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复习参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5848557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普通生物学复习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普通生物学复习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普通生物学复习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普通生物学复习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生物学复习参考(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普通生物学复习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 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 )。A. 环境适应性 B. 运动性 C. 新陈代谢 D. 生长 2.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 )提出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A.施莱登 B. 林奈 C. 达尔文 D. 孟德尔3.( )是经典遗传学理论的奠基人。A. 施莱登 B. 摩尔根 C. 达尔文 D. 孟德尔4.( )于1953年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A. 施莱登和施旺 B. 沃森和克里克 C. 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 D. 孟德尔和摩尔根5. 生物体内所占比例最大的化学成分是( )。A. 蛋白质 B. 核酸 C. 脂类 D. 水6. 下列(

2、 )不是多糖。A. 纤维素 B. 糖原 C. 麦芽糖 D. 淀粉7. 下列大分子中需要利用模板进行合成的是( )。A. 碳水化合物 B. 脂类 C. 核酸 D. 蛋白质8. 一个生物体的DNA有20%是C,则( )。A. 20%是T B. 20%是G C. 30%是A D. 60%是嘌呤9. 下列( )碱基不是RNA、DNA所共有的。A. 腺嘌呤A B. 鸟嘌呤G C. 胞嘧啶C D. 胸腺嘧啶T10. 下列不是动植物细胞主要区别的是( )。A. 细胞壁 B. 质体 C. 核糖体 D. 液泡11. 下列不属于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的是( )。A. 细胞壁 B. 质膜 C. 核糖体 D. 中心体12

3、. 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的通道是( )。A. 核膜孔 B. 核膜 C. 核质连丝 D. 外连丝13. 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细胞器是( )。A. 核糖体 B. 高尔基体 C. 质体 D. 线粒体14. 真核细胞的分泌活动与( )无关。A. 糙面内质网 B. 高尔基体 C. 中心体 D. 质膜15. 下列不含DNA的是( )。A. 细胞核 B. 线粒体 C. 高尔基体 D. 叶绿体16.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 )DNA。A. 环状双链 B. 环状单链 C. 线状双链 D. 线状单链17. 下列哪一种细胞器不是由双层膜所包被的( )。A. 细胞核 B. 过氧物酶体 C. 线粒体 D. 质体18. 细胞膜不

4、具有下列哪项特征?( )A. 流动性 B. 两侧不对称性 C. 亲水性 D. 不通透性19. 惟一不被膜包被的细胞器是( )。A. 线粒体 B. 高尔基体 C. 核糖体 D. 溶酶体20. 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A. 微管 B. 微丝 C. 中间丝 D. 纤毛21. 父亲是AB血型,母亲是B型,子女不可能的血型是( )。A. A B. B C. AB D. O22. 等位基因的互作不包括:( )A. 共显性 B. 镶嵌显性 C. 不完全显性 D. 上位作用23. 非等位基因的互作不包括:( )A. 累加作用 B. 镶嵌显性 C. 互补作用 D. 上位作用24. 一白色母鸡与一黑色公

5、鸡的所有子代都为灰色,对于这种遗传式样的最简单解释是( )。A. 基因多效性 B. 独立分配 C. 不完全显性 D. 共显性25. 进行染色体计数最好的时期是( )A. 前期 B. 中期 C. 后期 D. 末期26.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连锁和交换规律是( )。A. 遗传学第一定律 B. 遗传学第二定律 C. 遗传学第三定律 D. 遗传学第四定律27. X连锁隐性遗传,( )。A. 患者一般为女性 B. 有害基因由母亲传递 C. 双亲正常,女儿可以是患者 D. 女儿若表型正常,后代都正常28. X连锁显性遗传( )。A.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B. 每代都有患者 C. 女性患者的女儿都为患者 D. 男

6、性患者的子女患病机会为1/229. 各种染色体的结构变化都是起源于( )。A. 染色体缺失 B. 染色体重复 C. 染色体倒位 D. 染色体断裂30. 在DNA复制时,序列5-TAGA-3合成下列哪种互补结构?( )A. 5-TCTA-3 B. 5-ATCT-3 C. 5-UCUA-3 D. 3-TCTA-531. 一条线性DNA双链分子经6次连续复制后原始DNA占总DNA的( )。A. 1/12 B. 1/32 C. 1/36 D. 1/6432. 细胞中数量最多的RNA是( )。A. mRNA B. tRNA C. rRNA D. 都可能33. 一条DNA链序列是“ATAGAC”,如果对于

