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讲座》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5830464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1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复习讲座》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三语文复习讲座,2,研读“考纲”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弄清语文高考的考试内容及考试的能力要求,弄清考试内容中究竟有多少知识点,这样才能节约备考的时间与精力,使下一阶段的复习目标更明确。 、认真阅读“考纲”中的样卷及样卷示例,并将样卷中的每一类型的题目与考纲中的能力点、知识点相对应,使自己对高考的试题形式及出题方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将今年的考纲与去年的考纲进行比较,关注那些不同点,因为那些地方很可能成为今年的出题点或变化点。,3,、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古代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写作。,4,、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高考语文对这一部分的总要求是:“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2、。” 一是“识记”知识。所谓“识记”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语言知识中,最基本的是字的形、音、义以及常用词语的含义。 二是“掌握”技能。所谓“一定”,是指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所谓“技能”就是实际的语言操作能力。,5,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2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近义词、成语、熟语等) 4辨析并修改病句 5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8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6,试题的基本特点是:注重常用、常见,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生活,因此试题的的现实感很强。 、考常用字读音的辨别: A、如:碱、箴、减、感、阐、弹、惮、殚这是常用形声字、多

3、音字读音的辨别; B、如:宦、豢、盥、患、幻这是常用音同、音近字读音的辨别。 、考常用字字形的辨别: 如:文身(纹)、桥墩(礅)、犯而不校(较)、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剑) 、考常用词语的运用: 实词:气氛、氛围、吝啬、吝惜、积淀、积聚、抑制、克制 虚词:又、再,一再、再三; 成语:两全其美、一举两得、轻车熟路、得心应手、精妙绝伦、完美无缺,7,复习建议: 、字音的识记重在积累、辨析,复习时要注意音、形、义的结合。 、字形复习要明确考查范围,把握重点。(高考字形题涉及的范围是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学会归类辨析,特别注意音同形异字、音同形近字、音同义近字等字形,做到对比理解,加强记

4、忆。 3、近义词、成语、熟语的复习要注重对词语的理解以及对语境的把握。,8,“考纲”规定的病句类型为以下六项: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9,1语意性病句。 语意性病句指句子的意思表达不确定、不明白或不符合事理。 2语法性病句 语法性病句包括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这类病句主要是不符合一般的语法规则,不符合汉民族语言的表达习惯。,10,1凭借语感 平时要培养自己良好的语言习惯,使自己对语言有敏锐的体察能力,对有些病句可以直接凭语感作出判断。 2紧缩语句 这种方法就是对句子作结构分析,提取主干,寻找是否残缺或赘余;再分析修

5、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寻找是否搭配恰当等等。如“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3依据事理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辨析“不合逻辑”的病句。譬如“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重要条件”一句。,11,应试策略上需要建立三个意识。 1建立话题意识 2建立语境意识 3建立表达意识 这里所说的表达意识是指遵循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这原则包含下列三点: 1向心性原则:指所写的一段文字的每一句话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中心,陈述中心,不要游离中心。 2连贯性原则:指所写的一段话围绕中心,叙述角度一致,前后照应,语气上一气贯通。 3协调性:指语言在句式、结构、音节等方面要和谐,

6、读起来顺口。,12,从阅读、鉴赏的角度包含下列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3,文言文试题的基本特点: 所占分值较大,一般有分左右; 大部分是客观试题,有利把握; 知识性、体系性较强; 难度不是太大,试题多选择“浅易”的古文语段作为阅读材料。,14,归纳分类标准如下:(1)文言实词(大约100个) (2)文言虚词。 (3)文言句式。对几种文言句式,找出有代表性的句式,对其规律进行总结,

7、并进行延伸,使自己在新语境中能够识辨。 (4)词类活用。(5)文学文化常识。,15,命题规律 1、考查范围大都是唐诗宋词。2、考查内容:一是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一是作者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语言来表达这种思想情感。,16,1、了解古诗中的一些特定意象的意义,如: ()望月怀远。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伤春悲秋,如琵琶行“枫叶荻花秋瑟瑟” ()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如苏轼看“大江东去”而叹“人生如梦”; ()折柳送别,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闻雁思归,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 ()听梧桐而心悲凉,如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17,了解古代诗歌语言的风

8、格特色 我们一般用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词语来评价古诗的语言风格特色。,18,抒情手法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 间接抒情: 1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 2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3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4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鉴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 5 用典抒情,19,描写手法 1、衬托:正衬 ( 烘托 ) 反衬 2、反衬: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 、以明衬暗 、以乐景衬哀情 3、虚实结合 ( 联想和想象) 4、对比 5、白描 6、细节描写 7、直接描写 8、侧面描写,20,修辞手法 01、比喻 02、拟人

9、03、对偶 04、对比 05、用典 06、双关:谐音双关,07、夸张 08、叠字 09、互文 10、反问 设问 11、反语,21,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壮志未酬、报国无门、闺中怨恨、念远思家、忠贞爱国等。,22,模式一: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步骤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要忠实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步骤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步骤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

10、回答要具体。,23,模式二: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步骤一: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步骤二: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步骤三: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24,模式三: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步骤一:用一两上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步骤二: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步骤三: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5,模式四: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11、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步骤三: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6,模式五: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 步骤一: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步骤二:从该词 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27,模式六:赏析思想情感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主旨。对于本诗内涵,你是 如何理解的? 答题步骤 步骤一: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思想情感。 步骤二: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思想感情。,28,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 试题特点

12、:主要默写课本规定背诵的名篇中的名句。这两年加入了对篇名的记忆。 我们备考不仅要注重背诵,还要注重“默写”,把句序写对,把字写正确。,29,(三)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的总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30,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5、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8、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31,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近几年来呈现出下列特点: 1阅读材料整体风格

13、趋于平易好懂; 2阅读材料的内容贴近现实生活; 3试题紧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表达技巧; 4试题表述趋于简明,指向明确; 5评分标准趋于宽容,答案“意思对即可”。,32,社科文和科技文常见的错误设置方法有以下几种类型: (1)以偏概全 (2)无中生有 (3)张冠李戴。 (4)因果混乱。,(5)主次颠倒。 (6)混淆时间。 (7)信息遗漏。 (8)指代不明。,33,1有强烈的文本意识; 2有敏锐的识别能力; 3有规范的训练试题。,社科文科技文应试策略:,34,一是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二是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文学作品阅读题:,35,答案表述的原则

14、: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是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决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36,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 ”题, 应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此类题型的答题要点包括三个方面: 1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 2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 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 3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37,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