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上传人:gui****hi 文档编号:158593321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2.0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五章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第五章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第五章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10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第 五五 章章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吕琴吕琴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病人的具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帮助病人缓解及减轻压力,并能想体情况帮助病人缓解及减轻压力,并能想方设法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方设法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掌握掌握:压力及压力源的概念;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压力及压力源的概念;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压力的适应;压力的应对;病人的压力与学说;压力的适应

2、;压力的应对;病人的压力与护理;护士的工作压力与应对。护理;护士的工作压力与应对。熟悉熟悉:压力的意义;压力、健康及疾病的关系;:压力的意义;压力、健康及疾病的关系;压力反应的概念压力反应的概念 了解了解: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霍姆斯及拉: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霍姆斯及拉赫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危机学说。赫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危机学说。导入问题导入问题 1什么才是压力什么才是压力?2你有压力吗你有压力吗?3有压力好吗?有压力好吗?4压力在你身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压力在你身上起到了什么作用?5有了压力,你会怎么办?有了压力,你会怎么办?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一、压力的概念一、压

3、力的概念 压力压力stress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tringere”,紧紧捆扎或用力提取的意思紧紧捆扎或用力提取的意思 不同的学科对压力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学科对压力有不同的解释 目前普遍认为,目前普遍认为,压力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态的过程 压力的概念压力的概念 动态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动态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刺激刺激:引起心理紧张及不良情绪的因素,:引起心理紧张及不良情绪的因素,控制影响控制影响,减轻反应。减

4、轻反应。认知评价认知评价:探讨调节刺激物与压力反应之:探讨调节刺激物与压力反应之间的心理中介因素的作用,强调压力反应间的心理中介因素的作用,强调压力反应的主导作用是认知评价。的主导作用是认知评价。压力是人对环境压力是人对环境刺激认知评价后的产物。刺激认知评价后的产物。反应反应:研究在压力状态下人的生理、心理:研究在压力状态下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反应。等方面的反应。二、压力源的概念二、压力源的概念 压力源压力源stressorstressor 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能使个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 根据性质可分为四类根据性质

5、可分为四类 文化性文化性社会性社会性心理性心理性躯体性躯体性压力源压力源压力源压力源 1.1.躯体性:躯体性:个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各种个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各种刺激刺激 物理性:冷热、光线、噪音物理性:冷热、光线、噪音 化学性:药物、水源污染化学性:药物、水源污染 生物性:病毒、细菌、寄生虫生物性:病毒、细菌、寄生虫 生理性:妊娠、更年期、饥饿生理性:妊娠、更年期、饥饿 病理性:疾病的改为、外伤、手术病理性:疾病的改为、外伤、手术压力源压力源 2.心理性:心理性:来自大脑中的紧张信息而来自大脑中的紧张信息而产生的压力。产生的压力。3.社会性:社会性:因各种社会现象及人际关因各种社会现象及人际

6、关系而产生的刺激。系而产生的刺激。4.文化性:文化性:指文化环境的改变而产生指文化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刺激。的刺激。压力源从本质上讲没有绝对的压力源从本质上讲没有绝对的好坏好坏之之分,并非每一种压力源都会对个体造分,并非每一种压力源都会对个体造成影响。成影响。压力源是否对个体形成压力决定于压力源是否对个体形成压力决定于个个体体本身的感受、现存的或潜在的支持本身的感受、现存的或潜在的支持系统、当时所处的情景、系统、当时所处的情景、压力源压力源的性的性质、强度、频率、数量、持续时间、质、强度、频率、数量、持续时间、可预测性等因素以及所采用的应对方可预测性等因素以及所采用的应对方式等。式等。三、压力的

7、意义三、压力的意义(一)压力的积极作用(一)压力的积极作用 1.1.适当的刺激是维持正常人体活动的必要适当的刺激是维持正常人体活动的必要条件,条件,如渴、饿如渴、饿 2.2.适当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适当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如娇生惯养如娇生惯养适应能力差适应能力差-易受伤害易受伤害 3.3.适当的刺激能使机体处于应对刺激的紧适当的刺激能使机体处于应对刺激的紧张状态,张状态,提高警觉水平提高警觉水平-身心健康。身心健康。三、压力的意义三、压力的意义(二)压力的消极作用(二)压力的消极作用 1.1.突然的心理压力对健康的影响:突然的心理压力对健康的影响:如精神如精神创伤创伤-

8、抑郁等心理障碍抑郁等心理障碍 2.2.持久而慢性的压力对健康的影响:持久而慢性的压力对健康的影响:身心身心耗竭耗竭-身心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身心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溃疡病等。溃疡病等。3.3.压力对社会个体功能的影响:压力对社会个体功能的影响:无法应对无法应对强烈的刺激时,产生一过性的生理紊乱或强烈的刺激时,产生一过性的生理紊乱或心理障碍,影响人的心理社会功能。如考心理障碍,影响人的心理社会功能。如考试综合征,面试综合征。试综合征,面试综合征。第二节第二节 有关压力的学说有关压力的学说拉扎勒斯的压拉扎勒斯的压力与适应模式力与适应模式席尔的压力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与适应学说霍姆斯和拉赫的

