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树栽培讲义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57753804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杉树栽培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杉树栽培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杉树栽培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杉树栽培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杉树栽培讲义(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杉树的栽培技巧桃源职业中专:沈志国杉树用途广,经济价值较高。但按常规的方法种植,一般需要 2030年才能成材砍伐。下面介绍一种速生10年早成材的栽培技巧:选地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的山脚、谷地、阴坡种植, 因为杉树是一种喜温喜湿,怕风怕旱的树种;种植在肥沃疏松的土壤 里,杉树就能速生快长早成材。炼山开荒在种杉前年的秋冬季节,要开好防火带,进行落青炼山; 接着随地势开成倒倾斜的梯带,以提高水土保持;然后按1.5 x 1.5 米的规格挖成深和宽各50 x 50厘米的大穴,让土壤充分晒白风化; 待春来下雨后回泥种植。适时种植春雨后,选取一年生的壮苗种植:种植时间一般在2月 份,当杉苗的芽苞呈大

2、豆般大小,尚未开放前的雨天抢种;种时把苗 木挖起,斩去不整齐的须根;然后用稀黄泥浆浆根,要栽正覆土轻提 苗再压实;提苗以利于根系舒展,压实利于吸收水分易成活。除草施肥杉苗成活后的当年夏季,要进行除草、松土、施肥1 2次;可用稀粪水淋施,每年春夏季各施肥一次;12年内应以施用 农家肥为好,从第3年起,可根据树势和土壤肥瘦酌量用氮磷钾化肥 配合施用;在每次施肥前要进行除草。杉树切忌修剪因为杉树是节节高的直生乔木,它的枝条是自下而 上交替新陈代谢自然脱落的;杉树若修剪则不易长大,且会因斩树枝 而损伤木材,抑制生长。杉树种植与经营管理技术桃源职业中专:沈志国杉木分布区内的年平均温度为1520C,1月份

3、的平均温度1 2C,极端最低温度-17C,极端最高温度40C,年降水量8002000 毫米。杉木生长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年平均气温1619C,极端 最低气温-9C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3001800毫米,且需分配均匀, 无旱季或旱季不超过3个月。杉木较喜光,但幼时稍能耐侧方蔽荫。 杉木的耐寒性大于其耐旱力。故对杉木生长和分布起限制作用的主要 因素首先是水湿条件,其次才是温度条件。杉木为速生树种之一,是 我国的主要用材树种。一、造林地的选择(一)、地形条件地形对于林木生长来说是个间接因素,但它影响气候、土壤、 水分的再分配,养分的移动、排水、径流、冲刷及成土母质的堆积 形成等,因而影响着林木的生长

4、。从局部地形看,山洼、谷地及阴坡 等地方,一般日照短,湿度大,温差小,风力弱,土壤深厚肥沃,是杉 木生长的适宜环境;而山脊、山坡的上部、阳坡,因日照长,温差大, 湿度小,风力强,土壤肥力低,杉木生长差。从较大范围的地形而言, 连绵的群山和丘陵与孤山相比,前者气候较湿润,土壤也较肥沃,更 适合于杉木生长。中国一些著名的杉木产区,和杉木的一些高产林分, 几乎都分布于群山山地,如南岭山地、雪峰山区等。(1) 海拔:海拔的不同,影响着温度、湿度和风力,限制着杉 木的生长和垂直分布范围,杉木适宜的海拔高度一般在300 - 800m之 间,超出此范围生长量下降。(2) 坡向:坡向在中亚热带对杉木生长无明显

5、影响。但在南、 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的丘陵地区,因阳坡在旱季水分条件差,日照强 烈,对杉木生长不利,杉木生长以阴坡为佳。(3) 坡位与坡形:不同坡位影响着土壤和小气候的差异,从而 影响着杉木的生长。从山脊到山谷由于阳光和植物分布不同,使土壤 肥力、土壤湿度由小变大,反映出完全不同的林地生产力。对坡形以 凹坡为好,直线坡次之,凸坡最差。营造杉木林应考虑坡位和坡形的 变化。(4) 坡度:坡度不同,其土壤厚度、土壤水分以及排水难易也 不同,对杉木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杉木生长要有一定坡度为好,坡 度过小(小于10),尤其在山洼及低丘,往往发生排水困难,杉 木生长不好。(二)土壤条件杉木对土壤的要求较高,