7、某一基因它是非转录序列,那么对应的mRNA是( )。A. ATAGAC B. AUAGAC C. TATCTG D. UAUCUG34. 反密码子位于( )。A. DNA B. mRNA C. tRNA D. rRNA35. 下列对基因突变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是随机的, 所以所有的碱基突变几率都是相同的 B. 突变是多方向的,所以可以形成复等位基因 C. 突变是稀有的,但有多少突变就会产生多少突变表型株 D. 突变是可逆的,正向突变率等于回复突变率36. 乳糖操纵子是( )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A. 原核生物 B. 真核生物 C.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 D. 植物37. 操

8、纵子模型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 )。A. 诱导物 B. 阻遏物 C. 调节物 D. 操纵子38. 下列( )可以用于制备重组DNA。A. 质粒 B. 两个不同来源的DNA C.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 上述都是39. 下列对载体描述正确的是( )。A. 质粒和病毒都可作为载体 B. 质粒可作为载体,但病毒不能 C. 载体只将外来基因带入宿主细胞 D. 载体可以是任意大小的40. 重组DNA技术可以不需要( )。A. 载体 B. 限制性内切酶 C. 噬菌体 D. 供体DNA41.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 个体B. 种群 C. 群落 D. 生态系统42. 马和驴是两个物种是因为( )。A.

9、 杂种衰败 B. 杂种不育 C. 行为隔离 D. 配子隔离43. 定义物种的根本依据是( )。A. 解剖学结构差别 B. 生理学行为差别 C. 适应性能力差别 D. 生殖隔离44. 下列是Hardy-Weinberg定律要求的是( )。A. 没迁移、没突变 B. 没自然选择 C. 大量个体 D. 上述都是45.Pseudomonas transluces、Pseudomonas syringae、Pseudomonas propanica是相同( )的生物。A. 目 B. 科 C. 属 D. 种46. 下列个体最小的是( )。A. 细菌 B. 立克次氏体 C. 衣原体 D. 支原体47. 蚂蚁

10、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 )。A均匀分布 B聚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带状分布48.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个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出生率49. 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50. 所有生态系统都可以区分为四个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 )。A.非生物环境 B.温度 C.空气 D.矿质元素二、判断题1. 生物能对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刺激作出反应。( )2. 多细胞生物只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3. 蛋白质变性是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破坏,即氨基酸序列被破

11、坏。( )4. 生物包括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所有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5. 只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6. 所有细胞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 )7.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它由大、小两亚基组成,是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 ( )8. 减数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实现基因的重组。( )9.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环境不会对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 )10. 细胞质遗传一般表现为母系遗传特征,但杂种后代的遗传符合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 )11. 用未知基因型的显性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杂交称为测交。( )12. 一个性状可以受多个基因的影响,

12、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 )13. 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之间总是能够自由组合。( )14. 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公鸡的性染色体为两个异型的ZW。( )15. 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连在一起一同遗传的现象称为连锁。( )16. 交换是指成对的染色体单体之间的基因的相互交换。( )17. 非整倍体生物中,三体通常表示为2n+1。( )18.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由DNA分子的片段和组蛋白构成的。( )19. 由于内含子的存在,原始转录产物比较成熟的mRNA大很多。( )20. 基因可发生突变,也可能再回复突变。( )21.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20世纪70年代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 )

13、22.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23. 变异可分为不可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 )24. 生物的进化是群体或种群的进化,个体是谈不上进化的。( )25. 沙漠中的植物大多叶片都退化,这种现象属于趋同进化。( )26. 品种是分类学的一个基本单位。( )27. 直接对生物生长发育发生影响的是小环境,大环境对生物不起作用。( )28. 种内互助对种的生存有利,种内斗争对种的生存不利。( )29. 种群越小,遗传漂变越弱;种群越大,遗传漂变越强。( )30.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遭受毁灭。( )31. 细胞中的无机盐只能

14、以游离的离子形式存在。( )32. PCR技术是一种体外通过酶促反应大量扩增特定DNA序列的技术,不需要引物。( )33. 微生物是生物自然分类中的一个分类阶层。( )34. 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相应蛋白质的改变,进而引起生物某一性状改变。( )35. 亲缘关系较近的生物,其DNA或蛋白质有更多的相似性,反之亦然。( )36.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由大、小两亚基组成,是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 )37.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从细菌中提取的一种蛋白酶,能在任意位点切断DNA双链分子。( )38. 普通小麦的起源属于渐进式新物种形成。( )39. 森林中的乔木、灌木、草本和地被等层次属于

