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传染寄生虫病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7635021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9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女性生殖传染寄生虫病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女性生殖传染寄生虫病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女性生殖传染寄生虫病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资源描述:

《女性生殖传染寄生虫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性生殖传染寄生虫病(6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十七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一、子宫颈疾病一、子宫颈疾病(一)慢性子宫颈炎(一)慢性子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病理变化:病理变化:1、子宫颈糜烂(真性糜烂、假性糜烂)、子宫颈糜烂(真性糜烂、假性糜烂)2、子宫颈息肉(、子宫颈息肉(cervical polyp)3、子宫颈腺体囊肿、子宫颈腺体囊肿(Nabothian cyst)(二)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二)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cervical epithelial dysplasia)属癌前病变)属癌前

2、病变根据上皮细胞异型性大小及累及的层次可分为轻、中、根据上皮细胞异型性大小及累及的层次可分为轻、中、重度重度 原位癌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异型细胞累及全层,未脱破基底膜异型细胞累及全层,未脱破基底膜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ail neoplasia,CIN)近年来将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统称为近年来将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统称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ail neoplasia,CIN)根据非典型增生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非典型增生的程度和范围,CIN分为分为I

3、、II、III级。级。CIN I、II级分别相当于轻、中度非典型增生,级分别相当于轻、中度非典型增生,CIN III级相当于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高级别级相当于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高级别)(三)子宫颈癌(三)子宫颈癌 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与早婚、多产、性生活紊乱、一般认为与早婚、多产、性生活紊乱、宫颈裂伤、包皮垢及感染有关。宫颈裂伤、包皮垢及感染有关。近年来流行病学和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实近年来流行病学和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实验研究表明,某些致癌因子,如验研究表明,某些致癌因子,如人类乳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头状瘤病毒(HPV16-E6/E7、18)在宫在宫颈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

4、重要作用。颈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病理变化病理变化 发病年龄:育龄期妇女发病年龄:育龄期妇女 好发部位:子宫颈外口,上皮移行带好发部位:子宫颈外口,上皮移行带 CINCIN原位癌原位癌微浸润癌微浸润癌早期浸润癌早期浸润癌浸润浸润癌癌 镜下:鳞形细胞癌()镜下:鳞形细胞癌()腺癌;腺癌;腺鳞癌;腺鳞癌;扩散途径扩散途径:直接蔓延直接蔓延 淋巴道转移淋巴道转移 血道转移血道转移第三节乳腺疾病第三节乳腺疾病 三、乳腺癌三、乳腺癌 乳腺癌(乳腺癌(mammary carcinoma)是女性最常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4060岁的妇岁的妇女。女。临床表现以

5、无痛性乳房肿块为最多见。临床表现以无痛性乳房肿块为最多见。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 与乳腺癌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甚多:与乳腺癌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甚多:欧美人种、欧美人种、遗传倾向(遗传倾向(BRCA1BRCA1)年龄增长、年龄增长、生育期长(即初潮早而绝经晚)、不育、生育过迟、生育期长(即初潮早而绝经晚)、不育、生育过迟、肥胖、肥胖、雌激素作用雌激素作用:服用雌激素、避孕药使用、:服用雌激素、避孕药使用、高脂饮食和酒精中毒高脂饮食和酒精中毒伴上皮不典型增生的乳腺病等。伴上皮不典型增生的乳腺病等。病理变化病理变化 好发部位好发部位:外上象限外上象限,约占,约占50,乳腺中央区,约占乳腺中央区,

6、约占20,其他象限其他象限 ,均占,均占10。组织发生组织发生:起源:起源导管上皮导管上皮者占者占90 起源于小叶者仅占起源于小叶者仅占10。最常见组织类型:最常见组织类型:浸润性导管癌占浸润性导管癌占70%临床病理联系临床病理联系 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患者常以无痛性肿块起病常以无痛性肿块起病,起初尚可被,起初尚可被 推动。随着肿瘤的浸润性生长,可累及胸部推动。随着肿瘤的浸润性生长,可累及胸部 肌肉和胸壁深筋膜,肿块固定而不可活动。肌肉和胸壁深筋膜,肿块固定而不可活动。乳头凹陷乳头凹陷,有时成为病人所察觉的第一个体症,有时成为病人所察觉的第一个体症;桔皮样改变桔皮样改变;肿瘤病灶内出现肿瘤病灶内出

