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下穿通道基坑开挖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上传人:ch****o 文档编号:15786633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3.3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城市道路下穿通道基坑开挖安全施工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城市道路下穿通道基坑开挖安全施工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城市道路下穿通道基坑开挖安全施工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下穿通道基坑开挖安全施工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下穿通道基坑开挖安全施工专项方案(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xx新城xx片区xx北一路一期工程下穿通道基坑开挖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xx有限公司xx新城xx片区xx北一路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一、工程概况1二、工程设计概况2三、气象条件5四、施工平面布置5五、施工要求6六、技术保证6第二章 编制依据8一、方案编制的依据:8二、编制原则10三、施工组织设计10第三章 施工工艺技术11一、基坑开挖前的准备工作11二、基坑开挖及支撑的总原则13三、基坑开挖及支撑关键工序控制及预防措施13四、主要施工方法17第四章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24一、组织保证措施24二、技术保证措施24三、过程控制27四、消除质量通病措施28五、

2、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移交、归档29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9一、组织保障29二、技术措施29三、应急预案32四、防台风、雨季确保施工安全措施49第六章 劳动力计划49一、施工队伍组建及劳动力管理49二、劳动力管理措施49三、劳动力安排51第七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措施51一、环境保护措施52二、水土保持措施53三、文物保护措施53附表1:施工总体计划横道图54附表2:基坑开挖平面布置图55附表3:基坑开挖横断面图56附表4:基坑开挖纵断面图57附表5:基坑施工便道及排水示意图58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新城xx片区xx北一路一期工程;2.建设单位:厦门百

3、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3.设计单位: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4.勘察单位:福建省地质工程研究院;5.监理单位:厦门中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6.施工单位:xx有限公司。7.工程地点:本工程位于厦门市xx区xx西片区,道路K线起点与旧G324相交(K0+000),路线往南方向延伸,至终点(K2+435.108)与孚莲东二路相交,长2435.108m;Z线起点ZK0+760(K0+760),至终点ZK1+877.636,长1117.63m;路基段红线宽度为24、30米,下穿通道分离段单幅红线宽度为15.75m、标准段红线宽度为(30+B)m,公路等级为三级公路结合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设

4、计行车速度30km/h,项目分一、二期两阶段实施。本项目仅实施一期工程下穿通道主体结构及相关附属专业预埋件。根据设计图纸,一期工程下穿通道总长330m,起终点桩号为K1+160K1+485,结构分为17节(ZK1+175-ZK1+503.6,结构分为11节),其中闭合框架段长105m, K1+380K1+485(ZK1+399.1-ZK1+530.6),结构分为6节,主通道采用四孔钢筋砼闭合框架结构,单孔机动车道净宽8.5m(人非混行车道5m),净高5.6m(加高段7.1m),框架顶板厚0.8m,底板厚0.9m,侧墙厚0.75m,中隔墙厚0.75m;结构总宽度为31.5m,总高度为7.3m(加

5、高段8.8m)m。 二、工程设计概况1.下穿通道基坑设计概况:下穿隧道的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平均深度达到11m,挖深详见下图:结合场地的现状和路基路床成型后的条件,采用以下施工方案:1.1 放坡开挖方案基坑支护主要采用自然放坡1:1的支护型式,坡面喷射采用8cm厚C20细石砼,分两层喷射,内挂8150150钢筋网,坡底和坡顶各设置一道300*300的排水沟,排放至集水井后,统一采用排水设备排放至现状沟渠。1.2 钢板桩支护方案施工影响范围采用双层拉森型钢板桩支护的开挖形式,基坑深度11m左右,拉伸钢板桩长度24m,深入基坑底12-13m,顶部下1m、3m、5m处采用H型钢腰梁作为围檩,两层H型钢

6、腰梁之间采用406*10钢管进行支撑,形成整体受力。大样图如下:当钢板桩施工受地质影响,现场钢板桩深入基坑底部无法达到设计要求12米时,改为半开挖半支护的方式,即放坡开挖6米(1:1坡度),钢板桩长度12米,深入基坑底5-6米,顶部下1m处采用H型钢腰梁作为围檩。2.下穿通道基坑开挖及支护概况一览表(设计图纸):序号桩号长度基底宽度基坑高度支护类型基坑开挖边坡坡率地下水位及地质情况1K1+160K1+380(左、右侧)220m18.95m7.611.8m挂网(825*25cm)喷射砼(20砼8cm)支护1:1本工程地下水位受地形、地貌、人工开挖、影响,变化较大,地下水位埋深标高在2.8312.

7、09m间。本工程所在地质土质主要有:回填土、粉质粘土、残积砂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2ZK1+175ZK1+340(左、右侧)165m18.95m8.111.8m挂网(825*25cm)喷射砼(20砼8cm)支护1:12ZK1+340ZK1+408(左侧)68m18.95m10.911.8m挂网喷射砼支护+拉森钢板桩支护1:13K1+380K1+485(左侧)105m34.72m1112.9m挂网喷射砼支护+拉森钢板桩支护1:13K1+48560m34.72m11m挂网喷射砼支护+拉森钢板桩支护1:1地质纵断面图钢板桩支护平面位置图如下:三、气象条件拟建场地区域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8、年平均气温21左右。拟建工程所在地区全年最热为7月份,月平均气温28.2,全年最冷为2月份,月平均气温12.5。历年最高气温38.5,最低气温2,年平均降 量1188.4毫米,蒸发量1857.7毫米,降雨多集中在3-9月。台风一般为每年5-10月份,7-9月份最多。1955-1990年在厦门登陆的热带风暴台风为25次,有影响台风184次,年平均4.8次。本工程施工期间会遇到雨季,故应合理安排工期,并应事先做好雨季施工及防台风工作。四、施工平面布置 1.施工现场平面管理措施 1.1.工地车辆出入由统一设置的洗车槽或高压冲水枪冲洗,保证驶出工地的机动车辆在工地出入口洗车场内冲洗干净提供必要条件;