15、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40.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结构单位,参与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有很多种。( )三、名词解释1.应激性; 2.细胞器; 3.细胞周期; 4.细胞分化; 5.细胞全能性;6.等位基因; 7.共显性; 8.一因多效; 9.多因一效; 10.多倍体;11.连锁遗传; 12.伴性遗传; 13.限性遗传; 14.从性遗传; 15.同源多倍体;16.异源多倍体; 17.中心法则; 18.转录; 19.同义突变; 20.错义突变;21.移码突变; 22.无义突变; 23.生物技术; 24.限制性内切酶; 25.基因工程;26.物种; 27.基因库; 28.趋异进化; 29.适应辐射; 30

16、.趋同进化;31.协同进化; 32.双名法; 33.生物多样性; 34.类病毒; 35.拟病毒;36.朊病毒; 37.生态因子; 38.最小因子定律; 39.耐受性定律; 40.生态幅;41.种群; 42.种群密度; 43.群落; 44.演替; 45.生态系统;46.食物链; 47.食物网; 48.生物富集; 49.生态平衡; 50.可持续发展;四、简答题1. 简述生物的同一性(生命的基本特征)。2. 请从低层到高层写出生命的结构层次。3. 简述DNA与RNA的区别。4. 植物细胞壁的特化有哪些主要方式? 5. 什么叫细胞全能性?在生产上有何意义?6. 请根据细胞器的被膜情况对细胞器进行分类。

17、7. 请简述孟德尔的遗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8. 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有哪些类型?互作的效果如何?9. 什么叫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有什么特点?10.简述生物的性别决定的类型。11.简述伴性遗传、限性遗传和从性遗传的特点和区别。12.简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13.简述中心法则的内容。14.基因突变有哪些类型?15.简述乳糖操纵子学说。16.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有什么特点? 17.什么是生物技术,它包括哪些基本内容?18.什么是基因工程?简述基因工程的主要步骤。19.简述遗传平衡定律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20.影响种群小进化的因素有哪些?21.简述生物多样性及其层次。22.什么是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有

18、那些类型和特点?23.什么叫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24.什么是种群?种群有什么特征?25.种群的数量受到哪些参数的影响?这些参数是怎样影响种群数量的?26.简述种群的社会关系。27.什么是群落?群落有哪些特征?生物群落有哪些结构?28.试分析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29.试分析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作用。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D 4.B 5.D 6.C 7.C 8.B 9.D 10.C11.D 12.A 13.D 14.C 15.C 16.A 17.B 18.D 19.C 20.D21.D 22.D 23.B 24.C 25.B 26.C 27.B 28.A 29.D 30

19、.A31.D 32.B 33.B 34.C 35.A 36.A 37.B 38.D 39.A 40.C41.B 42.B 43.D 44.D 45.C 46.D 47.B 48.D 49.B 50.A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三、名词解释1.应激性:生物能接受外界刺激而发生特异的反应,反应的结果使生物“趋吉避凶”,这种特

20、性称为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的普遍特性。2.细胞器:是由原生质特化形成的,具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担负特定生理功能的亚细胞结构。3.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之间的时期。整个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4.细胞分化:多细胞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大小、结构和功能上产生差异的过程。5.细胞全能性:指在一个有机体内每一个生活细胞均具有同样的或基本相同的成套的遗传物质,具有在一定条件下发育成完整有机体或分化为任何细胞的潜在能力。6.等位基因:真核生物中,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可以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这每一形式就叫等位基因。在

21、分子遗传学中,等位基因已扩展到由一个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多种形式。7.共显性: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双亲的性状融为一体,对后代的影响力相同,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或称并显性。8.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称为一因多效。9.多因一效:一个性状的遗传基础并不都受一个基因控制,而经常受许多不同基因的影响。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称为多因一效。10.多倍体:多倍体是体细胞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11.连锁遗传:指在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连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12.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的,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

