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58590447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 在六年级语文课堂上,六年级语文老师要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每一篇六年级语文教案都是六年级语文老师的心血,你不妨与我们分享你的六年级语文教案。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学会9个生字,掌握“枯萎”、“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等词语。理解课文深刻的句子和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种树人的用心,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见解。 情意目标 懂得人应该经得起生活

2、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蕴含意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自学生字词,掌握音、形、义。理清课文的层次,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过程略) 第二课时 一、 复习,用中积累。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种树的话都明白吗?齐读。 2、 情境,加深理解种树人的一番话。现在我就是本文的作者,你们就是种树人,我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们,你们能给我满意的答复吗? A、 我说你这个种树人可真是的,既不按时给树苗浇水,又不浇一定量的水,瞧,树苗都枯萎,后悔吗?(不后悔。我之所以不按时给树苗浇水,不浇一

3、定量的水,是让它们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才能长成百年大树,自己不会找水源,枯萎了也没什么后悔的。) B、 种树人,我有个问题要向你请教。如果按时给树苗浇水,浇一定量的水,结果会怎样? 二、 主动探究,悟道理。 1、 种树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心中有数;似乎懒懒散散, 实则从从容容。种树人的用心良苦没有白费,现在读课文最后三节。 2、 探究:“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我”从种树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3、 着重理解:“不止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1)“不确定”是指什么? (2

4、)同学们知道哪些在艰苦环境中自主自强的人的事例吗?或者生活在温室里,经不起风雨的人的故事吗?请你联系知道的人、事、物,谈一谈。 (3)“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你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自己会找水源的树苗,将来能长成参天大树;从小能够独立自主的孩子,将来必成栋梁之材。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一名自主自强,独立自主的好孩子。) 4、 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1) 提示:A、从自己的求知和生活自立情况谈; B、 从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谈; C、 从家庭教育情况谈; D、 从转变观念,教育改革方面谈。 (2)要求:A、紧密结合自己学

5、习本课懂得的道理谈; B、开拓思路,从不同方面思考回答; C、充分表达个人见解,怎么想就怎么说,不同意见可以讨论。 三、 总结拓展 同学们列举的事例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是呀,小小的种子深埋地下,为了生存,它掀翻土壤,奋力向上,终于沐浴阳光雨露,长成参天大树;身患重残的张海迪大姐姐身残志坚,在逆境中奋斗,在困境中成长,她的人生收获累累硕果这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事例无不告诉我们:人要主动地接受生活的考验和磨练、掌握生存和发展的本领,自立自强。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牢牢地抓住它,去拼搏,去奋斗,去赢得生命的辉煌。 四、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后,试着写感受。 五、 作业 有感

6、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 说说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喜欢,为什么? 2、 同桌互读互背互评。 3、 班内背,教师给予鼓励。 4、 课外练习,向父母谈谈这位种树人育苗的做法和他所讲的道理,听一听父母的看法。 板书设计: (一)桃花心木 种树:浇水不定时 不定量 长成百年大树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能经得起考验。 (借种树喻育人) (二)桃花心木 树人 拼命扎根 自立自强 汲水生长 学会生存 经受风雨 经受磨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

7、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勇于面对失败的名言警句。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确课堂的学习目的,能使他们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带着问题,通过默读课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弄清课文主要内容,写作顺序并悟出作者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示,目的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并从中受到启迪,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明确学习任务 1、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作家赵

8、丽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对赵丽宏先生的了解。 2、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 (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明确学习目的。 二、默读思考,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1、 作者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少年的表演过程?(37) (2)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也可以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度很大;从观众看表演时的反应可以表现表演难度大;用了

9、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从少年两次表演的失败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确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3、4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是一场充满关爱和宽容的表演。 这可以从姑娘的动作,老者的神态和动作及从少年前后表现的变化感受到。 句子: “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从

