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ren****ao 文档编号:157724502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3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数学知识梳理总汇第一部分集合与函数1、在集合运算中一定要分清代表元的含义.举例1已知集,求.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举例若且,求的取值范围.3、充要条件的判定可利用集合包含思想判定:若,则A是B的充分条件;若,则A是B的必要条件;若且即,则A是B的充要条件.有时利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转换去判定也很方便.充要条件的问题要十分细心地去辨析:“哪个命题”是“哪个命题”的充分(必要)条件;注意区分:“甲是乙的充分条件(甲乙)”与“甲的充分条件是乙(乙甲)”,是两种不同形式的问题.举例设有集合,则点的条件是点;点是点的条件.4、掌握

2、命题的四种不同表达形式,会进行命题之间的转化,会正确找出命题的条件与结论.能根据条件与结论判断出命题的真假.举例命题:“若两个实数的积是有理数,则此两实数都是有理数”的否命题是,它是(填真或假)命题.5、若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则有或等,反之亦然.注意:两个不同函数图像之间的对称问题不同于函数自身的对称问题.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的对称曲线是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关于点的对称曲线是函数的图像.举例1若函数是偶函数,则的图像关于对称. 举例2若函数满足对于任意的有,且当时,则当时.6、若函数满足:则是以为周期的函数.注意:不要和对称性相混淆.若函数满足:则是以为周期的函数.(注意:若函数满足,则也

3、是周期函数)举例已知函数满足:对于任意的有成立,且当 时,则.7、奇函数对定义域内的任意满足;偶函数对定义域内的任意满足.注意:使用函数奇偶性的定义解题时,得到的是关于变量的恒等式而不是方程.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若函数是奇函数或偶函数,则此函数的定义域必关于原点对称;反之,若一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该函数既非奇函数也非偶函数.若是奇函数且存在,则;反之不然.举例1若函数是奇函数,则实数; 举例2若函数是定义在区间上的偶函数,则此函数的值域是.8、奇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内增减性一致,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内增减性相反.若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则它在

4、对称轴的两侧的增减性相反;此时函数值的大小取决于变量离对称轴的远近.解“抽象不等式(即函数不等式)”多用函数的单调性,但必须注意定义域.举例若函数是定义在区间上的偶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若实数 满足:,求的取值范围.9、要掌握函数图像几种变换:对称变换、翻折变换、平移变换.会根据函数的图像,作出函数的图像.(注意:图像变换的本质在于变量对应关系的变换);要特别关注的图像.举例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0、研究方程根的个数、超越方程(不等式)的解(特别是含有参量的)、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二次函数的值域、三角函数的性质(包括值域)、含有绝对值的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性质(包括值域)等问题常利用函数图像来解决

5、.但必须注意的是作出的图形要尽可能准确:即找准特殊的点(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拐点、极值点等)、递增递减的区间、最值等.举例1已知函数,若不等式的解集不为空集,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举例2若曲线与直线没有公共点,则应当满足的条件是 .11、曲线可以作为函数图像的充要条件是:曲线与任何平行于y轴的直线至多只有一个交点.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定义域与值域中元素须一一对应,反应在图像上平行于轴的直线与图像至多有一个交点.单调函数必存在反函数吗?(是的,并且任何函数在它的每一个单调区间内总有反函数).还应注意的是:有反函数的函数不一定是单调函数,你能举例吗?举例函数,(),若此函数存在反函

6、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2、求一个函数的反函数必须标明反函数的定义域,反函数的定义域不能单从反函数的表达式上求解,而是求原函数的值域.求反函数的表达式的过程就是解(关于的)方程的过程.注意:函数的反函数是唯一的,尤其在开平方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正负号的确定.举例函数的反函数为.13、原函数的定义域是反函数的值域,原函数的值域是反函数的定义域;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若函数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C,,则有.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复合函数的反函数问题.如反函数不是.举例1已知函数的反函数是,则函数的反函数的表达式是. 举例2已知,若,则.14、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可用有关单调性的性质(如复合函数的单调

7、性),但证明函数单调性只能用定义,不能用关于单调性的任何性质,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关键步骤往往是因式分解.记住并会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举例函数在上是单调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15、一元二次函数是最基本的初等函数,要熟练掌握一元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一元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一定存在最大值与最小值,应会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求最值.举例求函数在区间的最值.16、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是不可分割的三个知识点.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是“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结合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问题化归为一元二次方程来求解.特别对于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

8、讨论比较方便.还应当注意的是;不等式解集区间的端点值是对应方程的根(或增根).举例1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则实数的值为 .举例2解关于的不等式:.第二部分不等式17、基本不等式要记住等号成立的条件与的取值范围.“一正、二定、三相等”,“积定和有最小值、和定积有最大值”,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考虑到等号是否成立.与函数相关的应用题多有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举例已知正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18、学会运用基本不等式:.举例1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R,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举例2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空集,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9、解分式不等式不能轻易去分母,通常采用:移项(化一边为零)通分转化为