22、方式称为伴性遗传或称性连锁。13.限性遗传:位于Y染色体(XY型)或W染色体(ZW型)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局限于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象。14.从性遗传:指不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而是因为内分泌及其他因素使某些性状或只出现于雌方或雄方;或在一方为显性,另一方为隐性的现象。15.同源多倍体:细胞中含两套以上的来源于同一物种的染色体组,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形成的。16.异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的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的。17.中心法则:指遗传信息传递的法则,即遗传信息通过DNA转录到RNA再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18.转录:以DNA

23、为模板合成RNA,遗传信息由DNA碱基序列转变为RNA碱基序列,这个过程叫转录。19.同义突变:是指碱基替换后,一个密码子变成了另一个密码子,但所编码的氨基酸还是同一种,实际上并不发生突变效应。20.错义突变:是指由于某个碱基对的改变,使编码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结果是构成蛋白质的数百上千个氨基酸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21.移码突变:DNA链上插入或丢失1个或多个碱基,导致插入或丢失碱基部位之后的密码都依序发生改变,造成多肽链延长或缩短。22.无义突变:指当点突变使一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子时,则蛋白质合成进行到该突变位点时会提前终止,结果产生一个较短的多肽链

24、或较小的蛋白质。23.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要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系列技术。24.限制性内切酶:是细菌产生的一类能在特定位点切断外源DNA的蛋白酶。25.基因工程:根据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原理,设计并实施把一个生物体中有用的DNA转入另一个生物体中,使后者获得所需要的遗传性状或表达出所需要的产物,实现该技术的商业价值。26.物种:指一类形态和遗传组成相似的生物群体,有生殖能力的个体之间在自然条件下能够互相交配产生正常的个体后代。区别物种的根据最主要的是有无生殖隔离。2

25、7.基因库: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带有的全部基因(包括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就是该种群的基因库。28.趋异进化:指同一种群分为两个群体后,各自发生和积累不同的遗传变异,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物种。29.适应辐射:指在一定时间里,一个原始种群出现歧化,发生性状、适应方向、生存领域和生态位的明显区分,向适应不同环境的方向进化,最后形成多个不同物种,这是一种特殊的趋异进化。30.趋同进化:指不同源的生物物种,虽然存在明显区别,但是在结构和机能的某些方面表现出相似和趋同的进化现象。31.协同进化:当两个物种相互依存时,会进化产生彼此适应和相互协调的性状。开花植物和传粉动物,捕食与被捕食者,发展出互相适应或对抗的特

26、征。32.双名法: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规定每种生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单词组成,第一个单词是属名,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单词为种加词,形容词。完整的学名,在种加词后附上命名人的姓氏或其缩写。33.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生存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变异性和丰富程度。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34.类病毒:是一类只含有裸露的低分子量RNA的病原体,其RNA中约70%的碱基配对形成双螺旋,未配对的单链形成内环。35.拟病毒:是一类包裹在病毒衣壳内的类病毒。36.朊病毒:是一种不含任何核酸的蛋白质病原,能侵染动物并

27、可在宿主细胞内复制。37.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阳光、湿度、大气及其相关生物等。38.最小因子定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39.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40.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能够耐受的范围,即有一个最高点和一个最低点,二者之间的耐受范围就称为该种的生态幅。41.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的集合体,基本构成成分是具有潜在互配

28、能力的个体。42.种群密度:指单位面积(或体积)空间的生物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个变量,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密度较高,反之则低。43.群落:指特定空间或者特定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就是生物群落。44.演替:又称生态演替,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群落随时间而变化,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45.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间藉助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而相互联系、相

29、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调节的复合体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46.食物链:指生态系统内不同生物之间在营养关系中形成一环套一环的链条式的关系。47.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很少是单条、孤立的出现,它们往往是交叉链索,形成复杂的网络式结构,即食物网。48.生物富集:指某些物质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通过食物链在有机体内逐级累积起来,并随着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累积剂量越大的现象。49.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稳定。由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在不间断地进行,生物个体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所以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50.可持续发展:

30、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既要保证适度的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又要保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优化,从而做到生态环境与经济相协调,实现持续共进、有序发展。四、简答题1. 简述生物的同一性(生命的基本特征)。(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从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和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化学成分来看,不同生物在化学成分上存在着高度的同一性。(2)严整有序的结构:生物体的各种化学成分在体内不是随机堆砌在一起,而是形成严整有序的结构。(3)新陈代谢:所有生物体都处于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流动之中,一些物质被生物吸收后,在生物体内发生一系列变化,最后成为代谢过程的最终产物而被