10、姑娘和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少年的鼓励和关爱。 (1)少年在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可是第二次失败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如果你是这位少年,面对两次表演失败会想些什么?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 体会有了姑娘两次扫起碎瓷片,对少年来的无声的支持和老者的宽容和鼓励,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 我们要学会在别人失败的时候给予关爱和鼓励。 (5)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三个句子。 【设计意图】 让学生懂得这既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也是一场充满理解、关爱与支持的表演。懂得成功需要自身的努力还需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学会在别人失败的时候给予更多的理解和鼓励

11、。 三、感悟写话,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1.引导写话。 作者在开篇就说:生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从这件事,从顶碗少年身上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想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宽容和关爱能够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结:这惊心动魄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让我们获得人生的启示! 【设计意图】 领会文章要表达的中心: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四、摘录词语 1.词语积累。课文中有很多值得积累的词语。请同学们把你觉得

12、值得积累的词语抄写下来。 2.词语推荐。推荐一个词语和大家分享。 3.结束语。相信同学们会把这些词语记在脑海里,运用在我们的习作中。 【设计意图】 引导积累词语,学习运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材分析: 位于四川松潘藏龙山上美丽神奇的五彩池绚丽斑斓,作者用生动、明快、极富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神奇色彩的奥秘,使人读后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更使得五彩池成为了我们魂牵梦绕、心驰神往的地方。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本课是六年级的语文课,由于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课前让学

13、生收集五彩池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但他们自制能力差,好动,缺乏耐心,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不够强,学习靠兴趣,因此教学时,巧妙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2、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六年级学生能读通、读懂课文,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作文能力、及分析感悟能力,因此教学中,让学生用读读、划划、说说、议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从而体会出五彩池景美、情美、语言文字更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3.抓住重点

14、词句感悟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感悟课文的景色美、文字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姿,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看五彩池图片,整体感知五彩池。 2.紧抓“五彩池的神奇”,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悟五彩池的美。3.合作探究五彩池形成的原因。 4.充当小导游,为五彩池写一段广告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l、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读、划、说、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和媒体辅助给学生充分创设的语言

15、情景,从而体会到五彩池的景色美、文字美。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五彩池颜色不同的原因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课前与科学老师协商让学生做三棱镜折射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七色光现象;课中引导学生回忆三棱镜折射试验,合作、探究池水颜色不同的成因,以此突破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做“三棱镜试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词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五彩。引导学生说出由此想到的词语,如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等。 2.揭示课题五彩池。 二、观看美景,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初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读起来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最后能达到读正确、流利。 (2)思考:关于五彩池

16、的传说是怎样的?出示阅读要求 2.教师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词语:藏龙山、炽热、舀水、橄榄、柠檬、矗立、眼花缭乱、菜碟 (2)学生自由练读,指名练读。 (3)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复述关于五彩池的神话故事。 4.(过渡)瑶池只是人们的一种梦想,作者看到了神奇、美丽的五彩池时,他感到自己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现在就让我们到五彩池去游览一番。播放五彩池神奇、美丽的风光。出示课件 5.学生观看后表达自己对五彩池的感受。 学生回答预设:五彩池是美丽的,神奇的。 三、品词析句,深入感悟。 1.(过渡)五彩池的确神奇、美丽。作者笔下的五彩池更是令人神往。它到底神奇在哪?美丽在哪?让我们

17、一起到课文中细细欣赏。 阅读提示: (1)默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最能体现五彩池神奇、美丽的词语和句子。 (2)思考:它们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神奇和美丽? 2.在小组里读读你划的词语和句子,并互相说说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美丽和神奇? 3.全班交流。 交流预设: 形状各异 (1)引导学生根据读课文再加上自己对这些形状的理解及平时的生活经验将五彩池画下来。 (2)全班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形状的五彩池。 (3)看到这么多形状的五彩池,学生谈感受,然后将这些感受带到文本中,教师指导朗读、背诵。出示课件 颜色绚丽多彩 (1)观看五彩池美丽的景象。出示课件 (2)我们来看看描写颜色的词语:咖啡色、天蓝、柠檬黄