9、整式不等式化所有因式中的变量系数为正,(即不等式两边同除以变量系数,若它的符号不能确定即需要讨论)“序轴标根”(注意比较各个根的大小,不能比较时即需要讨论);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关键是“去绝对值”,通常有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平方讨论.特别注意:求一个变量的范围时,若分段讨论的也是这个变量,结果要“归并”.举例解关于的不等式:.20、求最值的常用方法:用基本不等式(注意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方程有解法单调性;换元法;一般而言:在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因“不相等”而受阻时,常用函数的单调性;求二次函数(自变量受限制)的值域,先配方、再利用图像、单调性等;求分式函数的值域(自变量没有限制)常用“逆求

10、”(即判别式法);求分式函数的值域(自变量受限制)通常分子、分母同除一个式子,变分子(分母)为常数.举例1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不大于,又当时,求实数的值. 举例2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21、遇到含参不等式(或含参方程)求其中某个参数的取值范围通常采用分离参数法,转化为求某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但是若该参数分离不出来(或很难分离),那么也可以整体研究函数的最值.特别注意:双变量问题在求解过程中应把已知范围的变量作为主变量,另一个作为参数.举例已知不等式对于)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第三部分三角函数22、若,则;角的终边越“靠近”轴时,角的正弦、正切的绝对值就较大,角的终边“靠近”轴时

11、,角的余弦、余切的绝对值就较大.举例1已知,若,则的取值范围是.举例2方程的解的个数为个.23、求某个角或比较两角的大小:通常是求该角的某个三角函数值(或比较两个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大小),然后再定区间、求角(或根据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比如:由未必有;由同样未必有;两个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这两个角未必相等,如;则;或;若,则;若,则.举例1已知都是第一象限的角,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举例2已知,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24、已知一个

12、角的某一三角函数值求其它三角函数值或角的大小,一定要根据角的范围来确定;能熟练掌握由的值求的值的操作程序;给(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另一个三角函数)值的问题,一般要用“给值”的角表示“求值”的角,再用两角和(差)的三角公式求得.举例1已知是第二象限的角,且,利用表示;举例2已知,求的值.25、欲求三角函数的周期、最值、单调区间等,应注意运用二倍角正(余)弦公式,半角公式降次即:;引入辅助角(特别注意,经常弄错)使用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合二为一),将所给的三角函数式化为的形式.函数的周期是函数周期的一半.举例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最大值为;单调递增区间为;在区间上,方程的解集为26、当自

13、变量的取值受限制时,求函数的值域,应先确定的取值范围,再利用三角函数的图像或单调性来确定的取值范围,并注意A的正负;千万不能把取值范围的两端点代入表达式求得.举例已知函数,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27、三角形中边角运算时通常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转化为角(或边)处理.有关的齐次式(等式或不等式),可以直接用正弦定理转化为三角式;当知道ABC三边平方的和差关系,常联想到余弦定理解题;正弦定理应记为(其中R是ABC外接圆半径.举例在ABC中,分别是对边的长.已知成等比数列,且,求的大小及的值.28、在ABC中:;,等常用的结论须记住.三角形三内角A、B、C成等差数列,当且仅当.举例1在ABC中,若,则

14、ABC的形状一定是()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29、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虽然没有列入同角三角比的基本关系式,但是它们在求值过程中经常会用到,要能熟练地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式:.求值时能根据角的范围进行正确的取舍.举例1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举例2已知且,则.30、正(余)弦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是平行于轴且过函数图像的最高点或最低点,两相邻对称轴之间的距离是半个周期;正(余)弦函数图像的对称中心是图像与“平衡轴”的交点,两相邻对称中心之间的距离也是半个周期.函数的图像没有对称轴,它们的对称中心为.两相邻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也是半个周期.举例1已知函数

15、,且是偶函数,则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数;举例2若函数的图像关于点成中心对称,则.第四部分复数31、复数问题实数化时,设复数,不要忘记条件.两复数,的条件是.这是复数求值的主要依据.根据条件,求复数的值经常作实数化处理.举例若复数满足:,则.32、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若存在虚根,则此两虚根互为共轭.若虚系数一元二次方程存在实根不能用判别式判断.举例若方程的两根满足,求实数的值.33、的几何意义是复平面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的几何意义是复平面上以对应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举例若表示的动点的轨迹是椭圆,则的取值范围是.34、对于复数,有下列常见性质:(1)为实数的充要条件是;(2)为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且;(

16、3);(4).举例设复数满足:(1)(2),求复数.第五部分数列与极限35、等差数列中,通项,前项和(为公差,).证明某数列是等差(比)数列,通常利用等差(比)数列的定义加以证明,即证:是常数(=常数,也可以证明连续三项成等差(比)数列.即对于任意的自然数有:().举例数列满足:.(1)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2)求的通项公式.36、等差数列前n项和、次n项和、再后n项和(即连续相等项的和)仍成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和(和不为0)、次n项和、再后n项和仍成等比数列.类比还可以得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积、次n项的积、再后n项的积仍成等比数列.37、在等差数列中,若,则;在等比数列中,若,则等差