9、1.2.保证现场道路畅通,使现场有较好的车辆行走道路,租赁的材料堆放场、加工场地必须实行硬化,确保材料不受污染; 1.3.施工现场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保证场内没有大面积积水,泥浆污水、废水通过排水设施经过沉淀池沉淀,未经处理禁止排入下水道。废浆和淤泥使用封闭的特种专用车辆进行运输; 1.4.施工现场大门口在醒目处张贴投诉电话; 1.5.施工现场四周悬挂有安全警示语的彩旗、横幅,危险区域设立危险警示标志; 1.6.施工现场门口设置安全检查员,检查员工是否按照有关规定配戴劳动保护用品; 1.7.施工现场的孔洞四周设置有效的防护设施; 1.8.施工现场在天气比较干燥进行施工时,为了避免场内、场

10、外的车辆行走造成尘土飞扬,安排洒水车定时冲道路,在大门口设置洗车台和雾炮车,在围挡上设置喷淋系统(见附图)。五、施工要求 1.工期要求:本工程合同工期为180天; 2.质量要求:严格控制每道工序,施工质量达到合格; 3.安全要求: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一般事故,避免重伤,杜绝死亡事故; 4.文明施工要求:杜绝火灾事故发生,文明施工管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文明施工检查评分标准,并做到工地管理、劳务管理、治安管理等文明、整洁、有序,达到省市级文明工程要求; 5.环保要求:控制施工噪音、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施工生活污水排放等达到地方标准要求

11、,不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六、技术保证 1.为实现上述管理要求,将本工程列入企业施工的重点工程,委派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及技术管理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设置项目经理室、总工室、工程部、质安部、合约部、财务部、试验室、综合部、机材部等职能部门; 2.项目经理由企业法人委任富有同类工程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担任,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进行全面监控和指导,监督项目施工计划的实施。项目经理对内统一指挥,对外统一联系,全权代表企业法人履行合同的约定;3.工程项目组织机构详见“组织机构框图”:组织机构框图xx新城xx片区xx北一路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陈文集 总工程师:李玮 项目副经

12、理:谢桂火 综 合 部廖琼英试 验 室王平质 安 部 胡剑勇机 材 部陈海滨财 务 部张婷婷合 约 部林海清工 程 部李添水钢筋施工队模板 施工 队支护施工队泥水施 工 队 第二章 编制依据一、方案编制的依据: 1.厦门百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施工招标文件; 2.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纸; 3.工程中依据的主要规范、规程和标准及文件:规范、规程一览表名称文件编号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

13、GJ311-2013岩土锚固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福建省建筑工程文件管理规程DBJ13-56-2004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辩识与监控技术规程DBJ13-91-200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

14、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 90-20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D/T F50-2011 4.当地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规定; 5.厦门市人民政府有关城管、文明施工的规定; 6.本工程施工安全专项设计方案的编制,一是严格按照招标文件条款规定编拟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图表;二是认真遵循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验评标准,合理优化施工方案,确保质量达到合格;三是紧密结合现场条件,着眼企业实际情况,努力做到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安排工期;四是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力求周密组织计划,实行平行流水作业;五是充分发挥规范化管理与专业施工队伍的优势,精心施

15、工。本施工安全专项设计方案未考虑变更、工程量增减以及自然灾害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若发生时,尚需作相应的工程量调整和补充方案。二、编制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切实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基坑支护施工及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2.严格执行施工程序,发挥我公司技术优势,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管理,加快施工进度,确保业主方投资尽快产生效益。 3.充分发挥我公司整体实力,大量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4.遵循国家及省、市政府有关文明施工和环保文件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到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5.严格遵守国家、省、市政府有关消防要求,做

16、好消防工作。三、施工组织设计 1.主要工程数量本下穿通道开挖土方量约240000万立方米,边坡防护17000平方米,结构主体钢筋4000吨,结构主体混凝土26000立方米。 2.技术准备 2.1工程技术文件资料清单,有关规范、规程; 2.2施工进度控制目标:计划工期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 2.3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目标:本基坑支护的质量目标是:竣工一次性交验达到合格质量等级,力争优良。 2.4准备工作 2.4.1认真研究工程地质资料和支护结构设计图,结合设计阅读、熟习有关规范和规程,根据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经济、环保等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4.2进场前认真察看工地现场,熟悉现场地理位置,

17、土壤性质,认真分析该工程平面布置情况,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 2.4.3在施工前,进一步查明场地周边的地下管线及地下构筑物,请有关部门最终审定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2.4.4复核座标基点和高程基点,布置测量控制网。将基点设在受基坑施工影响范围之外,并加以固定保护。努力做好核对建筑红线、确定支护结构轴线(基坑边线)及相应的地面标高。 3.机械设备准备组织机械设备进场,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和调试工作。 4.施工场地准备 4.1临时设施搭设建设下穿通道作业班组生活区,仓库、办公室,食堂及厕所统一安排在大芸村出租屋内,均不安排在施工场地内。 4.2施工临时用水、用电 4.2.1临时用水:结合本工程实际

