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经经济师基础 第二十四章时间序列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5788030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3年中经经济师基础 第二十四章时间序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年中经经济师基础 第二十四章时间序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年中经经济师基础 第二十四章时间序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13年中经经济师基础 第二十四章时间序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中经经济师基础 第二十四章时间序列(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十四章时间序列本章目录一、时间序列及其分类二、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三、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2011-2012考情知识点一、时间序列及其分类统计对事物进行动态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编制时间序列。1、时间序列含义:时间序列也称动态数列,是将某一统计指标在各个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制形成的序列。2、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1)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2)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注意:同一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的时间单位一般要求相等,可以是年、季、月、日。3.时间序列的分类: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1)绝对数时间序列:统计指标值是绝对数。根据指标值的时间特点

2、又分为时期序列: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结果。即过程总量。时点序列: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瞬间水平。(2)相对数时间序列:统计指标值是相对数(3)平均数时间序列:统计指标值是平均数知识点二、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一)发展水平(二)平均发展水平(三)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一)发展水平发展水平是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设时间序列以表示,序列中第一项的指标值 称为最初水平,最末项的指标值 称为最末水平,处于二者之间的各期指标值则称为中间水平。根据各期指标值在计算动态分析指标时的作用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基期水平和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是作为对比的基础时期的水平;报告期水平则是

3、所要反映与研究的那一时期的水平。(二)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也称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是对时间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它可以概括性描述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所达到的一般水平。1.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5个情形)(1)由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情形1)(2)由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第一种情况,由连续时点计算。又分为两种情形。 (情形2):一种是资料逐日排列,即已掌握了整段考察时期内连续性的时点数据,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计算公式同上:由连续时点计算的另一种是(情形3): 资料登记的时间单位仍然是1天,但实际上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此时需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4、方法计算序时平均数,权数是每一指标值的持续天数。计算公式为:(情形3)例题例如,某种商品6月份的库存量记录如下:该商品6月份的平均日库存量为:第二种情况,由间断时点计算。又分为两种情形。(情形4)一种是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相等。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间断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思想是“两次平均”:先求各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数,再对这些平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情形4)例题【例题】某企业职工人数资料(单位:人)如下:该企业36月份平均职工人数为1457人。第二种情况,由间断时点计算。又分为两种情形。(情形5)另一种是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

5、记的间隔不相等。计算公式为:也用“两次平均”,且第一次的平均计算与间隔相等的间断序列相同;进行第二次平均时,由于各间隔不相等,所以应当用间隔长度作为权数,计算加权(情形5)【例题2009单选题】某行业2000年至2008年的职工数量(年底数)的记录如下则该行业2000年至2008年平均职工人数=(1000+1200)/2*3+(1200+1600)/2*2+(1600+1400)/2*3/8=1325。2.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是派生数列,相对数或平均数通常是由两个绝对数对比形成的。(三)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1.增长量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

6、,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逐期增长量;(2)累计增长量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2012单选】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区别是()。a.适用的时间序列类型不同b.计量单位不同c.基期确定方法不同d.报告期确定方法不同【答案】c【例题2011单选题】我国2000年2005年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A我国00年05年期间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增加( )亿元。a.58806. 1b. 16056. 2c.11761. 2 d.7821.1解析: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d【例题2010单选题】在同

7、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的加权平均数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积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个数d.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2.平均增长量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式中,n表示逐期增长量个数,n表示时间序列项数。n = n - 1【例题】某商场19992003年商品销售额(单位:百万元)如下:该商场19992003年商品销售额的平均增长量为5万元总结:知识点三、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一

8、)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三)速度的分析与应用(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1、发展速度计算公式为: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有定基与环比之分。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的比值,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的比值,用 表示,则有第一,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第二,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2、增长速度增长速度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如果增长量是累计增长量,则计算的是定基增长速度;如果增长量是逐期增长量,则计算的是环比增长速度。【例题2012单选题】已知某城市商品

9、住宅平均销售价格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6%、9%,这三年该城市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的定基增长速度为()。a.1%6%9%b.(101%106%109%)-1 c.(1%6%9%) +1 d.101%106%109%【答案】b。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c【例题2011单选题】以2000年为基期,2008年和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定基增长速度分别为14. 40%和14.85%。2009年对2008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a. 0. 39% b. 14. 63% c.100. 03% d. 114

10、. 63%解析:定基增长速度1=定基发展速度。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用114.85%除以114. 40%。【例题】已知某地区2002-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4%、6%、9%、10%,则这一时期该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定基增长速度为()。a.4%6%9%10%b.(4%6%9%10%)+1c.(104%106%109%110%)-1d.104%l06%109%110%答案:c。四个环比发展连乘,求的是定基发展速度,然后减去1,得到的是定基增长速度。(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也称水平法。原理:

11、一定时期内现象发展的总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c【例题2012单选题】某企业2000年一2006年销售收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是27.6%,这期间相应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是( )。a. 4.6%b.17.6%c. 127.6%d.72.4%【解析】本题考查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27.6%+1=127.6%。b【例题2005、2008单选题】平均增长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的数量关系是()。a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c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d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例题2008

12、单选题】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A算术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 C众数D中位数b。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三)速度的分析与应用在应用速度分析实际问题时,须防止误用乃至滥用的现象,应注意:首先,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其次,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各期的基数不同,因此,运用这一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要结合水平指标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增长1%的绝对值”是进行这一分析的指标。【例题2012多选题】在对时间序列进行速度分析时,应注意的事项有()。A速度指标数值与基数大小有密切关系B时间序列指标值出现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 C不宜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D不需要结合水平指标进行分析 E时间序列指标值出现0时不宜计算速度【答案】abe。可以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需要结合水平指标进行分析“增长1%的绝对值” 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即:速度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而增加的绝对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