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原理与应用复习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58222438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GPS原理与应用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GPS原理与应用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GPS原理与应用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GPS原理与应用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原理与应用复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选择1、实现GPS定位至少需要(B)颗卫星。A三颗B四颗C五颗D六颗2、SA政策是指(C)。A精密定位服务B标准定位服务C选择可用性D反电子欺骗3、3、SPS是指(B)。A精密定位服务B标准定位服务C选择可用性D反电子欺骗4、&技术干扰(A)A星历数据BC/A码CP码D载波5、UTC表示(C)A协议天球坐标系B协议地球坐标系C协调世界时D国际原子时6、WGS-84坐标系属于(C)。A协议天球坐标系B瞬时天球坐标系C地心坐标系D参心坐标系7、GPS共有地面监测台站(D)个。A288B12C9D58、北京54大地坐标系属(C)。A协议地球坐标系B协议天球坐标系C参心坐标系D地心坐标系9、GPS

2、卫星星历位于(D)中。A载波BC/A码CP码D数据码10、GPS外业前制定作业计划时,需要使用的是卫星信号中的(B)A星历B历书CL1载波DL2载波11、L1信号属于(A)。A载波信号B伪随机噪声码C随机噪声码D捕获码12、P码属于(B)A载波信号B伪随机噪声码C随机噪声码D捕获码13、消除电离层影响的措施是(B)A单频测距B双频测距CL1测距+测距码测距D延长观测时间14.8技术干扰(D)A星历数据B定位信号C导航电文D历书数据15、GPS绝对定位的中误差与精度因子(A)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等价16、不同测站同步观测同卫星的观测量单差可消除(A)影响。A卫星钟差B接收机钟差C整周未知数D

3、大气折射17、不同测站同步观测同组卫星的双差可消除(B)影响。A卫星钟差B接收机钟差C整周未知数D大气折射18、不同历元不同测站同步观测同组卫星的三差可消除(C)影响。A卫星钟差B接收机钟差C整周未知数D大气折射19、西安80坐标系属于(D)。A协议天球坐标系B瞬时天球坐标系C地心坐标系D参心坐标系20、通常所说的RTK定位技术是指(C)A位置差分定位B伪距差分定位C载波相位差分定位D广域差分定位21、LADGPS是指(A)A局域差分系统B广域差分系统C事后差分D单基站差分22、VRSRTK是指(D)A局域差分B广域差分C单基站RTKD网络RTK23、制作观测计划时主要使用(A)值来确定最佳观

4、测时间。APDOPBVDOPCGDOPDHDOP24、不可用差分方法减弱或消除的误差影响(D)。A电离层延迟B对流层延迟C卫星钟差D接收机的内部噪声25、周跳的检测一般在数据处理的(A)环节中进行。A预处理B基线解算C无约束平差D约束平差26、GPS定位中的卫星钟改正参数从(A)中获取。A导航电文B测距码CL1载波DL2载波27、无摄运动轨道参数中,(D)确定卫星的瞬时位置。AVBQCiD28、Q和i称为(B)参数。A轨道形状B轨道平面定向C轨道椭圆定向D卫星瞬时位置29、下面哪一种时间系统不是原子时?(D)A原子时BUTCCGPSTD世界时30、s称为(C)参数。A轨道形状B轨道平面定向C轨

5、道椭圆定向D卫星瞬时位置31、as和es称为(A)参数。A轨道形状B轨道平面定向C轨道椭圆定向D卫星瞬时位置33、HDOP称为(A)精度衰减因子。A平面B高程C几何D时间34、不是GPS用户部分功能的是(D)A捕获GPS信号B解译导航电文,测量信号传播时间C计算测站坐标,速度D提供全球定位系统时间基准35、不是GPS卫星星座功能的是(D)A向用户发送导航电文B接收注入信息C适时调整卫星姿态D计算导航电文/label36、GPS卫星信号的基频是(C)A1575.42MHzB1227.36MHzC10.23MHzD1.023MHz37、假设测站与观测卫星所构成的空间立体体积为V,几何精度因子GDO

