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历年考题精华复习课程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58603360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2.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遥感历年考题精华复习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遥感历年考题精华复习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遥感历年考题精华复习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遥感历年考题精华复习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遥感历年考题精华复习课程(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名词解释:1. 电磁波:波是振动在空中的传播。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变化的磁场激发了涡旋电流,变化的电激发 了涡旋磁场,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这就是电磁波。它是通过电场和磁场之间相互联系传播的。它 具有波粒二相性的特征。(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表现为粒子性) 电磁辐射的粒子性,是指电磁波是由密集的光子微粒组成的,电磁辐射实质上是光子微粒流的有规律 运动。波是光子微粒流的宏观统计平均状态,而粒子是波的微观量子化。2. 电磁波谱: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或频率按其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叫做电磁波谱。在电 磁波谱中波长依次从长到短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2、X射线,Y射线。整个电磁波谱 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波谱图。3. 地物波谱:是指地面物体具有的辐射、吸收、反射和透射一定波长范围电磁波的特性。物质内部状态 的变化产生电磁波辐射,其波长与不同的运动方式相对应,即不同的物质在光、热等作用下都将产生 与其自身固有特性有关的固定波长的电磁波辐射。4. 亮度温度:所谓亮度温度是当物体的辐射功率等于某一黑体的辐射功率时,该黑体的绝对温度就是该 地物的亮度温度。由于自然界中的地物均不是黑体,所以习惯上测量地物的辐射量常用亮度温度来衡 量地物的辐射特征。5. 黑体(绝对黑体):其发射率e=1,即黑体发射对所有波长都是一个常数,并且就是1。所谓黑体是指 入入射的

3、全部电磁波被吸收,既无反射也透射的物体。(选择性辐射体)6. 灰体:其发射率=常数1,即灰体的发射率始终小于1,发射率不随波长变化。7. 黑体辐射:是指黑体的热辐射,它是在一切方向上都均等的辐射。其辐射亮度是温度和波长的函数, 用普朗克的辐射定律表示。8. 发射率:任何地物当温度高于绝对温度是,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等微粒,在不停地做热运动,都有 向周围空间辐射红外线和微波的能力。通常地物发射电磁辐射的能力是以发射率作为衡量标准。地物 的发射率以黑体辐射为基准。发射率根据物质的介电常数、表面粗糙度、温度、波长、观测方向等条 件而变化,取0-1之间的值。9. 米氏散射:当微粒直径与辐射光的波长差不

4、多大时所引起的散射。瑞利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 长小很多时,此时的散射是由分子对可见光的散射引起的。无选择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大 很多时所发生的散射10. 航空像片投影差:航空像片中的投影误差,平面上的点位在中心投影的像片位置上的移动,其位移量 即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误差”。11. 滤波增强处理:滤波是将信号中特定波段频率滤除的操作,是抑制和防止干扰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 高频或低频的滤波器对图像进行的图像处理技术。如平滑滤波或者利用高频滤波器去除噪声。12. 传感器:指收集和记录地物电磁辐射(反射或发射)能量信息的装置,如航空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 等。它是信息获

5、取的核心部件,在环境遥感平台上装载上传感器,按照确定的飞行路线飞行或运转进 行探测,即可获得所需的环境遥感的信息。13. 微波:微波的波长范围为1mm-1m。由于微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红外线要长,能穿透云雾而不受天气影 响,所以能够全天时全天候的遥感探测,也可以采取主动或被动方式成像。另外微波对某些物质具有 一定的穿透能力,能直接穿透植被,冰雪,土壤等表层覆盖物。14. 假彩色合成:又称彩色合成。根据加色法或减色法,将多波段单色影像合成为假彩色影像的一种彩色 增强技术。合成彩色影像常与天然色彩不同,且可任意变换的假彩色影像。15. 反差:胶片的明亮部分与阴暗部分的密度差。拍摄后负片影像与景物亮度

6、差之比即特征曲线斜率为反 差系数。16. 图像反差增强:又称对比度增强,主要是通过改变图像灰度分布态势,扩展灰度分布空间,达到增强 反差的目的。17. 图像灰度直方图:即统计图象中各个灰度级的象素的个数。反映一幅图像中各灰度级像素出现的频率。以灰度级为横坐标,纵坐标为灰度级的频率,绘给频率同灰度级的关系图就是灰度直方图。(数字直方图)作用:能直观地了解图像的亮度值分布范围、峰值的位置、均值以及亮度值分 布的离散程度。直方图的曲线可以反映图像的质量差异。图像直方图是描述图像质量的可视化图表。在图像处理中,可以通过调整图像直方图的形态,改善图像显示的质量,以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直 方图为非正态分布

7、,说明图像的亮度分布偏亮、偏暗或亮度过于集中,图像的对比度小,需要调整该 直方图到正态分布,以改善图像的质量。18. 中心投影:把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中心投影的投影线交于一点。一个点光 源把一个图形照射到一个平面上、这个图形的影子就是它在这个平面上的中心投影,平面为投影面, 各射线为投影线,空间图形经过中心投影后、直线变成直线,但平行线可能变成了垂直相交的直线。19. 图像密度分割:密度分割是一种用于影像密度分层显示的彩色增强技术。原理是将具有连续色调的单 色影像按一定密度范围分割若干等级经分层设色显示出一种新彩色影像。20. 假彩色密度分割:由于人眼对灰度变化不敏感,需

8、要借助彩色加强对图像的认识。所谓假彩色是指调 配后的彩色和色调并不一定与自然景物的彩色一致,假彩色密度分割即选定密度分割点(依据专业知 识和经验以及考虑地物波谱的特性来决定),然后确定灰度级与彩色的变换关系。21. 高光谱遥感: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是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 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其成像光谱仪可以收集到上百个非常窄的光谱波段信息。22. 多光谱遥感:是利用具有两个以上波谱通道的传感器对地物进行同步成像的一种遥感技术,它将物体 反射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分成若干波谱段进行接收和记录。23. 遥感技术系统:是一个从地面到空中直至空间,从信息收

