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hao****an 文档编号:157973077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本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6分)(1) ,弹琴复长啸。(2)故园东望路漫漫, 。(3) ,何人不起故园情。(4)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线路,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jgng尽瘁( )( ) 深su( ) 义愤填yng( )锲而不舍( ) 脚踝( ) 踌躇( )( )3.名著导读。(4分)童年是讲述 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他是一个正直勇敢的孩子,其成长深受 的影响。小说还塑造了一系列十分典型的人物形象。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

2、认的文学经典。作者是 国的法布尔,他被誉为“ ”。4.病句修改(2分)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5、综合性学习。(4分)“黄河,母亲河”专题的综合性学习(1)在这次活动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有关黄河的诗句、俗语和成语,请分别写出一个成语和连续的两句诗句。(2分)成语: 诗句: (2)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请你写几句热情洋溢的黄河赞美词。(2分)我的赞美词: 二、阅读与理解(50分)文言文阅读孙权劝学(21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3、,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6解释下列加点字词(6分)当涂 治经 及鲁肃过寻阳 孰若孤 见事 非复吴下阿蒙 7翻译句子(4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8.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3分) 9. 文中的“ ”是孙权入情入理现身说法地劝吕蒙学习,而“ ”说明吕蒙是一个一点就破的人,“ ”是鲁肃赞美吕蒙学有成效的话。(3分)10. 本文有两个成语至今为人们所熟知,它们是 和 。(2分)11. 本文

4、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现代文阅读(一)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7分)“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

5、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

6、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12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3分) 13课文的两部分之间,是怎样过渡的?(2分) 14闻一多在古代典籍的研究上取得了哪些硕果?(3分) 15.结合文章内容,品析下列句子。(6分)(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16.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读完本选

7、段之后的感受。(3分) 现代文阅读(二)鲁迅生活片断(12分)20年代,我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正值鲁迅先生在北大任教,有幸得到他亲自教诲,他讲授的苦闷的象征等课程,使我受到很大教育。他提出“艺术的出路是为大众服务;创作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作品的使命就是要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唤起读者的爱国 。正是鲁迅先生拨亮我心中的向上火花,也正是鲁迅先生激发我写诗撰文,抨击时弊。那时先生上课,穿蓝色布衫,留很长的头发,还将铅笔夹在右耳上。开始我对先生耳上夹铅笔有些不解,恰有一次课后同行,至景山拐角,我见铅笔仍在先生耳和长发间夹着,便问他耳朵上老夹着铅笔干什么?他说:“我是改讲义上字用的。讲义印得仓促,错字很多,随

8、时发现随时作个记号,将来好统一改正,免得误了学生。”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经常早来晚走,来有及回家吃饭,就在红楼前的小饭摊上随便吃一点。一次,下课后我和先生路过小饭摊,他问我回家吃饭,还是在小摊上吃一点。我说:“随便。”他说:“那好,咱们就吃这荞麦条子吧!皇帝老儿未必享受过这么美味的佳肴。”这种小饭摊多卖玉米窝头,荞麦烙烙之类,来用餐的也都是些人力车夫,卖报童叟。饭摊上只有一个条案,全无桌椅可用,端上一大碗荞麦面很是显眼,鲁迅先生却十分泰然,津津有味地吃着,还不时向周围的人点头。17.文中方括号内应填入最恰当的词是( )(2分)A、情绪 B、感情 C、激情 D、热情18把文章分成三部分(在文中用

9、/隔开)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内容(4分)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19.“那时先生上课,穿蓝色布衫,留很长的头发,还将铅笔夹在右耳上。”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0本文写的几件小事表现鲁迅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3分) 三、写作(30分)21.请以“最难忘的背影”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2)写自己印象最为深刻、感情最深的一个人或一件事。(3)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字不得少于500字。(4)字迹的工整和卷面的整洁将是你获得理想分数的有力保证。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

10、本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6分)(1)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2)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3)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4)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线路,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夜发清溪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州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jgng尽瘁( )( ) 深su( ) 义愤填yng( )锲而不舍( ) 脚踝( ) 踌躇( )( )3.名著导读。(4分)童年是讲述 阿廖沙 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他是一个正直勇敢的孩子,其成长深受 外祖母 的影响。小说还塑造了

11、一系列十分典型的人物形象。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作者是 法 国的法布尔,他被誉为“ 昆虫诗人 ”。4.病句修改(2分)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把养活改为维持,或去掉“的生活” 5、综合性学习。(4分)“黄河,母亲河”专题的综合性学习(1)在这次活动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有关黄河的诗句、俗语和成语,请分别写出一个成语和连续的两句诗句。(2分)成语: 泾渭分明,中流砥柱 诗句: 略 (2)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请你写几句热情洋溢的黄河赞美词。(2分)我的赞美词: 略 二、阅读与理解(5

