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十三五”发展指南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5860335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代煤化工“十三五”发展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现代煤化工“十三五”发展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现代煤化工“十三五”发展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现代煤化工“十三五”发展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煤化工“十三五”发展指南(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现代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通过技术和加工手段生产替代石化产品和清洁 燃料的产业,产品主要包括煤(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甲醇)制芳烃、煤 制油、煤制天然气及低阶煤热解等。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经过30多年的科技攻 关和技术积累,特别是通过“十一五”以来的工程示范和推广,无论在产业关键 技术攻关、重大装备自主化研制,还是在产品品种开发和生产规模扩大等方面, 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十二五”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 之一。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美国页岩气规模化开发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 素影响,世界能源供需格局正悄然变化,油气供应的日趋宽松,削弱了现代煤化 工的成本优势,再加之资源

2、环境约束的日趋增强等。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我国现 代煤化工产业正面临新的考验。为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提升我国现代煤化工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 健康有序发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特组织制订现代煤化工“十三五” 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一、产业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在石油需求快速攀升和国家油价高企的背景下,我国以石 油替代产品为主要方向的现代煤化工,随着一批示范工程的建成投产,快速步入 产业化轨道,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了大型先进煤气 化、煤液化及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一大批技术难题,开发了一大批大型装备; 园区化、基地化格局初步形成;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均走在了世界前

3、列,现代煤化 工已经成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一)产业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1、产业发展形成一定规模以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气为主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均打通了 工艺流程,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5年,我国煤制油产能达到278万吨,产量 132万吨;煤(甲醇)制烯烃产能达到792万吨,产量648万吨;煤制乙二醇产能达 到212万吨,产量102万吨;煤制天然气产能达到31亿立方米,产量16亿立方 米。截至“十二五”末,我国已建成20套煤(甲醇)制烯烃、4套煤制油、3套煤 制天然气和12套煤制乙二醇示范及产业化推广项目。2、关键技术实现整体突破近年来,我国先后开发了“

4、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航天粉煤加压气 化”、“清华水冷壁水煤浆气化”、“SE粉煤气化”、“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 化”等一批先进煤气化技术。针对不同煤种特点,有关企业和科研单位正在开发 新型煤气化技术,为深入开展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提供技术支撑。我国已经掌握 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甲 醇制芳烃、煤油共炼技术,其中,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甲醇制烯烃、煤制 乙二醇技术均完成了工程示范,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技术在工程示范取得成 功的基础上还实现了较大规模的推广;甲醇制芳烃、煤油共炼技术已完成工业性 试验。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整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煤化工

5、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 提高为实现石化原料多元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3、工程示范取得重大成效煤(甲醇)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工程示范取得重大成 效,解决了一大批产业化、工程化和大型装备制造等难题。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 目已连续稳定运行5年,年均负荷率达到90%以上。伊泰16万吨/年煤间接液化 项目已连续稳定运行6年,装置负荷一直保持在90%110%水平。大唐克旗、新 疆庆华等煤制气项目连续运行时间和生产负荷也不断提高。在国际油价深度下跌 的新形势下,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正在从技术、管理、装备等多方面入手,积极 探索与石油化工竞争的新优势,努力提升现代煤化工的盈利水平。4、园区化、基

6、地化格局初步形成我国现代煤化工项目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陕西、宁夏、山西、新疆等省区, 产业发展的园区化、基地化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已经初具规模的煤化工基地主 要有鄂尔多斯煤化工基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陕北煤化工基地以及新疆的准东、 伊犁等煤化工基地。这些现代煤化工基地都建设在煤炭资源地,上下游产业延伸 发展,部分实现与石化、电力等产业多联产发展,向园区化、基地化、大型化方 向发展,产业集聚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在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 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水资源制约明显我国水资