9、集、存储、传输处理到分析判读、应用的完 整技术体系。它主要包括遥感试验、信息获取(传感器、遥感平台X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等五部分。24. 热惯量:是度量物质惰性大小的物理量,也是两种物质界面上热传导速率的一种。25. 遥感数字图像:遥感数字图像是以数字形式记录的二维遥感信息,即其内容是通过遥感手段获得的, 通常是地物不同波段的电磁波谱信息。其中的像素值称为亮度值。26. 遥感影像地图:是一种以遥感影像和一定的地图符号来表现制图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环境状况的地图。 在遥感影像地图中,图面内容要素主要由影像构成,辅助以一定地图符号来表现或说明制图对象,与 普通地图相比,影像地图具有丰富的地

10、面信息,内容层次分明,图面清晰易读,充分表现出影像与地 图的双重优势。27. 大气窗口:指电磁波通过大气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28. 瞬间视场:在扫描成像过程中一个光敏探测元件通过望远镜系统投射到地面上的直径或对应视场角度。29. 瞬时视场角(IFOV):指遥感系统在某一瞬间,探测单元对应的瞬时视场。IFOV以毫弧度(mrad)计 量,其对应的地面大小被称为地面分辨率单元30. 雷达图像的分辨率即在图像上一个像元大小对应水平地面的大小。把在侧视方向上的分辨率称为距离 分辨率(远高);沿航线方向上的分辨率称为方位分辨率。31. 空间分辨率:(属于传感器性能的衡

11、量标准)是指遥感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 即传感器能把两个目标作为清晰的实体,记录下两个目标之间最小的距离,是用来表征影像分辨地面 目标细节能力的指标。通常用像元大小、像解率或视场角来表示。32. 时间分辨率:是指对同一目标进行重复探测时,相邻两次探测时间间隔内目标变化情况的分辨能力。33. 光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所能记录的电磁波谱中,某一特定的波长范围值,波长范围值越宽,光谱分 辨率越低。34. 辐射分辨率:指传感器能分辨的目标反射或辐射的电磁辐射强度的最小变化量。在可见、近红外波段 用噪声等效反射率表示,在热红外波段用噪声等效温差、最小可探测温差和最小可分辨温差表示。35

12、. 温度分辨率:是指热红外传感器分辨地表辐射(温度)最小差异的能力36. 光学-机械扫描:即靠一个平面反射镜的旋转或摆动对地面进行舷向扫描(在垂直于飞行方向的直线上 扫描),获得地面舷向一条细带的信息,然后再通过飞行器的向前飞行来产生航向扫描,由这两个方向 的扫描便可得到沿航向延伸的,在舷向上有一定宽度的地面条带的信息。37. 推扫式扫描(推帚式扫描):即线性阵的顺序取样提供舷向扫描而平台提供航向扫描,这样就可以得到 整个航带的二维图像。38. 非监督分类:在没有巳知类别的训练数据及分类数的情况下,根据图像数据本身的结构(统计特征) 和自然点群分布,按照待分样本在多维波谱空间中亮度值向量的相似

13、程度,由计算机程序自动总结出 分类参数,进而逐一对像元做归类,通常也称聚类(集群)分析。39. 监督分类:又称训练分类法。在这种分类中,分析者在图像上对每一种类别选取一定数量的训练区, 计算机计算每种训练样区的统计或其他信息,每个像元和训练样本做比较,按照不同规则将其划分到 和其最相似的样本类。40. 后向散射:在合成孔径雷达及散射计等遥感器中,所观测的散射波的方向是入射方向,这个方向上的 散射就称作后向散射。41. 缨帽变换:(K-T变换)该变换是一种坐标空间发生旋转的线性变换,但旋转后的坐标轴指向于地面景 物有密切关系的方向。即在多维光谱空间中,通过线性变换、多维空间旋转,将植物、土壤信息

14、投影 到多维空间的一个平面上,在这个平面上使植被生长状况的时间轨迹(光谱图形)和土壤亮度轴相互 垂直。42. K-L变换是离散变换的简称,又被称为主成分变换它是对某一多光谱图像X利用K-L变换矩阵进行线 性组合,而产生一组新的多光谱图像Y。43. 太阳常数:指不受大气影响,在距太阳一个天文单位内,垂直于太阳辐射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 黑体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44. 卫星轨道参数:用来描述轨道的空间形状、位置和某一时刻卫星在轨道中位置的参数,即表示 卫星轨道特征的数值组。包括升交点赤经,近地点角距,轨道倾角,卫星过近地点时刻和轨道 周期,半长轴,轨道偏心率 6个参数。45. 地球同步卫星(静

15、止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如果从地球上去看, 卫星在赤道上的一点是静止不动的,所以又称静止轨道卫星。46. 太阳同步卫星(极轨卫星):是指卫星的轨道面以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而同时旋转的近圆形轨道。卫 星轨道倾角很大,绕过地球极地地区,因此又称极轨卫星。47. BSQ:即按波段记载书记文件(列号顺序)行号顺序波段顺序48. BIL:按照波段顺序交叉排列的遥感数据格式。对每一行中代表一个波段的光谱之进行排列,然后按照 波段水许排列该行,最后对各行进行排列。(列号顺序)波段顺序行号顺序49. 3S技术集成:3S技术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

16、统称,是空间技术、 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 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50. 数字城市: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全 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 类的三维描述,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 实现。51. 虚拟空间:虚拟空间也叫虚拟主机,是使用特殊的软硬件技术,把一台计算机主机分成一台台虚拟” 的主机,每一台虚拟主机都具有独立的域名和IP地址