6、P与V的关系为(B)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等价38、产生周跳的主要原因是(A)。A卫星失锁B观测卫星数过少C整周未知数解算有误D星历误差39、RTK数据链发送的是(B)数据。A基准站坐标修正数B基准站载波相位观测量和坐标C基准站的测码伪距观测量修正数基准站的测码伪距观测量修正数D测站坐标40、不可用差分方法减弱或消除的误差影响(D)。A电离层延迟B对流层延迟C卫星钟差D接收机的内部噪声41、不是监测站功能的是(A)。A向用户发送导航电文B收集气象数据C监测卫星工作状态D处理观测资料42、A-S是指(D)A精密定位服务B标准定位服务C选择可用性D反电子欺骗43、属于空固坐标系的是(D)。A协议

7、地球坐标系B北京54坐标系C西安80坐标系D协议天球坐标系44、GPS外业前制定作业计划时,需要使用的是卫星信号中的(D)A星历BL1载波CL2载波D历书45、PPS是指(A)。A精密定位服务B标准定位服务C选择可用性D反电子欺骗46、消除电离层影响的措施是(B)。A单频测距B双频测距CL1测距+测距码测距D延长观测时间47、北京时间与GMT时间的差别是(A)A北京时间比GMT时间快8小时B北京时间与GMT时间慢8小时C不能比较D北京时间与GMT相差0小时48、西安80大地坐标系属(C)。A协议地球坐标系B协议天球坐标系C参心坐标系D地心坐标系49、TDOP称为(A)精度衰减因子。A平面B高程

8、C几何D时间50、周跳的检测一般在数据处理的(A)环节中进行。A预处理B基线解算C无约束平差D约束平差51、VDOP称为(B)精度衰减因子。A平面B高程C几何D时间52、电离层折射误差可用(B)方法消除。A单频观测B双频观测C码相位观测D载波相位观测53、白天的电离层误差影响比晚上的影响(A)。A大B小C相同D无关54、哈尔滨的电离层误差影响比广州的影响(B)。A大B小C相同D无关55、电离层是指(D)的大气层。A701000mB7001000mC70010000mD501000km56、消除对流层影响的方法是(D)。A单点定位B双点定位C绝对定位D相对定位57、消除多路径误差影响的方法是:(

9、B)A动态定位B静态定位C码相位观测D载波相位观测58、码相位观测的误差比载波相位观测误差(A)A大B小C相同D无关59、天线的几何中心与相位中心之间的距离是(D)A统一的B相同的C固定的D变化的60、最常用的精度衰减因子是()APDOPBVDOPCHDOPDGDOP61、精度衰减因子越大,点位误差越(A)A大B小C相同D无关62、精度衰减因子的大小取决于(C)A卫星位置B测站位置C卫星分布与测站位置D信号好坏63、引起周跳的原因是:(A)A强电磁干扰B圆心移动C半径变化D信号循环64、引起周跳的原因是:(C)A信号循环B信号太强C信号遮挡D信号锁死65、静态定位是(A)相对于地面不动。A接收

10、机天线B卫星天线C接收机信号D卫星信号66、最常用的相对定位方法是:(B)A单差B双差C三差D小误差67、精度最高的差分定位方法是:(B)A实时伪距差分B实时载波相位差分C事前差分D事后差分68、实时载波相位差分也叫(D)ARTDBRTCCRTJDRTK69、差分定位与相对定位的差别是:(C)A数据库B数据源C数据链D数据表70、实时的意思是(A)A当时B短时C长时D随时71、GPS网的精度等级是按(D)划分的。A角度精度B位置精度C时间精度D基线精度72、如果环中的各条基线是同时观测的,就叫(B)A同步观测B同步环C异步观测D异步环73、同步观测是指两个(B)同时观测。A卫星B接收机C工程D

