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课外文言文阅读.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5812062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27.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课外文言文阅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课外文言文阅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课外文言文阅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201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课外文言文阅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复习课件:课外文言文阅读.ppt(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课外文言文阅读,概括起来,完成课外文言文阅读题,要求掌握如下几点方法: 一、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解读文言文文本,应分三步进行。首先要认真、仔细地通读 全文,把握大意。即集中注意力浏览文段一遍,大概明了是什么 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前因后果如何,谁说了什 么话,能够读懂六七成即可进入下一步。其次,细看题目,研读 字词。在这一步中,需要一一落实问题中的字、词、句在材料中 的对应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容易的问题可以在,这一步中完成。第三,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的 层次上认知全文,既能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出 现的偏误作出纠正,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

2、的过程。,二、解题技巧,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两个考点在前一章课内文言文部分已 经归纳过,不再赘述,此处重点归纳断句、内容理解、人物分析、 评价感悟四点。,(一)断句,断句就是给出没有句读的句子,让考生标出句子的句读。主,要考查方法有两种:一是给出文句要求标出朗读停顿,二是要求 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解答断句题,理解文意是前提,在此基础 上可以遵循以下规律:,1理解文意,分清层次。,理解文意,是文言断句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如果想 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断错。因此,断句前要先通读几遍句子, 力求对句子的意思有个大体的了解。在理解大意的情况下,可根 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将明

3、显能断 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2标出名词或代词,确定主谓宾。,在古汉语中,名词、代词经常作主语或宾语,遇到名词、代 词作主语时,就在它的前面断开;遇到名词或代词作宾语时,就 在它的后面断开。常见的代词有“吾、余、予、尔、汝(女)、公、 卿、君、若、彼、此、其、之”等。,动词、形容词经常作谓语,一般来说,句子带有宾语的话, 动词的前后往往不断开。如果不带宾语,则可在动词、形容词后 断开。如:,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2009 年广东省卷),此句“说殊不平”中的“说”为人名,指张说,可以直接在 其前面断句为“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 不至|说

4、殊不平”。“说拜谢”后不带宾语,构成主谓句,也可 在其后断句。,3看准虚词,找准位置。,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 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要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 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这样有助于断句。,(1)句首语气词。如“其、盖、初、唯、斯、今、盍、夫、 且夫、若夫、至若”等,以及谦敬副词“窃、请、敬、谨、敢” 等,这些词常用在一句话的开头,领起全句,在它们前面一般都 要断开。另外,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 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如:,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上述例句中,根

5、据句首语气词“夫”可断句为“问者曰北土 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 不知以为知也”。,(2)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虽、虽然、苟、纵、纵使、向使、 假使、故、是故、然则、或、况、而况、且、至于、已而、然而、 继而、于是、无论、是以、岂、岂非”等词语,在它们的前面大 多可以断句。如:,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上述例句中,句的“然则”、句的“无论”,这些关联,词前面都可断句。,(3)句末语气词。“也、矣、焉、耳、而已”等经常用于陈 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否”等经常用于疑问句 末尾;“哉、夫、

6、兮”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 可以断句。如:,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山市)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上述例句中,句的“而已”、句的“邪”,其后都可以,断句。,(4)常用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无何、向之、未几、 已而、有顷、少顷、既而、俄而”等,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也可 以帮助断句。如:,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例句中,可在表时间的词语“少顷”前后断句为“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5)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道”等词语,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句。如:,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

7、强不知以为知也。,上述例句中,可以在“问者曰”和“答曰”后面断句,断为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 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4使用语法,明辨句式。,文言文中有一些常用的句式,如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 省略句等,这些句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只要掌握了这些句式,就 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另外,文言文的固定结构也是一种句式,其 主要形式有“何之有”、“奈何”、“若何”、“得 无乎”、“不亦乎”、“如何”、“无乃乎”、 “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等,这 些句式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参考。,5明确修辞,巧妙判断。,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

8、, 讲究总分结合,好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常见修辞手法, 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 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对偶。如:,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上述例句的“强者绥之以德”与“弱者抚之以仁”对偶,可 以断句为“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 而益敬”。,(2)顶真。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一般来说,如果它们 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而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 开。如:,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愚公移山) 上述例句中,“孙孙”、“子子”、“子子”不是名词的重

9、 叠形式,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断为“子又生孙|孙又 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3)排比。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上述例句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 头”、“北市买长鞭”构成排比,从而断句为“东市买骏马|西 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4)反复。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修,辞方法。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上述例句反复提及“闻来”,据此可以断句为“爷 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

10、 霍霍向猪羊”。,(二)内容理解,对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理解,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准确把 握全文内容。在此前提下,应注意紧扣特定的语言环境。有些语 句,我们只有弄清了它所根植的语言土壤,从整体上把握住文段、 文章的意义,联系上下文,才可能体会出它的深意或弦外之音。 答题时可以引用原文句子回答,可以摘录原文关键词语回,答,还可以用自己的话组织语言回答。,(三)人物分析,要准确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对文中人物作出有理有据的评 价,就得从整体上读懂文章,准确把握作者对文中人物的感情倾 向。,人物形象分析题,阅读材料一般为记叙性文字,大多节选自 史传或类似作品,故事具有相对完整性。我们读这样的小短文, 首先

11、要弄清文中写了什么人、讲了什么事、人物之间有着怎样的 关系;要弄清中心事件是什么,事情的开端、经过、结果,文章 的脉络线索是什么,等等。然后再进一步分析人物活动和事件所 表现出来的人物品质。,这类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表现为对人物、事件的是 非评价和感情态度。这种是非评价和感情态度,一般体现在文章 议论性或抒情性的文字中,有时在具体的记叙描写中也会渗透作 者的观点和感情,有时还要联系文章的历史背景或人物的生平来 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对人物的评价要言之有理。,(四)评价感悟,评价作品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通常以 简答题的形式,考查以下两点内容:评析选文中的人物、语言、 写法;结合选文谈自己的感悟、启示。,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把握文章主旨、思 想倾向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解读;第二, 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克服片面性,要勇于质疑,大胆创 新,力求见解有新意;第三,对作品中的人、事、物以及观点发 表看法、作出评价时应紧扣原文和人或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旗帜 鲜明地发表观点。答题时应先说观点,后谈理由,谈理由时要言 之有据,逻辑性强,令人信服。,广东中考省卷近三年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的具体情况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