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上传人:xian****hua 文档编号:158169387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 物 试 题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90分 编辑人:丁济亮祝同学们考试顺利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追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台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2、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B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D

2、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3、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序列C细胞的含量 D细胞的含量4、下列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C.萨顿基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艾弗里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5、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错误的是( )A

3、.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腺嘌呤C.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腺嘌呤核糖核苷酸6、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A.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途径7、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百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

4、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D.红花亲本杂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8、秋水仙素既可以用于人工诱变也可以诱导多倍体,它分别作用于细胞分裂的( )间期和前期间期和中期间期和后期前期和中期9、科学家把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在棉花细胞中抗虫基因经过修饰后得以表达。下列叙述的哪一项不是这一技术的理论依据? ( )A.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B.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C.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与棉花细胞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D.苏云金芽孢杆菌与棉花有共同的原始祖先10、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运载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进行基因工程的操作中,作

5、为运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B.所有的质粒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C.质粒是一种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的链状DNA分子D.作为运载体的质粒DNA分子上应有对重组DNA分子进行鉴定和选择的标记基因11、已知家鸡的突变类型无尾(M)对普通类型有尾(m)是显性。现用普通有尾鸡(甲群体)自交产生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乙群体)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 )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不注射胰岛素B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C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不注射胰岛素D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

6、岛素12、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有( )有一双亲生了四个孩子,其中只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不考虑突变),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能发生正常情况下,1个基因型为AaB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4种精子(联会时无交叉互换) 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13、右图是自然界中豌豆的生殖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表达主要在a过程中B纯种豌豆自交产生的子代只有一种性状C基因重组过程只发生于c过程中D在d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二倍体细胞14

7、、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的雄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 ,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A.该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基因C.该突变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 D. 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15、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B乙图细胞一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w、aXw、AY 、aY

8、四种16、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17、右图示某雄性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若等位基因M和m分别位于和上,则一定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该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其中为一组C.该细胞分裂后直接产生两个精子 D.细胞在图示分裂过程中实现了基因重组1

9、8、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19、以下有关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没有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体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D.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一种类型20、一对夫妻中,男性色觉正常,女性色盲,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

10、觉正常的儿子,产生这种染色体变异的细胞和时期分别是( )A卵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卵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精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精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1、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 同源染色体之间通过互换交换片段 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 染色体缺失或增加片段 第2l号染色体增加了一条 用花药培养出的单培体植株A B C D22、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右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加

11、倍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减半23、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变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A B C D24、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XKA诱变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25、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育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

12、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品种AABB、aabb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杂交育种B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经过过程,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11C与过程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的优势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D过程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26、(10分)分析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B是_,F是_,G是_。(2)1个A与C有两种比例关系: _ _或_ _,每个C含有_个D。(3)D与A的位置关系是_。(4)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_,D的主要载体是图中的_ _。(5)遗传信息是D中_ _的排列顺序。 2

13、7、(10分)根据所给图一至图五,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所示全过程叫_,图二生理过程与图一中相对应序号是_,图三生理过程与图一中相对应序号是_,图四生理过程与图一中相对应序号_。(2) 图二生理过程模板链为 (用图中已命名的核苷酸链来回答);图三所示生理过程模板链是 (用图中已命名的核苷酸链来回答)。(3)图三、图四共同完成的生理过程叫_。(4)能完成图一中的生物是_。(5)图五是_,在生物细胞中共有_种。28、(9分)回答下列有关育种的问题小麦品种是纯合子,控制小麦高杆的基因A和控制小麦矮杆的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小麦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小麦感病的基因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4、(1) 若要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所选择亲本的基因型是 ;确定表现型为矮杆抗病小麦是否为理想类型的最适合的方法是 。(2) 某同学设计了培育小麦矮杆抗病新品种的另一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的表示 技术,应在甲植株生长发育的 时期进行处理;乙植株中矮杆抗病个体占 。来源:Z+xx+k.Com (3)为探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某同学首先采用适当的方法使小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的DNA全部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标记,然后转移到不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基培养,观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标记情况。转移培养基培养后,细胞第一次有丝分裂的染色体的标记

15、特点是 ,细胞第二次有丝分裂的标记特点是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的 被标记。(4) 小麦与玉米杂交,受精卵发育初期出现玉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全部丢失的现象,将种子中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取出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是小麦 植株。(5)两种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进行杂交,常出现子代不可育现象,这时可用 进行处理。29、(9分)某家庭有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是显性遗传病,该病在自然人群中不同基因型的概率为AA=1%,Aa=18%,aa=81%,另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如图是该家庭的系谱图,其中5号个体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其他的成员的染色体正常。回答以下问题:(1)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类型分别是 和 (2

16、)导致5号个体的性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是 号个体产生了不正常的配子,假如该个体同时产生的另一种异常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发育成的个体(均视为存活)的性染色体的组成可能是 (3)3号个体和4号个体结婚后生育一个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是 (4)如果3号个体和4号个体结婚后生育了一个仅患乙病的孩子,则该小孩的性别是 他们再生一个仅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30、(12分)下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1)科学家对果蝇基因组进行测定的是_ _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对其复制时有4个碱基发生了错误,但发现仍合成了正常的蛋白质,请说明可能的2种原因: (2)科学家对果蝇的某一种遗传病进行分析,发现是由于线粒体中

17、的基因突变造成的,这种遗传病的特点是 原因是 。科学家对果蝇的受精过程研究发现,精子尾部游动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精子仍携带有线粒体,研究线粒体是否进入了卵细胞你认为的方法是_ 。(3)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科学家发现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和遗传的呢?有一种假说认为: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假如用该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交配得到如下结果:F1中,雌果蝇全为卷刚毛,雄果蝇为直刚毛,则此假说成立。但事实上,科学家用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得到的结果是:F1全部为直刚毛。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

18、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那么最合理的假说是 。(4)依据这一假说进行演绎推理,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验证上述的假说(控制刚毛形态的基因分别用A和a表示),并用遗传图解表示。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测试生物试卷答案27、(10分) 中心法则 P链T链A链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答基因的表达也给分) RNA病毒(答某些病毒或病毒也给分) tRNA(转运RNA)61 28、(9分)(1)AABB aabb, 自交,看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2)花药离体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 幼苗 14(3)每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 其中一条 (4)单倍体 (5)秋水仙素(植物体细胞杂交) 29、(9分)(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1 XXY XXX XYY(3)5/76(4)男性 1/230、(共12分,1,2小题每空1分)(1)5条 错误碱基在DNA的非基因片段 错误碱基在基因上,但转录的密码子仍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因为几个密码子可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2)母系遗传(只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 受精卵的细胞质基因几乎全部来自于卵细胞,同位素标记法(示踪法)或用健那绿使线粒体染成蓝绿色(活性)高倍显微镜观察其分布。(3)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隐性突变(2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