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方法介绍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5784208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PPTX 页数:108 大小:1.0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QC小组活动方法介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QC小组活动方法介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QC小组活动方法介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资源描述:

《QC小组活动方法介绍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小组活动方法介绍课件(10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QCQC小组活动方法介绍小组活动方法介绍 2目录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第二章、QCQC小组活动类型和程序小组活动类型和程序第三章、第三章、活动程序详解活动程序详解第四章、第四章、评审标准评审标准第五章、第五章、常用工具介绍常用工具介绍 3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一、概念一、概念二、特点二、特点三、宗旨三、宗旨四、作用四、作用五、发展历史五、发展历史 4一、概念一、概念 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QCQC小组活动是小组活动是员工参与质量改进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员工参与质量改进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定义:定义:QC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

2、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人员、选题、目的、方法人员、选题、目的、方法 5二、特点二、特点1 1、明显的自主性:自愿参加为基础,自主管理,、明显的自主性:自愿参加为基础,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共同提高。自我教育,共同提高。2 2、广泛的群众性:企业的全体员工均可参加。、广泛的群众性:企业的全体员工均可参

3、加。3 3、高度的民主性:不分职位高低,小组内人人、高度的民主性:不分职位高低,小组内人人平等,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平等,集思广益,互相启发。4 4、严密的科学性: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用数、严密的科学性: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用数据说话,科学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据说话,科学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6三、宗旨三、宗旨1 1、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 2、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3 3、改善现场管理,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改善现场管理,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产、服务、工作现

4、场。“5S5S”整理整理(Seiri)(Seiri):清理不需要的东西:清理不需要的东西 整顿整顿(Seiton)(Seiton):整齐放置需要用的东西:整齐放置需要用的东西 清扫清扫(Seiso)(Seiso):清理工作产生的垃圾废物:清理工作产生的垃圾废物 清洁清洁(Seiketsu)(Seiketsu):保持环境卫生:保持环境卫生 素养或修身素养或修身(Shitsuke)(Shitsuke):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活习惯 7 目前公司推行目前公司推行“服务与业务领先服务与业务领先”战略,开展群众性的质量战略,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管理活动:一、有利于:一、有利于

5、:1 1、有利于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科、有利于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 2、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客户满意度;、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客户满意度;3 3、有利于实现全员参与管理,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竞争、有利于实现全员参与管理,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力;4 4、有利于增强员工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增强员工间的团结协作精神;5 5、有利于塑造和提升企业文化和员工素质。、有利于塑造和提升企业文化和员工素质。二、遵循一种科学的活动程序,

6、可以少走弯路。二、遵循一种科学的活动程序,可以少走弯路。三、以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效果。三、以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效果。四、作用四、作用 8一、一、19621962年,日本首创了年,日本首创了QCQC小组活动,小组活动,20042004年年7 7月,日本举办了月,日本举办了第第46504650次次QCQC小组全国大会。小组全国大会。二、目前已有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的二、目前已有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的7070多个国家开展了多个国家开展了QCQC小组活动,已举办了小组活动,已举办了2121次国际次国际QCQC小组会议。小组会议。三、三、19781978年年9 9月,北京

7、内燃机总厂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月,北京内燃机总厂诞生了中国第一个QCQC小组,小组,19791979年年8 8月,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成立。月,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成立。四、至四、至20032003年年1010月,全国累计注册月,全国累计注册QCQC小组小组21232123万个,优秀万个,优秀QCQC小小组组1569015690个。个。五、五、1979197920042004年,已举办了年,已举办了2626届全国届全国QCQC小组代表大会。小组代表大会。六、每年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均举办全国通信行业优秀六、每年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均举办全国通信行业优秀QCQC小组评小组评选活动,选活动,20042004年,安徽移

8、动首次参加评选,即有一个年,安徽移动首次参加评选,即有一个QCQC小组小组获得全国通信行业优秀获得全国通信行业优秀QCQC小组称号。小组称号。五、发展历史五、发展历史 9 一、活动课题类型一、活动课题类型 二、课题活动程序二、课题活动程序 三、活动程序比较三、活动程序比较第二章第二章 QCQC小组活动类型和程序小组活动类型和程序 10 (一)(一)QCQC活动的五种类型:活动的五种类型:1 1、现场型: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目的。、现场型: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目的。2 2、攻关型: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为目的。、攻关型: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为目的。3 3、管理型:解决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

9、。、管理型:解决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4 4、服务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为目的。、服务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为目的。5 5、创新型: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开发新产、创新型: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开发新产品、新服务,目标高于现状较多,效益显著。品、新服务,目标高于现状较多,效益显著。其中其中1 14 4类又统称为问题解决型。类又统称为问题解决型。一、活动课题类型一、活动课题类型 11一、活动课题类型一、活动课题类型 (二)(二)“问题解决型问题解决型”课题分类课题分类 1 1、自定目标值的课题:即课题目标是由、自定目标值的课题:即课题目标是由QCQC小小组成员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结合自身

10、能力情况自行组成员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结合自身能力情况自行设定的。设定的。2 2、指令性目标值的课题:即课题目标是由上、指令性目标值的课题:即课题目标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领导指定要求完成的级主管部门或领导指定要求完成的,需要进行可行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性分析。12二、课题活动程序二、课题活动程序(一)(一)“问题解决型问题解决型”课题活动程序课题活动程序 1 1、自定目标值的课题活动程序、自定目标值的课题活动程序 2 2、指令性目标值的课题活动程序、指令性目标值的课题活动程序(二)(二)“创新型创新型”课题活动程序课题活动程序 13二、课题活动程序二、课题活动程序自定目标值的课题活动程序自定目标值