11、控制网74、三角形是GPS网中的一种(A)A基本图形B扩展图形C设计图形D高稳定度图形75、五台接收机的同步观测图形中有(D)条基线。A5B6C8D1076、最可靠的同步图形扩展方式是:(C)A点连式B边连式C网连式D混连式77、观测四等网时,既经济又符合精度要求的接收机是:(A)A单频机B双频机C三频机D四频机78、用来预报可见卫星数和DOP值的文件是:(C)A数据文件B星历文件C历书文件DDOP文件79、观测时段可根据(C)来选择。A阳光方向B地形条件C可见卫星D作息制度80、观测时段可根据(A)来选择。ADOPBEOPCCOPDPPM81、作业调度的作用是:(C)A体现权力B统一指挥C协

12、调工作D调动积极性82、选点时,要求点位上空无遮挡,以免(A)影响。A整周跳B半周跳C全周跳D圆周跳83、选点时,要求点位周围无反射物,以免(C)影响。A走捷径误差B走弯路误差C多路径误差D短路径误差84、环视图是反映测站周围(D)的图件。A通视条件B交通条件C地形条件D信号遮挡情况85、截止高度角以下的卫星信号(D)A未观测B未记录C未锁定D未采用86、采样间隔是:(D)A两未知点间距B两已知点间距C观测时间间隔D记录时间间隔87、观测数据最好在(C)内传输到计算机。A一时段B一小时C一日D一周88、基线解算是通过观测量求差来解算(D)A基线长度B基线方向C基线误差D基线向量89、GPS网平

13、差时,应先在(D)坐标系中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A北京54B西安80C地方DWGS-8490、GPS网计算时最重要的四项检验是:基线QA检验、(D)检验、同步环检验和异步环检验。A残差B精度C重复基线DWGS-8491、无约束平差通过检验,说明(B)数据合格。A已知B观测C计算D设计92、参考站的电台天线是(B)差分信号的设备。A接收B发射C传输D产生93、差分定位时,浮点解的精度比固定解的精度(B)A高B低C相同D无关94、测绘环视图时,应测量障碍物的(C)角的高度角。A水平B垂直C方位D倾95、双差模型可消除(B)误差。A卫星钟B接收机钟C多路径D相位中心96、北京时间比UTC超前(D)小时

14、。A5B6C7D897、同一网中用不同型号接收机观测会残留较大的(A)误差。A相位中心偏差B流层折射C电离层折射D接收机钟98、单频接收机进行相对定位观测时,基线长度应(C)A小于30kmB大于30kmC小于20kmD大于20km99、消除多路径误差影响的方法是:(B)A动态定位B静态定位C码相位观测D载波相位观测100、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C)坐标系。A、地心坐标系B、球面坐标系C、参心坐标系D、天球坐标系101、我国在1978年以后建立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是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的推荐值,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A)A

15、、a=6378140、a=1/298.257B、a=6378245、a=1/298.3C、a=6378145、a=1/298.357D、a=6377245、a=1/298.0102、我国西起东经72,东至东经135,共跨有(D)个时区,我国采用东8区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称作北京时间。A、2B、3C、4D、5103、双频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和L2信号,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C)对观测量的影响,所以定位精度较高,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作业效率较高。A、对流层折射B、多路径误差C、电离层折射D、相对论效应104、GPS卫星信号取无线电波中L波段的两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作为载波,在载波L2上

16、调制有(A)A、P码和数据码B、C/A码、P码和数据码C、C/A和数据码D、C/A码、P码105、在定位工作中,可能由于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叫(A)A、整周跳变B、相对论效应C、地球潮汐D、负荷潮106、我国自行建立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它由(B)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A、两颗工作卫星B、两颗工作卫星和一颗备份星C、三颗工作卫星D、三颗工作卫星和一颗备份星107、卫星钟采用的是GPS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的(D)进行调整的。在