12、0分)文言文阅读孙权劝学(21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6解释下列加点字词(6分)当涂 当权,当道 治经 研究儒家经典 及鲁肃过寻阳 到了。的时候孰若孤 谁 见事 认清事物 非复吴下阿蒙 不再是 7翻译句子(4分)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8.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3分) 鲁肃为吕蒙的才

13、略所折服,愿与之深交,表现了他爱才、惜才、敬才的特点,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惊人的长进 9. 文中的“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是孙权入情入理现身说法地劝吕蒙学习,而“ 蒙乃始就学 ”说明吕蒙是一个一点就破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是鲁肃赞美吕蒙学有成效的话。(3分)10. 本文有两个成语至今为人们所熟知,它们是 吴下阿蒙 和 刮目相待 。(2分)11. 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本文叙述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说明任何人不管事务有多么繁忙,只要肯认真读书学习,一定会有收获的道理。 现代文阅读(一)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7分)“人家说了

14、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15、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

16、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12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3分) 从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来写的;从全文看他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在学者方面,他刻苦钻研、治学严谨、锲而不舍。,在革命家方面,他大勇、无畏、视死如归。 13课文的两部分之间,是怎样过渡的?(2分) 课文第七段对上文学者方面进行了总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对闻一多先生革命家一面的介绍,过渡自然,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14闻一多在古代典籍的研究上取得了哪些硕果?(3分) 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或“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17、“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15.结合文章内容,品析下列句子。(6分)(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企图从文化上寻找一条救国强国的方法。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第写出了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精神,和治学严谨的态度 16.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读完本选段之后的感受。(3分) 回答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并要谈谈自己学到了什么 现代文阅读(二)鲁迅生活片断(12分)2

18、0年代,我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正值鲁迅先生在北大任教,有幸得到他亲自教诲,他讲授的苦闷的象征等课程,使我受到很大教育。他提出“艺术的出路是为大众服务;创作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作品的使命就是要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唤起读者的爱国 。正是鲁迅先生拨亮我心中的向上火花,也正是鲁迅先生激发我写诗撰文,抨击时弊。/那时先生上课,穿蓝色布衫,留很长的头发,还将铅笔夹在右耳上。开始我对先生耳上夹铅笔有些不解,恰有一次课后同行,至景山拐角,我见铅笔仍在先生耳和长发间夹着,便问他耳朵上老夹着铅笔干什么?他说:“我是改讲义上字用的。讲义印得仓促,错字很多,随时发现随时作个记号,将来好统一改正,免得误了学生。”/先生在北

19、京大学教书,经常早来晚走,来有及回家吃饭,就在红楼前的小饭摊上随便吃一点。一次,下课后我和先生路过小饭摊,他问我回家吃饭,还是在小摊上吃一点。我说:“随便。”他说:“那好,咱们就吃这荞麦条子吧!皇帝老儿未必享受过这么美味的佳肴。”这种小饭摊多卖玉米窝头,荞麦烙烙之类,来用餐的也都是些人力车夫,卖报童叟。饭摊上只有一个条案,全无桌椅可用,端上一大碗荞麦面很是显眼,鲁迅先生却十分泰然,津津有味地吃着,还不时向周围的人点头。17.文中方括号内应填入最恰当的词是( D)(2分)A、情绪 B、感情 C、激情 D、热情18把文章分成三部分(在文中用/隔开)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内容(4分)第一部分:鲁迅

20、先生拨亮我心中的向上火花,激发我的写作热情第二部分: 我询问鲁迅先生耳朵上老夹铅笔的原因 第三部分: 鲁迅先生教书时早来晚走,并和我在小饭摊上吃饭。 19.“那时先生上课,穿蓝色布衫,留很长的头发,还将铅笔夹在右耳上。”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外貌描写,“蓝色布衫”和“很长的头发”说明先生生活简朴,不拘小节的特点,将铅笔夹在耳朵上是因为能随时修改学生讲义,体现了先生关心学生,治学严谨的特点 20本文写的几件小事表现鲁迅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3分) 工作态度认真, 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学生的关爱,对青年的淳淳教诲和生活简朴不拘小节 三、写作(30分)21.请以“最难忘的背影”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2)写自己印象最为深刻、感情最深的一个人或一件事。(3)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字不得少于500字。(4)字迹的工整和卷面的整洁将是你获得理想分数的有力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