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与供给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5810520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978.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与供给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与供给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与供给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资源描述: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与供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与供给(8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的需求与供给(分配理论),2,CONTENTS,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概述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概述 劳动要素的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的需求方面,要素的价格和使用量是决定消费者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4,一、引 言,生产要素的价格: 劳动工资 土地地租 资本利息 企业家才能(管理)正常利润,5,一、引 言,一般来讲,产品价格理论与要素价格理论都是基于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作用,但有下列不同: 1需求供给来源不同: 产品市场需

2、求来自个人,供给来自企业; 要素市场需求来自企业,供给间接或直接来自个人; 2、要素需求是一种联合需求(combined demand)或相互依赖的需求,具有共同性。,6,要素需求相互依赖,威廉配第: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某种要素的生产率取决于能够与之匹配的其他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 产出是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一定的范围内,各种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7,一、引 言,3需求的动机不同: 产品市场:需求直接来自个人愿望的满足 要素市场:要素需求只是一种引致需求(derived demand),即从产品需求引伸出来的, 同一产品可用不同要素组合。 4价格含义有区别: 产品价格是

3、指购买产品本身的价格; 要素价格只是使用要素(要素使用权)的价格,而不是购买要素本身的价格。,8,派生需求,派生需求:是由于对产品需求而引起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或者说,企业的投入需求是由消费者对其最终产品的需求间接派生而来。 商品需求曲线移动,要素需求曲线也移动; 商品需求具有弹性,派生的要素需求也具有弹性。 “要素需求”与“产品供给”通过生产函数(Q=F(L))“一一对应”,使得厂商关于生产产量与要素使用的决策成为一个硬币的两面。,9,二、完全竞争厂商 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A、完全竞争厂商: 指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同时都是完全竞争的企业。 B、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产品市场上利润最大

4、化的均衡条件是:MR=MC 在要素市场上,这一原则仍然适用,但术语(定义)与产品市场不同。,原则: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的边际收益,10,1、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marginal value product) 增加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B、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11,边际产品价值,12,VMP和MP,VMP, MP,L,0,VMP,MP,VMP是一条负斜率曲线。,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13,更为一般的情况:边际收益产品,边际收益产品(marginal revenue product):在其他投入不变时,企业新增一单位某种投入

5、所增加的收益。 MRP等于投入的边际产品乘以出售一单位新增产出所获得的边际收入。 MRPL=MR*MPL MRPA=MR*MPA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P=MR MRPi=P*MPi,14,2、要素的边际成本使用要素价格,增加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C=W*L +bo,15,完全竞争厂商要素价格为常数,注意与产品市场的边际成本概念的差别 U型成本曲线。 此处,要素使用的边际成本。,w,w0,0,L,16,3、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数学方法推导 (自学),此时使用的要素数量为最优,17,三、完全竞争厂商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MP=MP(L

6、) 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可得, 要素价格上升,厂商对要素的最佳使用量下降。 即: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18,VMP = MP*P = dVMP与D线重合,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恰好重合。,W,o,L,W0,A,W0,L0,VMP,W1,W1,B,L1,19,W,O,L,W0,A,L0,W1,L1,B,向右下方倾斜的要素需求曲线,VMP(MP*P)与d线重合的“假定条件”: 1、要素的边际产品曲线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 2、产品价格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20,四、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是否是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的简单加总呢?

7、,L,W,d,VMP,W0,A,W1,B,Q0,Q1,Q2,C,dm,d,多个厂商参与下单个厂商的d曲线,dm经过多个厂商相互调整,完全竞争厂商m的要素需求曲线。 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一些。,真正的厂商的d曲线,21,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D=di,di多个厂商参与下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D,dm,o,o,W,W,W0,W0,L0,nL0,L,L,22,案例研究:黑死病的经济学,14世纪的欧洲,黑死病流行夺去了三分之一的生命。 试分析:工人的工资与地主的租金会有什么变化,23,五、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卖方垄断厂商: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要素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1)边际成本还是要素价

