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光热学中招知识点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5774907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71.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声光热学中招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声光热学中招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声光热学中招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声光热学中招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光热学中招知识点(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声光热学部分 中招复习知识点,石佛寺二初中 仝玉文,声学中招所占分值,声学中招考试中命题的要点及类型,1、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2、各年中招命题类型: 07年第9小题: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A、感受发声体音叉的振动 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 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本题考查声音产生原因是声学的重点,如何感知发声体的振动是难点,音叉的振动用眼睛观察不到,就要用物理学上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转换法,讲这部分时,老师要多与现实生活,生产、

2、科技联系,注重对探究方法和物理方法的归纳总结。 08年第9小题: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听不到 本题综合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音调和响度的区别、超声波的特点以及生活中防治噪声的途径,综合性强,覆盖面大。 3、易出错点:只记住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忽略了听到声音还要介质和一定的频率范围;对声音的响度和音调区别不清;不知道超声波的频率范围。这就要求教师讲这部分时多联系实际现象,注意区别各要素的不同。,声的现象知识梳理,一、声音的产生与

3、传播: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发声靠声带,鸟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的振动蟋蟀是靠左右翅的摩擦的振动发声的。 2 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中速度大于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最小.空气中速度大约340m/s 4 人要能分辨出回声,则回声要比发声晚0.1秒以上。最少也要0.1秒。,二.乐音,1. 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2. 音调:人们所感到的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弦乐器音调高低由弦的粗细、长短、松紧决定,管乐器音调高低取决于管中空气柱的长度 频率:物体在1

4、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3、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观察者离发声体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 4、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在响度和音调相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音色来判断发声体。,三、噪声、超声与次声,1、 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2、 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噪声是物体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从环境保 护的角度上讲,噪声是妨碍正常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或者干 扰人们听的声音。 3、 减小噪声的方法: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途径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4、超声和次声:频率

5、高于20000Hz的声音是超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是次声 5、超声穿透力强,方向性好,有破碎能力,主要应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B超检查身体,超声杀菌等;能量很高的次声有极强的破坏力,可使飞机解体 建筑物遭破坏。,声现象重难点突破,例1、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答案340 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例2、某同学对着城墙喊了一声,经过0.4秒钟听到回声,此同学距城墙多远?(设当时的气温为15)分析:根据题意,已知经过0.4秒听到回声,由此推

6、断声音从同学口中传到城墙的时间应为0.2秒,已知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用公式S=vt可求出同学距城墙的距离。解:t=0.4秒1/2=0.2秒,v=340米/秒S=vt=340米/秒0.2秒=68米,例3、在物理学中,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频率”、“振幅”、“音色”这些词,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这些词。 (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大; (2)“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好; (3)“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高. 答案:振幅;音色;音调。 例4、如图所示,一只电铃放在玻璃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去时,将会发生 (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只见

7、电铃振动,但听不一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答案:B,例5、几位同学一起做“土电话”的实验: 相距相同距离,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若连接土电话的线是棉线,听到的声音小,而改用金属丝听到的声音大。 说明 。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例6、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火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的错误。,金属丝的传声能力比棉线强,听声音的那段线没有振动,答:一个错误是太空中是真空,不可

8、能听到爆炸声。第二个错误是先听到爆炸声,再看到火光。,光学中招所占分值,光学中招考试中命题的要点及类型,07年中招第2题:为庆祝中国中部贸易会举办了焰火晚会,如图所示,一簇簇礼花在空中绽放,湖水中倒映出万点礼花,是由于 现象而形成的。 本题考查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的掌握。是光学的重点知识,一些学生不能将湖水中的倒映与平面镜成像联系起来将光的反射与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混为一谈。复习时要加强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能从众多生活中的光现象辨识出光的反射现象,能应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来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另外,与光的反射有关的作图技能也要全面掌握。 第8题:如图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

9、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篮、靛、紫的色带,受此启发,在测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理由是 。 本题要求学生光的色散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分析和猜想,不仅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推理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本题涉及的凸透镜是光学的难点,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从甲图中做出正确的分析推理,第一问就无法判断哪种色光对凸透镜焦距大,因为没有合理的思考形成自已的观点,第二问在文字表述上词不达意。平时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多经历猜想的过