18、情况,施工现场用水由ZK1+300右侧(大桩号方向)的民房提供的生活用水。4.2.2临时用电:由ZK1+300右侧(大桩号方向)的提供的施工用电。全系统均采用TN-S制供电,设置专用保护零线,使用五芯电缆,实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各用电设备均逐台匹配相应的电箱和漏电开关。在钢筋加工回路分配箱中设150A漏电开关1台,各用电设备均逐台匹配相应的电箱和漏保开关。第三章 施工工艺技术一、基坑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1.场地准备 1.1场地平整完成,施工便道沿基槽设置完成,并且修整完成; 1.2临时排水系统设置完成,具备排水条件,施工降水系统设置完成;基坑开挖前,准备好充足的排水设

19、备,以保证开挖后开挖面不浸水,基坑周边设置好砖砌挡水埂,以防止地面水流入等措施;1.3基坑开挖前,对施工区域内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复查,并应针对不良水文、地质现象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以确保基坑开挖过程的绝对安全。2.布置测量网点 在基坑开挖前,先布置好每个基坑的测量网点,放出各轴线位置及地面标高,以控制挖土标高。 3.技术交底 在基坑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熟悉并掌握本工程所执行的各项技术措施和技术标准。 4.检查各构件的强度 基坑开挖前,必须先检查地基加固龄期是否已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时检查钢板桩、钢腰梁、钢支撑等的是否已达到设计及规范的要求,各构件的强度

20、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施工。 5.配备施工机械及设备根据施工的工作量及工期要求,配备吊车及铲车、挖掘机等开挖基坑与吊装钢支撑的施工设备。准备好基坑内支撑用的406mm钢管支撑、H型钢腰梁、拉森型钢板桩等钢构件。材料设备计划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生产能力数量单位1汽车吊QY2525t8台2挖掘机CAT3201.6m38台3推土机TY3201台4装载机ZL50D3m31台5洒水车SCD-1212m31台6雾炮车DCYLG2台7土方装卸车CA3160PK2T120T25台8喷砼8cm厚C2017000平方9钢筋网片890吨10锚杆D20mm28000米11拉森钢板桩型1050吨 6.落实好弃土地

21、点基坑开挖前,落实好弃土场地,通往弃土地点的道路和桥梁能承受大型出土车的载荷,否则作加固处理。 7.获得监测初始读数在开挖前应及时通知监测组读取监测点的初始读数,并在开挖过程中积极配合监测组,并及时获得第一手监测数据,分析总结,以相应调整开挖流程和开挖方案,将基坑变形控制在设计规定的范围之内。二、基坑开挖及支撑的总原则 1.尽可能缩短无支撑暴露时间,以有效的控制围护结构变形和坑外地面沉降,采用“时空效应”理论原理开挖基坑; 2.开挖时应分层、分段、对称、平行、留土护壁、限时完成开挖与支撑;遵循快速开挖、快速支撑、快速封底的总原则;3. 结合施工现场道路及周边环境实际情况,基坑开挖遵循“先围护后

22、开挖、从外往里、分层开挖”的顺序和原则。考虑到施工工期紧张,采用开挖一段、支护一段、施工一段、回填一段的施工的原则。三、基坑开挖及支撑关键工序控制及预防措施 1.技术准备工作 1.1 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按设计规定的技术标准,地质资料以及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详实资料,严细地做好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保护周围环境的监控措施)和施工操作规程。通过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认识到深基坑开挖支撑施工必须依循按技术标准,所设计的施工程序及施工参数。施工参数是对开挖分布和每步开挖的实际尺寸、开挖时限、支撑施工等各道工序的定量施工管理指标。开挖与支撑施工技术的主要点是:“沿纵向按限定长度的开挖段

23、逐渐开挖;在每个开挖段中分层、分小段开挖;及时施工支撑梁,做好基坑排水,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在底板浇注前的基坑开挖中,沿纵向的分段坑底长度变形缝与变形缝之间的长度再加3-5m控制;1.2 基坑开挖前,基坑土体加固必须全部结束,并且加固后的土体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 1.3 打设稳定支撑的支护桩;1.4 充分备好排除基坑积水的排水设备:为保证基坑开挖面不浸水,并确保查清和排干基坑开挖范围的贮水体,废旧水管等的积水,必须事先备好设备以严防开挖土坡被暗藏积水冲坍,乃至冲断基坑横向支撑;1.5 切实备好出土、运输和弃土条件,保证基坑开挖中连续高效率出土,减少地层移动,确保达到规定

24、的土方开挖速度;1.6 设置好各类监测点,并且做好初始读数的监测工作,待有初始读数后方可进行下挖,并且按设计要求的频率做好监测工作,并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加密观察,以动态情况来分析基坑的稳定性。 2.开挖施工的合理程序及关键性细节2.1 严格执行开挖程序,在顺筑法施工每个限定长度的开挖段中,按开挖程序进行开挖,并尽快施工钢围檩及钢管支撑;2.2 控制开挖段两头的土坡坡度,纵向土坡度总坡度比大致在1:3左右;2.3 控制明水影响基坑坡度,在坡顶及每层边坡的坡脚处设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用水泵抽水通过PVC管网系统排出基坑外;如挖土过程中临时留坡时间较长,对一般土质的边坡面,如遇雨天应覆盖彩条布,让

