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 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7673426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 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 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 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 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 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学美术格尔尼卡教学设计一、 教案背景1、 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 学科:美术3、 课时:1 课时4、 学生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格尔尼卡”、“9、11事件”等。二、 教学课题这幅作品是20世纪美术的经典作品。选用这件作品作为初中美术教材的开篇,是为了突出理解美术作品的社会作用,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能够揭露黑暗、反对战争,从而唤起更多的人热爱和平、热爱生活,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是怎样表现人的情感的。作品内容抽象、复杂,画面给人惨烈的印象,不同于一般画面意境优美的作品,它是立体派风格的代表作品,选材具有典型性;使学生能从广泛的文化背景中理

2、解美术作品,大量事实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概括特征,既提高了欣赏能力,又掌握了欣赏评价作品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 教材分析1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教材是人美版初中美术第一册的内容。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在1937年创作的一幅著名的艺术作品。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以不安、冲撞的动势和强烈的视觉形象,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它是中学阶段美术教材中的“鉴赏示范系列”之一。“鉴赏示范系列”于每册第一展开页置放一件大幅作品及对作品整体介绍与评价,23页包括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细节分析以及

3、创作过程与草图,使学生能从广泛的文化背景中理解美术作品,它为学生提供了如何“欣赏 评述”美术作品的示范。本课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帮助学生对毕加索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解,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2教学思路: 本课教材意在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为学生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从这一点出发,在版面安排上做了很大的改革:它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从背景到艺术家构思的过程,让学生重点分析、认识作品的艺术语言,经过充分的自学,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这些局部经过精心选择,试图通过几种典型的象征性的艺术手

4、法,加强学生对作品的感悟。 所以,本课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讨论、探究、体验。教师要少讲,只是在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起到点拨的作用。3教学重点: 作品通过怎样的艺术语言具体地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表现手法。4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学生初步领略立体主义绘画的特点。 使学生明白格尔尼卡是一幅以战争为主题的政治画作品。 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尝试着把对抽象的立体主义绘画作品的欣赏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 达出来。 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 理解作品的意蕴。在欣赏中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情感目标

5、:在欣赏格尔尼卡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战争暴行给人民带来的巨大 痛苦,意识到和平的可贵,学习画家用艺术捍卫和平的精神。5 学生现状分析: 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好胜心强,在接收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兴趣的感性知识。而这幅作品内容显得抽象、复杂,画面给人惨烈的印象,不同于一般画面意境优美的作品,所以如果对这幅画直接讲述,或让学生自己看书评价,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欣赏难度大。学生平时对立体主义作品接触较少,可能在没有学会欣赏之前就对它失去了兴趣。所以教学时做到首先吸引他们,然后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效果比较好。四、 教学方法1. 教学方法:

6、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体验教学法2. 学习方法:(1)依据教学目标而设的问题,精读教材,把握重点。 (2)充分利用媒体,讨论、发言和表演,互相促进,加深理解和记忆。 (3)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生活体验,联系已有的知识促进学生思维。五、 教学过程 总的教学理念:依据教学理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构思教学程序的整体指导思想。体现问题性、探究性和个性化等特点。(一) 创设情境,认识作者A.【教师活动】 1、组织教学。宣布各小组以合作的形式参与本课中的比赛环节。 2、展示课件中的油画狼牙山五壮士,并配以枪炮声和呐喊声烘托战争的气氛。 3、请同学们思考后抢答: (

7、1)油画狼牙山五壮士是以什么为主题的作品? (2)书中以战争为主题的作品还有哪一件?作者是谁? 【百度图片】 【课件出示】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小镇简介:格尔尼卡小镇坐落在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末,格尔尼卡被国际旅游界纳入地球上自然环境保护最好、人文景观最有特色的十大“人间天堂”之列,被称为“绿色王国”。这里迄今为止还有欧洲人至今也没能破解的巴斯克人自己的语言文学和文字,是个神秘的小镇。这个小镇也因为毕加索的这幅名画而闻名于世。 【设计意图】1、创设抢答和小组竞赛等环节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从一开始就把学生放在课堂主体的位置上。2、通过画面和音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

8、战争主题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使学生在竞争中迅速而自发地揭示课题。这样引课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明确了格尔尼卡的战争主题,而且犹如照片一样写实风格的狼牙山五壮士与格尔尼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作品的特点更容易显露出来。B. 【教师活动】课件出示毕加索不同时期的六幅自画像提问:他对自己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不一样?请你用最直观的语言来形容,你看了这几幅自画像后有什么样的感觉? 【百度图片】 【学生活动】 学生谈初始毕加索自画像的感受。出示课件,介绍生活中的毕加索(请同学朗读)。 【百度图片】(二) 主动探究,感受新知 【教师活动】A. 出示自读题目:自读P1P3,针对以下问题抢答。 格尔尼卡这