18、、橄榄绿,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既准确又生动,引导学生说出更多这样的词语。 (3)五彩池还会有怎样斑斓的色彩呢?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仿照这一段说一说。 (4)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读、试读、指名读,读出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并指导背诵。 数量多 (1)理解“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出示课件 (2)理解“漫山遍野”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还有哪些词也说明了水池非常多? (3)引导学生回答: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把水池比作宝石?比作鲜花也挺美?由此体会作者比喻的准确形象,并能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

19、 (4)教师指导朗读、背诵。 大小不一、深浅不同 (1)引导学生找出段落,回答:“不足”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不过”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 (2)教师指导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1.思考:五彩池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合作探究,形成原因。 1.小组交流讨论五彩池的美形成的原因。 合作要求: (1)每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五彩池的美形成的原因。 (2)小组讨论将每个原因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3)讨论结果由组长汇报。 2.全班交流谈论结果。 3.全班观看形成原因的示意图。出示课件 三、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1.出示要写的

20、生字。讨论怎样记住这个字。 2.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3.指导学生注意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4.学生练习书写。 四、拓展练习。 课后查阅有关五彩池更详细的资料和图片,用一句话或广告语来介绍五彩池,为五彩池作广告,或以小导游的身份用一段话来介绍五彩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读准并积累本课词语:奇异、玲珑多姿、凝结、细腻、呈现;理解词语“玲珑多姿”。 2、知道课文写了五彩池的几方面。 3、能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正确理解语句,感受文章前后联系的紧密性。 4、能借助板书,概括池水的奇异,积累有关语句。感受五彩池的奇异。 重点难

21、点: 1、能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正确理解语句,感受文章前后联系的紧密性。 2、通过圈词划句,感受五彩池的奇异。能借助板书,概括池水的奇异,积累有关语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一)欣赏图片,感受五彩池景色的奇异。 1、欣赏图片,初步感受五彩池的神奇。 (媒体音乐,出示:欣赏图片) (二)揭示课题。 有一位作者在游览之后,将这番美景化作文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17五彩池)齐读课题 二、反馈预习,梳理文章的脉络。 (一)反馈预习,了解1、4节的总起、总结作用。 1、反馈预习,交流写出五彩池特点的词语。 (出示预习要求)读了文章后,五彩池留给你什么印象呢? 2、引

22、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梳理文章结构,学习1、4节。 交流:(板书:奇异)对呀,这是五彩池留给我们的总体印象。作者在开头总起介绍了五彩池的特点,最后又再次总结了它的特点。就让我们拿起书来读读1、4节。 (二)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五彩池。 1、交流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五彩池。 中间两个小节,作者又为我们介绍了五彩池的哪两个方面? 2、交流并板书。(板书:池子、池水) 3、小结并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 文章就是抓住(点课题“池”)池子及其中(点课题“五彩”)五彩的池水这两方面来介绍五彩池的奇异的。我们读这类写景物的文章一定要先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这个景物的。现在就让我们来深入学习,看看作者

23、是怎样把五彩池奇异的特点写具体的。 三、学习第2小节,了解五彩池大小、形状上的奇异,积累有关语段。 (一)了解本节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1、指名读第2节,正音。 我们先来看看文中对池子的描写。指名读第2节。(媒体:“玲珑、恰似、一亩、盛开”的拼音)正音。 2、默读第2节,思考本节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那这一节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直线划出句子。 3、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辨析本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交流:(板书:大大小小、玲珑多姿) 引读体会:这里满山坡的五彩池却多得数不清。这些五彩池大的小的呢池子的边沿是金黄色的,像一圈圈金色的带子把池子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 (二)引导抓住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