25、水直接流入排水沟以避免大量水渗入土中;2.4检查支护桩的回弹及降水效果,在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检查井降水深度,定时测量用以稳定支撑立柱的回弹;2.5 坑底开挖与修整,为做到坑底平整,防止局部超挖,在设计坑底标高以上30的土方,要用人工开挖修平,对局部开挖的洼坑要用砂填实,绝不许用烂泥回填,同时必须要设集水坑以用泵排除坑底积水;2.6 测定合适的基坑超挖量人工挖至设计坑底标高后,立即量测最下道支撑底面到基坑底面的高低,并且仔细测此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此高度变化即为挖到坑底后的土体回弹过程情况,从中可判断为保证浇注底板达到标高而需要的基坑超挖量。开挖最下道支撑下方时,应在逐小段开挖后,在816h

26、内浇注砼垫层(包括砼垫层以下的级配碎石垫层)。要预先将级配碎石垫层、混凝土层及浇注钢筋砼底板的材料、设备、人力等施工准备工作,全部做好,以便在基坑挖好后即进行各道工序,务求在坑底挖好后最快进度做好钢筋砼底板。钢筋砼底板强度达到100%后,按设计的工序拆除最下道支撑。第2道支撑的拆除,按设计要求进行。基坑井点排水至少要在顶板浇好并达到必要强度后才能停止。 2.7 实行信息施工在1个基坑面开挖段整个开挖施工中,要紧跟每层开挖支撑的进展,对基坑围护墙、柱变形和地层移动进行监测。主要包括隆沉观测、基坑围护墙、柱变形观测、基坑回弹观测、基坑围护墙、柱两侧纵向及横向的地面沉降观测。应根据基坑每个开挖段,每

27、层开挖中的支护墙变形等的监测反馈资料,及时根据各项监测项目在各工序的变形量及变形速率的警戒指标,及时采取措施改进施工,控制变形。坑内两道支撑及换撑均采用40610mm钢管撑,第1道钢管支撑与冠梁采用直接支撑,第2道钢管支撑与钢板桩之间采用H型钢腰梁作为通长钢围檩,钢支撑水平间距3m,其轴力符合设计要求。3.基坑边坡降排水方案及监测方案 3.1 基坑排水: 3.1.1 基坑坡顶外排水:在边坡顶部设截水沟,沿四周砖砌30cm*30cm高的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坑内,截水沟采用砖砌墙体及水泥砂浆抹面处理,并设置80cm*80cm*80cm的集水井(同下)并配备水泵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3.1.2 基坑

28、内排水为保证工程实施快捷、施工安全、防止边坡倒塌,在坡脚也要做好排水工作,基坑内的排水采用在基坑底两侧开槽设置排水沟,每隔40m设置一个集水井(集水井尺寸为80cm*80cm*80cm),采用抽水设备将坑内积水抽排至基坑外,集水井采用砼垫层、砖砌墙体及水泥砂浆抹面处理,集水井在回填前给予拆除。3.1.3 开挖平台排水对基坑深度大于10米以上的基坑,在基底以上7米处设置一处2米宽的减缓下层土压力平台,在平台中间设置20cm*10cm的排水沟并在每节段集水井处边坡上设置排水沟再通过集水井排水系统将水排出基坑。 3.2 监测方案施工过程重点针对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水平位移进行监测,特别是临近高压线杆及

29、重要构造物附近,应进行沉降和倾斜度的监测。定期分析监测数据,判断边坡及支护系统和周边构造物的稳定情况。确保支护体系、构造物和基坑作业人员的绝对安全。 3.2.1 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观测点埋设在坡顶面上(可按设计的沉降观测点),观测点采用测量道钉,道钉中刻有“+”字标志,水平位移观测点在布设初始建立初读数,并于边坡开挖当日起实施监测。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采用地质罗盘等对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缝观察或描述,一般在坑体每次削坡后进行。监测点间距不超过15米。 3.2.2 基坑降水井、水位观测井、边坡外围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观测基坑降水井、水位观测井的结构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置到位,监测点沿基

30、坑周边布置水平位移观测点、深部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点,其中水平位移观测点、深部水平位移(测斜)和沉降观测点间距均为20m,水平位移观测点间距为40m。周边边坡位移和沉降,施工前,按每10-50m为一监测断面,每断面设2-3个测点,用全站仪测出测点的高程及坐标,施工中每天观测1-2次,并做详细记录,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止边坡支护工作,待设计、监理、施工方共同研究,确定了应对方案后,方可恢复施工。监测测点埋设需穿入土石层,测点顶部做好保护,避免外力产生人为沉降。 3.2.3.测量仪器及方法水平位移测量选用精度2级的经纬仪;水准测量采用精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要求。边坡开挖前设观测点,并记录初读数,水

31、平位移测量方法采用综合控制线偏离法;水准测量各测点观测应为闭合或附合路线,水准每站观测高差中误差M0为0.5mm,闭合差FW为mm。 3.2.4.观测频率施工前,按每10-50m为一监测断面,每断面设2-3个测点,用全站仪测出测点的高程及坐标,土方开挖过程中,施工中每天观测1-2次,并做详细记录,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止边坡支护工作;遇到暴雨或位移较大等异常情况时,适当加密观测次数,当变形超过预警指标时,应加密观测次数。 3.2.5.观测数据整理每次测量提供各测点本次位移、沉降和累计位移、沉降报表,并绘制时间位移、沉降曲线,对沉降变化大又快的测点,应绘制沉降速率曲线;每周提交监测报告,并及时送

