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王博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5761258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2.0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王博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王博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王博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资源描述: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王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王博(1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主讲人:王博文 Tel: 15129189919 Email: 办公室:经管学院401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学之美,痛恨愚昧的人孜孜求知之所 领悟真理的人诲人不倦之处,课程说明,课程性质与理念: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是农业推 广专业硕士学位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能结合公共政策学理论去分析建国以来特别是改 革开放以后制定及实施的各项三农政策,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真正将本门课程学到实处。 上课要求:出勤、秩序、笔记、作业 教学方式:重点讲授;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政策辩论,课程说明,考试说明: 课堂讨论、出勤及作业(40%)+闭卷考试(60%) 特

2、别规定: 为保障教学秩序,又考虑到在职学生的特殊情况 ,本课程实行课间签到,签到低于一半无考试资格, 等于一半无平时成绩。(可通过手抄课后指定阅读论 文给予平时成绩,每篇15分,6篇平时成绩90分),课程框架,公共政策概述 三农问题的产生与演变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政策的演变与发展,重点是农业扶持补贴政策、农村土地政策、乡村治理政策等) 三农问题的展望 (以新农村建设、WTO等为背景),第一章 公共政策概述,一、公共政策的含义,安德森(James E. Anderson): 政策是某一个人或某些人处理一项问题或一件关心事项相当稳定的、有目的行动方案。公共政策就是由政府机关或政府人员发展出来的政策

3、。 伊斯顿(David Easton): 政策就是政府对社会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 戴伊(Thomas Dye): 政府选择作为或不作为的任何行动。 定义:公共政策指政府机关为解决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要求,决定作为或不作为, 以及如何作为的相关活动。,.公共政策由政府制定 .制定公共政策的目的在于解决公共问题或满 足公众要求 公共交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能源问题等等(个人与社会、外部性、矛盾很难协调),定义要点,定义要点 .公共政策包括政府决定作为或不作为 如 遏制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房价过高, 经济衰退4万亿扩大内需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公共政策的内涵

4、通过政府的相关活动表示,如法律规章、行政规定和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本课程讲授中有时把政策与制度规章混同,以方便案例举证。,.,1.公共政策主体 (1)公共法权主体:执政党、立法、行政、司法机关 党的一号文件 (2)社会政治法权主体:是指法律认可和保护的,可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但不拥有合法的权力去作出具有强制力的政策决定的社会行为主体。 (参政党、政治团体、利益集团、公民(选民) :妇联、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 (3)社会非法权主体(不见诸于公众的利益团体、新闻媒体) 枪支协会。媒体:躲猫猫、做噩梦、孙志刚事件、汉中女乞丐事件、三

5、鹿奶粉事件等等,二、政策系统的构成,.,2.公共政策客体 (1)社会问题: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它是由社会内部矛盾所引发的人与环境或者人与人的关系的失调,对社会造成了广泛的不良影响,由此产生了现实与期望的状态的差异。 (2)目标群体:就是公共政策直接作用与影响的公众群体或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二、政策系统的构成,.,3.政策环境 (1)经济社会环境 (2)体制或者制度 (3)文化环境 (4)国际环境 4.政策中介 (1)政策信息系统 (2)政策资源,二、政策系统的构成,从社会问题影响的范围看,社会问题可以分为公共问题与个人问题。 公共问题:公共问题是社会

6、上绝大多数人或者相当一部分人所遇到的共同问题。它使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或者相当一部分人的共同期望无法转化为现实。 自然灾祸,如地震、风灾、火灾、水灾等;意外的人为事件,如重大交通事故; 科技进步带来的副作用,如网络游戏 ;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问题,如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生态环境变迁的结果,引发环保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基于特定的社会公共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政府行为希望实现或者解决的问题。,三、公共问题,公共问题发生的原因: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公共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1. 市场失灵 (market failure) 的含义 自由经济学派:一个社会中财货或服务的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

7、自愿供求关系,可以构成完全的市场竞争,生产者利益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帕累托效率 (Pareto efficiency): 没有任何人的效用和利益受到损失,资源分配达到最佳效率,价格像一直看不见得手(an invisible hand)主导市场内的经济活动。 市场失灵: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外部环境的某些限制,是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把资源配置到最佳状态。,. 市场失灵的原因 (1)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的提供问题 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

8、中获得的效用。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2)准公共物品: a.公益物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 b 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 国防、外交、治安、新鲜空气、清洁水源,企业或私人不愿或不能提供。但中国农村长期由农民自己集资解决,现在新农村建设就是还账,(2) 外部性造成的问题 外部性(externality): 指某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