11、的课题活动程序(四段十步)(四段十步)14二、课题活动程序二、课题活动程序1 1、课题选择、课题选择2 2、现状调查、现状调查3 3、目标设定、目标设定4 4、原因分析、原因分析5 5、要因确认、要因确认6 6、制定对策、制定对策7 7、对策实施、对策实施8 8、效果检查、效果检查9 9、制定巩固措施、制定巩固措施10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总结和下一步打算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1、遵循PDCA循环。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3、应用统计方法和工具图表。15 指令性目标值的课题活动程序指令性目标值的课题活动程序(四段十步)(四段十步)二、课题活动程序二、课题活动

12、程序 16二、课题活动程序二、课题活动程序1 1、选择课题、选择课题2 2、目标设定、目标设定3 3、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4 4、原因分析、原因分析5 5、要因确认、要因确认6 6、制定对策、制定对策7 7、对策实施、对策实施8 8、效果检查、效果检查9 9、制定巩固措施、制定巩固措施10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总结和下一步打算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1、遵循PDCA循环。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3、应用统计方法和工具图表。17二、课题活动程序二、课题活动程序“创新型创新型”课题活动程序课题活动程序(四段八步)(四段八步)18二、课题活动程序二、课题活动程序

13、1 1、选择课题、选择课题 2 2、设定目标、设定目标 3 3、提出各种方案并、提出各种方案并 确定最佳方案确定最佳方案 4 4、制订对策表、制订对策表 5 5、按对策表实施、按对策表实施 6 6、确认效果、确认效果 7 7、标准化、标准化 8 8、总结与今后打算、总结与今后打算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1、遵循PDCA循环。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3、应用统计方法和工具图表。19三、活动程序比较三、活动程序比较(一)问题型与创新型(一)问题型与创新型 (程序对比表)(程序对比表)20三、活动程序比较三、活动程序比较 21三、活动程序比较三、活动程序比较(二)问题

14、型与创新型(二)问题型与创新型 (项目区别表)(项目区别表)22三、活动程序比较三、活动程序比较项目项目问题解决型问题解决型创新性创新性立题立题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提高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提高从未有过的事情从未有过的事情现状现状要把现状调查分析清楚要把现状调查分析清楚无现状调查,而是研究创新的切入点无现状调查,而是研究创新的切入点设定目标设定目标在原来的基础上,上升一个在原来的基础上,上升一个新的台阶新的台阶完全是新的要求完全是新的要求原因分析原因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症结分析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症结分析原因,找出主要原因找出主要原因不用分析原因;为达到目标,广泛提出不用分析原因;为达到目标,广泛

15、提出各种方案,寻找最佳方案各种方案,寻找最佳方案决策的依据决策的依据用数据说话用数据说话评价、比较、选择评价、比较、选择(有数据时,也要用数据)(有数据时,也要用数据)应用工具应用工具以数据分析用工具为主,非数据以数据分析用工具为主,非数据分析用工具为辅分析用工具为辅以非数据分析工具为主以非数据分析工具为主 23第三章第三章 活动程序详解活动程序详解 一、选择课题一、选择课题 二、现状调查二、现状调查 三、设定目标三、设定目标 四、原因分析四、原因分析 五、要因确认五、要因确认 六、制定对策六、制定对策 七、对策实施七、对策实施 八、效果检查八、效果检查 九、巩固措施九、巩固措施 十、总结和下

16、一步打算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24一、选择课题一、选择课题 课题来源:课题来源:(一)指令性课题:迫切需要解决的,上(一)指令性课题:迫切需要解决的,上级部门和领导要求必须完成的。级部门和领导要求必须完成的。(二)指导性课题:上级公布一批课题,(二)指导性课题:上级公布一批课题,各各QCQC小组结合自身情况自主选择。上下结合。小组结合自身情况自主选择。上下结合。(三)自选性课题:(三)自选性课题:完全由完全由QCQC小组结合自小组结合自身的生产实际自主选题。身的生产实际自主选题。(四)创新型课题:开发、研制新产品、(四)创新型课题:开发、研制新产品、新服务项目、新业务、新方法等方面。新服务项目

17、、新业务、新方法等方面。251 1、要点、要点(1 1)选题宜小不宜大)选题宜小不宜大 所谓小,就是指目前存在的影响产品质量和服所谓小,就是指目前存在的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影响生产效率或是造成消耗高等务质量、影响生产效率或是造成消耗高等具体问具体问题题作为课题。作为课题。如:降低用户投诉率;提高电话接通率。如:降低用户投诉率;提高电话接通率。要避免选择课题内容庞大复杂、涉及面广、目要避免选择课题内容庞大复杂、涉及面广、目标多的综合性课题。宜分解为多个小课题来进行。标多的综合性课题。宜分解为多个小课题来进行。一、选择课题一、选择课题-如何选择课题如何选择课题 26(2 2)要尽可能选择能以)

18、要尽可能选择能以特性值量化特性值量化表达的课题,表达的课题,能用客观事实的数据表达。能用客观事实的数据表达。如:如:缩短电话处理时间、降低用户投诉率。缩短电话处理时间、降低用户投诉率。(3 3)课题特性值具可信度和可比性。)课题特性值具可信度和可比性。如:提高客户满意率,缺乏可比性。如:提高客户满意率,缺乏可比性。一、选择课题一、选择课题-如何选择课题如何选择课题 272 2、如何寻找具体课题、如何寻找具体课题(1 1)从上级下达的任务、考核指标来寻找课题。)从上级下达的任务、考核指标来寻找课题。(2 2)从加强班组管理方面来寻找问题,如:降低故)从加强班组管理方面来寻找问题,如:降低故障处理