32、交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若日变量出现报警,应当场复测,核实后立即汇报业主及监理。 3.2.6.监控预警指标 .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已大于边坡高度的1/300,或水平位移速率已连续三日大于3mm/d;.支护结构中有个别部位出现应力骤增、断裂的迹象;.周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已大于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值,或建筑物倾斜速率已连续三日大于0.0001H/d。 3.2.7.应急措施.当出现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或其他破坏征兆时,采用砂袋、挖土进行坑内被动区反压或坑内预留土反压、分条开挖等相应措施;.对于支撑式支护结构,如发生墙背土体的沉陷,主要应设法控制位移,着重加固坑底部位,具体措施有:a.

33、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b. 进行坑底加固,如采用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提高被动区抗力;c. 垫层随挖随浇,对基坑挖土合理分段,每段土方开挖到底后及时浇筑垫层;d. 加厚垫层、采用配筋垫层或设置坑底型钢支撑。.对临近建筑的沉降控制的应急措施:采用跟踪注浆的方法,根据边坡开挖进程,连续跟踪注浆,注浆孔布置可在建筑物前各布置一排,两排注浆孔间则适当布置,注浆深度应在地表至基坑底以下24m范围,此时注浆压力控制不宜过大,否则不仅对支护造成较大侧压力,对建筑本身也不利;注浆量可根据支护墙的估算位移量及土的空隙率来确定;注浆时,应严密观察建筑的沉降状况,防止由注浆引起土体搅动而加剧建筑物的沉降或将建

34、筑物抬起,对沉降很大,而压密注浆又不能控制的建筑,如其基础是钢筋混凝土的,则可采用静力锚杆压桩的方法;.对周围管线保护的应急措施: 当开挖后引起管线的位移或沉降较大的情况,在管线靠基坑一侧采取打设封闭桩的方法,为减小打桩挤土,封闭桩采用钢板桩或槽钢等,施打时应控制打桩速率,封闭板桩离管线应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影响管线。.对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量超过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的变形允许值时,停止抽排水,采用小导管注浆方法对地层进行注浆加固。四、主要施工方法1.自然放坡施工:1.1放坡支护施工工艺流程为:分层挖土人工修坡初喷砼面层插筋铺设面层钢筋网喷射砼面层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1.2放坡支护施工要求及施工方法

35、:1.2.1土方开挖: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土方开挖深度深,土方量相对较大(约240000立方),且工期紧迫。根据本工程基坑及围护特点,土方开挖总体安排如下:土方开挖施工顺序:CZ1-CZ11CK1-CK11 三个作业流水面同时推进CK12-CK174)土方开挖具体要求基坑开挖时整体段按3台挖掘机为一个工作面,主体位置上方中心及两侧各一台,分离段按6-7台挖掘机为一个工作面,每台挖掘机纵向工作宽度约4-6米,机械挖土时要注意对边坡防护设施的保护。5)土方纵断面开挖顺序由于开挖深度均11米左右,纵断面分三层(、)进行开挖,每层开挖深度约4米,对于软弱土层,根据实际土层性质减少每层开挖深度,以保

36、证施工安全(下图以第节开挖为例,按每层4米示意开挖)。第层由第节(加上施工工作面)放坡开挖的坡顶开始开挖,至成形后留有的大于1:8的便道结束。第层开挖如下图第层完成第节的开挖,如下图第节的开挖完成后,由坡顶开始进入第节的开挖。1.2.2人工修坡:在挖掘机施工基本完成斜坡面后,采用人工修坡对松散的或干燥的无粘性土进行铲除,并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修整坡面,坡面平整度控制在+20mm以内。1.2.3初喷砼面层:1)挖出的作业面修整后,应尽快喷射C20混凝土面层,初喷混凝土面层厚度30mm。喷射砼采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C20混凝土配合比采用水泥与砂、碎石比为1:2:2.5,碎石直径不大于

37、15mm,水灰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混合料应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h。2)每侧钢筋网片的搭接长度至少不小于一个网格边长,搭焊则焊缝长度不小于网筋直径80mm。3)喷射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管线等进行全面检查。坡面有水时,应做好导排工作。喷射作业开始时,先送风后开机,再给料;喷射过程中,喷头与喷面保持垂直,距离应符合要求;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面罩或防护镜,混凝土喷射机应做好保护接零,作业人员应佩戴绝缘手套。结束时,待细石混凝土喷完后,再关风。现场根据开挖土质情况,喷射混凝土与挂钢筋网可以交替进行。4)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喷面应做到随挖随喷,坡面裸露时间不应超过1天,避免

38、雨季雨水冲刷坡面。1.2.4插筋:在坡顶、坡面设置挂网钢筋为8钢筋25002500。插筋采用铁锤捶击击入。1.2.5铺设面层钢筋网:钢筋网应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在插筋后,坡面铺设8250250钢筋网,并用22#铁丝绑扎。钢筋网与坡面的间隙应大于25mm,钢筋网上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坡顶部位钢筋网应向上外翻约0.5m宽,钢筋网绑扎铺设完成后与插筋绑扎固定。 1.2.6喷射混凝土面层:1)在铺设钢筋网后,应尽快喷射C20混凝土面层,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80mm。上层混凝土终凝超过1h后,再进行下层混凝土喷射,下层混凝土喷射时应先对上层喷射混凝土表面喷水。喷射砼采用P.O42.5R普通硅

