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57994026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3.4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资源描述: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化学基础知识(9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陈 媛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二、物质的状态及变化三、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一)物质的组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原子团离子分子:分子:原子:原子:原子团:原子团:离子:离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由几个不同的原子结合是由几个不同的原子结合而成的带有电荷的原子团而成的带有电荷的原子团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二)物质的分类(二)物质的分类物质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氧化物酸

2、碱盐21.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O2、NaCl)。它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一定的性质。混合物:是由不同分子组成的物质(汽油、泥土空气、盐酸)。它没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固定的性质。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O2、N2、Fe、Cu)注意:同一种元素往往能形成不同的单质。这些单质之间互称为同素异形体(O2、O3;红磷、白磷)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CO2、H2O、H2SO4)。33.无机化合物的类别氧化物:由氧元素跟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含氧酸、无氧酸;一元酸、多元酸;强

3、酸、弱酸)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强碱、弱碱;可溶性碱、难溶性碱;两性碱化物)盐:由金属离子(或铵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 的化合物(正盐、酸式盐、碱式盐)4(三)物质的变化(三)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举例)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举例)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状态、颜色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稳定性、酸性、氧化性等)5(四)摩尔(四)摩尔(mol)1.1.定义:摩尔是定义:摩尔是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单位。的单位。指物质中所含微观基本单元的数量如果物质所

4、含有的微粒数为6.021023个时,这种物质的量就为1mol。称为阿佛加德罗常数6结论结论1:1摩尔任何物质所含的微粒数都是摩尔任何物质所含的微粒数都是6.021023个个结论结论2:分子式中原子个数比等于摩尔数之比:分子式中原子个数比等于摩尔数之比特点特点1 1:它是一个计数单位,以阿佛加德罗常数作为计数单位。:它是一个计数单位,以阿佛加德罗常数作为计数单位。2 2:它所计量的对象是微观的基本单元。:它所计量的对象是微观的基本单元。物质的量物质的量(molmol)=微粒个数(个)微粒个数(个)6.026.0210102323(个个/mol/mol)7例例 题题1.0.5mol的Zn、H2O、

5、SO4=各含微粒数目?解:0.56.021023 =3.011023(个)0.56.021023 =3.011023(个)0.56.021023 =3.011023(个)2.多少摩尔CO2中含有0.5摩尔氧原子?解:1:X=2:0.5=0.25(mol)25.0X83.多少摩尔CO2中含有1.5051023个CO2分子?4.多少摩尔的CO2和5摩尔的硫原子个数比为1:5?解:设X摩尔CO2和5摩尔的硫原子个数之比为1:5CO2 :S3 :13X:5=1:5X=13(mol)答:1/3摩尔CO2和5摩尔的硫原子个数比为1:5解:X=1.5051023个6.021023(个/mol)=0.25mo

6、l9(五)摩尔质量(五)摩尔质量1.1.定义定义:“把把1mol1mol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单位:g/molg/mol 1mol任何一种分子的质量,若以克/摩 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分子量。1mol任何一种原子的质量,若以克/摩 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原子的原子量。102.2.公式公式物质的量(mol)=摩尔质量(g/mol)物质的质量(g)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及生成物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及生成物前面系数可理解为摩尔数之比。前面系数可理解为摩尔数之比。4P+5O2=2P2O5 4 5 211例题例题8g氧原子是多少摩尔?8g氧气是多少摩尔?解

7、:氧原子摩尔质量:16g/mol;氧气摩尔质量32g/mol 设氧原子物质的量为X;氧气物质的量为Y=0.5 mol=0.5 mol=0.25 mol=0.25 mol答:8g氧原子是0.5摩尔?8g氧气是0.25摩尔?168X328Y12多少克二氧化碳与20克氢氧化钠含有相同的分子数?解:已知CO2、NaOH摩尔质量分别为44g/mol;40g/mol 根据:物质的量相同的各种物质所含微粒数都相等设:二氧化碳为X答:22g二氧化碳与20克氢氧化钠含有相同的分子数。402044XX=22g13中和0.1mol的氢氧化钠,需要多少g硫酸?解:设中和0.1mol的氢氧化钠需要硫酸XH H2 2SO

8、SO4 4+2NaOH=Na+2NaOH=Na2 2SOSO4 4+2H+2H2 2O O98 2X 0.1X=4.9g答:中和0.1mol的氢氧化钠,需要4.9g硫酸?14(六)气体摩尔体积(六)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 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气体所占有的体积都约为22.4升。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个规律称为阿佛加德罗定律。152.公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标molLLmol/422COCO和和COCO2 2的摩尔质量之比是的摩尔质量之比是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COCO和和COCO2 2的体积之比是的体积之比是 ;