8、格W。 2)但边际收益不再是VMP,而是MRP = MRMP。 R=RQ(L) dR/dL=dR/dQdQ/dL 即:MRP = MRMP,24,MRP = MRMP,MRP比边际产品价值VMP曲线 更加陡峭一些。,MRP,o,L,25,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MRP=W 或,MR*MP=W,此时使用的要素数量为最优,26,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MR*MP=W MR*MP(L)=W 要素的需求曲线与其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完全重合。,o,W,L,W1,W0,L0,L1,MRP = MRMP,27,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水平加总,D=di = M

9、RPi,di多个厂商参与下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D=MRPm,dm=MRPm,o,o,W,W,W0,W0,L0,nL0,L,L,28,六、买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买方垄断厂商:要素市场上是垄断者,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1)产品的边际收益MR=P,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即VMP = PMP。 2)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不再是要素价格W。 MFC要素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所增加的成本。,29,MFC要素边际成本,MFC = dC/dL C=LW(L) W(L)为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函数。 MFC = W(L)+LdW(L)/dL MFCW, MFC=(dC/dQ)(dQ/dL)=MCMP,MFC,

10、W(L),L,o,MFC,a,30,要素使用原则:VMP = MFC,MFC,W(L),VMP,E,L0,0,W,W1,W0,当要素价格为W0时,垄断买方的要素需求量为L0。,31,MFC,W(L),VMP,E,L0,0,W,W0,VMP = MFC,L1,MFC*,W(L)*,对同一个要素价格W0有两个不同的要素需求量L0和L1。 在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不存在。,32,选择题,1、如果厂商处于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且要素A是其唯一的可变要素,则该厂对要素A的需求曲线由以下何者给出( ) (1) VMP曲线; (2) MP曲线; (3) MFC曲线; (4) 以上都不是。,答:(

11、1),33,选择题,2、若厂商处于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且要素A是其唯一的可变要素,则该厂商对要素A的需求曲线由下列何者给出( ) (1) VMP曲线; (2) MRP曲线; (3) MFC曲线; (4) 以上都不是。,答:(2),34,选择题,3、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 (1)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产量递减; (2)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3)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 (4)以上均非。,答:(1),35,选择题,4、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两种条件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 )。 (1) 前者与后者重合; (2) 前者比后者陡峭; (3)

12、 前者比后者平坦; (4) 无法确定。,答:(3),36,选择题,5、如果政府大力提倡用先进的机器来代替劳动,这将导致( )。 (1) 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2) 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3) 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4) 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答:(4),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的供给方面,要素所有者(消费者)的角度。,38,一、概 述,本节讨论范围: 要素原始生产要素,如劳动,土地,资本等; 不考虑中间生产要素(中间产品,可根据一般产品市场对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推出); 要素所有者即消费者,要素供给的目的是要素收入的效用最大化。,39,一、概 述,1、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

13、供给问题 要素所有者限为消费者,其行为目的为效用最大化。 我们从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出发来建立其要素供给量与要素价格之间关系的理论。 要素供给的特点:消费者拥有的要素数量(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总是确定不变的。 时间:一天24小时;土地:固定的; 资本:收入一定,储蓄不会超过收入。,40,效用最大化,要素的供给者,消费者,消费者的资源,自用(l):,供给(L):,可获得效用,可获得收入,而收入可带来效用,消费者面临的问题:在一定要素价格水平下,如何配置全部的资源,以实现效用最大化?,41,2、要素供给原则:,效用最大化条件 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 要与作为 “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

14、 相等。,最后一单位资源用于自用的边际效用 = 用于供给的边际效用。,MU自=MU供,42,2、要素供给原则:,当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 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减少自用,增加提供; 当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 = 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效用最大,达到均衡。,43,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 等于 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 与 收入的边际效用 的 乘积。,每增加一单位资源供给增加的U(间接效用),每增加一单位资源供给增加的收入Y,增加一单位收入增加的U,完全竞争要素市场条件下:dY/dL=W。,44,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自用要素的边际效用(一般是直接效用): U/l (L的小写) 或, dU/dl 增加