39、酸盐水泥,C20混凝土配合比采用水泥与砂、细石重量比为1:2:2.5。2)喷射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管线等进行全面检查。坡面有水时,应做好导排工作。喷射作业开始时,先送风后开机,再给料;喷射过程中,喷头与喷面保持垂直,距离应符合要求;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面罩或防护镜,混凝土喷射机应做好保护接零,作业人员应佩戴绝缘手套。结束时,待细石混凝土喷完后,再关风。现场根据开挖土质情况,喷射混凝土与挂钢筋网可以交替进行。1.2.7养护: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 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环境等条件,一般为37h。2.试验与检验:2.1常规检测: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强度检验,每组试块不少于6件。2.2应进行喷

40、射混凝土的现场试块强度试验,每500平方米面积的试验数量不应少于1组,每组试块数量不应少于3个。2.3喷砼厚度采用钻芯法进行检验,钻孔数宜每500平方米面积一组,每组不应少于3点;全部检测点的层面厚度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厚度,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值的80%。3. 拉森钢板桩施工3.1支护要点根据环境条件、地层分布等情况进行支护设计:均采用钢板桩+钢管内支撑的支护形式。3.2拉森钢板桩支护特点本工程拟选用拉森型钢板桩进行支护施工。因其具有如下优点:3.2.1钢板桩加一道内支撑,整体刚度大,保证施工安全;3.2.2从钢板桩应用的实际效果来看,使用钢板桩做基坑围护,具有施工进度快、安全、占地空间小等优点

41、。3.2.3采用钢板桩围护,使基坑能迅速挖至预定高程,基坑面经处理后,即可浇筑混凝土垫层,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仅提高了工程进度,而且受雨季的影响较小,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3.2.4采用钢板桩支护,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钢板桩施工简便,工序简单,质量容易控制,工期短,且现场整洁。3.2.5基坑开挖施工期间可以通过变形观测对钢板桩的位移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基坑安全。3.3 基坑支护设计思路及要点3.3.1采用24m长的拉森型钢板桩做为基坑支护钢板桩,根据设计图满铺布设,钢板桩嵌入基坑底1213m;当现场施工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采用半开挖(即按设计放坡开挖6米),其余采用12m长的

42、拉森型钢板桩做为基坑支护钢板桩,钢板桩嵌入基坑底56m)。为确保土方开挖期间基坑稳定性的要求,拟采用土方分区、分层、分块开挖。3.4.1、钢板桩施工要求 (1)钢板桩的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便于基础施工,即在基础最突出的边缘外留有施工工作面。 (2)基坑护壁钢板桩的平面布置形状应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标准钢板桩的利用和支撑设置。各周边尺寸应符合钢板桩模数。 (3)整个基础施工期间,在挖土、吊运、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施工作业中,严禁碰撞支撑,禁止任意拆除支撑,禁止在支撑上任意切割、电焊,也不允许在支撑上搁置重物。 (4)采用拉森型钢板桩,钢板桩施工前应查明并避开已施工完成需要保护的构筑物

43、。(5)钢板桩锁口不合格的应修整,检查合格后涂黄油。 (6)为使H型钢围檩受力均匀,在钢板桩和H型钢之间的孔隙采用钢板、钢筋填满卡实。 3.4.2、钢板桩支护施工工序 (1)钢板桩位置的定位放线,验线;(2)施打钢板桩至设计标高; (3)钢板桩基坑内土方挖至檩条处、按设计标高安装支撑檩条;(4)基坑土方开挖、锯桩、测量桩定位坐标。(5)施工基坑换填层; (6)砼垫层、安装模板(或砌砖胎模)、钢筋绑扎、浇砼;(7)拆除模板;(8)回填石碴或石屑粉; (9)拔除钢板桩,边拔边往桩孔内灌砂或石屑粉。3.4.3、钢板桩的检验、吊装、堆放 (1)钢板桩的检验 钢板桩的要求,一般有材质检验和外观检验,对不

44、符合要求的钢板桩进行矫正,以减少打桩过程中的困难。 外观检验:包括表面缺陷、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端部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项内容。检查中要注意:a)对打入钢板桩有影响的焊接件应予以割除;b)割孔、断面缺损的应予以补强;c)若钢板桩有严重锈蚀,应测量其实际断面厚度。原则上要对全部钢板桩进行外观检查。 材质检验:对钢板桩母材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进行全面试验。包括钢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构件的拉伸、弯曲试验,锁口强度试验和延伸率试验等项内容。每一种规格的钢板桩至少进行一个拉伸、弯曲试验。(2)钢板桩吊运 装卸钢板桩宜采用两点吊。吊运时,每次起吊的钢板桩根数不宜过多,并应注意保护锁口免受损伤。吊运

45、方式有成捆起吊和单根起吊。成捆起吊通常采用钢索捆扎,而单根吊运常用专用的吊具。 (3)钢板桩堆放:钢板桩堆放的地点,要选择在不会因压重而发生较大沉陷变形的平坦而坚固的场地上,并便于运往打桩施工现场。堆放时应注意: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应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便;钢板桩要按型号、规格、长度分别堆放,并在堆放处设置标牌说明;钢板桩应分层堆放,每层堆放数量一般不超过5根,各层间要垫枕木,垫木间距一般为34米,且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放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米。 3.4.4、钢板桩施打 拉森钢板桩施工关系到施工止水和安全,是本工程施工最关键的工序之一,在施工中要注意以下施工要求: (1)