9、霍姆斯和拉赫的生活事件与疾病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关系学说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 席尔席尔Hans SelyeHans Selye 加拿大生理心理学家加拿大生理心理学家 19501950年出版年出版压力压力“压力理论之父压力理论之父”。(一)压力与适应学说的基本概念(一)压力与适应学说的基本概念 1.压力源:压力源:引起全身系统反应的各种刺激引起全身系统反应的各种刺激 个体对压力源的认知评价分为两种个体对压力源的认知评价分为两种 积极压力积极压力eustress 消极压力消极压力distress 认知评价不同则反应不同。认知评价不同则反应不同。2.压力:压力:机体在受到各种内

10、外环境因素刺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紧张、非特异性反应。激时所出现的紧张、非特异性反应。包括包括一般适应综合征一般适应综合征及及局部适应综合征局部适应综合征。(一)压力与适应学说的基本概念(一)压力与适应学说的基本概念 3.一般适应综合征:一般适应综合征:又称全身适应经综合又称全身适应经综合征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全全身性、紧张性、非特异性身性、紧张性、非特异性 4.局部适应综合征局部适应综合征local adaptation syndrome,LAS,全身反应的同时,某一器全身反应的同时,某一器官或区域内的反应。官或区域内的反应。压

11、力源压力源交感交感N N系统系统下丘脑下丘脑垂体垂体ACTHACTH促肾上腺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质激素 肾上腺髓质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身体相应系统身体相应系统身体相应系统身体相应系统(二)适应反应的过程(二)适应反应的过程 主要是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反应主要是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反应 其中下丘脑、垂体及肾上腺在反应中其中下丘脑、垂体及肾上腺在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起重要作用全身适应综征的三个阶段全身适应综征的三个阶段压力抵抗水平压力抵抗水平警告期警告期抵抗期抵抗期耗竭期耗竭期正常抵正常抵抗水平抗水平时间时间(二)适应

12、反应的过程(二)适应反应的过程 压力反应按照一定的阶段性进行,分为三压力反应按照一定的阶段性进行,分为三期:期:1.1.警告期警告期alarm stage:alarm stage:防御阶段防御阶段,以交感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为为主主,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多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多,有利于机体有利于机体的的fight or flight 反应有效反应有效-恢复正常,否则进入下一阶恢复正常,否则进入下一阶段。段。(二)适应反应的过程(二)适应反应的过程 2.抵抗期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抵抗抵抗适应阶段适应阶段,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

13、为主为主,以交感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的反应逐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的反应逐渐渐消退消退 应尽量缩短应尽量缩短,去除应激原去除应激原 若无法克服压力,进入第三个反应阶段若无法克服压力,进入第三个反应阶段(二)适应反应的过程(二)适应反应的过程 3.耗竭期耗竭期exhaustion stage 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机体内环境明显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失衡,可出现应激相关疾病可出现应激相关疾病,导致休克导致休克死亡死亡等等 抵抗能力达到极限,适应能量耗尽,不能抵抗能力达到极限,适应能量耗尽,不能代偿,随之崩溃。代偿,随之崩溃。一般适应综合症阶段示意图一般适应综合症阶段

14、示意图紧张期紧张期抵抗期抵抗期耗竭期耗竭期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兴奋身心耗竭身心耗竭上述三个阶段并上述三个阶段并不一定不一定都依次出现都依次出现多数应激多数应激只引起只引起第一、第二期的变化第一、第二期的变化只有只有少数少数严重的应激反应才进入第三严重的应激反应才进入第三期期 在警告期,引起压力的外界刺激因素(在警告期,引起压力的外界刺激因素(stressorstressor)使人体内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化学反应。使人体内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化学反应。如果这种因素持续起作用,则进入第二阶段,即如果这种因素持续起作用,则进入第二阶段,即抵抗期。抵抗期。这时,人体会动员相应的器官

15、或系统去应付这些这时,人体会动员相应的器官或系统去应付这些因素。这种应付会对人体产生破坏作用。因素。这种应付会对人体产生破坏作用。最后,当这些引起压力的因素长期不断地持续下最后,当这些引起压力的因素长期不断地持续下去时,人体会进入枯竭阶段。去时,人体会进入枯竭阶段。这时,第二阶段出现的某些器官或系统的适应机这时,第二阶段出现的某些器官或系统的适应机制所产生的能量已消耗殆尽。制所产生的能量已消耗殆尽。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两种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返回到警告期,再动员其他系统或器官去一种是返回到警告期,再动员其他系统或器官去应付造成压力的因素;应付造成压力的因素;另一种则是导致

16、个体的死亡。另一种则是导致个体的死亡。虽然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对人类健康与虽然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研究有重大的贡献,由于当时生物疾病的研究有重大的贡献,由于当时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过分医学模式的局限,过分侧重侧重压力状态下人压力状态下人的生理反应,的生理反应,忽视忽视了心理及其他方面的反了心理及其他方面的反应应。二、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二、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 拉扎勒斯拉扎勒斯 Richard S.Lazarus 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家 20世纪世纪60年代提出年代提出 压力与应对模式压力与应对模式 stress and coping.(一)压力的概念(一)压力的概

