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核舟记学案答案

上传人:xx****x 文档编号:157673052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3、核舟记学案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3、核舟记学案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3、核舟记学案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23、核舟记学案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核舟记学案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核舟记班级 姓名 学号 一、明确学习目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2、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二、自主预习:、给加点字注音:罔不(wn )轩敞(xunch) 峨冠( un) 衣褶( h)矫首(io) 椎髻(zh ) 壬戌(rn) 贻( ) 箬篷(ru pn) 黍(h)糁(sn ) 多髯(n) 篆章(zhn) 楫(j)八分有奇( yuj ) 诎右臂( )2、文学常识核舟记的作者是 朝的 ,它选自 一书,书的编者是 朝的 。明 魏学洢 虞初新志 清张潮3、解释下列词语:为宫室(做,这里指雕刻。)罔不(

2、无不、全都)因势象形(顺着、就着)(模拟,这里指雕刻.) 尝贻余核舟一(赠)盖大苏泛赤壁云(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八分有奇(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高可二黍许(大约)(上下)如有所语(说话)其两膝相比者(靠近)绝类弥勒(极像) 矫首昂视(举) 不属(不相类似)诎右臂(弯曲)衡木(同“横”)珠可历历数(分明可数的样子)若听茶声然(好像的样子 )视端容寂(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曾不盈寸(竟然)(满) 王毅叔远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盖简桃核修狭者(挑选)(长而窄)4、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

3、各的神情姿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点儿,高度约摸二分。(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6)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左臂挂着(一串)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而计其长曾不盈

4、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三、整体把握:1、这是一篇说明文,是作者在全面而又精细的观察基础上写成的,作者抓住哪一特征来写的?(找出文中的一个词语) 奇巧。(材料微小,工艺精细,题材生动,构思巧妙)、作者是以什么顺序来说明“核舟”的?可分几个部分?总分总3、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段) 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第二部分(第25段) 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第三部分(第段)小结核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 、中心主旨:本文生动地介绍了 明代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 ,热情赞扬了

5、 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四、问题探究1、介绍“核舟体积时,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主要为了表现什么?为了突出王叔远的“奇巧”,技艺精湛。2、从“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表现苏、黄豁达、豪放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佛印的“矫首昂视”,则又给人一种洒脱不群的感觉。这就自然成为苏、黄二人神情的陪衬,使画面显得不单调。3、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苏轼。因为刻画得仔细,所以作者当然也写

6、得细腻;同时还因为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这样说明与主题吻合。4、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5、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呢?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

7、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五、课内阅读训练:(一)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蓬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解释词语明有奇巧人(手艺奇妙精巧 )能以径寸之木( 用)清风徐来( 缓缓地 )水波不兴( 起 )、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是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第二段文字共写了哪些景物,说明顺序是什么?船、舱、窗、

8、雕栏、刻字。空间顺序六、拓展阅读:(一)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曲:酒母,酿酒所使用的发酵剂。诮:责备。第:只是。并:连.译文: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引(酒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相

9、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然而这个人比较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这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肯定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呀.”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啊,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直接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了,不跟这个人是一样的吗?1、下列对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乃往诮酒家(去,到)B、谓不

10、传与真法(说)C、尔第不循我法耳(你)D、及于不得酒(以及)2、翻译句子: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社会上求学的人,忘记了主要的东西,追求次要的东西,因而求学不成功,与这有什么不同!、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做任何事都应抓住根本,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做事应细心,多反思自我,少埋怨他人。)(二)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会稽:地名.王大:人名。簟:竹席。荐:草垫。丈

11、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长:多余,剩余。1、解释加点词可以一领及我( 把或拿 ) 后大闻之( 这件事 )、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 自己没有多余的东西 ,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 简朴清廉 的品德.(三)宁波发现稀世珍宝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收藏界的一大新闻,引起各方强烈反响。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史树青研究员等文博专家专程赴宁波,对该桃核舟作了鉴定,确认为明代精湛的手工艺品,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一枚小小的核舟何以会引起如此巨大的震动?它的价值在哪里?说说你的见解。 略 (四)郑之鄙人学为

12、盖,三年成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桔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之名言也。”注盖:伞。桔槔:井上汲水的工具。戎服:军服,能挡雨。裘:毛皮衣服.郑国有个乡下人学做雨具,三年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学做了三年却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蜂起,人们都穿军装,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制作兵器,可他老了。越国有一个善于搞农业的人,垦荒造田种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灾。人们说应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从,而按原来的干,又连年干旱.他算了一下收获,已补偿了以前的欠收还有赢余呢。所以说:“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准备皮衣.”真是世间的名言啊。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郑之鄙人学为盖( 边境)鲜用盖者( 很少、极少 )、翻译句子。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天热的时候就准备皮袄。3、上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4 / 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