9、其他个体的效益或成本的现象。可能是正面或负面影响。 外部经济 (external economy): 如果经济行为产生的社会效益超过私人利益。 外部不经济 (external diseconomy): 如果经济行为造成社会效益低于私人利益,社会成本高于私人成本的情况。受害者得不到赔偿,产生市场失灵,须政策工具介入运作。钢铁企业排放的烟雾及含硫气体损害当地人的财产和健康,但受害者并不能得到补偿,这种污染就是一种“外部不经济”。,(3)自然垄断造成的问题 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规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通过竞争逼迫小厂离开该行业, 最后形成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AT人事选举

10、、决策和罢免权;监督权;重大问题决定权。 (二)中国共产党在政策系统决策体制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 共产党在中国决策体制中的核心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一,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党首先提出政策建议。其二,共产党培养选拔干部到国家机关包括政府、人大和司法机关担任领导工作。其三,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作出的各种党内决定,具有政策的功能,党和政府的政策往往融为一体。,十三、中国政策体制的特点分析,(三)政府在政策系统及运行机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中国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大体如下:中央政府有关部门首先提出政策性文件草案,然后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达成共识,最后根据该项政策的重要程度和成熟程度,分别交人大会议通

11、过颁布或由政府首长签发。中国的公共政策决策类似于决策模型理论中的“系统决策模型”。,(四)民主集中制是政策系统及其运行的基本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和我国各级政府的基本的组织原则,也是我国政策运行尤其是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民主集中制包括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二者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五)决策体制中权力分配结构上集权色彩较为浓厚。 (六)试点、循序渐进是政策运行的重要方式 在我国政策运行过程中,在方式方法上最具创造性的是“试点”。 “试点”方式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政策运行过程的具体体现。政策试点既是政策认识的一种基本来源,也是

12、检验政策是否正确的标准。,(七)“红头文件”是政策的重要载体 党的决议、指示等党的政策,俗称“红头文件”不但成为广大党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而且直接成为国家和政府的公共政策,这种情况从中央延伸到地方、从党延伸到政府、从政府延伸到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红头文件成为公共政策代名词。,(一)中国政策体制改革的前提和目标 1.四个前提 其一是我国的根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我国在新世纪的根本任务就是加快发展,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其二是我国经济基础。我国通过20多年的改革,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十四、 21世纪中国政

13、策体制改革思考,其三,是我国的社会制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本质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走向共同富裕。 其四是我国的政治体制。共产党是我国一切事业的领导核心,过去的改革模式是党领导下的“政府主导型”,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模式仍将是有效的。政府主导就是政策主导。,2.三个目标 一是发展。即促进经济发展及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是效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作用和目的,就是纠正市场失灵所造成的效率干扰和效率损失。 三是公平。公共政策要把实现公平作为自己责任和目标。公平问题的解决又是效率问题解决的前提。,有限化是指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准确界定政府的

14、作用范围和政策的作用界限,改变过去计划经济下政府包打天下,政策管辖过宽的弊端,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把一部分原来由政策调节的领域交由市场和社会去完成。政策的功能主要集中于市场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上,建设完善的市场制度,营造有利的竞争环境,促进市场的有序运行。,(二)有限化,分权化是指在政策系统内部决策权上的纵向分工,主要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在中央和地方的决策权力分配中,最主要的是两项权力:经济资源配置权和行政人事决定权。组合成四种不同政策体制类型: 1.经济集权与行政任命制的组合,这是一种典型的高度集权的决策体制。 2.经济分权与行政选举制的组合,这体现了联邦体制的重要特征。 3.经济集权

15、和行政选举制的结合,这种体制类型仅仅是理论的抽象, 4.经济分权与行政任命制的组合,这是一种过渡形态的政策体制。现阶段我国就是这种体制类型。,(三)分权化,坚持分权化的改革方向,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分权和集权的“度”,其基本的思路应该是: 第一、坚持政策体制的分权化方向,不能因为分权的负作用而走回头路。 第二、深化企业改革,大部分国有资产退出竞争性领域,加快企业产权多元化的步伐,缩减地方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实际代表对资源的配置权和对企业的控制权。 第三、严格界定中央和地方的决策权限,尤其是经济决策权。宏观经济调控权应集中于中央。地方政府拥有根据中央的政策对企业的行政监管权和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

16、义务。 第四、重新确定地方政府的业绩考核指标,加大对地方政府的“硬约束”。,民主化就是建立公共事务决策和管理的民主体制,它是政治民主化的集中体现。 1.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利益多元化的趋势。 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的独立自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以及政治民主化的要求将逐步增强。 3.要遏制以至最终消除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设租”和“寻租”,最有效的机制就是扩大民主,在政策机构和政策运行中有更多的公民切实参与,民主决策、民主评估、民主监督,尤其要使之法制化。,(四)民主化,政策体制的民主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改变政策主体的权力结构,扩大民众决策权和参与度。举措之一就是