7、现微灶钙化微灶钙化可经可经乳腺乳腺x线摄片线摄片检查发现,检查发现,在浸润癌中的发生率达在浸润癌中的发生率达6080。早期癌:小于,无淋巴结转移。预后好早期癌:小于,无淋巴结转移。预后好 第十八章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第十八章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第一节传染病概论第一节传染病概论一、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一、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传染源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经水源和事物,消化道传播:经水源和事物,又称粪口传播又称粪口传播 呼吸道传播:经空气中的飞沫呼吸道传播:经空气中的飞沫 虫媒传播:如蚊子叮咬虫媒

8、传播:如蚊子叮咬 接触传播:如性传播接触传播:如性传播 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通过胎盘经血传播,母婴传播,通过胎盘经血传播,又称垂直传播又称垂直传播第二节结核病第二节结核病一、概述:一、概述: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全身各器官均可受累,以肺结核多见,全身各器官均可受累,以肺结核多见,占占80-90%80-90%。特征性的病变:组织内形成结核结节,特征性的病变:组织内形成结核结节,其本质是肉芽肿,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其本质是肉芽肿,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样坏死。(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因和发病机制结核杆菌结核杆菌 理化特性理化特性 细长略带

9、弯曲细长略带弯曲专性需氧专性需氧 抗一般染料,抗酸染色阳性抗一般染料,抗酸染色阳性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分分 型:型:牛型牛型 (M.bovis)人型人型 (M.tuberculosis)致病成分与致病力:致病成分与致病力:没有内毒素也没有外毒素。没有内毒素也没有外毒素。致病力与菌体含有的脂质,蛋白,多糖致病力与菌体含有的脂质,蛋白,多糖三种成分有关。三种成分有关。这些成分帮助结核杆菌逃避巨噬细胞的这些成分帮助结核杆菌逃避巨噬细胞的杀伤杀伤 同时诱导迟发性超敏反应同时诱导迟发性超敏反应,引起细胞免引起细胞免疫和型变态反应的细胞释放多种疫和型变态反应的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

10、子,引起组织的坏死。细胞因子,引起组织的坏死。(二)、结核病的基本病变:(二)、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基本病变与细菌毒力和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基本病变与细菌毒力和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病变病变机体状态机体状态结核杆菌结核杆菌病理特征病理特征免疫力免疫力变态反应变态反应细菌量细菌量毒力毒力变质变质低低强强多多强强干酪样坏死干酪样坏死渗出渗出低低较强较强多多强强浆液和浆液纤浆液和浆液纤维素性炎维素性炎增生增生较强较强较弱较弱少少较低较低结核结节结核结节Langhans giant cell类上皮细胞类上皮细胞结核结节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干酪样坏死(三)结核病基本病变的转化规律(三)结核病基本病变的转化规律、转

11、向愈合、转向愈合 吸收消散吸收消散 纤维化纤维化、转向恶化、转向恶化 浸润进展浸润进展 溶解播散溶解播散 二二、肺结核病、肺结核病 肺是结核病最常发生的器官。肺是结核病最常发生的器官。由于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结核杆菌时机体免疫由于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结核杆菌时机体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差异很大,导致肺部病变的发反应和变态反应差异很大,导致肺部病变的发生发展各有不同的特点,可分为两大类:生发展各有不同的特点,可分为两大类:原发性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 Prim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继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 Secondary(Reactivation)Pulmonary Tu

12、berculosis 原发性肺结核病原发性肺结核病 继发性肺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病结核杆菌感染结核杆菌感染 初次初次 再次再次发病人群发病人群 儿童儿童 成人成人特异性免疫力特异性免疫力 先无,病程中建立先无,病程中建立 有有病理特征病理特征 原发性综合征原发性综合征 病变多样病变多样,新旧新旧 病灶并存,局限病灶并存,局限起始病灶起始病灶 Gohns 病灶病灶 肺尖部肺尖部主要散播途径主要散播途径 多为淋巴道或血道多为淋巴道或血道 多为支气管多为支气管病程病程 短,大多自愈短,大多自愈 长,波动性长,波动性 结核性淋巴管炎结核性淋巴管炎原发性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病理变化:病理变化:好发部位:好发

13、部位:肺上叶下部或右下肺上叶下部或右下叶上部,胸膜下叶上部,胸膜下1cm 病理特征:病理特征:原发综合征原发综合征(Primary Complex)原发病灶原发病灶结核性淋巴管炎结核性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结核肺门淋巴结结核继发性肺结核临床和病理分型继发性肺结核临床和病理分型 局灶性肺结核局灶性肺结核 浸润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干酪样肺炎干酪样肺炎 结核球结核球 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局灶性肺结核、局灶性肺结核 q 是结核早期病变是结核早期病变,病灶多位于右肺尖病灶多位于右肺尖 q 镜下以增生性病变镜下以增生性病变为主中央有干酪样坏为主中央有干酪样坏死