31、排出体外,这就是新陈代谢。(4)生长发育: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历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这是由于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的结果。此外,在生物体的生活史中,其构造和机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由幼体形成一个与亲体相似的成熟个体,然后经过衰老而死亡。这个总的转变过程叫做发育。(5)繁殖和遗传:当有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大小和一定程度时,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延续,这种现象叫做繁殖。生物在繁殖过程中,把它们的特性传给后代,这就是遗传。但子代个体之间以及子代与亲代之间也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6)应激性和运动:生物能接受外界刺激而发生特异的反应,使生物“趋吉避凶”,这种特性称为应激

32、性。在大多数情况下,生物体都以某种形式的运动来对刺激做出回答。运动有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等形式。(7)适应:适应是生物的普遍特征。适应一般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生物的结构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二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延续。(8)演变和进化:生物具有演变和进化的历史。纷繁复杂的生物界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逐渐演变,就是生物的进化。2. 请从低层到高层写出生命的结构层次。生命的存在是多层次的,显示出从原子 分子 细胞器 细胞 组织 器官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3. 简述DNA与RNA的区别。(1)组成DNA的戊糖为脱氧核糖;组

33、成RNA的戊糖为核糖。(2)组成DNA的含氮碱基为A、G、C、T;组成RNA的含氮碱基为A、G、C、U。(3)DNA一般为反向平行的双链结构;RNA一般为单链结构。(4)DNA主要存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细胞质中。(5)DNA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RNA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4. 植物细胞壁的特化有哪些主要方式? 细胞壁形成过程中,渗入其它特殊物质,改变细胞壁的性质,称为细胞壁的特化。主要的特化方式有以下几种:渗入木质素,增加了细胞壁的硬度,称为木化;渗入角质素,使细胞壁不透水、不透气,称为角化;渗入木栓质,使得细胞壁具有水、光、气三不透的性质,细胞壁的保护作用更强,称为栓化;渗入矿物质

34、,增加了细胞壁的硬度,称为矿化,在矿化中如果积累的矿物质是特殊的SiO2,则称为硅化。5. 什么叫细胞全能性?在生产上有何意义?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多细胞生物的单个生活细胞含有全部遗传物质,具有发育常一个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因其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形状,可以用来进行育种和快速繁育,可以形成无性繁育系应用:在组织培养、动物体细胞克隆,濒危动植物的繁殖保护等。6. 请根据细胞器的被膜情况对细胞器进行分类。(1)双层单位膜组成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2)单层单位膜组成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微体。(3)不具备生物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细胞骨架。7. 请简述孟德尔的遗传分离定律和

35、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决定同一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下(Aa),互不干预,保持其独立性,在形成配子时各自(A或a)分配到不同配子中去。 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的相互分离,又可以重新组合在一起。 8. 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有哪些类型?互作的效果如何?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有互补作用、累加作用、重叠作用、显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抑制作用等。(1)互补作用: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F2群体分离

36、比为9 : 7。(2)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表现相似的性状,两种显性基因均不存在时又表现第三种性状。F2群体分离比为9 : 6 : 1。(3)重叠作用:两对或多对基因共同对某一性状起到决定作用时,不论显性基因多少,都影响同一性状的发育,只有隐性纯合体才表现相应的隐性性状。F2产生15 : 1的比例。(4)显性上位作用: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而且其中一对基因的显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F2出现12 : 3: 1的比例。(5)隐性上位作用: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有遮盖作用。F2群体分离比为9 : 3: 4。

37、(6)抑制作用: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F2群体分离比为13 : 3。9. 什么叫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有什么特点?生物的一些性状的遗传完全或部分地受细胞质里的基因控制,称为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有以下特征:细胞质遗传一般表现为母系遗传,正交和反交子代的表型不一致,F1代通常只表现母本性状。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种后代的遗传行为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杂交后代一般不出现一定比例的分离。通过连续回交能将母本的核基因几乎全部置换,甚至可以用核移植技术将母本核基因全部置换,但母本细胞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不会消失。具有细胞质异质性

38、与细胞质分离和重组。10.简述生物的性别决定的类型。(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雌雄性别的方式主要有XY型、ZW型和XO型。XY型中,XY为雄性;XX为雌性。ZW型中,ZW为雌性;ZZ为雄性。XO型中,XX为雌性;X为雄性。(2)性指数决定性别:如果蝇的性别决定取决于性指数,即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组数的比值。性指数为0.5时,表现为雄性;性指数为1时,表现为雌性;性指数介于0.5和1之间,表现为雌雄兼性;性指数小于0.5时,表现为变态雄性或称超雄;性指数大于1时,表现为变态雌性或称超雌。(3)染色体组的倍性决定性别:蜜蜂、蚂蚁等膜翅目昆虫的性别取决于染色体的倍数性。雌性蜜蜂是由正常受精