19、时长。障处理时长。(3 3)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具体问题,如:降低设备故)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具体问题,如:降低设备故障率。障率。(4 4)从用户投诉中寻找课题。)从用户投诉中寻找课题。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一、选择课题一、选择课题-如何选择课题如何选择课题 28 课题名称的设定要简洁、明确,直接针对所要课题名称的设定要简洁、明确,直接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可抽象。解决的问题,不可抽象。格式:格式:OOO+OOO+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特性值。特性值。要解决的对象要解决的对象名称。名称。怎样怎样指提高或降低等。指提高或降低等。如:降低基站断站率、提高网络接通率。如:降低基站断站率、提高网络接通率。一、

20、选择课题一、选择课题-课题名称课题名称 29 反对两种课题名称格式。反对两种课题名称格式。1 1、大而不实的口号式名称、大而不实的口号式名称 如:全面提高网络质量;如:全面提高网络质量;以客户为中心,全面提高网络服务水平。以客户为中心,全面提高网络服务水平。2 2、课题名称是、课题名称是“手段对策目的手段对策目的”如:加强网络分析,提高网络接通率;如:加强网络分析,提高网络接通率;加强设备管理,降低设备故障率。加强设备管理,降低设备故障率。一、选择课题一、选择课题-课题名称课题名称 30 选题理由的陈述,应简明扼要,以客观数据为选题理由的陈述,应简明扼要,以客观数据为依据,明确上级或标准要求是

21、多少,目前实际值依据,明确上级或标准要求是多少,目前实际值是多少,明确差距。不需要大而空的强调课题的是多少,明确差距。不需要大而空的强调课题的重要性。重要性。应注意用数据表达时合理使用工具图表,常用应注意用数据表达时合理使用工具图表,常用的有:折线图、柱状图、饼分图、排列图、控制的有:折线图、柱状图、饼分图、排列图、控制图等。图等。一、选择课题一、选择课题-选题理由选题理由 31第三章第三章 活动程序详解活动程序详解 一、选择课题一、选择课题 二、现状调查二、现状调查 三、设定目标三、设定目标 四、原因分析四、原因分析 五、要因确认五、要因确认 六、制定对策六、制定对策 七、对策实施七、对策实

22、施 八、效果检查八、效果检查 九、巩固措施九、巩固措施 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32二、现状调查二、现状调查(一)把握问题现状(一)把握问题现状(二)找到问题的症结(二)找到问题的症结(三)工具使用(三)工具使用 33二、现状调查二、现状调查-把握问题现状把握问题现状 1 1、根据选题理由,进一步提供更细分的数据,、根据选题理由,进一步提供更细分的数据,可提供按月数据或根据课题需要提供更小时间粒可提供按月数据或根据课题需要提供更小时间粒度的数据;可按照问题的细分类别提供相应的数度的数据;可按照问题的细分类别提供相应的数据。据。2 2、数据应是离、数据应是离QCQC活动开始时最

23、近时期的数据。活动开始时最近时期的数据。3 3、充分利用各类图表工具展现数据,发现数、充分利用各类图表工具展现数据,发现数据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据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34二、现状调查二、现状调查-找到问题症结找到问题症结 1 1、一定要根据现状数据,找到课题问题的关、一定要根据现状数据,找到课题问题的关键症结。键症结。2 2、一定要用各类工具图表充分展现数据,来、一定要用各类工具图表充分展现数据,来证明关键症结的说服力。证明关键症结的说服力。3 3、分层法,即对数据加以归类、整理、汇总、分层法,即对数据加以归类、整理、汇总统计,找到不同症结所占的比例。统计,找到不同症结所占

24、的比例。35二、现状调查二、现状调查-工具使用工具使用调查表调查表简易图表(柱状图、折线图、饼分图)简易图表(柱状图、折线图、饼分图)排列图排列图分层法(分析症结所在时常用的方法)分层法(分析症结所在时常用的方法)36第三章第三章 活动程序详解活动程序详解 一、选择课题一、选择课题 二、现状调查二、现状调查 三、设定目标三、设定目标 四、原因分析四、原因分析 五、要因确认五、要因确认 六、制定对策六、制定对策 七、对策实施七、对策实施 八、效果检查八、效果检查 九、巩固措施九、巩固措施 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37三、设定目标三、设定目标(一)为何要设定目标(一)为何要设定目

25、标(二)怎样设定目标(二)怎样设定目标(三)水平和依据(三)水平和依据 38三、设定目标三、设定目标-为何设定目标为何设定目标1 1、明确通过小组活动,将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明确通过小组活动,将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2 2、为效果检查提供依据。、为效果检查提供依据。391 1、目标应与课题名称保持一致。、目标应与课题名称保持一致。2 2、目标要定量化,即有、目标要定量化,即有量化的目标值量化的目标值,不,不能是定性目标(如:提供工程质量、提能是定性目标(如:提供工程质量、提高服务水平)。高服务水平)。3 3、目标设定不宜多,以、目标设定不宜多,以一个一个为宜,多个性为宜,多个性质不同的目标,可

26、采用多个课题分别予质不同的目标,可采用多个课题分别予以解决。以解决。三、设定目标三、设定目标-怎样设定目标怎样设定目标 40三、设定目标三、设定目标-水平和依据水平和依据(一)目标值设定的水平(一)目标值设定的水平1 1、目标值要有一定挑战性。、目标值要有一定挑战性。2 2、目标应是通过小组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应是通过小组的努力可以达到的。3 3、把上级的考核指标或某些标准和要求作为、把上级的考核指标或某些标准和要求作为活动的目标值。活动的目标值。41三、设定目标三、设定目标-水平和依据水平和依据(二)目标值设定的依据(二)目标值设定的依据1 1、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必须达到。、上级下达的考