9、在标准状况下,;在标准状况下,1 1升升COCO2 2的物质的量是的物质的量是 摩,摩,克,含有克,含有 分子。分子。16反应式中气体体积之比等于摩尔数之比7:117:1111:711:71/22.41/22.41.961.962.692.6910102222例题例题在标准状况下在标准状况下,4mol,4mol与与4g4g氧气各占多大体积?氧气各占多大体积?解解:4mol:4mol氧气在标准状况下占体积为氧气在标准状况下占体积为:4 422.4=89.6(22.4=89.6(升升)4g 4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占体积为氧气在标准状况下占体积为:4/32 4/3222.4=2.8(22.4=2.8(

10、升升)答答:4mol:4mol氧气在标准状况下占体积为氧气在标准状况下占体积为89.689.6升升 4g4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占体积为氧气在标准状况下占体积为2.82.8升。升。17在实验室中用锌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在实验室中用锌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若要制得在标况下制得在标况下5.6L5.6L的氢气的氢气,问需要多少问需要多少g g的锌的锌?解解:设需设需X X锌锌 Zn+2HCl=ZnCl Zn+2HCl=ZnCl2 2+H+H2 265g 22.4 L65g 22.4 L X 5.6 L X 5.6 L答答:需锌需锌16.25 g16.25 ggX25.164.226.56518(七)物质

11、的量浓度(七)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溶液的体积()溶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LmolC)/(1)(1)/(342)(342LmolLmolgg)/(5.0)(1)/(40)(20LmolLmolgg19 22.4L/mol 22.4L/mol6.02 1023(个/mol)6.02 1023(个/mol)物质的量物质的量(mol)(mol)气体体积气体体积(L(L标标)微粒个数微粒个数(个个)摩尔质量(g/mol)摩尔质量(g/mol)物质的质量物质的质量(g)(g)20Lmol/05.01.0400.2gX60.1010620.050.0gY6.2828620.050.021LmolVVCC

12、/001.01001.00.12112g6.901%98184050.0LmolX/4.185.0986.901222.质量百分比浓度与摩尔浓度的换算LmolgALdgLCLmol1/%/1)/(摩尔质量23例题例题称取5.0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制成250cm3溶液,计算此溶液的摩尔浓度?解:设NaOH摩尔浓度为X答:NaOH摩尔浓度为0.50摩尔/升。LmolX/50.025.0400.524配制250 ml 0.2 mol/L 盐酸溶液需要百分比浓度为37.5%,密度为1.19g/cm3的浓盐酸多少毫升?解:设需X毫升的浓盐酸根据:稀释前后物质的量不变答:需4毫升的浓盐酸。mlX00.43

13、75.019.15.3625.020.05.36%5.3719.125.020.0X25用浓度为60%的酒精溶液A和25%的酒精溶液B配成45%的酒精溶液,所用A、B溶液的体积比为多少?1.1.混合气体混合气体 :密度不变密度不变(体积不变体积不变)2.2.溶液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均可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均可 60%25%45%1520=43答:A溶液与B溶液的体积比为4:3。26 溶解过程是物理化学过程。固体盐的溶解常伴随热效应;两种液体之间的混合;常伴随体积变化,也伴随热效应。溶解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如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

14、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通常不特别指明溶剂时,都是以水做溶剂。它的符号是 s,单位是 g(g/100g水)。饱和溶液的浓度也可以认为是溶解度。(八)溶解与溶解度的计算(八)溶解与溶解度的计算1.固体溶解度固体溶解度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在未注明的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2.气体溶解度气体溶解度压强为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质在,一定温度时,溶质在1体积水中达到饱

15、和状体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态时的气体体积。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与结晶固体溶质 溶液溶质溶解结晶非饱和溶液:饱和蒸汽压:汽化和液化建立动态平衡,液体上方的蒸汽压饱和溶液:不饱和不饱和饱和饱和1加溶质加溶质2蒸发溶剂蒸发溶剂1加溶剂加溶剂 2改变温度温度物质的结晶物质的结晶方法:蒸发溶剂 冷却溶液克121sssmX克121sssmX【例题】已知t10C和t20C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S1克和S2克,现将t10C时的m克该物质饱和溶液冷却到t20时,计算有多少晶体析出(不含结晶水)?解:S1克该物质饱和溶液从t10C降温至t20C时,析出晶体是(S1S2)克。m克该物饱和溶液从t