39、卵发育的二倍体(2n);而由孤雌生殖而发育的单倍体(n)则为雄性。(4)环境性别决定类型:卵细胞在受精后,其子代性别由环境中的因子(如卵周围的温度、湿度、pH值、激素等)作用来决定。如:龟鳖类、后螠、黄瓜、南瓜等的性别以及家鸡的性反转。11.简述伴性遗传、限性遗传和从性遗传的特点和区别。限性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限性遗传只局限于一种性别上表现,而伴性遗传则可在雄性也可在雌性上表现,只是表现频率有所差别。伴性遗传和限性遗传的性状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而从性遗传的性状的调控基因不在性染色体上,只是性别将影响从性遗传的性状的表现,所以,从性遗传也称为性影响遗传。12. 简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40、染色体变异分为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分为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整倍体变异是染色体组数目的增减产生的变异,包括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具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n)的个体。多倍体是体细胞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同源多倍体是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的。异源多倍体是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的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的。非整倍体变异是染色体组内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减产生的变异,包括单体、缺体、三体、四体等。单体(2n-1)是二倍体中缺少了一条染色体的个体。缺体(2n-2)是二倍体

41、中缺少了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三体(2n+1)是体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四体(2n+2)是体细胞中多了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四种类型。缺失是指染色体的某一区段丢失了。重复是指染色体上增加了相同的某一区段。倒位是指染色体的某一区段的正常基因排列顺序颠倒了。易位是指某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在非同源的另一个染色体上。13.简述中心法则的内容。中心法则是遗传信息传递原则。中心法则总结了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流动规律,揭示遗传的分子基础。(1)DNA的复制:DNA双链解螺旋,以亲代的D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另一条具有互补碱基的新链,完成复制的DNA子

42、链与亲代双链DNA完全相同。(2)转录:以DNA为模板合成RNA,遗传信息由DNA碱基序列转变为RNA碱基序列,这个过程叫转录。(3)翻译:是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遗传信息由RNA的碱基序列转变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这个过程叫翻译。(4)RNA复制:许多RNA病毒(如流感病毒等)以RNA携带遗传信息,在感染宿主细胞后,它们的RNA在宿主细胞内复制。这种复制以导入的RNA为模板,而不是通过DNA为模板。(5)反转录:某些RNA病毒以RNA为模板,反向地合成DNA,然后再以这段病毒DNA为模板,互补地合成RNA,这是RNA复制的另一种形式。14.基因突变有哪些类型?在一定外界因素影响下,基因的

43、结构(核苷酸顺序或数目)发生改变称为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分为点突变和大突变两大类。点突变又分为:(1)同义突变:指碱基替换后,一个密码子变成了另一个密码子,但所编码的氨基酸还是同一种,实际上并不发生突变效应。(2)错义突变:指碱基替换后的密码子与替换前的密码子编码不同的氨基酸。(3)移码突变:DNA链上插入或丢失1个或多个碱基,导致插入或丢失碱基部位之后的密码都依序发生改变,造成多肽链延长或缩短,称为移码突变。(4)无义突变:替换后的密码子为终止密码子,使得翻译提前终止,产生的蛋白质或酶大都失去活性或丧失正常功能。大突变分为: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类型。15.简述乳糖操纵子学说。乳糖操纵子包括

44、编码3种酶(-半乳糖苷酶、透性酶、硫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的结构基因、启动子和操纵基因。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一旦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便启动了3种结构基因开始转录。在启动子与结构基因之间的DNA片段是操纵基因,它起一种开关的作用,决定着RNA聚合酶能否与操纵基因结合并向结构基因移动,完成转录过程。当大肠杆菌培养基中没有乳糖时,由操纵子前端的调节基因编码产生的阻遏蛋白便与操纵基因结合,阻止了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使得乳糖操纵子处于关闭状态,不能转录形成编码-半乳糖苷酶和其他两种酶的mRNA,当然也不可能合成相应的3种酶。当大肠杆菌周围有乳糖存在时,乳糖分子首先可以与阻遏蛋白相