10、程,学会科学的猜想要注意它是建立在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基础之上的,还要能把自已的猜想依据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第11题: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应用,下列说法不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离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地图应到放大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本题结合生活中一些用具,考查学生对透镜成像规律掌握的程度及应用知识的能力。造成本题失分原因是没有掌握好透镜成像规律,不理解透镜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师在讲这部分时,对于生活中的光学器件,要从光学原理上加以

11、分类,要了解不同学器件对光的作规律。,08年中招第8题: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速度的3/4,光有玻璃有产传播速度是空气中传播速度的2/3,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你认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 法线。你猜想的理由是 。 本题给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关系,要求学生在分析光在两种介质中折射现象与光速的关系的基础上,得出光速与折射的关系。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本题仍然要求学生在对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而进行猜想。 第14题: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厘米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

12、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10cm B 15cm c 20cm d 30cm 本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现象,利用成像规律进行分析和推理,运用简单的不等式运算得出结论。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经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在理解的甚础上掌握成像规律,并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运用成像规律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第19题:如图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通过平面镜成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本题要求利用平面镜的物像关系,确定平面镜的位置,考查学生运用平面镜成像的作图能力。要求学生学会画简单的光的反射光路图。注意作图时光线的虚实,光线带箭头,平面镜与法线垂

13、直。,光的现象知识梳理,一、光的传播与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 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是法线、法线实际不存在,画图时要画成虚线;当反射面转过一定角度时,法线也随之转过一定角度,法线的位置反映出反射面的位置;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平面镜成像原理:根据光的反射规律,镜前的发光点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反向延长线交于镜后的一点,这一点

14、即像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没有实际光线、是光线反向延长线交点),等大(与物体离平面镜距离无关,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正立(相对于物体)、左右颠倒、与镜面对称(像和物连线垂直于镜面,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平面镜应用:成像,改变光路,二、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 1、光的折射规律: 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简记:空气里的角大。 2、光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上时,一般情

15、况下反射和折射同时发生。 3、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向上弯、鱼的虚像比实际位置高是光的折射现象。 4、色散现象:白光是混合光,能分解为七种单色光。 5、红外线:是红光以外看不见的光,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辐射红外线,它的特征是热效应和很强的穿透能力,主要用加热物体,红外遥感。紫外线:紫光以外的看不见的光,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有荧光效应,主要应用有消毒,防伪等。,三、透镜,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工作的。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2、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通过焦点; 经过焦点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经过光心的光线

16、不改变方向。,3、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 像距v,5、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成实像时倒立,成虚像时正立; 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也随着增大;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也增大像也随着增大; 成实像时,像完全颠倒(上下,左右),6、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7、凸透镜应用: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调节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胶片上会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在2倍焦距之外,像距有焦点和2倍焦距之间。 投影仪主要部件是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平面镜,物距在焦点和2倍焦距之

17、间,像在2倍焦距之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放胶片时要倒放。 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在同侧。 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体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靠近物体的叫物镜,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8、眼睛和视力矫正,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相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靠改变晶状体形状改变焦距来看清物体的。 近视眼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

18、上太长,将像成在视网膜前。配戴由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 远视眼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成像在视网膜后,配戴由凸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光的现象重难点突破,例1、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若把蜡烛从原来的位置向此透镜方向移动20cm,则此时蜡烛经该透镜所成的像是( ) A放大的虚像 B等大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 D缩小的虚像 【解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蜡烛在透镜前离透镜3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说明物距等于二倍焦距,即:u=2f=30cm,所以f=15cm。当把蜡烛从原来的位置向

19、此透镜方向移动20cm后,u=30cm20cm=10cm,此时uf,根据凸透镜成像条件,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A选项正确。 【答案】A,例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光的反射规律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夹角。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

20、角为20时,入射角为70,所以A选项错;由反射规律可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对于法线是对称的,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所以B选项正确;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角也增大5,也就是说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所以C选项错;因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规律,所以D选项错。 【答案】B,例3、如图所示表示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情况,图中_是反射光线,_是法线,_是 入射角,_是反射角。 例4、某人身高1.6m,离平面镜 的距离是1.5m,这时人与像之间 的距离是_m,若将镜子向人移动1m, 那么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是_m,像高是_m。 例5、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

