抽出三分之一,还未散粉时隔株或隔行去雄,然后在玉米散粉后,选择晴天上午8-11时到田间摇动未去雄的植株,使其花粉散落至已去雄的植株花丝上。人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