17、念 压力是由于内外需求与机体应对资源压力是由于内外需求与机体应对资源的不匹配的不匹配破坏破坏了个体的内稳态所致了个体的内稳态所致 即内外环境刺激超过自身的应对能即内外环境刺激超过自身的应对能力及应对资源时,就会产生压力力及应对资源时,就会产生压力 (二)压力与应对学说的中心思想(二)压力与应对学说的中心思想 压力源作用于个体后,能否产生压力,压力源作用于个体后,能否产生压力,主要取决于两个重要的心理学过程,包括主要取决于两个重要的心理学过程,包括认知评价及应对。认知评价及应对。结果结果认知评价认知评价有有利利的的无无关关系系的的有有压压力力的的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缓解情绪缓解情绪应对应对生活观念生

18、活观念适应能力适应能力身心健康身心健康伤伤害害威威胁胁挑挑战战1.认知评价认知评价cognitive appraisal 认知评价认知评价:指个体觉察到情境对指个体觉察到情境对自身是否有影响的认自身是否有影响的认知过程。包含三种方知过程。包含三种方式:式:初级评价初级评价次级评价次级评价重新评价重新评价初级评价初级评价primary appraisal 初级评价初级评价primary appraisal:确认刺激事件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及这种关系的程度。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及这种关系的程度。“我遇到麻烦了吗?”。初级评价的结果有三种:初级评价的结果有三种:与个人无关的与个人无关的

19、有益的有益的 有压力的:三种情况:有压力的:三种情况:伤害或损失性伤害或损失性 威胁性威胁性 挑战性挑战性次级评价次级评价secondary appraisal 次级评价次级评价secondary appraisal:判定个人判定个人的应对与事件之间的匹配程度。的应对与事件之间的匹配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我该做什么?”,可以改变初级评可以改变初级评价的结果价的结果。次级评价后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次级评价后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 伤害或损失性评价:愤怒、焦虑、惭愧、伤害或损失性评价:愤怒、焦虑、惭愧、嫉妒嫉妒 挑战性评价:希望、信心、焦虑挑战性评价:希望、信心、焦虑 有益的:娇傲、满足、幸福有益的:

20、娇傲、满足、幸福 初级评价初级评价是个体在某一事件发是个体在某一事件发生时立即通过认知活动判断其生时立即通过认知活动判断其是否与自己有利害关系。一旦是否与自己有利害关系。一旦得到有关系的判断,个体立即得到有关系的判断,个体立即会对事件的是否可以改变即对会对事件的是否可以改变即对个人的个人的能力作出估计能力作出估计,这就是,这就是次级评价。次级评价。伴随着次级评价,个体会同时伴随着次级评价,个体会同时进行相应的应对活动:如果次进行相应的应对活动:如果次级评价事件是可以改变的,常级评价事件是可以改变的,常常应用常应用针对问题针对问题的应对;如果的应对;如果次级评价为应激源不可改变,次级评价为应激源

21、不可改变,则往往采用则往往采用针对情绪针对情绪的应对。的应对。重新评价重新评价reappraisal 重新评价重新评价reappraisal: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是一种反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是一种反馈性行为。馈性行为。重新评价不一定会减轻压力,也可能会加重新评价不一定会减轻压力,也可能会加重压力。重压力。“有效化解压力的关键在于对压力的积极有效化解压力的关键在于对压力的积极评价评价”。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 人们产生的认知结论常常与自己的人们产生的认知结论常常与自己的认知特征认知特征相关,相关,“仁者见仁,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者

22、见智”、“赛翁失马赛翁失马”个体的认知模式、情绪状态、期望、个体的认知模式、情绪状态、期望、寻求信息方式等均寻求信息方式等均影响影响个体对客观个体对客观事件的客观评价。事件的客观评价。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 个体的人格特征、价值观、宗教信个体的人格特征、价值观、宗教信仰、健康状态和既往经历均会影响仰、健康状态和既往经历均会影响对应激源的评价。对应激源的评价。社会支持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个体社会支持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个体的认知过程的认知过程 生活事件本身的属性与认知评价关生活事件本身的属性与认知评价关系密切。系密切。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 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评价并非一

23、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评价并非一成不变成不变 某一事件可能被某人认为是应激性某一事件可能被某人认为是应激性的,而对别人并非如此的,而对别人并非如此 同一个体可能在某时认为某事件是同一个体可能在某时认为某事件是应激性的,而在另一时候却不这样应激性的,而在另一时候却不这样认为。认为。拉扎勒斯的三级认知评价拉扎勒斯的三级认知评价初级评价初级评价有无利害关系的评有无利害关系的评价价次级评价次级评价对个人应对方式、对个人应对方式、应对能力及应对资应对能力及应对资源的评价源的评价重新评价重新评价对自己的情绪和行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适宜性的评价无压力无压力刺激事件刺激事