17、(或共享的IP地址),具有完整的Internet服 务器功能。52. 游程编码:又称“运行长度编码”或“行程编码”,是一种统计编码,该编码属于无损压缩编码,是 栅格数据压缩的重要编码方法。逐行将相邻相同值的栅格合并,记录合并后栅格的值及合并栅格的数量。53. TIN:是将离散分布的实测数据点连成三角网,网中的每个三角形要求尽量接近等边形状,并保证由最近邻的点构成三角形,即三角形的边长之和最小。54. GML:即地理标识语言,能够表示地理空间对象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属性数据。GML是XML在地理空 间信息领域的应用。利用GML可以存储和发布各种特征的地理信息,并控制地理信息在Web浏览器中 的显示

18、。55. CCD:电荷耦合器件。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息的探测元件,具有自扫描,感 受波谱范围宽,畸变小,体积小,重量轻,系统噪声低,动耗小,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一系列优点。56. 被动遥感:又称无源遥感系统,即遥感系统本身不带有辐射源的探测系统;亦即在遥感探测时,探测仪器获取和记录目标物体自身发射或是反射来自自然辐射源(如太阳)的电磁波信息的遥感系统。57. 主动遥感:又称有源遥感。运用人工产生的特定电磁波照射目标物,再根据接收到的从目标物反射 回来的电磁波特征来分析目标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的遥感技术。如合成孔径雷达(SAR),激光雷达遥 感技术等。58. 遥感制图:遥感制

19、图是指通过对遥感图像目视判读或利用图像处理系统对各种遥感信息进行增强与几 何纠正并加以识别、分类和制图的过程。遥感图象有航空遥感图象和卫星遥感图象,制图方式有计算 机制图与常规制图。由于多波段的卫星图象具有信息量丰富、现势性强,利用它编图周期短等优点, 在制图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9. 植被指数:选用多光谱遥感数据经分析运算(加减乘除等线性或非线性组合方式)产生某些对植物长 势、生物量等有一定指示意义的数值60. 标准化植被指数:NDVI也指绿色指数。它是由地球探测卫星测度的反射光,其红色和近红外波段的非线性转换,由总量除以红色和近红外通道的差距得到的。由于近红外波段能有效地被叶绿素吸收,N

20、DVI与植被覆盖率和单位面积生物量相关。61. 相加混色:三基色按照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混色。62. 动态范围:表征同一幅图像中最强但未饱和点与最弱点强度的比值。63. 水体的表观光学特征:主要指界面的反射、折射、吸收的水中悬浮物的多次散射。64. 线性拉伸:采用线性方法对图像的灰度直方图的某一灰度值区间进行拉伸,有目的的增强图像效果65. 土地覆盖土地覆被指地球陆地表面和近地面层的自然状态,它为自然和人工改造的地表状态诸要素 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冰川、湖泊、沼泽湿地和各种人工建筑物等。66.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为获取与土地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而进行的土地资源利用活动。土地利用变化又为 土地

21、覆盖变化最直接的驱动因子。简答与问答1. 电磁波段主要有紫外线0.01-0.38rm可见光0.38-0.76 rm近红外0. 76-3.0um中红外3. 0- 6.0 pm热红外 6. 0-15.0 pm远红外 15-1000 pm微波 1-1000mm(1) 波长:0.010.38pm特征:1.对紫外线吸收较强;2.能使漠化银底片感光;应用:1.用于测定 碳酸岩的分布2.用于油污的监测(2) 波长:0.380.76 pm特征:1.由红橙黄绿青蓝紫光组成;2.人眼对可见光有敏锐的分辨率;应 用:1.鉴别物质特性的主要波段2.以光学摄影或扫描方式接收和记录地物对可见光的反射特征(3) 波长:0.

22、 76-1000 pm特征:近红外与可见光相似,中远红外和超远红外为热红外。应用:利用 红外遥感可以在夜间工作,红外线不易为天空微粒所散射这点比可见光优越。(4) 波长1-1000mm特点: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对冰、雪、森 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穿透力;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2. 发射率:地物的辐射出射度(单位面积上发出的辐射总通量)M与同温下的黑体辐射出射度M黑的比 值。它也是遥感探测的基础和出发点。分为黑体,灰体,选择性辐射体。3. 真彩色合成:根据彩色合成原理,可选择同一目标的单个多光谱数据合成一幅彩色图像,当合成图像 的红绿蓝三色与

23、三个多光谱段相吻合,这幅图像就再现了地物的彩色原理,就称为真彩色合成。假彩色合成:其合成效果色彩鲜艳,层次分明,轮廓突出,适于综合性判读分析。4. 遥感技术优越性体现在:(1)大面积的同步观测:瞬时信息获取范围(2)时效性:同一地区信息获 取的重复周期(3)信息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地球表面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综合反映;卫星轨道的确定 性、影像分幅的同一性、同一系列传感器信息的兼容性。记录各种目标物体从可见光一近红外一热红 外一微波等波段的辐射、反射电磁波谱,可得到地表各类资源与环境的特征、分布与状态资料。(4) 经济性:与传统信息获取手段相比利用遥感资料,进行同步调查,省时、省力、省物(5)局限性:

24、 相对于整个电磁波谱段而言。6. 绿色植物的反射光谱:在可见光的0.55曲附近有一个反射率为10%20%的小反射峰。在0.45曲 和0.65曲附近有两个明显的吸收谷。在0.7-0.8曲是一个陡坡,反射率急剧增高。在近红外波段0.8-1.3 曲之间形成一个高的,反射率可达40%或更大的反射峰。在1.45曲,1.95曲和2.6-2.7曲处有三个 吸收谷。影响植物光谱的因素:叶子的颜色、叶子的细胞构造和植物的水分。即叶子的颜色、叶子的 组织结构、叶子的含水量、植物的覆盖度。但不同的植物类别,其叶子的色素含量、细胞结构、含水 量均有不同。因而光谱响应曲线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使同一植物随叶的新老、稀密