17、(等比)数列中简化运算的技巧多源于这条性质.38、等差数列当首项且公差,前n项和存在最大值.当首项且公差,前n项和存在最小值.求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可以利用不等式组来确定的值;也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前项的和是的二次函数(常数项为0)转化成函数问题来求解.举例1若是等差数列,首项,则(1)使前项和最大的自然数是;(2)使前项和的最大自然数 ;39、数列是等比数列,其前项的和是关于的分段函数,在求和过程中若公比不是具体数值时,则要进行讨论.举例1数列是等比数列,前项和为,且,求的取值范围.举例2数列是等比数列,首项,公比,求的值.40、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元”是首项、公差(比),当觉得不知如何

18、用性质求解时,可以把问题转化成“基本元”解决.学会用任意两项关系:若是等差数列,则对于任意自然数有;若是等比数列,则对于任意的自然数,有.在这两关系式中若取,这就是等差(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举例1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首项,且.若此数列的前项和为,问是否存在最值?若存在,为何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举例2已知正项等比数列中,首项,且.若此数列的前项积为,问是否存在最值?说明理由.41、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要注意分段.当 满足时,才能用一个公式表示.举例已知数列的前项和.若是等差数列,求的通项公式.42、形如:+的递推数列,求通项用叠加(消项)法;形如:的递推数列,求通项用连乘

19、(约项)法.举例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43、一次线性递推关系:数列满足:是常数)是最重要的递推关系式,可以看出当时,此数列是等差数列,当(时,此数列是等比数列.解决此递推的方法是通过代换(令化成等比数列求解.举例已知数列满足:,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44、在解以数列为模型的数学应用题时,要选择好研究对象,即选择好以“哪一个量”作为数列的“项”,并确定好以哪一时刻的量为第一项;对较简单的问题可直接寻找“项”与“项数”的关系,对较复杂的问题可先研究前后项之间的关系(即数列的递推公式),然后再求通项.举例某企业去年底有资金积累万元,根据预测,从今年开始以后每年的资金积累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长20%

20、,但每年底要留出万元作为奖励金奖给职工.企业计划用5年时间使资金积累翻一番,求的最大值.45、常见的极限要记牢:,注意存在与 是不相同的;,特别注意此式的结构形式;若是关于的多项式函数,要会求.举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1);(2).举例2若,则;.46、理解极限是“无限运动的归宿”.举例已知ABC的顶点分别是,记ABC的外接圆面积为,则.第六部分排列、组合与概率47、解排列组合应用题是首先要明确需要完成的事件是什么,其次要分清完成该事件是分类还是分步,另外要有逐一列举思想、先选后排思想、正难则反(即淘汰法)思想.简单地说:解排列、组合问题要搞清“做什么?怎么做!”分步做时要考虑到每一步的可行性

21、与“步”与“步”之间的连续性.尤其是排列问题,更要注意“特殊元素、特殊位置”之间的关系,一般地讲,从正面入手解决时,“特殊元素特殊照顾,特殊位置特殊考虑.”相邻问题则用“捆绑”,不邻问题则用“插空”.特别提醒:解排列、组合问题时防止记数重复与遗漏.举例对于问题:从3位男同学,5位女同学这8位同学中选出3人参加学校一项活动,求至少有2位女同学的选法种数.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的:先从5位女同学中选出2名有种选法,再在剩下的6位同学中任选一位有种选法,所以共有种不同的选法.请分析这位同学的错误原因,并给出正确的解法.48、简单地说:事件A的概率是含有事件A的“个体数”与满足条件的事件的“总体数”的比值.

22、现行高考中的概率问题实际上是排列、组合问题的简单应用.举例定义非空集合A的真子集的真子集为A的“孙集”,集合的真子集可以作为A的“孙集”的概率是.第七部分向量49、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起点相同时适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对角线),首尾相接适用“蛇形法则”,表示ABC的边BC的中线向量.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起点相同适用三角形法则,(终点连结而成的向量,指向被减向量),表示A、B两点间的距离;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表示向量+、(或).举例已知非零向量满足:,则向量的关系是()A、平行;B、垂直;C、同向;D、反向.50、理解单位向量、平行向量、垂直向量的意义.与非零向量同向的单位向量,反

23、向的单位向量.举例已知ABC,点P满足则点P的轨迹是()A、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B、BC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C、平分线所在直线;D、BC边上中垂线所在直线.51、两向量所成的角指的是两向量方向所成的角.两向量数量积;其中可视为向量在向量上的射影.举例1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C2,则;52、向量运算中特别注意的应用.研究向量的模常常先转化为模平方再进行向量运算.举例已知,且的夹角为,又,求.53、向量的坐标运算是高考中的热点内容,要熟练掌握.已知则.若,则 ,其坐标形式中是向量的终点坐标减去起点坐标.请注意:向量的坐标形式实质上是其分解形式的“简记”.其中分别表示与轴、轴正方