27、核指标必须达到。2 2、客户提出的需求,必须予以满足。、客户提出的需求,必须予以满足。3 3、水平对比:在相关条件基本类似的情况下,、水平对比:在相关条件基本类似的情况下,与同行业已达到先进水平的企业进行比较,与同行业已达到先进水平的企业进行比较,从而定出也能达到该水平的目标;从而定出也能达到该水平的目标;42三、设定目标三、设定目标-水平和依据水平和依据4 4、历史上曾经达到过的最好水平;、历史上曾经达到过的最好水平;5 5、通过现状调查,找出症结所在,预计解决、通过现状调查,找出症结所在,预计解决程度,测量出能达到的水平。程度,测量出能达到的水平。设定目标值的依据是:如:设定目标值的依据是

28、:如:(1 1)部门考核的)部门考核的XXXXXX指标指标(2 2)过去)过去XXXXXX曾有的记录曾有的记录(3 3)XXXXXX省公司的水平省公司的水平(4 4)调查表明)调查表明 43第三章第三章 活动程序详解活动程序详解 一、选择课题一、选择课题 二、现状调查二、现状调查 三、设定目标三、设定目标 四、原因分析四、原因分析 五、要因确认五、要因确认 六、制定对策六、制定对策 七、对策实施七、对策实施 八、效果检查八、效果检查 九、巩固措施九、巩固措施 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44四、原因分析四、原因分析(一)针对什么分析(一)针对什么分析(二)工具使用(二)工具使用(

29、三)应注意的问题(三)应注意的问题 45四、原因分析四、原因分析-针对什么分析针对什么分析 要针对现状调查中所确定的关键症结问要针对现状调查中所确定的关键症结问题去展开分析,每个症结单个分析。题去展开分析,每个症结单个分析。46四、原因分析四、原因分析-工具使用工具使用 通常有三种:通常有三种:1 1、因果图(鱼刺图):设定若干原因类别,、因果图(鱼刺图):设定若干原因类别,按每一个原因类别逐层分析,直至末端原因。一按每一个原因类别逐层分析,直至末端原因。一个图只能分析一个问题。个图只能分析一个问题。2 2、树图(系统图):分析类似于因果图,、树图(系统图):分析类似于因果图,可互换。侧向型、

30、纵向型。可互换。侧向型、纵向型。3 3、关联图:表达关系复杂、原因之间互相、关联图:表达关系复杂、原因之间互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问题分析。中央集中型、单侧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问题分析。中央集中型、单侧汇集型。汇集型。47四、原因分析四、原因分析-工具使用工具使用工具名称 适用场合 原因之间的关系 展开层次 因果图 对单一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原因之间没有交叉影响 一般不超过四层 树图 对单一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原因之间没有交叉影响 没有限制 对单一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原因之间互相缠绕(有交叉影响)关联图 对两个以上问题一起进行原因分析 部分原因把两个以上的问题纠缠在一起 没有限制 48四、原因分析四、原因分

31、析-应注意的问题应注意的问题 1 1、要展示原因的全貌:对问题造成影响的所、要展示原因的全貌:对问题造成影响的所有原因,都要分析到,并纳入工具图表中去。有原因,都要分析到,并纳入工具图表中去。2 2、原因分析要透彻:要逐层展开分析直到末、原因分析要透彻:要逐层展开分析直到末端原因。一个完整的因果图或树图至少应有两层。端原因。一个完整的因果图或树图至少应有两层。3 3、末端原因必须是:非常具体的;不是抽象、末端原因必须是:非常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可以确认的;可直接采取对策。的;可以确认的;可直接采取对策。4 4、可采用、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召开原因分析会。召开原因分析会。49第三章第三

32、章 活动程序详解活动程序详解 一、选择课题一、选择课题 二、现状调查二、现状调查 三、设定目标三、设定目标 四、原因分析四、原因分析 五、要因确认五、要因确认 六、制定对策六、制定对策 七、对策实施七、对策实施 八、效果检查八、效果检查 九、巩固措施九、巩固措施 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50五、要因确认五、要因确认(一)如何确认(一)如何确认(二)计划表(二)计划表(三)不正确方法(三)不正确方法 51五、要因确认五、要因确认-如何确认如何确认 1 1、对末端原因逐条进行识别和确认。、对末端原因逐条进行识别和确认。2 2、用客观事实和数据去确认是否为要因。、用客观事实和数据去

33、确认是否为要因。方法:方法:(1 1)现场测量、测试)现场测量、测试 (2 2)现场试验)现场试验 (3 3)现场调查)现场调查 52五、要因确认五、要因确认-计划表计划表序号 末端原因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标准 负责人 完成日期 1 2 1 1、要因确认前应制定实施计划表。、要因确认前应制定实施计划表。2 2、每个末端原因的确认都要有结果数据与、每个末端原因的确认都要有结果数据与标准的比较,从而得出是否要因的结论。标准的比较,从而得出是否要因的结论。53五、要因确认五、要因确认-不正确方法不正确方法 1 1、以、以“少数服从多数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确定要因:以个的方法确定要因:以个人对事物的

34、固有印象和经验为基础。人对事物的固有印象和经验为基础。2 2、用分析论证的方法确定要因:对末端原因通、用分析论证的方法确定要因:对末端原因通过理论分析或经验分析来判定。过理论分析或经验分析来判定。3 3、以、以“是否容易解决是否容易解决”为原则确定要因。为原则确定要因。一定要以反映客观事实的数据来确认。一定要以反映客观事实的数据来确认。54第三章第三章 活动程序详解活动程序详解 一、选择课题一、选择课题 二、现状调查二、现状调查 三、设定目标三、设定目标 四、原因分析四、原因分析 五、要因确认五、要因确认 六、制定对策六、制定对策 七、对策实施七、对策实施 八、效果检查八、效果检查 九、巩固措