17、1980年1月6日零时对准,不随闰秒增加。A、世界时(UT0)B、世界时(UT1)C、世界时(UT2)D、协调世界时(UTC)108、在进行GPSRTK实时动态定位时,需要计算在开阔地带流动站工作的最远距离,已知TRIMMRKII(UHF)数据链无线电发射机天线的高度为9m,流动站天线的高度为2m,则流动站工作的最远距离为(A)。A、18.72mB、16.72mC、18.61mD、16.61m109、基准站GPS接收机与TRIMMRKII(UHF)数据链无线电发射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波特率为(D)。A、4800B、9600C、19200D、38400二、填空1. 目前正在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18、有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我国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称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欧盟计划组建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称为(GALILEO)。2. GPS卫星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3. 按用途,可将GPS接收机分为(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和(授时型接收机)三种。4. 根据测距的原理,可将GPS定位的方法分为(伪距法定位)、载波相位测量定位和(差分GPS定位)三种。5. GPS卫星发送的信号是由载波、(测距码)和(导航电文)三部分组成的。6. 广域差分可纠正的误差种类包括(星历误差)、(大气延时误差)和(卫星钟差误差)。7. 单站差

19、分GPS按基准站发送的信息方式来分,可分为(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相位差分。&GPS测量中,减弱电离层影响的措施包括(利用双频观测)、(利用电离层改正模型)和利用同步观测求差。9. GPS测量中,与卫星有关的误差包括(卫星星历误差)和(卫星钟的钟误差)和(相对论效应)。10. 多路径误差的大小取决于(间接波的强弱)和(用户接收天线抗御间接波的能力)。11. GPS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12. 在定位工作中,可能由于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

20、积计数,这种现象叫整周跳变。13. 按照GPS系统的设计方案,GPS定位系统应包括空间卫星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部分。14. 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可消去两测站接收机的相对钟差改正。在实践中应用甚广。15. 根据不同的用途,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及边点混合连接四种基本方式。选择什么方式组网,取决于工程所要求的精度、野外条件及GPS接收机台数等因素。16. 我国目前常用的两个国家大地坐标系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17. GLONASS系统由空间卫星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设备)三大部分组成。18.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由

21、(两颗地球静止同步卫星)和(颗在轨道备份卫星)组成。19. GPS使用L波段的两种载波波长分别是(19cm)和(24cm)。(只保留整数部分)20. (基准)和(坐标系)两方面要素构成了完整的坐标参考系统.21. 测距方法分为(双程测距)和(单程测距)。22. (C/A)码目前只被调制在L1上。23. 回避法所针对的误差源(电磁波干扰)和(多路径效应)。24. 卫星钟差消除方法(使用卫星钟差改正模型)25. GPS卫星位置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26. GPS卫星星历分为(预报星历)和(后处理星历)。27. GPS定位的实质就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取(空间距

22、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28. 我国自行建立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它由两颗工作卫星和一颗备份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9. 由于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动力学因素,地球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现象叫极移。随时间而变化的极点叫瞬时极,某一时期瞬时极的平均位置叫平地级,简称平极。30. 动态定位是用GPS信号住时地测得运动载体的位置。按照接收机载体的运行速度,又将动态定位分成低动态、中等动态、高动态三种形式。31. 单点定位就是独立确定待定点在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其定位结果属于WGS-84坐标系统。32

23、. 在进行GPS测量时,观测量中存在着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其中系统误差影响尤其显著。33. 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电离层折射对观测量的影响,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定位精度和作业效率较高。34. 地球瞬时自转轴在地球上随时间而变,称为(地极移动一极移)。35. 时间系统与坐标系统一样,应有其(尺度时间单位)和(原点历元)。36.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37. 卫星星历的数据来源有(广播星历)和(实测星历)两类。38. GPS网技术设计的主要依据是(GPS测量规范)和(测量任务书)。39. 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

24、面监控系统;用户部分GPS接收机。40. 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6个近似圆形轨道上。41. GPS卫星位置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42. GPS系统中卫星钟和接收机钟均米用稳定而连续的GPS时间系统。43. GPS卫星星历分为预报星历(广播星历)和后处理星历(精密星历)。44. 卫星定位中常采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及其相应的大地坐标系,一般取地球质心为坐标系原点。45. 我国目前常采用的两个国家坐标系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46. GPS接收机的天线类型主要有:单板天线;四螺旋形天线;微带天线和锥形天线。47. GPS接收