24、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 1、自读第2节,初步感受作者是怎样描写五彩池的。 (出示:满山池子的图片)如果你是游客,此时你会做什么呀?如果不能用相机,要让你用文字来描写美景,该怎么写呢?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来吸引我们的。(出示:“这些五彩池大大小小莲花”)自己再读读这段话,体会一下。 2、出示句子,引导感受作者的描写中流露出的惊讶之情。 (1)媒体:音乐;师范读,学生想象。作者在文中说(出示: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三米。)这大的池子在作者眼中是不是很大很大的呢? (2)交流。 点评: “一亩”相当于我们14个教室那么大!可能我们感觉很大。但同样是池子,新疆的天池有7亩多大。而五

25、彩池,大的并不大呀。一个“不足、不到”把作者的感受表达出来了。 (3)小的呢男女生分读两句话,你们发现了什么?(池子大小差异很大) 3、小结:作者就是用了强烈的对比来让我们感受到池子的奇异的。(板书:对比) (三)感受池子形状各异,有感情朗读有关语句 1、知道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来介绍池子的形状。 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池子的形状的呢?(板书:比喻)引读有关的语句。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玲珑多姿”。 读了句子,你理解什么是“玲珑多姿”了吗?(小巧精致,形状各异) 3、刚才我们读了句子,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也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美。让我们再把第2节读好。 四、学习第3节,了解五彩池池水的奇异,简要概

26、括“池水颜色奇异”。 (一)了解第三节的结构特点,概括每层要点。 1、默读第3节,分层。 我们跟随作者去领略了池子的奇异,让我们再去看看那鲜艳多彩的池水吧!(板书:鲜艳多彩)默读第3节,想想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池水的?做好分层记号。 2、巡视,(媒体出示答案) 3、理解这样分层的原因。交流:(板书:现象、成因) (二)了解五彩池池水的奇异之处,根据板书提示简要概括。 1、读懂并简要介绍池水奇异在哪里。 (1)这节课,我们先跟随作者来了解池水奇异的现象,并把关键的内容提炼出来简要地说给别人听。引读:站在山上,向下望去自己往下读,把这段话读正确。(媒体出示原第二层) (2)指名读。 (3)(媒体

27、:隐去后半部分)这池水实在太使人惊奇了(男生读) (4)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概括池水的奇异。 (5) 请学生从这句话中圈一个能反映池水奇异的词语词。(板书:各不相同) 还需要有个什么条件?(板书:同一溪流)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交流时引导学生用上“虽然但是”这个关联词来把池水的奇异讲清楚。) (6) 作者又是如何进一步向我们描述池水的水色各不相同的呢?引读:有的 有的有的有的 (7) 了解作者说的“各不相同”有几种情况。 (8) 交流: u 第一种情况:池子不同,池水不同。(板书:池子不同,池水不同) u 第二种情况:同一个池子,颜色不同。(板书:同一个) (9) 现在你能否

28、连起来介绍一下池水如何各不相同的? 2、有感情朗读有关内容。 你们读懂了课文,而且也用抓关键词的方法也把池水的奇异介绍清楚了。让我们再来读好这几句话。(齐读)如果把各池的水舀起来一看 此时,你忍不住想赞叹五彩池的池水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总结,并引出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2、作业: 用上“虽然。但是。”介绍池水的奇异之处。 从这两句句子中任选一句,用钢笔抄写在本子上。 联系下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一开始要写“晴朗的日子”? 板书: 大大小小(对比) 五彩池 (奇异) 池子:不同 同一个 池水 现象 同一溪流,各不相同 (鲜艳多彩) 虽然但是 池水 不同 成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教

29、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顺序。 2.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情感,感受人物形象。 3.理解“成全”的内涵,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同时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重点难点 : 在读悟中,抓住以小树为线索,理解本文的寓意,领悟人物的精神实质。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身残志坚,又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呢? 学生交流资料 师出示相关人物图片,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残疾朋友非常坚强、乐观他们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样一个故事。(板书课题成全一棵树) 谁知道“成全”是什么意思?(学生作答,教师总结) 2.看