35、施九、巩固措施 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55六、制定对策六、制定对策 对已经确认的对已经确认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逐条制定改进逐条制定改进的措施计划。的措施计划。(一)提出与确定(一)提出与确定 (二)制定对策表(二)制定对策表 (三)常见问题(三)常见问题 56六、制定对策六、制定对策-提出与确定提出与确定1 1、提出:针对每一条要因,提出尽可能多的对策,、提出:针对每一条要因,提出尽可能多的对策,供选择确定。供选择确定。“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2 2、评价确定:依据几个要素,、评价确定:依据几个要素,“对策评价选择表对策评价选择表”。(1 1)方案的实效:临时性、长久性)方案

36、的实效:临时性、长久性(2 2)解决时间:长时间、短时间)解决时间:长时间、短时间(3 3)解决过程:自身努力、上级决策或其他部)解决过程:自身努力、上级决策或其他部 门配合门配合(4 4)成本大小:资金多少)成本大小:资金多少 57六、制定对策六、制定对策-提出与确定提出与确定 常见的对策评价选择表常见的对策评价选择表 注:注:5 5分分 3 3分分 1 1分分 58六、制定对策六、制定对策-制定对策表制定对策表 对策表要按照对策表要按照5W1H5W1H原则来制订原则来制订WhatWhat 对策针对主要原因制订的对策对策针对主要原因制订的对策WhyWhy 目标对策应达到的目标目标对策应达到的

37、目标WhoWho 负责人谁负责做负责人谁负责做WhereWhere 地点在哪儿做地点在哪儿做WhenWhen 时间何时完成时间何时完成HowHow 措施实现对策的具体做法措施实现对策的具体做法 59六、制定对策六、制定对策-制定对策表制定对策表 对策表的格式对策表的格式 60六、制定对策六、制定对策-常见问题常见问题(一)(一)“对策对策”和和“措施措施”混在一起混在一起(二)(二)“目标目标”栏中没有定量的目标值栏中没有定量的目标值(三)在对策表中使用抽象的词语(三)在对策表中使用抽象的词语 如:加强、提高、减少、争取、尽量、随如:加强、提高、减少、争取、尽量、随时。时。61第三章第三章 活

38、动程序详解活动程序详解 一、选择课题一、选择课题 二、现状调查二、现状调查 三、设定目标三、设定目标 四、原因分析四、原因分析 五、要因确认五、要因确认 六、制定对策六、制定对策 七、对策实施七、对策实施 八、效果检查八、效果检查 九、巩固措施九、巩固措施 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62七、按对策表实施七、按对策表实施-如何实施如何实施(一)严格按(一)严格按“对策表对策表”的要求逐一实施的要求逐一实施(二)每条对策的实施,要按照对策表中的(二)每条对策的实施,要按照对策表中的“措施措施”栏目逐条实施栏目逐条实施(三)每条对策在实施完成后要立即确认其结果是(三)每条对策在实施完

39、成后要立即确认其结果是否达到设定目标否达到设定目标 63七、按对策表实施七、按对策表实施-如何实施如何实施(四)如果确认没有达到对策表中所定的目标时,(四)如果确认没有达到对策表中所定的目标时,要评价措施的有效性。要评价措施的有效性。(五)每条对策实施后,除确认该条对策的目标外,(五)每条对策实施后,除确认该条对策的目标外,还需对是否影响安全及环境,是否影响相关的质还需对是否影响安全及环境,是否影响相关的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量等方面进行检查。64第三章第三章 活动程序详解活动程序详解 一、选择课题一、选择课题 二、现状调查二、现状调查 三、设定目标三、设定目标 四、原因分析四、原因分析 五、要

40、因确认五、要因确认 六、制定对策六、制定对策 七、对策实施七、对策实施 八、效果检查八、效果检查 九、巩固措施九、巩固措施 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65八、效果检查八、效果检查 对策表中所有对策全部实施完成后,即对策表中所有对策全部实施完成后,即所有要因问题得到解决后,需要进行活动所有要因问题得到解决后,需要进行活动成果的效果检查。成果的效果检查。(一)如何进行(一)如何进行 (二)效益计算(二)效益计算 (三)工具使用(三)工具使用 66八、效果检查八、效果检查-如何进行如何进行 1 1、收集对策实施后的现场数据,计算特性值、收集对策实施后的现场数据,计算特性值 2 2、与

41、小组设定的活动目标值进行对比、与小组设定的活动目标值进行对比 3 3、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对比、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对比 4 4、如未达到预定目标,则应回到、如未达到预定目标,则应回到“原因分析原因分析”步骤重新开始步骤重新开始 67八、效果检查八、效果检查-效益计算效益计算 1 1、实事求是的计算经济效益(成本、效、实事求是的计算经济效益(成本、效 率、利用率的提高)率、利用率的提高)2 2、社会效益、社会效益 68八、效果检查八、效果检查-工具使用工具使用 常用的工具有:柱状图、折线图、直方图等。常用的工具有:柱状图、折线图、直方图等。1 1、用柱状图进行效果对比、用柱状图进行效果对比 2 2

42、、用折线图进行效果对比、用折线图进行效果对比 69第三章第三章 活动程序详解活动程序详解 一、选择课题一、选择课题 二、现状调查二、现状调查 三、设定目标三、设定目标 四、原因分析四、原因分析 五、要因确认五、要因确认 六、制定对策六、制定对策 七、对策实施七、对策实施 八、效果检查八、效果检查 九、巩固措施九、巩固措施 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70 九、制订巩固措施九、制订巩固措施-如何制定如何制定(一)(一)1 1、把已经实践证明了的有效措施纳入有关标、把已经实践证明了的有效措施纳入有关标准,如管理办法、制度、规范、实施细则等准,如管理办法、制度、规范、实施细则等 2 2