21、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所成的像:( ) 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AO,BON,ON,AON,3,1,1.6,C,例6、实验探究题 给你一个透镜,你怎样辨别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如果是凸透镜请你写出两种测定此凸透镜焦距的办法 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若要使光屏上成烛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放在光具座刻度尺上的什么位置范围内(设透镜的位置不变)?这时光屏应在刻度尺的什么位置上? 若透镜仍不动,蜡烛在刻度尺的30cm至40cm位置间移动

22、,光屏上得到的是什么?凸透镜成的是什么像? 若透镜仍不动,当蜡烛位于刻度尺上的30cm处时,光屏上得到的是什么?当蜡烛位于刻度尺上的14cm处时,光屏上又能得到什么?当蜡烛位于刻度尺上的什么位置时,在光屏上才能得到等大、倒立的实像?,答(1)一、找焦点法在阳光下,让太阳光垂直穿过凸透镜照射在光屏(或地面)上,调节凸透镜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明亮的点,即焦点。用刻度尺测出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若没有阳光,可以用手电筒射出的光来代替。二、成像法把尽量远的某一较明亮的物体作光源,让这样的“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照射在光屏上,调节凸透镜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23、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光源”最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出像到凸透镜中心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点。(当物距比像距大得多时,这个结果是相当理想的)三、放大镜法用凸透镜作为放大镜来观察一篇课文,让凸透镜从纸面起逐渐离开纸面(镜面与纸面始终平行),人首先观察到正立的字体由小变大,然后看不到任何东西,最后又观察到倒立的字体由大变小。当眼睛透过凸透镜观察不到任何东西时,说明纸面正处于凸透镜的焦点位置。用刻度尺测出这时纸面到凸透镜中心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2)物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热学中招所占分值,热学中招考试中出题的类型,07年中招第5题:我省许多城巿都修建了人工湖,这是利用了水的比

24、热容较 的性质来调节气候的。若一人工湖水质量为1107KG,水温升高2。C,则湖水吸收的热量是 J。 本题从修建人工湖出发,主要考查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在复习时要通过实验理解比热容的概念,要会运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用比热容进行计算也是热学复习的重点。 第14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B、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放热 C、水蒸气变成水滴是凝固现象 D、水蒸气变成小水滴地过程中吸热 综合考查了自然界中一些水循环现象在的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中吸、放热的情况。物态变化的题目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学生要注意:先分清物质在变化过程中的初状态和末状态,然后按六种物

25、态变化,判断是哪种变化,物态变化过程吸、放热情况。,08年中招第4题:课堂上,王老师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分别滴入了一滴红墨水,同学们发现整杯热水变红的时间要比冷水短许多,这个实验说明了 。 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要求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要经过观察和实验,明确目的、原理、设计思路以及分析得出结论。 第10题:我省地处中原,四季分明,景色各异。下列景色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黄河水上漂浮的冰 B、牡丹叶上晶莹的露珠 C、豫东田野凝重的霜 D、桐柏山上轻柔的雪 考查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水的三态变化的了解,复习时要结合生活实际和气候常识理解水的三态

26、变化过程。弄清冰、雪、雨、露、霜、雾成因及与物态变化对应过程,并知道是吸热还是放热。 第13题;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打开啤酒瓶盖,瓶口处气体温度降低 、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气温升高 、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 给出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和对比,判断改变内能的方式。 复习时对于生活中涉及内能变化的过程,要弄清是哪种方式改变了内能,是能量的转移还是转化,要学会透过现象看出包含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过程。 第题:给出饮水机铭牌,进行有关电功、电功率、热量的计算,本题通过测量饮水机容积,考查学生运用电功和比热容综合

27、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在处理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审题,明确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电流,灵活运用公式等。,热学部分知识梳理,一、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单位:摄氏度。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 沸水的温度是100。C, 绝对零度:宇宙中的温度下限273,叫绝对零度。 热力学温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 K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换:T=t+273K t=T-273 2、温度计: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认识常用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量程-20。C-100。C、分度值1。C 寒暑表量程-20。C-60。C,分度