24、向同向的单位向量.与向量坐标运算最重要的两个结论:若向量是非零向量则有:;.举例设O是直角坐标原点,在轴上求一点P,使 最小,并求此时的大小.54、利用向量求角时,要注意范围.两向量所成角的范围是.特别注意不能等同于所成角是锐角.当同向时也满足.举例1已知ABC,则“”是“ABC为钝角三角形”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举例2是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它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O是坐标原点,则ABO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确定与P值有关.55、关注向量运算与其它知识的联系,与三角函数综合是高考中的常见

25、题型.举例已知向量.设.(1)若且,求的值;(2)若函数的图像按向量平移后得到函数的图像,求实数的值.56、关注点、函数图像(曲线)按某向量平移导致的坐标、解析式(方程)的变化;点 按向量平移得到点的坐标是;曲线C:按向量平移得到曲线的方程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必要死记公式,可结合图形将函数图像(曲线)按某向量平移的问题可以先“翻译”成向左(右)、向上(下)平移,再用函数图像变换的规律操作.举例1将椭圆对应的曲线按向量平移后得到的曲线的方程为标准方程,则;第八部分空间图形57、平面的基本性质是高考中立体几何的重点内容.要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特别注意: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考察点和平面的位置

26、关系时,要注意讨论点在平面的同侧还是两侧,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图形.举例1已知线段AB长为3,A、B两点到平面的距离分别为1与2,则AB所在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举例2判断命题:“平面上有不共线的三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则平面与平面 是平行平面”的真假.58、线面关系中三类平行的共同点是“无公共点”;三类垂直的共同点是“成角90”.线面平行、面面平行,最终化归为线线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最终化归为线线垂直.举例已知平面,直线.有下列命题:(1);(2)(3);(4).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59、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一般情况下,求二面角往往是指定的二面

27、角,若是求两平面所成二面角只要求它们的锐角(直角)情况即可.举例设A、B、C、D分别表示下列角的取值范围:(1)A是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2)B是锐角;(3)C是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4)D是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取值范围.用“”把集合A、B、C、D连接起来得到.60、立体几何中的计算主要是角、距离、体积、面积的计算.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计算是重点(二面角的计算文科不要求).求两异面直线所成角可以利用平移的方法将角转化到三角形中去求解,也可以利用空间向量的方法(要在方便建立坐标系时用),特别要注意的是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当求出的余弦值为时,其所成角的大小应为.举例正方

28、体ABCDA1B1C1D1中,E是AB中点,则异面直线DE与BD1所成角的大小61、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解过程中,要抓住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去求解.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解可以利用垂线法,也可以利用三棱锥的体积转化.举例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是2,BC1与平面ACC1A1所成角为30.试求:(1)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2)点C到平面BAC1的距离.62、长方体、正方体是最基本的几何体,要熟练掌握它们中的线面关系.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对角线长为,则.利用这一关系可以得到下面两个结论:(1)若长方体的对角线与三棱所成角分别为,则;(2)若长方体的对角线

29、与三面所成角分别为,则.举例长方体ABCDA1B1C1D1的对角线AC1与过A点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为,若,则()A、;B、;C、D、不确定.63、正方体中线面关系可以说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相当一部分的高考题是以正方体作为载体进行命题,或是截取正方体的一部分进行命题.请特别关注正方体表面按不同形式的展开图,会由展开的平面图形想象立体图形.举例1如图是一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1)AF与CN所在的直线平行;(2)CN与DE所在的直线异面;(3)CN与BM成60角;(4)DE与BM所在的直线垂直.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64、三棱锥顶点在底面三角形内射影为三角形的外心、内心、

30、垂心的条件要分清楚.外心:三侧棱相等或三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充要条件);内心:三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相等(充要条件);垂心:相对的棱垂直(充要条件)或三侧棱两两垂直(充分条件).举例 “三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且底面是正三角形”是“三棱锥为正三棱锥”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65、关注正棱锥中的几个直角三角形.(1)高、斜高、底面边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2)侧棱、斜高、底面棱长的一半组成的直角三角形;(3)底面上的边心距、底面外接圆半径、底面棱长的一半组成的直角三角形.(4)高、侧棱、底面外接圆半径组成的直角三角形.进一步关注

31、的是:侧棱与底面所成角、侧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都体现在这些直角三角形中.66、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在计算过程中都有射影定理.两直线所成角余弦值的大小是一直线上的线段在另一直线上的射影长(过此线段两端点向另一直线作垂线,两垂足之间的线段长,若两直线垂直,则两垂足重合,射影长为0)与原线段长的比;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的余弦值等于,其中是一个半平面上的图形面积,是此图形在另一平面上的射影图形面积.67、特别注意有一侧棱与底面垂直且底面为正方形、直角梯形、菱形等四棱锥,关注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它们之间的线面关系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举例1如图三棱锥SA

