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xian****hua 文档编号:15790235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鱼我所欲也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鱼我所欲也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鱼我所欲也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练习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鱼我所欲也练习2一、生字 箪( ) 蹴( ) 羹( ) 死亦我所恶( )二、重点词解释1、本心: 2、患: 3、辟: 4、箪:5、蹴: 6、得: 7、乡: 8、何加:9、恶: 10、辩: 11、义: 12、勿丧:13万钟: 14、贤者: 15、苟得: 16. 呼尔: 三、重点句子翻译1、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2、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四、思考题1、本文出自 ,作者 , 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还学过他的文章有 (附“四书”: )2、归纳段意:第一段: 第二段: 3、理解及背诵:(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 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问题,请写出原句: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 、 ;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 , ,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7)在孟子看来,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句子是什么? (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4、思考、(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

3、指 ,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 。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 ,批评的是怎样的人: (2)人的本心是什么?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 (4)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6)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5、拓展延伸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写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观点: 诗句:(1) (2) 6、应用。(1)本文孟子用“ ”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 ”。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

4、: (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4)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5)你认为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还有无意义,请谈你的看法。鱼我所欲也答案 一、生字 箪(dn) 蹴(c) 羹(gng) 死亦我所恶(w) 二、重点词解释 1、本心:天性,天良” 2、患:祸患,灾难 3、辟:通“避”,躲避 4、箪:竹筐 5、蹴:用脚踢 6、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5、的意思7、乡:通“向”,从前 8、何加好处。 9、恶:厌恶。 10、辩:通“辨”,辨别。 11、义:正义或仁义。 12、勿丧:不丢掉,不遗失。丧:遗失 13、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 14、贤者:有道德的人。 15、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16. 呼尔:没礼貌的吆喝 三、重点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3、二者不可得兼,舍

6、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四、思考题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2、归纳段意: 第一段: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

7、失本性的行为。(第一层(1-2句)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第二层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 3、理解及背诵: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鱼我所欲

8、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 (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思考、(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

9、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2)人的本心是什么?向善之心(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4)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5)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鱼和熊掌对举 生与死对举 向与今天比较等 (6)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

10、?”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5、联系、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舍生取义 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应用。 (1)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如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4)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5)你认为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还有无意义,请谈你的看法。 不能见利忘义,所以舍生取义仍有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