14、死q 病人多无自觉症状病人多无自觉症状,属非活动性肺结核属非活动性肺结核q 转归转归 好好纤维化、钙化纤维化、钙化 坏坏免疫力低时发免疫力低时发展为浸润型展为浸润型、浸润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 Progress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临床最多见的肺结核病临床最多见的肺结核病由局灶性肺结核发展而来由局灶性肺结核发展而来病变以渗出为主,中央常病变以渗出为主,中央常见干酪样坏死见干酪样坏死病灶常位于锁骨下肺组病灶常位于锁骨下肺组织织“锁骨下浸润锁骨下浸润”有全身中毒现象有全身中毒现象,属活动属活动性肺结核性肺结核转归转归 好好纤维化,纤维包纤维化,纤维包裹,钙化裹,钙化

15、坏坏干酪样坏死扩大,干酪样坏死扩大,液化形成空洞液化形成空洞 干酪样肺炎干酪样肺炎 排出物中有大排出物中有大量细菌,通过气道量细菌,通过气道向同侧肺的其他部向同侧肺的其他部分或上气道传播;分或上气道传播;通过淋巴循环向对通过淋巴循环向对侧肺播散侧肺播散结核病的重要传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染源“开放开放性肺结核性肺结核”可引起一叶或多可引起一叶或多叶,甚至双侧肺的叶,甚至双侧肺的结核病变,结核病变,同侧或同侧或对侧肺见新旧不对侧肺见新旧不一,大小不等,一,大小不等,上旧下新,相互上旧下新,相互交杂的结核病灶交杂的结核病灶干酪样坏死灶干酪样坏死灶引流支气管引流支气管空洞空洞、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慢性

16、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avitary Fibrocaseous Tuberculosis干酪样肺炎干酪样肺炎(奔马痨奔马痨,百日痨百日痨)Tuberculous Bronchopneumoniaq由浸润型进展而来或由浸润型进展而来或 空洞播散而来。见于空洞播散而来。见于 免疫力极差,变态反免疫力极差,变态反 应过高的患者。应过高的患者。q广泛干酪样坏死和结核性渗出,往往不能形成广泛干酪样坏死和结核性渗出,往往不能形成 典型的结核结节。典型的结核结节。q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病情凶险病情凶险,预后最差。预后最差。、结核球结核球 Caseating granuloma:孤立的,境界清

17、楚的,孤立的,境界清楚的,有有纤维包裹的球形干酪样坏纤维包裹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死灶,直径,直径2-5cm,多单发,多单发,位于右肺上叶。位于右肺上叶。来源多样化来源多样化浸润型肺结核被包裹浸润型肺结核被包裹结核空洞未完全引流结核空洞未完全引流多个干酪样坏死灶相融多个干酪样坏死灶相融合合为相对静止的病变,可保为相对静止的病变,可保持多年不变持多年不变转归转归好好机化、钙化,灶内仍有少量菌机化、钙化,灶内仍有少量菌 坏坏浸润扩大,空洞形成浸润扩大,空洞形成、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empyemaTuberculous empyema 可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各个时期发生

18、,可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各个时期发生,也可单独发生而不伴肺部病变。也可单独发生而不伴肺部病变。q湿性结核性胸膜炎湿性结核性胸膜炎 (渗出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多发生于原发性结核病过程中,机体变态反应高多发生于原发性结核病过程中,机体变态反应高 浆液纤维素性炎,可形成胸腔积液。浆液纤维素性炎,可形成胸腔积液。q干性结核性胸膜炎干性结核性胸膜炎 (增生性胸膜炎)(增生性胸膜炎)是由肺膜下结核直接浸润而来,常见于肺尖是由肺膜下结核直接浸润而来,常见于肺尖 增生性增生性 纤维化修复,局部胸膜增厚粘连纤维化修复,局部胸膜增厚粘连 三、血源性结核病三、血源性结核病 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可通过

19、血行播散,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可通过血行播散,引起粟粒性结核病和肺外器官结核病。引起粟粒性结核病和肺外器官结核病。肺外器官结核病也可引起血源性结核病肺外器官结核病也可引起血源性结核病 血源性结核病有一下三种类型:血源性结核病有一下三种类型: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 肺粟粒性结核病肺粟粒性结核病 肺外器官结核病肺外器官结核病 四、肺外器官结核病四、肺外器官结核病(一)(一)肠结核病肠结核病 Intestinal Tuberculosis好发部位:回盲部好发部位:回盲部原发性原发性q常发生于小儿,饮用带菌牛奶引起常发生于小儿,饮用带菌牛奶引起q原发综合征:肠粘膜结核病灶(原发灶)原