32、BC中,SA平面ABC,90,则此三棱锥的四个面中的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个.68、图形的分解、组合是立几命题的新思路,学会平面到空间、空间到平面的转化.举例下面图形为一四棱锥SABCD的侧面与底面.(1)请画出四棱锥SABCD的示意图,是否存在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如果存在的话,指出是示意图中的哪一条,说明理由.(2)求出此四棱锥的体积;(3)设E是最长侧棱的中点,F是底面正方形ABCD的边中与最长侧棱异面的边的中点,求EF与最短侧棱所成角的大小.第九部分直线与圆锥曲线70、直线的倾斜角是直线向上方向与轴正方向所成的角,当直线是轴或与轴平行时,直线的倾斜角是0,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当直线与轴不垂直

33、时,倾斜角的正切值称为直线的斜率.举例已知直线的斜率是,直线过坐标原点且倾斜角是倾斜角的两倍,则直线 的方程为.分析:由的斜率是,知直线的倾斜角为,所以直线的倾斜角为,则的斜率为,所以直线的议程为.71、若直线的倾斜角为,直线的斜率为,则与的关系是:;.举例已知直线的方程为且不经过第二象限,则直线的倾斜角大小为()A、;B、;C、;D、.分析:注意到直线的斜率,又直线不过第二象限,则,所以此直线的倾斜角为,选B.72、常见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适用范围要熟悉:(1)点斜式,过定点与轴不垂直;(2)斜截式,在轴上的截距为与轴不垂直;(3)截距式,在轴轴上的截距分别为与坐标轴不平行且不过坐标原点.特

34、别注意的是当直线过坐标原点(不是坐标轴)时,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也相等,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此直线的斜率为1,或此直线过原点.举例与圆相切,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有()A、2条;B、3条;C、4条;D、5条.分析:注意到截距与距离之间的区别,截距指的是曲线(直线)与坐标轴交点的一个坐标,它有正负(也可以是0)之分.选B.73、求直线的方程时要特别注意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的情况,不确定时要注意分类讨论,漏解肯定是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要明确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道理,所以做解析几何问题不要“忘形”.举例过点与坐标原点距离为2的直线方程是.分析:若仅用点斜式设出直线方程

35、,再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求解,则会漏解,这是因为在设立方程的时候就排除了斜率存在的情况.考虑到直线满足题义,故所求直线有两条,其方程为:与.74、两直线位置关系讨论的主要依据是两直线的斜率,要注意斜率不存在时的情况.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公式、两直线的夹角公式.由一般式方程判断两直线之间的关系:直线:不全为0)、:,(不全为0).则的充要条件是且与至少有一个不为零;的充要条件是;与相交的充要条件是.举例1直线斜率相等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分析:直线斜率相等,两直线可能重合,不一定有;又两直线,考虑到特殊情况,

36、若都与轴垂直,则它们的斜率不存在,就谈不上斜率相等了.选D.举例2直线过点与以为端点的线段AB有公共点,则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分析:直线与线段之间的关系可借助于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先确定出“极限”位置时直线的倾斜角(斜率),再从旋转的角度进行变化研究.若直线与线段AB有公共点,则其斜率存在时的取值范围是:或,或其斜率不存在.因此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75、点A、B关于直线对称即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垂直是斜率关系,平分说明AB的中点在上.特别注意:当对称轴所在直线的斜率为1或1时,对称点的坐标可用代入的方法求得.即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是;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是.举例1将一张画有直角坐标系

37、的图纸折叠使点与点重合,若点与点D重合,则点D的坐标为;分析:实际上这是一个对称的问题,对称轴是AB的垂直平分线:,D点是C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求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坐标要紧紧抓住垂直(斜率关系)平分(中点坐标)这两个方面列方程组求解.设D点的坐标为,则,且,求得:.举例2抛物线C1:关于直线对称的抛物线为C2,则C2的焦点坐标为.分析:两抛物线关于一直线对称,则它们的焦点也关于此直线对称,只要求焦点关于此直线的对称点即可.抛物线C1的焦点坐标为,所以C2的焦点坐标为.76、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主要是利用点(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设圆C的半径是,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是,当时,直线L与圆C

38、相离;当时,直线L与圆C相切;当时,直线L与圆C相交.求直线被圆所截的弦长可用圆半径、弦心距、弦长一半组成直角三角形来求解.举例1已知点是圆外的一点,则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A、相离;B、相切;C、相交且不过圆心;D、相交且过圆心.分析:点在圆外,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又.选C.关注:若点是圆上的一点,则直线是圆过此点的切线方程;若点是圆外的一点,则直线是此圆过该点有两切线的切点弦的方程.O举例2若圆O:上有且只有两点到直线的距离为2,则圆的半径的取值范围是.分析:如图: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为3,与直线距离为2的点的轨迹是与平行且与距离为2的两平行直线(图中虚线).由题义知直线与圆O有两不同交