24、件有关的无关的无关的有益的有益的伤害性威胁性挑战性不能成功不能成功调适压力调适压力成功调适成功调适压力压力情绪和行情绪和行为反应为反应行为无效行为无效行为有效行为有效无压力无压力无压力2.应对应对coping 应对应对coping:应用行为或认知的方法努力处应用行为或认知的方法努力处理环境与人内部之间的需求,解决二者之理环境与人内部之间的需求,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间的冲突。包括包括评价压力的意义、控制或改变压力的评价压力的意义、控制或改变压力的环境、解决或消除问题、缓解由于压力而环境、解决或消除问题、缓解由于压力而出现的情绪反应。出现的情绪反应。2.应对应对coping 应对方式应对方式:积极

25、行动、回避、任其自然、:积极行动、回避、任其自然、寻求信息及帮助、应用心理防御机制。寻求信息及帮助、应用心理防御机制。应对资源:应对资源:健康及良好的机能状态、个人健康及良好的机能状态、个人的生活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判断能力的生活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判断能力、信仰及价值观、社会支持系统及物质财富。信仰及价值观、社会支持系统及物质财富。应对的功能:解决问题、缓解情绪。应对的功能:解决问题、缓解情绪。应对的结果影响个人的生活态度及观念、应对的结果影响个人的生活态度及观念、各种社会能力及身心健康等。各种社会能力及身心健康等。三、霍姆斯和拉赫的生活事件三、霍姆斯和拉赫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与疾病

26、关系学说 美国精神病学家霍姆斯美国精神病学家霍姆斯Thomas Holmes和拉赫和拉赫Richard Rahe,将生活中对人的情将生活中对人的情绪产生不同影响的事件称为生活事件。绪产生不同影响的事件称为生活事件。如果个体在短期内经历较多的生活事件,如果个体在短期内经历较多的生活事件,引起了机体的剧烈变化,机体本身就会因引起了机体的剧烈变化,机体本身就会因过度消耗而容易出现疾病。过度消耗而容易出现疾病。三、霍姆斯和拉赫的生活事件三、霍姆斯和拉赫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与疾病关系学说 将人类的主要生活事件归纳为将人类的主要生活事件归纳为43种,用生活种,用生活变化单位变化单位Life Chang

27、e Unit,LCU事件对人影事件对人影响的严重程度,编制了响的严重程度,编制了 社会再适应评分量表社会再适应评分量表(P72)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SRRS 生活事件生活事件生活变生活变化单位化单位生活事件生活事件生活变生活变化单位化单位丧偶丧偶100子女离家子女离家29离婚离婚73个人习惯的改变个人习惯的改变24家庭成员死亡家庭成员死亡63与上司发生矛盾与上司发生矛盾23结婚结婚50搬家搬家20退休退休45社交活动的改变社交活动的改变18怀孕怀孕40休假休假13调换工作岗位调换工作岗位39圣诞节圣诞节12夫妻少架次数夫妻少架次数的改变的改变35轻

28、度违法事件轻度违法事件11 LCU150,下一年,下一年基本基本健康健康 LCU在在150300,下一年,下一年50%可能患病可能患病 LCU300,下一年,下一年70%可能患病可能患病三、霍姆斯和拉赫的生活事件三、霍姆斯和拉赫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与疾病关系学说 SRRS主要用于收集个体在近一年内的生主要用于收集个体在近一年内的生活事件数目,用量化方式评估其生活变化活事件数目,用量化方式评估其生活变化的程度,以推断个体罹病的几率。的程度,以推断个体罹病的几率。与生活事件明显相关的疾病有心肌梗死、与生活事件明显相关的疾病有心肌梗死、猝死、中风、运动损伤、结核病、工伤事猝死、中风、运动损伤、结

29、核病、工伤事故、白血病、糖尿病故、白血病、糖尿病 三、霍姆斯和拉赫的生活事件三、霍姆斯和拉赫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与疾病关系学说 强调使用此表时要注意事件发生与起病强调使用此表时要注意事件发生与起病相相距的时间距的时间以及事件对人的以及事件对人的影响的性质影响的性质。有。有期望的、不期望的。期望的、不期望的。此两位的研究此两位的研究忽视忽视了个体差异的影响,不了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生活事件有不同的认知评价。同的人对同一生活事件有不同的认知评价。四、危机学说四、危机学说压力是生活中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到的一压力是生活中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到的一种身心反应种身心反应危机是生活中的偶发事件。危机

30、是生活中的偶发事件。四、危机学说四、危机学说(一一)危机的概念危机的概念 危机危机crisis,是人体的平衡状态突然遭是人体的平衡状态突然遭到破坏后的反应到破坏后的反应(二)危机的原因及特征(二)危机的原因及特征1.危机的原因危机的原因:由重大的生活变化或生活事件而引起的,按照危由重大的生活变化或生活事件而引起的,按照危机的起源机的起源 可以将危机的原因分为两类可以将危机的原因分为两类:发展性危机发展性危机developmental crisis:developmental crisis:是成是成长阶段所面临的困难或危机,一般是可预长阶段所面临的困难或危机,一般是可预测的测的 情境性危机情境性

31、危机situational crisis:situational crisis:不可预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测的突发事件。2.危机的特征危机的特征 普遍性:普遍性:生活危机一定有主观能感受到生活危机一定有主观能感受到的的诱发事件诱发事件存在。存在。时限性:时限性:一般持续一般持续4-64-6周,然后解决或恶周,然后解决或恶性循环。性循环。循环性:循环性:具有恶生循环的特征,会引发具有恶生循环的特征,会引发一系列的危机事件。一系列的危机事件。综合性:综合性:出现身心综合性反应,如恐慌、出现身心综合性反应,如恐慌、颤抖、出汗。颤抖、出汗。(三)危机的过程(三)危机的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阶段主要包括以下