28、值1。C 体温表量程35。C-42。C,分度值0.1。C 3、温度计使用重要环节: 估和选:使用温度计前应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并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放:测量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读和记:待温度计示数稳定之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体温计的特点:(1)体温表量程35。C-42。C,分度值0.1。C ,(2)玻璃泡大、缩口(弯曲细管),(3)缩口上方的水银只能升不能降,故体温计离开人体仍能表示人体的温度,在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二、物态变化,1、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29、物质的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2、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 点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3、熔化和凝固: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要放热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 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等的。 在晶体熔化曲线中有明显的三段即:固体升温段 熔化段 液体升温段。 在熔化段中的物质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4、汽化和液

30、化,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蒸发和沸腾。 汽化过程要吸热 液化过程要放热 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是:1 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面积 3 液体表面上 的空气流动速度。 蒸发有致冷作用,如夏天教室地面洒水,人感到凉爽。 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时沸腾,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一般来说,液面上方的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沸腾条件是:(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是: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温度条件不同)。(2 )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发生

31、部位不同)。 (3 )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发生程度不同)。 液化方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雾和云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无数小水滴组成的,草地的上露珠,冰棍上的白气都是小蒸气液化而成的。,5、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升华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凝华要放热 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甚至消失,冬天冰冻衣服会干;冬天玻璃窗的内壁上结冰花,电冰箱冷冻室上结霜。 6、物态变化中物质变软吸热,变硬放热。,物态变化六个过程如下图,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

32、) 凝华(放热),三、内能,1、分子热运动: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现象不仅直接证明了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也间接证明了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扩散越快。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内能,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或减小)。 物体吸热时,内能增加;物体放热时,内能减小。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分子的势能增加了,所以内能增大。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既增加了分子

33、的动能又增加了分子的势能。 我们平时说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的含义是在物体分子势能不变的情况下,分子动能增加的缘故。“物体内能增加,则温度一定升高”的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3区分温度、热量及内能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运动论的角度看,它是表示某一时刻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由于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在任何一个时刻物体分子的运动状态都取决于温度。 当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分子的动能增加。物体的内能增加。 当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热量,即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的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

34、热量。 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做功的实质是内能和机械能的转化。,4、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其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 读法:4.2103焦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对于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当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小。水的比热容较大是造成沿海地区

35、气温变化比内陆小的原因。 热量计算:Q=cmt Q放cm(t2-t1) Q吸cm(t1-t2)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5、热机: 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内燃机是常见的热机,分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 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活塞往复2次,气缸内燃油燃烧1次,对外做功一次。 燃料的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放热公式Q=mq 热机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的比值。可用公式=W/Q来计算。 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是减少热机工作中的各种能量损失:首先是减少燃烧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其次是要尽量减少机械损失。 热机

36、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废气和噪声,热现象重难点突破,1有关温度计的问题 例1: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的步骤是: A 选取适当量程范围的温度计 B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 C 观察温度计的液柱不再升高时读数 D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 解析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首先估计液体的温度,然后选取适当量程范围的温度计进行测量,将温度计插入液体中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当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读数。正确的步骤是B、A、D、C。 例2:两支内径粗细不同的合格水银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计示数为【 】 A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大 B 内径粗的升得高,

37、示数大 C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D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解析 温度计插入热水中,玻璃泡中的水银受热膨胀上升。由于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所以细玻璃管中的水银柱会比粗玻璃管上升得多。由于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温度相同,所以示数应相等。只不过两支温度计每一等份的间隔不一样罢了。所以D是正确的。 例3:一只刻度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4,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示数为84。若把它插在某液体中的示数为24,那么此液体的实际温度应是【 】 A20 B25 C16 D30 解析 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

38、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摄氏度。 这只温度计的“4”相当于标准温度计的0,“84”相当于标准温度计的100。这只温度计上“4”和“84”之间有844 =80格,每一格对应的温度值,即最小刻度为:100/80格 = 1.25/格 此温度计在某液体上显示的温度是“24 ”,在“24 ”和“4 ”两刻度间有20格。所以此液体的温度应为1.25/格20格 = 25。故此题应选B 。,2有关物理量的问题 例1:一桶汽油用去一半,则剩下的汽油【 】 A比热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和热值均不变 C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 D比热和热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解析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一旦