20、发综合征:肠粘膜结核病灶(原发灶)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炎 结核性淋巴管炎结核性淋巴管炎继发性继发性q多为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吞咽含菌痰液引起多为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吞咽含菌痰液引起肠腔缩窄肠腔缩窄溃疡形成溃疡形成溃疡型(多见)溃疡型(多见)增生型(少见)增生型(少见)第七节第七节 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STD)是一组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是一组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的,并存在社会上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疾播的,并存在社会上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疾病病 STD较传统的性病(较传统的性病(veneral disease)范围)范围广广 WHO将将20余种疾病列入余种疾病列入STD,包

21、括生殖器疱,包括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非淋病性尿道炎、传染性软疣、疹、尖锐湿疣、非淋病性尿道炎、传染性软疣、滴虫病、念珠菌病、阴虱、疥疮、和病毒性肝滴虫病、念珠菌病、阴虱、疥疮、和病毒性肝炎以及艾滋病等炎以及艾滋病等一、梅毒一、梅毒 病原体:是由苍白螺旋体(又称梅毒螺旋体)病原体:是由苍白螺旋体(又称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传染源: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传染源: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绝大多数经性交传播。入体经血、传播途径:绝大多数经性交传播。入体经血、淋巴道很快播散到全身各脏器;经胎盘感染淋巴道很快播散到全身各脏器;经胎盘感染胎儿引起先天性梅毒胎儿引起先天性

22、梅毒 潜伏期:潜伏期:3周左右周左右 发病机制:感染后产生细胞、体液免疫发病机制:感染后产生细胞、体液免疫 发病机制及基本病变:发病机制及基本病变:细胞免疫:细胞免疫:IV型变态反应型变态反应 形成形成“树胶肿树胶肿”(肉芽(肉芽肿)肿)体液免疫:体液免疫:肾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免疫复合物沉积:肾炎肾炎 血管免疫复合物沉积:血管免疫复合物沉积:闭塞性动脉内膜炎闭塞性动脉内膜炎 后天性梅毒的发生发展后天性梅毒的发生发展分期分期第一期第一期第二期第二期第三期第三期早期(具传染性)早期(具传染性)晚期(内脏梅毒)晚期(内脏梅毒)时间时间感染后感染后3周周感染后感染后8-10周周感染后感染后45年年病变

23、部位病变部位病原体入侵部位:病原体入侵部位:阴茎头、阴唇、子阴茎头、阴唇、子宫颈宫颈全身皮肤粘膜全身皮肤粘膜累及内脏特别是心累及内脏特别是心学关系统、神经系学关系统、神经系统统病变病变硬下疳;局部淋巴硬下疳;局部淋巴结肿大结肿大全身梅毒疹;全身梅毒疹;全身淋巴结肿全身淋巴结肿大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瘤、马鞍鼻、动脉瘤、马鞍鼻、脑炎、脑膜炎及周脑炎、脑膜炎及周围神经炎围神经炎一期:硬下疳一期:硬下疳(hard chancre)二期:全身梅毒疹二期:全身梅毒疹二、淋病二、淋病 1 淋球菌引起的生殖泌尿道的急性化脓性炎;淋球菌引起的生殖泌尿道的急性化脓性炎;2 以往是最常见的以往

24、是最常见的STD,传染性极强,患者可为无症,传染性极强,患者可为无症 状的带菌者;状的带菌者;3 成人通过性交传染成人通过性交传染;儿童通过接触患者衣物;儿童通过接触患者衣物;新生儿可因产道受染新生儿可因产道受染 4 部位:泌尿生殖道:柱状上皮,移行上皮处部位:泌尿生殖道:柱状上皮,移行上皮处 三、尖锐湿疣三、尖锐湿疣 病原体:病原体:HPV(主要是(主要是6型和型和11型)型)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性接触 致病与病变:致病与病变:HPV侵犯寄生于鳞状上皮,侵犯寄生于鳞状上皮,呈空泡状细胞,鳞状上皮过度增生,肉呈空泡状细胞,鳞状上皮过度增生,肉眼下病变呈小而尖的疣状突起

25、眼下病变呈小而尖的疣状突起 好发部位:男女外阴被覆的鳞状上皮、好发部位:男女外阴被覆的鳞状上皮、尿道口、肛周、女性会阴等尿道口、肛周、女性会阴等 有可能发展成为鳞状上皮细胞癌有可能发展成为鳞状上皮细胞癌 condylomata acuminatum四、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四、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又称艾滋病)又称艾滋病 是由获得性是由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感染引起的引起的一种获得性细胞免疫缺陷病。一种获得性细胞免疫缺陷病。本病的特点为本病的特点为T