7、源和煤炭资源呈逆向分布,西部富煤地区煤炭开采量占全国三分之 二以上,水资源只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尤其是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新疆、 甘肃等地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10%左右,且植被覆盖率低,生态脆弱。宁夏、 陕西、内蒙等地区的现代煤化工项目用水主要依赖黄河,一方面黄河总水量有限, 另一方面每年还有减少之势。目前,我国现代煤化工项目单位水耗较大、规模体量大,平均每吨煤直接制 油用水5.8吨、煤间接液化用水6.07.0吨、煤制天然气用水7.09.0吨、煤 制乙二醇用水25.0吨、煤制烯烃用水22.028.0吨,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水资 源匮乏的中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瓶颈将会制约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健康发

8、展。2、环保排放压力大现代煤化工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发展与地区生态环境 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煤化工行业固废、废气的处置和排放可以控制,污染排放 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是废水排放。废水的处理难度较大,特别是含有难降解的焦 油、酚、多元酚等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采用一般的生化工艺很难处理,暴露 出的问题比较多。此外,高浓度含盐废水处置也比较难,处理成本高,由于煤化 工环保排放标准缺失,在缺少纳污条件的区域面临着“近零”排放的难题。二是 二氧化碳排放的治理问题。目前,处理二氧化碳排放比较有效的方式是向地下注 入、封存,中国石油、神华集团已经开展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埋存等工程试验, 但要

9、从根本上解决还有一段很长的路。如何有效从根本上解决二氧化碳的排放治 理问题,仍然是现代煤化工产业急需解决的一大现实问题。3、技术装备仍是制约瓶颈尽管我国现代煤化工在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化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技 术装备缺失或低水平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许多关键 工艺技术尚未突破,导致现代煤化工产业链短,产品品种少、品质低,同质化现 象突出;二是自主核心技术装备竞争力有待提高,甲烷化等部分核心技术,关键 装备、材料仍依赖进口,对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周期造成了不利影响;三是 工艺流程和技术集成尚需优化升级,装置规模不配套,导致投运的示范工程项目 在能源转化效率、煤耗、水耗等

10、技术经济指标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四是国 内装备在大型化、过程控制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4、标准缺失,标准体系亟待建立从总体上看,现代煤化工标准数量较少且标准体系架构、涉及面较窄,在清 洁生产标准、技术安全导则、分类及其命名规范等重要的导向型、规范性基础通 用标准上大量缺失。从具体上看:一是煤基产品标准缺失,影响产品市场定位和 销售;二是在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环节因缺少相应标准规范,同一个项目 采用多个行业标准,影响建设水平和质量,不利于项目整体优化;三是缺少现代 煤化工安全环保标准,导致项目设计、运行、管理的针对性不足,增加了安环工 作的难度;四是现代煤化工标准化工作被

11、分割在不同的标委会归口管理,缺乏协 调主体,影响了标准管理体系的形成。二、发展环境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步伐艰难缓慢,全球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国际原油和大 宗原料价格低迷,能源发展呈现新的特征。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工业经济 深度调整还将继续,节能减排形势日趋严峻。我国经济增速虽然较以往有所放缓, 但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十三五”时期我国现代煤化工发展面临环境 严峻复杂,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相互交织、增长潜力和发展压力同时并存。(一)从国家战略需求看,发展现代煤化工是必然选择。“缺油、少气、煤炭 资源相对丰富”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煤为主体的能源结构,油气保障能力较低。 首先,现代煤化工产

12、业能够部分替代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促进石化行业 原料多元化,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战略支撑,为石油安全提供应急保障;其次, 是落实国家能源消费革命战略,保护环境、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煤炭产业转 型升级的重大举措;第三,能够有效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煤炭、石化、装备 等相关领域产业优化升级。此外,“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要求充分发挥我国现代 煤化工技术、装备、工程和人才优势,加快现代煤化工产业“走出去”。(二)从市场需求来看,我国对清洁油品、天然气及石化基础原料有巨大的刚 性需求。成品油市场要实现供需平衡,汽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为提高环境质量, 油品质量升级刻不容缓,需要煤制油提供清洁优质油品,

