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世博会看德国的发展之路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8585841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从上海世博会看德国的发展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上海世博会看德国的发展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上海世博会看德国的发展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从上海世博会看德国的发展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上海世博会看德国的发展之路(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从上海世博会看德国的发展之路 -德国汉堡之家的见闻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汉堡之家”案例馆,首先让我感到奇怪的是那棵红红的大树。案例馆中贯穿于各个楼层的一棵三维“愿望树”是其创新的参观引导系统,展现德国汉堡居民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愿望,以及汉堡针对这些愿望做出的回应。 在案例馆中,多媒体和手动触摸屏等各种互动模块让我们参观者应接不暇,呈现了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汉堡。通过介绍,我们得知愿望树的树根、树干、树枝,分别象征着希望、愿望和活力,用它们来建造美好的未来。“汉堡之家” 是一座奇特的建筑,不需要空调和暖气,却能四季保持室内25左右的恒温,建筑所消耗的外部能源只有普通房屋的10

2、%。这幢高约18米的红砖房,形如对着四个方向打开的“抽屉”叠放在一起,融居住与办公功能于一体。“汉堡之家”是汉堡市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案例,“汉堡之家”将通过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的使用,实现建筑能源供应的自给自足和零废气排放,结合上海的气候特点,创造出相对隔离的空间,无需采用任何取暖设备或空调就能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和环境,做到冬天保暖,夏天降温。 “汉堡之家”共有五层,地下一层,地面四层。全部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充分利用人体的体温、阳光、地热等,耗能极少。另外,隔热密封的外墙厚达15CM,将能源的需求降到了最低。将兼具办公和居住两种功用,汉堡市希望通过展现汉堡这一港口城市的节能

3、建筑,结合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传递建筑提高生活质量的理念,交流展示该市的环保成就和在气候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 它作为唯一一个拥有自己建筑作品的德国参展城市,汉堡将在世博会上通过“汉堡之家”和丰富多彩的展览,以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注重生态、保护环境的建筑为主题,作为宜居城市和临水都市展示。 到德国旅游的人总会惊叹于德国城市优美的环境。德国的森林覆盖率为29%,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绿茵茵的草坪和似锦的花丛,看不到垃圾杂尘和黑烟喷发。人们喜欢将自己的住宅涂上缤纷多彩的颜色,在窗前摆上盆栽花木,加上蓝天白云和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河池,形成了一个个花园城市。汉堡是德国第二大城市,作为有

4、着四百万人口的大都会,汉堡是欧洲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在2010年获得“欧洲绿色之都”的美称,这一切都归功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开发和高瞻远瞩的环境保护,以及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创新型的企业。 极低能耗“汉堡之家”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认证的 “被动房”。“被动房”基本无需主动供应能量,而是通过地热泵获得采暖、制冷、通风和去湿,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的能源也将在“汉堡之家”得以实现。据了解,这样的建筑在湿热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尚属首例,每年每平方米消耗50千瓦能量,相当于普通办公楼四分之一的平均能源消耗量。 历史上钢铁和化工业同样曾给德国城市带来环境污染。“二战”结束后,德国很多城市被战争

5、摧毁了,人们努力重建家园,根本没意识到环保问题的存在。这种“未经思考的重建”事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德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土壤、空气、水污染日益严重,莱茵河中的200多种鱼类只剩下80多种。 德国作家波尔在1958年形容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犹如一道被6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他描绘的钢铁基地鲁尔区则是这样一番景象:“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面积广达4400平方公里的鲁尔区在当时是

6、全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出产全德国80%的煤矿与钢铁。当媒体、学者和社会各界都不满意自己所处的环境,要求更清新的空气和更干净的水土时,德国全社会开始通力合作治理环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法规,比如1971年德国政府颁布的城市建设促进法,规定一切有污染的工业企业都需迁出市区,原厂址由国家或企业收买作为园林绿化设施用地。1972年,德国又颁布环境保护法,之后还颁布有自然保护及环境维护法、废水征税法等8000多部环境法律和法规,限制污染气体和污水的排放,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仅政府部门负责管理环保法律的公务员便达到50万人。德国人素以团结和纪律闻名世界,在社会各方参与之下,德国的商业力量也勇于承担环境

7、治理成本。柯茂庭介绍,他所在的朗盛公司很早就约束自己,凡从莱茵河里取水用于生产,最终向莱茵河回输的水要比所取的水更干净,保证返回到大自然的水不会伤害水中的鱼类或植物。随着全球产业调整,鲁尔区从1960年代开始煤炭储量急剧下降、环保压力加大、失业率高企,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和钢铁危机。1979年,联邦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及工业协会、工会等有关方面联合制定了“鲁尔行动计划”,旨在逐步发展新兴产业。针对产业撤退后土地污染严重、清理耗资巨大、私企无利可图的问题,鲁尔区所在的北威州政府设立土地基金,购地后进行修复,土地经过消毒等处理后再出让给新企业,成为新的工业用地、绿地或者居民区。与以往的都市更新

8、计划大多由政府主导不同,一些大型的民间团体提出,“地方的未来必须民间自己来承担”,“与居民一起来改变居民”,基于新的产业愿景来积累资金滚动发展,逐步进入“正循环”。计划将其改造为一个生态景观公园,让工业区变成“现代化科学园区”、“工商发展园区”和“服务产业园区”。 19891999年,德国政府将这个长达10年的国土改造实验付诸实施。废工厂变成了主题展览馆,起重架、高墙及煤渣堆被改造成攀岩训练场,炼钢厂冷却池变成潜水训练基地,削掉一半铁皮的厂房成为可掀式的露天音乐舞台,一座高100米、宽62米的全世界第二大废瓦斯槽,则被改造成一座超炫的每个月可吸引20万名游客的太空意境展览馆。 鲁尔区北部盖尔森

9、基兴一片占地30公顷铸铁厂旧址,也被改造为一个容纳了太阳能、废弃物处理、节能产品开发等新兴产业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吸引企业前来的,是民间团体和政府提供的就业基金、税收优惠、投资补贴、研究经费和创业贷款等。比如当地政府规定,凡是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的企业前去落户,将给予大型企业投资者28%、小型企业投资者18%的补贴。目前,北威州拥有1600多家环保企业,环保业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德国人承诺的减排目标是2012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21%,在工业污染治理接近极限之后,德国近年来的减排重心放到了新能源和建筑减排上。从2009年开始,德国禁止建造没有配备隔热设施或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建筑。20

1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汉堡市在上海修建了一栋永久保留的节能建筑“被动屋”,它采用封闭式建筑方式,冬天仅用太阳能、室内电器的散热以及居住者的体温即可保暖,夏天则利用可以制冷除湿的特殊通风装置,不需要使用空调。现在全德国大约有8000套“被动屋”,虽然成本高出普通建筑20%50%,但能耗最多可降低90%,几年之中即可收回成本。在这个“被动”能源的展馆中,我身临其境的体验到了汉堡,它是一个充满创意、宜居的临水之都,一座按照居民自己的愿望和热情主动开发的城市,一座现代化的环保建筑,它树立了城市的最高生态标准,通过生动的场景体验到汉堡对外开放的氛围。 作为一个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大国,德国在改善环境、改造老工业区等方面的特立独行,也为古老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样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