25、机主要由GPS接收机天线单元、GPS接收机主机单元和电源三部分组成。48. 单站差分按基准站发送信息的方式来分,可分为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49.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有电离层折射误差、对流层折射误差及多路径效应误差。50. GPS的数据处理基本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预处理、基线结算、GPS网平差。51. GPS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52. 对于N台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观测环,有J条同步观测基线,其中独立基线数为N-153. 双频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L和L信号,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对流层折射对观测量的影响,所以定位精度12较高,基线

26、长度不受限制,所以作业效率较高。54. 子午卫星导航系统采用6颗卫星,并都通过地球的南北极运行。55. 自1974年以来,GPS计划已经历了方案论证、系统论证、生产实验三个阶段。总投资超过200亿美元。56. 按照规范规定,我国GPS测量按其精度依次划分为AA、A、B、C、D、E六级,其中C级网的相邻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510km,最大距离为40km。57. 协调世界时是综合了世界时与原子时的另一种记时方法,即秒长采用原子时的秒长,时刻采用世界时的时刻。58. 卫星钟采用的是GPS时,它是由主控站按照美国海军天文台(USN0)的协调世界时(UTC)进行调整的。在1980年1月6日零时对准,不随

27、闰秒增加。59. 当GPS信号通过电离层时,信号的路径会发生弯曲,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这种距离改正在天顶方向最大可达50m,在接近地平线方向可达150m。60. 在GPS定位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相位中心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61. 当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所进行的观测称为同步观测。按照GPS系统的设计方案,GPS定位系统应包括空间卫星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部分。62. 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可消去两测站接收机的相对钟差改正。在实践中应用甚广。63. 卫星星历误差实际上就是卫星位置的确定误差。也是一种起始数据误差,其大小主

28、要取决于卫星跟踪站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观测值的数量及精度、轨道计算时所用的轨道模型及定轨软件的完善程度。64. 当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所进行的观测称为同步观测。65. GPS网的图形设计主要取决于用户的要求、经费、时间、人力以及所投入接收机的类型、数量和后勤保障条件等。66. 卫星星历误差实际上就是卫星位置的确定误差。也是一种起始数据误差,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卫星跟踪站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观测值的数量及精度、轨道计算时所用的轨道模型及定轨软件的完善程度。三、名词解释1. 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2. 伪距:GPS定位采用的是被动式单

29、程测距。它的信号发射时刻是卫星钟确定的,收到时刻则是由接收机钟确定的,这就在测定的卫星至接收机的距离中,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两台钟不同步的误差影响,所以称其为伪距。3. 周跳:卫星信号失锁,使接收机的整周计数不正确,但不到一整周的相位观测值仍是正确的。这种现象称为周跳。4. Z计数:Z计数实际上就是一个时间计数,它以从每星期起始时刻开始播发的D码子帧数为单位,给出了一个子帧开始瞬间的GPS时间。5. 相对论效应:由于卫星钟和接收机钟所处的状态不同而引起卫星钟和接收机钟之间产生相对钟误差的现象。6. 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7. 周跳:在追踪卫星的过程

30、中,由于一些原因造成卫星失锁,造成无法连续计数,当信号重新被跟踪后,整周计数不正确但是不到一个整周的观测值仍是正确的。这种现象称为周跳。8. 整周模糊度:卫星发送到地面的载波在空间传输的整周期数是一个无法通过观测获得的未知数因而也称为整周模糊度瞬时地球坐标系:按照z轴指向瞬时地球自转方向,x轴指向瞬时春分点(真春分点),y轴按构成右手坐标系取向所构成的坐标系9. 基线解算:对两台及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值进行独立基线向量(坐标差)的平差计算叫做基线解算。10. GPS相对定位:是至少用两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GPS卫星,确定两台接收机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11. 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