25、、季节不同、 土壤水分及组份含量差异,或受大气染、病虫害影响等,均含导致整个谱段或个别谱段内反射率的变 化。7. 遥感大气校正:大气校正就是指消除由大气散射引起的辐射误差的处理过程。大气校正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统计型和物理型。统计型是基于陆地表面变量和遥感数据的相关关系, 优点在于容易建立并且可以有效地概括从局部区域获取的数据,例如经验线性定标法,内部平场域法等, 另一方面,物理模型遵循遥感系统的物理规律,它们也可以建立因果关系。如果初始的模型不好,通过加 入新的知识和信息就可以知道应该在哪部分改进模型。但是建立和学习这些物理模型的过程漫长而曲折。 模型是对现实的抽象;所以一个逼真的模

26、型可能非常复杂,包含大量的变量。而辐射校正指在光学遥感数 据获取过程中,产生的一切与辐射有关的误差的校正(包括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8. 数图处理中,如果保图像几何精度?几何校正:遥感图像在成像时,由于成像投影方式、传感器外方位元素变化、传感介质的不均匀、地球曲 率、地形起伏、地球旋转等因素的影响,使获得的遥感图像相对于地表目标存在一定的几何变形,使得图 像上的几何图形与该物体在所选定的地图投影中的几何图形产生差异,使图像产生了几何形状或位置的失 真。主要表现为位移、旋转、缩放、仿射、弯曲和更高阶的歪曲。消除这种差异的过程称为几何校正几何粗校正:这种校正是针对引起几何畸变的原因进行的,地面接收站

27、在提供给用户资料前,巳按常 规处理方案与图像同时接收到的有关运行姿态、传感器性能指标、大气状态、太阳高度角对该幅图像 几何畸变进行了校正。几何粗校正是针对卫星运行和成像过程中引起的几何畸变进行的校正,即卫星姿态不稳、地球自转、 地球曲率、地形起伏、大气折射等因素引起的变形。几何精校正:利用地面控制点进行的几何校正称为几何精校正。9. 多光谱遥感优点:通常利用多波段摄影机、多波段扫描仪或多波段电视摄像系统来实现。可获得多波 段摄影影像或扫描影像,经彩色合成后形成假彩色像片。提供比单波段摄影更为丰富的遥感信息。通 常利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且集二者各自的优点。在该波谱范围内,太阳辐射通量密度占总辐

28、射通 量密度的85%以上,成像效果好。在航天遥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陆地卫星上的多波段扫描系统(MSS 与TM),是提供航天遥感数据的主要传感器。10. 国内外遥感技术发展趋势:1、在传感器研制中增加适用的波谱范围2、不断提高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 3、遥感图像处理软硬件的不断提高4、多层次遥感的应用5、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6、遥感与 全球定位系统的结合7、集成不同遥感信息源8、遥感信息源与非遥感信息源的信息复合和融合技术大 量研究。11. 精细农业及遥感起何作用:所谓精细农业是指基于变异的一种田间管理手段。根据田间变异来确定最 合适的管理决策,目标是在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收成

29、。精细农业本身是一种可 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一种管理方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三方面的工作:首先,获得田间数据;其 次,根据收集的数据作出作业决策,决定施肥量、时间、地点;第三,需要机器来完成。这需要现代 技术来支撑,也就是所谓的3S技术一一RS (遥感,用于收集数据)、GIS (地理信息系统,用于处理数 据)、GPS (定位系统),并且最终需要利用机器人等先进机械来完成决策。这两点结合即平时所说的农 业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全国目前推行的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就是精细农业的一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是指通过土壤测试,及时掌握土壤肥力状况,按不同作物的需肥特征和农业生产要求,实行肥料的适 量配比,提高肥料

30、养分利用率。精细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1)合理施用化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源污染 (2)减少和节约水资源(3)节本增效,省工省时,优质高产(4)农作物的物质营养得到合理利 用,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12. 彩红外与自然彩色航片特点及优势:用航空遥感技术摄制彩红外航片的特点是成本低,穿透力强,航 片图面元素清晰,立体感强,由于彩红外航片是假彩色。13. 通信技术与GIS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基站选址,移动通信系统信号覆盖的通视分析,飞行分析,交叉 网络的转接处理,信号源锁定14. 地理空间定位信息获取方法以及地理定位信息移动服务可能的应用领域:GPS是一种高精度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31、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开拓,人们越来越重视利用差分GPS技术 来改善定位性能。它使用一台GPS基准接收机和一台用户接收机,利用实时或事后处理技术,就可以 使用户测量时消去公共的误差源一电离层和对流层效应。GPS定位是利用一组卫星的伪距、星历、 卫星发射时间等观测量来实现的,同时还必须知道用户钟差。因此,要获得地面点的三维坐标, 必须对4颗卫星进行测量。根据差分 GPS基准站发送的信息方式可将差分 GPS定位分为三类, 即: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相位差分。这三类差分方式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即都是由基准站发送改正数,由用户站接收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改正,以获得精确的定位结果。所不

32、同的是,发送改正数的具体内容不一样,其差分定位精度也不同。1.位置差分原理安装在基准站上的GPS接收机观测4颗卫星后便可进行三维定位,解算出基准站的坐标。由于存在着轨道误差、 时钟误差、大气影响以及其他误差,解算出的坐标与基准站的巳知坐标是不一样的,存在误差。基准站利用数据链将此改正数发送出去,由用户站接收,并且对其解算的用户站坐标进行 改正。最后得到的改正后的用户坐标巳消去了基准站和用户站的共同误差,例如卫星轨道误差、大气影响等,提高了定位精度。以上先决条件是基准站和用户站观测同一组卫星的情况。位置差分法适用于用户与基准站间距离在100km以内的情况。2.伪距差分原理伪距差分是目前用途最广的

33、一种技术。几乎所有的商用差分GPS接收机均采用这种技术。在基准站上的接收 机要求得它至可见卫星的距离,并将此计算出的距离与含有误差的测量值加以比较。利用一个a-8滤波器将此差值滤波并求出其偏差。然后将所有卫星的测距误差传输给用户,用户利用此测距误差来改正测量的伪距。最后,用户利用改正后的伪距来解出本身的位置,就可消去公共误差,提高定位精度。用户和基准站之间的距离对精度有决定性影响。3.载波相位差分原理测地型接收机利用GPS卫星载波相位进行的静态基线测量获得了很高的精度(1010)。但为了可靠地求解出相位模糊度,要求静止观测一两个小时或更长时间。这限制了在 工程作业中的应用。例如采用整周模糊度快