13、丰富成品油的多元化原 料供应、缓解原油供需矛盾。天然气市场仍存缺口,需要进口管道天然气和液化 天然气,发展煤制天然气可作为其有效补充。乙烯、丙烯当量消费仍存在较大缺 口,国内聚乙烯、聚丙烯需求增长绝对值依然较大;芳烃,尤其是对二甲苯,市 场供应严重不足;乙二醇市场缺口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煤制化学品可为石化原料 多元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三)从国际油价波动对现代煤化工的影响来看,全球石油市场呈现供应宽松 局面,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国内外多家机构预测,国际原油价格 可能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低位运行,由于投资及成本构成的差异,低油价对现代煤 化工的影响大于对石油化工的影响,会造成煤化工项目经营

14、困难,失去与石油化 工的竞争优势。(四)从国际能源变化趋势对现代煤化工的潜在影响来看,页岩油气生产成为 影响国际石油天然气市场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低价页岩油气及以其为原料生产 的低成本化工产品会对我国煤制化学品生产形成一定冲击;新能源交通运输工具 包括CNG汽车、电动汽车等的发展,会对成品油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但当前煤 制油产能仅占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的约0.6%,相当一段时间内新能源对成品 油的替代传导到现代煤化工的影响较小。(五)从环境保护要求来看,随着新环保法及多项法规陆续出台,现代煤化工 项目将执行能源、化工领域现行最严格或更高的环保标准。为落实巴黎气候大会 形成的巴黎协定,我国实施碳

15、交易或开征环保税已是大势所趋,这将会影响 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过高的税赋将可能对现代煤化工产业造成致命打 击。三、产业发展思路及发展目标(一)发展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财经领导小 组第六次会议和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 “五大”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和合理统筹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重大需求,科 学规划,优化布局,合理控制产业规模,强化生态红线,加强自主创新,积极开 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升级示范,推动产业集约发展、清洁发展、低碳发展、安全发 展和可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1、坚持量水而行,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水资源许可的地区开展示范

16、项目建设,根据可供水资源量的潜力分析和评 估,合理规划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规模,促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2、坚持环保优先,促进绿色发展坚持严格环保标准。在废水排放方面,制定分区域的环保管理标准,对于缺 少纳污水体或纳污水体不能接受废水排放的,要严格落实水功能区域限制纳污红 线管理的要求,做到工艺废水全部回收利用;对于有纳污水体条件的,要严格执 行污水达标排放标准。3、坚持科学布局,促进集约发展统筹考虑资源条件、环境容量、生态安全、交通运输、产品市场等因素科学 合理布局示范项目。根据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安排发展速度,按照能源保障、 运输和加工能力安排资源开发规模和产业布局,推进园区化、基

17、地化可持续发展 模式。4、坚持创新引领,促进自主发展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聚焦重点 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依托煤化工示范工程和产业化 基地建设,加快核心技术产业化进程,完善技术装备、标准体系,提升产业自主 发展和创新发展能力。5、坚持产业融合,促进高效发展坚决破除产业发展条块分割藩篱,创新发展模式,跨行业、跨地区优化配置 要素资源,积极研发和推广煤基多联产技术,促进煤化工与电力、石油化工、冶 金建材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 率。(三)发展目标1、规模目标: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煤制油产能1200

18、万吨/年,煤制天然气产能200亿 立方米/年,煤制烯烃产能1600万吨/年,煤制芳烃产能100万吨/年,煤制乙二 醇产600800万吨/年。2、技术目标:突破10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完成58项重大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建成一 批示范工程;建设一批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大型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项目投产 3年内,基本达到设计指标,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示范工程和工 业化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率(按设备价值量计)不低于85%。能效、煤耗、水耗和排 放等指标全3、节能减排目标:到2020年,现代煤化工产业与2015年相比,实现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降低 10%,能效水平提高5%,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四、主要

19、任务(一)优化产业布局“十三五”期间,要坚持“靠近原料、靠近市场、进入化工园区”的基本原 则,按照“量力而行、量水而行、量环境承载能力而行”的布局要求,采用“产 业园区化、装置大型化、生产柔性化、产品多元化”的方式,使现代煤化工的发 展在总量上得到合理控制,在布局上更加合理,在技术特色上更加突出,努力建 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化、集约化、上下游一体化,更具环保优势和管理效 率的现代煤化工园区和基地。完善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统筹考虑区域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生态安全、 交通运输、产业基础等因素,结合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开发,以石油替代产品和石 油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为重点,在蒙东伊敏、蒙西大路、新疆

