锹甲饲养基础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8248568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锹甲饲养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锹甲饲养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锹甲饲养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锹甲饲养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锹甲饲养基础(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锹甲饲养基础鞘翅目-多食亚目 Polyphaga-金龟总科 Scarabaeoidea锹甲科Lucanidae Latreille, 1804锹甲是鳃角类中一个独特类群,因其触角端部3-6节向一侧延伸而归入鳃角类,又以其触角肘状,上颚发达,多呈似鹿角状而区别于其它各科。体小型至特大型;长椭圆形或卵圆形,背腹颇扁圆。体色多棕褐至黑色,或有红、黄褐色等色斑,有些种类有金属光泽,通常体表不被毛。头前口式,雌雄差距十分显著,雄虫头部大,接近前胸之大小,上颚异常发达,多呈鹿角状,同种雄性个体也因发育程度不同,大小差异也甚显著。复眼通常不大。触角肘状10节,鳃片部3-6节,多数为3-4节,呈栉状。前胸背板

2、横大于长。小盾片发达显著。鞘翅发达,盖住腹端。全球已记有近800种,我国约记有150种。锹甲跟独角仙类似,也属于自然的清道夫,幼虫取食朽木(蘑菇菌分解过得木头),可以加速有机质的分解,成虫则舔食树干流出的酸甜树液和熟透落地的水果。锹甲大部分是属于夜行性昆虫,取食和繁殖基本都在夜间进行,而且有趋光性。在发生季节里,雄虫会先寻找一个流树液的地方,取食并守护在那里,耐心等待雌虫出现并交配,如果有其它雄虫靠近他们会互相打斗,直到一方把另一方夹住高高举起,使其六脚腾空扔下树去,胜利的一方仍然守护在那里继续等待雌虫出现。一身坚硬盔甲又带着发达大颚的锹甲一直吸引着很多中外的昆虫爱好者,尤其是锹甲标本长久以来

3、一直吸引很多收藏家的关注。锹甲分部地域范围很广,以种类数量而言东亚,东南亚, 以及南亚可算是锹甲分部的大本营。近来由于锹甲生态以及饲养方式渐渐被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发掘出来,锹甲饲养也成为一个新的玩赏方式,而且人工饲育的环境下,往往会比野外采集的个体更大,甚至会超过野外纪录的超大型个体,这也是锹甲饲育吸引人的重要因素之一。锹甲由于不善飞迁袭能力较弱,容易因为地形的阻隔独立演化出地方型和亚种,甚至是不同品种。除了增加学术分类上的复杂性,对一般爱好者或是标本收藏家而言无疑提高了玩赏多样性。由于生存环境差异极大,造成不同品种间的饲养方式差别也很大,即便来自同一座山的锹甲,山脚海拔500m的品种跟山腰海拔

4、2500m的品种两者的生态及习性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饲养上必须要知道锹甲的习性及生存环境,以免把高海拔的品种养在高温环境下发生热死的情况。独角仙属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过 卵-幼虫-蛹-成虫 四个阶段(生物课都有学过吧)名词解释:卵孵化后就是一龄幼虫 虫友们通常简称 L1 一龄幼虫经过一次蜕皮就变为二龄幼虫 即L2二龄幼虫再经过一次蜕皮就变为三龄幼虫 即L3三龄幼虫到老熟后期时,就开始用自己的粪便制作一个化蛹的安全空间 即蛹室蛹室做好后,老熟幼虫就停止运动 体内的组织开始溶解并转化 这时的虫态叫前蛹前蛹体内组织转化成蛹组织后,变开始蠕动伸缩,把老皮蜕掉 这叫化蛹老皮蜕掉后,变成另一种样子 这

5、个虫态就叫蛹变成蛹后,体内组织开始进一步更复杂的转化和硬化,等蜕掉蛹皮变成成虫 这叫羽化羽化后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期,身体外壳和内部组织进一步硬化和熟化,这时间叫蛰伏期等过了蛰伏期,自己爬出蛹室,钻出泥土时,就可以正常取食交配繁殖了此后新一轮的生命周期 就可以再次延续啦.想要真正了解到锹甲饲养的乐趣,建议最好能从幼虫开始养起,经过一龄、二龄、三龄 的成长过程一直到化蛹、羽化为成虫,最后还可以为其进行配对、繁殖的工作,这样一来才算完整的体验到锹甲的每一个生命阶段,见证大自然的神奇。饲养参照:成虫饲育前面介绍了锹甲有不同的栖息环境,所以在获得锹甲的同时,必需要知道该锹甲的基本分布情况、产地、海拔、

6、习性等,有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尽量给予相近的饲育环境,基本上锹甲成虫还是很好照顾的,大约23cm厚的微湿木屑或苔藓,阴凉的环境,再投入一些可供攀爬的木块和食物就可以了;温度方面高海拔品种需1522度,低海拔品种可2030度左右;食物方面可以选择适合的果冻,或是糖分高水分相对少的水果;容器方面因为锹甲不论公母都有强壮的大颚,最好是用高度高于锹甲体长2倍的坚固容器,以免有些狂暴的个体把容器破坏并逃逸,也会造成美丽大颚在破坏过程中磨损。亲虫选择与配对首先是要确定为同种的公母虫,并且已过蛰伏期,当然若是以繁殖为前提,母虫当然是重要的关键,若是野外采集的母虫,通常可视为成熟并且已经交配过的个体,这是因为