16、10C降温至t20C时,析出晶体x克,则S1:m(S1S2):x答:m克该物质饱和溶液从t10C降温至t20C时,析出晶体应为二、物质及其变化二、物质及其变化物质总是以一定的聚集状态存在。常温、常压下,通常物质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存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这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变。v 气体气体 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具有扩散性和可压缩性;存在状状态几乎与它们的化学组成无具有扩散性和可压缩性;存在状状态几乎与它们的化学组成无关关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nRTp气体压力,单位为Pa(帕);V气体体积,单位为m3(立方米);n气体物质的量,单位为mol(摩);T气体的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开);R摩

17、尔气体常数,又称气体常数。标准状态(T=273.15K,p=101.325 kPa)下,测得1.000mol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1410-3m3,则:R=pVnT=101.325103Pa22.41410-3 m3/1.000mol273.15K=8.314Nmmol-1K-1(或8.314牛米摩-1开-1)=8.314 Jmol-1K-1(或8.314焦摩-1开-1)VnRTpppppiCBA 总ipp总 混和气体的总压力等于混合气体总个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这一经验定律被称为道尔顿(Dalton)分压定律。假如容器中有A、B、C等多种气体,则:道尔顿分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2、混合气体的分

18、压定律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分压力:各组分气体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理想气体混合时,由于分子间无相互作用,故碰撞器壁产生的压力,与独立存在是相同的。亦即在混合气体中,组分气体是各自独立的。这是分压定律的实质。即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总压与该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之积。总总总VVpxppiiiPaPO531025.1101027273314.832162LVo33.35.15.0102LVH67.65.11102【例题】16克氧气和28克氮气盛于10 L的容器中,设温度是27,试计算:两种气体各自的分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两种气体各自的分体积。解:由已知O2的摩尔质量是32g/mol,根据理

19、想气体公式PV=nRT同理PN2=2.50105Pa混合气体的总压力P总=PO2+PH2=3.75105Pa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例题例题 某容器中含有某容器中含有NHNH3 3、O O2 2 、N N2 2等气体的混合物。等气体的混合物。取样分析后,其中取样分析后,其中n n(NHNH3 3)=0.320mol=0.320mol,n n(O O2 2)=0.180mol=0.180mol,n n(N N2 2)=0.700mol=0.700mol。混合气体的总压。混合气体的总压p p=133.0kPa=133.0kPa。试计算各组分气体的分压。试计算各组分气体的分压。解:解:n=nn=n(NH

20、NH3 3)+n n(O O2 2)+n n(N N2 2)=0.320mol+0.180mol+0.700mol=0.320mol+0.180mol+0.700mol =1.200mol =1.200mol p(N2)=p-p(NH3)-p(O2)=(133.0-35.5-20.0)kPa =77.5kPa20.0kPakPa5.35320.0180.0OO22pnnpv 液体液体 液体内部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小得多,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强。液体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体积而无一定形状。与气体相比,液体的可压缩性小得多。v液体的蒸气压 蒸发蒸发 液体表面某些运动速度较大的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足以克服分

21、子间的吸引力而逸出液面,成为气态分子,这一过程叫做蒸发。饱和蒸气 在恒定温度下,与液体平衡的蒸气称为饱和蒸气。饱和蒸气压 饱和蒸气的在该温度下所具有蒸气压称为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固体固体1.晶体与非晶体晶体与非晶体(1)概念)概念(2)晶体与非晶体的不同点)晶体与非晶体的不同点 (a)可压性和扩散性均不同)可压性和扩散性均不同 (b)晶体有固定的外形,非晶体没有)晶体有固定的外形,非晶体没有 (c)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 (d)晶体有各向异性,非晶体则是各向同性的)晶体有各向异性,非晶体则是各向同性的3.晶体的内部结构晶体的内部结构(1)十四种晶格)十四

22、种晶格三斜三斜P单斜单斜P单斜单斜C正交正交P正交正交C正交正交I正交正交F四方四方P四方四方F三方三方P六方六方P立方立方P立方立方F立方立方I(2)晶胞)晶胞 NaCl的晶胞的晶胞CsCl的晶胞的晶胞ZnS的晶胞的晶胞晶胞是晶体的代表,是晶晶胞是晶体的代表,是晶体中的最小单位。晶胞并体中的最小单位。晶胞并置起来,则得到晶体。置起来,则得到晶体。晶胞的代表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晶胞的代表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代表晶一是代表晶体的化学组成;二是代表晶体的对称性,即与晶体的化学组成;二是代表晶体的对称性,即与晶体具有相同的对称元素体具有相同的对称元素 对称轴,对称面和对称轴,对称面和对称中心