17、逐步发展直接选举制度,从组织上保证民意代表有更多决策参与权。举措之二是扩大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政策决定权、评议权和监督权,真正树立最高权力机关的权威。 2.政策的运行要建立制度化的民主程序,保证公民的政策主体权力落到实处。,政策科学化是指政策运行过程中,由传统的经验决策向现代科学决策转变。包括政策观念的科学化、政策理论的科学化、政策主体的科学化、政策程序的科学化等。 1.树立现代政策观念,提高决策者的决策素质。 2.加强政策研究组织的建设,发挥现代决策咨询组织的作用。 3.大胆借鉴、吸收、掌握和运用西方先进的政策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决策者的决策水平。 4.优化政策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决

18、策过程的程序化。,(五)科学化,1.政策系统,主要是权责结构、运行过程要纳入法制化轨道;要建立健全决策责任制;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民主权利,并使决策咨询特别是专家咨询制度化。 2.依法行政。一是政府所制定的所有政策都不能违背宪法和法律。二是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遵循法定权力和程序而不能超越。 3.政策的合法化。政策的合法化是指法定的政策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必须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进行政策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实施。政策合法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政策的法律化。另一方面是任何政策都必须经过法定机关的审查、通过和法定主体的签署。,(六)法制化,课堂讨论,内容描述时不带

19、个人感情色彩(应包括几个内容:问题的来源与背景;政策的主体、客体与环境;利害关系者;政策的目的与目标;政策的具体内容等) 要充分考虑政策制定的原则,现有政策优缺点的分析要全面准确,不极端 政策改良或新政策的提出要具有建设性 政策可大可小 3-4人为一组 ;5000字报告,两周完成,试对某一现有涉农政策进行内容(现状)描述、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政策改良或一个新政策。,课堂讨论,某县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失误 我国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徘徊在全省倒数13名的位置。1998年,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为了建立政绩,完成好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任务,甩掉计划生育的落后帽子,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

20、,即对计划外生育实行高额罚款。具体的罚款标准是:超生第二胎罚款2000元,超生第三胎罚款元,超生第四胎或更多罚款10000元。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县里的生育数量。考虑到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有效凋动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该政策还做出了罚款提成的相关规定,即罚款所得,村、镇两级各提成30。,课堂讨论,请根据以上现象,从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政策执行环境等方面,分析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影响因素。,这项政策实施两年多后,县政府调查后发现,根本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目标,超生问题仍很严重。许多人宁愿交纳高额

21、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和第三胎,有些没钱的家庭甚至举债生育也在所不惜。似乎有很多人都觉得,交了罚款就等于购买到了计划外生育的指标,就具有了合理合法的权利,不少人甚至在未生育之前就预先把罚金交了上去。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思想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些基层干部把超计划生育罚款作为了一种创收的途径,为了多来钱,对超生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还对超生予以暗中鼓励。,课堂讨论,导致该项政策未能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包括: (1)政策目标。目标与执行措施冲突,执行越有效,结果离目标越远。 (2)政策内容。内容设计不合理,允许乡镇从罚款中提成,无疑会对

22、基层干部起到上定的诱导作用,计划外生育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他们怎么会积极制止这种行为呢! (3)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者欠缺职业素养,受经济利益驱动,其所作所为与原政策目标背道而驰。 (4)政策目标群体。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对政策目标缺少认识和理解。 (5)执行环境。缺少有效的制度安排,如监督和控制机制等。,第二章 三农问题的产生与演变,一、三农问题的历史渊源,(一)“三农”问题的四大历史性悖论 (1)重农而贱谷 (2)农民虽为国本,却从未有过国民待遇 (3)改革不断,重负不减 (4)扶农在表,坑农为实,(二)“三农”问题的因果报应 垄断农产品和农资农民日益贫困,社会差距拉大,农村市场很难

23、发展。 欺骗农民农民日趋保守。 愚弄农民,不使之受教育三聚氰胺 、法盲、罪犯 不给农民以人格平等待遇“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 不允许农民自由结社和自由选举农民就秘密结社,今年卖粮难明年不种粮。 粮价不稳,粮食安全,二、“三农”问题的提出,中国的“三农”问题大致可以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界,前后各约八十年。在前八十年,“三农”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依靠农民自己,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创办南京晓庄实验乡村学校,提倡“平民教育”。 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黄炎培先生也长期从事着“唤醒民众”的教育工作。1928年,与当地人共同组织了“徐公桥乡村改进会”, 关于农村经济发

