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实验高中翁斐琴27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57635268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7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南海实验高中翁斐琴27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南海实验高中翁斐琴27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南海实验高中翁斐琴27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南海实验高中翁斐琴2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海实验高中翁斐琴27(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南海实验高南海实验高 中中 翁斐琴翁斐琴2015.03.27实实明明 新新字音、字形、词语等阅读题中的作品结构类、句子赏析类、表达技巧类储备知识点完善答题思路、答题规范实实二轮复习的重、难点文言翻译、断句现代文主旨探讨探究题诗歌主旨、语言风格赏析外国小说三要素及主题关系知识点 明明语用题 传统文化经典题新新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传统文化经典(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论语选读)的)的理解和评价理解和评价 考试说明考试说明2014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和评价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和评价 考试说明考试说明2015材料的选用空间扩大了(20152015浙江参考卷)浙江参考卷)阅读下面的材

2、料,完成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2324题。题。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上)23.23.这一段中除了这一段中除了“与人为善与人为善”外,还有成语外,还有成语“”也源于此。也源于此。24.24.概括本段的主旨,并谈谈你对概括本段的主旨,

3、并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这句话的看法。参考答案:参考答案:23.闻过则喜闻过则喜24.主旨:此段言圣贤乐善之诚,并无人我的区分,所以,主旨:此段言圣贤乐善之诚,并无人我的区分,所以,别人的善可以用来充实自己,而自己的善也可施予别人。别人的善可以用来充实自己,而自己的善也可施予别人。看法:我们要谦虚好学,择善而从,完善自己,还要乐于看法:我们要谦虚好学,择善而从,完善自己,还要乐于在现实生活中行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行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传统文化经典范围传统文化经典范围论语论语孟子孟子礼记礼记易经易经(四书集注四书集注)老子老子庄子庄子荀子荀

4、子墨子墨子韩非子韩非子 150分中应该不会直接考分中应该不会直接考论语论语 有可能会用到有可能会用到论语论语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与论语论语多多少多多少少都有关系少都有关系 传统文化经典如何复习?传统文化经典如何复习?(20152015浙江参考卷)浙江参考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2324题。题。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

5、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上)23.23.这一段中除了这一段中除了“与人为善与人为善”外,还有成语外,还有成语“”也源于此。也源于此。24.24.概括本段的主旨,并谈谈你对概括本段的主旨,并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这句话的看法。参考卷的出题模式值得参考,但并不是唯一模式!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基本点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基本点(1 1)弄清)弄清论语选读论语选读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文化概念,并能就其内容进行简单的评说。文化概念,并能就其内容进行简单的评说。弄清这些

6、概念对理解弄清这些概念对理解其他文化经典有帮助其他文化经典有帮助(2 2)梳理先秦主要学派的基本观点,并精选一)梳理先秦主要学派的基本观点,并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些有代表性的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了解各家基本观点了解各家基本观点对学生理解文本会有帮助对学生理解文本会有帮助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复习资料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复习资料 (1)论语选读论语选读复习资料中,考复习资料中,考到诸子思想比较的题目到诸子思想比较的题目。(2)福建卷、湖南卷中有)福建卷、湖南卷中有“文化经典阅文化经典阅读读”的题目。的题目。(3)看诸子原典,自编练习。)看诸子原典,自编练习。福建、湖南两省福建、湖南两省有很多

7、模拟卷有很多模拟卷仁仁:爱人:爱人 为人孝弟。为人孝弟。忠忠: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恕:待人仁爱宽厚,推己及人。:待人仁爱宽厚,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 相应的礼节仪式。相应的礼节仪式。文文:指:指诗诗书书礼礼易易乐乐 春秋春秋,即儒家经典。,即儒家经典。艺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即六种:指礼、乐、射、御、书、数,即六种 技能。技能。中庸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

8、当、不走极端。当、不走极端。八佾八佾:古代的乐舞,八人为一行,叫一:古代的乐舞,八人为一行,叫一 佾。按佾。按 照礼的规定,天子用八佾,诸侯六佾,大照礼的规定,天子用八佾,诸侯六佾,大 夫四佾,士二佾。夫四佾,士二佾。正名正名:指纠正与礼乐制度的规定相违背的各种名:指纠正与礼乐制度的规定相违背的各种名 分。当时礼崩乐坏,名实不符,如觚不觚,分。当时礼崩乐坏,名实不符,如觚不觚,君不君等。孔子君不君等。孔子“正名正名”是为了维护旧的等是为了维护旧的等 级制度。级制度。趋趋:臣子经过君主面前,儿子经过父亲面前,都:臣子经过君主面前,儿子经过父亲面前,都 要小步快走以示谨敬。要小步快走以示谨敬。和和

9、:不同事物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即对立统一。:不同事物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即对立统一。同同:等同,无差别的同一。:等同,无差别的同一。各学派义利观各学派义利观论语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论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孟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一箪食,一豆羹,得之

10、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各学派义利观各学派义利观荀子荀子: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世。上重义

11、,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克义。各学派义利观各学派义利观韩非子韩非子: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利在人之死也。老子老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此

12、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各学派义利观各学派义利观论语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论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孟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13、;蹴尔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重义轻利,见义思利贵义贱利,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各学派义利观各学派义利观荀子荀子: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世。

14、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克义。先义后利,以义制利各学派义利观各学派义利观韩非子韩非子: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利在人之死也。老子老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

15、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重利轻义,抛弃仁义,宣扬谋利否定义利,超然豁达子曰: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朱熹朱熹:“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墨子墨子:“义,利也。义,利也。”清清焦循焦循雕菰楼集雕菰楼集:“君子能孚于小人,而后小人君子能孚于小人,而后小人乃化于君子。此教必本于富,驱而之善,必使仰足以事乃化于君子。此教必本于富,驱而之善,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儒者知义利之辨而舍利不言,可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儒者知义利之辨

16、而舍利不言,可以守己而不可以治天下之小人。小人之利而后可义,君以守己而不可以治天下之小人。小人之利而后可义,君子以利天下为义。子以利天下为义。”谈谈朱熹、墨子、焦循各家观点的区别。谈谈朱熹、墨子、焦循各家观点的区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后问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后问题。(5分)分)子子曰: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廋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孟子孟子曰: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

17、焉廋哉?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1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的)从上面两段文字中,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的“察察人观人观”。(。(1 1分)分)(2 2)对这两种)对这两种“察人观察人观”作简要的评析。(作简要的评析。(4 4分)分)(20142014年福建卷)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阅读下面的论语论语和和孟子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的题目。(6 6分)分)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处也。(论语论语里仁里仁)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介不以取诸人

18、。(孟子孟子万章上万章上)【注】【注】不处:不享有。不处:不享有。一介:一点点小东西。一介:一点点小东西。(1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2 2分)分)(2 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简要分析。(4 4分)分)(20132013年福建卷)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阅读下面的论语论语和和孟子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 6分)分)子子曰:曰:“躬自厚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论语卫灵公卫灵公)孟子孟子曰: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仁者

19、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公孙丑章句上)注注 厚:重,与厚:重,与“薄薄”相对。相对。(1 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 2分)分)(2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么不同?请简述。(4 4分)分)很相似很相似(20142014年湖南卷)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 6分)分)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所习必有业。(礼记礼记曲礼上曲礼上)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从,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从,起敬起孝,说则复谏。(起敬起孝,说则复谏。(礼记礼记内则内则)【注】【注】起:更加。起:更加。简述以上两则材料内容的联系,并就其中一简述以上两则材料内容的联系,并就其中一则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则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