15、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增加的效用。,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带来的效用增量:,45,要素供给原则,自用要素,提供要素,46,要素供给原则:,设消费者拥有的单一既定资源总量为L,资源价格(要素价格)为W,在该要素价格下,消费者的自用资源为l,从而其要素供给量为L l,从要素供给中得到的收入为: Y = W*(L l)。 预算约束条件: (L l)+l = L,或,收入形式:,47,3、无差异曲线分析,横轴l 资源数量; 纵轴Y要素供给的收入; 在lY平面内消费者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初始状态:E点,资源L,收入Y。 K=Y+L*W 预算线:EK 斜率:-(K-Y)/L= -L*W/L=-W。,l,Y

16、,Y*,0,G,E,K,48,无差异曲线分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 dY/dl 均衡:切点G。 所以,dY/dl=-W。 又因为,dY/dl=MUl/MUY 所以,,l,Y,Y*,0,G,E,K,资源供给的边际替代率,49,K=Y+L*W 随着要素价格W的上升,预算线将围绕初始状态点E顺时针旋转,反之亦然。 与既定无差异曲线簇的切点不断变化。 切点的连线构成PEP反映了要素价格与自用要素l变化的关系。,O,l1,L,K0,Y,K2,U0,U2,U1,PEP,K1,l2,l0,价格扩展线(PEP),E,50,4、要素供给问题:L=L-l,Y,0,W,L,0,l,w3,w2,w1,w3,w2,w1

17、,PEP价格扩张线,价格扩张线,要素供给曲线,要素的供给曲线,51,要素供给与要素需求关系:概述,要素价格,要素数量,S,D,W*,L*,0,完全竞争行业要素的供求均衡,52,二、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1、劳动和闲暇的权衡 消费者可能的劳动供给只能来自16小时之中。 消费者如何决定其全部资源在闲暇享受和劳动供给两种用途上的分配。,闲暇:可以带来效用(直接效用),劳动:可以带来收入,收入可带来效用(间接效用),劳动+闲暇=16小时,53,直观感觉:,当人们工资很低时,当提高一点工资,人们宁可放弃闲暇而工作,而当人们工资很高时,人们反而愿意少劳动时间而获得更多的闲暇?,54,2、劳动供给曲线,w0

18、,w2,w1,K2,K1,K0,H2,H1,H0,L,w2,w1,w0,0,0,Y,E,H,L1,L2,L0,16,时间资源在闲暇和劳动供给之间的分配 PEPPrice Expand Path,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 Lo = 16 Ho, L1 = 16 H1 , L2 = 16 H2。 劳动供给先随w 而提高(右上方倾斜),后随w 而减少(左上方弯曲)。,PEP,55,Ls,L,W,O,劳动供给曲线,当工资低于W1, 消费者为较高的工资吸引将减少闲暇; 当工资高于W1, 工资上涨对劳动供给的吸引力超过了最大限度。,W1,56,劳动的供给曲线的特征:,具有一段“向后弯曲”的部分,当工资较低时,

19、随着工资的上升,消费者为较高的工资吸引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量。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当工资上涨到一定程度后,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达到最大,继续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向后弯曲。,57,Hours of labour per week,0,S,Wage rate,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58,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劳动供给是闲暇需求的反面。 劳动的价格(工资)实际上是闲暇的机会成本。 劳动供给曲线实质上可以通过闲暇需求曲线来说明。,59,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W与L同向变化 是指工资率(闲暇的价格,或机会成本)越

20、高,闲暇因为变得昂贵,而转向消费其他替代商品。 替代效应,使得闲暇的需求量与闲暇价格(W)成反向变化。,60,另一种理解,替代效应:W与L同向变化 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就越愿意用多劳动来替代休闲。 或者说,随工资率的上升,闲暇的机会成本增大,故多劳动来替代休闲。,61,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收入效应:W与L反向变化 闲暇的价格(工资率)上升,意味着实际收入上升,消费者享受相同的闲暇(供给相同的劳动)可以获得更多的实际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将增加对商品(包括闲暇商品)的消费。 收入效应,使得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W)成同向变化。,注意与“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的