34、速逼近技术(FARA )使基线观测 时间缩短到5分钟,采用准动态,往返重复设站和动态来提高GPS作业效率。这些技术的应用对推动精密 GPS测量起了促进作用。但是这些作业方式都是事后进行数据处理,不能实时提交成果和实时评定成果质量,很难避免出现事后检查不合格造成的返工现象。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又称为 RTK技术(real time kinematic ),是建立在实时处理两个测站的载波相位基础上的。它能实时 提供观测点的三维坐标,并达到厘米级的高精度。与伪距差分原理相同,由基准站通过数据链 实时将其载波观测量及站坐标信息一同传送给用户站。用户站接收GPS卫星的载波相位与来自基准站的载波相位,并组成相

35、位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能实时给出厘米级的定位结果。15. 地理信息共享的途径与方法及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信息共享指不同终端(客户端)通过网络(包括局域网、Internet)共同管理、分享服务器(数据库)的数据信息。是指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信 息系统间,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共用,就是把信息这一种在互联网时代中重要性越趋明显的资源与其他人共同分享,以便更加合理地达到资源配置,节约社会成本,创造更多的财富。也是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避免在信息采集、存贮和管理上重复浪费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基础 是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并用法律或法令形式予以保证。息共享的效率依赖于信息系统的技术 发展和传输技术的提高,必

36、须严格在信息安全和保密的条件下实现。信息共享的缺少对各部门、 各行业间无论是工作方面的合作还是科研方面的数据需求都有极大的阻碍作用。因而,如何尽早的解决全球的信息共享标准将是一个非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16. 数字城市建设的框架体系以及建设的主要内容:数字城市以地理空间框架为定位基准,集成城市自然、 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综合信息,基于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城市信息的广泛共享。数字城市代表了 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推动整个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既是一城市的空 间基础信息平台,也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信息集成的载体、是数字城市赖 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

37、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中国国家、省(直辖市、自治区城市 三级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域范围内自然、社会、经济、人文与环境等各种信息的定位 基础、集成工具和交换平台。三级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应整体规划、渐进实施、相互协调,并遵循相 应的标准和规范,从而实现在分布式环境下多源、异质、异构地理空间数据的流通、共享以及互操作。17. 黑土,水,植物,雪反射光谱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18. 图像解译:是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目视解译: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判 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环境, 利用模式识别技术与人工智

38、能技术相结合,根据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各种影像特征,结合专家知识 库中目标地物的解译经验和成像规律等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实现对遥感图像的理解,完成对遥感图 像的解译。解译标志:大小:目标地物投影面积的相互比较阴影:可以形成视觉上的立体感。阴影分为本影和 落影。在中心投影的影像上,受方位和距离的影响。纹理:局部地域的内部结构。如:菜地的畦垅结构、 不同树种的顶冠结构、居民小区的建筑分布结构等。空间位置:地物分布的位置特征,如:梯田在较缓的 山坡上。相关布局:不同地物空间分布的内在联系。如:水库必定有一个拦水的坝体;体育场通常有400 米跑道;学校应该有运动场;大型商业中心一般在城市主干交通线两侧

39、或城市中心区;新开发区一般位于 城市边缘地带等。19. GCP纠正方法:GCP应选取图像上易分辨且较精细的特征点,这很容易通过目视方法辨别,如道路交叉 点、河流弯曲或分叉处、湖泊边缘等。特征变化大的地区应多选些点。图像边缘部分一定要选取控制 点。应尽可能满幅均匀选取。准备工作-输入原始数字图像-建立纠正变换函数-影像范围确定输出-逐个像素的几何位置变换-像素亮度值重采样=输出纠正后的图像。20. 大气窗口的主要波段:0.3 1.3 rm紫外近红外1.5 1.8 rm近红外2.0 3.5 rm中红外 3.5 5.5 rm中红外8 14 rm远红外 0.8 2.5 cm微波21. 植被指数及类型:

40、比值值被指数(R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值植被指数(DVI)、缨帽变换中 的绿度植被指数(GVI)、垂直植被指数(PVI)RVI:由于可见光红波段(R)与近红外波段(NIR)对绿色植物的光谱响应十分不同,且具倒转关系。两 者简单的数值比能充分表达两反射率之间的差异。比值植被指数可表达为:RVI=DN NIR/DN RRVI是绿色植 物的一个灵敏的指示参数。研究表明,它与叶面积指数(LAI)、叶干生物量(DM)、叶绿素含量相关性高, 被广泛用于估算和监测绿色植物生物量。此外,RVI对大气状况很敏感,大气效应大大地降低了它对植被 检测的灵敏度,尤其是当RVI值高时。因此,最好运用经大

41、气纠正的数据,或将两波段的灰度值(DN)转 换成反射率(P)后再计算RVI,以消除大气对两波段不同非线性衰减的影响。NDVI:归一化指数(NDVI)被定义为近红外波段与可见光红波段数值之差和这两个波段数值之和的比值。 即NDVI= (DN NIR-DN R/( DN NIR+DN R)它是植被生长状态及植被覆盖度的最佳指示因子,与植被分布密 度呈线性相关。因此又被认为是反映生物量和植被监测的指标。经归一化处理的AVHRR的NDVI,部分消除 了太阳高度角、卫星扫描角及大气程辐射的影响,特别适用于全球或各大陆等大尺度的植被动态监测。这 是因为,对于陆地表面主要覆盖而言,云、水、雪在可见光波段比近