32、阶段 1.1.严重威胁内在平衡时,采取方法解决。焦严重威胁内在平衡时,采取方法解决。焦虑、紧张。虑、紧张。2.2.不能成功解决危机,出现混乱,不平衡不能成功解决危机,出现混乱,不平衡状态,焦虑增加。状态,焦虑增加。3.3.当紧张焦虑增加时,动员内外资源,努当紧张焦虑增加时,动员内外资源,努力恢复自我平衡,各种角度考虑,可能会力恢复自我平衡,各种角度考虑,可能会改变目标。改变目标。4.4.不能解决,不能解决,不能逃避,心理压力更高,不能逃避,心理压力更高,焦虑增加,生活秩序破坏,身心障碍,个焦虑增加,生活秩序破坏,身心障碍,个体的崩溃及瓦解。体的崩溃及瓦解。(四)危机对人的影响(四)危机对人的影

33、响 危机危机-危险,预示机会或转机。危险,预示机会或转机。处理得当:处理得当:转危为安,更中成熟,适应能转危为安,更中成熟,适应能力更强。力更强。处理不当:处理不当:恶性循环,人格障碍,绝望,恶性循环,人格障碍,绝望,轻生。轻生。危机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危机对人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结果,取决于个人,取决于个人的应对及处理危机的能力及技巧、周围的的应对及处理危机的能力及技巧、周围的影响因素、处理危机的资源等因素。影响因素、处理危机的资源等因素。第三节第三节 个体对压力的反应、适应及应对个体对压力的反应、适应及应对 一、压力反应的概念一、压力反应的概念 压力反应压力反应stress response:st

34、ress response:个体对压力个体对压力源所产生的一系列身心反应。源所产生的一系列身心反应。一、压力反应的概念一、压力反应的概念(一)生理反应:(一)生理反应:循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内环境的平衡受统,内环境的平衡受影响影响(二)心理反应:(二)心理反应:包包括认知反应、情绪反括认知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应、行为反应认知反应认知反应情绪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行为反应认知反应认知反应 1.认知反应认知反应cognitive reaction:内稳态破坏内稳态破坏-认知能力改变。认知能力改变。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积极:

35、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 消极:消极:认知能力降低,表现为:认知能力降低,表现为:感知混乱感知混乱 判断失误判断失误 思维迟钝麻木思维迟钝麻木 非现实性想象非现实性想象 行为失控行为失控 自我评价丧失:病态的自负、自信。自我评价丧失:病态的自负、自信。情绪反应情绪反应 2.情绪反应情绪反应emotional reaction:焦虑焦虑anxiety:anxiety:期待、紧张、惊恐期待、紧张、惊恐 恐惧恐惧fearfear:恐惧的压力源一般为真实的人:恐惧的压力源一般为真实的人或事。或事。抑郁抑郁depressiondepression: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情绪低落、悲观失望 愤怒愤怒

36、angeranger:冲动性、攻击性:冲动性、攻击性 敌意敌意hostilityhostility:公开性或隐蔽性:公开性或隐蔽性 自怜自怜self-pityself-pity:对自身焦虑、愤怒两种成:对自身焦虑、愤怒两种成分,悲哀、叹息、抱怨分,悲哀、叹息、抱怨。行为反应行为反应 3.行为反应行为反应behavioral reaction:改变环境改变环境,情绪调节情绪调节,寻求支持寻求支持 无目的性,隐退、回避,拖延,睡眠无目的性,隐退、回避,拖延,睡眠,饮食饮食抽烟、喝酒,自杀。抽烟、喝酒,自杀。二、压力的适应二、压力的适应(一)适应(一)适应adaptation的概念的概念 是一个动态

37、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区别有生命机体和无生命物质的一个特是区别有生命机体和无生命物质的一个特征征 是机体维持内稳态、保证自己能应对压力是机体维持内稳态、保证自己能应对压力源以及健康生存的基础。源以及健康生存的基础。(二)适应的层次(二)适应的层次生理层次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心理层次社会文社会文化层次化层次技术层次技术层次(二)适应的层次(二)适应的层次 1.生理层次生理层次physiological level:刺激刺激-内稳态,个体以代偿性的生理变化内稳态,个体以代偿性的生理变化来应对的过程。来应对的过程。体温、血压、食欲、睡眠等。体温、血压、食欲、睡眠等。(二)适应的层次(二)适应的层次

38、2.心理层次心理层次psychological level:心理压力心理压力-调整态度去认识和处理情况。调整态度去认识和处理情况。主要是应用主要是应用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s的概念的概念:弗洛伊德提出,指人们在面对压力源时,弗洛伊德提出,指人们在面对压力源时,采取自我保护的心理策略,以减轻焦虑、采取自我保护的心理策略,以减轻焦虑、紧张和痛苦。紧张和痛苦。是无意识的、被动的。是无意识的、被动的。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 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