21、收入效应进行比较?,62,另一种理解,收入效应:W与L反向变化 当工资水平提高时,闲暇相对于其他水平显得更为稀缺,所以劳动者愿意少提供些劳动多得些闲暇(也更有条件享受娱乐和消费,因而不愿意增加工作)。 当工资处于较高水平时,工资上涨引起的收入效应很大,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所以,劳动供给曲线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开始向后弯曲。,63,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当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时,休闲随w 而下降(w 较小时); 当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时,休闲随w 而上升,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w 较大时); 当工资提高使人们满足到一定程度的以后,人们会更加珍视闲暇,劳动供给量会减少。 (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

22、的原因,也是“民工荒”、劳动力价格上涨的部分原因),64,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向后弯曲(Backward-Bending)的原因,Hours of Work per Day,Wage ($ per hour),W1,W2,W0,0,a,b,c,工资可理解为闲暇的价格,65,4、劳动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一般认为,市场劳动供给曲线仍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因为高工资能吸引进来新的工人)。,L,W,S,D,E,WE,66,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原因,非劳动收入即财富: 较大的财富增加了消费者保留时间以自用的能力,从而减少了劳动供给; 社会习俗: 人口:人口总量及年龄、性别构成。,67,三、土地的

23、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生产要素中除劳动力外,土地与资本均有如下特征: 生产服务源泉 生产服务本身 劳动“劳动者”, “人时”, 不可交易 可交易 工资率 土地“公顷”,可交易“公顷-年”,可交易 地租 资本“机器”,市场价格“租赁”折旧、利息,1、生产要素的特征,68,2、土地的供给、地租的决定,一个人拥有的土地量 是固定的,可以供给土地以获得收入Y,也可以自用q, 其效用函数: U = U (Y, q) 但自用土地q量很小(不象休闲时间占的比例那么大),相对而言效用小到可以不计,因此: U = U (Y) 所以,最大效用 最大收入 尽可能多供给土地,(递增函数),(土地价格总为正),69,土

24、地的供给曲线与无差异曲线分析,R,O,Q,土地的供给曲线 (垂直曲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Q固定, 曲线垂直,无弹性。,q,0,Y,K1,K0,u1,u0,E,无差异曲线分析,2、土地的供给、地租的决定,70,土地的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前提:无自用价值) Notes:并不是因为自然赋予的土地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假定了土地只有一种生产用途,而没有自用用途(消费性使用),即向市场供给的机会成本为0。 结论可以推广到其它一般具有类似性质的资源,而不仅仅是土地。,2、土地的供给、地租的决定,71,地租土地服务价格,完全由土地的需求曲线决定,与供给无关。 土地的需求,根据其边际生产价值(

25、VMP)决定,由于土地的边际生产率下降,因此,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线; 当需求为Do时,Ro = 0,土地为自由品; 当需求提高,地租提高。,R,Q,R1,D0,R2,D2,D1,0,2、土地的供给、地租的决定,D0,72,3、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1. 租金 (rent) :凡供给固定不变的要素、资源,其服务价格叫做“租金” ,源于“地租”概念的一般化(对经济学意义的短期和长期都适用)。 2. 准租金(Quasi-Rent):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支付的价格,即固定要素投入的收益。 (依据于经济学角度对长期和短期的区分)。 =总收益可变成本。,73,假设:完全竞争市场,Q,P,

26、AC,AVC,MR,P0,MC,E,Q0,C,B,D,G,准租金=固定总成本+经济利润,固定资产在短期内取得的收入称为准地租。 只要产品的销售价格能够补偿AVC,就可以利用固定资产进行生产(停止营业点)。 产品价格超过AVC部分称为准地租。,74,经济租金是要素收入的一部分,要素报酬超过要素成本的余额。或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超过其必须支付(或愿意支付)的部分。 代表着要素收入中超过其在其他场所可能得到的收入部分,即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经济租金(Economic Rent),例:有两类工人,A类每月要求工资100元,B类要求120元,一企业需30人,选择A类工人,由于A类工人只有20