42、红外波段有较高的反射作用,因而其 NDVI值为负值(0:岩石、裸土在两波段有相似的反射作用,因而其NDVI值近于0;而在有植被覆盖的 情况下,NDVI为正值(0),并随着植被覆盖度增大,其NDVI值越大。可见,几种典型的地面覆盖类型 在大尺度NDVI图象上区分鲜明,植被得到有效的突出。但是,NDVI的一个缺陷在于,对土壤背景的变化 较为敏感。1实验证明,当植被覆盖度小于15%时,植被的NDVI值高于裸土的NDVI值,植被可以被检测出 来,但因植被覆盖度很低,如干旱、半干旱地区,其NDVI很难指示区域的植物生物量,而对观测与照明却 反应敏感;当植被覆盖度由25-80%增加时,其NDVI值随植物量

43、的增加呈线性迅速增加;当植被覆盖度大 于80%时,其NDVI值增加延缓而呈现饱和状态,对植被检测灵敏度下降。2实验表明,作物生长初期NDVI 将过高估计植被覆盖度,而在作物生长的结束季节,NDVI值偏低。因此,NDVI更适用于植被发育中期或中 等覆盖度的植被检测。SA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Huete (1998 )基于NDVI和大量观测数据提出土壤调节植被指数用以减小土壤 背景影响。SAVI=(NIR-R)*(1+L)/(NIR+R+L)其中,L是随着植被密度变化的参数,取值范围从0-1,当植被 覆盖度很高时为0,很低时为1。目的是解释背景的光学特征变化并修正NDVI对土壤背景的敏感。植被覆

44、 盖度非常高,土壤背景的影响为零,这种情况只有在被树冠浓密的高大树木覆盖的地方才会出现。SAVI仅 在土壤线参数a=1,b=0 (即非常理想的状态下)时才适用。DVI:又称环境植被指数(EVI),被定义为近红外波段与可见光红波段数值之差。即DVI= DN NIR-DN R。 它对土壤背景的变化极为敏感,有利于对植被生态环境的监测。另外,当植被覆盖浓密(380%)时,它对 植被的灵敏度下降,适用于植被发育早一中期,或低一中覆盖度的植被检测。对于植被指数的主要组成波 段红光和近红外光而言,叶子对红光的作用主要是吸收,而透射、反射均很小,作为背景的土壤则红光的 反射较强,因此在植被非完全覆盖的情况下

45、冠层的红光反射辐射中,土壤背景的影响较大,且随着覆盖度 的变化而变化;但近红外波段情况完全不同,叶子对近红外光的反射、透射均较高(约各占50%),吸收极 少,而土壤对近红外光的反射明显小于叶的反射。因此在植被非完全覆盖的情况下,冠层的近红外反射辐 射中,叶层的多次反射及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土壤背景的影响仍较大。GVI: k-t变换后表示绿度的分量。1.通过k-t变换使植被与土壤的光谱特性分离。植被生长过程的光谱 图形呈所谓的穗帽状,而土壤光谱构成一条土壤亮度线,土壤的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粒度大小、矿物 成分、表面粗糙度等特征的光谱变化沿土壤亮度线方向产生。2. k-t变换后得到的第一个分

46、量表示土壤亮 度,第二个分量表示绿度,第三个分量随传感器不同而表达不同的含义。如,MSS的第三个分量表示黄度, 没有确定的意义;TM的第三个分量表示湿度。3.第一二分量集中了95%的信息,这两个分量构成的二位 图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植被和土壤光谱特征的差异。4. GVI是各波段辐射亮度值的加权和,而辐射亮度是大 气辐射、太阳辐射、环境辐射的综合结果,所以GVI受外界条件影响大。PVI: PVI是一种简单的欧几米得(Euclidean)距离。在R-NIR的二维坐标系内,植被像元到土壤亮度线 的垂直距离。PVI=(S R-V R)2-(S NIR-V NIRM1/2,S是土壤反射率,V是植被反射率。1

47、.较好地消除了 土壤背景的影响,对大气的敏感度小于其他VI2. PVI是在R-NIR 二维数据中对GVI的模拟,两者物理意义 相同。22. 四种不同传感器简述特点:1 TM数据是第二代多光谱段光学一一机械扫描仪,是在MSS基础上改进和 发展而成的一种遥感器TM采取双向扫描,提高了扫描效率,缩短了停顿时间,并提高了检测器的接 收灵敏度。2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套多波束合成孔径雷达,工作频率为5.3 GHz,属C频段,HH 极化。SAR扫描左侧地面。它有5种工作模式。3高分辨率CCD像机具有与陆地卫星的TM类似的几个 谱段(5个谱段),其星下点分辨率为19.5m,高于TM;覆盖宽度为113 km

48、。4 HRV是推帚式扫描仪。 探测元件为4根平行的CCD线列,每根探测一个波段,每线含3 000 (HRV13 )或6 000 (PAN波段) 个CCD元件。5 LISS数据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谱段的地面分辨率为23.5m,在短波红外谱段的分辨率为 70m,带宽141km,有利于研究农作物含水成分和估算叶冠指数,并能在更小的面积上更精确地区分植 被,也能提高专题数据的测绘精度。6 WiFS数据是双谱段像机,用于动态监测与自然资源管理。两个 波谱段是可见光与近红外,地面分辨率为188.3m,带宽810km。它特别有利于自然资源监测和动态现 象(洪水、干旱、森林火灾等)监测,也可用于农作物长势、种植分

49、类、轮种、收割等方面的观察。23. 遥感图像特征参数:光谱特征:地物的光谱特征边缘特征:边缘是指周围像素灰度有阶跃变化或屋顶变化的那些像素的集合。纹理特征:纹理(texture)即图象的细部结构以一定频率重复出现,指图象上色调变化的频率。它是一种单 一细小特征的组合。纹理不仅依赖于表面特征,且与光照角度、图象对比度有关,是一个变化值。对光谱 特征相似的物体常通过纹理差异加以识别。形状特征:大小(size),指地物尺寸、面积、体积在图象上的记录。它是地物识别的重要标志。它直观地 反映目标相对于其它目标的大小。形状(shape),指地物目标的外形、轮廓。图象记录的多为地物的平面、 顶面形状;侧视成