6、最适宜肥沃、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 土壤,而在土壤瘠薄、板结及排水不良的土壤上生长较差。产区主要 土类为黄壤、红壤,在边缘地区为黄棕壤、砖红壤性红壤等,以黄壤 条件较好。由酸性和中性基岩,特别是由板岩、页岩、沙页岩、片麻 岩、花岗岩或由坡积、崩积母质发育而成的土壤,只要富含腐殖质、 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均属上等土壤条件。矿岩类、碳酸盐岩类及 残积母质发育而成的土壤,因土壤浅薄及保水保肥能力弱,第四纪红 粘土、下蜀系黄土等因缺少有机质、土壤粘重板结,均不适于杉木生 长。杉木对土壤的具体要求是:土层深厚,一般在80 - 100cm以上为 好;土壤毛细管持水量60%-70%左右为好,土壤腐殖质含量

7、在2%- 7%,最好在4%-7%之间。土壤结构是土壤的一项重要物理特征,对 于水分和空气的调节、微生物的活动和林木根系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杉木要在疏松和排水通畅的土壤上才能生长良好。一般来说,在40cm 土层内总孔隙50%-60%, 土壤容重在1.25以下较好。二、造林地整地整地的目的:一是要满足杉木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二是要防止水土流失,以维护地力。整地方式有全垦、撩壕、水平带状和穴垦四种。(1) 坡度25以上的,一般采用带或穴垦,25以下的要看 立地条件确定整地方式,40以上的不宜种植杉木。(2) 泥质及粘土岩类发育的土壤腐殖层薄,在坡度25以下, 土壤又比较板结的条件下可实行全垦,深翻30

8、 - 40cm;腐殖质层厚 的可实行穴垦。花岗岩、片麻岩类风化物上发育的土壤及腐殖层厚的 土壤,可以实行带垦和穴垦(穴底径40cm x 40cm,深40cm),带垦 深度20 - 25cm即可。凡穴垦的,须将穴品字形排列,以保持水土。 穴垦要回表土。(3) 凡五节芒、竹丛及茅草密集的荒山,必须清除这些杂草。(4) 坡长在150m以上的山坡,如进行全垦整地的,每50m要 设一个保留带宽(10cm左右),保留带上可进行穴垦,或者根据立 地条件;若上坡采用穴垦种松、下坡种杉,这样可不设保留带。三、栽植技术1、栽植密度与株行距:初植密度为166株/亩,株行距为2x2 米。2、栽植季节:裸根苗通常在1月

9、到3月栽植。在冬季严寒和干 旱的地区以春季栽植为好,但最迟也要在3月底前完成,袋苗可适当 延迟。选择阴天、小雨天和雨后晴天进行。土壤过干、连续晴天、大 雨天、大风天以及结冰期间,均不宜栽植。3、栽植深度:杉木根际不定芽的存在和萌发,是该树种的特性。 杉木根际萌条最活跃部分是在根际以上10cm左右范围内,当它全部 或部分裸露于土外,或者入土太浅时,都可因光照太强,或者由于地 上部分生长受阻促进大量不定芽萌发。因而采用适当深栽方法,深栽 程度根据整地、挖坎深度和苗木高度而定,一般种子实生苗栽植深 度为苗高的1/3左右;苗高在40cm以下的扦插苗,栽植深度是苗高 1/2左右;苗高大于40cm的扦插苗