24、展的计划内容有:1)设立农场或特约农户,研究改良工作;2)推广良种及新式农具;3)垦荒造林; 4)扶助农民开展副业生产;5)举办农艺展览会,奖励优良农艺;6)设立公共仓库;7)改良水利设施; 8)设立职业介绍所,等等。,从事乡村建设以改造农村,影响最大的当属以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和晏阳初创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进行的平民教育实验。 梁漱溟通过对中国社会、政治等的长期思考,以及受当时中共领导的农民运动的启发,悟出中国不能移植西方的政治文化,而必须采取“乡治”(乡村建设)这一民族自救的唯一途径来立国救国。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中国文化的根本就在乡村,中国现存破坏最厉害的也是乡村。因此

25、,中国问题的解决,必须从乡村入手,进行乡村建设。”。为此他倾注了巨大的心血,1929年在河南创办“河南村治学院”,后来又在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并进行了历时7年的“村治”实验。,三、“三农”问题的地位,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 90年代初,党提出“三农”的整体性概念。1990年6月19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谈话中指出:“我国十一亿人口,八亿多在农村,农村稳定了,农民安居乐业了,也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我们国家和社会全局的稳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

26、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我国有十三亿人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70%以上,农业和农村发展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提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无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无法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无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建国后经过50多年的探索奋斗,在经历了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的艰辛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成功实践,终于在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将“三农”问题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大会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

27、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大会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跳出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将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和优先位置来考虑。,四、“三农”问题的实质,那么,“三农”问题究竟是什么问题呢? 农业问题就是如何使农业走出基础薄弱的境地,促使传统农业逐步转变为现代化农业; 农村问题就是如何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同城市的差距,体现物质、精神、政治和社会文明协调发展的新农村问题; 农民问题就是如何改变农民收入低,待遇差,看病难,上学难,与城市市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境况。;简单地说就是农业效益低,农村发展慢,农民收入少。在

28、这里,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三农问题涉及很多方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权益问题、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等等,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而收入问题的关键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很多,既有经济的也有社会的,既有文化的也有政治的:,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萨谬尔森在其旷世巨著经济学中所说:“在拥挤的中国和印度,生活水平之所以低,是因为在每一英亩土地上有如此之多的劳工,而不是因为劳工在经济激励面前无动于衷。”造成农民失业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农业分工程度低 2.技术对劳动的替代作用 3.人口增长速度快,

29、人地矛盾突出 4.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农村失业人员向城市的转移 5.农民文化水平差就能力低,(一)农业分工程度低,存在严重隐性失业,6.加入WTO后,国际竞争加剧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大幅提 高,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发生重大变化; 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中国作为农产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既可能受到国际市场的不利冲击,同时也对国际市场有着巨大影响; 中国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难以竞争的局面,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出现逆转; 发达国家对农业高补贴、高保护所形成的不公平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在短期内也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 农产品进口压力日益加大 农

30、产品贸易逆差可能成为常态 国际市场风险防范和管理的难度加大 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日趋复杂,1.农产品是一种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的商品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分为五种: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完全弹性和完全无弹性五种。需求缺乏弹性意味着产量的提高不仅不会提高收入反而会使总收入下降,农产品就是这样一种缺乏弹性的产品。 2.农业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土地、投入等其它要素一定而农业科技在短期内无重大进展的情况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其边际收益递减。 3.农业生产实现不了规模经济 根据经济学常识,大部分生产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会产生规模效益。由于任何生产都必须投入一定的固定资本,当规模过小时固定资本

31、得不到充分利用,经济效益低下。,(二)农业生产本身的弱势性,4.恩格尔系数法则的作用 恩格尔系数是一个被实证广泛证明的经验规律,它表明随着一国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费品在总收入支出的比重将逐渐降低,而精神享受等其它支出将逐渐增加。因而农产品在人们消费中的比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降低,从而使农业总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步降低。 5.农业生产的长周期性和自然风险性 农业生产时间周期长,很多作物一年一季。而且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一旦发生农业自然灾害,产量就会受到极大影响。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我国的农业保险开展进程缓慢。,农村市场失灵。所谓农村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农

32、村市场的固有缺陷,农村市场不能有效地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从而不能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的现象。 1.土地产权不清晰 产权清晰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透明度,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稳定交易者的收益预期,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2.行政垄断的存在 3.城乡信息不对称,(三)农村的市场失灵,4.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重城轻乡 固定资产投资 医疗卫生资源: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全国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6人,而农村1.02人; 教育:农村中学生是城市中学生的4倍,而享受到的国家中学教育经费仅占38%; 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之比高达221,人均社会保障费之比为241,有1/3的农村五