45、互结合,改变了阻遏蛋白的形状,使后者不能再与操纵基因相结合。这时,操纵基因便开启着,RNA聚合酶便可以结合在启动子上,然后,沿着操纵子移向结构基因,转录3种酶的结构基因,形成相应的mRNA。这些mRNA的进一步翻译,合成了大肠杆菌利用乳糖的3种酶蛋白。乳糖操纵子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乳糖在这个系统中起诱导作用。16.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有什么特点?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具有以下特点:真核生物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基因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翻译则发生在细胞质中。真核生物基因数目比原核生物多,大多数基因除了有不起表达作用的内含子,另外还有更多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序列,真核生物所转录的前体mRN

46、A必须经过加工成熟后才能进入表达阶段。染色质的结构对基因的表达起总体控制作用,染色质处于更开放、解折叠的常染色质状态更有利于基因的转录。化学信号包括某些激素对基因的表达可以起重要的诱导控制作用。基因组内DNA的化学修饰(如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也可改变基因的表达。真核生物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具有高度分化的机制,这种细胞分化特别需要对基因表达进行选择性地控制。17. 什么是生物技术,它包括哪些基本内容?生物技术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要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系列技术。一般认为,生物技术通常包括基因

47、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5个方面内容。此外也包括生物材料技术、分子诊断技术、基因治疗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环境污染检测和治理的生物技术等。18. 什么是基因工程?简述基因工程的主要步骤。根据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原理,设计并实施把一个生物体中有用的DNA转入另一个生物体中,使后者获得所需要的遗传性状或表达出所需要的产物,实现该技术的商业价值。基本步骤:(1)获得目的基因:通过基因文库、反转录法、PCR等方法获得目的外源基因。(2)重组DNA分子:在限制内切酶和连接酶作用下与克隆载体连接,形成新的重组DNA分子,需要对重组DNA分子进行克隆和筛选。(3)转化:用重组DNA分子转化受

48、体细胞,使之进入受体细胞并能够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和遗传。(4)转化子筛选和鉴定:对转化子(获得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5)获得外源基因的遗传性状或需要的产物:对获得外源基因的细胞或生物体通过发酵、细胞培养、养殖和栽培等,最终获得所需要的遗传性状或表达出所需要的产物。19. 简述遗传平衡定律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遗传平衡定律(哈迪温伯格定律)指出,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种群大、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无突变发生、无新基因加入和无自然选择这5个条件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将稳定不变地代代相传,即保持着基因平衡。由于该定律的前提是假设的理想状态,在自然条件下并不存在,

49、也就说明,在自然情况下,种群基因库总会发生改变,进化就一定会出现。20. 影响种群小进化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种群小进化的主要因素包括下面几种:(1)基因突变。由一个等位基因直接变成另一个等位基因,可直接改变群体中等位基因频率。(2)基因流动。携带相关等位基因的个体迁入或迁出某一群体,直接改变群体中等位基因频率。(3)遗传漂变。使小群体等位基因频率波动较大,引起生物容易发生进化。(4)非随机交配。生物种群中非随机交配或差异性生殖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影响群体中基因频率。(5)自然选择。自然选择通常是影响群体中基因频率效果的最明显因素。自然选择实际上就是选择某些基因,淘汰另一些基因,这必然改变种群的基因

50、频率。21. 简述生物多样性及其层次。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地区或空间的所有生物物种与变异及其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可通俗地定义为: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三个层次。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种内个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根据分类学的记载,地球上生活着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约有200万种。但是,根据每年都有新物种被发现这一事实可以断言,生物种类决不止此数。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种群相

51、互作用组成一个具有独特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的集合体即群落,群落和它所栖息的非生物环境成分组成生态系统。地球上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群落和生态系统。22. 什么是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有那些类型和特点?在环境中,对生物个体或群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起着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要素称为生态因子。生态因子通常可以分为五类:气候因子,包括各种气候参数,如光、温度、湿度、降水、风和气压等。土壤因子,主要指土壤的各种特性,如土壤结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营养状态等。土壤是岩石分化后的在生物参与下所形成的生命与非生命的复合体。地形因子,这类因子包括各种地面特征,如海拔、坡向、坡度,这些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和分布有明显的影