39、确定,它的比热就被确定。比热大小与该物质的质量大小、温度高低、吸热还是放热等均无关。热值也是如此,它是燃料的一种性质,表示了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所以正确答案应是B。 例2: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冰块,温度均为-15。甲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乙静止于1000米高山顶峰处,这两个冰块【 】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甲的内能大 D乙的内能大 解析 机械能包含动能和势能,两冰块质量相同,可以通过它们的速度大小、高度判断它们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根据题意,两个冰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的动能都是零,两冰块质量相同,乙比甲位置高,乙冰块的重力势能大。结论是乙冰块的机械能大。判断物体内

40、能大小的依据是温度和状态。两冰块质量相同,物态相同,温度相同,所以从它们的内能也相同。所以正确答案应是B。 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降低得越多,放出热量就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 D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满水,是因为水的温度高 解析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是过程量,不能“含有”。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不能说成是传递温度。秧苗过夜灌水是因为水的比热大,夜间水向外放热时温度降低少,保护秧苗。所以正确答案应是A。,3有关物理规律的问题 例1: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 B湿衣

41、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C5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会溶化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 水的沸点的高低随水面上气压的大小而改变,所以选项A是可能发生的。湿衣服变干是蒸发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表面上气流的快慢,故选项B也是可能的。冰是晶体,5的冰块在0的水中不断吸热,温度上升,即使达到0,也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可能熔化。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虽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选项D也是可能的。故选C。 例2在物态变化中,下述论述正确的是【 】 A只有温度足够高时,液体才可以汽化 B在温度足够低时,所有气体都可以液化 C在一定温度下,液体才可以汽化

42、 D在常温下,通过压缩体积可以使以有气体液化 解析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故A是错误的。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法使气体液化,所有的气体都可以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其液化,故B是正确的。有的气体可以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但大部分气体必须先降温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能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故D是错的。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基础知识复习方法,1、学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教材,特别要注意教材中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在最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中,此类题目的分值要占到10%左右。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经常采用

43、的是“控制变量法”。如:速度、密度、压强、比热容等概念的形成过程,欧姆定律、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阿基米德定理等物理规律的得到等,都是采用“探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的。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中除了考核“控制变量法”,也考核了“等效替代法”,如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由一个力的作用来替代;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等。 (2)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 (3)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过程。 (4)相关的物理学史。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复习迎考过程中埋头苦做习题,忽视了最根本的、最必要的工

44、作:阅读教材,在升学考中造成不该有的失分而后悔莫及。,2、整理知识内容,归类掌握 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各知识点覆盖率较高,最近几年都在80%-90%左右,但对十个重点知识点的覆盖率则为100%。这十个重点知识是: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力的概念、密度、压强、二力平衡。物理知识涉及的面很广,基本概念、理论更是体现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学生要对每个部分中的知识,按知识结构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扩展成知识面,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相互联系,如:在对速度这一知识进行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把研究得到这一物理概

45、念的思想方法迁移到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等其它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去,举一反三,即要做到“书越读越厚(知识内容多)、书越读越薄(概括整理、总结)、知识越来越丰富”,这样才能在考试时思维敏捷,得心应手。,3、关注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 近几年的中考物理中有五大类热点问题:(1)估计、估算题主要涉及学生实际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直接相关的实际事例。 (2)动态、故障分析,如一个电路图中找出错误连接,一个实验方法找出错误的做法等。(3)科学方法题主要考核物理概念、规律形成中的思想方法;(4)情景信息题即在考题中提供较多的情景信息,根据题目要求,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相关信息,在题目中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要求

46、学生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5)开放性试题(包括结果开放、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等)即在研究中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研究的方法、手段可以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定势,研究的结果并不唯一,表达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例如,要求学生根据一幅漫画所提供的情景信息,观察分析,用物理知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等。 总之,在复习迎考中,同学们一定要做到:复习全面仔细,知识点面结合,把握重点热点,概念牢固掌握,方法灵活运用。,4、题型归类,掌握方法: 应把所做的练习中的各类题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发现其中的异同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多角度地理解题意,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