20、准东、新疆伊犁、 陕北、宁东-上海庙、云贵、安徽两淮等中西部地区建设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 形成与东部石化产业互补的产业格局。表一:重点发展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布局内容能源金三角(蒙 酉、院版宁东)依托该地区大型煤炭基地我,形成若干煤化工深加工园区,以煤 制油、煤制烯炫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烂为龙头,合理规划下游深 旭工卢品方案,建设具有竞争方的*第基化I惊料及合成材料攻目-新甄隹哀和伊型地区合理布局煤制天然气和煤制蜩整项目,同步蓬设夕南油气管法,形 成埴度醐1的煤基g昔代能 H蒙左地区重点开展大规模低盼瞄责、建设煤制用蜡煤制天然气藩示范项 目口云、贵地区利用当地丰写的褐煤、水资源建设煤制淮等或目

21、支持当地经济发 展,解决成品油、天然气长期依靠?卜调问题-M地区(山西 河 南、就日京等)靠近煤靛膏主干萱网或唾肖要中心的地区,结合炼油、石州.基 地,可少星布局煤制祖煤制隆炫.煤制句晦制乙一醇顼目匚(二)深入开展升级示范深入评估和总结已建示范项目经验和问题,重点围绕提高项目能效、降低资 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终端产品性能和附加值、加强体系优化集成、降低投资 成本等,稳步开展升级示范。升级示范内容主要包括:高端高附加值产品生产、 系统优化配置、新工艺新技术、环保设施升级及节水措施、装备大型化与自主化、 二氧化碳减排等。表二: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重点式应顶日示范内容煤(甲醇)制烯蜂围纬节水、环跃

22、嗾湖期产品有值化等目标,开展新型W效催化剂、工艺技 术及设备.特殊机泵.阀门、低温倚温材料以及高端聚粉蛭专用料的研发与 升级示范,实现产品差导化.高端化,推卷提高资源用和环境佛护水 平。在升级7T施M础上,败推TT大产能。煤制乙二醇完善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辰量、滩足聚崂生产昙学,厂发高浓度酸黄 废水处理技术,亓展升级示范。在实现长周期满负荷运行的基础上适度进行推 广。煤制和气完成自主化合成气甲烷化技术工程放大,优化和完善固定床加压气偈支术,F 展组合n化工艺研究,汗发高效污水处理和回用技术,通防范提高资源用 效御污缗台理水平。燥直接油围绕节水、环昆 碳湖前产品高值化等目标,开展工艺技术及设备、智

23、能化 及救判.甥空制、特殊机泵.阀门,低温扃j扁材料以及特种油品的研发与升段 示范,持续完善技术装备水平和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化。煤间接制油围绕大型化、节水、环鼠 魏籍目标,开展工艺技术及设备的研发与升取 示范。同时开展高温F-T合成工程化研究,乎对壹拓台成油品组成点和市场 情以,实现柴油与有附加值精蒯.蜉品联产,提高项目的综合竞争力。低确清洁高致分融级利用重点研究高温气固分离工S和装备开发;高效油气回吹工艺和装备开发;热解 煤气深度净化利用;干法照焦工艺和装备开发;煤油气电务联产会奇1用户 发;配套的节能环保技棉口装备开发;提质煤在高炉喷吹、发电、替代夷用散 煤及气化用适用性研总适应性广解决工

24、程化问题、水分回府1用问题、地 解气的高温除尘、低阶煤有效成等。建成1。万吨年工#化示范装置-重点以华电苜套百万吨毁煤制芳煌工业示范装置为核心,解决甲醇制芳1坚技术 反应器讶利放太 系统耕朝口工程优化等技术问题,打通并优化甲醇制芹 口艺赫,实雌业化。瀚共炼开屣百万吨魂煤油共炼工业化应用以及炼演与煤制油耦合麋成雇模式示 范,捋传绸籍技术与煤油夫炼技旅合集成,实现中间产品统一加工转 化、终端产品吊卜调和提意,户辟Y煤女转化与石油渝口工相结合的工发煤化工废水处理与利用术集成基于煤KE底水典与利用芒圜支术研究,室浏股水牖。站淞小时好 规模的混以程,考察宾稣工程的运行程倒口妙理蕊果,实现高放去除有机 污