39、点,而与圆O没有公共点.因此圆O半径的取值范围是.77、确定圆的方程可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即确定圆心坐标与半径;也可以利用圆的一般方程,即确定系数D、E、F.要注意的是方程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确定一个圆的方程需要三个互相独立的条件(因为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中都三个待定的系数).举例1二次方程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分析:注意到圆的一般方程中没有这样的项,且二次项系数都为1.则必有,且,此时方程可以化成:.与圆的一般方程比较可以得 出:.其充要条件为:.举例2已知圆C被轴截得的弦长是2,被轴分成的两段弧长之比为,求圆心C的轨迹方程.分析:如图,设圆心,圆半径为.因圆被轴截得的线段长为2,圆心到轴的距离

40、为,则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又圆被轴所分成的两段弧长之比为,则轴被所截得的弦所对的中心角为直角,圆心到轴距离为,则.则.即所求的轨迹方程为.78、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圆上任意两点的垂直平分线是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直线平分圆的充要条件是此直线一定过该圆的圆心;与两定点连线所成角为直角的动点的轨迹是以定线段为直径的圆(或圆弧)等.ABMNO举例1直线过定点与圆交于A、B两点,则弦AB中点N的轨迹方程为;分析:解决与圆有关的的问题要“对得起”圆.即要抓住圆的几何特征.如图:,M、O都是定点,所以N在以线段OM为直径的圆上,其方程为.注意到点N在圆内,则弦N的轨迹方程为(.ABMO举例2直线过定点

41、与圆交于A、B两点,O是坐标原点,则AOB面积的最大值为;分析:由圆的性质知,AOB是等腰三角形,所以当为直角时,其面积最大,最大值为2.举例3已知A是圆上任意一点,点A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也在圆上,那么实数的值为.分析:圆上的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仍然在圆上,则此直线必过圆心,代入知:.79、两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判断主要是利用两圆的半径的差或和与两圆的圆心距之间的大小关系.设圆A的半径为,圆B的半径为(不妨设),则有:(1),两圆外离;(2),则两圆外切;(3),则两圆相交;(4),则两圆内切;(5),则两圆内含.关注:两圆的位置关系也可以由两圆的公切线的条数上来分.CMON举例1已知动圆C与定圆

42、M:相切,且与轴相切,则圆心C的轨迹方程是;分析:如图:(1)当两圆外切时,设动圆的半径为,则,C到轴的距离为,则C到直线的距离,那么C到直线的距离与C到M的距离相等,所以点C的轨迹是以CMONM为焦点,直线为准线的抛物线.其方程为:.(2)当两圆内切时,可得C到M的距离与C到直线的距离相等,所以此时点C的轨迹是以M为焦点,直线为准线的抛物线.其方程为:.所以圆心C的轨迹方程为:与.举例2已知,一动圆I过点M与圆N:内切.(1)求动圆圆心I的轨迹C的方程;(2)经过点作直线交曲线C于A、B两点,设,当四边形OAPB的面积最大时,求直线的方程.分析:(1)如图,动圆I与定圆N内切,设动圆半径为,

43、则.那么有:,所以I点的轨迹是以M、N为焦点4为长轴长的椭圆.其方程为.MNIO(2)由知,四边形OAPB是平行四边形.要使得四边形OAPB面积最大,则OAB的面积最大,注意变化中的定值条件.OAB的面积是AOQ的面积与BOQ的面积之差.设A,则.可在联立方程组时,消去变量,保留.ABPOQ设直线的方程为,由.由=,得.由韦达定理得:知.则=.令,那么:,当时等号成立.此时,即所求的直线方程为.80、椭圆的定义中要注意隐含的条件:定值大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掌握椭圆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分清长轴、短轴、焦距、半长轴、半短轴、半焦距.椭圆最基本的几何性质是定义的逆用:“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

44、等于长轴的长”.举例1已知复数满足,则对应点的轨迹是;分析:根据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对应点到与对应点的距离之和为4,看似椭圆, 但注意到两定点之间的距离为4.所以对应点的轨迹是以与对应点为端点的线段.举例2设P是以为焦点的椭圆上的一点,若点P满足:,则椭圆的焦距与长轴的比值为()A、;B、;C、;D、.分析:由题知,又,则.由 得.则.则.选D.81、椭圆中一些常见的结论要记住,这对解决选择填空等客观性问题时比较方便,如:椭圆的基本量蕴含在焦点、中心、短轴端点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椭圆的短轴的端点对两焦点的张角是椭圆上点与两焦点张角(与两焦点连线夹角)的最大值;短半轴、长半轴的几何意义是椭圆上

45、点与中心距离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焦点到椭圆上点的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与;过椭圆焦点的弦长最大值是长轴长,最小值是垂直于长轴所在直线的弦(有时称为通径,其长为).举例1一直线过椭圆的左焦点,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2,则直线的方程;举例2椭圆上有个不同的点,椭圆的右焦点为F,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则的取值范围是.分析:注意到的取值范围是,若数列是递增数列,有,此时.若数列是递减数列则.所以.82、椭圆上任意一点P与两焦点构成的三角形可称为椭圆的焦点三角形.焦点三角形的周长为定值,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可以得出:当时,此三角形的面积为(引起注意的是此结论的推导过程要掌握).举例已知点,点C在直线上满足

