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Za****n* 文档编号:157673156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生物能进行呼吸:有氧、无氧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反射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上下个10千米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4、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吃与被吃(如

2、:七星瓢虫和蚜虫;狼和羊)竞争关系:争夺共同资源(如: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合作关系:协作(如: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寄生关系:一方有利,一方有害(如:各种寄生虫和人)共生关系:相互依存,不能分开(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白蚁和鞭毛虫)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有所改变):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环境有所改变):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6、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

3、,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产者(主要成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物部分消费者: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利用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分解者(必备成分):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等7、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不能有分解者,箭头从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8、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又

4、被称为地球的“肺”。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植物绝大部分是藻类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江、河、湖泊、池塘等。湿地生态系统:沼泽是最典型的代表,被称为地球的“肾”。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人的作用突出。城市生态系统:人起支配作用。消费者主要是人类。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9、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生态是一个动态平衡。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破坏生态系统的因素中,人类活动是主要因素。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其他的生态系统相

5、关联,这种关联表现在方方面面,所以,可以把所有生态系统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生物圈。1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普查法和抽样调查法)、实验法(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1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从题干信息中找原话)作出假设(将提出的问题改为陈述句)制定计划(控制单一变量;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设置重复组排除偶然因素减小实验误差)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肯定假设或否定假设)表达交流13、对照实验: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中,只有光照条件是不同的,所以它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而其他条件如温度、土壤的潮湿程度等因素都是一样的。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