10、,则以20 - 25cm为宜。栽植要 做到苗直、根舒、压实,苗尖向下不“反山”。4、苗木质量要求:杉苗达到二级苗以上壮苗的标准是:茎直而 粗,顶芽饱满(菊花头),针叶紫红或灰绿,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 侧根、须根较多且无损伤。苗高大于16cm,根径大于0.3cm,根系长 大于15cm,大于5cm的侧根数在10条以上。四、幼林抚育管理与施肥技术孤立木一般47年、林木迟至710年以后开花结实,2035年结 实量最大,种子质量最好。每年3月开花,1011月球果成熟。每1 4年有一个种子丰年。主干端直,顶端优势明显。树干生长甚速,在其 速生阶段(415年),树高年生长量可达100150厘米以上,直径1

11、 2厘米以上。2030年可采伐利用;个别速生丰产林15年即可成材。 每年34月抽枝发叶,至1112月结束生长。主梢生长在一年中有 两次高峰,第1次56月,第2次910月。直径生长也有两次高峰, 与树高生长大体一致。树干的形状取决于立地条件及林分密度。立地 条件差及稀疏林木或孤立木的树干较粗矮尖削;而立地条件好、林分 较密的树干修直圆满。杉木的萌芽能力很强,从苗期开始,即以根颈部 分发生萌蘖,抽出新条,幼树尤为明显,常形成多干丛生。采伐后的 伐根能萌发大量新条,萌芽更新可以持续23代。杉木为浅根性树 种,无明显主根,侧根发达,再生能力强,但穿透力弱。成年林木根 系可深达2米,水平根幅大于树冠1倍

12、左右。林分生长发育可分4个 阶段: 幼树阶段(24年生):栽后一二年为恢复期,而后根系大量 分生,主梢生长逐渐旺盛,树冠开始扩展,初具树形。 速生阶段(515年生):树高、直径的生长进入旺盛时期, 根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幼林开始郁闭,林木间产生争夺肥、水、光 的矛盾,出现自然整枝(林木)和分化。 干材阶段(1520年生):材积生长迅速,心材按比例增加, 树高直径生长减慢,自然整枝强烈,被压木大量出现并被淘汰,显现出空间与营养面积不足。 成熟阶段(2530年生):树高生长下降,材积生长趋于平稳 而达到数量成熟,心材比例显著增加,材质致密坚实,此时即可采伐 利用。随着对杉木的遗传改良,甚至采用优良

13、无性系造林,尤其是不断 采取科学整地、加强抚育和科学施肥等措施进行集约经营,杉木的轮 伐期可缩短为13-15年,林分的生长发育过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各个生长期都明显提前,第1-4年为幼树阶段、第5-9年为速生阶 段、第10-12年为干材阶段,第13-15年开始进入成熟阶段。1、幼林抚育管理的目的人工林抚育管理总的原则是既要有利于林木生长,又要能维护与 提高地力,还要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土壤管理的目的:(1) 消除杂草和萌蘖,创造良好的杉木生长空间。(2)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3) 维护地力,尽可能减少水土流失,增加林地植被覆盖,促 进枯枝落叶的分解,以利于养分循

14、环。(4) 促进工艺成熟,缩短轮伐期,提高经济效益。2幼林抚育方法幼林抚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杂草灌木的竞争。抚育与幼林生长和造 林成败关系十分密切。幼林抚育中最重要的是彻底清除五节芒、黄茅 草及竹丛等杂草灌木,其次是松土、扩坎、除蘖、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幼林一般抚育3年,每年抚育2次,第一次抚育在4-5月进行,第 二次抚育在8月中旬前后进行。如杂草特别繁茂,每年抚育3次,第 一次在4月中旬,第二次在6月中旬前后,第三次在8月中旬前后。3施肥技术(1) 杉木施肥特点。经研究表明,18立地指数以上的立地比较 肥沃,通常不缺肥;12立地指数以下的立地,土壤肥力差,水分不 足,施肥效果差;施肥重点应放