31、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工作的时间段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段。12. 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13. 后处理星历:一些国家某些部门,根据各自建立的卫星跟踪占所获得的对GPS卫星的精密观测资料,应用与确定广播星历相似的方法而计算14. WGS-84大地坐标系:原点位于地球质心,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零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X轴构成右手坐标系。15. GPS绝对定位:也叫单点定位,即利用GPS卫星和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观测值直接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在WGS-84坐标系中相对坐标系

32、原点的决对位置.16. 广域差分:基本思想是对GPS观测量的误差源加以区分,并单独对每一种误差源分别加以“模型化”然后将计算的每一种误差源的数值,通过数据链传输给用户,以对用户GPS定位误差加以改正,达到削弱这些误差源,改善用户GPS定位精度的目的。17. 同步观测:同步观测是指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18. 异步观测环: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所有基线向量中,只要有非同步观测基线向量,则该改多边形环路叫异步观测环。19. 整周跳变:在定位过程中,卫星信号可能被暂时阻挡,或受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计计数,出现信号失锁,使其后的相位观测值均含有同样的

33、整周误差,这种现象叫整周跳变,简称周跳。20. 数据剔除率:同一时段中,删除的观测值个数与获取的观测值总数的比值。21. 实测星历:是一些国家根据自己的卫星跟踪站观测资料,经过事后处理直接计算的卫星星历,它需要在一些已知精确位置的点上跟踪卫星来计算观测瞬间的卫星真实位置,从而获得准确可靠的精密星历。这种星历要在观测后12个星期才能得到,对导航和动态定位毫无意义,但是在静态精密定位中具有重要作用。22. 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段。23. 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称为黄道面,它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黄道。它就是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观测

34、者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球上运动的轨迹。24. SA技术:其主要内容是:(1)在广播星历中有意地加入误差,使定位中的已知点(卫星)的位置精度大为降低;(2)有意地在卫星钟的钟频信号中加入误差,使钟的频率产生快慢变化,导致测距精度大为降低。四、简答1、简述GPS系统的特点1)定位精度高2)观测时间短3)测站间无需通视4)可提供三维坐标5)操作简便6)全天候作业7)功能多,应用广2、简述接收机的主要任务。当GPS卫星在用户视界升起时,接收机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并能够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具有变换、放大和处理的功能;测量出GPS信号从卫星到接收天线的传播时

35、间,解译出GPS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3简述无摄运动中开普勒轨道参数。轨道椭圆的长半径(a);轨道椭圆偏心率(e)(或轨道椭圆的短半径);卫星的真近点角(V);升交点赤经(Q);轨道面倾角(i);近地点角距(3)。4、减弱电离层影响的措施。利用双频观测;利用电离层改正模型加以改正;利用同步观测值求差。5、简述快速静态定位的作业方式。在测区中部选择一个基准站,并安置一台接收设备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点流动设站,每点观测数分钟6、简述GPS网的布网原则。答:为了用户的利益,GPS网图形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GPS网的布设应视

36、其目的,作业时卫星状况,预期达到的精度,成果的可靠性以及工作效率,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2)GPS网一般应通过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例如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或者附合路线形式,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3)GPS网内点与点之间虽不要求通视,但应有利于按常规测量方法进行加密控制时应用。(4)可能条件下,新布设的GPS网应与附近已有的GPS点进行联测;新布设的GPS网点应尽量与地面原有控制网点相联接,联接处的重合点数不应少于三个,且分布均匀,以便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原有网之间的转换参数。(5)GPS网点,应利用已有水准点联测高程。7、如何减弱GPS接收机钟差。答:把每个观测时刻的接收