27、人,再选择B类10人,这时企业需支付同样工资120远,求经济租金。,75,注:经济租金类似与生产者剩余,经济租金:实际收入意愿收入,经济租金:实际收入机会成本,经济租金(Economic Rent),O,Q0,Q,P0,P,D,S,如果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到的实际收入高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则超过的这部分收入即Economic Rent。,76,四、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1、资本与利息 资本或资本品(capital or capital goods):包括那些生产出来的耐用品,它们在进一步的生产中被作为生产性投入。 资本品包括三类: 建筑:如工厂、住宅等 设备:耐用消费品,如汽车;耐用

28、生产设备,如机器工具及计算机; 投入和产出的存货。,77,经济学特征,将资本作为一种与劳动和土地并列的生产要素,具有独特特征: 数量可以改变,通过经济活动生产出来(积累); 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从而获得更多的商品和劳务(增值); 定义:由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物品。,78,利 息,资本本身的价格资本价值(生产服务的源泉) 利息(interest):指为使用资金支付的代价,是资金在等待时期的回报(使用资本服务需要支付的价格)。 利息率:指年利息与本金的比值。 利率(r) : 即资本服务的价格。,79,利 率,r=Z/P 如果考虑资本价值本身在使用期内

29、的变化,如增值或贬值(P,eg.折旧): r=(Z+P)/P,资本服务年收入 资本价值,r ,80,2、资本的供给,消费者的收入,消费,储蓄,:可直接带来效用,:在于将来得到更多钱,购买更多W,获得U,以效用最大化为目的的资本所有者如何向市场供给资本要素? 土地和劳动“自然供给”,资本的数量可以变化。,供给来源储蓄 如何确定最优的资本拥有量?(即储蓄),然后讨论既定最优量下的资本供给问题。,81,C0,U1,U2,U3,A,B,W1,C11,假设:所有S均用于供给, C0、C1分别为今年和明年的消费量,C1,初始状态:A(C00,C01),消费者的长期跨期消费决策问题,W,W1W斜率:-(1+

30、r),W= C00+C01/(1+r)W1=C01+C00(1+r),最优化点:B(C10,C11):通过与A点的比较,即可确定最优的储蓄量(C00-C10的贷出量,构成资本供给)。,C10,预算线:W1W:,C00,C01,82,C0,U1,U2,U3,A,B,W1,C11,给定一个市场利率r,消费者会有一个最优的储蓄量(资本供给量C00-C10 ); 变动市场利率r,如提高,预算线绕A点顺时针旋转,形成不同的切点,及不同的最优储蓄量。 对应描点,即可得出资本供给曲线。,C1,消费者的长期跨期消费决策问题,W,C10,r,K(S),S,C00,C01,83,(1)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31、,(2)短期供给曲线,r,K,S,3、资本市场的均衡,S=I,是流量,K是存量,短期内较难改变,通常假定其短期内K是固定不变的。 即与r无关。,84,(1)短期均衡利率的决定,K,r,D,S1,E1,r1,(2)均衡的变动 长期均衡的形成 当存在储蓄折旧、净投资0时,资本供给曲线将会沿着资本需求曲线D左、右移动,形成长期均衡。,K1,E2,S2,r2,K2,3、资本市场的均衡:均衡r的决定,85,五、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收入分配),1、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列,根据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

32、比的对应关系得到洛伦兹曲线。,单位:%,收入分配表,86,O 20 40 60 80 100,OL45线,绝对平均线。,OHL完全不平等曲线。,ODL洛伦茨曲线,M,弯曲程度: 反映的的是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87,2、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nt),人口比例(%),收入比例(%),L,H,D,A,B,A:不平等面积,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 A+B:完全不平等之面积。 基尼系数: G=A /(A+B) 0G1,88,库兹列茨曲线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尼系数: 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别的标准,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 基尼系数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有关。 倒U型曲线。,0,人均收入,G,89,国际通行测度标准,基尼系数 = A /(A+B) 基尼系数 = 0 ,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基尼系数 = 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基尼系数 0.5,高度不平均; 0.4 基尼系数 0.5,中度不平均。 一般,0.3以下为最佳平均状态,0.30.4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0.6则属于危险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