23、对称中心)。晶胞是具有上述代表性的体积最小、直角最多的晶胞是具有上述代表性的体积最小、直角最多的平行六面体。平行六面体。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v 质量守恒定律 参与化学反应前各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全部生成物的总质量,这是化学反应的一个基本定律质量守恒定律。v 反应热效应与焓变反应热效应与焓变v反应的热效应反应的热效应 若化学反应时,系统不作非体积功如电功、机械功、声功等,且反应终了(终态)与反应初始(始态)时的温度相同,则系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作该反应的热效应。恒容热效应恒容热效应 QQV V=U U2 2-U U1 1=U U 恒压热效应恒压热效应

24、QQp p=H H生成物生成物-H H反应物反应物=H H放热反应 H0 若生成物的焓小于反应物的焓,则反应过程中多余的焓将以热量形式放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H0 若生成物的焓大于反应物的焓,则反应过程中要吸收热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v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及其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 例:H2(g)+1/2O2(g)H2O(g)rHm(298K)=-241.8kJ.mol-1。(3)需在反应式中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常用“s”表示固态,“l”表示液态,“g”表示气态。(4)逆反应的热效应与正反应的热效应数值相同而符号相反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意以

25、下几点: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意以下几点:(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如果反应是在298 K下进行的,习惯上也可不予注明。(2)反应的焓变(H)值与反应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有关 三、化学反应速率与 化学平衡(一)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浓度变化量|变化所需时间CtC:mol/L(或 molL-1)t:s 或 min 或 h:molL-1s-1 molL-1mim-1 molL-1h-1l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几点说明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体系中的任一物质表示。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体系中的任一物质表示。以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数值不同,其比值等以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数值不同,其比值等于

26、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前面系数之比。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前面系数之比。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应用同一种物质进行比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应用同一种物质进行比较。较。上述计算是一段时间内速率的平均值,瞬时速率是时上述计算是一段时间内速率的平均值,瞬时速率是时间变化趋于零时,平均速率的极限。间变化趋于零时,平均速率的极限。340K时,将0.16molN2O5放在1L密闭容器中,反应按下式进行:2N2O5(g)=4NO2(g)+O2(g)反应2分钟后,测得N2O5、NO2、O2的浓度分别为0.080 mol/L、0.16 mol/L、0.04 mol/L,则反应速率可分别表示为:例1 2N2O5(

27、g)=4NO2(g)+O2(g)解:初始浓度mol/L2分钟后浓度mol/L0.160.080000.160.04 C0.0800.160.04(N2O5)|C(N2O5)|t-(0.080-0.16)24.010-2 molL-1mim-1(NO2)|C(NO2)|t0.16-028.010-2 molL-1mim-1(O2)t2.010-2 molL-1mim-120.04-0|C(O2)|(N2O5):(NO2):(O2)=2:4:1 2(NO)(CO)pvkpp2NO COcvk22N OcvkABabcvkABabcvkccABabpvkppABabcvkccaeERTkAaeERT

28、kA(5-5)a221112lg2.303EkTTkRTTalglg2.303EkART a221112lg2.303EkTTkRTT212a1212.303lgkTTERkTT 5517.0106506702.3038.314lg2.010670650227 kJ mol【例题】某反应的活化能Ea=1.14 105Jmol-1。在600 K时,k=0.75 Lmol-1s-1,计算700 K的k。解:由已知条件:T1=600 K;k 1=0.75 Lmol-1s-1T2=700 K;k 2=?由公式:Ink=InA 得如下:lnk1/k2=Ea/R(1/T21/T1)代入数据得:K2=20

29、Lmol-1s-1答:700K时反应的速率常数为20 Lmol-1s-1。RTEa(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一个方向进行又能向相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一个方向进行又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叫可逆反应,通常将化学方程式反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叫可逆反应,通常将化学方程式中从左向右方向进行的反应叫正反应,化学方程式中从右中从左向右方向进行的反应叫正反应,化学方程式中从右向左方向进行的反应叫逆反应。向左方向进行的反应叫逆反应。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此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