9、幅画是依据什么命名的? 请你算一算,画家毕加索是在多少岁时完成这幅作品的? 格尔尼卡是一幅以什么为主题的作品? 你对这幅画的初步感觉怎样?(请选择)A. 规整、清爽 B. 混乱、繁杂 C. 跟生活中的照片比较接近 D. 非常抽象,跟照片相距甚远 【设计意图】 本部分的自读题目大部分都可以从书上直接找到答案,学生很容易尝到甜头,让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有积极性。利用竞争机制促使学生积极自学,把握重点内容。B. 欣赏格尔尼卡,请同学回答:这幅画里毕加索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可用书中一句话) 【讲授新知】 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

10、表现手法叫象征。 【百度百科】 【教师点拨】 龙就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什么? 思考:毕加索这幅作品中的形象都象征了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来了解一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容。(出示课件,学生朗读)教师讲述毕加索与格尔尼卡的小故事,以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 ( 当时,毕加索画完格尔尼卡在巴黎展出时,德国的将军和士兵经常出入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有一天,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格尔尼卡复制品。一名德军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不,这是你们的杰作!”,毕加索严肃地回答。 )C. 小组讨论,画面中都有哪些形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你认为画面最感人最重要的地方。思考:形

11、象是完整的,还是破碎的?毕加索为什么要画这几个形象在画面里呢?这些形象表达什么了意思?你能说说形象可能象征的意义?你有何见地、有何体验? 简单描述:画面上表现了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奔跑的脚、举油灯的人、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婴儿嚎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者等。牛代表什么? 马的嘶鸣象征了什么? 你能发现画面中的灯泡象征着什么吗? 手持煤油灯的女人象征什么? 能找到哭泣的母亲吗? 地上战士为什么手持一把断剑? 你能找到楼上跳下的人吗? (讨论过程中学生有不一致见地,引发探究兴趣,同时呈现本课重点)小结:作者没有用写实的手法,而是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

12、行。这幅作品是以二维空间来诠释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象,并把看到的物象分解成几何形体,然后主观地重新组合,构成了新的画面,以追求物象形态的动感、变化,这种创造视觉形象的手法就叫“立体主义”。 相关资料【百度百科】 【设计意图】 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小组合作意识。让学生通过欣赏体会画面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初步领会立体主义风格在表现作者思想感情中的特点及作用,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D. 深度欣赏 画面的构图 构图对照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作品,为何不似于那么严谨? (课件展示最后的晚餐作品,不同风格作品比较,更易理解格尔尼卡独特的构图) 小结:乍看起来,

13、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 画面的色彩 提问:为何毕加索只是用了黑白两色来处理画面?你觉得有哪些表现方法更能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 (用一正一反设计

14、问题,体现画面独特)小结:调子阴郁,情景恐怖,全画充满了悲剧的气氛,更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的气氛。毕加索通过此作品想给世界人们一个回音,控拆战争的暴行给人们带来灾难。作者的艺术语言是独特的,采用破碎、超越时空的象征性的形象、黑白的色彩,不安的构图表达了作者痛恨法西斯人民带来灾难,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E. 感受画面,展示表演组织学生讨论,假如由你来扮演画面中的某一个有生命的形象,那么你在这一刻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要求各小组自评或互评。 【设计意图】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对表达主题的作用。在竞争论辩和理解、表演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参与为标志,在

15、问题解决过程中,力求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不将结果简单地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室的步步启发引导下自己做出结论,然后互相讨论补充,教师再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轻松掌握新知。(三) 拓展新知,课堂总结 A. 【教师活动】 毕加索是上个世纪的人物,离我们很遥远了。有的同学说,他所记录的这些战争也离我们很远了,但事实上我们身边还有战争。1.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炸弹的自白”,分析文章内容与格尔尼卡有哪些区别和联系?2. 引导学生欣赏立体派其它画家的作品。(机动环节)【学生活动】谈感谢,体会战争给无辜的人民带来的灾难,进一步体会到战争暴行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意识到和平的可贵,学习画家用艺术捍卫