46、拉森钢板桩采用打桩机(带60型震动锤机)施打,施打前一定要熟悉地下工程情况。(2)打桩前,对钢板桩逐根检查,剔除连接锁口锈蚀、变形严重的钢板桩,不合格者待修整合格后才可使用。 (3)打桩前,在钢板桩的锁口内涂油脂,以方便打入拔出。 (4)在插打过程中随时测量监控每块桩的斜度不超过2%,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齐方法调正时,拔起重打。(5)密扣且保证钢板桩顺利合拢;特别是钢板桩围蔽的四个角要使用转角钢板桩,若没有此类钢板桩,则用旧轮胎或烂布塞缝等辅助措施密封。 (6)打入桩后,及时进行桩体的闭水性检查,对漏水处进行焊接修补,每天派专人进行检查桩体。 (7)内支撑施工技术要求 基坑应分段分层开挖,分层开

47、挖厚度不得大于1.0m。开挖至围檩及支撑位置后,安装围檩,然后施工安装支撑。待支撑安装施工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步土方开挖。3.4.5、钢板桩的拔除 基坑回填后,要拔除钢板桩,以便重复使用。拔除钢板桩前,应仔细研究拔桩方法顺序和拔桩时间及土孔处理。否则,由于拔桩的振动影响,以及拔桩带土过多会引起地面沉降和位移,可能给已施工完成的地下结构带来损害,并影响临近原有承台或工程桩的安全。设法减少拔桩带土十分重要,目前主要采用灌水、灌砂措施。(1)拔桩方法 本工程拔桩采用振动锤拔桩:利用振动锤产生的强迫振动,扰动土质,破坏钢板桩周围土的粘聚力以克服拔桩阻力,依靠附加起吊力的作用将桩拔除。(2)拔桩时应注意事

48、项 拔桩起点和顺序:对封闭式钢板桩墙,拔桩起点应离开角桩5根以上。可根据沉桩时的情况确定拔桩起点,必要时也可用跳拔的方法。拔桩的顺序最好与打桩时相反。振打与振拔:拔桩时,可先用振动锤将钢板桩锁口振活以减小土的粘附,然后边振边拔。对较难拔除的钢板桩可先用振动锤将桩振下100mm300mm,再与振动锤交替振打、振拔。有时,为及时回填拔桩后的土孔,当把板桩拔至比基础底板略高时暂停引拔,用振动锤振动几分钟,尽量让土孔填实一部分。 起重机应随振动锤的启动而逐渐加荷,起吊力一般略小于减振器弹簧的压缩极限。 供振动锤使用的电源为振动锤本身额定功率的1.22.0倍。 对引拔阻力较大的钢板桩,采用间歇振动的方法

49、,每次振动15min,振动锤连续不超过1.5h。3.4.6、钢板桩土孔处理 对拔桩后留下的桩孔,必须及时回填处理。回填的方法采用填入法。填入法所用材料为石屑。第四章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一、组织保证措施 1.针对该项目的工程地质情况及设计要求,由项目经理部负责编制、修订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 2.技术质量科组织生产经营、物资设备供应;办公室负责对项目质量计划的审核; 3.审核意见落实后报总工程师审批。二、技术保证措施 为确保本工程一次成活,不出现返工,要以提高人的素质来保证工程质量,为此,工地成立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各班组长为组员的管理小组,对工程全过程、全方位

50、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实行质量交接班制度,即班组对于质量除自查、自纠外,还有对上一道工序质量予以认可,对下道工序负责,并形成记录,避免出现问题后上推下卸,实行认可制度可进一步提高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增加工作责任感,每旬开一次现场质量检查评比会,并将评比情况予以公布,以确保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并以经济手段切实保证制度的严肃性,以此保证工程质量。 1.技术制度 1.1.定位放样测量制度:定位放样测量必须由测量工程师、质检员两人共同执行,由工程部负责人复核,并交由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否则,不得进行施工;定位座标点要长期保存,直至工程移交上部工程,施工完成后,重要座标点要移交给业主

51、方; 1.2.隐蔽验收制度:凡隐蔽验收工程应由施工员先行检查,认为合格后,方可通知质检员、监理代表、业主代表,重要部位项目技术负责人要参加,共同进行隐蔽检查,隐蔽工程应真实、可靠,数据准确地反应隐蔽工程状况,隐蔽工程内容应由施工员认真填写,专职质检员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审签,而后交监理、建设单位签认,签证手续完善后,方可进行隐蔽作业; 1.3.技术复核制度:技术复核工作应由施工员组织,质检员、班组长参加,重要部位技术复核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在技术复核时,应认真填写复核记录; 1.4.成品、半成品等级制度 .进场的原材料应有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材料员对进场的物资进行验收,并提出复检物资的品种、