26、细胞免疫缺陷,伴机会感染和细胞免疫缺陷,伴机会感染和继发肿瘤继发肿瘤 病因:病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型和型和2型)型),在患者的体液(精液、唾液、脑脊液等)中可在患者的体液(精液、唾液、脑脊液等)中可 检出。检出。传染源:病人及无症状带毒者传染源:病人及无症状带毒者 传播途径:经血传播传播途径:经血传播 应用污染的针头作静脉注射应用污染的针头作静脉注射 粘膜破损时,性行为接触传播粘膜破损时,性行为接触传播 输入带有输入带有HIV的血液及血制品的血液及血制品 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机制和病变:机制和病变:HIV机体机体感染感染CD4+的的T细胞细胞CD4+的的T细胞溶解丢失

27、细胞溶解丢失(T4/T8比例倒置比例倒置 20.5)T41淋巴样组织病变:淋巴样组织病变:早期淋巴结肿大,后期消减早期淋巴结肿大,后期消减2继发性感染继发性感染(机会感染:(机会感染:多重、易感、难控制)多重、易感、难控制)主要表现:主要表现:a 约半数病例有卡氏肺孢子虫感染约半数病例有卡氏肺孢子虫感染 b 消化道的隐孢子虫感染消化道的隐孢子虫感染 c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弓形虫或新型隐球菌感染弓形虫或新型隐球菌感染:3恶性肿瘤:恶性肿瘤:NHL:Kaposi肉瘤肉瘤:约约30%伴发。该肿瘤起源于血管伴发。该肿瘤起源于血管内皮,广泛累及皮肤、粘膜、内脏,以下肢内皮,广泛累及皮肤、粘膜、内

28、脏,以下肢最为多见。大体:呈暗蓝或紫棕色结节;最为多见。大体:呈暗蓝或紫棕色结节;第十节第十节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引起的一种地方性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引起的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有三种(非洲北边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有三种(非洲北边的埃及血吸虫;位于美洲、非洲中部曼的埃及血吸虫;位于美洲、非洲中部曼氏血吸虫;亚洲日本血吸虫)。氏血吸虫;亚洲日本血吸虫)。而在我国只有日本血吸虫流行而在我国只有日本血吸虫流行Life cycle 只有进入肠系膜静脉的童虫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只有进入肠系膜静脉的童虫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可交配产卵可交配产卵卵随血到肝及肠壁组织中卵

29、随血到肝及肠壁组织中病变病变临床临床机理机理尾蚴尾蚴尾蚴性皮炎尾蚴性皮炎1 皮肤真皮层充血、皮肤真皮层充血、水肿;水肿;2 多量嗜酸性粒细胞多量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和巨噬细胞浸润。皮肤红色小丘皮肤红色小丘疹,奇痒疹,奇痒IgE介导的介导的I型型速发变态反应速发变态反应童虫童虫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肺最常见)肺组织肺最常见)肺组织充血、水肿、点状出充血、水肿、点状出血、伴大量嗜酸性粒血、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细胞浸润咳嗽、咳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痰中带血对肺组织及肺对肺组织及肺泡毛细血管机泡毛细血管机械性损伤;械性损伤;病变病变临床临床机理机理成虫成虫静脉炎、静脉周围炎

30、、静脉炎、静脉周围炎、组织嗜酸性脓肿。肝、组织嗜酸性脓肿。肝、脾等器官单核巨噬细胞脾等器官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并吞噬黑褐色血增生,并吞噬黑褐色血吸虫色素吸虫色素轻度过敏、轻度过敏、贫血贫血、酸性酸性粒细胞增多,粒细胞增多,肝、脾肿大肝、脾肿大成虫的代谢、成虫的代谢、分泌、排泄分泌、排泄及死亡的虫及死亡的虫体造成免疫体造成免疫性损害性损害虫卵虫卵急性虫卵结节(嗜酸性急性虫卵结节(嗜酸性脓肿)脓肿)慢性虫卵结节(假结核慢性虫卵结节(假结核结节)纤维结缔组织增结节)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生(窦前阻塞窦前阻塞)血吸虫性肝血吸虫性肝硬化、硬化、(门(门高压最显著)高压最显著)慢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IV型变态反型变态反应(应(T细胞介细胞介导的迟发性导的迟发性变态反应)变态反应)Adenocarcinoma chronic Schistosomiasis of Liver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