39、间,原我与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 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种方式,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实现,同时原我的欲望我的监察可以实现,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和焦虑,消除痛苦 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自觉地运用 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

40、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 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病态心理症状。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及内容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及内容(1)否定否定denial:拒绝拒绝(2)合理化合理化rationalization:酸葡萄、难题效应酸葡萄、难题效应(3)转移转移replacement:情绪转移情绪转移(4)投射投射projection:归咎于他人归咎于他人(5)认同认同identification:偶像偶像(6)退化退化regression:幼稚行为思想幼稚行为思想 (7)幻想幻想fantasy:白日梦白日梦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及内容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及内容(8)反向

41、形成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反向行为来掩反向行为来掩盖真实意愿盖真实意愿 (9)潜抑潜抑repression:潜意识潜意识(10)抑制抑制suppression:主动主动 (11)补偿补偿compensation:弥补弥补(12)升华升华subliamtion:用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式满用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式满足欲望足欲望 (13)幽默幽默humor:(14)选择性忽视选择性忽视selective ivattention:烦恼的烦恼的事事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和意义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和意义 正常人的心理活动,维护自尊及自我价值的方正常人的心理活动,维护自尊及自我价值的方法法 得当减

42、轻压力得当减轻压力 过度心理弹性受损过度心理弹性受损-病态人格病态人格。不都行之有效不都行之有效 多数是消极、被动的,只能暂时缓解多数是消极、被动的,只能暂时缓解 依人格特点常用几种固定的心理防御机制依人格特点常用几种固定的心理防御机制 应用多样性、交叉性及共同性应用多样性、交叉性及共同性 随情景而定,受动机及条件的制约。随情景而定,受动机及条件的制约。3.社会文化层次社会文化层次 包括社会适应和文化适应包括社会适应和文化适应 社会适应社会适应:调节自己,适应社会法规、习俗及道:调节自己,适应社会法规、习俗及道德观念的要求。德观念的要求。文化适应文化适应:调节自己,符合某一特殊文化环境的:调节

43、自己,符合某一特殊文化环境的要求。要求。两者有积极和消积之分:两者有积极和消积之分:积极:积极:多接触,良好人际关系,寻求社会多接触,良好人际关系,寻求社会支持,改自己观念,提高适应能力。支持,改自己观念,提高适应能力。消极:消极:脱离,丧失兴趣,关系淡漠,放弃脱离,丧失兴趣,关系淡漠,放弃责任,不改变自己,降低适应能力责任,不改变自己,降低适应能力。4.技术层次技术层次 人类对现代化的先进科学技术所造成的新人类对现代化的先进科学技术所造成的新的压力源的适应。的压力源的适应。(三)适应的特点(三)适应的特点 1.所有的适应反应,都力图最大限度地维所有的适应反应,都力图最大限度地维持机体的内稳态

44、。持机体的内稳态。2.适应是一种主动的反应过程适应是一种主动的反应过程 3.个体在适应过程中会保持自己的特征个体在适应过程中会保持自己的特征 4.适应能力因人而异适应能力因人而异 5.适应是有限度的适应是有限度的 6.适应能力有个体差异适应能力有个体差异三、压力的应对三、压力的应对(一)应对的概念(一)应对的概念 是指人们在面对压力源时,采取有意识是指人们在面对压力源时,采取有意识的、主动的自我保护措施和家庭社会参与的、主动的自我保护措施和家庭社会参与的应对策略。的应对策略。(二)压力的预防及应对(二)压力的预防及应对 压力的重点在于预防压力的产生及减轻压力的重点在于预防压力的产生及减轻压力对

45、健康的影响。压力的预防及应对有压力对健康的影响。压力的预防及应对有四大原则四大原则:(二)压力的预防及应对(二)压力的预防及应对 1.减少压力的刺激减少压力的刺激 改善人际关系:改善人际关系:灵活,宽容,幽默,择灵活,宽容,幽默,择友,适当社交友,适当社交 学会管理时间:学会管理时间:计划,焦点,果断,拒计划,焦点,果断,拒绝,搁置绝,搁置 2.正确认识评价压力:正确认识评价压力:正确的社会观、价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值观(二)压力的预防及应对(二)压力的预防及应对 3.减轻压力的反应减轻压力的反应,常用方法有:,常用方法有:规律运动,循序渐进规律运动,循序渐进 饮食营养,适当休息饮食营养,适当

46、休息 应用各种放松技巧:音乐、想象、呼吸、暗示应用各种放松技巧:音乐、想象、呼吸、暗示 有效调节心理平衡:自我肯定,不苛求,现实有效调节心理平衡:自我肯定,不苛求,现实性选择,寻求帮助性选择,寻求帮助 积极应对方式:积极、主动、问题定向,适当积极应对方式:积极、主动、问题定向,适当发泄如倾诉发泄如倾诉 4.寻求专业帮助:寻求专业帮助:心理医生、专业咨询师,医心理医生、专业咨询师,医护人员。护人员。控制压力的四种途径控制压力的四种途径 1 1)去除环境中不必要的压力源;)去除环境中不必要的压力源;换换环境换换环境 2 2)防止某些中性因素转化为压力源;)防止某些中性因素转化为压力源;朋友变情敌朋