46、,则以A、B为焦点过点C的椭圆方程为.ABOC分析:注意到ABC的面积为2,且,即,则.所以所求的椭圆方程为.另解:由图,因为ABC是直角三角形,AB4,可求得.所以所求的椭圆方程为.83、双曲线的定义中的隐含条件是“两焦点之间的距离大于定值(实轴长)”,双曲线基本量之间的关系要与椭圆基本量的关系区分开来,从定义上来说椭圆与双曲线的定义是一字之差,方程是一符号之差,但两者之间的几何性质完全不同.举例一双曲线C以椭圆的焦点为顶点,长轴顶点为焦点,则此双曲线的方程为.分析:由题知双曲线的实轴在轴上,可设其方程为.注意到双曲线的其本量关系可得:,所以所求双曲线方程为.84、渐近线是双曲线特有的几何性

47、质,要特别注意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理解“渐近”的意义.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方程为,与双曲线共渐近线的双曲线可以设成(其中是待定的系数),双曲线的焦点到双曲线的渐近线的距离是虚半轴长.举例1一双曲线与有共同渐近线且与椭圆有共同焦点,则此双曲线的方程为;分析:由题可设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因其焦点在轴上,则.则标准式为,那么.得所求双曲线为.O举例2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分析:若从代数角度入手讨论比较麻烦.从数形结合入手,借助于双曲线的渐近线,则很容易得解.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双曲线的上半部分)与(过定点的直线)的图像.如图:可得.85、记住双曲线中常见的结论:(1)过双曲

48、线焦点的直线被双曲线同支截得的弦长的最小值是通径(垂直于实轴的弦长),被两支截得的弦长的最小值是实轴的长;(2)双曲线焦点到同侧一支上的点的距离最小值是,到异侧一支上点的距离最小值是;(3)双曲线的焦点为,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若,则的面积为(仿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推导).举例1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F1、F2分别是它的两个焦点,若,则;分析:由双曲线的定义,知或13.注意P点存在的隐含条件,所以.举例2椭圆和双曲线的公共焦点为,P是它们的一个公共点,则;分析:由椭圆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可得,所以由.又由椭圆的焦点三角形的面积知PF1F2的面积为,由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的面积知PF

49、1F2的面积为,则.解得,由万能公式得.另解:也可以由(不妨设),求得,又由,利用余弦定理可得.举例3双曲线的两焦点为是此双曲线上的一点,且满足,则的面积为.分析:由题可以得点P在椭圆上,设,由焦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知对于椭圆,对于双曲线,则必有,所以的面积等于1.86、抛物线是高考命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圆锥曲线.仅从标准方程上,抛物线就有四种不同的形式,要注意开口方向与标准方程的关系.不要将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相混淆.举例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准线方程是.分析:注意到方程不是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其标准形式为.所以此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准线方程为.87、记住抛物线的常见性质:(1)抛物

50、线上任意一点到焦点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2)过抛物线的焦点与顶点的直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3)顶点、焦点、准线之间的关系;(4)过焦点与对称轴垂直的弦称为抛物线的通径,抛物线的通径长为;(5)通径是过抛物线焦点的弦中长度最小的一条.举例1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对称轴为,且过M(3,2),则此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分析:若仅局限于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此题无法解决.考虑到抛物线的性质,准线是与对称轴垂直,则其方程可设为.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抛物线上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其到准线的距离相等,因此到准线距离等于,则,则.所以抛物线的准线为.举例2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若A、B两点到轴的距离之

51、和等于3,则这样的直线有()A、1条;B、2条;C、3条;D、不存在.分析:A、B两点到轴的距离之和为3,则A、B两点到准线的距离之和为5.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弦长,此抛物线的通径为4,故满足题义的直线有2条.选B.88、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被抛物线截得的弦称为抛物线的焦点弦.以抛物线 为例,焦点弦有下列常用性质: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是抛物线上的两点.(1)A、B、F三点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是;(2);(3)若AB过焦点,则以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4)AB过焦点,则为定值;(5)AB过焦点,则.举例1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O是抛物线的顶点,则ABO的形状是()A

52、、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确定与抛物线的开口大小有关.分析:不妨设此抛物线的方程为,过焦点的直线,代入抛物线方程得:,设,则,.,所以为钝角.选C.举例2求证:过抛物线焦点的所有弦长的最小值是.分析:本例的证明方法很多.设其焦点弦为AB,则由抛物线的定义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此时直线AB与对称轴垂直.89、“增量法”是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中与弦的中点有关问题的常用方法.举例已知点M是椭圆的一条不垂直于对称轴的弦AB的中点,O是坐标原点,设OM、AB的斜率分别为,则()A、;B、;C、;D、.90、当直线过轴上的定点时,若直线不是轴,则此直线方程可以设成.这样可