43、、修订并被批准的新标准必须正确执行、修订并被批准的新标准必须正确执行(二)巩固期内要及时收集数据,以确认效果是否(二)巩固期内要及时收集数据,以确认效果是否能维持在良好的水准上。能维持在良好的水准上。71第三章第三章 活动程序详解活动程序详解 一、选择课题一、选择课题 二、现状调查二、现状调查 三、设定目标三、设定目标 四、原因分析四、原因分析 五、要因确认五、要因确认 六、制定对策六、制定对策 七、对策实施七、对策实施 八、效果检查八、效果检查 九、巩固措施九、巩固措施 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72十、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总结和下一步打算(一)专业技术方面的改进和提高(一)

44、专业技术方面的改进和提高(二)管理技术方面的改进和提高(二)管理技术方面的改进和提高(三)小组综合素质方面的提高(三)小组综合素质方面的提高,如:质量如:质量意识、个人能力、团队精神、意识、个人能力、团队精神、QCQC知识等知识等(四)提出下一次活动要解决的问题(四)提出下一次活动要解决的问题 常用工具:雷达图常用工具:雷达图 73第四章、评审标准第四章、评审标准一、评审原则一、评审原则二、问题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二、问题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三、创新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三、创新型课题的评审标准 74一、评审原则一、评审原则(一)从大处着眼,抓主要问题(一)从大处着眼,抓主要问题 1、活动过程是否符合、活动

45、过程是否符合PDCA的活动程序的活动程序 2、各个环节是否做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各个环节是否做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数据是否完整、正确、有效话,数据是否完整、正确、有效 3、统计方法和工具的运用是否正确、恰当、统计方法和工具的运用是否正确、恰当(二)要客观并有依据,不带个人主观意见(二)要客观并有依据,不带个人主观意见(三)避免在专业技术上钻牛角尖(三)避免在专业技术上钻牛角尖(四)不单纯以经济效益为依据(四)不单纯以经济效益为依据 75二、问题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二、问题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一)(一)选题选题(815分分)(二)(二)原因分析原因分析(1320分分)(三)(三)

46、对策与措施对策与措施(1320分分)(四)(四)效果效果(1320分分)(五)(五)发表发表(510分分)(六)(六)特点特点(815分分)76二、问题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二、问题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一)(一)选题选题(815分分)1、所、所选课题应与上级方针目标相结合,或是本小组选课题应与上级方针目标相结合,或是本小组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2、课题名称要简洁明确地直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课题名称要简洁明确地直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3、现状已清楚掌握,数据充分,并通过分析已明确现状已清楚掌握,数据充分,并通过分析已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问题的症结所在;4、现状已为制定目标提供了依据;现状

47、已为制定目标提供了依据;5、目标设定不要过多,并有量化的目标值和一定依目标设定不要过多,并有量化的目标值和一定依据。据。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工具运用正确、适宜。77二、问题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二、问题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二)(二)原因分析原因分析(1320分分)1、应针对问题的症结来分析原因,因果关系要明确、应针对问题的症结来分析原因,因果关系要明确、清楚;清楚;2、原因要分析透彻,一直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原因要分析透彻,一直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度;3、主要原因要从末端因素中选取;主要原因要从末端因素中选取;4、应对所有末端因素都进行了要因确认,并且是用数应对所有末端因素都进行了要因

48、确认,并且是用数据、事实客观地证明确是主要原因;据、事实客观地证明确是主要原因;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工具运用正确、适宜。78二、问题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二、问题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三)(三)对策与措施对策与措施(1320分分)1、应针对所确定的主要原因,逐条制定对策;应针对所确定的主要原因,逐条制定对策;2、对、对策应按策应按“5W1H”的原则制定,每条对策在实施后的原则制定,每条对策在实施后都能检查是否已完成(达到目标)及有无效果;都能检查是否已完成(达到目标)及有无效果;3、要按对策表逐条实施,且实施后的都有所交待;要按对策表逐条实施,且实施后的都有所交待;4、大部分的对策是由本组成员来实施

49、的,遇到困难能大部分的对策是由本组成员来实施的,遇到困难能努力克服;努力克服;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工具运用正确、适宜。79二、问题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二、问题型课题的评审标准(四)(四)效果效果(1320分分)1、取得效果后与原状比较,确认其改进的有效性,与所取得效果后与原状比较,确认其改进的有效性,与所制定的目标比较,看其是否已达到;制定的目标比较,看其是否已达到;2、取得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无夸大取得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无夸大 3、已注意了对无形效果的评价;已注意了对无形效果的评价;4、改进后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并按新标改进后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并按新标准实

50、施;准实施;5、改进后的效果能维持、巩固在良好的水准,并用图表改进后的效果能维持、巩固在良好的水准,并用图表表示出巩固期的数据。表示出巩固期的数据。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工具运用正确、适宜。80二、问题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二、问题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五)(五)发表发表(510分分)1、发表资料要系统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好;发表资料要系统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好;2、发表资料要通俗易懂,应以图、表、数据为主,避发表资料要通俗易懂,应以图、表、数据为主,避免通篇文章、照本宣读。免通篇文章、照本宣读。(六)(六)特点特点(815分分)统计方法运用突出,有特色,具有启发性。统计方法运用突出,有特色,具有启发