52、响。生物因子,包括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如种群内部的社会结构、领域、社会等级以及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等。人为因子,指人类对生物和环境的各种作用,人类是有理性的高等动物。生态因子的作用特点如下:综合性: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是在与其他因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起作用的,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非等价性: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少数几个因子是起主要作用的主导因子。主导因子的改变常会引起许多其他生态因子发生明显变化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明显的变化。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但某

53、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一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限定性: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因此某一生态因子的有益作用常常只限于生物生长发育的某一特定阶段。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于生物的生长发育及分布。23. 什么叫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最小因子定律,即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耐受性定律,即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24. 什么是种群?种群有什么特征?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占有一

54、定空间的个体的集合体,基本构成成分是具有潜在互配能力的个体。种群是物种具体的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的基本特征:(1)数量特征:是所有种群具备的基本特征。种群数量越多、密度越高,种群就越大,种群的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也就越大。种群的数量大小受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这些参数继而又受种内分布格局和遗传组成的影响。(2)空间分布特征:种群均占有一定的空间,空间分布既包括内分布格局,即种群内部的个体距离,又包括地理分布。内分布格局又可分为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3)遗传特征:种群是一个基因库,具有遗传组成,不同的地理种群存在着基因

55、差异,是种群遗传学和进化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世代传递,在进化过程中通过改变基因频率以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4)系统特征:种群是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系统。它以一个特定的生物种群为中心,以作用于该种群的全部环境因子为空间边界所组成的系统。25. 种群的数量受到哪些参数的影响?这些参数是怎样影响种群数量的?种群的数量受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性比、年龄分布、增长率等参数的影响。(1)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新出生的个体数。出生率较高,种群的数量增大,出生率较低,种群的数量减小。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种群的死亡个体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其对种群数

56、量的影响与出生率相反。(2)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入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迁入种群的个体数与种群总个体数的比率;而迁出率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迁出种群的个体数与种群总个体数的比率。迁入率增大将有利于种群数量增加,而迁出率增大将使种群数量减小。(3)年龄结构:种群的年龄结构,又称年龄分布,是指种群中各个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种群各年龄期的死亡率和出生率相差很大,研究种群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发展趋势和种群兴衰。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三种基本类型。(4)性别比例: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雄性与雌性个体数的比例,通常用每100个雌性的雄性数来表示。由于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中的个体适时找到合适伴侣

57、而影响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一般来说,种群中雌性个体适当多于雄性个体有利于提高生殖力。26. 简述种群的社会关系。种群是生物个体的集合体,既存在不同种群间的社会关系,也存在同一个种群内部的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社会关系,种群在各种社会关系下生存、进化和发展。(1)种群内部的社会关系1)集群:集群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化种群中,同一种生物的个体在一定时期内会生活在一起,从而保证种群的生存和正常繁殖,因此集群是一种重要的适应性特征。2)种内竞争:种内竞争是指种群内各个体为了利用有限的共同资源,相互之间所产生的不利或有害的影响。3)通讯:通讯是指一个体释放出一种或者几种刺激信号,并引起接受到信号的个体产

58、生行为反应。4)领域:领域是指一定的区域或空间范围,动物个体、配偶或者家族通常局限于这个范围内活动,这个范围受保护,不允许其他动物通常是同种动物进入。5)社会等级:社会等级是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2)种群之间的社会关系1)种间竞争:种间竞争是指不同的种群利用同一种有限资源所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生物通过种间或种内竞争,结果是一种生物或者某些个体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其他的被淘汰灭亡或者是它们的生态位发生分离,进化上发生性状替换。2)捕食:捕食是指某种生物消耗另一种其他生物活体的全部或部分身体,直接获得营养以维持自己的生命的现象,前者称为捕食者,后者称为猎物。广义的捕

59、食包括食肉动物捕杀其他动物、昆虫的拟寄生、植食和同类相食四种。3)寄生:一种从另一种的体液、组织和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并造成对宿主危害的生存方式,称为寄生。4)互利共生:对双方都有利称为互利共生,如果仅一方有利称为偏利共生。两种生物的互利共生,有的是兼性的,即一种从另一种获得好处,但并未达到离开对方不能生存的地步;另一些是专性的,专性的互利共生也可分为单方专性和双方专性。27.什么是群落?群落有哪些特征?生物群落有哪些结构?群落是指特定空间或者特定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就是生物群落。群落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群落是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复杂聚合物种多样性;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群落中的各个成员在决定群落的结构和生态功能上作用不同优势度;具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和环境不可分割;具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