37、机钟差当作一个独立的未知数,在数据处理中与观测站的位置参数一并求解。认为各观测时刻的接收机钟差间是相关的,像卫星钟那样,将接收机钟差表示为时间多项式,并在测量的平差计算中求解多项式的系数。此法可大大减少未知数,其成功与否关键在与钟误差模型的有效程度。通过在卫星间求一次差来消除接收机的钟差。8、什么是多路径误差?试述消弱多路径误差的方法。在GPS测量中,如果测站周围的反射物所反射的卫星信号进入接收机天线,这就和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产生干涉,从而使观测值偏离真值,产生多路径误差。消多路径误差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站址a、测站应远离大面积平静地水面;b、测站不宜选择在山坡、山谷和盆地中;c、测站应离

38、开高层建筑物.(2)对接收机天线的要求a、在天线下设置抑径板或抑经圈b、接收天线对极化方向相反的反射信号应该有较强的抑制能力。c、改进接收机的软、硬件。(3)适当延长观测时间。9、什么是伪距单点定位?说明用户在使用GPS接收机进行伪距单点定位时,为何需要同时观测至少4颗GPS卫星?根据GPS卫星星历和一台GPS接收机的伪距测量观测值来直接独立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在WGS-84坐标系中的绝对坐标的方法叫单点定位,也叫绝对定位。由于进行伪距单点定位时,每颗卫星的伪距测量观测值中都包含有接收机钟差这一误差,造成距离测量观测值很不准确。需要将接收机钟差作为一个未知数加入到伪距单点定位的计算中,再加上坐标

39、三个未知数,所以至少需要4个伪距观测值,即需要同时观测至少4颗GPS卫星。10、什么是周跳?整周跳变的探测与修复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答:在跟踪卫星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计数器无法连续计数,当信号重新被跟踪后,整周计数就不正确,但是不到一个整周的相位观测值仍是正确的,这种现象称为周跳。整周跳变的探测方法有:(1)屏幕扫描法(2)用高次差后多项式拟合法(3)在卫星间求差法。修复方法:(1)用双频观测值修复周跳(2)根据平差后的残差发现和修复整周跳变11、简述GPS卫星观测的误差来源及消除或削弱的措施?答:误差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种:(1)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电离层折射误差、对流层折射误差及多路径效应误

40、差),消弱措施:利用双频观测、进行模型改正、利用同步观测求差、选择合适的站址、在天线中设置抑径板等(2)与卫星有关的误差(卫星星历差、卫星钟误差及相对论效应),解决办法:建立自己的卫星跟踪网独立定轨、轨道松弛法、同步观测值求差、进行卫星钟差改正、在制造卫星钟将频率设置为标准频率(3)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和观测误差(接收机钟误差、接收机位置误差、天线相位中心位置误差及几何图形强度误差等),消弱措施:建立误差改正模型对观测值进行改正、通过观测值求值、选择良好的观测条件、采用恰当的观测方法、操作认真仔细等减弱电离层影响的措施:利用双频观测、利用电离层改正模型加以改正、利用同步观测值求差。WGS-84大

41、地坐标系:原点位于地球质心,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零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X轴构成右手坐标系。12、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是一种空间无线电定位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卫星星座,为支持预定的活动需要而加以扩大,可为地球表面、近地表和地球外空任意地点用户提供24小时三维位置、速率和时间信息。其突出优点是经济实用13、国家大地坐标系;A,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大地点高程是以1956年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准,高程

42、异常是以前苏联1955年大地水准面重新平差结果为起算值,按我国天文水准路线推算出来的。(1956年黄海高程基准H=72.289m)B,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该坐标系是参心坐标系14、伪距测量原理:伪距法定位是由GPS卫星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测出得到四颗以上GPS卫星的伪距以及已知的卫星位置,采用距离交会的方法来求定接收机天线所在点的三维坐标。所测伪距就是由卫星发射的测距码信号到达GPS接收机的传播时间乘以光速所得出的量测距离15、什么叫差分定位技术答:将一台GPS接收机到安置在基准站上进行观测。根据基准站已知精密坐标,计算出基准站到卫星的距离的改正数,并有基准站实时的将这一个改正数发送出去。用户接收机在进行GPS观测的同时也接收到基准站的该正数,并对其定位结果进行改正,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