51、性。81三、创新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三、创新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一)(一)选题选题(1320分分)(二)(二)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2030分分)(三)(三)对策与措施对策与措施(1320分分)(四)(四)确认效果确认效果(815分分)(五)(五)发表发表(610分分)(六)(六)特点特点(05分分)82三、创新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三、创新型课题的评审标准 (一)(一)选题选题(1320分分)1、有无创新含义有无创新含义 2、理由是否充分、具体;理由是否充分、具体;3、目标的挑战性量化。目标的挑战性量化。83三、创新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三、创新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二)(二)提出方案并确

52、定最佳方案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2030分分)1、是否充分、广泛;是否充分、广泛;2、是否科学评价选择;是否科学评价选择;3、工具运用正确、适宜。工具运用正确、适宜。84三、创新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三、创新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三)(三)对策与措施对策与措施(1320分分)1、按按“5W1H”的原则制定对策表;的原则制定对策表;2、逐条实施,且实施后的都有所交逐条实施,且实施后的都有所交待;待;3、工具运用正确、适宜。工具运用正确、适宜。85三、创新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三、创新型课题的评审标准(四)(四)确认效果确认效果(815分分)1、是否达到目标;是否达到目标;2、取得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取得经

53、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3、工具运用正确、适宜。工具运用正确、适宜。86三、创新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三、创新型课题的评审标准(五)(五)发表发表(610分分)1、发表资料系统、连贯;发表资料系统、连贯;2、发表资料要通俗易懂,应以图、表为主。发表资料要通俗易懂,应以图、表为主。(六)(六)特点特点(05分分)1、课题具体、务实;课题具体、务实;2、充分体现小组创造性充分体现小组创造性。87第五章、常用工具介绍第五章、常用工具介绍一、工具使用归纳一、工具使用归纳二、二、14种常用工具介绍种常用工具介绍 88序号序号程序和方法程序和方法老七种工具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其它方法其它方法分分层层法法

54、调调查查表表排排列列图图因因果果图图直直方方图图控控制制图图散散布布图图系系统统图图关关联联图图亲亲和和图图矩矩阵阵图图矢矢线线图图P PD DP PC C法法矩矩阵阵数数据据分分析析法法简简易易图图正正交交试试验验设设计计法法优优选选法法水水平平对对比比法法头头脑脑风风暴暴法法流流程程图图1 1选题选题2 2现状调查现状调查3 3设定目标设定目标4 4分析原因分析原因5 5确定主要原因确定主要原因6 6制定对策制定对策 7 7按对策实施按对策实施8 8检查效果检查效果9 9制定巩固措施制定巩固措施1010总结和下一步打总结和下一步打算算备注备注1 1、表示特别有效;表示有效、表示特别有效;表

55、示有效2 2、简易图表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分图、甘特图、雷达图、简易图表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分图、甘特图、雷达图一、工具使用归纳一、工具使用归纳 89二、二、1414种常用工具介绍种常用工具介绍(一)分层法(一)分层法(二)调查表(二)调查表(三)排列图(三)排列图(四)因果图(四)因果图(五)直方图(五)直方图(六)控制图(六)控制图(七)散布图(七)散布图(八)系统图(八)系统图(九)关联图(九)关联图(十)亲和图(十)亲和图(十一)矩阵图(十一)矩阵图(十二)矢线图(十二)矢线图(十三)(十三)PDPCPDPC法法(十四)矩阵数据分析法(十四)矩阵数据分析法(十五)其它(十五)其

56、它 90二、工具介绍分层法(老二、工具介绍分层法(老1 1)分分层层法又叫分法又叫分类类法或分法或分组组法法,就是按照一定的就是按照一定的标标志志,把搜集到把搜集到的的数数据加以分据加以分类类整理的一种方法整理的一种方法.分分层层的的原则原则是使同一是使同一层层次次内内的的数数据波据波动动幅度幅度尽尽可能小可能小,而而层层于于层层之之间间的差的差别尽别尽可能大可能大.通常有以下几种分通常有以下几种分层层方法方法:(1)按人按人员员(2)按班次分按班次分层层(3)按按设备设备分分层层(4)按不同按不同供应供应商物料商物料分层分层(5)其它其它 91二、工具介绍调查表(老二、工具介绍调查表(老2

57、2)调查表又叫检查表、统计分析表等,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调查表又叫检查表、统计分析表等,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表。批批次次产品产品型号型号成品量成品量(箱)(箱)抽样数抽样数(支)(支)不合格不合格品数品数(支)(支)批不合批不合格率格率(%)外观不合格项目外观不合格项目切切口口贴贴口口空空松松短短烟烟过过紧紧钢钢印印油油点点软软腰腰表表面面1 1烤烟型烤烟型10105005003 30.60.61 11 11 12 2烤烟型烤烟型10105005008 81.61.61 11 12 22

58、 22 23 3烤烟型烤烟型10105005004 40.80.81 12 21 14 4烤烟型烤烟型10105005003 30.60.62 21 15 5烤烟型烤烟型10105005005 51.01.01 11 11 11 11 1250250烤烟型烤烟型10105005006 61.21.21 11 12 21 11 1合计合计250025001250001250009909900.80.88080297297458458353528281010151512125555调查者:王调查者:王XX XX 日期:日期:年年 月月 日日地点:卷烟车间地点:卷烟车间 92二、工具介绍排列图(老二

59、、工具介绍排列图(老3 3)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它是将各个项目从最主要到最次要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它是将各个项目从最主要到最次要的顺序进行排列的一种工具,识别改进项目时应注意的关的顺序进行排列的一种工具,识别改进项目时应注意的关键问题。键问题。020406080100120140160180080%60%40%20%100%顶部顶部充不满充不满气孔气孔成型成型不良不良表面表面疵点疵点色斑色斑变形变形其它其它10840147434 60%82.2%90%93.9%96.1%97.8%93二、工具介绍因果图(老二、工具介绍因果图(老4 4)因果图又叫鱼刺图,用来罗列问题的原因,并将众多的原因因果图