50、象雷达则得侧视的斜象。地物的形状是识别它们的重要而明显的标志。图案(pattern), 即图型结构,指个体目标重复排列的空间形式。它反映地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位置(site),指地理位置, 它反映地物所处的地点与环境。地物与周边的空间关系。组合(association),指某些目标的特殊表现和空 间组合关系。即物体间一定的位置关系和排列方式一一空间配置和布局24. 视觉控制数图与原图相似性:图像灰度直方图匹配,即将图像直方图以标准图像的直方图为标准作变换,使两图像的直方图相同和近似,从而使两幅图像具有类似的色调和反差。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直方图匹配应用于:图像镶嵌中图像的灰度调节,通过直方图匹配使

51、相邻两幅图像的色调 和反差趋于相同。多时相图像处理中以一个时相的图像为标准,调节另一幅图像的色调与反差,以便作进一步的运算。以一幅增强后色调和反差比较满意的图像为标准,对另一幅图像作 处理,期望得到类似的结果。直方图匹配一一又叫直方图规定化25. 运算模型及意义:即图像卷积运算,在图像的左上角开一个与模板同样大小的活动窗口,图像窗口与 模板像元的亮度值相乘再相加,得到新像元的灰度值。意义:平滑或锐化。26. 太阳辐射到地球后被遥感器接收过程中,电磁波受到的作用:分析判断实况调物卫星IDA传感器言息接收、处理%*射27. 遥感系统组成及相互关系:28. 合成孔径雷达比其他遥感器:侧视雷达采用非中

52、心投影方式成像,与摄像机中心投影方式完全不同。微 波影像中的分辨率是由成像雷达的斜距分辨率和方位向分辨率决定的,它们分别由脉冲的延迟时间和 波束宽度来控制的。比例尺在横向上产生畸变。地形起伏位移。29. 彩色红外航空像片上地物(湖泊、林地、果园、房屋、公路)解译标志:城市居民地的判读特点:房 屋稠密,面积较大,建筑物排列整齐,能判读建筑物的形状、高度和周边环境。农村居民地的判读特 点:小而分散,有农田包围,能判读居民地的外形和面积及通向居民地的道路。道路的判读特点:线 状分布,色调较亮。河流判读:界线明显、弯曲自然、宽窄不一的条带状。能判读流向、河宽、流速、 桥梁、码头等附属物。湖泊的判读:轮

53、廓明显的形状、色调较暗。能判读其形状、面积。海域的判读: 能清晰地判读出海岸线、潮侵地带、高潮、低潮位置。30. 一景 TM 影像的总信息量:(185000/30)的平方*6+(185000/120)/10000000=230 兆字节31. 监督分类训练场及如何选择:定义训练场在监督分类中是很重要的一步,选择的准确与否,样本数是 否足够,关系到分类精度的高低,原则:典型类别,均匀区域;地物齐全;像元数不少于100;样本 分布单峰。32. 叶面积指数及获取方法:又叫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即: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在田间试验中,叶面积指数(LAI

54、)是反映植 物群体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大小直接与最终产量高低密切相关。在生态学中,叶面积指数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结构参数,用来反映植物叶面数量、冠层结构变化、植物群落生命活力及其环境效应,为植物冠层表面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描述提供结构化的定量信息,并在生态系统碳积累、植被生产力和土壤、植物、大气间相互作用的能量平衡,植被遥感等方面起重 要作用。获取方法:直接方法直接测定方法是一种传统的、具有一定破坏性的方法。1、叶面积的测定,传统的格点法和方格法。2、描形称重法.在一种特定的坐标纸上,用铅笔将待测叶片的 轮廓描出并依叶形剪下坐标纸, 称取叶形坐标纸重量,按公式计算叶面积.3、仪器测定法.叶

55、面积测定仪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分别通过扫描和拍摄图像获取叶面积间接方法间接方法是用一些测量参数或用光学仪器得到叶面积指数,测量方便快捷,但仍需 要用直接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校正 。1、点接触法点接触法是用细探针以不同的高度角和方位 角刺入冠层,然后记录细探针从冠层顶部到达底部的过程中针尖所接触的叶片数目。点接触法是由测定群落盖度的方法演进而来的,在小作物LA I的测量中较准确。2、消光系数法该法 通过测定冠层上下辐射以及与消光系数该法通过测定冠层上下辐射以及与消光系数相关的参 数来计算叶面积指数,前提条件是假设叶片。3、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利用植物的胸径、树高、边材面积、冠幅等容易测量的参数与叶面积

56、或叶面积指数的相关关系建立经验公式来计 算。研究表明:叶面积指数与胸径平方和树高的乘积有显著的指数相关性,边材面积与叶面积 具有很高的相关性,林冠开阔度与叶面积指数呈较好的指数关系经验公式法的优点在于测量参数容易获取,对植物破坏性小效率较高,然而经验公式具有特定性,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遥感方法 卫星遥感方法为大范围研究 LA I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目前主要有2种遥感方 法可用来估算叶面积指数,一种是统计模型法,主要是将遥感图像数据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植被指数RV I和垂直植被指数PV I与实测LA I建立模型.另一种是光学模型法,它基 于植被的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是一种建立在辐射传输

57、模型基础上的模型,它把LA I作为输入变量,采用迭代的方法来推算LA I.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有物理模型基础,不受植被类型的影响。4、光学仪器法光学仪器法按测量原理分为基于辐射测量的方法和基于图像测量的方法.基于辐射测量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辐射透过率来计算叶面积指数,它们通过辐射传感器获 取太阳辐射透过率、冠层空隙率、冠层空隙大小或冠层空隙大小分布等参数来计算叶面积指数.基于辐射测量仪器的优点是测量简便快速,但容易受天气影响,常需要在晴天下工作.基于图像测量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获取和分析植物冠层的半球数字图像来计算叶面积指数,其原理是通过鱼眼镜头和数码相机获取冠层图像,利用软件对冠层图像进行分