7、在野外锹甲不论公母成熟后会聚居在摄食地点或是栖息的树洞,交配行为通常在这段时间就已经完成,不过在人工环境下交配也不是难事。另外就是现在越来越多宠物业者提供活体昆虫销售,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完整,活泼并充满活力的个体,母虫则必须注意大颚不要磨损,六肢无缺陷,体重不要过轻,若是12只脚的付节断掉还不太要紧,若是胫节断掉的母虫尽量不要选,大颚磨损的母虫会影响啃咬产卵木的能力,体重过轻的母虫通常体力较差,而且很有可能是产完卵的,再生产的量也不会太多。这方面找有信誉的虫店或是老虫友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人工繁殖出来虫若是卖家没有说明可以视为没有交配过的个体,所以饲养者得费心让她们交配才能繁殖,大多数

8、的锹甲比较害羞,不如大兜虫或是花金龟容易配对,所以在交配这方面得多花点心思。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产卵环境布置好,将公母虫同时投入,让她们自然交配,这比较适合脾气温和或大颚不发达杀伤力较弱的锹甲品种,一些如巨扁、宽扁、叉角或是大型锯锹,就必须留心公虫会在母虫拒绝交配或是交配过程中将母虫夹碎,遇到这些杀妻惯犯,最好是人在旁边盯着看交尾过程,一但完成就将公母虫分离,还有些虫友会将公虫的大颚先行用热融胶或是皮筋固定,再放入跟母虫交配。交配环境应保持安静稍微阴暗,给予母虫一些食物让母虫专心享用美食,好让公虫顺利交配,交配时间大多在310分钟,交配后母虫会将公虫的精子放在产卵管旁的储精囊中,等卵产出经过产卵

9、管时才会受精。产卵环境所需材料这里介绍通用的布置方式,以大扁、大锹、鹿角、鸡冠及大多数的锯锹都适合的方法。1. 容器:依虫种而定,大型虫用大号整理箱,小型虫可用小一点的箱子,但尽量大些,因为活动空间大虫子心情才会好,产卵才会多,产箱最小规格:30cm长*15cm宽*17cm高,容器必须透气且保湿,密闭容器可以事先在盖子上打孔。2. 产卵木:即朽木,蘑菇菌分解过的木头,硬度依虫种而定,如安达幼实大锹、鸡冠、彩虹、大多数的锯锹等,喜欢较软的产卵木,大约是用手可以剥开的程度。但是也有像大锹、巨扁之类的喜欢稍微有点硬度的产卵木,这方面可以请教有经验的饲育者。产卵木必须是阔叶树,如枫木、栎木都是不错的选

10、择。产卵木通常需要除虫并调整到适合的湿度,通常是将产木完全泡入水中24小时,再取出阴凉处晾干12小时左右,除虫的方法可以用冷冻或是微波炉,目的是除去朽木中会伤害锹甲幼虫的杂虫,比如说拟步甲或是吉丁虫的幼虫。3. 发酵木屑:也是依虫种而定,大多数锹甲喜欢细致充分发酵的木屑,部分如鬼艳属或是圆翅属则喜欢更腐朽的木屑。使用时也必须要调整适合湿度,一般通用的湿度大约是手握紧木屑不会滴水,只会在握紧时指缝中微微渗水。产卵环境的布置步骤一般种类通用型的布置方式:1. 先将拌好水的木屑装入容器底部,用力压实约35cm。2. 放入充分浸水并阴干的产卵木,平放或斜放。3. 用木屑把产卵木周围填满并用手指稍微压实

11、,产卵木埋入的程度依虫种不同做调整。4. 放上树皮或木片,防止母虫翻倒后无法翻身而累死。5. 放入完成交配的母虫或是对虫。6. 放入食物,水果应该每周更换2-3次,果冻每周更换1-2次即可,太脏或腐败应立即换掉。7. 环境太干需喷水增湿,一般情况下塑料容器的透气性差,透气孔不会太多,水分散失的就会很慢,所以很少需要补水,反正多多留意就行了。8. 产卵箱的透气孔和缝隙最好用透气胶贴或报纸堵住,可以防止木蚋混入产箱繁殖。采卵或是挖幼虫在母虫放入产卵环境后通常每周要定期更换果冻,若是在放入3040天刚好遇有母虫爬到表面可以将他取出,若要继续让他产卵只需喂养一阵子再置入另一个产卵环境即可,原来的箱子可

