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库兹涅茨模型的西部经济发展阶段测度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58596544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库兹涅茨模型的西部经济发展阶段测度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库兹涅茨模型的西部经济发展阶段测度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库兹涅茨模型的西部经济发展阶段测度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基于库兹涅茨模型的西部经济发展阶段测度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库兹涅茨模型的西部经济发展阶段测度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于库兹涅茨模型的西部经济发展阶段测度分析【摘要】本文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分析模型,从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演变、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四个方面,选取数据对照模型标准进行测度,分析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研究得出,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库兹涅茨统计意义上的“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的第二阶段。 【关键词】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阶段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对西部建设投资力度加大的影响,出现了中东部产业西进、人才西流现象,这将促使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再次加速。西部地区开始借调控契机,利用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展现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潜力,经济

2、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理论界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和测度方法做出了大量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统计模型以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模型。 一、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1、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其代表作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研究了现代经济增长问题,根据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了国民生产总值、生产效率、产业结构、人均收入水平等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的变化,总结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条件、方式、内容、趋势和规律,见表1。 2、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2

3、0世纪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LOCaLHOSt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的“标准结构”最具影响。钱纳里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了“世界发展模型”,并以此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从而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组合提供了参照规范,同时也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见表2。 二、研究区概况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法,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西

4、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重庆等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 %,人口 万(2007年底),占全国的%(如图1)。 西部地区各省近年来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占全国的%,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6306元;到2007年底,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亿元,占全国的 %,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3212元。5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约%,而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如图2)。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统计测度 本文将利用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框架,并结合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具

5、体分析西部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具体数据资料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2008。 1、人均收入水平 西部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在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以人均gdp排名计算,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内蒙古、新疆和重庆,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贵州、甘肃和云南(见表3)。 西部人均gdp按当年人民币汇率计算为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美元。根据表1中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标准,对照分析可知西部地区的经济处于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显然这并不符合西部地区的现实。这是因为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人均收入的数据是1985年的标准,没有做相应的调整。但根据钱纳里的统计标

6、准,西部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的初期发展阶段。因此,综合分析,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库兹涅茨模型中的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2、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以及西部开发带来的机遇,加上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作为内陆的西部很好地承接了新一轮产业转移,各省区根据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得以不断调整优化。 如图3,1998年以来,西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由1998年的%下降到2007年的%,下降了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由1998年的%提高到2007年的%,提高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有所

7、上升,由1998年的%提高到2007年的%(如图3)。总体上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 2007年,西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产值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见表4),第二产业比重为%。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模型中的数据,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即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3、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 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西部地区各省就业状况逐步好转,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变化(如图4),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图4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最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下降

8、到2007年的%,下降幅度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最小,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从1998年的%上升到2007年最高的%。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较小,但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上升到2007年的%,提高近8个百分点,并且从1998年起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总体上,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过大,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比重相对较小,劳动力产业结构呈现为一、三、二序列。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很不协调,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2007年,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为、,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为%,根

9、据表1可知,低于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工业化准备阶段的%,处在%之间。2007年城镇人口比重为%,高于表1中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的32%,处于%之间(见表5)。因此,通过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构成和城市化水平综合分析,对照库兹涅茨统计模型的经验数据,可知西部经济发展已经突破了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处于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四、结论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正确认识西部区域经济增长阶段,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不同阶段的比较优势,成为确定未来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的依据和出发点,另一方面对于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保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3 胡建等: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 李悦、李平:产业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5 陈映: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述评j.求索,2005(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