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4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2.4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

上传人:树美 文档编号:158600274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4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2.4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4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2.4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4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2.4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4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2.4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4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2.4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4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2.4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四单元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本课提要通过简单了解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的现状、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广阔前景和尚未攻克的一些技术难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习太阳能、生物质能的利用。本课学习的重点 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的现状、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广阔前景和尚未攻克的一些技术难题。课前准备【温故】目前,世界所需的能量大多来自于 、 和 ,它们都是有远古生物掩埋在地下深处历经几百万年演变而形成的。这一类化石燃料的利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知新】(1)开发

2、和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其中研究较多的新能源有 、 和 。 (2)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 。(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 能进行的。(4)沼气是通过细菌的发酵作用形成的,属于 。(5)氢气燃烧:化学方程式:,其燃烧产物是 ,不会污染环境。【设疑】这些新能源具有清洁、高效的特点,我们有哪些利用途径呢?课堂在线一、 太阳能的利用【了解一下】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科学家对全球化石燃料何时会被耗尽作了估计,其预测结果是煤227年,石油40年,天然气61年。【填一填1】为了解决全球的 和 带来的 问题,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开发和利用 、 、 等洁净高效新能

3、源,而 是最诱人的。【交流与讨论1】迄今为止,自然界中利用太阳能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途径是什么?1、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途径: 。 (1)。在太阳光作用下,植物体内的 把 、转化为,进而生成、。(2)。动物体内的、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氧化生成和,又释放出。科学家估计,地球上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储藏的太阳能相当于全球能源年耗量的10倍左右。【设疑2】大自然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是如此的成功和美妙。那么,人类通过什么方式开发和利用太阳能?你知道有哪些途径,已经取得哪些成就吗?【阅读与思考1】阅读教材中“拓宽视野”的内容,填空。1利用太阳能的一般方式:(1)(2)(3)(4)2太阳能利用中存在的问

4、题(1)(2)(3)二生物质能的利用 【填一填2】生物质能来源与所贮存的能量。包括( ) 、 、 、 、等。生物质能的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2(1)(2)3,使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值较高的可燃性气体。指导阅读 “拓宽视野”中生活垃圾中生物质能的利用三氢能的开发与利用1氢能的三大优点:(1)(2)(3)2氢能的产生方式:(1)(2)(3)(4)(5)3氢能的利用途径:(1)(2)(3)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最近研究发现,生活在海洋中的单细胞浮游生物能收集阳光并将其转变为食物,在此过程中它们可以从大气中摄取二氧化碳并释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与植物

5、的光合作用类似,可称为“海洋中的光合作用”B该过程中没有化学变化C如果能揭示其中的奥秘,就能够找到解决温室效应的新方法D如果能弄清此变化过程,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利用太阳能,缓解能源危机2、2005年6月5日是第34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署确定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我国环保总局确定的主题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下列活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推广垃圾分类存放,分类回收,分类处理B.改革传统采煤时将煤层气(瓦斯气,主要成分甲烷)直接排入空气的做法,先开采和综合利用煤层气,然后再采煤C.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LPG)替代汽油和柴油作公交车和出租车的燃料D将工厂的

6、烟囱造高,以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3、利用太阳能,使燃料循环使用有如下构思和方案: CO2 光能 CO+O2 2H2O 光能 2H2+O2 2N2+6H2O光能 4NH3+3O2 CO2+2H2O 光能 CH4+ 2O2,要实现上述转变,关键是 ( ) .如何使物质吸收光能转变为其他物质 B.寻找催化剂C.利用光能 D.利用绿色植物 4、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补充“燃料”,按照这种观点,你认为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物质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 ) A.淀粉类物质 B.水 C.脂肪类 D.蛋白质5、最近我国开始从新疆开发天然气,贯穿东西至上海的

7、大工程,关于天然气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份都是甲烷B.改液化石油气为天然气作燃料,燃烧时应减小进空气量或增大进天然气量C.天然气燃烧的废气中,SO2等污染物的含量少D.天然气与空气的体积比为12时,混合气点燃爆炸最激烈 二、填空题6、(1)某无色液体A,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无色气体B和C,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C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且只生成A。则B、C的化学式分别为, , 。(2)若已知每摩气体C燃烧后生成A液体时放出285.8kJ的热量,试写出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3)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以现存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要

8、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有人认为,气体C是一种优质能源,你认为气体C作为能源的最突出的优点是 三、计算题7、汽油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简单表示为:2C8H18(l)+23O2 =12O2(g)+4CO(g)+18H2O(l).人体吸进CO后,CO会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如果每辆汽车每天约有22.8g汽油不完全燃烧,现有某50万人口的一城市,若平均每10人拥有一辆汽车,计算每天可产生多少克CO?参考答案课前准备【温故】煤、石油、天然气【知新】(1) 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2) 太阳能(3) 太阳能(4) 生物质能课堂在线【填一填1】能源危机、燃烧化石燃料、环境污染

9、、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太阳能【交流与讨论1】1、植物的光合作用(1)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叶绿素、水、二氧化碳、葡萄糖,淀粉、纤维素。光6H2O6CO2C6H12O66O2(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淀粉、纤维素、葡萄糖、葡萄糖、二氧化碳、水、热量。 (C6H10O5)nnH2OnC6H12O6 C6H12O6(s)6O2(g)6H2O(l)6CO2(g) H2804 kJmol1 【阅读与思考1】1利用太阳能的一般方式:(1)光热转换:利用太阳辐射能加热物体而获得热能。(2)光电转换:光热电转换光电直接转换(3)光化学能转换(4)光生物质能转换2太阳能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太阳能吸热板的装置费用

10、昂贵(2)太阳能的利用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3)大部分太阳能都是在夏天收集。如何把夏天收集的太阳能储存起来,留待冬天使用,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填一填2】农业废弃物(如植物的秸秆、枝叶)、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与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生物质能的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直接燃烧:(C6H10O5)n6nO26nCO25nH2O2生物化学转换(1)制沼气:(2)制乙醇:(C6H10O5)nnH2OnC6H12O6 C6H12O62C2H5OH2CO2 3热化学转换1氢能的三大优点:(1)燃烧放出的热量多。(2)燃烧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3)制备的原料是水,资源不受限制。2氢能的产生方式:(1)以天然气、石油和煤为原料,在高温下使之与水蒸气反应而制得(2)以天然气、石油和煤为原料,部分氧化法制得(3)电解水制得氢气(4)生物质气化制氢气(5)光解水制得氢气(后两种应该是最佳方式)3氢能的利用途径:(1)燃烧放热(如以液氢为燃料的液体火箭)(2)用于燃料电池,释放电能(如氢氧燃料电池)(3)利用氢的热核反应释放出的核能(如氢弹)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B 2、D3、A4、B5、B D二、填空题6(1)O2 ,H2 (2)2H2(g)+O2(g)=2H2O(l) ,H= -571.6KJ/mol(3)热值高,无污染 、原料丰富 三、计算题7、 5.6105g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