15、在中等立地条件,如14-16指数级 的立地上,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杉木连栽林地土壤肥力下降严重,可 能出现养分缺乏也应作为施肥重点。杉木幼树阶段施肥反应特点是: 以磷素为主,施N、P2O5、K2O单一元素的肥效反应顺序为P2O5N K2O,以N、P2O5、K2O平衡施肥的效果最佳。杉木速生阶段的施肥 反应特点是:以N、K2O为主,对N、P2O5、K2O的反应顺序为N K2OP2O5, N、K2O效应极其显著。杉木干材阶段后一般不再施。(2) 施肥时间、方法、配方和用量 、基肥的使用:基肥一般在造林前的冬季、在表土回穴时施 入,肥料与所回表土要混匀,使肥料均匀分布在15-20cm 土层内。 基肥以

16、磷为主,考虑到造林成本,有条件的地方可将磷肥和有机肥混 合使用,每穴用量为磷肥500克、有机肥5公斤。考虑到交通条件和 人工成本,最好选用专用肥料,建议基肥的配方为:N-P2O5-K2O = 4-10-3217%、有机质20%,添加适量的硼,磷素尽量使用钙镁 磷肥,以增加钙离子的含量,每穴用量300 - 400克。 、幼树阶段追肥:造林后第二、三年每年4-5月各抚育追肥 一次。追肥采用穴施法,在每株树中坡位两侧各挖一深度为15-20cm 的穴,穴在树冠正投影下,追肥后立即覆土。施肥应掌握在雨后效果 最好。施肥前须除净杂草、灌木或萌芽条,以免影响肥效。建议追肥 的配方为:NP2O5 K2O= 1

17、7-7-62 30%、有机质 10%,或者 N- P2O5 K2O= 15-7-6228%、有机质10%,添加适量的硼,磷素尽量 使用钙镁磷肥,以增加钙离子的含量,每穴用量300 - 400克。 、速生阶段抚育追肥:第五、六年每年4-5月各抚育追肥一 次。追肥采用穴施法,在行内两株树中间挖一深度为20-25cm的穴, 追肥后立即覆土。施肥应掌握在雨后效果最好。施肥前须除净杂草、 灌木或萌芽条,以免影响肥效。建议追肥的配方为:N P2O5 K2O = 17 - 7 - 10 2 34%、有机质 5%,或者 NP2O5 K2O = 17 - 6 - 8 2 31%、 有机质10%,添加适量的硼,磷

18、素尽量使用钙镁磷肥,每穴用量300 - 400 克。五、杉木主要虫害1、杉梢小卷叶蛾(Polychrosis cuninghamiacola Liu et Pai ): 发生于阳坡重于阴坡、林缘重于林内、疏林重于密林、纯林重于混交 林。防治方法: 人工及时剪除被害梢烧毁。 成虫羽化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糖醋液诱杀成虫。用糖、醋各1份加水10份,盛于诱钵内, 晚间置于林地中1.2m高处。对幼龄幼虫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 - 2000倍液、或50%甲胺 磷乳油1000 - 1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1000 倍液喷杀。2、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sin

19、oauster Gressitt): 一般 来说,大面积纯杉木林比混交林受害重,丘陵比山区受害重,立地条 件差的林分比立地条件好的林分受害重,树势弱的林分比长势好的林 分受害重,抚育管理差的林分比抚育管理好的林分受害重,阳坡比阴 坡受害重。当树龄达3-4年生时,表皮自裂缝明显才会受害;5年 生林树干基部受害较重;6-7年生林树冠下受害较重,10年生林树 干顶部受害逐渐增多;一般树干2m以下及根颈部受害更严重。防治方法: 营林措施:加强林地抚育管理,增强树势,促进林干生长;营 造混交林;及时进行卫生疏伐。 于天牛幼虫期在林间释放管氏肿腿蜂的成蜂,放蜂量与林间天 牛幼虫数按3: 1掌握。蜂可在林间保存繁殖,持续防治效果良 好。 幼虫初孵盛期,可用40%乐果乳油或20%益果乳油或20%蔬果 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00 - 200倍液喷杀。对在韧皮部危害尚 未进入木质部的幼虫,可采用刮皮涂药法用50%杀螟松或50%氧化乐 果高浓度液涂干。防治成虫,可用741插管烟雾剂进行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