30、到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谁成全了一棵树?那是一棵怎么样的树?为什么要成全这棵树?成全树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来解答疑问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出容易读错的字: 拎l 拎水 怔zhg 怔住 绰chu 绰号) 2.课件出示再读课文,掌握主要内容。 (1)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思考:一棵树仅仅指树吗?谁成全谁?这棵树是如何被成全的? (3)本文第一主人公是孩子还是母亲。并说明理由。 3.交流预设 (1)本文讲的是一位母亲在春天里将几棵树苗栽在门前,她那有腿残疾的小儿子请求母亲种下了一棵被

31、丢弃、快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小树苗茁壮成长,母亲也改变了想法,将儿子送到了学校。小树成材了,那孩子也取得了成功。 (2)标题语意双关,一棵树不仅仅指树,还指那个残疾了的孩子。孩子成全一棵树(明线)母亲成全孩子(暗线)。一棵“本来已经失去了资格的”“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惊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一个“一出生就残疾”的孩子,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在母爱的滋润下,“成了一位的作家。”无论孩子还是母亲,她们作了相同的事:成全一棵树! (3)明确:理由充分即可,教师要引导到全文主旨上来。 三、细读课文,品味人物情感 1.孩子成全了小树。 (1

32、)a“那树苗是她丢弃的,又细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 b“孩子举着树苗,满眼都是渴求。”“孩子喜悦极了比母亲挖的要大、要深。” c“孩子小心翼翼给他浇水” 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生交流) 师总结明确:孩子由小树想到自己,自己就和这棵小树一样不被人重视。不被人看好。同病相怜让这个孩子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2)a“孩子挖的坑比母亲挖的要大、要深。” B“孩子小心翼翼给它浇水” c“孩子经常给小树浇水。” d“上了学水塘和树之间。” f“那树长得高,长得快捡牛粪为他。” 他精心照料小树的同时,也在悄悄的实现着自己的心愿。他是凭着自己坚强乐观的心态在成全着自己。 2.母亲成全孩子 (

33、1)“这棵树能长大吗?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长成一棵大树。” (2)“这年冬天,母亲做了一项庞大决定让这个孩子进私塾。” 为什么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又是什么促使母亲作出了让孩子上学这项重大决定的。 (学生交流) 师总结明确:就是这棵被丢弃的树所牵动的母亲心中的痛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她为孩子的前途担忧,所以目光是复杂的。 而母亲又从孩子本人为种那棵树挖了一个又大又深的坑;孩子天天拎着水桶认真浇树苗;孩子天天偷偷地给那棵树喂牛粪。看到了孩子那颗发奋图强的心,她要给这个孩子机会,就像给那棵小树机会一样。他信托孩子会像小树一样刚强地生长,会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样。她相信小树能长大,本人的儿子也会成长。 3.课

34、件出示:文中“一拐一拐”多次出现,说明了什么?(学生交流) 师总结明确:第一次“一拐一拐”是交代残疾体征,后几次的描写能则显示她的性格特点:身残志坚、快乐阳光、乐观自信、自强不息。 4.课件出示:你如何理解成全一颗树? 一个孩子救活了一棵险些被丢弃的小树苗,使之成长为一棵大树。母爱让一个可能处于社会边缘的残疾孩子,成长为一名成功人士。无论是孩子,照旧母亲,他们做了一件雷同的事:成全了一棵树,成全一个生命。 5.感受着人物的情感,带着本人的领会配乐朗读全文 四、回顾课文,融情入心 从孩子、母亲身上,你看到了哪些闪光的品质? 简要总结:男孩形象:坚强、乐观、执着、有恒心、 母亲形象:无私、伟大、公正 五、拓展 学了课文,你有哪样启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要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课下的时候我们可以搜集一些身残志坚的文章来读一读,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品质。 板书设计: 9 成全一棵树 孩子 成全 一棵树 明线 母亲 成全 孩子一生 暗线 身残志坚、快乐阳光、乐观自信、自强不息 语文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