47、友变情敌 3 3)培养应付那些我们不愿意碰到但又不得)培养应付那些我们不愿意碰到但又不得不接触的情境的能力;不接触的情境的能力;考试、面试、人际纠纷考试、面试、人际纠纷 4 4)寻求放松或转移要求:)寻求放松或转移要求:旅行、退而求其次旅行、退而求其次第四节第四节 压力与护理压力与护理 一、压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一、压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压力对健康的影响是双向的,有损,有利。压力对健康的影响是双向的,有损,有利。关键在于压力的种类、性质、强度、频率、关键在于压力的种类、性质、强度、频率、持续时间、持续时间、个体的先天素质、经历、知识、个体的先天素质、经历、知识、能力及社会环境能力及社会环境。

48、一、压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一、压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高强度的压力是疾病的诱因或原因之一。高强度的压力是疾病的诱因或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主要表现:1.1.躯体疾患:躯体疾患:冠心病、高血压、胃溃疡、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胃溃疡、糖尿病 2.2.心理障碍:心理障碍:青少年:青少年:人格发展异常,发展危机,不良行为,人格发展异常,发展危机,不良行为,精神障碍精神障碍 成人:成人:心理功能失调,神经症,吸毒,精神崩溃,心理功能失调,神经症,吸毒,精神崩溃,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 老人:老人:增加孤独感,老年痴呆。增加孤独感,老年痴呆。3.3.社会文化障碍:社会文化障碍:过度的压力改变文化角色、社过度的

49、压力改变文化角色、社会功能、人生观、价值观会功能、人生观、价值观-格格不入。格格不入。压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压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压力源压力源压力的适应与应对压力的适应与应对压力的结局压力的结局适应不成功适应不成功适应成功适应成功疾病疾病健康健康刺激事件刺激事件 生理适应生理适应 心理适应(心理适应(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适应:适应:社会适应社会适应 文化适应文化适应 技术适应技术适应 积极应对积极应对/消极消极应对应对应对应对:情绪定向应对:情绪定向应对/问题定向应对问题定向应对 心理应对心理应对/行为应对行为应对二、病人的压力及护理二、病人的压力及护理(一)病人的压力源(一)病人的压力

50、源 环境陌生、失去自由、环境陌生、失去自由、配偶分离、经济问题、配偶分离、经济问题、家人分离、社交受限、家人分离、社交受限、信息不足、疾病的严重信息不足、疾病的严重 程度、诊治造成的问题。程度、诊治造成的问题。(二二)病人压力的评估病人压力的评估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健康状况及压力水平健康状况及压力水平患病一年前的压力水平:患病一年前的压力水平:自主神经功能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精神心理状态:精神心理状态:人格类型及自我认知:人格类型及自我认知:患病后的心理社会问题:患病后的心理社会问题:(二二)病人压力的评估病人压力的评估 评估内容评估内容 评估主要压力源:评估主要压力源:性质、强度、频率、性质

51、、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对压力源的感知持续时间,对压力源的感知 评估应对水平及资源评估应对水平及资源: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 资源评估包括:支持系统、人力、物力资资源评估包括:支持系统、人力、物力资源的评估源的评估(二二)病人压力的评估病人压力的评估评估方法评估方法量表法量表法:量表的选择必须根据病人的具量表的选择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及心理问题来确定,考虑量表的信体情况及心理问题来确定,考虑量表的信度及效度。度及效度。交谈法:交谈法:与病人、家属、医生、护士等与病人、家属、医生、护士等观察及体检法:观察及体检法:观察行为及表情,检查观察行为及表情,检查生理指征生理指征(三)帮助

52、病人预防及应对压力的策略(三)帮助病人预防及应对压力的策略 1.帮助病人预防压力的方法帮助病人预防压力的方法 为病人创造轻松的康复环境为病人创造轻松的康复环境 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满足病人的各种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需要 提供有疾病的信息提供有疾病的信息 锻炼病人的自理能力锻炼病人的自理能力 加强病人的意志训练加强病人的意志训练(三)帮助病人预防及应对压力的策略(三)帮助病人预防及应对压力的策略 2.帮助病人应对压力的方法帮助病人应对压力的方法 心理疏导及自我心理保健训练心理疏导及自我心理保健训练 调动病人的各种社会支持系统调动病人的各种社会支持系统(三)帮助病人预防及应对压力

53、的策略(三)帮助病人预防及应对压力的策略 3.放松训练放松训练:用于心理紧张、焦虑恐惧的用于心理紧张、焦虑恐惧的病人病人 深呼吸训练深呼吸训练 固定视物深呼吸训练:重度焦虑或惊慌固定视物深呼吸训练:重度焦虑或惊慌 听音乐听音乐 渐进必肌肉放松训练渐进必肌肉放松训练 引导想象放松训练引导想象放松训练 主语想象暗示放松训练主语想象暗示放松训练(四)帮助服务对象应对危机(四)帮助服务对象应对危机 1.1.预防危机的发生:锻炼其提高应对能力预防危机的发生:锻炼其提高应对能力 2.2.帮助病人应对危机:原因帮助病人应对危机:原因程度程度应对应对资源资源-应对危机应对危机 3.3.帮助个体功能的恢复帮助个

