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和评价文言文的思想内容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57746579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理解和评价文言文的思想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理解和评价文言文的思想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理解和评价文言文的思想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理解和评价文言文的思想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解和评价文言文的思想内容(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理解和评价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学习目标】1、了解并认识关于文言文思想内容的中考常见考查方式; 2、学会理性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内容,从容答题。【学习重难点】1、关于文言文的思想内容的中考考点;2、掌握理解和评价文言文的思想内容的方法技巧。【方法点拨】一、 考点概述文章的思想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指两点:一是文章所运用的全部材料;二是作者运用这些材料所表达的观点、见解、主张、感受和思想倾向。中考中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评述材料在文中的作用;2、 评述作者提出某种观点态度的原因;3、 评述文章的主旨,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二、 方法技巧分析和理解是评价的前提与

2、基础,评价则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进行评论。因此在评价时要注意:1、 具体地分析。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或是把自己的猜测和没有根据的材料无限夸大。2、 客观地评价。对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作家的观点态度,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即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方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随意评说。在评价时,社会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实际,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3、 历史地评价。对文言文文章的分析和评价还要从社会历史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用今天的观点去强求古人。三、

3、通过对文章的解读,了解方法,把握文意 1、预读文意题,以题悟意 此题设置上常常是选择对思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选项。这意味着另外的三个选项是对文意理解正确的可供参考的。 2、初读选文,整体感知。圈点勾划,以“文”会意 这个过程实际是对全文信息的删选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圈画可能干扰阅读的文字(明专有名词) 圈画重要信息句(明人事) 用竖线把文字分层(明层次) 3、缩读段落。化繁为简,以标点或主要句点明段意 这个过程是对全文信息的整合过程。 4、借助评议。以“评”定意。把握主旨与中心 在人物传记中常常在阅读材料的末尾,附上作者评议人物的话语,在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物的情感褒贬、对时

4、局世事或人生的某种态度。这些都是帮助读者理解文言文思想内容重要媒介,应予以高度重视。四、解题方法小结 1、针对所做的题目,由学生归纳出这类题目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的几个常见角度。 2、总结解题方法,准确把握文意。(由学生自行归纳解题方法,大意符合以下几点即可) 【例文精讲一】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5、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 (二)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

6、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涩:不通畅。曳:拖,拉。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陇:通“垄”。牧竖:牧童。髹(xi)书:用赤黑色的漆写。1、 语段(一)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2、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4分)【例文精讲二】 (一)(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

7、,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方劝必揆诸义而后发。家贫,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 (二)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适岁凶,家储粟才五升,其母舂蓬稗、炊藜苋而食之。德辉天性孝悌,操履清慎,既就外傅,嗜读书,束于贫,无以自资,乃辍业。年十六,监酒丰州,禄食充足,甘旨,有余则市笔札录书,夜诵不休。已乃厌糟曲,叹曰:“志士顾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隐不足以悦亲善身,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乃谢绝所与游少年,求先生长者讲学,以卒其业。【注】日者:以占侯卜筮为业的人。 揆(ku):揣度。 操履:操行。

8、外傅:老师。 监酒:监管制酒。 恶可:怎么能,如何能。1、许衡与李德辉在志趣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例文精讲三】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亦心轻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惊服。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且称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詟服。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

9、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亿益叹服公之识度。【注释】累章求代:(曹玮)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 詟(zh):恐惧。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但众人仍对他守边的才能持怀疑态度。B李及在略加审问了解清楚案情后,就马上下令斩杀了犯事的戍卒。C李及的声誉传到京师后,王旦却认为李及的做法只是在履行主将的职责。D李及之所以被王旦推荐,是因为王旦认为李及很聪明,会不断开创新的政绩。【牛刀小试一】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

10、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

11、。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1、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C前期的准备

12、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D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2、起义能顺利进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他有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请简要作答。(3分)【牛刀小试二】石门亭记王安石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安石,使记其作亭之意。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

13、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

14、其不然乎?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此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B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用五个排比设问,然后逐个回答,每点都归之于“仁”字,其推理之严谨,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叹服。 C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作者心目中,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都是“仁”的体现。 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内涵与本文中的“而忧者必在天下”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乘胜追击】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

15、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第段对曹刿语言、行动

16、的描写,表现了曹刿( )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 C急切取胜的心理 D卓越的指挥才能2、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庄公在见曹刿之前对迎战齐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B曹刿主动参战,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C鲁国取胜的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D鲁庄公听取了曹刿的建议,并与他一起指挥战斗。3、选文详写战前、战后论战,略写战争过程,对这样安排的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突出战争前准备的重要性。 B强调战争取胜的原因。 C突出曹刿的深谋远虑。 D强调战争过程很短。4、强大的齐国将攻打弱小的鲁国,下面诗句可表现鲁国当时岌岌可危形势的一项是

17、( )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二、【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

18、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甲、乙两文作者都寄情于山水,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作简要说明。(4分)三、马钧二异事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

19、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子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异也。 (选自三国志杜夔传注引马钧传)【注释】给事中:皇帝左右的一种侍从官。器之模:陶器的模型。翻车:龙骨水车。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讲述了马钧的两件奇事:一是相信古有指南车并亲自做成了指南车;另一件是制作出了外形奇特、功能奇多的水车。 B高秦二人与马钧争论的焦点是古代有无指南车,争论中,高秦二人转移话题,用马钧的名与字来嘲笑他。 C面对高秦二人的嘲笑,马钧认为说空话无用,不如用实验证明;并用做成指南车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他们。 D从文中的两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马钧是一个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富有创造力的人。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