53、以避免讨论直线斜率是否存在.举例设直线过椭圆的右焦点,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O是坐标原点,当OAB的面积最大时,求直线的方程.91、求动点的轨迹方程要能充分地将“动”与“定”有机的联系起来,以“定”制“动”.也可以先由动点定轨迹后方程.常见动点的轨迹要熟记.举例1设点P为双曲线上的动点,F是它的左焦点,M是线段PF的中点,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分析:设又.由题义得:,代入得:即为所求的轨迹方程.像这种求轨迹的方法称为代入转移法,它适用于由定曲线上的动点所确定的另一动点的轨迹方程的求法.具体步骤是用要求轨迹方程的动点坐标来表示定曲线上的动点坐标,代入定曲线的方程.举例2已知椭圆的焦点是,P是椭圆

54、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到Q,使得,那么动点Q的轨迹是()A、圆;B、椭圆;C、双曲线的一支;D、抛物线.F1F2PQO分析:注意到椭圆的性质:为定值,又,所以为定值.由圆的定义知,Q点的轨迹是以F1为圆心,椭圆长轴长为半径的圆.选A.这种求轨迹的方法称之为定义法:即是根据常见曲线的定义来确定动点的轨迹.92、直线与圆锥曲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讨论主要是转化为方程根的个数的讨论,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得方程组,消去其中一个量得到关于另一个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的判别式进行讨论,但要注意二方面:一是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二是所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直线与非封闭曲线(双曲线、抛物线)联立得到的方程

55、二次项可能为零.举例已知直线过点,双曲线C:.(1)若直线与双曲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求直线的方程;(2)若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3)是否存在直线使其与双曲线的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且以AB为直径的圆过坐标原点?若存在求出此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说明理由.分析:(1)当直线与轴垂直时,直线满足题义.当直线与轴不垂直时,设直线方程为,联立得方程:-(*)当时,方程(*)是一次方程,直线与双曲线有一个公共点,此时直线方程为.当时,由,得,所以满足题义的直线为:.(2)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方程(*)有两不等的正根.由,知且,得或.(3)若以AB为

56、直径的圆过坐标原点,则,设,即.,将代入化简得:,(满足 注意:解析几何的运算量比较大,一般来说似繁的运算式子最后可以化简得出,若遇求解不出,问题常出在运算过程的失误.要有耐心、细心才行.93、特别关注向量背景下的解几问题,及解几背景下的向量问题.能熟练地将“向量语言”转化为“解几语言”,如:即OAOB;即A、B、C共线等;有时也需要将“几何语言”转化为“向量语言”,如:APB为锐角等价于:,且A、P、B不共线.举例倾角为的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F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点C是抛物线准线上的动点.FABCO(1)ABC能否为正三角形?(2)若ABC是钝角三角形,求点C纵坐标的取值范围.分析:(1)

57、直线方程为,由可得.若ABC为正三角形,则,由,那么CA与轴平行,此时,又.与|AC|=|AB|矛盾,所以ABC不可能是下正三角形.(2)设,则,不可以为负,所以不为钝角.若为钝角,则,则,得.若角为钝角,则且C、B、A不共线.可得且.综上知,C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第十部分解题技巧与应试心理94、解含有字母运算的选择题时莫忘特殊值法:选择符合题意数值加以检验,是解这类问题最有效方法;选择、填空题中要探讨一般性的结论可以在特殊值的背景中进行.另外遇到方程、不等式求解的选择题通常采用取值(选择支中的边界值最好)去代入验证.举例函数图像的一对称轴方程是,则直线的倾斜角是()A、;B、;C、;D、.

58、分析:正弦曲线的对称轴方程是经过正弦曲线的最高(最低)点与轴垂直的直线.即 时,函数取最大值(或最小值),取即满足题义.知直线的倾斜角为.选B.95、“数形结合”是解选择、填空题的重要的方法之一,特别是遇到含有字母的无理不等式及含有(曲线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等带有明显“几何特征”的式子时,数形结合比较方便.若做解答题用“数形结合”时,考虑到推理论证的严密,一定要辅之以必要的文字说明,不能以“由图知”代替推理.举例1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且,则实数的值等于()A、2;B、3;C、4;D、5.O分析:作出函数与的图像(如图).可以看出,是方程的根.所以,又,由,得.选B.举例2已知函数,若方程有两个不同的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O分析:.作出函数的图像.直线与函数的交点,则.96、“分类讨论”一般是在解题过程无法进行下去时采取的措施,即“分类”是解题得以继续的自然要求.只有搞清了为什么要分类,才知道怎样分类,然后把研究对象不重不漏地划分为若干类,逐一进行研究,通过分类实际是为解题增加一个新的条件.当然,选用适当的解法,能回避讨论时,应尽量回避.比如解分式不等式时,一般不是讨论分母的正负,而是移项、通分后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