33、保户得不到供养。,5.来自工业的负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倾向或市场反映出来。外部性是造成农村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由于城市工业对河流、空气的污染,严重恶化了农村的环境,可是由于法制不健全,没有对有负外部性的企业进行征税和对受到侵害的农村进行补贴,农民的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行为和政府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家和政府官员的动机支配。而政治家和政府官员的目标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将导致“政府失灵”。 由于政府不是一个全知全能的政府,它不可能知道市场的一切信息,因而政府的对宏观经济

34、形势的判断可能就不准确,制定的政策可能就不符合实际。同时,政府面对的市场主体,也是理性的主体,一旦对政府行为形成预期,政府行为的后果就会与政府预期的目标产生差距。 而且政府工作人员也是经济人,它会利用自己手中的政治权力,为自己寻租。,(四)农村的政府失灵,1.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政治体制 2.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 3.行政指令的决策失误 4.政府管理者的寻租行为,(四)农村的政府失灵,户县东韩村壁画,五、建国以来党探索“三农”问题的历程,(一)党初步探索我国“三农”问题的曲折历程(1949-1978年),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三农

35、”问题。1926年就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农民运动。”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1949-1956年) (1)恢复国民经济 (2)实行三大改造 2.“大跃进”及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6一1966年) (1)“大跃进”时期 (2)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3.“文化大革命”及两年徘徊时期(1966一1978年),在残损的宋陵雕像后收获秋粮的农民,公社社员集体戴上毛主席像章,50年代在治淮工程蚌埠固堤工地上,年代农民上山人工造林,大跃进时土法建造的小炼钢炉,文革期间干部被下放到 五七干校喂鸡,人民公社社员吃“大锅饭”,文革期间乡村女青年在表演 “忠字舞”

36、,1.改革初期的探索(1978年-1984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利益分配结构 2.深化改革中的全面探索(1985年至2004年) (1)对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的认识(乡镇企业) (2)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农村的问题日益严重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二) 1978年以来党对“三农”问题探索的深化,案例 李昌平 2000年上书朱镕基 37岁 经济学硕士 乡党委书记 1.盲流如洪水 2.负担如泰山 3.债台如珠峰 4.干部如蝗虫 5.责任制如枷锁 6.政策如流言 7.假话如真理,农民在丈量土地,准备“包产到户”,乡村干部宣传计划

37、生育到农村,农民们在麦场上学习骑自行车,一位老农蹲在当年放置毛泽东像的位置,,毛泽东开始走下神坛,“三来一补”的乡镇企业里,女工边干活边带小孩.,山村窑洞前的卡拉OK,城里的模特队来到乡村,农村集市是带动农村经济文化的重要经济形式,全校师生.与天奋斗,真的其乐无穷么?,缺少玩具的山区儿童把小猪当作宠物,粮油即将涨价,村里人笑不起来,农村的老人怀念毛泽东时代,(3)关于推进城镇化发展,国际经验 城市化初期阶段:城市人口30%以下; 加快发展阶段:城市人口比例3070%,尤其是50%以后。 成熟阶段:70%。 中国 城市化水平:2004年为41.8%; 过去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 2010年:48

38、%; 2020年:55%。农业劳动力1/3,3. 2002年胡锦涛,温家宝同志新政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农业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 (2)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从各地实际出发 弹性大,有广泛适应性 起点可以有差距 步调可以有快慢 水平可以有高低 特色可以有不同 尊重农民意愿 农民辛

39、勤劳动与政府扶持相结合 农民:建设主体、主要受益、“一事一议” 政府:重在“参与”、民办公助、奖勤罚懒,(3) 新农村建设:政策选择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 科技政策:创新体系、推广机制、循环农业 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耕地质量 结构调整:优势、特色、品牌、养殖业、疫病防控 增长方式:集约农业、节约型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农村税费改革:沿袭 2600 年的“皇粮国税”行将终结、建立农业的免税时代、不急于统一城乡税制。 农村金融改革:整体推进、供求不对称、培育非正规金融组织、建立有效的抵押担保机制、发展农业保险 其他改革:征地制度、流通体制、就业制度、合作组织等,新农村建设:政策选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社会事业:教育、卫生、文化、社保 公共设施:乡村道路、饮水安全、能源建设和农业信息化等 调动两个积极性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缩 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粮食市场:紧运行、高价位;结构调整 转移农村劳动力 农民培训;农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 政府支持保护 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 探讨其他补贴制度 扶贫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