25、染物,缓解多元酚、言化物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通过煤化工育酚氤暖水处 理及零澈工艺,实现总水回用率达到9 8%以上,达到废水券澈。(三)加强技术和装备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围绕制约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 大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装备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开发大型先进煤气化技术;研发 高附加值煤制化学品、特种油品新产品,延伸现代煤化工产业链、拓宽产品幅; 研究低阶煤清洁高效分级分质利用关键技术,解决工程化问题;优化现代煤化工关键工艺生产条件和流程设计,提高现代煤化工系统集成、分质分级综合利用水 平;研发适用于煤化工“三废”特点的先进治理和资源化技术。表三:现代煤化工技术装备创新重点创新方

26、向w支本7气8刃用高压大型水煤浆气化(单炉投煤量30吨,日)4.0兆怕大型干粉煤气化K术(单炉投煤量北00吨日水硼瓣令村栈支术(单炉惆悝颇吨汨以h、单喷嘴冷壁式粉剥口压气化(单炉投煤亶。口。吨/日以上)品高浦化、差奏拓合成局院化学品技术(单系列伽万吨件以上)煤直接浅化制高性能炒技术(单系列100-1知万吨俸)煤油去建技术单主列1DO万吨/年)甲烷化技术(单葬列1320亿立方淞年甲烷化反应器及闿掰I)新T弋甲醇制周蛭技术(单系列冏万吨)大型甲醇合成技术、装备(单系列万财年以上)甲醇制乙:爆、丙爆百万吨毂工程化(国内吉王新型催化制,单系列印“ 100 万吨)甲醇制聚甲稣基二甲幽林(单亶4 30万吨

27、甲甫甲卒制对二辛苯工程化(单系列那万吨/年节能、节水技 术合成反应热高殂用技术间通耘婀用察闭式摘环冷舟技术节水技术环高含水瞄技术杂最睇术笏种废气污染物处置关燮技术结晶盐蜜源化及安全处置技术油灰渣综靛用及处置技术低离糊檀低成4二氧化湘用技术安全可靠的二氧化碳封存庭趣单开发空分装置压锄泪(10万12万标准立方米/小日誓级干粉煤泵、高压潟膜泵、高压煤浆泵、煤浆切断阀等关键零部件(四)推进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采取煤化电热一体化、多联产方式,大力推动现代煤 化工与煤炭开采、传统焦炭产业、盐湖资源开发、化纤、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集群,减轻煤炭利用对生态环

28、境负面影响, 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和产业竞争力。表四: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融合产业发展内容利用低阶煤瞄“褐煤和高疏煤写柑支术,建设以半隽和石注音代产品为王的 媒化工项目/延长现醐腻高院煤矿井服务年限业利用现有匐.峰置,莱用环谋瓒基烬扶焦化.化工焦低成本纯较气化.新型 F-T合成技术,生产涯化天然气、专乙蝶裂解残、高档溶剂油、有档润滑油 基州沌等高附扪值产品-盐湖澄丽发谴利用煤制煤蛭技术,发展氧化T产品,做好盐湖资源开发氯的平衡及电石法P VC的燧升汉偈产业加快煤制芳曜、乙二护业化,推动聚醋向西部转移-优化调整化产业布 鼠J:集中转化高钓煤泰资源,推酬渡缨取氧化钙产业化,大力海粉煤灰制建 材产品,探索利用合成气直接生产还原铁。c: = -T=业利用煤化电埴TUB案成技术,建设集发电制地、制寰于Tk的鞭气化 合建,推动原淮加工由脱嗾向加有转变,推进煤油共蜩群产业化,廉挥煤 戏液化与原泊加工中间产品互为供需的优势,开展煤宏与原注联合WLf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