30、反应就达到了平衡。此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反应就达到了平衡。四、化学平衡和标准平衡常数四、化学平衡和标准平衡常数平衡化学平衡常数时体系的特点 等: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相等相等。定:定:各物质的浓度固定,整个体系的组成各物质的浓度固定,整个体系的组成不变不变。动:动: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双向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双向进行进行、速率相等。、速率相等。变:变:改变改变某一条件,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则每种物质的生某一条件,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则每种物质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不再平衡,体系的组份含量相应变化

31、。成速率和消耗速率不再平衡,体系的组份含量相应变化。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反反应应速速率率反应时间反应时间正正逆逆(二)化学平衡常数 H2(g)+I2(g)=2HI(g)反应的平衡浓度(698.5K)实验实验序号序号起始浓度起始浓度1010-3-3平衡浓度平衡浓度1010-3-3平衡时平衡时HIHI 2 2(HH2 2 II2 2)H H2 2(g g)I I2 2(g g)HIHI(g g)H H2 2(g g)I I2 2(g g)HIHI(g g)1 110.66710.66711.96411.9640 01.8311.8313.1293.12917.6717.67

32、54.554.52 211.33711.3377.5107.5100 04.5654.5650.7380.73813.5413.5454.454.43 30 00 04.4894.4890.4790.4790.4790.4793.5313.53154.354.34 40 00 010.69210.6921.1411.1411.1411.1418.4108.41054.354.3aA+bB=dD+eE K Kc cD d dE e eAA a aBB b b化学平衡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平衡浓度幂的乘积与反应物平衡浓度指数幂的乘积之比值总是一常数平衡常数,这个规律称

33、为化学平衡定律注:指数是方程式中各物质前面相应的系数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规则 (1)(1)平衡常数表达式要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对应,并注平衡常数表达式要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对应,并注明温度(室温条件下可省)。明温度(室温条件下可省)。(2)(2)反应体系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时,它们的浓度不写反应体系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时,它们的浓度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3)(3)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有水参加或有水生成,水的浓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有水参加或有水生成,水的浓度也不与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度也不与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非水溶液中的反应,非水溶液中的反应,如有水生成或有水参加,水的浓度应

34、写入平衡常数表如有水生成或有水参加,水的浓度应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达式中。温度不同,K不同 KNO2 2N2O4=0.36 (373K)N2O4(g)=2 NO2(g)=3.2 (423K)KNO2 2N2O4物质系数不同,平衡常数不同 K1NO2 2N2O4=0.36 (373K)N2O4(g)=2 NO2(g)N2O4(g)=NO2(g)12K2NO2 N2O4=0.6 (373K)K1=K2212K3=K12K3NO2 4N2O4 2=0.36 (373K)2N2O4(g)=4 NO2(g)固体或纯液体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CaCO3(s)=CaO(s)+CO2(g)KCO2KCO 2C

35、O2CO2(g)+C(s)=2CO(g)稀溶液、水的浓度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KCrO42-2H+2Cr2O72-Cr2O72-+H2O=2 CrO42-+2 H+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利用多重平衡规则计算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K1PSO3 PSO2 PO2(1)(1)SO2(g)+O2(g)=SO3(g)(2)NO2(g)=NO(g)+O2(g)12K2(3)SO2(g)+NO2(g)=SO3(g)+NO(g)K31221PNO2 PNO PO2PSO2 PNO2P SO3 PNOK1K2K321(1)+(2)=(3)PSO3 PSO2 PO221PNO2 PNO P

36、O221多重平衡规则 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aA+bB=dD+eE K Kc cD d dE e eAA a aBB b b1.K值越大,说明产物平衡浓度相对于反应物平衡值越大,说明产物平衡浓度相对于反应物平衡浓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浓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2.K值越小,说明产物平衡浓度相对于反应物平衡值越小,说明产物平衡浓度相对于反应物平衡浓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浓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3.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是反应进行程度的重要标志。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是反应进行程度的重要标志。kPaVnRT1.10872523314.85.0kPaVnRT.8.4342523314

37、.82.0KPa72.13.101/1.10873.101/8.4343.101/8.434523pPClpPClPpPClpKp【例题2-11】250时,五氯化磷依下式解离:PCl5(g)PCl3(g)+Cl2(g),放置于2.00L密闭容器中的0.700mol的PCl5有0.200mol被分解。试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解:计算平衡常数,对于气体反应,须知道平衡时各气体的分压。PCl5(g)PCl3(g)+Cl2(g)开始时物质的量/mol 0.7 0 0变化的物质的量/mol -0.2 0.2 0.2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0.5 0.2 0.2应用PV=nRT,可求出平衡时各气体的分压p(PCl5)=p(PCl3)=p(PCl2)=p(PCl3)=434.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