58、析,计算太阳辐射透过系数、冠层空隙大小、间隙率参数等,进而推算有效叶面积指数.基于图像测量的仪器和方法测量精度较高,速度则较基于辐射测量的仪器慢,且常需要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此外,测量时需要均一的光环境。33. 断裂构造遥感判断标志:直接判断标志:地层、岩脉、褶皱等各种地质体被切断,错开的现象。间接 判断标志:水系形态、山前洪积扇形态、成串的沿断裂带出现的侵入体,岩脉,成排的火山锥构造、 遥感图像上线状延伸的河谷,峡谷等负地形。色调是一种综合标志。34. 雷达回波强度影响因素: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目标物以后目标物对电磁波产生反射、 散射,通过雷达屏幕显示的雷达接收机能接收到的那部

59、分反射、散射能量。影响因素:地形,大气物 质、雷达自身误差。色调:雷达回波强度在微波影像上的表现。阴影:微波影像上出现的无回波区。 形状:目标地物轮廓或外形的雷达回波在微波影像上的构像。自然地物外形不规则,人造地物外形规 贝h纹理:微波影像上的周期性或随机性的色调变化。图型:是某一群体各个要素在空间排列组合的 形状35. 项目编写设计:冬小麦估产;沿海赤潮;1比10万土地利用调查;1比1万园林绿化遥感调查;1比 1000市郊地籍调查综合题1. 洪涝灾情实时或准实时监测及灾后损失评估:针对洪涝灾害采用了包括陆地卫星、气象卫星和具有全 天候观测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遥感等多高度的立体

60、监测手段,不仅具有监测的宏 观性、动态观测能力,而且通过机-星-地实时传输系统能够实时地将灾情图像及时地传送到中央指挥 部门。采用了多个时相的诺阿卫星影像、陆地卫星TM影像和侧视雷达图像,通过多时相的遥感信息复 合得到了准确的灾情数据。2. 大面积小麦估产工作:技术流程如下:1。遥感数据的选择2。所需要的背景数据3。对遥感数据的预 处理(大气,集合校正)4。遥感数据所能提供的参数描述(LAI,NDVI)5。产量估计模型(不宜过详 细,应有输入输出)6。整体框架一、冬小麦估产应用的遥感资料冬小麦估产中应用的遥感资料主要为三类。一是气象卫星资料,主要为美极轨气象卫星(NOAA系列)装载 的甚高分辨

61、率辐射仪(AVHRR)资料;二是陆地卫星(Landsat)的专题制图仪(TM)资料;其三是航空遥感和 地面遥感资料。不同的遥感资料具有不同的特点。气象卫星资料探测周期短、覆盖面积大、资料易获取、 实时性强、价格低廉,时间分辨率高但空间分辨率较低;陆地卫星资料重复周期较长、价格高,但空间分 辨率高。冬小麦遥感估产的精度与采用的信息源有很大关系,其中单产估产模型的建立受信息源光谱分辨 率和时间分辨率的影响,特别是精确的冬小麦播种面积的估测,与采用信息源的几何分辨率密切相关。因 此,高的遥感估产精度需要有高的几何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信息源的保障。因此,综合考虑 估产的信息源、精度及成本,

62、应根据情况综合应用各种遥感资料以及非遥感辅助资料,冬小麦长势监测及 单产估测应以气象卫星资料为主,而冬小麦面积估测则可以陆地卫星资料为主或航空遥感资料二、所需要的背景数据冬小麦产量是其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绿素对其产量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准确提取冬小麦叶绿素信息是小麦遥感估产的关键。根据研究,叶绿素a、b在可见光内有两个吸收峰,一 个是0145rm(兰光),另一个是01675 rm(红光),而在0155rm(绿光)附近反射率较大。在017rm附 近反射率急剧增加,形成突出的峰值。因此,红光和近红外波段是冬小麦信息提取、产量估测的最佳波段。 另一方面,冬小麦的叶绿素含量随小麦出苗至收获各不

63、同的生育阶段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其不同生育期的 反射光谱特性亦有差异。具体表现为随小麦生育进程的推进,在可见光区的反射率逐步增加,而在近红外 光区的反射率则逐步下降。尤其是抽穗以后至成熟,小麦叶色变黄,叶绿素含量大大下降,其反射率表现 为随波长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原吸收谷、反射峰渐不明显。除此,长势较差的麦苗其反射率亦表现 为与此相似的增加趋势。三、对遥感数据的预处理1遥感图像解译法根据冬小麦光谱特征,区分其与其它地物的不同,建立解译 标志,在遥感图像中划分出冬小麦分布范围,并量算其面积。此方法要求遥感图像应有较高的几何分辨率, 一般采用陆地卫星资料,提取精度相对较高,成本也相对较高。除此,

64、适宜的遥感图像时相的选择是冬小 麦面积信息提取的重要环节,应充分考虑冬小麦及其相关地物的生长历及季相特征,选用冬小麦与其环境 具有较大光谱差异的时相,一般小麦返青、起身、拔节期图像具有较好的面积提取效果。2遥感抽样调查 方法遥感抽样调查是根据一般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以遥感的手段获取地物面积的方法,适用于调查范 围大,进行全面调查比较困难或必要性不大的情况。可根据需要采用航卫片等各种遥感资料。常用的有遥 感影像分层抽样和成数抽样方法,前者首先将整个调查区域按与调查内容相关的某一属性或特征划分为不 同的层,在每层内随机或机械抽取样本单元组成样本,进行总体估计。采用遥感抽样调查方法可以估测 冬小麦面积数据。四、遥感数据所能提供的参数描述五、产量估计模型作物单产模型的建立在遥感估产之前巳有研究,并应用于估产。冬小麦面积估测是冬小 麦遥感估产的重要内容,只有准确地估算出冬小麦播种面积,才能得出准确的冬小麦总产估产数据。冬小 麦面积应包括其数量和实际的地理分布两个方面,根据其范围大小、精度可有不同的遥感面积提取方法。 遥感统计模型方法:研究遥感光谱指标与冬小麦面积的关系,选择一定的绿度模式,建立绿度-面积、绿度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