60、又叫鱼刺图,用来罗列问题的原因,并将众多的原因分类、分层的图形。分类、分层的图形。基座缸孔直径小 94二、工具介绍直方图(老二、工具介绍直方图(老5 5)直方图是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长方形表示数据的直方图是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长方形表示数据的图,是用来分析数据信息的常用工具,它能够直观地显示出数图,是用来分析数据信息的常用工具,它能够直观地显示出数据的分布情况。据的分布情况。xx 95二、工具介绍控制图(老二、工具介绍控制图(老6 6)控制图用来对过程状态进行监控,并可度量、诊断和改控制图用来对过程状态进行监控,并可度量、诊断和改进过程状态。进过程状态。96二、工具介绍散布图(

61、老二、工具介绍散布图(老7 7)散布图是用来发现和显示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类型散布图是用来发现和显示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类型和程度,或确认其预期关系的一种示图工具。和程度,或确认其预期关系的一种示图工具。97二、工具介绍系统图(新二、工具介绍系统图(新1 1)系统图也叫树图,思路与因果图基本相同,它可以系统地将系统图也叫树图,思路与因果图基本相同,它可以系统地将某一主题分解成许多组成要素,以显示主题与要素、要素与某一主题分解成许多组成要素,以显示主题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顺序关系。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顺序关系。98二、工具介绍关联图(新二、工具介绍关联图(新2 2)关联

62、图用于将关系纷繁复杂的因素按原因关联图用于将关系纷繁复杂的因素按原因-结果或目的结果或目的-手段手段等目标有逻辑地连接起来的一种图形方法。等目标有逻辑地连接起来的一种图形方法。问题问题1 17 7问题问题2 28 86 61414131312125 52 2因素因素1 19 93 34 4111110109 95 56 6因素因素1 1121210102 27 73 34 48 8111114141313问题问题 1 1问题问题 2 2 99二、工具介绍亲和图(新二、工具介绍亲和图(新3 3)亲和图用于归纳、整理由亲和图用于归纳、整理由“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法产生的观点、想法法产生的观点、想法等

63、语言资料,按它们之间的亲近关系加以归类、汇总的一种等语言资料,按它们之间的亲近关系加以归类、汇总的一种图示方法。图示方法。100二、工具介绍矩阵图(新二、工具介绍矩阵图(新4 4)矩阵图是以矩阵的形式分析因素间相互关系及其强弱的图形。矩阵图是以矩阵的形式分析因素间相互关系及其强弱的图形。它由对应事项、事项中的具体元素和对应元素交点处表示相它由对应事项、事项中的具体元素和对应元素交点处表示相关关系的符号构成关关系的符号构成 101二、工具介绍矢线图(新二、工具介绍矢线图(新5 5)又称箭条图,用网络图的形式安排一项工作的时间进度又称箭条图,用网络图的形式安排一项工作的时间进度计划,说明其各项作业

64、之间的关系,以对工期进行高效计划,说明其各项作业之间的关系,以对工期进行高效率的管理。率的管理。102二、工具介绍二、工具介绍PDPCPDPC法(新法(新6 6)即过程决策程序图法,为寻找最佳决策的方法。想要预即过程决策程序图法,为寻找最佳决策的方法。想要预测系统上的结果时使用。测系统上的结果时使用。103二、工具介绍矩阵数据分析法(新二、工具介绍矩阵数据分析法(新7 7)根据多方面的数字数据及不同状况,做品质评价整理。根据多方面的数字数据及不同状况,做品质评价整理。适用于:复杂多变且需要解析的方案。适用于:复杂多变且需要解析的方案。104二、工具介绍简易图(其它方法)二、工具介绍简易图(其它

65、方法)一、折线图一、折线图二、柱状图二、柱状图三、饼分图三、饼分图四、甘特图四、甘特图五、雷达图五、雷达图类似于雷达图像而得名,雷达图用于描绘多个现有状况类似于雷达图像而得名,雷达图用于描绘多个现有状况与目标之间差距的大小程度。与目标之间差距的大小程度。7123456总分低于总分低于2020分,或单选低于分,或单选低于3 3分,应考虑重新选择分,应考虑重新选择课题。课题。分数分数78 105二、工具介绍水平对比法(其它方法)二、工具介绍水平对比法(其它方法)水平对比法是通过确定水平对比项目,收集有关资水平对比法是通过确定水平对比项目,收集有关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比的方法。对比的对象料数

66、据,进行整理、分析、对比的方法。对比的对象可是取得领先成绩的同行业、同专业。水平对比可用可是取得领先成绩的同行业、同专业。水平对比可用于寻求改进项目和设定改进的目标。于寻求改进项目和设定改进的目标。106二、工具介绍头脑风暴法(其它方法)二、工具介绍头脑风暴法(其它方法)头脑风暴法也称集思广益法,它是采用会议的方式,引头脑风暴法也称集思广益法,它是采用会议的方式,引导每个人广开言路、激发灵感,畅所欲言地发表独立见导每个人广开言路、激发灵感,畅所欲言地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集体创造思维的方法。解的一种集体创造思维的方法。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明确会议中心议题;明确会议中心议题;与会者围绕中心议题各抒己见(自由奔放地思考);与会者围绕中心议题各抒己见(自由奔放地思考);与会者可互相补充意见,步步深入,但严禁批评;与会者可互相补充意见,步步深入,但严禁批评;当场无遗漏地记录每个人的每条意见;当场无遗漏地记录每个人的每条意见;持续至无人发表意见为止,将记录的每条意见重复一持续至无人发表意见为止,将记录的每条意见重复一遍;遍;去掉重复的、无关的观点后进行归纳整理。去掉重复的、无关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