12、以再另外放置30天左右再行开箱采幼虫,这30天的等待是为了等后母虫最后产下的卵顺利孵化,若是对孵卵有心得的玩家也可以再把母虫取出后直接开挖采卵,采卵或是采幼虫时必须非常谨慎以防弄伤珍贵的幼虫或卵,木屑底床中的卵可以利用仔细的检查得到,最好是将整个饲育环境中的材料倒出,再细细检查,产卵木中的卵或幼虫可以先观察母虫的产卵痕迹,在产卵痕迹旁边12cm处开始剥开,顺着幼虫的食痕找到幼虫或是母虫的产卵痕迹附近找到卵或是刚孵化的幼虫。采出的卵可以用小容器,铺放2/3的发酵木屑,放入卵后再将容器以木屑填满,并打上通风小孔,注意孵化过程木屑千万不能干掉。饲养-幼虫的饲养目前锹甲幼虫的饲养方式可分为四种:菌瓶-

13、 大多数扁锹、大锹、彩虹、部分锯锹、部分叉角都适合。发酵木屑- 绝大多数的锹甲都可以用发酵木屑饲养。腐植土- 即为发酵度更深的,更腐朽的木屑,适合鬼艳属、圆翅属、深山属等。朽木- 因为大块活菌朽木难以取得,所以现在已经较少使用。一般锹甲幼虫期大约有510个月,发酵木屑或是菌瓶饲养都必须定期更换饲料,因为幼虫不仅需要不断取食并排出粪便,而且饲料在一定的时间后会发生劣化,若持续不换很有可能逼使幼虫提前化蛹或是死亡,所以需观察发酵木屑及腐植土的腐朽程度,再决定更换饲料的时间。L3幼虫区分公母的方法1. 幼虫的头幅 母幼虫会比公幼虫的脑袋小,多观察几只幼虫就能分出了,大扁的母幼虫头幅大约在89mm,而

14、公的可达1114mm。2. 幼虫的体重 母幼虫会比公虫小,还是以扁锹为例,母幼虫最高体重大多为1015g,公幼虫最高体重可达2030g。3. 母虫的卵黄块 多数品种的母幼虫腹部 倒数第23节的背面皮下可以看到一对卵黄块。大多情况下可以经由上面的方法分区出幼虫的性别,当然有些幼虫却很难分辨公母,往往要等到L3中末期。化蛹 阶段在幼虫达到完全的成熟,会在合适的地方利用体内粪便制造一个内部光滑的椭圆形空间,准备进入生命周期的下一个阶段“蛹”。通常可以透过饲养容器外部发现幼虫开始制作蛹室,在这期间最好不要碰触容器打扰幼虫,若是幼虫仍有活动力的情况下,一但受到过多惊扰很有可能舍弃做了一半的蛹室另寻他处,

15、这对幼虫体力损耗很大,很有可能体型变小或是化蛹失败死亡,顺利将体内粪便用完做好蛹室的幼虫会在蛹室中静止下来,六脚向上不在乱动,虫身上出现很多皱折,此时我们称幼虫进入了前蛹阶段,这时期的幼虫失去行动能力,若不甚挖出失去行动能力的前蛹,可以将他放回到它自己的蛹室,在蛹室被破坏的情况下也可以制作一个人工蛹室供他化蛹,不过这种补救方法有时候不一定有效,不论怎么补救也比不上虫子自己做的窝,所以在这阶段还是减少打扰比较好,即使到了该换菌瓶或木屑的时候,也要在更换前先观察饲育容器外壁有无做蛹室的迹象。化蛹的过程非常的奇妙,有机会观察到的朋友千万别错过,幼虫的皮通常在前胸背部34节裂开,接着头壳裂为三部分,虫

16、体慢慢蠕动,旧皮便向尾部慢慢脱去,陆续露出日后变成成虫时候的脚,幼虫皮蜕完后接着蛹的腹部收缩,体液涌向另一端,头部与大颚“充血”膨胀,随后一两天蛹的颜色由透明转变为乳黄色,这时候另一阶段的变化正在蛹内进行着,锹甲的蛹尤其是新蛹非常脆弱,应该避免直接接触或是碰撞到饲育容器。羽化与蛰伏阶段锹甲的蛹期大约在2540天,一般体型越大型蛹期越久,蛹内的体液经过几十天奇妙的变化陆续形成了锹甲的几丁质外骨骼,在蛹的后期会陆续观察到脚、前胸背板、头部、大颚在蛹皮下陆续形成,破蛹而出的那一刹那,当然这是虫迷们最期盼的时刻,饲养了很久的幼虫正在经历生命中最大的关口,通常是脚先开始活动,接着自己翻身,蛹皮由前胸背板处裂开向身后褪去,等到蛹皮脱尽,体液灌入发皱的鞘翅,接着头部抬起,体液灌入内翅将内翅伸展开,随后内翅通过腹部的蠕动折叠到鞘翅内,鞘翅颜色渐渐变深。刚羽化的新虫通常会有一段蛰伏期,因品种而异,大约在20天到半年不等,在蛰伏期间应该减少打扰,蛰伏期间给予微湿的木屑或是卫生纸让虫子躲藏休息,蛰伏期过后会发现容器顶部或是卫生纸上有虫子的尿渍,并且虫子活动力增强,这时候就可以喂食了,但还是建议不要轻易挖开蛹室,让虫子过蛰伏后自己钻出来,这样出来的成虫还更健康寿命更长.到这时候往往又是另一次生命传承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