16、和平的精神。对法西斯的战争暴行充满了愤怒之情。 【设计意图】1. 引导学生把对作品的欣赏进一步升华,课堂再次推向高潮。2. 加深对作品风格特点的认识,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大课的容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B.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针对本课中的疑问小结发言,并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引导。 教师小结:世界需要和平,国家需要和平,那么我们这个小小的班集体也需要和平,同学们作为班级的一员,想一想你能为班级的和平做点什么呢? 【设计意图】教师针对“和平”主题做了简单而有力的总结,把学生对和平的愿望牵引到身处的班集体中来,用一个反问把学生的思维引领到一个深深思考

17、的问题中,以实际的问题教育学生,“和平”需要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四) 课的延伸 【教师活动】A. 给学生介绍课后利用互联网查阅立体派作品相关信息的方法。提供相关的互联网网址。B. 出示课后竞猜题目: (1)格尔尼卡这幅画有多大? (2)毕加索对艺术不懈追求,风格巧变不竭,请猜猜,他至少为自己画过多少张不同风格的自画像? (3)格尔尼卡小镇被德军飞机轰炸长达几个小时? (4)格尔尼卡小镇被轰炸时,当时正在举行庆祝活动,当时集会人数达多少人? (5)画家毕加索在战后以法国抵抗运动战士的荣誉参加了战后第一次美展,并于1944年加入法国共产党,以后,他为世界和平大会创作了什么宣传画作品?【设计意图】把

18、学生对课的兴趣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板书设计:格尔尼卡 毕加索(1881-1973) 一、作者介绍 二、艺术手法:象征、立体主义 三、创作背景与内容 1937年 四、画面欣赏:1. 形象: 支离破碎 几何化、多视角、重组 2. 构图: 动荡不安 大胆、夸张、饱满 3. 色彩: 悲壮的黑白 符合感情特征附:炸弹的自白 911袭击事件发生了,藏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被认定为元凶。作为美军的一颗炸弹,我知道我和我的同伴要去打仗了。 终于,我接到出击的命令。我被装进B-52轰炸机的弹仓,飞到了阿富汗领土的上空时,我是多么不愿意看到如此多的无辜百姓被我炸死,可是我没有权利控制自己。我被扔

19、了下来,但我居然没有爆炸!很快,附近的建筑都被我的同伴摧毁,人员被杀死。我的同伴也因此粉身碎骨。 不久,一个阿富汗小男孩路过发现了我,一双纯洁的大眼睛好奇地盯着我。我突然想说话了,可是我知道他肯定听不懂,但我还是说了一句:对不起。奇迹发生了,小男孩居然听得懂我的话,而我也和他聊了起来。这时我才知道,他的父亲被我的同伴炸伤了,失去了双腿,躺在那里不能动,他只好出来找点能换钱的东西弹片之类,以便换些粮食填饱肚子。听着他们的遭遇,我的内心痛苦极了。 很快,我与小男孩建立了友谊,他经常来陪我聊天,给我解闷,我们在一起过的很愉快。 这天,我们正在聊天,忽然,我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异样,我惊恐的意识到,我要

20、爆炸了!我大声地喊叫,叫那个阿富汗小男孩快点离开。小男孩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瞪大眼睛,一动不动,茫然地看着我。 我知道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在爆炸前,我用尽全部力气,对着即将被我炸死的阿富汗小男孩大声说道:“对不起”六、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我能够利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并把这一理念渗透到我的教学中来,使得课堂活跃,气氛热烈,学生爱学,师者乐教,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目的。2. 格尔尼卡这幅作品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是较难理解的作品,原因有二:一、作品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二、这种抽象的形象学生难以理解和产生共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的结合了大量的现实题材,如9.11事件,使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同时能够在

21、感性上有所认识。正因为有了这种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表演这一环节上有了超水平的发挥,从而更加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3. 学生通过本课教学设计中的一连串问题,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的带领到学生的自己探索和表演,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学习美术的趣味及意义,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问题情境的创设更是引人入胜,学生的思维也在不经意中展开,这样,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一种任务和负担,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充实。 4. 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收集资料,自主探究,分组讨论,体验模仿,以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欣赏格尔尼卡。在知识技能获得的同时更关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指导,创

22、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突破学科本位,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后盾扩展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满足全体同学对知识的需求。七、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广东省 学校:佛山市禅城区南庄第三中学 姓名:高晓丹 职称:中教二级 电话:13500259968 电子邮件: gaoxd2010通讯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洞南路80号 南庄三中个人介绍:本人自从教以来一直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努力钻研,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求实创新,被评为校优秀青年教师;任教以来认真辅导学生参加各项比赛,成绩突出,本人也因此荣获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积极参加教师的职业素质比赛,教学案例设计获得广东省二等奖,区教师书法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