52、牌号、规格、批量、数量后,会同试验员按规定要求进行取样复检,同时,由试验员联系复检单位送检和取回报告单,对有规定要求送法定检测单位复检试验的物资,由试验员联系送检; .根据工程进度,由质检员编制过程检验及试验计划,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而后发送施工员、班组长; .现场材料应进行材料检验和试验标识,以绿色代表经检验和试验合格,红色代表检验和试验不合格,黄色代表已检验待判定,以黑色代表未经检验和试验; .材料、成品进场时,由现场材料员将材质证明文件(注明数量)转交内业施工员,并办理交接手续;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应及时做好过程检验和试验、最终检验和试验记录,记录应有相应资格的人员签字或盖章生效,并

53、妥善保存,以确保需要时能够准确追溯,由现场材料员对材料、成品的检验状态用标牌标识,防止误用; .检验和试验记录由资料员收集、整理,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检查,并送公司技术部认可。 1.5.质量符合检查制度:总公司有关科室每旬一次,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每周一次,进行职责范围内质量检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并认真复查,对在质量工作中做出成绩的给于表扬、奖励,对每次全公司的检查情况,要发内部通报,以加强互相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1.6.样板引路制度:施工操作要注意工序的优化,工艺的改进及工序标准化操作,积累必要管理和操作经验,提高工艺操作水平,确保操作质量;旋喷桩施工在开始全面操作前应先进行试打桩

54、,确定施工参数,明确质量控制标准,之后全面组织施工; 1.7.施工挂牌制度:主要材料施工过程中要在现场实行挂牌制,注明管理者、操作者、施工日期,并做相应的图文记录;因现场不按规范、规程施工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1.8.技术交底制度:针对基坑支护工程作为“特殊工序”要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专项方案,工序施工前要组织各级进行技术交底,各级交底以口头进行,并有文字记录,因技术措施不当或交底不清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2.技术措施: 2.1.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技术及管理办法 .严格工序控制,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用户,应做好三交接: a.未经专职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

55、 b.无自检记录不交接; c.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加强检查管理和控制工作,应做好四个结合: a.兼职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 b.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 c.内部检查与外部检查相结合; d.经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 .加强班组质量的检查、相互学习,便于验收,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必须做好“三检”制度:a.自检;b.互检;c.交接检。 .严格技术管理,明确岗位责任,五不施工: a.图纸未经自审、会审不施工; b.测量定位放线未经复核无误不施工; c.各子分部工程未经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 d.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 e.隐蔽工程未“三检”,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不施工。 2.2.重点控制

56、的质量特征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重点控制质量要求,关键工序(如喷射砼配合比、水泥浆的水灰比、钢筋焊接等),实行强化管理,控制施工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 .对原材料必须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准使用; .施工机械设备随时检验,对测量仪器经常进行校核。 2.3.执行规程及工艺标准 严格要求按照设计组织施工,认真执行规程及工艺标准 .技术负责人组织现场全部技术管理人员有针对性的学习有关规程和标准; .检查工艺流程和施工工艺是否正确,操作人员是否执行; .执行施工交底签字制度,填写“执行、过程 、结果、质量验收单”,对质量管理进行考核。三、过程控制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合格,力争优

57、良,必须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把施工项目质量过程控制划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1.事前质量控制 1.1.技术准备:认真审查、熟习设计图纸,正确贯彻按图施工原则,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主要技术问题及主要分项施工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人交底; 1.2.物质准备:选用合适的施工机具,生产工艺、原材料等; 1.3.施工准备:建立项目工程控制网、水准点及标桩,做好场地“三通一平”、临时设施、机具、材料进场及有关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 2.事中质量控制将质量控制贯彻施工全过程,重点控制工序施工质量,做到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控制有对策;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隐蔽工程有验收;

58、设计变更有手续;质量处理有复查;行政控制有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 3.事后质量控制 3.1.准备竣工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 3.2.按质量评定标准和评定方法进行项目质量评定; 3.3.竣工验收及技术档案收集、整理并归档。四、消除质量通病措施 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所有进场产品都必须有合格证,对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还要取得生产许可证,对无合格证的产品坚决不允许其入场,对重要材料必须“双控”,即有出厂合格证又有复检合格报告,进场后合格、不合格、待验产品分别用红、黄、绿三色标志以示区别,并分别保管、入库,在材料运作的各方面要求记录清晰,具有可追溯性,以便施工产生问题时责任分明,对于轻微不

59、合格的产品允许材料降低档次使用,对于严重不合格或在重要部位使用的材料若不合格则严禁使用,要求材料员对其严格控制,每月必须向公司提供不合格材料的清单和调拨单,作到记录在案,有帐可查; 2.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钢筋出厂前作出厂检查,其规格、批量、制作日期应符合所属的验收批量内容,出厂合格证和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等资料应齐全; 3.放样中严格复核各轴线间的几何尺寸,准确无误后方能进行施工; 4.认真搞好技术资料整理、归档、存档,项目部及各班组配备专职或兼职内业施工员及档案管理人员,搞好放样验收,施工现场标高基准点引测; 5.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所有进场产品都必须有合格证,对重要材料必须“双控”,即有出产合格证又有复试合格报告,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 6.钢筋在现场制作加工前,应对做好施工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应先熟悉图纸,检查钢筋的质量、规格、数量、焊接接头等; 7.钢筋的焊接,应按照规范要求对各种规格钢筋按其焊接头数量进行取样、送检; 8.为保证钢筋四周的保护层厚度,应设置砼垫块,并控制在同一厚度内;钢筋接头位置,应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错开焊接; 9.钢筋弯曲变形,应校正后方可使用,钢筋上的油污、泥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