54、体功能的恢复三、护士的工作压力与应对三、护士的工作压力与应对(一)工作压力(一)工作压力job stress的概念的概念 当个人的能力与需求不能与工作环境相匹当个人的能力与需求不能与工作环境相匹配时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配时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护士是卫生保健行业中护士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压力最大的职业之的职业之一。一。(二)护士工作的压力源(二)护士工作的压力源 1.1.不良的工作环境不良的工作环境 2.2.紧急的工作性质紧急的工作性质 3.3.沉重的工作负荷沉重的工作负荷 4.4.复杂的人际关系复杂的人际关系 5.5.高风险的工作性质高风险的工作性质 6.6.护士个

55、人价值的内心期望与现实冲突护士个人价值的内心期望与现实冲突(三)护士的工作疲溃感(三)护士的工作疲溃感job stress burn out 1.概念概念 一种一种强烈而持久强烈而持久的工作压力所造成的一种的工作压力所造成的一种无助、无望无助、无望的心理体验。的心理体验。是情绪的疲倦感、工作的冷漠感和工作无是情绪的疲倦感、工作的冷漠感和工作无成就感的综合表现成就感的综合表现。(三)护士的工作疲溃感(三)护士的工作疲溃感job stress burn out 2.护士工作疲溃感的表现及过程护士工作疲溃感的表现及过程 护士工作疲溃感的表现护士工作疲溃感的表现 身体症状:疲倦、感冒、头痛、胃肠不适身

56、体症状:疲倦、感冒、头痛、胃肠不适 情绪及态度的改变:易怒、无趣、抑郁情绪及态度的改变:易怒、无趣、抑郁 行为的改变:抽烟、喝酒、功击性行为行为的改变:抽烟、喝酒、功击性行为 工作疲溃感的过程工作疲溃感的过程 热忱期:充满希望热忱期:充满希望 停滞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热情下降停滞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热情下降 挫折期:认识到了冲突,出现身体、情绪及行挫折期:认识到了冲突,出现身体、情绪及行为方面的问题为方面的问题 疲溃期:失去热情,辞职、换岗疲溃期:失去热情,辞职、换岗(三)护士的工作疲溃感(三)护士的工作疲溃感job stress burn out 3.护士工作疲溃感的结果护士工作疲溃感的

57、结果 对个人的影响:对个人的影响:破坏内稳态破坏内稳态-身心不健康身心不健康 对医疗团队的影响:对医疗团队的影响:护士流失护士流失 对护理质理的影响:对护理质理的影响:质量下降质量下降-满意度下降满意度下降 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对家庭生活的影响:生活质量下降生活质量下降(四)护士工作压力的应对策略(四)护士工作压力的应对策略 1.卫生部门的主管领导:卫生部门的主管领导:采取措施减轻压力:提高津贴补助,职称,编制,采取措施减轻压力:提高津贴补助,职称,编制,奖励奖励 2.医院的主管领导:医院的主管领导:工作环境、仪器设备、技术培训、学习深造工作环境、仪器设备、技术培训、学习深造 3.护理管理者:护

58、理管理者:合理分配护士、排班、减压训练合理分配护士、排班、减压训练 加强护士业务能力的培训加强护士业务能力的培训 培养护士的积极情感,加强意志锻培养护士的积极情感,加强意志锻 (四)护士工作压力的应对策略(四)护士工作压力的应对策略 4.护士自身护士自身 减少压力刺激、正确认识评价压力、减轻压力反减少压力刺激、正确认识评价压力、减轻压力反应,还可以:应,还可以:定期进行自我压力的评估定期进行自我压力的评估 提前做好缓解压力的计划提前做好缓解压力的计划 正确认识压力并创造一种平衡,设立现实的期正确认识压力并创造一种平衡,设立现实的期望和目标望和目标 不断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

59、学会正确的宣泄压力学会正确的宣泄压力 压力不可避免,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正确认识,积极应对,促进健康,提高生活及工作质量。小小 结结 压力、压力源的概念压力、压力源的概念 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 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 姆斯和拉赫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姆斯和拉赫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 个体对压力的反应、适应及应对个体对压力的反应、适应及应对 病人的压力及护理病人的压力及护理 护理的工作压力与应对护理的工作压力与应对思思 考考 题题 案例案例1病人张某,男性,病人张某,男性,42岁,某机关处岁,某机关处长,入院后确诊为脂肪肝,需严格饮食管长,入院后确诊为脂肪肝,需严格饮食管理及作息管理,试分析此位病人有哪些压理及作息管理,试分析此位病人有哪些压力,护理时应注意哪些方面?力,护理时应注意哪些方面?思思 考考 题题 案例案例2护士小张,护士小张,22岁,大专毕业半年,岁,大专毕业半年,在某三甲医院在某三甲医院ICU病房工作病房工作4个月,出现烦个月,出现烦燥、郁闷,向父母提出改行的想法。试分燥、郁闷,向父母提出改行的想法。试分析小张护士的压力状态,如何应对?析小张护士的压力状态,如何应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